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镜下经腹侧颅底自然腔道切除侧颅底病变
1
作者 丛子翔 曾新睿 +2 位作者 朱俊豪 杨进 马驰原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81-285,共5页
目的 探讨内镜下经眶和经口入路在切除侧颅底病变中的临床应用。方法与结果 纳入2021年6月至2024年9月于东部战区总医院接受内镜下经眶或经口入路手术切除侧颅底病变的17例患者。8例接受内镜下经眶入路手术,病变主要位于眶内、眶尖外侧... 目的 探讨内镜下经眶和经口入路在切除侧颅底病变中的临床应用。方法与结果 纳入2021年6月至2024年9月于东部战区总医院接受内镜下经眶或经口入路手术切除侧颅底病变的17例患者。8例接受内镜下经眶入路手术,病变主要位于眶内、眶尖外侧及蝶眶区域,7例手术全切除、1例次全切除;术后眼球突出症状均缓解(4/4),4例(4/7)视力较术前改善,2例(2/4)眼动障碍较术前缓解;均无术区出血、新发神经功能障碍、脑脊液漏、颅内感染等手术相关并发症,但有明显的眼睑周围肿胀,约7 d肿胀自行消退。9例接受内镜下经口入路手术,病变主要位于翼腭窝、颞下窝或Meckel囊前部,7例手术全切除、2例次全切除;4例(4/6)术后面部麻木较术前改善;均未见手术相关并发症;1例次全切除患者术后3个月影像学提示肿瘤进展。结论 内镜下经眶和经口入路是经腹侧颅底自然腔道的微侵袭手术方式,适用于特定区域的颅底病变,丰富内镜颅底外科的手术入路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底 脑疾病 自然腔道内镜手术 眼眶 口腔 神经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内镜中耳日间手术可行性分析
2
作者 陆秀月 王琴 +3 位作者 李亦凡 王杨 邱建新 童步升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8-611,共4页
目的探究耳内镜中耳日间手术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耳内镜中耳手术患者604例,根据手术方式分日间组257例和传统组347例,比较两组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 目的探究耳内镜中耳日间手术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耳内镜中耳手术患者604例,根据手术方式分日间组257例和传统组347例,比较两组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干耳时间、术后气骨导差、气骨导差差值、满意度。结果日间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日间组术后眩晕、耳鸣、干耳时间与传统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气骨导差(air-bone gap,ABG)均低于本组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日间组术后同术型ABG、ABG差值、听力改善率、鼓膜愈合率与传统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日间组护理服务评分、医生服务评分、诊疗过程评分、总体满意度评分与传统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日间组入出院指导评分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内镜中耳日间手术的开展可在保证相同疗效和医疗安全的前提下减少住院时间,提高住院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间手术 耳内镜 耳外科手术 可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龄段矢状缝早闭的手术治疗探讨
3
作者 刘雨桐 曾高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9-112,共4页
矢状缝早闭是最常见的颅缝早闭类型,不同月龄矢状缝早闭的手术理念、手术方式均存在差异,术中需要进行个体化调整的手术细节也相对繁杂。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及笔者手术经验,对不同月龄矢状缝早闭的手术治疗进行探讨,提出基于单中心经验... 矢状缝早闭是最常见的颅缝早闭类型,不同月龄矢状缝早闭的手术理念、手术方式均存在差异,术中需要进行个体化调整的手术细节也相对繁杂。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及笔者手术经验,对不同月龄矢状缝早闭的手术治疗进行探讨,提出基于单中心经验的矢状缝早闭标准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缝早闭 矢状缝早闭 外科手术 内镜辅助颅骨切除 颅骨重建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指肠镜治疗儿童无明显胆管扩张型胰胆管合流异常的疗效及预后分析
4
作者 钱曼宁 汪佳伟 +9 位作者 孙松 宋再 杨少波 吴颖 姜丽媛 王秋燕 董岿然 肖现民 郑珊 陈功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21,共6页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镜治疗无明显胆管扩张型胰胆管合流异常(pancreaticobiliary maljunction without obvious biliary dilatation,PBM-nonOBD)患儿的手术疗效及预后不良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自2020年1月至2022...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镜治疗无明显胆管扩张型胰胆管合流异常(pancreaticobiliary maljunction without obvious biliary dilatation,PBM-nonOBD)患儿的手术疗效及预后不良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自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内镜治疗PBM-nonOBD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人口学资料、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资料),并对患儿进行随访。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十二指肠镜治疗PBM-nonOBD患儿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的预测价值。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4例患儿,随访时间(19.7±8.6)个月,治愈率为54.5%(24/44),其中治疗有效24例(为治疗有效组),治疗无效20例(为治疗无效组)。术后不良事件以十二指肠镜逆行性胆胰管造影术后胰腺炎最常见(7/44,15.9%),其中27.3%(12/44)的患儿最终需接受根治术,15.9%(7/44)的患儿需接受再次内镜治疗。治疗有效组胰胆管合流异常(pancreaticobiliary maljunction,PBM)分型以B型和D型为主,占比分别为41.7%(10/24)和37.5%(9/2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偏小、胰胆共同管直径较长、胆总管最宽直径较宽是PBM-nonOBD患儿内镜手术后预后不良的相关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偏小(OR=1.645,95%CI:1.645~2.309)及胰胆共同管直径较长(OR=0.720,95%CI:0.720~0.968)是PBM-nonOBD患儿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OC curve,AUC)分别为0.838(95%CI:0.719~0.958)和0.731(95%CI:0.567~0.894),最佳截断值分别为4.9岁和8.8 mm。结论十二指肠镜手术创伤小,不会导致严重并发症,可有效缓解部分PBM-nonOBD患儿症状;年龄偏小和胰胆共同管长度较长可能与十二指肠镜治疗PBM-nonOBD预后不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胆管合流异常 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外科手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眼相关疾病的探索性研究 被引量:27
5
作者 史剑波 文卫平 +3 位作者 许庚 李源 谢民强 陈合新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16-519,共4页
【目的】寻找安全、有效、简单的治疗鼻眼相关疾病的新方法。【方法】采用经鼻内窥镜治疗鼻眼相关疾病65例。【结果】外伤性视神经损伤31例行视神经管减压术,好转15例;眶内异物2例,成功取出1例;外伤性眶尖综合症2例行眶减压术,痊愈1例2... 【目的】寻找安全、有效、简单的治疗鼻眼相关疾病的新方法。【方法】采用经鼻内窥镜治疗鼻眼相关疾病65例。【结果】外伤性视神经损伤31例行视神经管减压术,好转15例;眶内异物2例,成功取出1例;外伤性眶尖综合症2例行眶减压术,痊愈1例2眼;鼻窦囊肿引起眶内并发症18例全部痊愈。慢性泪囊炎行泪囊鼻腔造口术12例全部痊愈。随访时间6个月至2年。【结论】根据临床实践,提出经鼻内窥镜鼻眼相关疾病手术的解剖学依据、适应症、手术注意事项和可能出现的主要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疾病 眼疾病 经鼻内窥镜手术 外伤性视神经损伤 眶内异物 外伤性眶尖综合症 鼻窦囊肿 慢性泪囊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消化道黏膜下肿瘤 被引量:62
6
作者 周平红 姚礼庆 +5 位作者 徐美东 陈巍峰 钟芸诗 马黎丽 张轶群 秦新裕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11期1063-1065,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ubmucosal tumor,SMT)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内镜发现的19例消化道SMT(食管6例,胃6例,十二指肠1例,乙状结肠1例,直肠5例)进行超声内镜检查(18...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ubmucosal tumor,SMT)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内镜发现的19例消化道SMT(食管6例,胃6例,十二指肠1例,乙状结肠1例,直肠5例)进行超声内镜检查(18例病变位于黏膜下层,1例位于固有肌层),应用头端弯曲的针形切开刀进行ESD治疗。黏膜下注射生理盐水抬高病变,使病变与肌层相分离,预切开病变周围黏膜,剥离病变下方黏膜下层结缔组织,完整切除病变。结果病变最大直径0.5~3.0cm(平均1.6cm)。18例成功完成ESD治疗,手术时间15~105min(平均45min)。2例ESD术中出现内镜难以控制的大出血,1例成功保守治疗(三腔管食管囊压迫),1例转开腹手术。无术后出血。ESD穿孔3例:2例术中消化道穿孔(十二指肠球部和胃底),应用金属夹缝合成功,未转开腹手术;1例直肠类癌剥离深至肌层,术后出现皮下气肿,保守治疗气肿减退。所有ESD剥离病变包膜完整,基底和切缘未见病变累及。结论ESD治疗消化道SMT安全、有效,可以完整切除消化道黏膜下层病变,提供完整的病理诊断资料。对于来源于固有肌层的SMT,应慎行ES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内镜外科手术 黏膜下肿瘤 消化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发性鼻窦炎的原因及修正性鼻内镜手术治疗 被引量:12
7
作者 朱胜华 贺广湘 +3 位作者 孙虹 马艳红 刘国辉 蒋明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08-211,共4页
目的:探讨复发性鼻窦炎修正性鼻内镜手术的原因,总结其手术体会。方法:对1 6 8例(2 2 5侧)复发性鼻窦炎患者术前进行鼻内镜和鼻窦CT检查,均实施修正性鼻内镜手术治疗。结果:中鼻甲部分或完全缺失9 5例(1 2 1侧),上颌窦窦口狭窄阻塞5 1例... 目的:探讨复发性鼻窦炎修正性鼻内镜手术的原因,总结其手术体会。方法:对1 6 8例(2 2 5侧)复发性鼻窦炎患者术前进行鼻内镜和鼻窦CT检查,均实施修正性鼻内镜手术治疗。结果:中鼻甲部分或完全缺失9 5例(1 2 1侧),上颌窦窦口狭窄阻塞5 1例(7 5侧),鼻腔粘连8 5例(1 1 7侧),钩突残留4 8例(5 7侧),筛窦骨质增生3 8例(6 5侧),鼻中隔偏曲2 5例。1 0 6例(1 3 4侧)痊愈,4 0例(5 6侧)好转,2 2例(3 5侧)无效。结论:病变残留、鼻腔粘连、窦口狭窄闭锁、钩突残留、筛窦骨质增生、鼻中隔偏曲是实施修正性手术的主要原因。修正性鼻内镜手术是治疗复发性鼻窦炎的有效方法。术前鼻窦CT检查、选择好具有定向定位作用的解剖参照点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炎 复发性 鼻内镜术 再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技术在经颅入路侧颅底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8
作者 朱广通 黄辉 +4 位作者 戴缤 关峰 肖智勇 毛贝贝 胡志强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84-191,共8页
目的探讨内镜技术在经颅入路侧颅底手术中的应用和手术疗效。方法对2015年7月至2018年7月内镜下经颅入路侧颅底病变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142例患者中原发性偏侧面肌痉挛32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56例、原发性舌咽神经痛2例、表皮... 目的探讨内镜技术在经颅入路侧颅底手术中的应用和手术疗效。方法对2015年7月至2018年7月内镜下经颅入路侧颅底病变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142例患者中原发性偏侧面肌痉挛32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56例、原发性舌咽神经痛2例、表皮样囊肿15例、听神经瘤14例、三叉神经鞘瘤3例、脑桥小脑三角区脑膜瘤18例、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2例;其中90例(包括原发性偏侧面肌痉挛32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56例、原发性舌咽神经痛2例)于内镜下行经颅入路微血管减压术,52例(包括表皮样囊肿15例、听神经瘤14例、三叉神经鞘瘤3例、脑桥小脑三角区脑膜瘤18例、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2例)于内镜下行经颅入路侧颅底肿瘤切除术。结果 142例患者均全程于内镜下完成经颅入路侧颅底手术,单手操作96例(67.61%);以气动臂持镜,双手操作46例(32.39%)。内镜下微血管减压术总体治愈率达87.78%(79/90),内镜侧颅底肿瘤全切除率90.38%(47/52)。平均随访(23.46±8.93)个月,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无一例死亡。结论在气动臂的配合下,内镜技术可以完成复杂经颅入路侧颅底手术,具有可近距离和多角度观察,视野清晰,神经血管辨识度高等优势,但对内镜技术、器械和辅助设备的要求较高,需接受内镜技术培训和积累一定程度的内镜手术经验方可尝试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 颅底 神经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盘状半月板关节镜下成形术疗效观察 被引量:7
9
作者 王晓陆 徐斌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3期228-230,共3页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盘状软骨成形术的疗效。方法  30例患者 30侧膝关节盘状软骨采取关节镜下成形术 ,使成形的软骨接近于正常的半月板形态。结果 按Ikeuchi膝关节评价等级评定疗效 :优 2 0例 (6 6 7% ) ,良 7例(2 3 3% ) ,中 3例 (10...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盘状软骨成形术的疗效。方法  30例患者 30侧膝关节盘状软骨采取关节镜下成形术 ,使成形的软骨接近于正常的半月板形态。结果 按Ikeuchi膝关节评价等级评定疗效 :优 2 0例 (6 6 7% ) ,良 7例(2 3 3% ) ,中 3例 (10 % ) ,差 0例。按Lysholm评分方法术前术后功能评定疗效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关节镜下盘状软骨成形术手术创伤小 ,术后恢复快 ,是治疗膝关节盘状软骨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关节外科学 膝损伤/外科学 关节镜检查:外科手术.内窥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窥镜下鼻内泪囊鼻腔吻合术的应用解剖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孙敬武 梅桢峰 +4 位作者 吕秋萍 金自仓 王明善 叶非常 刘认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6期445-447,共3页
目的 观测鼻腔外侧壁上泪囊窝的解剖结构及其毗邻关系 ,为内窥镜下鼻内泪囊鼻腔吻合术提供可靠的解剖学参数。方法 在 2 0个尸头上观测泪囊窝的大小、骨质厚度及其毗邻关系。结果 泪囊窝长径 (17 86± 1 40 )mm ,前后径 (7 6 4&#... 目的 观测鼻腔外侧壁上泪囊窝的解剖结构及其毗邻关系 ,为内窥镜下鼻内泪囊鼻腔吻合术提供可靠的解剖学参数。方法 在 2 0个尸头上观测泪囊窝的大小、骨质厚度及其毗邻关系。结果 泪囊窝长径 (17 86± 1 40 )mm ,前后径 (7 6 4± 0 2 9)mm。泪前嵴骨质较厚 ,泪后嵴次之 ,泪颌缝处最薄。泪囊窝后上界与中鼻甲前端附着处毗邻 ,距离0~ 4 46mm。中鼻道前方骨棱对应上颌骨额突 ,泪后嵴与钩突基部相平行 ,钩突上端对应泪囊和鼻泪管交接处。泪囊窝与筛前动脉存在三种毗邻关系。结论 中鼻甲前端附着处、钩突上端和中鼻道前方骨凌为泪囊窝在鼻腔外侧壁上的定位标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囊鼻腔造孔术 内窥镜 应用解剖 吻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内镜手术治疗脑脊液鼻漏 被引量:7
11
作者 毕智勇 陈震 +2 位作者 刘健 杨智君 刘丕楠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44-249,共6页
目的探讨脑脊液鼻漏经鼻内镜手术的可行性与疗效。方法与结果2011年11月至2018年6月共198例脑脊液鼻漏患者施行经鼻内镜脑脊液鼻漏修补术,其中191例修补成功,首次修补成功率为96.46%(191/198);复发者占3.54%(7/198),经二次修补成功封堵... 目的探讨脑脊液鼻漏经鼻内镜手术的可行性与疗效。方法与结果2011年11月至2018年6月共198例脑脊液鼻漏患者施行经鼻内镜脑脊液鼻漏修补术,其中191例修补成功,首次修补成功率为96.46%(191/198);复发者占3.54%(7/198),经二次修补成功封堵漏口。术后14例(7.07%)发生颅内感染,经抗生素治疗痊愈;1例(0.51%)右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2例(1.01%)双下肢肌间静脉血栓形成,予低分子量肝素抗凝治疗;1例(0.51%)因感染性休克死亡。平均随访(36.27±15.36)个月,无脑脊液鼻漏复发。结论经鼻内镜脑脊液鼻漏修补术成功率较高、创伤较小,颅内感染为术后主要并发症,应积极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脊液鼻漏 内窥镜 神经外科手术 手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管圈活动减少患者内镜诊疗等候时间 被引量:59
12
作者 蔡贤黎 王萍 +1 位作者 徐建鸣 姚礼庆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13期1-4,共4页
目的减少患者内镜诊疗等候时间。方法组建品管圈,以减少患者内镜诊疗等候时间为选题,采取拟定活动计划、现况把握、目标设定、解析、对策拟定、对策实施与检讨、效果确认等措施。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内镜诊疗等候时间由实施前的63.0min... 目的减少患者内镜诊疗等候时间。方法组建品管圈,以减少患者内镜诊疗等候时间为选题,采取拟定活动计划、现况把握、目标设定、解析、对策拟定、对策实施与检讨、效果确认等措施。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内镜诊疗等候时间由实施前的63.0min/例下降至47.0min/例,改善幅度25.4%,目标达标率94.1%;效果维持期目标达标率仍在90.4%以上。圈员8项能力提高2.2%~105.6%。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减少患者内镜诊疗等候时间,优化患者诊疗流程,改善患者候诊环境,满足患者内镜诊疗需求,缓解患者"看病难"问题,圈员能力亦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诊疗 等候时间 品管圈 质量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颅底手术并发严重鼻出血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强 于焕新 +3 位作者 杭伟 翟翔 刘钢 亢建民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64-270,共7页
目的总结经鼻内镜颅底手术后严重鼻出血的原因与治疗方法。方法与结果选择2007年2月至2018年1月经鼻内镜颅底手术后发生迟发性鼻出血的患者共12例,经内镜下电凝止血术(7例)、DSA辅助内镜下电凝止血术(1例)、DSA辅助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术(3... 目的总结经鼻内镜颅底手术后严重鼻出血的原因与治疗方法。方法与结果选择2007年2月至2018年1月经鼻内镜颅底手术后发生迟发性鼻出血的患者共12例,经内镜下电凝止血术(7例)、DSA辅助内镜下电凝止血术(1例)、DSA辅助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术(3例)和DSA辅助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术联合内镜下电凝止血术(1例)等外科手术治疗,11例成功止血、1例死亡;平均随访(17.21±3.42)个月,无复发。结论经鼻内镜颅底手术后鼻出血主要发生于术后>7~14d,手术方式与出血部位和责任动脉有关。内镜下电凝止血术效果良好,且无严重并发症;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形成患者可通过内镜下电凝止血术联合动脉栓塞术治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 颅底 鼻出血 外科手术 手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口腔裸眼3D腔镜甲状腺切除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9
14
作者 曾毅克 潘广嗣 +2 位作者 李智宇 刘旭超 禤文亮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5-40,共6页
目的:评价裸眼3D腔镜甲状腺手术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按制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2015年4月至2016年12月间接受完全经口腔前庭3D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患者14名,其中偏光3D系统手术组患者8名,采用裸眼3D系统手术组患者6名,回顾比较两组患... 目的:评价裸眼3D腔镜甲状腺手术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按制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2015年4月至2016年12月间接受完全经口腔前庭3D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患者14名,其中偏光3D系统手术组患者8名,采用裸眼3D系统手术组患者6名,回顾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结局,以及手术医生的操作感受;患者随访1~6个月.结果:偏光3D腔镜手术组平均年龄(43.13±15.69)岁,BMI(24.49±3.42)kg/m2,裸眼3D系统手术组平均年龄(37.83±8.80)岁,BMI(20.97±2.36)kg/m2,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偏光3D手术组的平均手术时间(218.30±46.30)min,术中失血量为(10.43±4.96)m L,术后平均住院天数为(4.50±0.54)d;裸眼3D手术组平均手术时间为(203.83±58.40)min,术中失血量为(12.12±5.99)m L,术后平均住院天数为(4.63±1.48)d;两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均无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6 h可进食凉全流,术后第1天即可恢复正常饮食;所有患者对手术效果和外观满意.裸眼3D系统能明显降低手术者的眼疲劳,手术医生主观评价使用裸眼3D系统的眼疲劳评分(3.67±0.52)明显低于使用偏光3D系统的眼疲劳评分(7.00±0.76)(P<0.05).腔镜下画面和非腔镜下操作的转换的视觉感受良好,符合2D操作的操作感受,画面的色彩饱和度和亮度优于偏光3D系统.但由于目前的裸眼3D系统仅能对术者实施裸眼,助手的感受没有得到相应的改善.结论:在完全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中,裸眼3D显像腔镜手术系统的疗效与安全性与常规偏光3D显像腔镜系统相当,并能明显降低术者的眼疲劳,维持良好的画面色彩饱和度和亮度,并可潜在提高手术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眼3D 腔镜甲状腺切除 经自然腔道手术 经口腔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发性鼻咽癌内镜手术治疗现状 被引量:10
15
作者 余洪猛 孙希才 宋小乐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26-231,共6页
鼻咽癌是我国最为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放射治疗伴或不伴药物化疗为首选治疗方法,放射治疗后局部复发率为10%~40%。鉴于传统开放入路和经鼻内镜手术无再次放射治疗带来的严重并发症,尤其是经鼻内镜手术的可直视下操作、术野清晰、手... 鼻咽癌是我国最为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放射治疗伴或不伴药物化疗为首选治疗方法,放射治疗后局部复发率为10%~40%。鉴于传统开放入路和经鼻内镜手术无再次放射治疗带来的严重并发症,尤其是经鼻内镜手术的可直视下操作、术野清晰、手术创伤小、住院时间短、不影响面部外观等优点,使其正在成为复发性鼻咽癌的重要替代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复发 内窥镜 外科手术 放射疗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科微创化:21世纪外科的趋向 被引量:75
16
作者 黄志强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5-97,共3页
由中国工程院主办的 2 0 0 1年工程科技论坛“微创外科新概念”学术研讨会于 2 0 0 1年 10月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召开。参加会议的有黄志强、盛志勇、黎介寿、吴孟超、汤钊猷、王正国等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以及相关前沿科学领域有造... 由中国工程院主办的 2 0 0 1年工程科技论坛“微创外科新概念”学术研讨会于 2 0 0 1年 10月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召开。参加会议的有黄志强、盛志勇、黎介寿、吴孟超、汤钊猷、王正国等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以及相关前沿科学领域有造诣的专家 10 0多人。与会专家对微创外科的内涵、发展方向及在外科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热烈讨论 ,并就许多问题达成了共识。裘法祖院士给会议发来了贺信。此次会议是一次高层次、高水平的学术会议 ,相当于国外的”GoldenConference” ,对于我国科学与工程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让更多的读者了解微创外科研究的新进展 ,本刊从与会专家的发言中遴选了部分文稿在此刊出 ,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外科 发展趋势 三维可视 虚拟现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开颅手术的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59
17
作者 肖涛 万娟 蒋文武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456-460,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神经内镜微创手术及开颅手术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6年6月至2018年4月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5例,发病至手术时间3~36 h,平均(14±7) h;均为幕... 目的对比分析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神经内镜微创手术及开颅手术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6年6月至2018年4月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5例,发病至手术时间3~36 h,平均(14±7) h;均为幕上脑出血,其中基底节区脑出血42例,丘脑出血28例,皮质出血15例;出血位于左侧44例,右侧41例;破入脑室38例;出血量32~82 ml,平均(52±11) ml;术前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6~12分,平均(8. 2±1. 5)分。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85例患者分为开颅手术组(51例)和内镜治疗组(34例)。记录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史、出血量、出血部位)、手术及其相关并发症情况(血肿清除率、手术时间、术后再出血率、颅内感染率)。对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预后进行评价,以格拉斯哥预后量表评分4~5分为预后良好,以1~3分为预后不良。结果(1)两组患者男性、高血压病史、年龄、术前GCS评分、出血量和出血部位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2)内镜治疗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开颅手术组[(86. 7±2. 2)%比(70. 4±7. 2)%,t=9. 135],手术时间少于开颅手术组[(72±6) min比(149±21) min,t=-20. 340],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1);两组患者术后再出血率及颅内感染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3)内镜治疗组预后良好率高于开颅手术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2. 4%(28/34)比60. 8%(31/51),χ2=4. 470,P=0. 034]。结论对于治疗幕上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安全和疗效,与开颅手术相比,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下血肿清除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出血 高血压性 外科手术 微创性 内镜手术 颅骨切开术 疗效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内外联合断流术降低食管曲张静脉复发(英文) 被引量:5
18
作者 戚悠飞 朱晒红 +4 位作者 刘浔阳 刘波 李瑞珍 周平 王国慧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68-372,共5页
目的:评价食管腔内外联合断流术(EVL+Hassab’s手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效果。方法:135例食管静脉曲张患者按分层随机原则分别接受内镜下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EVL)、Hassab’s手术和腔内外联合断流术治疗。采用内镜超声微探头记录了治疗... 目的:评价食管腔内外联合断流术(EVL+Hassab’s手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效果。方法:135例食管静脉曲张患者按分层随机原则分别接受内镜下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EVL)、Hassab’s手术和腔内外联合断流术治疗。采用内镜超声微探头记录了治疗前后食管下段静脉图像,术后随访。结果:经EVL治疗后,食管曲张静脉完全消失,而穿静脉和食管周围静脉仍然明显,随访3年,食管曲张静脉复发率为83%。单纯Hassab’s手术后发现食管周围静脉被完全离断,食管曲张静脉仍然存在,只是程度上较术前减轻,再出血和复发率分别为30%和95%。而腔内外联合断流术后,食管曲张静脉、穿静脉和食管周围静脉完全消失,随访3年有3例(8%)轻度复发。结论:食管下段明显扩张的穿静脉和食管周围静脉导致单纯EVL术后食管曲张静脉的复发。食管腔内外联合断流术能有效地减少食管曲张静脉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曲张静脉 穿静脉 食管周围静脉 内镜下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 Hassab’s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骨窗开颅内镜辅助治疗自发性脑出血12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鲁祥和 诸葛启钏 +2 位作者 郑伟明 徐小群 钟鸣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79-80,共2页
目的 探讨内镜微创手术治疗自发性脑出血。方法 采用小骨窗开颅内镜辅助手术治疗自发性脑出血患者12例。 结果 血肿完全清除7例,大部清除4例。术后再出血1例,2例为血管畸形。随访3-6个月,GOS分级良好3例;中残4例;重残5例;无一例死亡。 ... 目的 探讨内镜微创手术治疗自发性脑出血。方法 采用小骨窗开颅内镜辅助手术治疗自发性脑出血患者12例。 结果 血肿完全清除7例,大部清除4例。术后再出血1例,2例为血管畸形。随访3-6个月,GOS分级良好3例;中残4例;重残5例;无一例死亡。 结论 内镜手术清除自发性脑出血手术创伤小,能在直视下操作。对小血管畸形导致自发性脑出血也可应用内镜微创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骨窗开颅 内镜 自发性脑出血 微创外科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切口内镜辅助下GRAVES病甲状腺全切除术的技术探讨 被引量:6
20
作者 高力 肖贵洲 +1 位作者 宋春轶 胡莹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5年第5期465-469,共5页
目的:探讨以改良Miccoli术式实施Graves病甲状腺全切除术的可行性及相关技术。方法:42例自愿接受甲状腺全切除术的Graves病患者,经前下颈正中3~6cm(平均4cm)切口入路,借一机械提吊-调节装置于带状肌下建腔和调整内空间,然后在镜下视野,... 目的:探讨以改良Miccoli术式实施Graves病甲状腺全切除术的可行性及相关技术。方法:42例自愿接受甲状腺全切除术的Graves病患者,经前下颈正中3~6cm(平均4cm)切口入路,借一机械提吊-调节装置于带状肌下建腔和调整内空间,然后在镜下视野,以高频超声刀为主,特选器械为辅,双械配合操作。术中按顺序式游离-凝闭-切断法直接离断血管,按改良Halsted技术分离甲状旁腺和避开喉返神经。对部分特别肥厚的腺体先行减量性切除。结果:手术全部完成。除2例术后出现可逆性声嘶外,无其它并发症。结论:综合应用基于超声刀的新操作方法和腔室维系及内空间调整技术,通过稍加延长切口和必要时的减量切除,可以采用Miccoli术式安全实施Graves病病变腺体的全切除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疾病/外科学 甲状腺切除术/方法 外科手术 内窥镜 外科手术 最小侵入性 格雷夫斯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