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06篇文章
< 1 2 1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epSeek赋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笔谈) 被引量:10
1
作者 罗生全 李霓 +6 位作者 宋萑 荣晴 李洪修 王萌萌 雷浩 马玉林 曾文婕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4,共14页
数字化赋能基础教育,是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DeepSeek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系统,其在教育领域的多模态处理能力和个性化学习支持功能,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力:一是教师能力提... 数字化赋能基础教育,是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DeepSeek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系统,其在教育领域的多模态处理能力和个性化学习支持功能,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力:一是教师能力提升应着重将培养模式向“思维发展导向”转型、实践场域向“技术嵌入型”重构、制度环境创新向弹性化动态化转变等;二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数据智能推动个性化教学的规模化、人机协同重构师生互动的深度、人文关怀守护教育本质的温度;三是应对课程知识形态变化需重塑知识选择标准、重构知识组织方式、规范知识表达过程、提升教师数字素养;四是DeepSeek驱动的教师教材使用需基于“思维过程可视化——文化认知与伦理嵌入——生成性交互积累”的三维智能要素,教师要创造性地理解教材、特色化地运用教材、协同化地反思教材使用等;五是DeepSeek赋能深度学习评价需关注评价指标生成的众智叠加、评价方法的教学融入和评价数据处理中的算力支持,以此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不断增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epSeek 数字化赋能 教育强国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教师能力 课程知识形态 教师教材使用 深度学习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赋能表现性评价:框架设计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6
2
作者 张尧 左明章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8-94,共7页
技术为教育评价改革提供了条件,也为表现性评价的创新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据此,文章探讨了表现性评价的价值取向,分析表现性评价在实践中存在的学习表现数据采集尚不全面、评价过程主观性较强且耗时耗力、评价结果的应用与反馈效... 技术为教育评价改革提供了条件,也为表现性评价的创新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据此,文章探讨了表现性评价的价值取向,分析表现性评价在实践中存在的学习表现数据采集尚不全面、评价过程主观性较强且耗时耗力、评价结果的应用与反馈效果欠佳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技术赋能表现性评价的实践框架,包括:坚持以育人目标为指引,确保评价设计与实施的一致性;提高数据采集质量,保障评价的客观性;推动人机协同支持的数据分析,提供发展性结果与反馈;促使学生开展反馈调节,引领个体自我发展。在实践框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技术赋能表现性评价的四大实践路径,即构建技术赋能表现性评价支持环境,支撑评价工作的开展;完善技术标准体系框架,促进评价的规范与成熟;优化评价过程与技术工具,推动评价的可持续发展;建立技术赋能表现性评价运行机制,确保评价的有效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赋能 表现性评价 课程教学 发展性评价 评价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与健康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要义、困境与路径 被引量:1
3
作者 吕慧 于连庚 汪晓赞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36,共7页
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当前五育融合教育背景下体育与健康课程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抓手。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实地考察法,对体育与健康课程中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要义、困境和路径进行系统分析。体育与健康课程跨学科主题... 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当前五育融合教育背景下体育与健康课程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抓手。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实地考察法,对体育与健康课程中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要义、困境和路径进行系统分析。体育与健康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要义是以跨学科为根本属性、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价值遵循、以本学科为概念边界、以学习主题为设计起点、以问题情境驱动跨学科主题学习。然而,当前体育与健康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在教师认知、体系建立、协调发展、情境创设、教学评价等方面仍存困境。基于此,提出提高教师跨学科实践能力、搭建跨学科主题学习实施体系、建立跨学科教研共同体、创设真实问题情境、拓宽教学评价体系和应用场域等实践路径,旨在提高体育与健康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与健康课程 跨学科主题学习 学科整合 课程改革 核心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课例到课程样例:中国课例研究的创新实践与理论贡献 被引量:2
4
作者 安桂清 陈艳茹 《课程.教材.教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27,共8页
课例研究作为中国教研活动的主导方式,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逐步超越传统的“教学”视域,展现出“课程”视域下丰富的实践形态,并亟待通过学术话语予以表达。中国课例研究的创新实践主要表现为:研究对象从教学问题转向以课程文... 课例研究作为中国教研活动的主导方式,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逐步超越传统的“教学”视域,展现出“课程”视域下丰富的实践形态,并亟待通过学术话语予以表达。中国课例研究的创新实践主要表现为:研究对象从教学问题转向以课程文本为载体的课程问题;研究组织从传统的教研组、备课组重构转变为分层联动的教师研修共同体;研究路径超越对课的迭代改进,聚焦多层级课程文本的设计、实施与改进;研究功能除改进教师教学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外,也能推动学校整体课程变革。“课程”视域下的课例研究新样态促进了课例研究理论的概念重建,包括建构“课例即课程样例”的新概念,揭示教师专业实践作为审议性实践的本质,重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同性的教学变革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例研究 课程文本 课程样例 审议性实践 变革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象学视域下教师数字化课堂教学行为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胡钦太 危妙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9-86,共8页
教师数字化课堂教学行为研究是义务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需要,对促进数字时代的课堂教学变革和教师专业发展至关重要。文章遵循现象学的研究范式,探寻了教师数字化课堂教学行为与现象学的内生关系。研究发现教师数字化课堂教学行为存在... 教师数字化课堂教学行为研究是义务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需要,对促进数字时代的课堂教学变革和教师专业发展至关重要。文章遵循现象学的研究范式,探寻了教师数字化课堂教学行为与现象学的内生关系。研究发现教师数字化课堂教学行为存在隐忧,表现在内隐行为上,回归育人本真意识淡化;外显教学呈示上,生活境脉设计贫化;教学互动上,师生情感联结表征弱化;提问呈现上,问题类型设计单一简化;媒介使用上,人与技术协同关系异化;评价上,数据驱动的深度反思减化;课堂管理上,技术支持的课堂管控固化等。基于此,研究以教师数字化课堂教学行为问题为核心,构建了融合“目标—内容—策略—工具—评价”的POCSTE改进体系,以期对数字时代教学改革有所促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改革 现象学 数字化课堂 教学行为 改进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课标的高考英语内容改革的历程与展望 被引量:2
6
作者 武尊民 乔辉 《课程.教材.教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0-145,共6页
高考英语内容改革是高考综合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同向同行,高考英语的试卷设计、题型选用、试题命制都体现出高考英语命题在积极响应我国英语教育发展和语言测试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要求。在推进... 高考英语内容改革是高考综合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同向同行,高考英语的试卷设计、题型选用、试题命制都体现出高考英语命题在积极响应我国英语教育发展和语言测试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要求。在推进过程中,高考英语内容改革主要体现在明确测试构念、研制并引入新题型、完善试卷结构三个方面。为进一步深入思考高考英语在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和引导教学中能够发挥的作用,让考试任务的考查目标与课标要求进一步校准,不断完善和提高试题质量,高考英语内容改革需要在丰富试题素材情境、创新题型设计与研制、研究难度控制策略等方面进一步加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标 高考英语 考试内容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科背景下园艺植物栽培学课程体系改革 被引量:1
7
作者 钟亚琴 黄宏霞 +1 位作者 张志林 史红安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2期145-148,共4页
新农科建设要求融合产业需求和市场需求,培养多学科背景的农业高层次人才。园艺植物栽培学是园艺专业的必修课核心课程,在园艺专业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该文根据园艺植物栽培学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动手能力不... 新农科建设要求融合产业需求和市场需求,培养多学科背景的农业高层次人才。园艺植物栽培学是园艺专业的必修课核心课程,在园艺专业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该文根据园艺植物栽培学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动手能力不强等诸多问题,从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与方法、课程实践及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与探索,以期激发学生学习内在驱动力,为新农科建设培养符合区域园艺产业发展需求、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为此类课程教学改革和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园艺植物栽培学 课程改革 教学内容 考核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BE理念的兽医药理学课程改革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慧峰 段长飞 +2 位作者 李喜旺 张佳音 李龙飞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5期217-220,共4页
兽医药理学作为动物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因其学时有限,内容繁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大,进而影响教学效果。基于OBE(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分析了兽医药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课程特点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 兽医药理学作为动物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因其学时有限,内容繁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大,进而影响教学效果。基于OBE(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分析了兽医药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课程特点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以期优化教育模式,培养出基础知识扎实、实践技能熟练、职业道德高尚的兽医学科应用型本科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理念 兽医药理学 应用型人才 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中职英语教学改革的问题剖析与因应策略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奕俊 贾敏悦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18,共7页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职英语教学改革面临由知识传授向素养培养转型的现实需求。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视角,英语课程需超越传统的语言工具性定位,拓展为职场语言沟通、思维差异感知、跨文化理解和自主学习等关键能力的培养。当前,中...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职英语教学改革面临由知识传授向素养培养转型的现实需求。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视角,英语课程需超越传统的语言工具性定位,拓展为职场语言沟通、思维差异感知、跨文化理解和自主学习等关键能力的培养。当前,中职英语教学存在着教师教学驾驭能力欠佳、忽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等问题,同时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学习内驱力不足和缺乏有效的学习策略等问题也制约了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的有效落实。为此,需从单元整体教学、情境化项目教学、数字化精准教学和校内外融合教学四个方面推进改革,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综合职业素养,促进职业教育基础课程改革的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核心素养 中职 英语教学改革 公共基础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
10
作者 郭益红 李慧敏 +1 位作者 束剑华 李振陆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1期135-138,共4页
课程思政是农业职业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是践行新时代农业职业教育改革的内在需要、学习贯彻“三农”思想的时代需要和践行培养知农爱农“新农人”的使命需要,对培养知农爱农农业创新人才、落实新时代高等农业职业教育... 课程思政是农业职业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是践行新时代农业职业教育改革的内在需要、学习贯彻“三农”思想的时代需要和践行培养知农爱农“新农人”的使命需要,对培养知农爱农农业创新人才、落实新时代高等农业职业教育改革要求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当前农业高职院校实施课程思政存在教书育人功能有待提高、教师思政能力有待加强、课程整体设计有待完善等问题,该文建议通过理清课程思政基本思路、确立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和完善课程思政考核评价体系等途径来全面提升农业高职院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高职教育 课程思政建设 教学改革 实施路径 考核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世纪中后期英国大学课程变革的新旧之争
11
作者 李先军 张礼华 《大学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2-120,共9页
大学课程改革必然面对新旧势力间因利益冲突所产生的争执。19世纪上半叶英国率先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社会整体面貌发生变化,大学课程亟待变革。“牛桥”等传统大学的课程较少关注社会发展所需专业知识及技能,它们代表保守派利益;伦敦大... 大学课程改革必然面对新旧势力间因利益冲突所产生的争执。19世纪上半叶英国率先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社会整体面貌发生变化,大学课程亟待变革。“牛桥”等传统大学的课程较少关注社会发展所需专业知识及技能,它们代表保守派利益;伦敦大学属于新大学,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益,它与“牛桥”办学理念不同,尤其体现在课程方面。双方围绕大学课程变革的论争表现在“有神论”或“无神论”、“古典化”或“现代化”、“贵族性”或“平民性”之争。最终受国家法令干预、社会力量推动等影响,“牛桥”和伦敦大学的课程在一定程度上趋于一致,世俗化、现代化和大众化成为其课程改革的主旋律。我国推动课程改革可借鉴19世纪中后期英国大学课程变革的经验:立足时代需求,建设与社会发展相契合的大学课程;强化专业培养,创设能力导向的大学课程;积极参与西方课程理论对话,构建中国特色课程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 大学课程 课程变革 课程论争 复杂性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大学科课程体系为基础的风险评估微专业建设研究
12
作者 于雪骊 张云鹤 +4 位作者 郑煜焱 田金龙 边媛媛 沈昳潇 史琳 《生态毒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0-75,共6页
随着我国绿色健康发展战略进程不断推进,基于生态毒理和健康毒理的毒理学风险评估(以下简称风险评估)作用日益凸显,需求不断加大,应用领域不断增新,已经成为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助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然而,... 随着我国绿色健康发展战略进程不断推进,基于生态毒理和健康毒理的毒理学风险评估(以下简称风险评估)作用日益凸显,需求不断加大,应用领域不断增新,已经成为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助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然而,风险评估专业化、系统化、精准化人才培养尚处于探索阶段,风险评估人才的规模及专业化程度都难以匹配现实需求和未来发展需要。本研究以国内高校首个风险评估专业方向为依托,在分析总结大学科课程教学体系和大思政育人理念实践经验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创新人才培养理念,突破固有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整合教学资源,建立系统科学开放的教学课程体系,为建设适应新发展需要的新型、高效、精准的人才培养模式——微专业,更好实现新型、急需人才——风险评估专业人才高质量培养,提供了现实依据和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科课程体系 大思政育人理念 风险评估 微专业建设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酸工艺学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索
13
作者 徐建中 陈献忠 张伟国 《微生物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8-136,共9页
氨基酸工艺学是生物工程和酿酒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专业核心课程,专业知识点中蕴含丰富的思政元素,是课程思政的良好载体。本文首先分析了氨基酸工艺学课程特点,指出各教学章节中教学内容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其次,围绕课程思政教学... 氨基酸工艺学是生物工程和酿酒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专业核心课程,专业知识点中蕴含丰富的思政元素,是课程思政的良好载体。本文首先分析了氨基酸工艺学课程特点,指出各教学章节中教学内容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其次,围绕课程思政教学能力、课程思政教学手段和课程思政评价体系的探索与改革,介绍了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氨基酸工艺学思政教学的实践过程。通过强调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以及优化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案,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在课程思政教学手段上,除了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外,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和结合经典案例与社会热点驱动课程思政教育。此外,通过从八个维度考核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质量,并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考核学生学业成绩,优化课程思政评价体系。通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90%以上的学生对氨基酸工艺学思政教学改革持肯定态度,认为课程教学中融入的思政元素对他们未来职业规划和发展有较大的启迪作用,同时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总之,在氨基酸工艺学教学过程中思政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实现了知识传授、技能培养和人格塑造一体化推进,可为理工科其他专业课程的思政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工艺学 课程思政 教学改革 多元化教学方法 多维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卫生法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14
作者 赵敏 张宇清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62-669,共8页
新质生产力是积极应对世界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发展趋势背景下提出的时代性命题。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人才引领、人才支撑。课程与教学作为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要以支撑和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为旨归。本文以卫生健康法... 新质生产力是积极应对世界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发展趋势背景下提出的时代性命题。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人才引领、人才支撑。课程与教学作为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要以支撑和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为旨归。本文以卫生健康法学的核心特色课程——卫生法学为切入点,全面探究指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卫生法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原则、根本路径,介绍课程教学改革方面的实践案例,旨在为卫生健康法学新质人才培养提供创新性的思路与可借鉴的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新质人才 卫生法学 课程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世纪课改后农村学校教学变革发生了吗——基于全国5省6县的调查分析
15
作者 杨卫安 韩善缘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共8页
新世纪后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持续了20多年的时间,弄清楚课程改革在农村取得的成效,有没有促进农村学校教学形态发生根本性变革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政策议题。对全国5省6个县(市)的实地调查发现,农村教学变革已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从传... 新世纪后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持续了20多年的时间,弄清楚课程改革在农村取得的成效,有没有促进农村学校教学形态发生根本性变革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政策议题。对全国5省6个县(市)的实地调查发现,农村教学变革已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从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体现在新课改理念被普遍认同,但课堂“传统三中心”仍未根本扭转;教学方法趋向多元化,但中老年教师依然偏重传统教学;教学内容注重与实际生活和其他学科知识的联系,但对所教知识的整合能力不足;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提升,但效果还需加强;已认识到多元评价的重要性,但“唯分数”问题依然突出;多媒体教学在农村学校课堂使用率提升,但偏远地区和老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仍然较低。农村教学深度变革受到教师主体、评价导向、外部支持、制度保障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未来,需要多举措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课改执行能力;完善学生和教师评价体系,正确引导课改方向;强化外部支持,形成支持课改实施的良好社会生态;完善监督与反馈体系,为课改实施提供制度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 教学变革 教学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塑数字时代的文化根隐喻——包华士的生态正义课程观及其启示
16
作者 陈时见 吴俊毅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18,共7页
包华士是美国著名教育哲学家,毕生致力于环境保护和生态正义教育研究,晚年更是聚焦于课程改革与生态危机的关系研究。他认为,由于数字技术的多重冲击,作为社会文化深层结构的文化根隐喻亟须重新审视与构建,并由此提出了旨在重塑数字时... 包华士是美国著名教育哲学家,毕生致力于环境保护和生态正义教育研究,晚年更是聚焦于课程改革与生态危机的关系研究。他认为,由于数字技术的多重冲击,作为社会文化深层结构的文化根隐喻亟须重新审视与构建,并由此提出了旨在重塑数字时代文化根隐喻的生态正义课程观,倡导在课程设计中融入生态意识,提倡在课程内容上整合低位知识,强调课程实施中运用文化回应性教学。包华士的生态正义课程观为数字时代的课程改革提供了新的启示:课程目标应兼顾个人成长、社会发展与生态正义;课程内容需整合学科知识、代际智慧与在地文化;课程实施要创新教学方法和转变师生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华士 数字时代 生态正义 课程观 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教融汇视域下高职课程改革的价值走向、现实制约及推进策略
17
作者 林克松 薛悦歌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28-34,共7页
科教融汇视域下高职课程改革的原生价值走向课程知识的重构,核心价值指向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外在价值转向创造多场域联结的共生价值。科教融汇视域下高职课程改革的难为之处在于理念层面科教融汇机理不明确,盲目性强;设计层面缺... 科教融汇视域下高职课程改革的原生价值走向课程知识的重构,核心价值指向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外在价值转向创造多场域联结的共生价值。科教融汇视域下高职课程改革的难为之处在于理念层面科教融汇机理不明确,盲目性强;设计层面缺乏科教融汇的有效载体,落实性弱;实施层面改革实施主体能力难匹配,自主性差;评价层面改革评价机制不健全,成效性低。基于此,科教融汇视域下高职课程改革需要重叠共识,构建科教利益共同体;优化配置,促进课程改革系统运转;激励赋能,培育科教共研师资力量;以评促改,擘画课程改革新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教融汇 高职教育 课程改革 课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轻工化工专业化工原理课程改革初探
18
作者 李运 殷国俊 +3 位作者 张晓龙 张文博 杨冬 曹珊 《中国造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1-197,共7页
在新工科与“双碳”目标指引及化工、轻工行业高质量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下,以“贯彻课程思政、加强立德树人、紧跟学生需求”为指导思想,本文介绍了针对化工原理教学改革及对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的举措和成效。采用“学-研-创-用”... 在新工科与“双碳”目标指引及化工、轻工行业高质量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下,以“贯彻课程思政、加强立德树人、紧跟学生需求”为指导思想,本文介绍了针对化工原理教学改革及对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的举措和成效。采用“学-研-创-用”逐级递进式教学法,构建“虚拟与现实联动、线上与线下一体、课内与课外互补”多元并举的育人平台,突出绿色低碳理念及可持续生物质资源利用,构建了“多维协同”的工程能力培养新思路,以期通过更加开放的教学理念、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和全面的评价体系,提升轻工、化工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原理 生物质资源 绿色工程理念 课程改革 轻工化工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赋能高职印刷媒体技术专业课程改革
19
作者 魏华 郭鹏飞 邱赞业 《印刷与数字媒体技术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0-126,共7页
人工智能技术不断推进印刷技术的进步与革新,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术技能型印刷人才的重要阵地,应以课程改革为核心,尽快做出适应性调整。本文分析了人工智能时代高职院校印刷媒体技术专业课程改革的必要性,探索高职院校印刷媒体技术专业... 人工智能技术不断推进印刷技术的进步与革新,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术技能型印刷人才的重要阵地,应以课程改革为核心,尽快做出适应性调整。本文分析了人工智能时代高职院校印刷媒体技术专业课程改革的必要性,探索高职院校印刷媒体技术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路,提出基于人工智能技术优化课程体系、更新课程内容、建设优质数字化资源、开发数字教材、创新教学模式、构建动态多维度智能课程评价体系等课程改革的具体内容,以期为人工智能时代印刷类专业相关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高职 印刷 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数字化课程资源开发策略研究——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审视
20
作者 郑旺全 马学良 《课程.教材.教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1-105,159,共6页
语文是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课程,对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数字化资源在语文课程中的广泛应用,对于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研究发现,数字化资源与用户... 语文是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课程,对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数字化资源在语文课程中的广泛应用,对于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研究发现,数字化资源与用户的互动尚不充分,与教材和生活的关联性有待加强,同时资源间的联动性也显得较为薄弱。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审视,数字化课程资源开发应聚焦用户体验优化、提高与教材和生活的适配度、加强跨学科整合和多媒体融合是主要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语文学科 数字化课程资源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