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筋骨平衡”理论针刺推拿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9
1
作者 贾峻 王志光 +2 位作者 赵国瑞 田少飞 范青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1-164,共4页
目的浅析椎动脉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vertebral arteriopathy,CSA)患者实施基于“筋骨平衡”理论针刺推拿疗法对其中医症状积分、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cervical vertigo symptom and function assessment scale,ESCV)... 目的浅析椎动脉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vertebral arteriopathy,CSA)患者实施基于“筋骨平衡”理论针刺推拿疗法对其中医症状积分、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cervical vertigo symptom and function assessment scale,ESCV)评分、颈椎曲度及脑血流参数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19年12月—2021年12月就诊的CSA患者86例实施研究,随机数字表法分作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脱落2例,剔除1例,共完成40例;观察组脱落1例,剔除1例,共完成4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牵引疗法,观察组予以基于“筋骨平衡”理论针刺推拿疗法;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ESCV评分、颈椎曲度及脑血流参数的变化,并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状积分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ESCV评分和颈椎曲度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椎底动脉及左、右椎动脉的Vs与Vd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5.12%(39/41)vs 80.00%(32/40),P<0.05]。结论基于“筋骨平衡”理论针刺推拿疗法对CSA患者疗效显著,有效改善中医症状积分、ESCV评分以及颈椎曲度,增强脑血流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筋骨平衡理论 针刺推拿 椎动脉型颈椎病 中医症状积分 脑血流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经止痛汤联合推拿对原发性痛经患者的治疗价值
2
作者 刘杨 薛小娜 +3 位作者 吕亚楠 国生 刘晓芳 魏培栋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2973-2977,共5页
目的:探讨温经止痛汤联合推拿对原发性痛经患者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3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收治的原发性痛经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给予推拿治疗,观察组在对... 目的:探讨温经止痛汤联合推拿对原发性痛经患者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3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收治的原发性痛经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给予推拿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温经止痛汤。比较2组临床疗效,同时评估其中医证候积分以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另外测定2组列腺素F_(2α)(PGF_(2α))、前列腺素E_(2)(PGE_(2))、β-内啡肽(β-EP)、P物质(SP)、多巴胺(DA)、5-羟色胺(5-HT)水平、子宫动脉血流搏动指数(PI)、血流阻力指数(RI)、收缩期峰值/舒张期峰值(S/D)。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中医证候评分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1.21±0.15)分低于对照组(2.03±0.5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249,P=0.000);观察组治疗后血清PGF_(2α)、SP、DA、5-HT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PGE_(2)、β-EP水平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PI、RI、S/D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经止痛汤联合推拿治疗原发性痛经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以及疼痛,还能改善其血清PGF_(2α)、疼痛相关因子水平以及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经止痛汤 推拿 原发性痛经 前列腺素F_(2α) 疼痛介质 子宫动脉血流搏动指数 血流阻力指数 收缩期峰值/舒张期峰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早期血清同型半胱氨酸、25-羟维生素D联合子宫动脉血流参数对子痫前期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3
作者 董浩岩 张佳炜 +1 位作者 王维俊 周甜甜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90-1395,共6页
目的:探讨孕早期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25-羟维生素D(25-hydroxy vitamin D,25-OHD)联合子宫动脉血流参数对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2021年11月—2023年5月于徐州医科... 目的:探讨孕早期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25-羟维生素D(25-hydroxy vitamin D,25-OHD)联合子宫动脉血流参数对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2021年11月—2023年5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产前检查并分娩的2200例孕妇,于孕11~13周+6常规产前检查时检测血清Hcy、25-OHD水平,同时超声检测子宫动脉血流参数——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舒张期峰值血流速度(peak systolic velocity/end diastolic velocity,S/D)、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和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根据孕20周后是否发生PE,分为PE组(141例)和对照组(2059例)。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和χ2检验比较2组孕妇的一般临床资料和妊娠结局、Hcy、25-OHD及子宫动脉血流参数,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E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各项指标及联合指标对PE的预测价值;采用R软件构建PE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校正曲线对列线图预测模型进行内部验证。结果:PE组和对照组孕妇年龄、检测孕周、生育史及PE病史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E组收缩压及舒张压均高于对照组,分娩孕周及新生儿体重均低于对照组(P<0.05)。PE组血清Hcy水平、S/D、PI和RI均高于对照组,25-OHD水平低于对照组(P均<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cy(OR=2.58,95%CI:2.03~3.27)、S/D(OR=1.56,95%CI:1.33~1.84)、PI(OR=2.06,95%CI:1.45~2.94)和RI(OR=2.97,95%CI:1.68~5.24)均是PE的独立危险因素,而25-OHD是独立保护因素(OR=0.80,95%CI:0.72~0.88)。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Hcy、25-OHD、S/D、PI和RI界值分别为6.65μmol/L、23.43μg/L、2.93、1.26和0.85时,预测PE的灵敏度分别为0.908、0.699、0.752、0.844和0.589,特异度分别为0.783、0.915、0.574、0.578和0.891;上述指标联合预测效能更佳,曲线下面积为0.967(95%CI:0.956~0.979),灵敏度为0.969,特异度为0.865。内部验证显示,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校正曲线与原始曲线及理想曲线接近,一致性指数为0.966(95%CI:0.656~0.993),模型拟合度高。结论:基于孕早期血清Hcy、25-OHD以及子宫动脉血流参数S/D、PI、RI构建的PE风险列线图对PE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可为临床早期筛查或预测PE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同型半胱氨酸 25-羟维生素D 子宫动脉血流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动脉血流值在子痫前期中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0
4
作者 顾玮 周雷平 +3 位作者 林婧 侯燕燕 蔡彦卿 施立晔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23-228,共6页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血流值在子痫前期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6月1 630例孕妇,分别于孕11-14周及孕22-24周时采用多普勒彩色超声诊断仪检测其双侧子宫动脉收缩期与舒张期流速比(S/D)、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血流值在子痫前期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6月1 630例孕妇,分别于孕11-14周及孕22-24周时采用多普勒彩色超声诊断仪检测其双侧子宫动脉收缩期与舒张期流速比(S/D)、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和血流频谱中的舒张早期切迹等4项指标,并随访至产后,按照妊娠结局分为发生子痫前期和对照组。先分别以S/D、PI和RI作为检验变量作ROC曲线,通过统计学检验比较预测结果,取约登指数最大者作为各单项指标的预测界值,再以各单项指标的预测界值作为评分标准建立综合评分,并采用此方法进行子痫前期的预测研究,确定其预测分值并评价其预测效果。结果1 630例孕妇中1 482例未发生子痫前期,52例发生子痫前期,另外96例为妊娠期高血压,孕22-24周时其S/D、PI及RI的预测界值分别为2.355 0、0.877 5及0.580 0。分别将S/D值、PI值和RI值这3项单项指标作为子痫前期的预测方法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以综合评分指数3分作为预测界值预测子痫前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其预测特异性为97.33%。且此评分方法预测结果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及出生孕周均呈负相关。结论运用子宫动脉血流指标用于预测子痫前期,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预测 多普勒超声检查 子宫动脉血流值评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子宫螺旋动脉血流与早期先兆流产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45
5
作者 王宝金 王新月 +3 位作者 付喜玲 王蒙蒙 李霞 罗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132-1135,共4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子宫螺旋动脉血流指标与其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6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门诊就诊的孕5~8周早期先兆流产妇女114例为研究组(A组),选择同期正常早期宫内妊娠妇女63例为对...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子宫螺旋动脉血流指标与其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6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门诊就诊的孕5~8周早期先兆流产妇女114例为研究组(A组),选择同期正常早期宫内妊娠妇女63例为对照组(B组),均行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子宫螺旋动脉血流指标:收缩期峰值流速(S)、舒张末期流速(D)、S/D、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A组与B组均随访至孕16周,A组患者中保胎失败者归入A1组(58例),保胎成功者则归入A2组(56例),B组中排除难免流产者8例后为55例。比较各组子宫螺旋动脉血流指标。结果 3组子宫螺旋动脉D、S/D、PI、R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1组子宫螺旋动脉D低于A2组和B组,S/D、PI、RI值均高于A2组和B组(P<0.05);A2组子宫螺旋动脉PI、RI均高于B组(P<0.05)。3组组内双侧子宫动脉血流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螺旋动脉血流指标与早期先兆流产患者的预后有一定关系,可以通过监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的子宫螺旋动脉血流情况指导保胎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产 先兆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子宫螺旋动脉血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司匹林对早期复发性流产患者子宫血液动力学的作用 被引量:43
6
作者 王统菲 贺立颖 +4 位作者 康晓敏 刘志兰 徐海静 刘芳荪 赵爱民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18-522,共5页
目的·研究早期复发性流产(ERSA)患者黄体中期子宫血流参数特征,观察阿司匹林对子宫血液动力学的作用。方法·采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271例有ERSA史妇女(ERSA组)和66例无反复自然流产史妇女(对照组)的黄体中期子宫内膜厚... 目的·研究早期复发性流产(ERSA)患者黄体中期子宫血流参数特征,观察阿司匹林对子宫血液动力学的作用。方法·采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271例有ERSA史妇女(ERSA组)和66例无反复自然流产史妇女(对照组)的黄体中期子宫内膜厚度和子宫血流参数。ERSA组予阿司匹林50 mg/d口服2个月及个体化治疗,观察其对子宫血流参数及再次妊娠的早期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ERSA组黄体中期子宫内膜厚度显著小于对照组,而内膜血流搏动指数(PI)、子宫动脉平均PI(m PI)、平均阻力指数(m RI)和平均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m S/D)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阿司匹林治疗2个月后,ERSA组子宫血流阻力明显改善(P=0.000),且对于子宫内膜厚度<7 mm的患者,用药后子宫内膜厚度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ERSA组中163例完成阿司匹林治疗2个月后的子宫血流参数复测,其中136名患者经个体化治疗后再次妊娠,其中97名患者妊娠≥12周,10名患者于妊娠12周内再次流产,29名患者早期妊娠结局尚无法确定。结论·ERSA患者黄体中期子宫血流阻力较正常育龄妇女显著增加,内膜厚度较薄。阿司匹林可改善ERSA患者的子宫血流灌注,有利于早期妊娠结局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复发性流产 阿司匹林 子宫动脉血流 子宫内膜血流 子宫内膜容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米芬与来曲唑对PCOS促排卵患者子宫动脉及内膜下血流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王丽 吕淑兰 +1 位作者 毛文军 白娥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34-739,共6页
目的研究氯米芬与来曲唑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促排卵患者子宫动脉及内膜下血流的影响,为提高患者疗效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6年8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就诊的PCOS排卵障... 目的研究氯米芬与来曲唑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促排卵患者子宫动脉及内膜下血流的影响,为提高患者疗效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6年8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就诊的PCOS排卵障碍患者198例的临床资料,根据促排卵方案不同分为氯米芬组(CC组,102例)、来曲唑组(LE组,96例),比较两组患者促排卵后子宫动脉及内膜下血流、促排卵率和妊娠率等。结果 (1)两组患者促排卵后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0.302~1.644,P均>0.05),LE组子宫内膜生长速度显著优于CC组(t值3.750~9.573,P均<0.05),两组患者内膜下血流PI无统计学差异(t值0.153~1.042,P均>0.05),但LE组促排卵后月经第17、19、20天内膜下RI显著低于CC组(t值分别为2.809、4.776、5.231,P均<0.05);(2)比较两组促排卵成功患者相关数据发现,LE组注射hCG日、排卵后5~6d子宫内膜厚度均显著高于CC组(t值分别为4.839、4.438,P均<0.05),且子宫内膜形态显著优于CC组(χ~2=12.674,P<0.05),两组排卵日、平均优势卵泡直径、优势卵泡数、排卵数、注射hCG日及排卵后5~6d血清雌二醇、孕酮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t值0.402~1.234,P均>0.05);(3)CC组促排卵成功率为63.73%,LE组促排卵成功率为59.38%,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0.396,P>0.05),LE组生化妊娠率和临床妊娠率分别为33.33%、27.08%,显著高于CC组的20.59%、14.71%(χ~2=4.098、4.614,P均<0.05);(4)两组促排卵成功患者注射hCG日、排卵后5~6d子宫动脉PI、RI两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t=0.435、0.324、0.564、0.879,P均>0.05),且两组子宫内膜下PI亦无统计学差异(t=0.442、0.490,P均>0.05),但子宫内膜下LE组RI均显著低于CC组(t=3.097、4.036,P均<0.05)。结论来曲唑用于PCOS患者促排卵能显著改善子宫内膜形态和厚度,使内膜血供增加,容受性好,进而提高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米芬 来曲唑 多囊卵巢综合征 子宫动脉 内膜下血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子宫动脉阻断联合子宫腺肌病灶切除对子宫、卵巢血流及内分泌激素的影响 被引量:23
8
作者 王欣 成九梅 段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10期869-872,共4页
目的观察腹腔镜子宫动脉阻断联合子宫腺肌病灶切除对子宫、卵巢血流与内分泌激素的影响。方法 2009年1月~2010年2月97例子宫腺肌病在北京妇产医院妇科微创中心接受治疗,对随访资料完整的37例进行研究,比较手术前后子宫体积、子宫动脉... 目的观察腹腔镜子宫动脉阻断联合子宫腺肌病灶切除对子宫、卵巢血流与内分泌激素的影响。方法 2009年1月~2010年2月97例子宫腺肌病在北京妇产医院妇科微创中心接受治疗,对随访资料完整的37例进行研究,比较手术前后子宫体积、子宫动脉及卵巢动脉血流指数变化,并观察术前及术后1、3、6、12个月早卵泡期FSH、LH、E2水平。结果术后1、3、6、12个月子宫体积分别为(172.85±65.38)、(166.40±51.57)、(149.62±58.76)、(153.91±62.42)cm3,较术前(428.96±79.23)cm3明显缩小(q=24.294,P<0.05;q=24.906,P<0.05;q=26.497,P<0.05;q=26.090,P<0.05)。术后1、3、6、12个月子宫动脉Vmax分别为(0.29±0.12)、(0.27±0.09)、(0.28±0.11)、(0.22±0.13)m/s,较术前(0.49±0.17)m/s明显下降(q=9.594,P<0.05;q=10.553,P<0.05;q=10.073,P<0.05;q=12.952,P<0.05)。术后1、3、6、12个月子宫动脉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分别为0.82±0.18、0.79±0.14、0.78±0.08、0.77±0.15,较术前0.69±0.13明显增高(q=5.654,P<0.05;q=4.349,P<0.05;q=3.914,P<0.05;q=3.479,P<0.05)。术后1、3、6、12个月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分别为1.84±0.43、1.69±0.56、1.72±0.40、1.79±0.69,较术前1.13±0.48明显增高(q=8.266,P<0.05;q=6.519,P<0.05;q=6.869,P<0.05;q=7.684,P<0.05)。术后各时点卵巢动脉Vmax、RI、PI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F=1.40,P=0.236;F=0.38,P=0.814;F=0.33,P=0.857)。手术前后患者E2、FSH、LH水平无明显变化(F=1.46,P=0.215;F=0.20,P=0.937;F=0.08,P=0.989)。结论腹腔镜子宫动脉阻断联合子宫腺肌病灶切除使子宫体积明显缩小、血供明显降低,对卵巢血流及体内内分泌激素水平无明显影响,可作为无生育要求子宫腺肌病患者的微创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病 子宫动脉阻断术 腹腔镜 卵巢血流 卵巢内分泌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动脉超声多普勒血流监测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7
9
作者 刘贵鹏 李辉 +1 位作者 于晶 尚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23-424,共2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子宫动脉血流评分(UAS)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围产期结果的关系。方法:对19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轻度80例,中度74例,重度36例)进行脐动脉和子宫动脉超声多普勒血流检测,并对子宫动脉超声多普勒血流...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子宫动脉血流评分(UAS)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围产期结果的关系。方法:对19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轻度80例,中度74例,重度36例)进行脐动脉和子宫动脉超声多普勒血流检测,并对子宫动脉超声多普勒血流进行评分。结果:子宫动脉血流异常比脐动脉血流异常更为常见(36.3%∶10.2%)(P<0.001);随着病情进展,子宫动脉血流异常明显增多,但仍有68.8%的轻中度和41.7%的重度表现了正常的子宫动脉血流;随着UAS增高,剖宫产率明显增高、出生时孕周明显减低、出生体重显著下降、早产和小于胎龄儿发生率明显增加、转入新生儿监护中心发生率明显增加。结论:UAS是预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不良围产期结果的早期且敏感指标;子宫胎盘循环病变可能不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唯一表现和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高征 子宫动脉 血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合并SLE胎盘病理及脐和子宫动脉血流量测定 被引量:10
10
作者 狄文 洪素英 +3 位作者 严隽鸿 陈顺乐 陶如琦 梁蒲芳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4期285-290,共6页
作者对3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孕妇及23例正常孕妇进行胎盘病理学检查和胎儿脐动脉、子宫动脉血流量测定,结果:SLE孕妇胎盘重量明显低于正常孕妇组(P<0.001)。胎盘绒毛面积之比小于正常孕妇组(P<0.01)... 作者对3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孕妇及23例正常孕妇进行胎盘病理学检查和胎儿脐动脉、子宫动脉血流量测定,结果:SLE孕妇胎盘重量明显低于正常孕妇组(P<0.001)。胎盘绒毛面积之比小于正常孕妇组(P<0.01);扫描电镜观察见:绒毛外观纤细、分枝较少,末梢绒毛豆芽状,绒毛表面有多个针尖样小孔,还可见到崩裂团块;免疫组化提示在蜕膜、绒毛上可见到IgG、IgA、IgM、C3沉积,提示SLE孕妇胎盘受到免疫攻击;SLE孕妇胎儿脐动脉血流S/D、RI、PI均大于正常孕妇组(P<0.05),而SV、VF、PM均小于正常对照组(P<001):病例组左侧子宫动脉血流S/D、RI、PI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SV、VF、PM小于正常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妊娠 胎盘病理 脐动脉血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治疗复发性流产对肝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8
11
作者 高媛 乔宠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35-537,共3页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复发性流产患者妊娠期异常子宫动脉血流时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我院产科门诊就诊的60例妊娠期异常子宫动脉血流的复发性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每日使用低分子肝素(依诺肝素钠)剂...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复发性流产患者妊娠期异常子宫动脉血流时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我院产科门诊就诊的60例妊娠期异常子宫动脉血流的复发性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每日使用低分子肝素(依诺肝素钠)剂量的不同将其分为小剂量组(4 000 IU,1次/d,20例)、中剂量组((4 000 IU,2次/d,20例)及大剂量组((4 000IU,3次/d,20例),比较连续使用2周、4周后3组复发性流产妊娠患者肝功能的情况。结果小剂量组、中剂量组连续使用低分子肝素2周、4周后谷丙转氨酶及谷草转氨酶未见明显异常(P>0.05);大剂量组连续使用低分子肝素2周后谷丙转氨酶及谷草转氨酶即出现明显异常(P<0.05)。结论使用大剂量低分子肝素治疗复发性流产患者妊娠期异常子宫动脉血流时影响其肝功能,在用药的过程中需同时监测肝功能,防止严重肝损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流产 子宫动脉血流 低分子肝素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能量图对不孕症妇女子宫动脉血流变化的观察 被引量:13
12
作者 王玉洁 罗丽兰 +2 位作者 万轩金 乐桂荣 张友耿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165-167,共3页
利用彩色多普勒能量图测定子宫的血流 ,即血流的脉冲指数 (pulsative index,PI)及阻力指数 (resistantindex,RI)来探索不同原因的女性不孕症。 6 7例不孕症妇女经腹腔镜诊断确诊不孕原因后 ,于月经周期第 2 0~ 2 3d作腹部 B超彩色多普... 利用彩色多普勒能量图测定子宫的血流 ,即血流的脉冲指数 (pulsative index,PI)及阻力指数 (resistantindex,RI)来探索不同原因的女性不孕症。 6 7例不孕症妇女经腹腔镜诊断确诊不孕原因后 ,于月经周期第 2 0~ 2 3d作腹部 B超彩色多普勒能量图 (CDE)检查。其结果两侧子宫动脉 PI、RI可因各种不孕原因不分侧别平均 PI、RI均高于正常组 (P<0 .0 1) ,而且不受病情轻、中、重所影响。反映了子宫周围血管阻力较高所致子宫动脉血流灌注不足是引起不孕症的基础 ,可能也干扰孕卵着床而致不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孕症 子宫动脉血流 彩色能量图 阻力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附注射液在治疗内分水岭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1
13
作者 张宇 郭楠 +3 位作者 孔令博 姜尚上 张华 杨保林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9期2166-2170,共5页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治疗急性内分水岭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东直门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内分水岭脑梗死患者80例,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2组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降血脂、调控血压...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治疗急性内分水岭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东直门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内分水岭脑梗死患者80例,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2组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降血脂、调控血压、补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环和保护脑细胞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100 m L/d,输液泵泵入,20 m L/h,共14 d。治疗前后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通过经颅多普勒(TCD)检测2组病变侧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均有提高,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NIHSS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治疗可明显改善大脑中动脉狭窄所致内分水岭脑梗死责任动脉远端的血流速度及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狭窄 内分水岭脑梗死 参附注射液 经颅多普勒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临床疗效观察 血流速度 低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活血汤联合芬吗通对薄型子宫内膜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及子宫动脉血流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11
14
作者 万萍 蒋贵林 +1 位作者 余文婷 周学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21-224,共4页
目的评价补肾活血汤联合芬吗通对薄型子宫内膜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及子宫动脉血流指数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在医院进行治疗的80例薄型子宫内膜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芬吗通联合阿司匹... 目的评价补肾活血汤联合芬吗通对薄型子宫内膜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及子宫动脉血流指数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在医院进行治疗的80例薄型子宫内膜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芬吗通联合阿司匹林治疗,39例)和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补肾活血汤,41例)。对照组在月经第5天开始给予芬吗通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治疗期间若妊娠则停药,共治疗3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口服补肾活血汤治疗,治疗时间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和治疗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和成熟卵泡平均直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子宫血流动力学指标和1年内妊娠率。结果观察组治疗疗效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和成熟卵泡平均直径均较治疗前增加,观察组增加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子宫血流动力学指标PI、RI和S/D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观察组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年内妊娠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活血汤联合芬吗通治疗薄型子宫内膜疗效确切,可有效的改善临床症状,增加子宫内膜厚度,促进卵泡发育,降低子宫血流阻力指数,调节子宫的血液循环,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胚胎着床率和妊娠率,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活血汤 芬吗通 薄型子宫内膜 子宫内膜厚度 子宫动脉血流指数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益气和血法中药改善体外授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金志春 郑洁 +14 位作者 夏敏 刘杰 孙虹 雷亚兰 胡兴文 张纯 吴艳婷 叶朝阳 徐小芳 刘敏 吴璇 何联 姚娟 张倩 艾华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4期2018-2024,共7页
目的:观察补肾益气和血法中药介入体外授精-胚胎移植(IVF-ET)的作用效果,并从血清和卵泡液相关生殖激素、细胞因子等指标探索补肾和血法中药改善IVF-ET妊娠结局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符合研... 目的:观察补肾益气和血法中药介入体外授精-胚胎移植(IVF-ET)的作用效果,并从血清和卵泡液相关生殖激素、细胞因子等指标探索补肾和血法中药改善IVF-ET妊娠结局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符合研究标准的患者171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85)与对照组(n=86),2组均采用短效长方案,观察组在取卵前3个月加用中药。观察2组患者不同时期的血清和卵泡液生殖内分泌激素、相关因子水平、子宫动脉血流和临床妊娠率。结果:观察组着床率、临床妊娠率分别为54.43%、68.23%,对照组分别为36.69%、53.48%,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血清中观察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雌激素(E_(2))、孕激素(P)和睾酮(T)水平降低;取卵日E_(2)、P水平降低;移植日E_(2)水平降低;移植7日E_(2)水平升高(均P<0.05)。取卵日和移植日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血病抑制因子(LIF)、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升高,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降低(均P<0.05)。移植7日血清IGF-2、IL-1β、IL-6、LIF和VEGF水平升高,TNF-α水平降低(均P<0.05)。卵泡液中E_(2)水平升高,P水平降低(均P<0.05);卵泡液中IGF-2、IL-1β、IL-6、LIF、TGF-β_(1)和VEGF水平升高,TNF-α水平降低(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明显改善子宫动脉血流情况(P<0.05)。结论:补肾益气和血法中药可显著改善IVF-ET妊娠结局,其机制可能与补肾益气和血法中药可以调节血清和卵泡液相关生殖激素、细胞因子和子宫动脉血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益气和血法中药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临床妊娠 生殖内分泌 激素 细胞因子 子宫动脉血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苍附导痰丸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妊娠结局的影响及部分机制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彭小鹏 李庆云 廖玮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8期2767-2771,共5页
目的:探讨苍附导痰丸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妊娠结局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深圳市中医院收治的PCOS患者11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辅助苍附导痰丸,均治疗... 目的:探讨苍附导痰丸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妊娠结局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深圳市中医院收治的PCOS患者11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辅助苍附导痰丸,均治疗3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性激素、子宫动脉流速、子宫内膜厚度、卵巢体积、临床症状积分变化,并评估妊娠结局。结果:1)治疗后2组患者卵泡刺激素(FSH)、总睾酮(T)、黄体生成素(LH)、LH/FSH较治疗前下降(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催乳素(PRL)、雌二醇(E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卵泡数目、双侧卵巢体积较治疗前下降,收缩期峰值速、平均流速、主卵泡直径、子宫内膜厚度升高(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子宫内膜A型比率、妊娠率、临床妊娠率、临床症状改善程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苍附导痰丸可改善多囊卵巢妊娠结局和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附导痰丸 多囊卵巢综合征 性激素 子宫动脉血流 子宫内膜厚度 临床症状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厥阴经电刺激联合高压氧对脑外伤后昏迷患者的促醒作用 被引量:9
17
作者 崔国胜 郝有志 +2 位作者 马占峰 刘刚 李宗锴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9期2968-2972,共5页
目的:探讨手厥阴经电刺激联合高压氧对脑外伤后昏迷患者的促醒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脑外伤昏迷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号单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2组均予以常规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手厥阴经电刺激联合高压氧对脑外伤后昏迷患者的促醒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脑外伤昏迷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号单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2组均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再予以手厥阴经电刺激治疗,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生命质量变化并比较,评价2组疗效、苏醒率和苏醒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改善患者左椎动脉、基底动脉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舒张期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左椎动脉、基底动脉搏动指数(PI)、GCS评分、脑电图评分量表(EEG评分)、残废等级量表(DRS评分)、心理功能、日常生活、社会功能、物质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平均苏醒时间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厥阴经电刺激联合高压氧脑外伤后昏迷具有促醒作用,这可能和该方法能改善脑部血流量,促进脑部病理生理恢复,缓解昏迷和脑功能障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厥阴经电刺激 高压氧 脑外伤后昏迷 促醒 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生命质量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阿司匹林对诱导排卵增殖期子宫内膜及血流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杨海虹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11期893-895,共3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阿司匹林是否能改善氯米芬诱导排卵时增殖期子宫内膜的发育和子宫血流灌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30例不明原因不育妇女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氯米芬+阿司匹林)、对照组(氯米芬)各15例。观察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动脉... 目的探讨小剂量阿司匹林是否能改善氯米芬诱导排卵时增殖期子宫内膜的发育和子宫血流灌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30例不明原因不育妇女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氯米芬+阿司匹林)、对照组(氯米芬)各15例。观察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动脉搏动指数,并取内膜检测雌激素受体。结果试验组内膜厚度与对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试验组子宫动脉搏动指数与对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试验组子宫内膜雌激素受体含量与对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阿司匹林能改善氯米芬诱导排卵时的子宫血流灌注,增加内膜雌激素受体表达,从而改善内膜发育不良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诱导排卵 子宫内膜 子宫动脉血流 受体 雌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系统对子宫肿瘤动脉血流的测定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明瑜 赵玉珍 孙心平 《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1995年第4期187-189,共3页
本文报道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系统动态观察139例子宫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其中79例为经超声诊断、手术病理证实的子宫肿瘤,另60例为正常子宫动脉的血流测值。结果:139例子宫动脉的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清晰、色... 本文报道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系统动态观察139例子宫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其中79例为经超声诊断、手术病理证实的子宫肿瘤,另60例为正常子宫动脉的血流测值。结果:139例子宫动脉的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清晰、色彩明亮、鲜艳、脉冲多普勒(PW)收缩期呈单峰频谱,上升较快、下降较慢,舒张期有持续血流信号。正常子宫动脉血流量为190.90±85.76ml/min;良性病变子宫肌瘤值为376.43±92.36ml/min;恶性病变中以绒毛膜上皮癌值最高,为1480.21±180.62ml/min,此值明显高于正常及良性肿瘤。因此,CDFI和PW可对子宫肿瘤的良、恶性,为临床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彩色多普勒超声 动脉血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二聚体及子宫动脉血流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的意义 被引量:9
20
作者 吴冬玲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76-779,共4页
目的探讨D-二聚体及子宫动脉血流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调查检测120例正常妊娠、34例妊娠期高血压、52例轻度子前期、43例重度子前期孕妇外周血D-二聚体及双侧子宫动脉血流。结果 D-二聚体水平随孕周上升而增... 目的探讨D-二聚体及子宫动脉血流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调查检测120例正常妊娠、34例妊娠期高血压、52例轻度子前期、43例重度子前期孕妇外周血D-二聚体及双侧子宫动脉血流。结果 D-二聚体水平随孕周上升而增高,孕10-14周及孕30-34周外周血D-二聚体含量在正常组(0.11±0.03、0.35±0.79)mg/L明显低于妊娠期高血压组(0.16±0.14、0.74±1.31)mg/L、轻度子前期组(0.35±0.28、2.13±2.27)mg/L、重度子前期组(0.56±0.42、2.98±2.96)mg/L(P〈0.01)。妊娠期高血压组孕10-14周,30-34周外周血D-二聚体含量明显低于轻度子前期组及重度子前期组(P〈0.01);轻度子前期组明显低于重度子前期组(P〈0.01)。子宫动脉血流S/D比值正常组(2.13±0.41)明显低于妊娠期高血压组(2.33±0.21)、轻度子前期组(2.35±0.28)、重度子前期组(2.53±0.48)(P〈0.01);妊娠期高血压组明显低于轻度子前期组及重度子前期组(P〈0.01)。轻度子前期组明显低于重度子前期组(P〈0.01);妊娠期高血压组的D-二聚体含量与子宫动脉S/D值成正比(R=-0.67),轻度子前期组的D-二聚体含量及重度子前期组的D-二聚体含量与子宫动脉S/D值成反比(R=0.75、0.81)。结论监测孕妇外周血D-二聚体指标及子宫动脉血流,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特别是重度子前期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二聚体 妊娠期高血压 子宫动脉血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