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6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任务驱动下的跨学科教学实践--以“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唐玉婷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0-52,共3页
运用信息化传感器,并结合化学、数学、物理、地理等学科知识,设置探究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观察水蒸气散失的结构、分析蒸腾作用的影响因素和讨论蒸腾作用的意义四个任务,完成“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一节的教学,实现学生核心素养... 运用信息化传感器,并结合化学、数学、物理、地理等学科知识,设置探究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观察水蒸气散失的结构、分析蒸腾作用的影响因素和讨论蒸腾作用的意义四个任务,完成“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一节的教学,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进阶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务教学 跨学科实践 水循环 初中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循证教学的生物学实验教学设计与实践--以探究“酶的特性”为例
2
作者 张琛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7-60,共4页
在“酶的特性”实验教学过程中,基于循证教学的理论,以蓝莓果汁制作为任务,引导学生设计、完成“果胶酶催化效率”“表面活性剂对果胶酶活性影响”“温度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pH对果胶酶活性影响”等系列探究实验。结果发现使用果胶... 在“酶的特性”实验教学过程中,基于循证教学的理论,以蓝莓果汁制作为任务,引导学生设计、完成“果胶酶催化效率”“表面活性剂对果胶酶活性影响”“温度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pH对果胶酶活性影响”等系列探究实验。结果发现使用果胶酶自制蓝莓果汁的适宜条件是质量分数为2%的果胶酶、温度50℃、pH4,且不要使用洗洁精。本文的教学实践为探索循证教学在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的应用提供了有价值的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教学 果汁制作 酶的特性 高中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向概念性理解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框架 被引量:1
3
作者 苏小兵 《课程.教材.教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7-145,共9页
随着素养导向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高中地理教学实践面临诸多新挑战。依据对地理学科素养内涵的理解,站在地理教学实践的立场,可以从四个方面建构指向概念性理解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框架:围绕地理学科核心概念重构教学内容,指向地理学科... 随着素养导向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高中地理教学实践面临诸多新挑战。依据对地理学科素养内涵的理解,站在地理教学实践的立场,可以从四个方面建构指向概念性理解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框架:围绕地理学科核心概念重构教学内容,指向地理学科大观念和学科实践能力的学习目标,基于地理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基于认知诊断的嵌入式学习评价。该框架旨在为地理教师在课堂层面落实素养导向的课程改革提供启发和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地理 概念性理解 基于问题的学习 学科大观念 学科核心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文化场域下高校图书馆校本特色文化的凝练与实践——以辽宁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为例
4
作者 王强 吴凡 +2 位作者 申佳慧 李璐 王宇 《大学图书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3-109,共7页
基于对图书馆文化实践内涵及其构成要素的探究,阐述了辽宁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全方位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学精神文化和校本特色文化(中医药文化)深度融合的实践,通过对辽宁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进行的文化叙事空间的建构、视觉符号的文本... 基于对图书馆文化实践内涵及其构成要素的探究,阐述了辽宁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全方位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学精神文化和校本特色文化(中医药文化)深度融合的实践,通过对辽宁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进行的文化叙事空间的建构、视觉符号的文本解读、文化展演和传播实践以及经典阅读贯通等方面的分析,从推进图书馆业务与校本特色文化实践的融合、构建图书馆校本特色文化共识的内生动力、提升用户黏性与忠诚度等方面进行了总结,与业界同行共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信息文化 文化实践 校本特色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生涯教育课程本土化、校本化改革与实践
5
作者 杨岩 卢宏业 董莹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5年第3期138-142,共5页
伴随着职业教育改革向纵深推进,从注重技能培养转向关注学生综合素质及职业发展,高职院校生涯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高职院校生涯教育的本土化与校本化是实现教育与社会需求精准对接的重要路径。针对当前高职院校生涯教育理论缺少本土... 伴随着职业教育改革向纵深推进,从注重技能培养转向关注学生综合素质及职业发展,高职院校生涯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高职院校生涯教育的本土化与校本化是实现教育与社会需求精准对接的重要路径。针对当前高职院校生涯教育理论缺少本土化、内容缺少校本化等问题,探讨本土化、校本化课程改革与实践路径,通过融入本土文化、对接地方产业、结合学校特色等方式,构建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生涯教育体系,旨在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为其未来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本土化 校本化 生涯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位制视角下学校“县管校聘”落聘教师名单的产生研究
6
作者 钱佳 崔晓楠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47,共11页
基于“县管校聘”政策实施中某县C初中“校聘”落聘教师名单产生的案例叙述,从单位制视角分析了学校内教师在面对竞聘时的行为逻辑和学校治理逻辑。研究发现,在“县管校聘”名单产生过程中,单位组织内存在“权力合法化”“积极分子庇护... 基于“县管校聘”政策实施中某县C初中“校聘”落聘教师名单产生的案例叙述,从单位制视角分析了学校内教师在面对竞聘时的行为逻辑和学校治理逻辑。研究发现,在“县管校聘”名单产生过程中,单位组织内存在“权力合法化”“积极分子庇护”“领导—积极分子合谋”“有原则的特殊主义”等微观策略,而“非积极分子”且“低生产性”的教师离校概率最高。这些看似违背正式制度的“潜规则”恰恰是治理环境的产物:当前中小学面临非制度化任务过重和组织激励不足的困境,这种治理环境扩大了单位对积极分子的需求,学校领导倾向于运用灵活策略决定教师流向,达成对教师的单位控制和提升学校绩效等目标;同时,单位制塑造了教师的学校单位依赖与单位意识,强化教师个体对尊严与承认的追求,还建构起教师在面对校聘背后身份认同危机时的个体行为逻辑。然而,单位制视角下“县管校聘”政策执行会带来新的微观不公平问题,也有悖于其政策初衷,亟需从本土案例的视角形成具有中国话语意义的理论与实践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管校聘 单位制 教师名单 积极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校课程育人的理论内涵与实践策略
7
作者 王本陆 石书奇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9-74,共6页
课程主要解决用什么知识培养人的问题,育人是课程的基本功能。学校课程建设是学校育人理想不断转化为教育内容并不断细化的过程。从学校视角看,推进课程育人,需要紧抓优化课程顶层设计和改进课程资源供给两方面:优化顶层设计就是做好学... 课程主要解决用什么知识培养人的问题,育人是课程的基本功能。学校课程建设是学校育人理想不断转化为教育内容并不断细化的过程。从学校视角看,推进课程育人,需要紧抓优化课程顶层设计和改进课程资源供给两方面:优化顶层设计就是做好学校课程实施计划的调整与完善,主要解决教育内容的选择问题;改进资源供给就是对育人蓝图的创意物化,主要解决教育内容的优化加工问题。当前,我国进入了教育高质量发展阶段,学校课程建设应坚持育人为本的基本理念,优化学校课程顶层设计,绘制好育人蓝图;同时,应积极改进学校课程资源供给,努力为学生提供丰富而优质的精神食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育人 学校课程 课程计划 课程资源 课程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高中生物学情境化试题命制初探 被引量:1
8
作者 李琳 范仲云 刘杰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3-55,共3页
以Kimi平台为例,分析其在科学实验、生命科学史及学习、生活和实践三种情境中命制试题的效果。发现Kimi具有对复杂指令的适应性,具有获取实验数据的迅捷性,能增强题目的趣味性,能准确理解高考评价体系的内涵,同时也发现了Kimi在命题设... 以Kimi平台为例,分析其在科学实验、生命科学史及学习、生活和实践三种情境中命制试题的效果。发现Kimi具有对复杂指令的适应性,具有获取实验数据的迅捷性,能增强题目的趣味性,能准确理解高考评价体系的内涵,同时也发现了Kimi在命题设问角度和命题语言方面的不足,需要人机合力方能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境化试题命制 生成式人工智能 高中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一流”背景下校企共建创新实习基地的探究--面向小微企业学研共建的创新实习教学改革实践 被引量:10
9
作者 刘延芳 曲法义 +1 位作者 齐乃明 王划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37-241,共5页
“双一流”建设将大众教育模式转变为精英培养模式,传统的大众化实践实习教学模式难以满足精细化、精英化的培养需求。当前实践实习基地建设中存在企业和高校教师参与积极性不高、基地数量不足、经费落实困难、实习过程流于形式等问题... “双一流”建设将大众教育模式转变为精英培养模式,传统的大众化实践实习教学模式难以满足精细化、精英化的培养需求。当前实践实习基地建设中存在企业和高校教师参与积极性不高、基地数量不足、经费落实困难、实习过程流于形式等问题。高校与小微企业,基于合作共赢的基本原则,开展学研共建,是一种有益的教学改革实践探索。初步的创新实习基地建设表明:通过与小微企业,明确合作方式、经费管理和权责,建立多样化、个性化创新实践实习教育新模式,开展学生创新自主实习并务实解决小微企业面临的技术问题,可以有效提高创新实践教育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 校企共建 创新实践 实习基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童趣视频宣教联合母亲陪伴对学龄前全身麻醉患儿围手术期不良结局的影响
10
作者 谭嘉裕 龚凤球 +5 位作者 黄文起 冯霞 朱琼芳 康玉博 吴文燕 李秀红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9-527,共9页
【目的】探讨童趣视频宣教联合母亲陪伴干预对学龄前全身麻醉患儿围手术期不良结局的影响,包括麻醉诱导配合度,围手术期焦虑、苏醒期疼痛和躁动情况。【方法】本研究选择2023年6月至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全身麻醉的300例学龄前期手术患儿... 【目的】探讨童趣视频宣教联合母亲陪伴干预对学龄前全身麻醉患儿围手术期不良结局的影响,包括麻醉诱导配合度,围手术期焦虑、苏醒期疼痛和躁动情况。【方法】本研究选择2023年6月至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全身麻醉的300例学龄前期手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1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复苏,而干预组在常规复苏的基础上,术前一天访视,母亲与患儿共同观看手术麻醉童趣视频且接受宣教,入手术室等候和术后苏醒30 min时,母亲分别被引导陪伴患儿持续超过30 min。通过手术麻醉信息系统记录复苏情况并使用改良耶鲁围手术期焦虑量表(m-YPAS)、麻醉诱导期合作量表(ICC)、儿童疼痛行为量表(FLACC)及儿童躁动评估量表(PAED)评估和记录患儿麻醉诱导配合度,围手术期焦虑、疼痛和躁动情况。【结果】术前一天访视时,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围手术期焦虑方面,干预组的mYP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入手术室等候时35.27±6.48比41.79±6.68,P<0.05;术后苏醒30 min时20.13±7.05比35.75±9.51,P<0.05)。麻醉诱导配合度方面,干预组ICC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1.84±0.95比3.17±0.62,P<0.05),且诱导配合度良好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24.00%比12.67%,P<0.05)。苏醒时长无明显差异,但复苏室停留时长显著短于对照组[(0.90±0.29)h比(1.29±0.42)h,P<0.001]。围手术期躁动方面,干预组PAE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入手术室等候时8.5比9.2,P<0.05;术后苏醒30 min时4.2比7.8,P<0.05)。疼痛评分方面,干预组FLACC评分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入手术室等候时5.3比6.7,P<0.05;术后苏醒30 min时2.1比4.9,P<0.05)。【结论】童趣视频宣教与母亲陪伴的联合干预策略有效降低学龄前期全身麻醉手术患儿的围手术期焦虑、疼痛、躁动,提高麻醉诱导依从性,建议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此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前 全麻患儿 视频宣教 母亲陪伴 围手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缺失症背景下自然体验类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被引量:2
11
作者 沈科娜 高海艳 薛纯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9-71,共3页
为缓解城市学生“自然缺失症”的情况,设计了适用于中学生的自然体验类课程。本课程共开发了3个阶段10个活动,并进行了实施。旨在让学生走出校园,增加自然的体验,感受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 中学生 自然缺失症 自然体验 校本课程 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S”合作办学机制下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及困境突破 被引量:11
12
作者 祁玉梅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6-99,共4页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U-S(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办学也日益兴盛,在实践中产生诸多合作办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对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改进学校教育教学发挥了比较突出的作用。通过对U-S合作办学的兴起、现状、困境及成因、路径等...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U-S(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办学也日益兴盛,在实践中产生诸多合作办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对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改进学校教育教学发挥了比较突出的作用。通过对U-S合作办学的兴起、现状、困境及成因、路径等进行梳理,对于目前U-S合作办学的图景有了清晰认识,在"U-S"合作办学条件下为寻求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需要做到建设"合作的文化"、建构校本研修的协同发展机制、明确合作准则与角色定位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S”合作办学 学校改进 合作文化 校本研修 角色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疫情之下的中小学在线教学:现实、改进策略与未来重构--基于学习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52
13
作者 梁林梅 蔡建东 耿倩倩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11,共7页
对新冠肺炎疫情这一特殊时期的中小学居家在线教学实践进行及时总结和反思,可以为未来技术支持、引领的学校教学方式变革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文章首先从脑与神经科学研究和学习科学研究的视角,对疫情之下中小学"停课不停学"... 对新冠肺炎疫情这一特殊时期的中小学居家在线教学实践进行及时总结和反思,可以为未来技术支持、引领的学校教学方式变革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文章首先从脑与神经科学研究和学习科学研究的视角,对疫情之下中小学"停课不停学"之学习本质与特性进行解读,接着分析了引发现实中在线教学问题及困境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在线教学改进的基于资源的自主学习策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的策略和基于智能化学习技术的个性化作业推送策略;最后,在学习科学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疫情期间在线教学的新探索,构建了"后疫情时代"智能学习环境下的"学习-教学-评估"一体化中小学在线教学应用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停课不停学” 中小学 在线教学 居家学习 学习科学 智能学习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学科学史循证教学:为何与何为 被引量:2
14
作者 孟凡龙 朱家华 《课程.教材.教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9-134,共6页
科学史是科学及其知识发生与发展的历史。部分教师存在理解偏颇、目标单一、简单粗放等现实困境,影响了科学史教学的格局深度、整体视角和证据思维。鉴于科学史循证教学具有体验知识探究过程、领会科学思想观念、感悟科学家型特质等价值... 科学史是科学及其知识发生与发展的历史。部分教师存在理解偏颇、目标单一、简单粗放等现实困境,影响了科学史教学的格局深度、整体视角和证据思维。鉴于科学史循证教学具有体验知识探究过程、领会科学思想观念、感悟科学家型特质等价值,为破解困境,应基于循证理念注重扎根实践、基于循证思维明确目标导向、基于循证实践发展逻辑思维的科学史循证教学路径。通过明确研究问题、获取有效证据、评估证据质量、应用证据决策、反思调整完善,细致刻画科学史循证教学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史 循证教学 高中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建批判之维--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理性选择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均 陈露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21,共6页
高等教育研究发源于批判,批判是高教研究的题中之义、重要职能,是高教研究发展进步的助推器。当今中国高教研究中批判的极度缺失,严重弱化了高教研究的社会责任,阻碍了高教研究的进步。重建批判之维是中国高教研究的理性选择。政策批判... 高等教育研究发源于批判,批判是高教研究的题中之义、重要职能,是高教研究发展进步的助推器。当今中国高教研究中批判的极度缺失,严重弱化了高教研究的社会责任,阻碍了高教研究的进步。重建批判之维是中国高教研究的理性选择。政策批判、理论批判、校本批判是批判的三种类型,也是重建批判之维的三个方向。当前要重新定位大学高教研究机构服务本校的职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研究 批判 校本批判 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贫困县域学校教育信息化的调查研究--以山西省Z县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荣华 陈富 闫阅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9-32,共4页
采用自编问卷,从师资角度对义务教育阶段县域学校教育信息化的状况进行调查表明:义务教育县域学校教育信息化得到初步普及,在城乡都具备进一步发展的人力资源基础,在技术和实践基础方面还停留在初级阶段,教师教育信息化意识相对保守是... 采用自编问卷,从师资角度对义务教育阶段县域学校教育信息化的状况进行调查表明:义务教育县域学校教育信息化得到初步普及,在城乡都具备进一步发展的人力资源基础,在技术和实践基础方面还停留在初级阶段,教师教育信息化意识相对保守是县域学校教育信息化深入发展的制约因素。提高县域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需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教学的整合研究;研制标准化、精细化、强操作性的"基础教育信息化教师行动计划或行动指南";加强对师资队伍有的放矢的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县域学校 教育信息化 师资队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数学教材跨学科项目式学习活动设计的价值和实践探索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宁 《课程.教材.教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9-107,共9页
跨学科项目式学习活动是小学数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跨学科项目式学习是通过真实的具体项目,以学生为中心,采用以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和跨学科整合的学习方式,构建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性与协作式学习的结构,进行动态的知识建构与基于... 跨学科项目式学习活动是小学数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跨学科项目式学习是通过真实的具体项目,以学生为中心,采用以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和跨学科整合的学习方式,构建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性与协作式学习的结构,进行动态的知识建构与基于过程的评估,使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实践活动,核心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跨学科项目式学习活动具有核心素养全面发展的教育性价值、问题导向驱动学习的思维提升价值、跨学科知识整合与应用的结构性价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生态构造价值。在设计跨学科项目式学习活动时要坚持以真实问题为导向的项目主题选择,设定多维度学习目标,基于学生主动探究和合作探究开展项目实施,建设与配置跨学科学习活动资源,建立成果展示与评价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式学习 小学数学教材 跨学科 核心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论视域下的U-S-A校本课程合作开发案例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胡定荣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6-45,共10页
运用协同论的系统开放性、序参量和自组织原理,构建大学、中小学和教育行政部门(U-S-A)校本课程合作开发的理论模型,运用案例研究法,由1位大学研究者与9位硕士生、2个区域的课程主管和11所中小学的课程主任、教师组成课程开发团队,结果... 运用协同论的系统开放性、序参量和自组织原理,构建大学、中小学和教育行政部门(U-S-A)校本课程合作开发的理论模型,运用案例研究法,由1位大学研究者与9位硕士生、2个区域的课程主管和11所中小学的课程主任、教师组成课程开发团队,结果发现:U-S-A协同课程开发的需求诊断、理论学习和实践改善活动可以起到促进协同主体共赢的效果,学校课程系统的开放性、大学研究者的课程知识支持和区域课程主管的协调作用以及学校课程的自组织运行是学校课程从无序走向有序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本课程开发 U-S-A合作 协同论 案例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端课堂教学行为的智能识别与关联分析
19
作者 周德青 李惠聪 穆肃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5-112,共8页
云端课堂作为一种优质师资常态化教学帮扶的模式,其教学过程中存储的多模态数据为全面掌握线上教师、现场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行为提供了支撑,并使云端课堂教学行为的智能识别与关联分析成为可能。在云端课堂教学过程中,系统中保存的图... 云端课堂作为一种优质师资常态化教学帮扶的模式,其教学过程中存储的多模态数据为全面掌握线上教师、现场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行为提供了支撑,并使云端课堂教学行为的智能识别与关联分析成为可能。在云端课堂教学过程中,系统中保存的图像、视频、音频和文本四类模态数据可作为各教学主体外在行为表征分析的来源,且其相互之间具有关联性、互补性并能彼此印证。基于这一多模态数据特征融合优势所建构的云端课堂教学行为实时检测、智能识别、关联分析与问题诊断技术方案,可实现课中实时巡课、三元教学主体行为类型预测、师生同步并发行为分析及课堂师生行为问题挖掘。以某小学三年级英语学科云端课程“Look at Me”为例,该技术方案在“教学—学习—评管—研训”四维场景中能够通过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实现双师有效协同教学,增强多向交互深度助力学生个性化深度学习,全过程实时性监督保障课堂质效精细评管,双师教学行为反思助力智能精准研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端课堂 教学行为 多模态数据 行为识别 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道德社会化视角的中职学生道德培养研究
20
作者 杨晶晶 张珊珊 范蓉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100-106,共7页
道德培养是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也是检验学校人才培养成效的重要标准。通过对1129名中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测量其道德认知水平并分析影响因素后发现:中职学校开展的德育类课程取得了较好效果,但部分学生的道德水平有待提高;对父母感情... 道德培养是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也是检验学校人才培养成效的重要标准。通过对1129名中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测量其道德认知水平并分析影响因素后发现:中职学校开展的德育类课程取得了较好效果,但部分学生的道德水平有待提高;对父母感情不佳的学生需给予更多关注;规则精神、社会依恋、自主自决精神分别通过社会规则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和学校归属感、自信心来正向影响学生的道德水平。据此,建议通过家校合力开展德育工作、强化专业课的立德树人功能、坚持课程育人内容具象化等,提高中职学生的道德修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职生 道德培养 课程育人 道德三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