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笔石、几丁虫和虫牙反射率在热成熟度上的应用
被引量:
22
1
作者
汪啸风
Andreas Hoffknecht
+4 位作者
萧建新
陈善庆
李志宏
Rainer.Brocke
Bernd-D Erdtmann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69-279,共11页
根据中国湖北黄陵背斜周缘11条奥陶纪、志留纪地层剖面的笔石,几丁虫和虫牙反射率的研究,结合相同或邻近层位牙形石色变指数(CAI)和分散有机质成熟度的红外光谱鉴定,进一步证明:笔石、几丁虫和虫牙的反射率具有随成熟度增加而增加的特...
根据中国湖北黄陵背斜周缘11条奥陶纪、志留纪地层剖面的笔石,几丁虫和虫牙反射率的研究,结合相同或邻近层位牙形石色变指数(CAI)和分散有机质成熟度的红外光谱鉴定,进一步证明:笔石、几丁虫和虫牙的反射率具有随成熟度增加而增加的特点以及各自不同的反射率径迹,因此,在不含镜质组的前泥盆纪地层中,它们可以作为热成熟度的指示。笔石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的光学特点,在平行层面所切笔石光面上测量笔石最大油浸反射率,对确定含化石母岩的成熟度最为合适。几丁虫和虫牙具有各向同性的光性特点,因而它们的光面仅显示反射率而无双反射率。笔石、几丁虫和虫牙反射率分布趋势的分析表明,可以将本区奥陶系与志留系划分为3个成熟度区。并对各区形成油气的潜在可能性进行了讨论,其结果与牙形石色变指数和有机质红外光谱分析,所证明的区域有机质成熟度分布模式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笔石
几丁虫
虫牙
反射率
探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秦岭南缘“白水江群”微古生物化石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
5
2
作者
王涛
王宗起
+4 位作者
高联达
姜春发
闫全人
闫臻
李秋根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86-590,i0001-i0002,共7页
在西秦岭南缘“白水江群”灰色—灰黑色粉砂质、泥质板岩中发现隐孢子、小孢子、疑源类、几丁虫和虫颚等微古生物化石,这些化石的许多属和种,时代为中志留世温洛克阶至晚志留世早期卢德洛阶。微体古生物化石的发现对客观认识和解释“白...
在西秦岭南缘“白水江群”灰色—灰黑色粉砂质、泥质板岩中发现隐孢子、小孢子、疑源类、几丁虫和虫颚等微古生物化石,这些化石的许多属和种,时代为中志留世温洛克阶至晚志留世早期卢德洛阶。微体古生物化石的发现对客观认识和解释“白水江群“由不同时代的岩石组成的混杂带提供了新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水江群”
隐孢子
小孢子
疑源类
几丁虫
虫颚
混杂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皖南上溪群中的虫牙类和疑源类化石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
6
3
作者
陈冠宝
尹磊明
徐树桐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5-107,共3页
“江南古陆”东北端上溪群中,发现了虫牙类化石和疑源类化石组合,为这套地层的准确定时,提供了直接证据。经鉴定,这一化石及化石组合的时代为寒武-奥陶纪,而不是以往所认为的中元古代。这些化石的发现说明依据岩体同位素年龄确定...
“江南古陆”东北端上溪群中,发现了虫牙类化石和疑源类化石组合,为这套地层的准确定时,提供了直接证据。经鉴定,这一化石及化石组合的时代为寒武-奥陶纪,而不是以往所认为的中元古代。这些化石的发现说明依据岩体同位素年龄确定围岩年龄具有不确定性,另外,这一发现对研究该区的构造演化史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古陆”
虫牙类
疑源类
化石
上溪群
皖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笔石、几丁虫和虫牙反射率在热成熟度上的应用
被引量:
22
1
作者
汪啸风
Andreas Hoffknecht
萧建新
陈善庆
李志宏
Rainer.Brocke
Bernd-D Erdtmann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
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古生地质物研究所
出处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69-279,共11页
基金
联邦德国大众汽车基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行业科学技术发展基金
文摘
根据中国湖北黄陵背斜周缘11条奥陶纪、志留纪地层剖面的笔石,几丁虫和虫牙反射率的研究,结合相同或邻近层位牙形石色变指数(CAI)和分散有机质成熟度的红外光谱鉴定,进一步证明:笔石、几丁虫和虫牙的反射率具有随成熟度增加而增加的特点以及各自不同的反射率径迹,因此,在不含镜质组的前泥盆纪地层中,它们可以作为热成熟度的指示。笔石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的光学特点,在平行层面所切笔石光面上测量笔石最大油浸反射率,对确定含化石母岩的成熟度最为合适。几丁虫和虫牙具有各向同性的光性特点,因而它们的光面仅显示反射率而无双反射率。笔石、几丁虫和虫牙反射率分布趋势的分析表明,可以将本区奥陶系与志留系划分为3个成熟度区。并对各区形成油气的潜在可能性进行了讨论,其结果与牙形石色变指数和有机质红外光谱分析,所证明的区域有机质成熟度分布模式基本一致。
关键词
笔石
几丁虫
虫牙
反射率
探油
Keywords
graptolite, chitinozoan,
scolecodont
, reflectance
分类号
P618.130.8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秦岭南缘“白水江群”微古生物化石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
5
2
作者
王涛
王宗起
高联达
姜春发
闫全人
闫臻
李秋根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出处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86-590,i0001-i0002,共7页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项目(编号200313000057)资助的成果。
文摘
在西秦岭南缘“白水江群”灰色—灰黑色粉砂质、泥质板岩中发现隐孢子、小孢子、疑源类、几丁虫和虫颚等微古生物化石,这些化石的许多属和种,时代为中志留世温洛克阶至晚志留世早期卢德洛阶。微体古生物化石的发现对客观认识和解释“白水江群“由不同时代的岩石组成的混杂带提供了新的依据。
关键词
“白水江群”
隐孢子
小孢子
疑源类
几丁虫
虫颚
混杂带
Keywords
"Baishuijiang Group"
cryptospore
microspore
chitinozoa
acritarch
scolecodont
mélange
分类号
Q913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皖南上溪群中的虫牙类和疑源类化石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
6
3
作者
陈冠宝
尹磊明
徐树桐
机构
安徽省地质科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出处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5-107,共3页
基金
本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49372137)
安徽省地质矿产局联合资助项目成果之一。
文摘
“江南古陆”东北端上溪群中,发现了虫牙类化石和疑源类化石组合,为这套地层的准确定时,提供了直接证据。经鉴定,这一化石及化石组合的时代为寒武-奥陶纪,而不是以往所认为的中元古代。这些化石的发现说明依据岩体同位素年龄确定围岩年龄具有不确定性,另外,这一发现对研究该区的构造演化史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江南古陆”
虫牙类
疑源类
化石
上溪群
皖南地区
Keywords
Jiangnan Old Land
scolecodont
Acritarch
Shangxi Group
southern Anhui
分类号
Q915.2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笔石、几丁虫和虫牙反射率在热成熟度上的应用
汪啸风
Andreas Hoffknecht
萧建新
陈善庆
李志宏
Rainer.Brocke
Bernd-D Erdtmann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
2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西秦岭南缘“白水江群”微古生物化石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王涛
王宗起
高联达
姜春发
闫全人
闫臻
李秋根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皖南上溪群中的虫牙类和疑源类化石及其地质意义
陈冠宝
尹磊明
徐树桐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