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下成胶的淀粉-聚丙烯酰胺水基凝胶调堵剂性能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李宏岭 侯吉瑞 +2 位作者 岳湘安 杨升峰 曹建宝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58-361,343,共5页
题示调堵剂由4.1%淀粉、4.1%AM、0.16%引发剂、0.04%交联剂组成,用吉林油田采出水(矿化度5.15 g/L)配制,30℃成胶时间17小时,成胶强度(通过面积28.3 cm2的两层20目筛网所需驱动压力)为0.85~0.95 MPa,加入0.02%~0.20%缓聚剂可使成胶时... 题示调堵剂由4.1%淀粉、4.1%AM、0.16%引发剂、0.04%交联剂组成,用吉林油田采出水(矿化度5.15 g/L)配制,30℃成胶时间17小时,成胶强度(通过面积28.3 cm2的两层20目筛网所需驱动压力)为0.85~0.95 MPa,加入0.02%~0.20%缓聚剂可使成胶时间延至25~90小时.可用不同油藏采出水(矿化度4.47~263 g/L)配制,在各该油藏温度下(40~120℃)成胶.在30 m长40~60目含粘土约30%的露头砂填充管中注入9.5 m长调堵剂,沿程压力表明该调堵剂运移性能良好;入口处表观粘度计算值为0.05 Pa·s,8.16 m处下降至0.04 Pa·s;成胶后入口注水压力达60 MPa时,5.50 m及以下压力降至零.在2 m长、K=9.78 μm2填砂管中以不同流量注入调堵剂,流出后的成胶率≥90%.在渗透率0.199~23.7μm2的4支1 m长填砂管注入0.3 PV调堵剂,成胶后注水突破压力梯度(7.8~8.4 MPa/m)、水驱至9 PV时的残余阻力系数(30~2850)及封堵率(96.7%~99.7%)均随原始渗透率增大而增大.0.3 m长2组高低渗填砂管并联,注入0.35 PV调堵剂时的分流率比与渗透率级差成正比,成胶后注水分流率发生反转.图3表5参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剖堵水剂 淀粉接枝聚丙烯酰胺交联凝胶 地下成胶 封堵特性 运移性能 高渗透层 吉林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洗油剂吞吐与油井堵水结合技术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戴彩丽 冯德成 +2 位作者 高恒达 何龙 赵福麟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48-251,共4页
题示油井增产技术适用于高含水非均质砂岩油藏,实施步骤如下:①高压注水入油井,使中低渗层压力升高;②注入高效洗油剂;③依次注入成冻时间tG递减的选择性堵水剂;④注入过顶替液;⑤关井候凝后开井生产.叙述并图示了技术原理.由目的油田... 题示油井增产技术适用于高含水非均质砂岩油藏,实施步骤如下:①高压注水入油井,使中低渗层压力升高;②注入高效洗油剂;③依次注入成冻时间tG递减的选择性堵水剂;④注入过顶替液;⑤关井候凝后开井生产.叙述并图示了技术原理.由目的油田条件下的等界面张力图并考虑损耗,确定0.8%的一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为洗油剂,注入量为80m3/m高渗层.所选3种堵水剂分别为聚合物/有机铬体系(tG=5 d,45℃、7.34 s-1初始粘度η0=10.2 mPa·s)和聚合物/无机铬体系(3 d,20.5 mPa·s和1 d,28.6 mPa·s),三者体积比50:30:20,总用量按处理半径18 m计算.过顶替液为η=32.9 mPa·s的聚合物溶液,将堵剂推至距井筒3 m以远.在大庆喇嘛甸油田一聚合物驱后水驱至含水98%、采出程度>50%的区块,在6口油井成功试用该技术,单井平均注入工作液1383 m3,实施较早的4口井增产油减产水,初期含水下降幅度2.6%~21.8%,有效期170~665 d,经济上可行.图2表1参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井增产综合技术 封堵高渗层 表面活性剂吞吐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聚合物/铬冻胶堵水剂 堵剂筛选 界面张力等值线图法 水淹油藏 聚合物驱后油藏 大庆喇嘛甸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层正韵律厚油层高含水期挖潜方法探讨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均荣 冯其红 韩松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28-130,共3页
用大庆葡萄花油层I砂岩组油藏资料建立了正韵律厚油层的概念模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人工隔板结合封堵高渗层技术挖掘厚油层潜力的影响因素(即人工隔板位置、人工隔板半径、措施时机及措施井)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该技术在高含水期能... 用大庆葡萄花油层I砂岩组油藏资料建立了正韵律厚油层的概念模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人工隔板结合封堵高渗层技术挖掘厚油层潜力的影响因素(即人工隔板位置、人工隔板半径、措施时机及措施井)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该技术在高含水期能够有效地起到降水、增油、提高采收率的目的;人工隔板位置宜选择在中-较高渗透率部位;较大的人工隔板半径以及较早的措施时机能取得更好的挖潜效果;并且水井上采取措施的效果要好于油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韵律 油层 概念模型 人工隔板 高渗油层 封堵 剩余油 挖潜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善水泥浆堵剂悬浮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屈人伟 李志华 +5 位作者 梁福元 汪正勇 景瑞林 王晖 杨邦文 曹新华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7-39,共3页
水泥浆堵剂HS 2在特高含水期已广泛用于高渗透带和大孔道的封堵治理 ,以调整或改善注入水的吸水剖面。HS 2的主要成分为普通水泥 ,含有相应的一些添加剂 ,在注入过程中水泥颗粒受重力影响 ,易发生分层沉降 ,使水泥浆泵入性能变坏 ,不能... 水泥浆堵剂HS 2在特高含水期已广泛用于高渗透带和大孔道的封堵治理 ,以调整或改善注入水的吸水剖面。HS 2的主要成分为普通水泥 ,含有相应的一些添加剂 ,在注入过程中水泥颗粒受重力影响 ,易发生分层沉降 ,使水泥浆泵入性能变坏 ,不能有效地将水泥颗粒带入地层设计深度 ,在预定的位置水化固结。本文报道解决普通水泥浆悬浮性和凝固性的途径及得到的这两项性能良好的水泥浆堵剂 ,室内评价结果表明它的封堵效果良好 ,可用于有高渗透带和大孔道的注水井深部调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浆 颗粒型堵剂 配方 悬浮性 深部调剖 封堵高渗透带 胜利孤岛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驱、调剖后聚合物驱三维模型驱油效果评价 被引量:8
5
作者 宋吉水 李宜强 王华菁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2-166,共5页
模拟大庆某注聚油藏 ,制作了包含渗透率和厚度不同的 4个小层的三维非均质物理模型 ,尺寸 80× 80× 4.6 (cm) ,中央设注入井 ,四角设采出井 ,驱替中测定每层测量网点上的压力和电阻率 ,由电阻率求出该点含水率和含油率。驱替... 模拟大庆某注聚油藏 ,制作了包含渗透率和厚度不同的 4个小层的三维非均质物理模型 ,尺寸 80× 80× 4.6 (cm) ,中央设注入井 ,四角设采出井 ,驱替中测定每层测量网点上的压力和电阻率 ,由电阻率求出该点含水率和含油率。驱替程序如下 :水驱至含水 93% ,注入 10 0 0mg/L聚合物溶液 0 .5 7PV(模型 1,聚合物驱 )或先注入 0 .0 3PV调剖剂 ,成胶后注入 0 .5 4PV聚合物溶液 (模型 2 ,调剖 +聚合物驱 ) ,最后均水驱至含水 98% ,实验温度45℃。与聚合物驱相比 ,调剖 +聚合物驱中注聚采收率提高 2 .16 % ,最终采收率提高 2 .18% ,含水率下降滞后(最低点由 1.0 7PV移至 1.33PV) ,注聚后采收率上升也滞后。模型第 3层注入井到 3号采出井方向上 (含高渗条带 ) ,调剖 +聚合物驱中前一段压力梯度增幅较大 ,后一段则较小 ,这是强凝度调剖剂封堵了高渗条带的结果。给出了驱替结束时两个模型各层油饱和度分布图。聚合物驱后的油饱和度 ,第 1和第 4层分别为 0 .42和 0 .48,第 3层 1,2 ,4号采出井方向上为 0 .5 4,3号采出井方向上为 0 .42。与聚合物驱相比 ,调剖 +聚合物驱后第 3层各方向上油饱和度分布趋于均匀 ,第 3层采出油量略减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驱油 调剖 三维非均质模型 驱油效果 剩余油分布 流动压力梯度 封堵高渗条带 大庆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调堵剂SAMG-Ⅰ的岩心封堵特性 被引量:16
6
作者 张继红 岳湘安 +3 位作者 侯吉瑞 李宏岭 杨升峰 高健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45-247,278,共4页
针对油藏注水开发中后期常出现的高渗条带或窜流通道难以封堵的问题,用新研制的SAMG-Ⅰ低温调堵剂进行了室内高渗透岩心封堵特性实验研究.SAMG-Ⅰ调堵剂由5%~7%的淀粉,4.5%~7%的丙烯酰胺,0.05%~0.2%的有机交联剂,0.1%~1%的引发荆,0... 针对油藏注水开发中后期常出现的高渗条带或窜流通道难以封堵的问题,用新研制的SAMG-Ⅰ低温调堵剂进行了室内高渗透岩心封堵特性实验研究.SAMG-Ⅰ调堵剂由5%~7%的淀粉,4.5%~7%的丙烯酰胺,0.05%~0.2%的有机交联剂,0.1%~1%的引发荆,0.1%~0.5%的缓聚剂以及吉林油田地层水配制而成,在30℃地层温度下,具有成胶时间可调,凝胶强度大,成胶稳定性好、抗剪切、抗老化能力强等特性.SAMG-Ⅰ调堵剂在高渗透岩心中运移特性好,运移深度可控,与砂岩孔隙骨架粘结强度大,封堵强度高,段塞厚度达10cm时测得突破压力为2.5 MPa,封堵率达99.91%.SAMG-Ⅰ调堵剂具有较好的封堵选择性,适用于低温油藏大孔道、窜流通道的封堵.图2表2参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剖堵水剂 淀粉接枝聚丙烯酰胺侑机物凝胶体系 地下成胶体系 封堵特性 高渗透层 砂岩油藏 低温 吉林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孔隙度砂岩断裂带内部结构及侧向封闭能力主控因素 被引量:5
7
作者 薛永安 吕丁友 +4 位作者 付晓飞 吴奎 黄江波 孟令东 王海学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8-105,I0006,I0007,共10页
根据野外露头和岩心观察,应用高压低速环形剪切装置,开展不同因素下高孔隙度砂岩断裂带环形剪切变形物理模拟实验,结合微观变形特征,明确影响断层侧向封闭能力的主控因素。结果表明:高孔隙性砂岩主要发生碎裂作用,形成典型的碎裂型变形... 根据野外露头和岩心观察,应用高压低速环形剪切装置,开展不同因素下高孔隙度砂岩断裂带环形剪切变形物理模拟实验,结合微观变形特征,明确影响断层侧向封闭能力的主控因素。结果表明:高孔隙性砂岩主要发生碎裂作用,形成典型的碎裂型变形带,与母岩相比,断裂带颗粒粒径明显降低;断裂带渗透率相较于母岩的明显降低,最大可降低2~3个数量级;其他条件不变,随剪切位移增加,初期断裂带渗透性明显降低,当达到一定位移条件时,断裂带渗透性逐渐平稳,甚至不再变化;断面正应力和泥质质量分数与断裂带渗透性呈负相关关系。泥质质量分数、断面正应力和剪切位移共同决定同层砂岩对接型断层的侧向封闭能力。该结果为明确断裂带渗透性变化规律与评价同层砂岩对接型断层侧向封闭能力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孔隙度砂岩 变形机制 断裂带内部结构 渗透率 主控因素 侧向封闭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西务构造带Axx断块Es4上段沉积微相分布及其对开发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王海潮 董雄英 +3 位作者 师玉雷 钟雪梅 李向阳 周丽娟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0年第1期63-66,共4页
以精细的小层对比为基础,通过对岩心相、地质录井相、测井相的研究,明确了河西务油田Axx断块主要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沉积微相主要为辫状河道、分流水道、席状砂;通过储层非均质性、沉积微相的分布、油层分布的研究,表明沉积相带的展布... 以精细的小层对比为基础,通过对岩心相、地质录井相、测井相的研究,明确了河西务油田Axx断块主要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沉积微相主要为辫状河道、分流水道、席状砂;通过储层非均质性、沉积微相的分布、油层分布的研究,表明沉积相带的展布决定了平面的非均质性以及高渗条带的分布,油层分布特征表明油层的分布受构造、砂体的双重控制。沉积微相的研究指导了本断块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对比 测井相 沉积微相 储层非均质性 高渗条带 卡堵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彬长矿区巨厚顶板水减水思路与技术对策 被引量:4
9
作者 张彪 《煤炭科技》 2022年第4期146-151,共6页
彬长矿区是我国侏罗系煤田的典型代表,受顶板巨厚砂岩水害影响,矿井涌水量居高不下,威胁煤矿安全开采的同时造成大量水资源浪费。在总结相关工程经验的基础上,从减水技术体系构建的角度出发,以水文地质条件精细探查和含水层分层研究、... 彬长矿区是我国侏罗系煤田的典型代表,受顶板巨厚砂岩水害影响,矿井涌水量居高不下,威胁煤矿安全开采的同时造成大量水资源浪费。在总结相关工程经验的基础上,从减水技术体系构建的角度出发,以水文地质条件精细探查和含水层分层研究、导水通道探测、采动裂隙发育规律研究为基础,提出了减水技术对策。研究可为彬长矿区相关煤矿顶板减水提供参考,为国内其他煤田顶板水减水试验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彬长矿区 巨厚顶板水 导水通道 采动裂隙 顶板预注浆 高渗通道封堵 矿井水回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