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氢-碳耦合促进新能源基地开发模式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刘泽洪 孟婧 +2 位作者 张瑾轩 周原冰 李隽 《全球能源互联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73-491,共19页
实现全球“碳中和”,核心是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重要举措是推动新能源大规模基地化开发和高效消纳。针对偏远、水电不足地区新能源基地开发面临的低碳调节手段不足、电网配置和消纳能力有限、“风光火”开发模式降碳难等问题与挑战,... 实现全球“碳中和”,核心是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重要举措是推动新能源大规模基地化开发和高效消纳。针对偏远、水电不足地区新能源基地开发面临的低碳调节手段不足、电网配置和消纳能力有限、“风光火”开发模式降碳难等问题与挑战,提出了基于电-氢-碳协同的新能源基地发展思路和开发模式,将氢基产业发展与新能源开发消纳、煤电灵活低碳转型深度融合,同时结合绿氢、绿氨、绿色甲醇等氢基产品制取工艺的技术发展和调节能力提升,量化分析绿电与绿色氢/氨/甲醇在终端消费市场的竞争力及经济效益,研判不同时期新能源基地开发与氢基产业协同发展的适用模式及应用时序,展望新能源基地电-氢-碳协同开发模式在中国三北地区以及北非等海外地区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基地化开发 沙戈荒 电-氢-碳协同 灵活调节资源 绿色氢基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用地供应行为影响工业能源碳排放吗?——基于供应规模、方式与价格三维度分析 被引量:22
2
作者 陈前利 马贤磊 +2 位作者 石晓平 邹旭 蓝菁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57-67,共11页
中国承诺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为实现该目标需要有效推进低碳转型发展,土地政策在此过程中能否有所作为?本文基于地方政府工业用地供应行为视角,从供应规模、协议方式和价格偏离三方面,探究工业用地供应行为对碳排放的影响... 中国承诺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为实现该目标需要有效推进低碳转型发展,土地政策在此过程中能否有所作为?本文基于地方政府工业用地供应行为视角,从供应规模、协议方式和价格偏离三方面,探究工业用地供应行为对碳排放的影响机制。本文基于2007—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模型、门槛回归模型方法,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工业用地供应行为对碳排放的影响存在三个“效应”:①“规模效应”,即土地供应面积的增加带来了工业能源碳排放的上升。供应规模还可能对碳排放强度具有负向作用。这主要受到引入工业项目类型和环保发展阶段的影响。②“方式效应”,即土地供应中以协议出让的面积所占比重的上升显著影响产均工业能源碳排放。对于工业能源碳排放的影响在经济水平上具有显著的单门槛效应;人均产值的门槛值为8000元。对于不低于门槛值的省市,协议面积比重随着滞后期增加趋于负向影响;而对于低于门槛值的省市,趋于正向影响。分阶段回归发现,2015年以前的协议面积比重对产均工业能源碳排放总体呈现稳健的正向影响,而后一阶段的影响出现相反的趋势。③“价格效应”,即协议出让价格越接近工业用地最低的供应价格,工业能源碳排放越高,且存在一定的滞后效应。由此可知,地方政府工业用地供应行为会影响工业能源碳排放;工业用地供应规模、供应方式、供应价格方面对工业能源碳排放的影响存在差异,且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结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性要求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差异,有必要通过适度控制工业用地供应规模,合理确定协议面积比重和倾斜支持的方向,恰当地运用价格传导机制,来促进低碳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工业用地 供应规模 协议出让 价格偏离 碳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重化工业发展的空间组织形态演化 被引量:12
3
作者 刘刚 张长令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0-44,84,共6页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的工业化进入到重化工业发展阶段。随着重化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中国重化工业的空间组织形态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沿海集聚趋势,即中国重化工业的空间分布由20世纪90年代前的矿产地和传统工业城市布局转变为向沿海...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的工业化进入到重化工业发展阶段。随着重化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中国重化工业的空间组织形态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沿海集聚趋势,即中国重化工业的空间分布由20世纪90年代前的矿产地和传统工业城市布局转变为向沿海新兴城市的聚集。研究表明,降低进口原材料的交通运输成本和突破大规模工业用地的行政审批限制,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中国重化工业空间组织形态向沿海集聚的主要驱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化工业 空间组织形态 交通运输成本 规模工业用地的稀缺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宗地层次的合肥市产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 被引量:19
4
作者 周杨 张军连 +2 位作者 李林 韩岳岐 李文娟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40-148,共9页
在我国城市产业用地利用过程中存在着较多的土地闲置、浪费和低效利用等现象。实施产业用地的集约利用评价研究可以为城市产业用地优化配置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对城市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城市土地空间布局和利用强... 在我国城市产业用地利用过程中存在着较多的土地闲置、浪费和低效利用等现象。实施产业用地的集约利用评价研究可以为城市产业用地优化配置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对城市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城市土地空间布局和利用强度角度出发,以同心圆理论、多中心理论等区位理论为支撑,采用定性和定量化方法结合,以科学、便捷、高效为原则,系统地提出宗地层次上的产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标准以及评价模型,并对合肥市商服业用地、重工业用地和轻工业用地的集约利用情况进行了评价,适当提出了一些用地建议。评价结果表明:①在所有评价的宗地中,有62.46%的宗地达到集约,总体集约水平较低;②在三类用地中,达到集约的宗地数量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商服业用地、重工业用地和轻工业用地,集约比例分别为66.64%,41.39%,36.02%;③合肥市4个行政区内的产业用地集约利用水平比较接近,庐阳区和包河区相差不大,分别为67.66%和67.36%,蜀山区略低,为62.08%,瑶海区最低,为53.77%;④不同区位圈层内的产业用地集约利用情况存在差异,从内圈层到外圈层,集约的商服业用地数量比例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状态,重工业用地则呈现上升的趋势,而轻工业用地一直处于比较低的利用状态,只有35%稍多。综上所述,建议适当降低市区内商服业用地的建筑密度,提高市区外围的商服业用地容积率和建筑密度;继续推进"退二进三"政策,优化城市产业用地布局,并提高轻重工业用地的利用强度;加强土地监管,防止圈地,闲置,随意改变土地用途等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用地 微观尺度 宗地 区位线 集约利用评价 合肥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初探以及在“以水四定” 中的运用 被引量:17
5
作者 宋志 乐琪浪 +2 位作者 陈绪钰 杨楠 黄天驹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6-111,共6页
在水资源趋紧和水需求增长的背景下,水成为经济发展的约束资源,亟待“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为将“以水四定”与农业、生活、工业、城镇发展相对应... 在水资源趋紧和水需求增长的背景下,水成为经济发展的约束资源,亟待“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为将“以水四定”与农业、生活、工业、城镇发展相对应,本文将“地、人、产、城”分别定义为耕地面积、人口规模、工业增加值总量、城镇建设用地面积。在此基础上,初步探索了水资源承载评价方法,引入了“综合定额”的概念,力求揭示耕地与主要农作物、工业与耗水行业的内在联系与计算规则。通过全国31个省区市的评价结果显示,浪费情景处于超载,节约情景有较大盈余,倒逼节水行动。在水资源承载最大规模下,全国仍有超载区,耕地超载呈中部“塌陷”,人口超载呈环状“倒塌”,工业超载呈区域性“沦陷”,城镇用地超载呈沿海少点“亏空”,该区域需要从水资源总量、结构、效率等方面提升承载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以水定人 以水定地 以水定产 以水定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发展模式对乡村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保育和利用的影响——以鲁中山区三个村庄为例 被引量:16
6
作者 丁彬 李学明 +2 位作者 孙学晖 王仁卿 张淑萍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042-3052,共11页
生态系统服务在不同空间尺度支持人类的生存发展,人类活动也影响着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行政村作为乡村地区社会经济的基本构成单位和典型的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其经济发展模式对生态系统服务具有重要影响。因此,以行政村为单位研... 生态系统服务在不同空间尺度支持人类的生存发展,人类活动也影响着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行政村作为乡村地区社会经济的基本构成单位和典型的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其经济发展模式对生态系统服务具有重要影响。因此,以行政村为单位研究经济发展模式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保育和利用的影响,可为优化乡村经济结构,提升乡村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提供决策支持。以鲁中山区3个地形地貌相似、经济发展模式迥异的毗邻行政村—房干村、富家庄村、安子湾村为研究对象,依据国际通用生态系统服务分类标准和评估方法,结合乡村生态系统小尺度特征,对各村9大类共15个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指标进行了价值评估,并结合各村产业结构和土地利用特点,分析了经济发展模式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保育和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生态旅游为主导的房干村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总量最大,为10382.1万元/a;以养殖业为主导的富家庄村次之,为1203.1万元/a;以种植业为主导的安子湾村最低,为1191.9万元/a;单位面积(hm2)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也呈现相似的格局,房干村、富家庄村、安子湾村分别为8.8万元/a、5.9万元/a、3.7万元/a;经济发展模式通过影响土地利用影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积累和利用,进而影响人均经济收入和从生态系统服务获得的福利。因此,在乡村尺度合理布局土地利用类型,适度发展乡村旅游等低影响产业,有利于保育和提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提高乡村经济收入,实现乡村环境和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价值评估 经济发展模式 乡村尺度 土地利用 产业结构 经济收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商企业租地经营风险及其防范制度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高强 孔祥智 邵锋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3-48,共6页
近些年来,在中央支农惠农政策支持下,工商企业进入农业领域的热情不断高涨。企业经营能够更好地利用市场手段,可以带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模式,为农业输入现代生产要素。同时,由于资本逐利性的特点,企业经营也容易引发违规占地、非农化与... 近些年来,在中央支农惠农政策支持下,工商企业进入农业领域的热情不断高涨。企业经营能够更好地利用市场手段,可以带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模式,为农业输入现代生产要素。同时,由于资本逐利性的特点,企业经营也容易引发违规占地、非农化与非粮化等不良后果。在把握农业经营风险产生根源、类型与特点的基础上,对工商企业租地经营风险进行深入分析,构建企业经营能力审查制度等风险防范制度,不仅有助于降低经营风险,而且有助于推动土地健康、顺畅、有序流转,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商企业 土地流转 规模经营 风险防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农生产模式对湖南柑橘产业发展的影响——石门县为例 被引量:5
8
作者 胡志丹 王奎武 +1 位作者 柏鑫 谭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9239-9240,9274,共3页
综述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对小农概念的界定,指出由于现存的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生产模式存在生产零碎化和规模不经济的问题,与现代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科技化的特征不相符,有必要消除现有模式存在的不利影响,为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从自然... 综述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对小农概念的界定,指出由于现存的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生产模式存在生产零碎化和规模不经济的问题,与现代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科技化的特征不相符,有必要消除现有模式存在的不利影响,为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从自然地理状况和社会经济效益方面介绍了湖南省石门县柑橘生产的现状。探讨了小农生产模式对石门县柑橘生产的影响:一是小农生产的盲目性是导致柑橘生产过剩的主要原因;二是小农生产模式对新技术的接纳具有局限性;三是小农生产模式对地理商标运作的制约;四是小农生产模式的存在制约着企业进入农业领域的积极性。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一是鼓励农村土地的流转;二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三是转变基层政府的工作职能;四是健全农业金融信贷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农生产模式 柑橘产业 地理商标 土地流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大都市产业用地规模、结构与效益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石忆邵 樊文平 蒲晟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5-31,共7页
以香港、台北、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苏州等大都市为例,运用文献资料法、统计务析与比较分析方法 ,剖析后工业化大都市和工业化大都市的产业用地规模、结构、产出效率和效益等方面的差异化特征,旨在揭示产业用地演变的阶段性规律。... 以香港、台北、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苏州等大都市为例,运用文献资料法、统计务析与比较分析方法 ,剖析后工业化大都市和工业化大都市的产业用地规模、结构、产出效率和效益等方面的差异化特征,旨在揭示产业用地演变的阶段性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后工业化大都市与工业化大都市在产业用地规模、结构、产出效率和效益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应当遵循大都市产业结构和用地结构互动演进规律,合理调整和优化产业用地规模与结构,着力提升用地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都市产业用地 规模变化特征 结构变化特征 产出效益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成本、规模报酬与产业空间流动 被引量:8
10
作者 何雄浪 郑长德 《财贸研究》 CSSCI 2011年第5期1-9,共9页
在坚持新经济地理学基本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新的思想:生产要素成本与贸易自由度的提高会削弱本地市场效应的作用;消费品的替代弹性与工业品支出份额存在相互依赖的关系;虽然人们预期的变化对经济活动存在影响,但不足以逆转区域的内... 在坚持新经济地理学基本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新的思想:生产要素成本与贸易自由度的提高会削弱本地市场效应的作用;消费品的替代弹性与工业品支出份额存在相互依赖的关系;虽然人们预期的变化对经济活动存在影响,但不足以逆转区域的内生均衡。随着贸易自由度的提高,企业有能力支付更高的生产要素成本,从而土地成本与产业集聚成正向变动的关系。需求环境与供给环境的改善对于促进中国区域经济统筹发展同等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成本 规模报酬 产业空间流动 产业集聚 新经济地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道路选择 被引量:8
11
作者 姚建民 杨瑞平 +1 位作者 樊军亮 卫一超 《山西农业科学》 2011年第3期284-286,共3页
土地规模经营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土地承包制造成了土地高度分散,推广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由于存在利益关系、根基不牢的天然缺陷,很难实现土地规模经营。在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性质不变和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变这2个硬约束条件下,只有发... 土地规模经营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土地承包制造成了土地高度分散,推广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由于存在利益关系、根基不牢的天然缺陷,很难实现土地规模经营。在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性质不变和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变这2个硬约束条件下,只有发展以村为单位土地为基础的农业股份公司,才能构建现代农业产业新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为单位 农业股份公司 农村土地 规模经营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卫星型小城镇工业用地基准地价测算方法研究——以兰州市皋兰县为例 被引量:4
12
作者 黄鑫 陈英 张仁陟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05-111,共7页
小城镇工业用地基准地价评估是基准地价工作的难点,尤以西部地区更为典型.通过分析西部卫星型小城镇工业测算中遇到的问题,在利用住宅地价模型测算工业地价的思路指导下,借助级差系数法和比例系数法进行该地区工业地价模型比对.结果表明... 小城镇工业用地基准地价评估是基准地价工作的难点,尤以西部地区更为典型.通过分析西部卫星型小城镇工业测算中遇到的问题,在利用住宅地价模型测算工业地价的思路指导下,借助级差系数法和比例系数法进行该地区工业地价模型比对.结果表明:当前基准地价测算方法并不完全适应于西部卫星型小城镇的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模型调整法,并通过皋兰地区实际操作和验证,表现出较好的精准性和推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小城镇 工业基准地价 成本控制 比例系数 级差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城市群工业产值——用地面积的异速生长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孙燕 张云鹏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10-116,共7页
运用异速标度方法,对长三角城市群及其各个省份的工业产值一用地面积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长三角城市群工业产值一用地面积服从异速生长定律,工业用地利用基本合理;(2)长三角城市群工业用地利用存在一定规律,工业产值一用地面... 运用异速标度方法,对长三角城市群及其各个省份的工业产值一用地面积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长三角城市群工业产值一用地面积服从异速生长定律,工业用地利用基本合理;(2)长三角城市群工业用地利用存在一定规律,工业产值一用地面积系统发育程度较高;(3)从幂函数的分形关系来看,长三角地区工业用地发展遵循城市演化机制,自上而下的组织关系较少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速标度 工业 产值 用地面积 长三角城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纸坊沟流域农用地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关系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杜娜 王继军 杨冰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8-52,共5页
农用地生态经济系统的耦合态势是依据农用地资源与农业产业之间的循环链网结构予以表征的。该文基于农户尺度,采用耦合关联度和系统耦合度模型对纸坊沟流域农用地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关系及耦合态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农用地生态经... 农用地生态经济系统的耦合态势是依据农用地资源与农业产业之间的循环链网结构予以表征的。该文基于农户尺度,采用耦合关联度和系统耦合度模型对纸坊沟流域农用地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关系及耦合态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农用地生态经济系统的耦合表现为农用地资源对农业产业的约束和农业产业对农用地资源的胁迫作用。耕地地块数、牧草利用率、化肥施用量、人口密度、人均耕地、可灌溉率是约束纸坊沟流域农业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产业收入效应是影响农用地资源布局与利用的重要因素;(2)基于抽样调查的流域样本耦合度值基本介于0.5~0.8,系统耦合发展处于磨合耦合态势;(3)地理条件和农用地资源的分布状况成为影响农户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同时也对农业产业的发展产生着制约作用,而相关的国家政策也对区域产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引导和制约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用地 资源与产业 关联度 耦合度 农户尺度 纸坊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规模经营下耕地“非粮化”研究的局限与突破 被引量:53
15
作者 武舜臣 于海龙 储怡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42-151,共10页
推进农业规模经营是农业政策长期以来的重要目标。然而,规模经营主体的"非粮化"生产行为却对粮食安全构成新的威胁,让政府规模化扶持政策陷入两难。基于现有文献,从"工商资本"及"土地流转"双视角出发,分... 推进农业规模经营是农业政策长期以来的重要目标。然而,规模经营主体的"非粮化"生产行为却对粮食安全构成新的威胁,让政府规模化扶持政策陷入两难。基于现有文献,从"工商资本"及"土地流转"双视角出发,分类梳理并阐述现有"非粮化"研究的局限与不足。分析得出,涉及规模经营"非粮化"经营的研究广度有余而深度不足,存在目标对象模糊、指向性过弱等问题。这种粗放的研究范式不仅不利于学界"非粮化"经营现实特征的把握,更会对决策层的政策制定造成误导。结合"非粮化"经营的本质,认为以经营控制权差异分主体考察"非粮化"问题,将有助于突破当前研究的局限,进而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规模经营 种植选择 “非粮化” 经营控制权 工商资本 土地流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产业化:现实选择与理论依据 被引量:4
16
作者 邵春杰 孔令丞 《经济经纬》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0-113,共4页
我国目前采用的均分地权的承包制,是基于公平的基础上兼顾效率的原则。实行农业规模经营的土地资源应首先保证土地的基本生存保障功能,然后才是投资功能。因此,农业产业化过程需要在现行制度框架下,以产业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为理论基础... 我国目前采用的均分地权的承包制,是基于公平的基础上兼顾效率的原则。实行农业规模经营的土地资源应首先保证土地的基本生存保障功能,然后才是投资功能。因此,农业产业化过程需要在现行制度框架下,以产业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为理论基础,探索农业规模化经营之路,采用各种变通的方式,探讨土地使用权的多种实现形式,并以此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 农地制度 规模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实证研究——基于协调发展模型 被引量:17
17
作者 王兴芬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2-106,共5页
文章基于中国1994-2014年度数据,通过复合指标法选取评价指标,用极差标准化法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构建协调发展模型测算中国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指数、协调度、发展度和协调发展度。测度结果表明:生活水... 文章基于中国1994-2014年度数据,通过复合指标法选取评价指标,用极差标准化法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构建协调发展模型测算中国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指数、协调度、发展度和协调发展度。测度结果表明:生活水平和城镇规模分别是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主要贡献因素。从2001年开始,土地城镇化速度明显快于人口城镇化,2005年达到极值点。2009-2010年是中国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分界年。十年内出现的两个"转变"表明近十年来我国土地城镇化速度过快。为此,研究建议应在提高人口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的同时,适度放缓土地城镇化的步伐以维持二者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城镇化 人口城镇化 协调发展模型 土地规模 产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大都市服务业用地的演变特征及启示 被引量:6
18
作者 石忆邵 施玉麒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22-28,共7页
从伦敦、纽约、东京等国际大都市来看,处于后工业化时期的国际大都市,其服务业用地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商务办公活动的用地需求日益增长,商务办公地带日渐扩大;二是生产性服务业用地向市中心区特别是中央商务区集聚;三是商业用... 从伦敦、纽约、东京等国际大都市来看,处于后工业化时期的国际大都市,其服务业用地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商务办公活动的用地需求日益增长,商务办公地带日渐扩大;二是生产性服务业用地向市中心区特别是中央商务区集聚;三是商业用地在建设用地中所占比例较低,但集约利用程度高;四是不仅各城市之间的服务业用地产出效率存在一定的差异,而且在城市内部,从市中心区向外,服务业用地产出效率也呈现出明显的梯级落差。上海应当借鉴国际大都市服务业用地的演变规律,合理调整与优化其服务业用地规模与结构,提升用地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 国际大都市 上海 服务业 用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制度安排与实践逻辑 被引量:12
19
作者 钱淼 郭红东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4-95,M0006,共13页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要求形成与之相适应的产业组织方式。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是面向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现实需要而设计的产业组织方式,在社员结构、出资机制、决策机制、分配机制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制度安排,能够带动土地规模经营、发展乡村特...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要求形成与之相适应的产业组织方式。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是面向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现实需要而设计的产业组织方式,在社员结构、出资机制、决策机制、分配机制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制度安排,能够带动土地规模经营、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和增加集体资产收益等,并以资源发包、物业出租、居间服务、资产参股等方式,将产业收益尽可能多地留存于村集体内部。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经济效果的实现,需具备适宜的产业项目、集体资产入社、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分工协作、农民充分参与等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集体经济 党组织领办合作社 产业组织方式 新制度经济学 农村土地规模经营 乡村特色产业 集体资产收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能源经济区城市体系评价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裕凤 孙宇雯 阿娜力斯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57-63,81,共8页
研究目的:在中国"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基于廊道设计方法,开展中国西部能源经济区城市体系评价,研究中国西部能源经济区发展战略。研究方法 :在借鉴已有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西部能源经济区鄂尔多斯市、银川市、庆阳市... 研究目的:在中国"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基于廊道设计方法,开展中国西部能源经济区城市体系评价,研究中国西部能源经济区发展战略。研究方法 :在借鉴已有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西部能源经济区鄂尔多斯市、银川市、庆阳市等跨越3个省、自治区的10个城市。通过对西部能源经济区各城市的人口、产业统计数据的研究,分别运用归纳演绎、图表分析、综合比较等方法进行研究。研究结果:(1)西部能源经济区发展较为落后,城市体系不完善,产业结构不平衡,处于功能转型和产业转型初期,城市间竞争多于合作。具有相似区位条件但分属于不同行政区域的地区在同类产业领域重复建设、无序竞争,浪费了大量宝贵资源。(2)西部能源经济区城市规模等级结构中,大城市数量较多,中等城市和小城市数量较少且分布零散,尚未形成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西部能源经济区城市体系规模结构中间大两边小。城市规模结构的不平衡状态将导致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地域隔离,使其由于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经济联络等多方面的限制,既无法与上一级城市形成联络,又很难带动周围城镇的发展,继而造成西部能源经济区城镇网络体系的不健全,严重影响西部能源经济区的城市化进程。(3)西部能源经济区内人口多数集中于南部农业发达地区庆阳和平凉等地,少数集中于北部工业发达大城市鄂尔多斯和银川,且人口数量呈现出逐渐向西北工业城市鄂尔多斯和银川迁移的倾向。人口分散集中于各个大城市而不是集中于同一城市的趋势仍在继续。研究结论:(1)应加快建设以鄂尔多斯—银川为中心轴线的城市体系,促进人口向西北迁移,优化西部能源经济区的城市等级结构。(2)亟需重视城市分工和城市体系的优化,加大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投入和发展,注重对能源资源的深层次开发和可持续利用。(3)建立行政协调体制,由银川统一行使跨界职能,协调政府间的利益;建立区域内部统一的专业化分工合作体系;加强城市体系层级规划,在能源工业生产、人口和产业集聚等方面共同引导能源经济区的城市化进程和产业发展,促进"一带一路"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城市体系 城市规模结构 城市产业结构 西部能源经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