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类型沙障对石羊河下游人工梭梭林土壤水分的影响
1
作者 宁宝山 邱作金 +11 位作者 王芊 马中平 杨慧 张春梅 张晓丽 于冬亮 孙润峰 顾兴武 石进仁 刘永刚 陈国瑞 杨巨海 《甘肃林业科技》 2025年第2期47-51,共5页
为探明民勤县不同风沙区沙障的设置对石羊河下游人工梭梭林土壤水分的影响,本研究以民勤县重点风沙区为对象,选取黏土、编织袋、玉米秸秆、麦草和尼龙网沙障布设区,对比分析不同类型沙障对人工梭梭林土壤水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沙障... 为探明民勤县不同风沙区沙障的设置对石羊河下游人工梭梭林土壤水分的影响,本研究以民勤县重点风沙区为对象,选取黏土、编织袋、玉米秸秆、麦草和尼龙网沙障布设区,对比分析不同类型沙障对人工梭梭林土壤水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沙障类型对0~80 cm沙层含水量影响差异显著,尼龙网沙障样地含水量最高,玉米秸秆沙障最低。不同类型沙障布设区相同土层含水量差异显著。方差分析显示沙障、土层深度及二者交互作用对土壤含水量均有显著影响。这些结果对于选择合适的沙障类型以提高人工梭梭林的生长和生态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勤县 人工梭梭林 沙障 土壤含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砂率和粒径对砂浆缝面溶蚀-冲蚀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吴佳雯 王少伟 +2 位作者 高文龙 夏群 胡坤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3-117,共5页
在1.2 m/s流速下对水泥砂浆缝面开展动态加速溶蚀试验,分析缝面溶蚀评价指标的时变规律,研究含砂率和细度模数对砂浆缝面溶蚀-冲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缝面溶蚀-冲蚀深度和钙溶出量随含砂率和细度模数的增大分别呈先增加、后降低和逐... 在1.2 m/s流速下对水泥砂浆缝面开展动态加速溶蚀试验,分析缝面溶蚀评价指标的时变规律,研究含砂率和细度模数对砂浆缝面溶蚀-冲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缝面溶蚀-冲蚀深度和钙溶出量随含砂率和细度模数的增大分别呈先增加、后降低和逐渐降低的趋势,最佳含砂率为30%;质量损失率随含砂率的增加呈逐渐减小的趋势,溶蚀90 d前,砂细度模数对质量损失率的影响较小,但溶蚀150 d后,粗砂、中砂、细砂缝面试件的质量损失率依次减小,分别为8.98%、7.60%、6.62%;粗糙度和曲折度随溶蚀时间的延长呈先快速、后缓慢的下降趋势,含砂率较高试件的缝面较为粗糙,导致溶蚀后砂粒剥落质量较大、形貌变化明显;低速水流对砂浆缝面的损伤机制以加速钙溶蚀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砂浆缝面 含砂率 细度模数 低速水流 溶蚀-冲蚀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水剂和固沙剂对露天排土场植物特征及土壤含水率的影响
3
作者 柴绍琦 董雷 +4 位作者 刘悦 李慧敏 张羽鹏 王健 杨光 《绿色科技》 2025年第6期40-48,共9页
探究保水剂和固沙剂对露天煤矿排土场土壤含水率及植被恢复的影响,以评估保水剂和固沙剂在露天煤矿排土场所达到的植被恢复的效果,为露天煤矿排土场生态保护和恢复提供技术依据。在排土场样地进行单施保水剂(B)、单施固沙剂(G)、保水剂... 探究保水剂和固沙剂对露天煤矿排土场土壤含水率及植被恢复的影响,以评估保水剂和固沙剂在露天煤矿排土场所达到的植被恢复的效果,为露天煤矿排土场生态保护和恢复提供技术依据。在排土场样地进行单施保水剂(B)、单施固沙剂(G)、保水剂和固沙剂(BG)混合施放以及洒水(SS)以及不做任何处理的对照共五种处理方式。分析不同措施下的土壤含水率,植物群落特征变化差异,土壤含水量使用烘干法测定;物种丰富度指数(R)使用物种数S;均匀度选用Pielou均匀度指数(E),物种多样性采用Shannon-Wiener指数(H)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D)。结果表明:①保水剂和固沙剂均能提高样地土壤含水率,且提高效果比较为保水剂和固沙剂组>保水剂组>固沙剂组。且第二年的时候提升效果有所增强;②保水剂和固沙剂组在第一年时对于狗尾草和紫花苜蓿的提升最高,在第二年时提升效果不如保水剂组,且与固沙剂组相似。保水剂组能较好地提升狗尾草和紫花苜蓿的生物量,保水剂和固沙剂组对于狗尾草的生物量的提升不显著且与固沙剂组相似,对于紫花苜蓿生物量的提高不如固沙剂组。在露天煤矿排土场平台选取的三种化学水土保持措施中,保水剂和固沙剂混合施放可以在第一年取得较好的生态修复效果,在连续施放的第二年保水剂比保水剂和固沙剂混合施放的生态修复效果好,所以恢复的第一年使用保水剂和固沙剂联合施放的措施,第二年单施保水剂。本研究可为矿区排土场平台生态修复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水剂 固沙剂 植被特征 土壤含水率 多样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沙水滴灌灌水器堵塞机制及防堵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夏天 田军仓 李小纲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1-57,共7页
为解决黄河水中粒径小于0.10 mm细小泥沙颗粒引发的滴灌灌水器堵塞问题。通过文献调研,回顾了高含沙水滴灌条件下灌水器物理堵塞机制相关研究进展,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方向。细小泥沙颗粒含量较高的浑水滴灌时,滴头堵塞主要是含沙量、泥... 为解决黄河水中粒径小于0.10 mm细小泥沙颗粒引发的滴灌灌水器堵塞问题。通过文献调研,回顾了高含沙水滴灌条件下灌水器物理堵塞机制相关研究进展,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方向。细小泥沙颗粒含量较高的浑水滴灌时,滴头堵塞主要是含沙量、泥沙粒径与颗粒级配耦合作用的结果。滴灌系统工作条件如工作压力的动态变化有助于移除流道内黏、粉等细颗粒堵塞物质,促进较大泥沙颗粒排出流道;灌溉水温越高,滴头抗物理堵塞性能越强;对浑水加气和磁化处理可改变毛管内水流水力特性及悬浮泥沙运动规律,增强水流拖拽力,减小管道内泥沙淤积量。此外,施肥增强了水体中泥沙颗粒间的絮凝作用,对浑水水肥一体化滴灌滴头堵塞具有明显加速作用。浑水含沙量、粒径和颗粒级配是引发滴头物理堵塞的重要因素,确定易引发滴头堵塞的敏感含沙量、颗粒粒径段,选用适宜肥料种类和施肥浓度阈值,优化滴灌系统工作条件参数是改变毛管内泥沙颗粒运移和沉积规律、延缓滴头堵塞进程、提高水肥一体化滴灌水肥利用效率的有力措施;采用统一的灌水试验方法,充分利用现代测试手段,结合生产实际有针对性地改进工程技术处理措施是解决滴头堵塞问题的必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灌灌水器 滴头堵塞 高含沙水 过滤抗堵技术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活性矿物海水海砂珊瑚混凝土制备与性能研究
5
作者 王超 孙丽 +2 位作者 沙鑫 张春巍 乔丕忠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68-1078,共11页
目的选择以海砂和珊瑚作为骨料,海水作为拌合水,采用先预湿珊瑚,再与水泥砂浆拌合的方法,制备一种新型活性矿物海水海砂珊瑚混凝土(Mineral Sea Rock Concrete,MSRC),解决建筑工程中砂石短缺等问题。方法通过坍落度和抗压强度试验,分别... 目的选择以海砂和珊瑚作为骨料,海水作为拌合水,采用先预湿珊瑚,再与水泥砂浆拌合的方法,制备一种新型活性矿物海水海砂珊瑚混凝土(Mineral Sea Rock Concrete,MSRC),解决建筑工程中砂石短缺等问题。方法通过坍落度和抗压强度试验,分别分析净水灰比、骨料含水率和砂率对MSRC的和易性与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砂率在45%~58%内,坍落度随着砂率的增大而增大;砂率在58%~60%内,坍落度随着砂率的增大而减小;骨料含水率为12%时,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最优,立方体抗压强度最高;净水灰比为0.43、砂率为47%,骨料含水率12%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比骨料含水率9%和15%分别高3.9%和10.6%;强度等级相同时,随着砂率的增大,立方体抗压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对于强度等级为MSRC20、MSRC25和MSRC30的混凝土配合比,净水灰比分别为0.43、0.41和0.30时,立方体抗压强度取得最大值;MSRC前期抗压强度发展较快,超过15d时,抗压强度增长速度逐渐缓慢;基于试验结果,提出了立方体抗压强度计算公式,通过试验结果及公式计算结果对比可得,提出的计算公式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结论笔者制备的MSRC具有良好的和易性与力学性能,研究成果可以为MSRC的配合比设计和工程应用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矿物海砂珊瑚混凝土 抗压强度 净水灰比 砂率 珊瑚骨料含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气体作用下非饱和江边吹填砂三轴试验研究
6
作者 吴炎 胡坤 +2 位作者 姜马欢 李荟楠 彭哲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1-215,230,共6页
为了研究非饱合土体中充入空气或CO_(2)气体所导致的土样不同物理力学性质,以长江边的吹填细砂为对象,通过改变细砂的含水率,往土样通入空气和CO_(2),采用固结不排水三轴试验分析了两种不同气体作用下细砂的应力-应变曲线及抗剪强度指... 为了研究非饱合土体中充入空气或CO_(2)气体所导致的土样不同物理力学性质,以长江边的吹填细砂为对象,通过改变细砂的含水率,往土样通入空气和CO_(2),采用固结不排水三轴试验分析了两种不同气体作用下细砂的应力-应变曲线及抗剪强度指标。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气体在低围压下使得细砂的应力-应变曲线表现为应变软化型,高围压下曲线为硬化型。围压作用下充CO_(2)细砂具有低孔隙率和高密实度特征,导致充CO_(2)细砂的抗剪强度大于充空气的细砂。在高围压下,细砂颗粒联系更加紧密,更多依靠颗粒骨架传递应力,使得两种气体作用下细砂抗剪强度的差别变小。细砂含水率从4%增至12%时,充CO_(2)细砂的黏聚力是充空气细砂黏聚力的2.62~4.37倍,据此可在工程建设中对有机质含量高的非饱合细砂充入CO_(2)气体,以起到加固土体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 非饱和土体 细砂 含水率 三轴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云凹陷浅层气开采过程中储层性质的影响因素
7
作者 何泽俊 李冰 +3 位作者 张国彪 王欢欢 陈延 孙友宏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7630-7638,共9页
由于深水浅部地层胶结性差、强度低,浅层气开采过程中极易出现储层失稳坍塌情况,严重制约浅层气的产能,为了深入了解浅层气开采过程中储层变化规律,开展了针对浅层气储层开采过程中的出砂模拟实验,并分析了不同黏土含量、主控开采参数... 由于深水浅部地层胶结性差、强度低,浅层气开采过程中极易出现储层失稳坍塌情况,严重制约浅层气的产能,为了深入了解浅层气开采过程中储层变化规律,开展了针对浅层气储层开采过程中的出砂模拟实验,并分析了不同黏土含量、主控开采参数和孔隙度对储层产气和产砂情况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压敏效应和微粒运移同时存在,近井端压敏效应造成的渗透率损伤更严重,在保证地层稳定的前提下,随着时间推移,小程度的微粒运移可使孔隙连通性增加,对稳定产气、提高渗透率有积极作用;随着气体产出,储层内水分也会被携带产出,且部分束缚水会转化为可动水,研究结果可为海域浅层气井的防砂增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气 储层渗透率 水含量变化 出砂 气体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炭和河沙对盐碱土壤水盐分布和小麦生长的影响
8
作者 吴畏 赵亚东 +2 位作者 高佩玲 郭祥林 王世斌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6-93,共8页
【目的】探究生物炭与河沙对黄河三角洲地区盐碱土的改良效果。【方法】通过大田试验,分析了盐碱化土壤在生物炭和河沙作用下,土壤水盐的时空运移及冬小麦生长情况和产量。试验设置:CK、S1(136 t/(hm^(2)·a)河沙)、S2(272 t/(hm^(2... 【目的】探究生物炭与河沙对黄河三角洲地区盐碱土的改良效果。【方法】通过大田试验,分析了盐碱化土壤在生物炭和河沙作用下,土壤水盐的时空运移及冬小麦生长情况和产量。试验设置:CK、S1(136 t/(hm^(2)·a)河沙)、S2(272 t/(hm^(2)·a)河沙)、S3(408 t/(hm^(2)·a)河沙)、C1(5 t/(hm^(2)·a)生物炭)、C2(10 t/(hm^(2)·a)生物炭)、C3(20 t/(hm^(2)·a)生物炭)7个处理。【结果】对于土壤平均含水率,在0~20 cm土层C2处理最高为15.13%,在20~40、40~60 cm土层S3处理最高分别为17.35%、20.53%,生物炭和河沙处理均能影响土壤水分分布,前者主要增加表层土壤含水率,后者则对增加深层土壤含水率效果较好。而对于土壤含盐量,生物炭处理会增加初期的土壤含盐量,但返青期后含盐量会持续降低,土壤平均含盐量在0~20、20~40 cm土层S3处理最低,在40~60 cm土层C2处理最低。从冬小麦生育初期到收获期的含盐量变化来看,0~20、20~40、40~60 cm土层降盐率最高的处理分别为S2(32.34%)、C2(29.86%)、C1(12.38%),其中河沙处理在40~60 cm土层发生积盐。根据冬小麦生长和产量情况,生物炭与河沙均能促进冬小麦生长及增产,其中生物炭对促进冬小麦初期的生长有更好的效果,各处理中C2处理冬小麦产量最高,为5815.4 kg/hm^(2),比CK增产20.46%,S3处理产量为5795.1 kg/hm^(2),均显著高于CK。【结论】综上所述,对于盐碱土的改良效果,生物炭C2处理效果最好,河沙S3处理效果次之,可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改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河沙 盐碱土 土壤含水率 土壤含盐量 冬小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制样方法条件下粉土质砂力学特性的试验研究
9
作者 杨振杰 张凌凯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75-282,共8页
北疆供水一期工程渠基膨胀土受环境影响力学特性衰减严重并导致渠坡发生滑动破坏现象,采用粉土质砂对膨胀土进行换填处理,运行一定年限后渠坡仍发生滑动破坏。为深入分析渠坡破坏机理,采用静压、吸水、饱和-脱水三种制样方法模拟换填渠... 北疆供水一期工程渠基膨胀土受环境影响力学特性衰减严重并导致渠坡发生滑动破坏现象,采用粉土质砂对膨胀土进行换填处理,运行一定年限后渠坡仍发生滑动破坏。为深入分析渠坡破坏机理,采用静压、吸水、饱和-脱水三种制样方法模拟换填渠道完建期、通水期、停水期粉土质砂换填料力学状态,通过开展直剪、压缩、电镜扫描试验,从宏-微观角度分析其力学特性规律及物理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宏观力学试验:不同制样方法试样随着含水率增加,c、φ、E_(s)值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压缩指数呈上升趋势,回弹指数呈波动变化。随着含水率增加,吸水试样c、φ、E_(s)值始终小于另外两种制样方法试样,静压与饱和-脱水试样c、φ、E_(s)值之间的关系以最优含水率(ω=12.2%)为界限存在明显差异,当ω≤12.2%时,饱和-脱水试样c、φ、E_(s)值高于静压试样;当ω>12.2%时,静压与饱和-脱水试样c、φ、E_(s)值无明显差异。(2)微观物理机制:受结合水膜、易溶盐、黏土矿物等因素的影响,粉土质砂经历吸水/饱和-脱水后孔径会发生扩张/收缩,相较于静压试样,吸水/饱和-脱水试样中、大孔隙占比增加/减少,小孔隙占比减少/增加,宏观上表现为c、φ、E_(s)减小/增加,其中当ω>12.2%时饱和-脱水试样只是微孔隙发生变化,因此宏观上与静压试样强度指标无明显差异。由此表明经历吸水或饱和-脱水后粉土质砂换填料孔隙结构变化复杂,强度不稳定,是渠坡发生滑动破坏的一个重要诱因。(3)函数关系预测:通过建立静压与吸水、饱和-脱水试样强度指标之间的函数关系,预测换填渠道不同时期粉土质砂力学指标大小及规律,得出静压试样与吸水、饱和-脱水试样c、E_(s)值呈指数相关,φ值呈线性相关;采用粉砂土对静压与饱和-脱水试样c、φ值间的关系进行验证,发现其函数形式与粉土质砂一致,表明这可能是砂土共有的性质。研究结果可为北疆供水一期工程粉土质砂换填渠道的安全运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土质砂 制样方法 含水率 力学特性 物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溜砂坡开挖的稳定性分析
10
作者 叶唐进 张宇 +2 位作者 何佳林 周小朋 杨雨蒿 《高原科学研究》 CSCD 2024年第2期126-132,共7页
为探明不同含水率对溜砂坡开挖稳定性的影响,文章通过对溜砂坡碎屑物进行工程地质参数测试,运用FLAC3D对不同含水率条件下的溜砂坡进行稳定性分析,并通过物理模型试验验证其开挖的稳定性。研究表明:(1)通过室内测试得到,随着溜砂坡含水... 为探明不同含水率对溜砂坡开挖稳定性的影响,文章通过对溜砂坡碎屑物进行工程地质参数测试,运用FLAC3D对不同含水率条件下的溜砂坡进行稳定性分析,并通过物理模型试验验证其开挖的稳定性。研究表明:(1)通过室内测试得到,随着溜砂坡含水率的增加,其碎屑物粘聚力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内摩擦角则呈现出降低的趋势;(2)通过数值模拟可知随着含水率的逐渐增加,边坡开挖面应力、位移和安全系数均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当边坡含水率为11%时稳定性最高;(3)通过物理模型试验所得到的边坡稳定性特征与数值模拟一致,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准确性。研究结果可为类似溜砂坡的开挖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溜砂坡 含水率 开挖 稳定性 FLAC3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流作用下混凝土表面剪切力及其冲磨特性的试验研究
11
作者 张露玉 左晓宝 +1 位作者 陈帅 李向南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10,19,共6页
为了获得水流作用下混凝土表面剪切力和抗冲磨强度的变化规律,以水泥砂浆替代混凝土,设计制备环形试件作为研究对象,将一部分试件浸入1 mol/L的氯化铵溶液浸泡,以得到表层具有不同溶蚀程度的环形试件,再利用自主设计的水流冲刷试验装置... 为了获得水流作用下混凝土表面剪切力和抗冲磨强度的变化规律,以水泥砂浆替代混凝土,设计制备环形试件作为研究对象,将一部分试件浸入1 mol/L的氯化铵溶液浸泡,以得到表层具有不同溶蚀程度的环形试件,再利用自主设计的水流冲刷试验装置,开展试件在不同条件下的水流冲刷试验,分析水流流速、含砂率和溶蚀程度等参数对试件表面剪切力的影响以及试件抗冲磨强度的变化。结果表明:水泥砂浆试件表面剪切力随流速和含砂率的增大而增大,且与流速的1.70次方成正比;溶蚀后试件的表面剪切力比未溶蚀试件有明显增加,随着溶蚀程度的提高,试件表面剪切力也有一定增加;试件抗冲磨强度随着溶蚀程度和冲刷流速的增大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流作用 表面剪切力 流速 含砂率 溶蚀程度 抗冲磨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浑善达克沙地冰草种子萌发、出苗和幼苗生长对土壤水分的反应 被引量:46
12
作者 朱选伟 黄振英 +1 位作者 张淑敏 董鸣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64-370,共7页
研究了浑善达克沙地 4~ 10月份土壤含水量变动情况和冰草种子萌发、出苗和幼苗生长对土壤含水量的响应。结果表明 ,4月下旬至 5月上中旬的土壤含水量对冰草种子萌发、出苗和定居极为关键。控制条件下 ,冰草种子萌发和出苗的最适土壤含... 研究了浑善达克沙地 4~ 10月份土壤含水量变动情况和冰草种子萌发、出苗和幼苗生长对土壤含水量的响应。结果表明 ,4月下旬至 5月上中旬的土壤含水量对冰草种子萌发、出苗和定居极为关键。控制条件下 ,冰草种子萌发和出苗的最适土壤含水量范围是 12 %~ 2 0 % ,幼苗生长的最适土壤含水量是 12 %。当土壤含水量低于 3% ,冰草种子不能萌发 ,土壤含水量低于 6 %时 ,幼苗不能出土并定居。当土壤含水量达到 16 %时 ,冰草幼苗生物量有所下降。在 6 %~ 8%的土壤含水量条件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草 浑善达克沙地 种子萌发 种子出苗 幼苗生长 土壤含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砂浆固化土抗压强度特性试验 被引量:19
13
作者 曲涛 范晓秋 刘鑫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3-179,共7页
为论证水泥砂浆固化土工程应用的可行性,通过设置不同掺砂量、含水率、砂料粒径和养护龄期条件,对水泥砂浆固化土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a)掺砂可提高水泥砂浆固化土的抗压强度,尤其是早期强度.一定水泥掺入比条件下,当... 为论证水泥砂浆固化土工程应用的可行性,通过设置不同掺砂量、含水率、砂料粒径和养护龄期条件,对水泥砂浆固化土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a)掺砂可提高水泥砂浆固化土的抗压强度,尤其是早期强度.一定水泥掺入比条件下,当掺砂量处于最优掺砂率(10%左右)时水泥砂浆固化土的强度特性改善幅度最大,掺砂量超过最优掺砂率后水泥砂浆固化土的抗压强度无显著提高.(b)水泥砂浆固化土的抗压强度随原料土含水率的增加而减小,当原料土的含水率较低或养护龄期较短时,水泥砂浆固化土的抗压强度下降幅度均较大,当含水率较高时水泥土掺砂难以达到预期的固化效果.(c)砂料粒径变化对水泥砂浆固化土的抗压强度影响较小,水泥砂浆固化土强度随着粒径的增大略有提高;砂料粒径变化对水泥砂浆固化土变形系数的影响较大,两者近似成正比关系,在实际工程中无需对砂料进行筛分而直接运用即可获得较好的处理效果.(d)水泥砂浆固化土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的破坏模式多为脆性张裂破坏和塑性剪切破坏.随着养护龄期的延长以及掺砂量的增加,脆性张裂破坏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砂浆固化土 抗压强度特性 掺砂量 含水率 砂料粒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质含水量与介电常数模型参数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赵贵章 乔翠平 +4 位作者 闫永帅 冯复胜 王璐 张松波 陈一元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10,共4页
介质含水量与介电常数之间的关系研究奠定了利用电磁波理论测定含水量的重要理论基础,探索一种快速、无损、精确地测量包气带中水分变化过程的方法,为利用地质雷达等技术快速、精确测定上覆风积沙地区包气带水分提供理论支持。以鄂尔多... 介质含水量与介电常数之间的关系研究奠定了利用电磁波理论测定含水量的重要理论基础,探索一种快速、无损、精确地测量包气带中水分变化过程的方法,为利用地质雷达等技术快速、精确测定上覆风积沙地区包气带水分提供理论支持。以鄂尔多斯盆地风沙滩地区风积沙为试验介质,通过试验测定介质含水量与介电常数,结合试验结果对Topp模型、Roth模型、Herkelrath模型进行讨论,并确定模型中的参数。研究结果表明,Herkelrath模型和拟合多项式优于Topp模型和Roth模型,更适合于本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积沙 含水量 介电常数 关系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土含水量对桔小实蝇蛹存活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任璐 陆永跃 曾玲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3-66,共4页
采用室内湿度配比的方法研究了沙土含水量对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沙土含水量对于桔小实蝇老熟幼虫和初龄蛹的存活影响很大.持续干燥大大降低了老熟幼虫和1日龄蛹的存活和羽化.在沙土相对含水量为0的... 采用室内湿度配比的方法研究了沙土含水量对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沙土含水量对于桔小实蝇老熟幼虫和初龄蛹的存活影响很大.持续干燥大大降低了老熟幼虫和1日龄蛹的存活和羽化.在沙土相对含水量为0的条件下,3龄老熟幼虫仅有11.67%能够存活并正常羽化;1日龄蛹在持续干燥的情况(干燥器中处理9 d)下死亡率上升至75.47%.桔小实蝇的老熟幼虫和各日龄蛹均不能在饱和沙土含水量的沙土中存活.高相对含水量(w=80%)沙土对发育中蛹的影响较大,3日龄蛹和6日龄蛹分别只有41%和39%的存活率.另外在干燥和高相对含水量的条件下,6日龄蛹的羽化成虫畸形率也显著上升,分别为7.22%和15.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小实蝇 沙土含水量 存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应变作用下含水率对非饱和砂土动力特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海东 陈曦 +1 位作者 李建文 刘方成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93-199,共7页
本文利用WF循环单剪试验系统,完成大应变下,不同含水率和不同正应力下非饱和砂土的循环剪切试验,并分析了不同正应力条件下,含水率对非饱和砂土动力特性影响的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剪应变γ≥2%,含水率对非饱和砂土动力特性的影响显著:(1... 本文利用WF循环单剪试验系统,完成大应变下,不同含水率和不同正应力下非饱和砂土的循环剪切试验,并分析了不同正应力条件下,含水率对非饱和砂土动力特性影响的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剪应变γ≥2%,含水率对非饱和砂土动力特性的影响显著:(1)含水率对非饱和砂土滞回曲线的影响存在临界含水率,无论正应力大小,低于临界含水率时,滞回曲线相差不大,而高于临界含水率时,滞回曲线随含水率的增大迅速衰减;(2)峰值剪应力随含水率的变化存在相同的临界含水率,无论正应力大小,当含水率低于临界含水率时,峰值剪应力随含水率增大变化较小,而当含水率高于临界含水率时,峰值剪应力随含水率增大而减小,且正应力越大衰减得越明显;(3)阻尼比随含水率的变化也存在临界含水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砂土 含水率 滞回曲线 阻尼比 滞回耗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区砂田肥力演变特征研究 被引量:62
17
作者 许强 吴宏亮 +1 位作者 康建宏 强力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7-41,共5页
以宁夏香山地区种植1~17 a砂田及撂荒砂田为研究对象,对砂土比例、耕层土壤含水量(0~20cm)、有机质含量、全盐量、速氮、速磷、速钾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连续种植可使砂田覆砂层含土量(由9.24%增加到36.15%)、土砂比(由0.0... 以宁夏香山地区种植1~17 a砂田及撂荒砂田为研究对象,对砂土比例、耕层土壤含水量(0~20cm)、有机质含量、全盐量、速氮、速磷、速钾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连续种植可使砂田覆砂层含土量(由9.24%增加到36.15%)、土砂比(由0.09增加到0.57)不断提高,含砂量(由90.76%降低到63.85%)、土壤含水量(由25.30%降低到13.70%)、全盐含量(由0.21 g/kg降低到0.05 g/kg)、速磷(由2.42 mg/kg降低到2.26 mg/kg)、速钾(由172 mg/kg降低到109 mg/kg)不断降低,而有机质、全氮、速氮则先升后降,在连续种植4~5 a后达到最高(有机质:12.5 g/kg;全氮:0.32 g/kg;速氮:15.10 mg/kg),此后不断下降。因此砂田连续种植4~5 a必须人工补肥,连续种植若干年后休闲1~2 a有利于砂田性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田 土砂比 土壤含水量 土壤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方法的等应变率下不同含水率砂样剪切带观测 被引量:16
18
作者 王学滨 杜亚志 +1 位作者 潘一山 顾路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25-632,共8页
在压缩位移控制加载条件下(加载速率为5 mm/min),针对不同含水率(12.7%~16.5%)砂样,利用自主开发的基于粒子群优化的数字图像相关方法,开展了最大剪切应变场的观测研究,获取了子区尺寸对砂样不同位置最大剪切应变的影响规律。研究发... 在压缩位移控制加载条件下(加载速率为5 mm/min),针对不同含水率(12.7%~16.5%)砂样,利用自主开发的基于粒子群优化的数字图像相关方法,开展了最大剪切应变场的观测研究,获取了子区尺寸对砂样不同位置最大剪切应变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随着砂样含水率的增加,变形更加均匀,最大剪切应变高值区分布变得宽广,反映了剪切带的数目增加,微裂纹出现之前的最大剪切应变提高;随着纵向应变的增加,在应变高值区,最大剪切应变以非线性方式迅速增加,但在应变低值区,一般以线性方式增加。当剪切带出现以后,特别是在变形后期,子区尺寸对最大剪切应变有明显的影响。最大剪切应变随子区尺寸变化的演变规律与子区所处位置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样 含水率 位移控制加载 剪切带 子区尺寸 最大剪切应变 数字图像相关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季冻区公路路基砂类土冻胀分类研究 被引量:19
19
作者 姜龙 王连俊 张喜发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7年第5期639-645,共7页
针对季冻区公路路基用土未按照土的分类标准进行冻胀分类的现状,本文对不同含泥量的砂类土在不同含水量、饱和度和密实度状态下进行了一系列闭式冻胀模拟试验。用数理统计方法分别研究了不同含泥量砂类土的冻胀率随含水量的变化规律,并... 针对季冻区公路路基用土未按照土的分类标准进行冻胀分类的现状,本文对不同含泥量的砂类土在不同含水量、饱和度和密实度状态下进行了一系列闭式冻胀模拟试验。用数理统计方法分别研究了不同含泥量砂类土的冻胀率随含水量的变化规律,并且依据现行公路土的分类标准进行了冻胀分类,为公路勘察、设计、施工和维护提供重要的参考,并为季冻区公路设计规范的编制提供可靠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冻区 冻胀分类 数理统计 砂类土 含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龟裂地植丛发生演替为例探讨植物对环境的反应与反馈效应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玉辉 周广胜 黄培佑 《植物资源与环境》 CAS CSCD 1999年第3期29-33,共5页
准葛尔盆地荒漠龟裂地植丛发生演替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荒漠龟裂地发生演替的初始阶段,环境因子对植物发生具有极大的限制作用。但是,一旦有先锋植物侵入,植物就会通过自身的生命活动不断改善其生存环境,为新植物的进入创造条件,新... 准葛尔盆地荒漠龟裂地植丛发生演替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荒漠龟裂地发生演替的初始阶段,环境因子对植物发生具有极大的限制作用。但是,一旦有先锋植物侵入,植物就会通过自身的生命活动不断改善其生存环境,为新植物的进入创造条件,新植物的定居又会反作用于环境,使其生存条件进一步改善,如此往复,推动整个微生态系统由简单至繁杂呈顺序性、方向性发展。生命的存在及其活动过程对环境的反应和对于环境的反馈作用,是导致生态系统顺向发展的根本动力。该研究将为如何改善生境质量提供理论基础,对植被恢复及受损生态系统的重建,特别是对加深全球变化环境下气候与植被关系的理解,提高预测陆地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反应的能力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龟裂地 积沙 土壤含水量 植物 种类 植物 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