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6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deling the electronic band-structure of strained long-wavelength Type-Ⅱsuperlattices using the scattering matrix method
1
作者 Abbas Haddadi Gail Brown Manijeh Razeghi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6-351,共6页
This study introduces a comprehensive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accurately calculating the electronic band-structure of strained long-wavelength InAs/GaSb type-Ⅱsuperlattices.Utilizing an eight-band k·p Hamilto⁃... This study introduces a comprehensive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accurately calculating the electronic band-structure of strained long-wavelength InAs/GaSb type-Ⅱsuperlattices.Utilizing an eight-band k·p Hamilto⁃nian in conjunction with a scattering matrix method,the model effectively incorporates quantum confinement,strain effects,and interface states.This robust and numerically stable approach achieves exceptional agreement with experimental data,offering a reliable tool for analyzing and engineering the band structure of complex multi⁃layer 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ype-Ⅱsuperlattices long-wavelength infrared(LWIR) scattering matrix method electronic band-structure modeling InAs/GaSb heterostructures infrared photodetectors bandgap engineer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想D空间和理想scattered空间在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2
作者 吴琼淄 刘媛媛 +1 位作者 廖波 卢诗展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3-48,共6页
通过引入理想D空间概念,研究了理想D空间的空间性质,讨论了理想D空间与理想scattered空间的关系,并通过二者在信息系统中的应用实例进行说明。
关键词 理想D空间 理想scattered空间 导出长度 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tection method of forward-scatter signal based on Rényi entropy 被引量:2
3
作者 ZHENG Yuqing AI Xiaofeng +2 位作者 YANG Yong ZHAO Feng XIAO Shunpi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CSCD 2024年第4期865-873,共9页
The application scope of the forward scatter radar(FSR)based on the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can be expanded by improving the detection capability.Firstly,the forward-scatter signal model when the targe... The application scope of the forward scatter radar(FSR)based on the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can be expanded by improving the detection capability.Firstly,the forward-scatter signal model when the target crosses the baseline is constructed.Then,the detection method of the for-ward-scatter signal based on the Rényi entropy of time-fre-quency distribution is proposed and the detection performance with different time-frequency distributions is compared.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thod based on the smooth pseudo Wigner-Ville distribution(SPWVD)can achieve the best perfor-mance.Next,combined with the geometry of FSR,the influence on detection performance of the relative distance between the target and the baseline is analyzed.Finally,the proposed method is validated by the anechoic chamber measurements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tection ability has a 10 dB improvement compared with the common constant false alarm rate(CFAR)det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rward scatter radar(FSR)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 time-frequency distribution Rényi entropy signal dete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dified multiple-component scattering power decomposition for PolSAR data based on eigenspace of coherency matrix
4
作者 ZHANG Shuang WANG Lu WANG Wen-Qing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72-581,共10页
A modified multiple-component scattering power decomposition for analyzing polari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PolSAR)data is proposed.The modified decomposition involves two distinct steps.Firstly,ei⁃genvectors of ... A modified multiple-component scattering power decomposition for analyzing polari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PolSAR)data is proposed.The modified decomposition involves two distinct steps.Firstly,ei⁃genvectors of the coherency matrix are used to modify the scattering models.Secondly,the entropy and anisotro⁃py of targets are used to improve the volume scattering power.With the guarantee of high double-bounce scatter⁃ing power in the urban areas,the proposed algorithm effectively improves the volume scattering power of vegeta⁃tion areas.The efficacy of the modified multiple-component scattering power decomposition is validated using ac⁃tual AIRSAR PolSAR data.The scattering power obtained through decomposing the original coherency matrix and the coherency matrix after orientation angle compensation is compared with three algorithms.Results from the experiment demonstrate that the proposed decomposition yields more effective scattering power for different PolSAR data se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SAR data model-based decomposition eigenvalue decomposition scattering pow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rametric modeling and applications of target scattering centers:a review
5
作者 YIN Hongcheng YAN Hua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CSCD 2024年第6期1411-1427,共17页
The parametric scattering center model of radar tar-get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icity,sparsity and mechanism relevant,making it widely applied in fields such as radar data compression and rapid generation,radar ima... The parametric scattering center model of radar tar-get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icity,sparsity and mechanism relevant,making it widely applied in fields such as radar data compression and rapid generation,radar imaging,feature extraction and recognition.This paper summarizes and analyzes the research situation,development trend,and difficult prob-lems on scattering center(SC)parametric modeling from three aspects:parametric representation,determination method of model parameters,and appl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dar target scattering center(SC) parametric model radar target imaging radar target simulation radar tar-get recogni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随机裂缝介质横波散射衰减数值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周浩 符力耘 +2 位作者 曹辉 俞军 邓继新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68-679,共12页
声波衰减对裂缝识别更为敏感,因此在非常规油气勘探和压裂监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裂缝型油气储层非均质性强,散射效应显著,但长波长假设下的等效介质理论无法准确描述散射导致的声波衰减.本研究利用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方法,在二维... 声波衰减对裂缝识别更为敏感,因此在非常规油气勘探和压裂监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裂缝型油气储层非均质性强,散射效应显著,但长波长假设下的等效介质理论无法准确描述散射导致的声波衰减.本研究利用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方法,在二维随机裂缝介质上模拟了标量横波(SH波)的传播,并研究了裂缝尺度、密度以及交叉对横波散射衰减的影响.研究发现,裂缝长度l_(c)、裂缝密度γ和背景介质波数k_(0)可定量表征散射衰减.裂缝长度l_(c)小于背景介质波长λ_(0)的1/30时,可以忽略散射衰减;当k_(0)l_(c)/2<1时,衰减随着k_(0)l_(c)/2的增大而增大,反之,衰减随着k_(0)l_(c)/2的增大而减小;当l_(c)≈λ_(0)/3时,衰减最强.裂缝交叉会加强k_(0)l_(c)/2<1时的散射衰减,而减弱k_(0)l_(c)/2>1时的衰减.这种定量关系有助于理解多尺度裂缝的横波散射衰减特征,对声波测井和勘探地震中的裂缝识别问题具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波衰减 裂缝识别 裂缝散射 谱比法 多尺度裂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光纤温度估算方法的优化 被引量:1
7
作者 李苏雅 董艳唯 +4 位作者 李琳 张弛 李楠 宁琦 陈永辉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3-88,共6页
【目的】为了有效估算基于布里渊散射的分布式光纤传感中光纤的温度,文章将多层前馈人工神经网络(ANN)应用于温度的估算。【方法】文章在Matlab软件中编写了用于光纤温度计算的单斜坡法、基于伪Voigt模型的最小二乘拟合法和ANN程序,同... 【目的】为了有效估算基于布里渊散射的分布式光纤传感中光纤的温度,文章将多层前馈人工神经网络(ANN)应用于温度的估算。【方法】文章在Matlab软件中编写了用于光纤温度计算的单斜坡法、基于伪Voigt模型的最小二乘拟合法和ANN程序,同时仿真产生了不同信噪比(SNR)下的布里渊谱,采用以上3种算法计算了光纤温度,验证了ANN方法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基于以上仿真产生的布里渊谱研究了ANN的关键参数,即隐层数量、隐层神经元数量和训练目标对训练速度、温度计算时间和准确性的影响规律。【结果】结果表明,ANN方法在SNR为22和37 dB时最大温度误差分别仅为1.18和0.63℃,且计算时间仅为最小二乘拟合法的1/1000左右。当隐层神经元数量不变时,随着隐层层数的增加,训练时间明显下降,计算时间线性增加,但其对温度估算的准确性几乎无影响;随着隐层神经元数量的增加,训练时间和计算时间均增加,隐层有21个神经元时,训练时间近似为1个神经元的67倍,但其对温度估算的准确性几乎无影响;训练目标(布里渊频移误差的平方)小于临界值(约为1 MHz 2)时,随着训练目标的增加,温度误差几乎不变,超过临界值后,随着训练目标的增加,温度误差增大。【结论】采用多层前馈ANN应用于基于布里渊散射的分布式光纤传感中的光纤温度估算时,建议选择单隐层且隐层神经元选择1个,训练目标选择1 MHz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光纤传感 布里渊散射 布里渊频移 人工神经网络 温度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散射法研究多元醇对加热卷烟烟雾光学特性的影响
8
作者 朱龙杰 曹毅 +5 位作者 吴昌健 刘梦梦 王珂清 陈蕊 张媛 朱怀远 《中国烟草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21,共12页
【目的】掌握多元醇在加热卷烟中的烟气释放特性。【方法】使用基于光散射原理的烟气特性检测仪分析多元醇及复合多元醇加热卷烟的烟雾散射光强度,在甘油-丙二醇-丁二醇复合体系下,研究加热卷烟主要成分在不同部分中的质量分布规律及加... 【目的】掌握多元醇在加热卷烟中的烟气释放特性。【方法】使用基于光散射原理的烟气特性检测仪分析多元醇及复合多元醇加热卷烟的烟雾散射光强度,在甘油-丙二醇-丁二醇复合体系下,研究加热卷烟主要成分在不同部分中的质量分布规律及加热温度对加热卷烟烟雾散射光强度的影响。【结果】(1)在单一多元醇体系中,5种多元醇加热卷烟烟雾散射光强度的整体大小顺序为甘油>1,3-丁二醇>1,2-丙二醇>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400>PEG600。(2)在复合多元醇体系中,复合多元醇加热卷烟的烟雾散射光强度相较单一多元醇的烟雾散射光强度提升明显且在不同加热温度下,复合多元醇加热卷烟的烟雾散射光强度均明显大于甘油加热卷烟。(3)多元醇加热卷烟主要成分的质量分布差异明显,水分主要在烟气中,烟碱主要在滤嘴降温段和烟芯段,甘油主要在烟芯段,而1,2-丙二醇和1,3-丁二醇主要在滤嘴降温段。(4)复合多元醇的释放率和转移率较甘油均有较大提升,但与烟碱的释放协同性低于甘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散射法 加热卷烟 多元醇 散射光强度 主要成分 质量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面舰船雷达波SAR成像隐身技术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敢 倪海参 +1 位作者 上官子柠 张韩西子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9-153,共5页
该研究主要应用于水面舰船雷达波隐身设计优化领域,针对国内外研究现状,采用高频电磁仿真计算方法,通过目标几何建模、SAR成像散射特征识别、散射特征分析及强散射源控制、雷达波隐身设计等相关措施,提出面向雷达成像的水面舰船雷达波... 该研究主要应用于水面舰船雷达波隐身设计优化领域,针对国内外研究现状,采用高频电磁仿真计算方法,通过目标几何建模、SAR成像散射特征识别、散射特征分析及强散射源控制、雷达波隐身设计等相关措施,提出面向雷达成像的水面舰船雷达波散射特征隐身研究方法,可快速预估水面舰船等复杂目标的散射中心,通过相关强散射源控制,以电磁仿真驱动对舰船外形进行优化,可有效改善水面舰船的雷达波隐身性能,提升水面舰船的战斗隐蔽性和生存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船 雷达波 散射特性 隐身 SAR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鲸鱼优化算法在前向激光散射颗粒测量技术粒径分布反演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会玲 韩星星 +2 位作者 赵蓓 高冰 汪加洁 《光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8-131,共14页
颗粒粒度分布反演算法优化是前向激光散射法测量颗粒粒径分布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对于待测颗粒群粒径分布呈现双峰或多峰的情况,由于反演过程中的寻优参数成倍增加,反演计算量成指数增大,传统反演算法存在寻优效率快速下降,鲁棒性和反演... 颗粒粒度分布反演算法优化是前向激光散射法测量颗粒粒径分布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对于待测颗粒群粒径分布呈现双峰或多峰的情况,由于反演过程中的寻优参数成倍增加,反演计算量成指数增大,传统反演算法存在寻优效率快速下降,鲁棒性和反演精度迅速恶化等问题。通过改进鲸鱼优化算法在多维函数求解寻优中的特性,针对前向激光散射法中颗粒粒径分布反演问题提出了一种对数形式的自适应概率阈值和非线性变化的收敛因子,提高了鲸鱼优化算法在反演寻优过程中平衡全局搜索以及局部寻优的能力。通过反向学习方法进行初始化以及借助贪婪原则进行个体更新,可以实现对颗粒粒度分布的精确快速反演。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对在不同程度随机噪声下服从正态分布、Rosin-Rammler分布和Johnson'S_(B)分布的单峰及多峰分布具有很好的鲁棒性与反演精度。将该算法应用于聚苯乙烯标准颗粒群的实验测量,得到了很好的反演结果,验证了该算法在抗噪性能和测量准确性上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向激光散射 群智能优化算法 鲸鱼优化算法 颗粒粒度分布 多峰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角X射线散射技术测定淀粉结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石长波 徐朔 +3 位作者 凌衍东 杨江江 金美琳 赵钜阳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3-226,240,共5页
小角X射线散射技术在食品领域是一门重要技术,它可以测试薄膜、块体、粉体、液体、流体等样品的结构特征而不改变其形态。文章浅析了小角X射线散射原理,阐述了其在淀粉结构中的应用,通过对数据拟合和分析以及相关参数表征淀粉粒子形状... 小角X射线散射技术在食品领域是一门重要技术,它可以测试薄膜、块体、粉体、液体、流体等样品的结构特征而不改变其形态。文章浅析了小角X射线散射原理,阐述了其在淀粉结构中的应用,通过对数据拟合和分析以及相关参数表征淀粉粒子形状、平均界面层厚度、分形维数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采用小角X射线散射技术测定其他食品结构提供理论依据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角X射线散射 淀粉 淀粉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无源干扰电磁散射研究进展综述
12
作者 郭立新 左炎春 刘伟 《电波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28-650,共23页
高对抗环境下的无源干扰电磁散射研究一直是计算电磁学、电子对抗和战场数字孪生等领域中的重要课题,对该问题的深入研究是未来战场红蓝对抗博弈建模、装备设计优化和战术战法升级的重要理论基础。因此,面向新质作战能力生成需求,开展... 高对抗环境下的无源干扰电磁散射研究一直是计算电磁学、电子对抗和战场数字孪生等领域中的重要课题,对该问题的深入研究是未来战场红蓝对抗博弈建模、装备设计优化和战术战法升级的重要理论基础。因此,面向新质作战能力生成需求,开展典型无源干扰电磁散射研究现状梳理与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箔条云和角反射器两类典型无源干扰电磁散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和讨论。当前对无源干扰电磁散射建模的研究主要分为四个方面:场景构建,散射计算,试验验证,效能评估。对几何建模的研究集中在干扰物与环境的动力学耦合效应研究方面,对无源干扰物的散射计算集中在大场景分区耦合散射计算方面,对无源干扰散射试验多集中在可控试验及内外场联合试验理论研究方面,对干扰效能评估主要集中在干扰物优化设计与投放策略制定方面。目前,对无源干扰物与环境复合方面的研究依旧面临场景构建逼真度低、仿真计算效率较低、试验验证理论体系不完善、效能评估手段单一、智能化水平不高等问题,这些问题均制约了新质作战能力的生成与提升。需要结合多物理场耦合手段实现无源干扰物与背景复合几何和散射高精度建模,需要引用智能化评估方法实现无源干扰物干扰效能评估与优化设计,需要将可控技术引入内外场试验设计中以实现无源干扰物雷达特性测算融合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源干扰 几何建模 电磁散射 红蓝对抗 散射试验 效能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瑞利散射法用于喷气负载气流场分布探测
13
作者 王亮平 李沫 +1 位作者 王晟 张振荣 《强激光与粒子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6-172,共7页
喷气负载是Z箍缩研究广泛采用的一种负载构型。在喷气负载中,准确诊断在施加电流之前气流场初始分布,对于控制内爆动力学不稳定性、提高X射线辐射输出具有重要意义。开展利用平面紫外激光瑞利散射法对喷气负载气流场分布进行诊断的可行... 喷气负载是Z箍缩研究广泛采用的一种负载构型。在喷气负载中,准确诊断在施加电流之前气流场初始分布,对于控制内爆动力学不稳定性、提高X射线辐射输出具有重要意义。开展利用平面紫外激光瑞利散射法对喷气负载气流场分布进行诊断的可行性实验,获得了Z箍缩喷气负载气流壳层随时间演化的图像信息,可以得出,喷气负载在靠近喷嘴端面1 cm区域内形成低密度空心区,同时径向呈现喇叭形外扩,与弹道气流解析模型计算结果较为吻合。实验中利用平面瑞利散射所获得的气体密度要高于模拟得到的密度3~4个量级,主要原因在于喷嘴气流场在低压及低温条件下形成了团簇结构,大大增强了光的瑞利散射效应。尽管如此,利用激光瑞利散射法仍可获得细节清晰的气流场相对密度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箍缩 喷气负载 瑞利散射 气体密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油茶叶片钾含量估算模型构建 被引量:1
14
作者 唐雪海 燕李鹏 +4 位作者 傅根深 匡帆 窦敏 黄庆丰 欧强新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88-501,共14页
为实现大面积油茶林生长遥感监测,构建适用于长林系列油茶钾含量估算模型,利用高光谱进行叶片钾(LKC)无损监测,探明油茶叶片钾含量与冠层光谱的响应关系。使用多元散射校正和Savitzky-Golay卷积一阶求导(SGFD)对长林系列油茶的冠层光谱... 为实现大面积油茶林生长遥感监测,构建适用于长林系列油茶钾含量估算模型,利用高光谱进行叶片钾(LKC)无损监测,探明油茶叶片钾含量与冠层光谱的响应关系。使用多元散射校正和Savitzky-Golay卷积一阶求导(SGFD)对长林系列油茶的冠层光谱进行预处理,建立多波段光谱指数组合,构建LKC最优估算模型。结果表明:LKC与原始光谱的响应在绿光和红光波段敏感区间的光谱反射率与叶片钾含量为负相关,反映养分含量变化对光合色素的整体影响;预处理效果上,SGFD整体优于多元散射校正,预处理与光谱指数的组合效果会随光谱维度的增加发生变化,冠层尺度下LKC与光谱特征的绝对值最大相关系数为0.62;混合变量选择策略VCPA-IRIV(变量组合集群分析VCPA和迭代保留信息变量IRIV的组合)对光谱变换特征具有99%以上的变量空间压缩率,有效提升了估算模型精度,经多元散射校正和SGFD预处理后的保留变量数增加,其中两波段和三波段光谱指数在入选波长组合位置上具有强弱光谱信号结合的特点。最适LKC模型是SGFD-NDSI-BPNN,R_(P)^(2)=0.84,RMSEP=0.35 g/kg,RPD=2.56。本文构建的长林系列油茶林LKC估算模型,可为大面积油茶林生长的遥感监测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叶片钾含量 光谱指数 多元散射校正 Savitzky-Golay卷积一阶求导 养分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3装置垂直汤姆逊散射系统激光传播特性的研究
15
作者 龚少博 张通川 +8 位作者 郭文平 侯智培 翟文延 刘春华 邓必河 石中兵 钟武律 许敏 段旭如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4-68,共5页
HL-3装置上发展了一套垂直边缘汤姆逊散射诊断系统,该系统采用波长1064nm、能量0.6~2J、重复频率30Hz、脉冲宽度15ns的Nd:YAG激光作为诊断光束。入射激光垂直穿过等离子体区域,在水平方向上收集散射光信号。对Nd:YAG激光传播特性进行了... HL-3装置上发展了一套垂直边缘汤姆逊散射诊断系统,该系统采用波长1064nm、能量0.6~2J、重复频率30Hz、脉冲宽度15ns的Nd:YAG激光作为诊断光束。入射激光垂直穿过等离子体区域,在水平方向上收集散射光信号。对Nd:YAG激光传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利用非理想高斯光束传播方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拟合,得到了入射激光的束腰半径、束腰位置及品质因子等重要参数。基于实验获得的入射激光参数,设计了一套伽利略扩束准直系统和单透镜聚焦方案,在观测视场中心成功获得了束腰半径为2mm的激光光斑。所开展的Nd:YAG激光传播特性研究不仅是确定汤姆逊散射系统观测视场的关键,也是开展消杂散光孔径光阑设计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汤姆逊散射系统 高斯光束 准直聚焦光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抛式棉秆粉碎还田装置设计与试验
16
作者 颜利民 吴涛 +3 位作者 蒋德莉 缑海啸 付宣赫 张金昊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6-226,共11页
针对目前棉秆粉碎还田装置作业过程存在棉秆粉碎长度合格率较低、抛撒还田后碎秆易成行堆积、分布不均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安装于残膜回收机上的侧抛式棉秆粉碎还田装置。阐述了装置结构及工作原理,对棉秆粉碎装置、侧向输送装置、碎秆抛... 针对目前棉秆粉碎还田装置作业过程存在棉秆粉碎长度合格率较低、抛撒还田后碎秆易成行堆积、分布不均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安装于残膜回收机上的侧抛式棉秆粉碎还田装置。阐述了装置结构及工作原理,对棉秆粉碎装置、侧向输送装置、碎秆抛撒装置等关键部件进行了结构设计与作业性能分析,初步确定了关键部件结构与作业参数。对碎秆抛撒装置进行离散元仿真研究,验证其可提高碎秆还田效果。设计了侧抛式棉秆粉碎还田装置,并安装至残膜回收机上进行三因素三水平二次回归正交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最优参数为:机具作业速度8 km/h、粉碎刀轴转速2000 r/min、螺旋输送器转速1200 r/min。此时,棉秆粉碎长度合格率为93.96%,抛撒均匀度为86.98%,平均棉秆粉碎长度为116.9 mm,平均留茬高度为71.4 mm,研究结果为棉秆粉碎还田装置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秸秆 侧向输送 抛撒还田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散射规律的轻量级光学遥感影像云雾迭代校正网络
17
作者 叶瑞明 张弛 +2 位作者 马力 雷广渊 易鹏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10-114,123,共6页
针对华南地区多云多雾天气,本文提出了一种耦合散射规律的轻量级光学遥感影像云雾迭代校正网络。首先分析在云雾条件下光学成像过程,通过引入散射规律量化云雾绝对强度与波段相关性,明确云雾的空间强度变化与光谱相关关系,为实现精确云... 针对华南地区多云多雾天气,本文提出了一种耦合散射规律的轻量级光学遥感影像云雾迭代校正网络。首先分析在云雾条件下光学成像过程,通过引入散射规律量化云雾绝对强度与波段相关性,明确云雾的空间强度变化与光谱相关关系,为实现精确云雾校正提供严谨的物理先验知识。此外,参考成像过程设计云雾和地表分量交替迭代的两阶段校正网络,以完成两者在遥感影像中的有效分离。真实试验和模拟试验的目视比对与定量指标显示,本文提出方法可有效去除测试场景中云雾干扰并较为准确地恢复地表特征,与两种对比方法相比均取得了更佳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雾校正 散射规律 光学遥感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飞机散射信号的卫星干扰源高精度定位方法
18
作者 李伟 周平 +1 位作者 林辉 陈祺 《无线电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7-624,共8页
主流卫星干扰地面站定位方法基于双星定位体制,其定位精度不足导致地面抵近搜测效率低下,是长期以来困扰卫星定位领域的难题。民航客机因携有高精度GPS信息,在定位过程中具有无需发射参考源来校准飞机位置误差的优势。提出利用已知航线... 主流卫星干扰地面站定位方法基于双星定位体制,其定位精度不足导致地面抵近搜测效率低下,是长期以来困扰卫星定位领域的难题。民航客机因携有高精度GPS信息,在定位过程中具有无需发射参考源来校准飞机位置误差的优势。提出利用已知航线的民航飞机对卫星干扰源信号的散射效应定位干扰源的新方法,采用两套信号接收设备采集两架不同飞机的散射信号,通过时差定位干扰源地理位置,提出修正型梯度算法解算非线性定位方程组。仿真结果表明,在时差误差典型值区间内,所提算法定位误差逼近定位模型的克拉美罗界,定位精度典型值小于800 m,相比传统双星定位方法,定位精度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干扰源 时差定位 散射信号 民航客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波散射机理的SAR作物和土壤参数反演研究进展
19
作者 吴尚蓉 赵荣坤 +4 位作者 曹红 查燕 余强毅 吴文斌 杨鹏 《雷达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35-753,共19页
作物和土壤参数是表征作物生长状态、监测作物长势的重要基础。雷达遥感具有全天时、全天候、不受气象条件影响的观测能力,微波的穿透能力也对作物覆盖下土壤参数变化具有较强敏感性,在作物土壤参数反演中极具潜力。该文围绕微波散射理... 作物和土壤参数是表征作物生长状态、监测作物长势的重要基础。雷达遥感具有全天时、全天候、不受气象条件影响的观测能力,微波的穿透能力也对作物覆盖下土壤参数变化具有较强敏感性,在作物土壤参数反演中极具潜力。该文围绕微波散射理论下的作物土壤参数反演模型展开研究和综述。首先回顾了微波散射模型从理论模型发展为半经验模型的历程,明晰模型理论演变趋势与方法改进方向。然后,详细介绍了基于微波散射机理的作物参数、土壤参数以及作物土壤参数耦合的反演方法。最后,阐明模型不足,结合当下技术发展特点明确了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散射机理 作物参数 土壤参数 理论模型 半经验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目标光学散射特性计算方法研究
20
作者 张玉双 谢晓钢 +2 位作者 苏华 张飞舟 李果 《强激光与粒子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82-190,共9页
光学散射特性是空间目标的重要特征,在目标识别和探测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针对空间目标仿真渲染需求,以及传统目标光学散射特性方法仅给出目标光学散射截面(OCS)、散射特性或模拟目标图像等不足,对空间目标光学散射特性计算进行... 光学散射特性是空间目标的重要特征,在目标识别和探测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针对空间目标仿真渲染需求,以及传统目标光学散射特性方法仅给出目标光学散射截面(OCS)、散射特性或模拟目标图像等不足,对空间目标光学散射特性计算进行了较全面研究,给出了空间目标光学散射特性计算流程,给出了目标OCS、目标辐照度、天光背景亮度、目标星等、信噪比和探测概率等计算公式,根据太阳辐射特性、相对于站址位置、天地背景球辐射特性等,利用图形处理单元(GPU)和着色语言实现任意时刻目标光学散射特性计算(目标OCS、探测器接收到的目标反射光功率和背景光功率、目标星等、信噪比和探测概率、模拟目标亮度图像等)。通过球体和圆柱体实验验证了目标OCS计算正确性。通过光学散射特性仿真实验,给出了空间目标在不同站址、不同反射特性和不同探测窗口下目标光学散射特性计算结果,结果表明,目标光学散射特性计算结果合理。给出了全套计算公式、计算参数和计算结果,对空间目标光学散射特性计算、目标图像识别等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散射特性 空间目标 微元划分 着色语言 快速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