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功能用地适宜性的农业科技园区规划方案评价 被引量:18
1
作者 桑玉昆 赵丹丹 +1 位作者 蒋金亮 徐建刚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17-224,共8页
农业科技园区用地适宜性评价和规划方案评估是规划区用地功能配置的前提。该文以南京农业大学白马教学科研基地为例,应用GIS地形数据和RS遥感数据,在已有用地适宜性模型的基础上,将水生态安全因子融入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指... 农业科技园区用地适宜性评价和规划方案评估是规划区用地功能配置的前提。该文以南京农业大学白马教学科研基地为例,应用GIS地形数据和RS遥感数据,在已有用地适宜性模型的基础上,将水生态安全因子融入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结合高程、坡度、噪声和土地利用等评价因子,构建功能用地适宜性空间定量模型,阐述了功能用地适宜性评价在规划方案评估中的应用与技术路线,分别对生活功能、公共服务、农业实践、展示功能和教学实践等功能用地适宜性进行定量评价,最后对6种不同规划方案综合用地适宜性进行总体评估,并充分结合空间布局中规划理性要求,确定方案6为最佳规划方案。分析和评价结果显示,结合水生态安全因子对功能用地适宜性进行评价,能够较好地对不同规划方案综合评估,从而选取最佳规划方案,最后为用地功能布局进行辅助决策,因此评价结果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该文将区位选择与农业科技园区规划中的功能布局进行关联,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方法是科学可行的,为农业科技园区规划方案评估探索了一种途径,也为城乡用地统筹规划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规划 层次分析法 白马教学科研基地 功能用地适宜性 水生态安全 城乡统筹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规划设计——以简阳南冲堰示范园为例 被引量:6
2
作者 鲍玉海 殷燕利 +2 位作者 秦伟 陈尚书 贺秀斌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48-154,共7页
我国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创建仍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建立完善的规划理论和规范,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各地园区的建设和发展,为提高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规划技术水平和建设质量,亟需开展园区建设规划技术体系的研究。本文通过系统梳理相关文... 我国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创建仍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建立完善的规划理论和规范,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各地园区的建设和发展,为提高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规划技术水平和建设质量,亟需开展园区建设规划技术体系的研究。本文通过系统梳理相关文献、国家法律法规及部门相关文件,结合四川省典型园区规划实践,探讨了园区规划设计中的有关技术要点。针对园区规划实际工作中未形成统一和系统的技术路线的现状,本文阐述了园区建设规划的设计思路,明确了规划应涵盖的主要内容和工作要求,并以简阳市南冲堰示范园区规划为例,介绍了基础条件分析、规划范围与功能分区划定、建设内容与进度部署安排等方面的规划成果。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建设规划是项目建设前期工作的重要依据,规划编制应满足水土保持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基本要求,可按照园址踏勘遴选、数据资料获取、目标定位确立、边界分区划定、内容布局设计、投资进度安排、保障措施制定、文本图件编绘的工作步骤和技术思路开展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 规划 生态产业型 功能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软实力的社会功能论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冯留建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6-80,共5页
科技软实力是国家以柔性方式运用全部科技资源维护国家利益、实现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当代科技与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科技软实力的发展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同时经济社会发展又是科技进步的坚强后盾。如果没有科... 科技软实力是国家以柔性方式运用全部科技资源维护国家利益、实现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当代科技与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科技软实力的发展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同时经济社会发展又是科技进步的坚强后盾。如果没有科技软实力的发展,人类就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如果没有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后盾,科技软实力的发展就会失去基础和源泉。科技软实力的发展对社会政治文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生态和谐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软实力 政治功能 经济功能 文化功能 生态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文明社会的生态危机意识——评法兰克福学派的科技决定论
4
作者 任暟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49-55,共7页
本文介绍和分析了法兰克福学派内部在如何看待科技的生态功能问题上的两种迥然不同的观点,指出了他们各自论点中存在的误识和留给人们的启迪,论证了科技进步与合理解决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等全球性问题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关键词 法兰克福学派 科学技术 生态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地质学——地质科学的新分支(英文) 被引量:21
5
作者 V.T.Trofimov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1年第1期27-35,共9页
文中介绍了生态地质学的定义 ,探讨其研究客体和研究对象以及岩石圈的生态作用 (指资源生态作用、地球动力学生态作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生态作用 )。文中还讨论了生态地质学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并对生态地质学的逻辑构成———科学结... 文中介绍了生态地质学的定义 ,探讨其研究客体和研究对象以及岩石圈的生态作用 (指资源生态作用、地球动力学生态作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生态作用 )。文中还讨论了生态地质学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并对生态地质学的逻辑构成———科学结构、具体分类进行了详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地质学 岩石圈 生态作用 生态-地质条件 资源生态科学 生态地球动力学 生态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圈的生态作用(英文) 被引量:3
6
作者 V.T. TROFIMOV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93-303,共11页
文章确定了“岩石圈的生态作用”这一概念的内涵 ,考虑了作用的分类 ;阐述了岩石圈的各种生态作用 ,它们分别是资源的、地球动力学的、地球化学的和地球物理的生态作用 ;阐明了在地球演化过程中和工程技术造成的影响之下这些生态作用形... 文章确定了“岩石圈的生态作用”这一概念的内涵 ,考虑了作用的分类 ;阐述了岩石圈的各种生态作用 ,它们分别是资源的、地球动力学的、地球化学的和地球物理的生态作用 ;阐明了在地球演化过程中和工程技术造成的影响之下这些生态作用形成的规律 ;提出了有关这些生态作用的研究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地质学 岩石圈的生态作用 岩石圈的资源的、地球动力学的、地球化学的和地球物理的生态作用 关于岩石圈生态作用的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城镇化地区“三生空间”功能识别及格局演化研究——以河南新郑市为例 被引量:14
7
作者 贾琦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588-1595,共8页
基于"三生空间"视角,以快速城镇化地区河南新郑市为实证对象,通过构建"三生"空间评价指标体系,探讨了新郑市2000—2018年"三生"功能空间分异及其演化特征。结果表明,"三生"功能空间分布方面,... 基于"三生空间"视角,以快速城镇化地区河南新郑市为实证对象,通过构建"三生"空间评价指标体系,探讨了新郑市2000—2018年"三生"功能空间分异及其演化特征。结果表明,"三生"功能空间分布方面,弱生产功能空间以主城区和龙湖镇为主,2010年后扩大至郭店、薛店和港区;强生产空间多集中在各乡镇农田耕地等区域;强生活空间前期分布在主城区、龙湖镇及各乡镇居民点,2010年后蔓延至港区;中生活功能空间面积在2010年后快速增加,集中分布在强生活空间附近;生态空间呈现出"西南部最强、中部次之、北部最弱"的格局。"三生"功能空间演化方面,生产空间弱化趋势加剧,前期点状分布在龙湖和薛店镇,后期扩张至港区;生活功能强化空间集中分布在主城区、航空港及龙湖镇,后期蔓延至南侧的郭店镇。此外,新郑综合保税区也在极大程度上强化了生活功能。生态弱化区域在2010年后蔓延至郭店-薛店沿线及港区,强化区域则在2010年后开始出现,集中在空港南区的中央公园等绿化建设片区。研究可为同类快速城镇化地区"三生"功能识别及空间优化提供规划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三生”空间 格局演化 功能识别 快速城镇化 新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