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3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旱胁迫对旱地冬小麦产量及其抗旱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杨虓 陈德来 +3 位作者 刘自成 李静 施万喜 孟建军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9-75,共7页
为研究陇东旱地育成冬小麦品系的抗旱性与抗旱功能基因的关系,以6个旱地冬小麦新品系为试验材料,于2021—2022年、2022—2023年2个生长季在陇东学院西峰旱作农业试验站设置雨养无灌溉(CK)、旱棚防雨(干旱胁迫)和调控灌溉3个水分处理,测... 为研究陇东旱地育成冬小麦品系的抗旱性与抗旱功能基因的关系,以6个旱地冬小麦新品系为试验材料,于2021—2022年、2022—2023年2个生长季在陇东学院西峰旱作农业试验站设置雨养无灌溉(CK)、旱棚防雨(干旱胁迫)和调控灌溉3个水分处理,测定各品系冬小麦产量,评价其抗旱性,并分析了抗旱相关功能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在水分胁迫和供水充足(含水量为70%田间持水量)情况下,6个小麦品系产量差值变化不一致,品系C(‘1576-2-0-2’)和品系D(‘15119-1-0-2’)两年试验结果的差值均最小,其余4个品系差值均超过平均差值。由雨养无灌溉试验结果可知,2022年为大旱年份,品系C、D的产量在6个供试品系中分别位居第1和第3,抗旱系数分别为0.89和1.02;2023年为相对丰水年,品系C、D的抗旱系数分别为0.77和1.12,说明这两个品系对气候异常不敏感,抗旱性良好。通过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6个小麦品系在灌浆期干旱胁迫下旗叶中的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TaCRT-D基因在6个品系中的表达水平最高,Wdreb2、XTH-7A、WIip19、TaCRT-D在品系C、D中的表达量高于其他品系。田间试验结果与PEG-6000高渗溶液模拟发芽期和苗期干旱胁迫的鉴定结果相一致,表明6个品系中‘1576-2-0-2’和‘15119-1-0-2’品系抗旱性强,且干旱胁迫下灌浆期旗叶中抗旱功能基因TaCRT-D的表达量可以作为冬小麦早期世代抗旱选择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冬小麦 早期世代 干旱胁迫 抗旱基因 育种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酿酒酵母的筛选鉴定及其酿酒潜力研究
2
作者 李凯 李明轩 +3 位作者 商佳胤 张晓磊 王学智 吴春山 《天津农业科学》 2025年第7期66-72,共7页
为丰富天津本土酿酒酵母资源,筛选出适宜酿造阳光玫瑰葡萄酒的优良本土酵母菌株,从天津葡萄产区的土壤、果实和叶片中分离菌株,通过纯化培养、菌落筛选、分子鉴定、耐受性试验、酒精发酵和产香能力试验等筛选菌株并研究其酿酒潜力。结... 为丰富天津本土酿酒酵母资源,筛选出适宜酿造阳光玫瑰葡萄酒的优良本土酵母菌株,从天津葡萄产区的土壤、果实和叶片中分离菌株,通过纯化培养、菌落筛选、分子鉴定、耐受性试验、酒精发酵和产香能力试验等筛选菌株并研究其酿酒潜力。结果显示:菌株Y26为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该菌株可在酒精度为18%、pH值为2、含糖量为60%、温度为4℃条件下生长;和商业酵母菌株F33相比,菌株Y26启动发酵更快,发酵葡萄酒的干浸出物含量提高6.6%,甲醇含量降低12.0%,发酵葡萄酒的香气成分数量为56个,总量达到189.38 mg·L^(-1),分别高于对照菌株F33(54个、175.46 mg·L^(-1))。综上,酿酒酵母菌株Y26具有良好的抗胁迫能力和酿酒潜力,对特色葡萄酒的研发和生产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酵母 筛选鉴定 耐受性 葡萄酒 香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生草HgS5基因的克隆与抗旱性鉴定
3
作者 汪欣瑶 彭亚萍 +8 位作者 姚立蓉 汪军成 司二静 张宏 杨轲 马小乐 孟亚雄 王化俊 李葆春 《草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4-195,共12页
为应对日益严峻的干旱环境问题,发掘植物体内的抗旱基因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前期盐生草转录组测序数据分析结果,盐胁迫后HgS5基因的表达量与差异倍数最高,故选其为研究对象,对目的基因编码的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进行亚细胞定位;通过... 为应对日益严峻的干旱环境问题,发掘植物体内的抗旱基因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前期盐生草转录组测序数据分析结果,盐胁迫后HgS5基因的表达量与差异倍数最高,故选其为研究对象,对目的基因编码的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进行亚细胞定位;通过qRT-PCR检测目的基因在拟南芥植株叶片和根系的相对表达量,并利用农杆菌完成拟南芥异源表达,以验证目的基因的抗旱能力。结果表明,HgS5基因中碱基对的数量为1738,编码370个氨基酸,编码蛋白为酸性亲水性蛋白且没有跨膜区;具有116个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HgS5基因和巨人柱、苋菜和甜菜相关同源基因拥有相同的A_thal_3526保守结构域;亚细胞定位显示HgS5基因主要在细胞膜上表达;荧光定量结果显示HgS5基因主要在拟南芥根系表达,处理第6天表达量与其他组别差异显著(P<0.05);抗旱鉴定结果显示过表达拟南芥的抗旱性明显增强,具体表现为植株枯萎程度减缓;基因HgS5通过影响酶活性来对抗干旱环境,过表达拟南芥根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干旱胁迫后期整体高于野生型。综上所述,基因HgS5在抗旱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调控作用。研究结果旨在为进一步探索HgS5基因应对干旱胁迫的分子响应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生草 基因家族 生物信息学分析 基因克隆 抗旱性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穗发芽抗性鉴定方法优化及批量筛选
4
作者 李静 李雨欣 +4 位作者 赵洁 黄奕 李霞 谢寅峰 杨杰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69-586,共18页
【目的】建立科学简便的水稻穗发芽抗性鉴定体系以及评价标准,以批量筛选穗发芽抗性种质资源,为抗穗发芽品种选育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16个水稻试验品系为材料,优化穗发芽抗性鉴定方法和取样时间,采用优化后的抗性鉴定方法对2023—2... 【目的】建立科学简便的水稻穗发芽抗性鉴定体系以及评价标准,以批量筛选穗发芽抗性种质资源,为抗穗发芽品种选育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16个水稻试验品系为材料,优化穗发芽抗性鉴定方法和取样时间,采用优化后的抗性鉴定方法对2023—2024年在南京正季种植的360份水稻材料进行人工穗发芽鉴定试验,结合聚类分析评价其穗发芽抗性,并与熟期特性及大田穗发芽情况进行关联分析。【结果】(1)16个水稻试验品系在开花后20~50 d取样条件下的穗发芽表现显示,在水稻开花后35 d取样,供试材料整穗相对含水量比较稳定,既能保证相似的成熟度,也更有利于区分不同材料间的穗发芽抗性差异;相比于籽粒发芽法,整穗发芽法能反映不同材料穗发芽抗性,且省工省时;(2)360份水稻材料整穗发芽试验的平均发芽率呈现正态分布,2年的变化趋势类似,且在试验第4天品种间差异显著(P<0.05),第6天后差异缩小;(3)利用K-均值聚类分析法,对2年人工整穗发芽试验的平均发芽率进行归一化处理并聚类,将360份供试水稻材料按照穗发芽抗性等级划分为高抗穗发芽类型(聚类I)、中抗穗发芽类型(聚类Ⅱ)和易穗发芽类型(聚类Ⅲ)3类;(4)分析熟期与穗发芽试验结果发现,在南京正季种植的水稻,8月5日—8月15日期间开花的水稻平均穗发芽率较大,更易发生穗发芽;(5)将2年的人工穗发芽试验结果与当年大田穗发芽表现进行比较,建立穗发芽抗性评价标准:高抗穗发芽类型整穗发芽试验第4天发芽率<15%,第6天发芽率<25%;易穗发芽类型整穗发芽试验第4天发芽率>20%,第6天发芽率>50%。【结论】在水稻开花后35 d取整穗,进行人工整穗发芽试验,根据试验第4天和第6天的发芽率即可鉴定水稻穗发芽类型,该方法为水稻抗穗发芽品种的选育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穗发芽 批量筛选 聚类分析 抗性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种紫花苜蓿萌发期抗旱性综合评价
5
作者 贾秉鑫 余香雪 +4 位作者 马旭杰 马悦悦 钱雯婕 张定国 郭新勇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66-171,共6页
干旱是限制苜蓿产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一大难题,为筛选抗旱苜蓿品种,本试验选取20种国内外紫花苜蓿品种,以0、10%、20%、30%4种浓度梯度的PEG-6000模拟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测定发芽率、发芽势、地上部与地下部长、地上部与地下部鲜... 干旱是限制苜蓿产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一大难题,为筛选抗旱苜蓿品种,本试验选取20种国内外紫花苜蓿品种,以0、10%、20%、30%4种浓度梯度的PEG-6000模拟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测定发芽率、发芽势、地上部与地下部长、地上部与地下部鲜重、地上部与地下部干重8项指标,通过综合抗旱系数(B)和抗旱度量值(D)综合评其抗旱性。最终筛选出叶不落1种强抗旱紫花苜蓿品种;雷霆、可汗、雅典娜、南半球和游客5种抗旱品种;多叶王迪拉诺和皇后为不抗旱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抗旱性 隶属函数 种质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氨氮转化酵母菌的分离鉴定及抗逆性研究
6
作者 曹新农 陈星 +2 位作者 李淑珍 刘英豪 刘国华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763-2771,共9页
本试验旨在筛选出具有高效氨氮转化能力的酵母菌,研究其对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抗逆性。在肉鸡粪便样品中筛选酵母菌,并通过分析筛选酵母菌的菌体生物量、蛋白质含量、总蛋白质得率、氨氮降解率和生长曲线等指标,得到一株具有高氨氮转化能... 本试验旨在筛选出具有高效氨氮转化能力的酵母菌,研究其对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抗逆性。在肉鸡粪便样品中筛选酵母菌,并通过分析筛选酵母菌的菌体生物量、蛋白质含量、总蛋白质得率、氨氮降解率和生长曲线等指标,得到一株具有高氨氮转化能力的酵母菌,并对其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对筛选菌株进行抗逆性分析,并与常见的单细胞蛋白生产菌株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菌株Y-7在筛选培养基中的菌体生物量为4.92 g/L,总蛋白质得率为1.76 g/L,氨氮降解率为97.63%,均显著高于其余6株菌(P<0.05)。通过比较7株疑似酵母菌的生长曲线,菌株Y-7的生长速度最快,该菌株被鉴定为克鲁斯假丝酵母(Candida krusei)。经过抗逆性对比分析,菌株Y-7的耐高温和耐高盐能力强于酿酒酵母和产朊假丝酵母。综上所述,本试验筛选出一株具有高氨氮利用能力、高生长速率和高抗逆性的克鲁斯假丝酵母,为单细胞菌体蛋白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菌 筛选鉴定 氨氮利用 抗逆性 单细胞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青枯病菌的分离鉴定及抗病种质筛选
7
作者 官明珠 李佳龙 +4 位作者 孙啸江 李广 刘子琪 章月琴 杨荣超 《广东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63-72,共10页
【目的】对粤西地区湛江市番茄青枯病高发区的强致病性菌株进行分离鉴定并开展番茄抗病株系筛选,为番茄抗青枯病种质资源开发及新品种选育奠定基础。【方法】从湛江市广东海洋大学采集染病番茄植株,通过组织分离法获取病原菌,结合形态... 【目的】对粤西地区湛江市番茄青枯病高发区的强致病性菌株进行分离鉴定并开展番茄抗病株系筛选,为番茄抗青枯病种质资源开发及新品种选育奠定基础。【方法】从湛江市广东海洋大学采集染病番茄植株,通过组织分离法获取病原菌,结合形态学、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定菌种;采用茎穿刺法和伤根接种法鉴定菌株生理小种和致病性;将强致病力菌株接种至12份番茄抗青枯病优良自交系,验证并复筛性状稳定的抗病材料。【结果】成功分离出2个菌株,命名为h2和h4,均为革兰氏阴性菌,菌落呈不规则状近圆形,中心淡红、边缘乳白色,具粘性和流动性。h2和h4菌株被鉴定为生化IV型、1号生理小种,且均扩增出茄科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280 bp和演化型I的144 bp特异性片段,表明2个菌株也属于演化型I型。16S rDNA分析表明,2个菌株与茄科雷尔氏菌聚在同一分支,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9.51%和99.65%。2个菌株均有强致病性,且h4菌株致病性强于h2。接种h4菌株4 d,‘中蔬5号’和‘桂砧1号’发病率分别为67.7%和4.4%,接种6 d时发病率分别为92.2%和13.3%,均高于h2菌株。利用h4菌株从12份优良自交系筛选出10个抗病株系。【结论】h2和h4菌株均为革兰氏阴性菌,属于演化型I、生化IV型和生理小种1号。h4菌株致病性强于h2菌株,利用h4菌株筛选出10个高抗株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枯病 茄科雷尔氏菌 番茄 分离鉴定 抗病株系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份玉米自交系抗旱性评价及抗旱指标筛选
8
作者 廉明 文仁来 +2 位作者 成越 田树云 何雪银 《西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99-1013,共15页
【目的】鉴定40份玉米自交系抗旱性并筛选其评价指标,为广西抗旱玉米种质创新和抗旱玉米品种选育提供依据。【方法】以40份广西玉米自交系为材料,设置干旱胁迫和正常供水2种处理,测定玉米性状(株高、穗位高、株数、穗数、穗长、穗粗、... 【目的】鉴定40份玉米自交系抗旱性并筛选其评价指标,为广西抗旱玉米种质创新和抗旱玉米品种选育提供依据。【方法】以40份广西玉米自交系为材料,设置干旱胁迫和正常供水2种处理,测定玉米性状(株高、穗位高、株数、穗数、穗长、穗粗、秃尖长、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并计算籽粒产量及相关抗旱鉴定指标:产量抗旱系数(YDC)、产量抗旱指数(YDI)、耐旱指数(DTI)、敏感胁迫指数(SSI)、耐旱能力(TOL)、平均产量(MP)、几何平均产量(GMP)、胁迫耐受指数(STI),采用逐步回归法与主成分分析法等方法综合评价不同玉米自交系的抗旱性并筛选抗旱指标。【结果】在干旱胁迫和正常供水处理下,籽粒产量与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穗数5个性状之间均呈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下同)正相关;各玉米性状间存在相关性。产量抗旱指数与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穗数5个性状的抗旱指数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穗粗、行粒数和穗数可作为玉米自交系抗旱性鉴定的次级性状筛选指标。对产量抗旱系数、产量抗旱指数、耐旱指数、敏感胁迫指数、耐旱能力、平均产量、几何平均产量、胁迫耐受指数8个抗旱鉴定指标与干旱胁迫下籽粒产量、正常供水下籽粒产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平均产量、几何平均产量和胁迫耐受指数与干旱胁迫下籽粒产量、正常供水下籽粒产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且相关系数较高,可将其作为玉米自交系抗旱性的第三鉴定指标。各玉米性状抗旱指数的抗旱性综合评价和抗旱鉴定指标的抗旱性综合评价共同筛选出6份抗旱性强、产量高、性状优良的玉米自交系:08F、505杂父-3、桂95411、桂39113、桂39321和楼18-6-3-1-1-2。【结论】穗粗、行粒数和穗数可作为玉米自交系抗旱性鉴定的次级性状筛选指标,平均产量、几何平均产量和胁迫耐受指数可作为自交系抗旱性的第三鉴定指标。初步筛选出6份抗旱性强、产量高、性状优良的玉米自交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 抗旱性 鉴定指标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大豆品种萌发期抗旱性鉴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玥 王兴荣 +2 位作者 张彦军 王红梅 祁旭升 《寒旱农业科学》 2024年第4期337-341,F0003,共6页
为筛选出大豆萌发期抗旱性鉴定的适宜试验条件,以大豆品种陇中黄601、恳鉴豆15、九农29、长农16为供试材料,采用蛭石法和滤纸法进行发芽试验,运用内源转录间隔区(Internally Transcribed Spacer,ITS)序列分析法进行发芽床筛选,测定各供... 为筛选出大豆萌发期抗旱性鉴定的适宜试验条件,以大豆品种陇中黄601、恳鉴豆15、九农29、长农16为供试材料,采用蛭石法和滤纸法进行发芽试验,运用内源转录间隔区(Internally Transcribed Spacer,ITS)序列分析法进行发芽床筛选,测定各供试大豆品种的发芽率、硬实豆数、发霉豆数,并进行了蛭石湿度和PEG-6000浓度筛选。结果表明,蛭石法发芽试验能明显减少大豆发芽试验中产生霉菌的种类与数量,适宜在大豆萌发期抗旱性鉴定中应用。且在蛭石湿度为170%、PEG-6000浓度为22%的条件下,不同大豆品种间的发芽率差异比较明显,硬实豆数和发霉豆数少,试验数据可靠,可作为大豆萌发期抗旱性鉴定试验的适宜条件。且在此条件下,4个供试大豆品种的抗旱性表现由强到弱依次为陇中黄601、九农29、长农16、恳鉴豆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萌发期 抗旱性鉴定 蛭石法 发芽床 蛭石湿度 PEG-6000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寒、抗旱、优质中晚熟甘蓝品种筛选试验
10
作者 马玲 李建设 +2 位作者 高艳明 丁文忻 张丽娟 《蔬菜》 2024年第3期64-70,共7页
为筛选出适宜在六盘山区种植的耐寒、抗旱的优质甘蓝品种,对13个甘蓝品种开展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所有参试品种均未发生抽薹开花和茎秆升高现象,圆球型甘蓝品种京甘103在品质方面除硝酸盐含量较高外,其他品质表现优异,可溶性固形物含... 为筛选出适宜在六盘山区种植的耐寒、抗旱的优质甘蓝品种,对13个甘蓝品种开展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所有参试品种均未发生抽薹开花和茎秆升高现象,圆球型甘蓝品种京甘103在品质方面除硝酸盐含量较高外,其他品质表现优异,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净菜率分别达9.17%、5.92%、65.07%,均显著高于其他圆球型甘蓝品种,MDA(丙二醛)含量较低,为0.43μmol/g,虽然产量低,但品质较优、口感脆嫩、外形美观,深受消费者喜欢;平头型甘蓝品种中甘107生长势强,不易裂球,可溶性糖含量、维生素C含量高,分别达5.32%、9.68 mg/kg,显著高于其他平头型甘蓝品种,且MDA和POD(过氧化物酶)含量较低,SOD(超氧化物歧化酶)和CAT(过氧化氢酶)的活性较高,整体抗逆性优于其他品种;平头型甘蓝品种晚丰光合能力较强,SPAD值最高为60.18,显著高于其他圆球型甘蓝品种,抗病性强,可溶性固形物、净菜率、脯氨酸含量高,分别为9.2%、61.14%、0.123%,667 m^(2)产量最高,为3518.43 kg。综上所述,京甘103、中甘107和晚丰适宜在六盘山区大面积示范推广种植。虽然紫甘蓝欧梅罗和普来米罗的长势较其他品种差,但是品质优异,营养价值高,可作为鲜食品种进行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 品种 筛选 耐寒 抗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抗旱性综合评价及其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月平 徐剑文 +7 位作者 赵君 刘剑光 王宁山 程俊凌 冯国礼 艾尼江 陈全家 肖松华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3,共13页
为综合评价棉花种质资源的抗旱性,筛选优异抗旱品种(品系),并建立成株期产量抗旱预测模型。对50份棉花种质资源在苗期进行干旱处理,调查其表型性状并测定其生理指标,根据各性状/指标差异的显著性筛选抗旱指标,并计算抗旱系数和抗旱指数... 为综合评价棉花种质资源的抗旱性,筛选优异抗旱品种(品系),并建立成株期产量抗旱预测模型。对50份棉花种质资源在苗期进行干旱处理,调查其表型性状并测定其生理指标,根据各性状/指标差异的显著性筛选抗旱指标,并计算抗旱系数和抗旱指数,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隶属函数法计算综合抗旱系数、综合抗旱指数、综合抗旱隶属函数值、加权抗旱性系数和抗旱性综合度量值,对棉花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和分级。进一步将苗期评价分级结果与成株期干旱胁迫下产量和纤维品质性状进行比较,以分析苗期抗旱鉴定模型对成株期预测的精度。苗期生理性状在提高抗旱鉴定模型精度上具有重要作用,基于苗期生理指标建立的抗旱鉴定模型能够很好地预测成株期的抗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抗旱性 抗旱鉴定 抗旱性综合评价 抗旱指标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6个紫花苜蓿品种无性系苗期抗旱性评价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云鑫 马巧利 +7 位作者 麻冬梅 刘晓霞 兰剑 邓建强 胡海英 蔡春江 项凌飞 王静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08-918,共11页
为筛选出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最精准的评价指标和抗旱性较强的紫花苜蓿品种,本研究对来自不同国家的66个紫花苜蓿品种的无性系进行了温室干旱胁迫试验。通过测定株高、鲜重、干重、根长及叶片相对含水量,分析不同紫花苜蓿品种幼... 为筛选出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最精准的评价指标和抗旱性较强的紫花苜蓿品种,本研究对来自不同国家的66个紫花苜蓿品种的无性系进行了温室干旱胁迫试验。通过测定株高、鲜重、干重、根长及叶片相对含水量,分析不同紫花苜蓿品种幼苗对干旱胁迫的敏感程度,结合抗旱系数、鲜重抗旱指数、综合抗旱系数以及隶属函数法综合评比其抗旱性。结果表明:株高、鲜重、干重、根长及叶片相对含水量可作为干旱条件下紫花苜蓿抗旱性评价指标。综合比较筛选出‘Dryland’‘比佛’‘陇东’‘杂20’及‘巨能7’为抗旱性强的紫花苜蓿品种,适宜在干旱地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胁迫 紫花苜蓿 苗期 生理指标 品种筛选 抗旱性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种质资源萌发期抗旱性综合评价及筛选 被引量:6
13
作者 马越 李玉姗 +3 位作者 王帆 许红军 宋羽 蒋程瑶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56-1069,共14页
番茄作为重要的蔬菜作物之一,鉴定番茄种质资源的抗旱性及筛选抗旱番茄种质资源对番茄育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12.5%PEG-6000溶液对92份番茄种质资源进行干旱胁迫处理,测定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根长、芽长等6个抗... 番茄作为重要的蔬菜作物之一,鉴定番茄种质资源的抗旱性及筛选抗旱番茄种质资源对番茄育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12.5%PEG-6000溶液对92份番茄种质资源进行干旱胁迫处理,测定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根长、芽长等6个抗旱性相关指标,运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法和聚类分析进行番茄萌发期抗旱性评价及筛选。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6个指标均显著降低,其中活力指数和发芽势降低最大。通过主成分分析将6个指标转化为2个新指标,累计贡献率达86.657%。基于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筛选出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作为萌发期抗旱性鉴定的主要指标,利用隶属函数法结合聚类分析将番茄种质资源分为4类,其中抗旱型19份、较抗旱型41份、较敏感型18份、敏感型14份;通过增大、减小PEG-6000溶液浓度,进一步筛选出抗旱性强的密植红番茄和锦农矮秧两个品种,敏感性强的北京早红和大红袍两个品种。本研究结果可为番茄种质资源的抗旱性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萌发期 抗旱性 综合评价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抗旱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邢俊连 陈思蓉 孙炳蕊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6期145-158,共14页
水稻(Oryza sativa L.)是全世界1/3以上人口的主粮,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和保障。然而,多数水稻主产区面临的淡水资源匮乏问题严重制约水稻生长,导致水稻产量骤减,威胁粮食安全。深入探究水稻抗旱机理、选育推广节水抗旱稻,不... 水稻(Oryza sativa L.)是全世界1/3以上人口的主粮,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和保障。然而,多数水稻主产区面临的淡水资源匮乏问题严重制约水稻生长,导致水稻产量骤减,威胁粮食安全。深入探究水稻抗旱机理、选育推广节水抗旱稻,不仅有利于合理利用淡水资源,还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育种家利用形态、生理生化和产量指标,筛选和培育出强抗旱性的节水抗旱稻品种,并推广应用。研究人员利用关联作图、GWAS、表达谱及多组学联合分析等方法,挖掘出很多与水稻抗旱性相关转录因子、转运蛋白、泛素化酶、蛋白酶及蛋白激酶等,证明水稻抗旱性是受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并解析了激素含量调节、活性氧清除、渗透调节、角质蜡沉积和根结构改善等一系列水稻抗旱机制。然而,培育的节水抗旱稻数量仍不能满足我国的需求,抗旱基因仍有待于进一步挖掘解析。该文通过搜集、查阅国内外近20年水稻抗旱性相关文献,归纳总结3类水稻抗旱性常规鉴定指标,综合分析水稻抗旱性重要机制和抗旱性关键基因/QTL的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抗旱性 鉴定 节水抗旱 分子机制 QT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进ICARDA的小麦苗期抗旱性鉴定及SNP关联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云香 侯万伟 张小娟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34,59,共14页
以引进国际干旱地区农业研究中心(ICARDA)的160份小麦为研究对象,在苗期用20%PEG-6000模拟干旱条件进行处理,以正常营养液作为对照,分析干旱环境对7个苗期相关性状(苗高、最长根长、根数、茎叶鲜质量、茎叶干质量、根鲜质量和根干质量)... 以引进国际干旱地区农业研究中心(ICARDA)的160份小麦为研究对象,在苗期用20%PEG-6000模拟干旱条件进行处理,以正常营养液作为对照,分析干旱环境对7个苗期相关性状(苗高、最长根长、根数、茎叶鲜质量、茎叶干质量、根鲜质量和根干质量)的影响,利用综合评价值进行抗旱评价及抗旱分级,并结合55K SNP芯片对159份小麦的苗期抗旱相关性状的抗旱系数进行关联分析。抗旱鉴定结果表明:干旱处理下的各个苗期相关性状均低于正常处理水平,按照综合评价值及系统聚类,将160份小麦分为高抗旱(5份)、中等抗旱(53份)、低抗旱(97份)和干旱敏感(5份)四类;在苗期筛选出5份高抗旱品种,包括ICARDA69、ICARDA51、ICARDA49、ICARDA83、ICARDA84,其D值分别为0.823、0.813、0.765、0.722、0.711。关联分析结果显示:利用24151个SNP标记位点结合苗期相关性状的抗旱系数在P≤0.001水平下共定位到227个抗旱相关标记,分布在除1B、2D、4D和6D外的17条染色体上,可解释7.13%~14.68%的表型变异。检测到3个多效应位点,分别位于4B、5B和6A染色体上,可解释9.31%~13.28%的表型变异。其中,位于4B染色体上的AX-108789337与茎叶干质量和根干质量显著关联,可解释10.44%~13.28%的表型变异;位于5B染色体上的AX-109353092与苗高和根鲜质量显著关联,可解释9.31%~10.93%的表型变异;位于6A染色体上的AX-110432128与苗高和根鲜质量显著关联,可解释9.95%~9.99%的表型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抗旱性鉴定 SNP 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自交系苗期根系形态鉴定及候选基因发掘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坤 王艺雄 +5 位作者 杨金丹 张正 董春林 任志强 王创云 常建忠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4-96,I0005-I0007,共16页
以134份玉米自交系为试验材料,对玉米的9个苗期根系性状进行表型鉴定,并利用分布于玉米基因组的44935个SNP标记,基于FarmCPU模型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结果表明9个根系性状表型变异范围在10.86%~5... 以134份玉米自交系为试验材料,对玉米的9个苗期根系性状进行表型鉴定,并利用分布于玉米基因组的44935个SNP标记,基于FarmCPU模型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结果表明9个根系性状表型变异范围在10.86%~55.96%之间,大部分表型间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P<0.001),侧根长和总根长相关系数最高,为0.996,其次为侧根数与总根数达到0.993。共鉴定到32个显著关联的SNP位点(P=1.01e-11~9.74e-05),表型贡献率在0.54%~22.34%之间,主根长、总根长、最大根长、侧根长分别检测到4、8、3、9个显著的SNP位点;总根数、侧根数、不定根数分别检测到10、7、1个显著SNP位点;14个SNP位点同时与多个根系性状关联。12个显著关联位点位于已知根系相关性状QTL(Quantitative trait locus)区间内。共发掘49个根系候选基因,其中GRMZM2G028386(ABI4)、GRMZM2G135713(PUB23)、GRMZM5G870592(MYB98)、GRMZM2G156861(LOX1)、GRMZM2G160005(AUX16)、GRMZM2G126936(NAC2)等是重要的根系候选基因。本研究为克隆玉米根系发育相关基因,解析玉米根系发育分子机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自交系 根系 抗旱性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基因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种资源苗期田间抗旱性鉴定技术规程
17
作者 刘伟 张亚格 +5 位作者 魏昭然 周畋波 张洪亮 孙兴明 王效宁 李自超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005-2008,共4页
作物田间抗旱性是一个复杂的数量性状,准确的表型鉴定是数量性状基因发掘和遗传基础研究的关键。而稻种资源田间抗旱性表型的准确鉴定一直是该领域的卡脖子难点,也是抗旱育种工作者所关注的核心技术步骤。本文在前期系统的抗旱性研究基... 作物田间抗旱性是一个复杂的数量性状,准确的表型鉴定是数量性状基因发掘和遗传基础研究的关键。而稻种资源田间抗旱性表型的准确鉴定一直是该领域的卡脖子难点,也是抗旱育种工作者所关注的核心技术步骤。本文在前期系统的抗旱性研究基础上,通过多年对田间抗旱性鉴定体系的探索优化,总结制定了包括一般要求、整地、备种、播种、施肥、水分管理、病虫草害防治、苗期群体抗旱性调查与评价等全过程的操作规范和基本要求,为作物种质资源苗期田间抗旱性鉴定提供技术参考。该技术规程适用于海南省三亚市每年冬季(11月中旬-次年4月上旬)的苗期田间抗旱性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种资源 苗期 田间抗旱性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粱抗旱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8
作者 王晓东 李俊志 +4 位作者 窦爽 肖继兵 辛宗绪 吴宏生 朱晓东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4-173,共10页
干旱是限制植物生产力和威胁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高粱(Sorghum bicolor L. Moench)是全球主粮和饲料作物,因其具有较强的抗旱性和能够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生存而广泛种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在作物抗旱领域中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深... 干旱是限制植物生产力和威胁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高粱(Sorghum bicolor L. Moench)是全球主粮和饲料作物,因其具有较强的抗旱性和能够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生存而广泛种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在作物抗旱领域中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深入解析干旱胁迫下高粱的形态和生理特性、鉴定和筛选抗旱品种、挖掘相关抗旱基因,对推动高粱抗旱育种进程、提高品种抗旱性、提高产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干旱胁迫对高粱生长的影响、高粱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高粱耐旱性鉴定方法和鉴定指标、高粱抗旱性分子生物学和提高高粱抗旱性方法5个方面对高粱抗旱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高粱抗旱性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进一步研究高粱抗旱的形态、生理特性及分子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干旱胁迫 生理响应 分子生物学 鉴定 抗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育期大麦抗旱性鉴定及抗旱指标筛选 被引量:4
19
作者 彭玉琳 崔晓漫 +2 位作者 张沥曼玲 次旦卓嘎 昌西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6-48,59,共14页
【目的】筛选不同生育时期大麦抗旱材料以及相应时期重要的抗旱指标,为大麦抗旱性育种提供参考。【方法】以84份大麦种质为材料,采用PEG模拟干旱对大麦萌发期、苗期的主要性状指标进行鉴定;同时在干旱棚内进行田间试验,设置正常灌水和... 【目的】筛选不同生育时期大麦抗旱材料以及相应时期重要的抗旱指标,为大麦抗旱性育种提供参考。【方法】以84份大麦种质为材料,采用PEG模拟干旱对大麦萌发期、苗期的主要性状指标进行鉴定;同时在干旱棚内进行田间试验,设置正常灌水和干旱胁迫2个处理,测定干旱对成株期大麦有效穗数、地上生物量、株高、穗下节间长、穗长、主穗质量、主穗粒数、主穗粒质量和单株产量的影响;并借助SPSS 25、DPS分析软件分别对大麦不同生育期的性状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根长可作为大麦萌发期抗旱性鉴定的可靠指标,地上部鲜质量和根表面积可作为大麦苗期抗旱性重要鉴定指标,主穗质量可作为成株期大麦对干旱胁迫积极响应的性状指标。不同生育期大麦抗旱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大麦苗期的根部性状与萌发期多个性状之间存在显著相关,萌发期萌发指标与成株期性状指标间均不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大麦萌发期仅有1份干旱敏感材料(h-53);苗期抗旱材料共2份(h-52、h-73);成株期抗旱材料8份,中度抗旱材料15份,敏感材料61份;萌发期和成株期均抗旱的材料为h-80;萌发期和苗期均表现敏感的材料为h-53。【结论】由于不同生育期干旱胁迫时长不同,进而影响了大麦对干旱胁迫的响应,由不同生育期共同筛选得到的抗旱材料与敏感材料更具有可靠性和说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抗旱育种 种质资源 抗旱性鉴定 抗旱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生育时期干旱对花生抗旱性的综合评定 被引量:5
20
作者 陈雷 杨明达 +5 位作者 贺群岭 李帅 王宏青 张枫叶 张梦圆 吴继华 《花生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38,46,共9页
在防雨棚人工控水条件下,采用盆栽试验模拟花生不同生育时期干旱胁迫,调查产量和农艺性状等抗旱性指标,利用抗旱系数法和多性状隶属函数方法分析、鉴定9个商花系列花生品种的抗旱性。结果表明,在苗期、花针期及全生育期干旱条件下,花生... 在防雨棚人工控水条件下,采用盆栽试验模拟花生不同生育时期干旱胁迫,调查产量和农艺性状等抗旱性指标,利用抗旱系数法和多性状隶属函数方法分析、鉴定9个商花系列花生品种的抗旱性。结果表明,在苗期、花针期及全生育期干旱条件下,花生产量的下降幅度分别为9.91%~46.86%、16.80%~86.62%和63.99%~97.29%。干旱时期不同,通过抗旱系数法和抗旱性综合评价值(D)筛选出的抗旱品种存在差异。综合不同生育时期干旱,利用平均抗旱系数和平均综合D值筛选出强抗旱品种为商花21号、商花33号和商花43号。不同生育时期干旱条件下,去根生物量、结果枝数和单株果质量的隶属函数值均与抗旱系数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可作为鉴定花生品种抗旱性的指标。研究结果可为区域推广商花系列抗旱新品种及筛选优异抗旱种质资源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品种筛选 抗旱性 抗旱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