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等离子体注入枣树接穗的诱变技术初探 被引量:5
1
作者 郝学金 王丽娜 +1 位作者 闫六英 陈红玉 《山西农业科学》 2012年第9期930-932,939,共4页
试验以山西省传统的枣树(骏枣和壶瓶枣)接穗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氮、氩等离子体进行注入处理,并用常规的嫁接方法进行嫁接、调查,经过4 a的试验,结果表明,只要采用合适的样品处理方法和适当的注入剂量,枣树接穗是可以利用等离子体注入... 试验以山西省传统的枣树(骏枣和壶瓶枣)接穗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氮、氩等离子体进行注入处理,并用常规的嫁接方法进行嫁接、调查,经过4 a的试验,结果表明,只要采用合适的样品处理方法和适当的注入剂量,枣树接穗是可以利用等离子体注入法进行诱变处理的;试验确定了利用氮、氩离子处理枣树接穗的最适注入剂量为6×1016/cm2~8×1016/cm2、最适注入速率为10 mA×28 k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 注入剂量 接穗 样品前处理 成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SST域卷积神经网络的低剂量CT图像恢复 被引量:2
2
作者 刘祎 高净植 桂志国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209-215,共7页
为解决低剂量CT(Low-Dose Computed Tomography,LDCT)图像中的噪声/伪影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非下采样Shearlet变换(Non-Sample Shearlet Transformation,NSST)的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 Neural Network,CNN)的NSST-CNN模型。训练时,对... 为解决低剂量CT(Low-Dose Computed Tomography,LDCT)图像中的噪声/伪影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非下采样Shearlet变换(Non-Sample Shearlet Transformation,NSST)的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 Neural Network,CNN)的NSST-CNN模型。训练时,对数据集中的常规剂量CT(Normal-Dose Computed Tomography,NDCT)和LDCT图像做NSST分解,将LDCT图像的高频子图作为输入,LDCT和NDCT图像的高频子图的残差图像作为标签,通过CNN训练,学习LDCT高频子图和高频残差子图的映射关系;测试时,将LDCT图像的高频子图减去利用映射关系预测的主要包括噪声/伪影的高频子图,然后做NSST反变换得到高质量的LDCT图像。实验结果表明,与KSVD、BM3D以及图像域CNN方法相比,NSST-CNN模型得到的结果具有更高的峰值信噪比和结构相似度,更接近NDCT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CT 图像恢复 非下采Shearlet变换 卷积神经网络 残差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控制加药系统在微絮凝过滤中的应用
3
作者 李伟英 范瑾初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21-625,共5页
通过中试试验并结合理论分析 ,对用于微絮凝过滤中的流动电流检测仪 (SCD)自动控制加药技术作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和研究 .试验结果表明 :在通常情况下 (以某水库水作为源水 ,其浊度小于 2 0ntu) ,该水库水流动电流设定值 (Sp)应为 - 17.5 ... 通过中试试验并结合理论分析 ,对用于微絮凝过滤中的流动电流检测仪 (SCD)自动控制加药技术作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和研究 .试验结果表明 :在通常情况下 (以某水库水作为源水 ,其浊度小于 2 0ntu) ,该水库水流动电流设定值 (Sp)应为 - 17.5 ;加药管线流行时间为 5 0~ 6 0s ;取样系统流量 (q出)选用应恒定 .由此得出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控制 流动电流 流动电流检测仪 取样系统 在线检测 微絮凝过滤 自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调查研究(1983—1990年)概况 被引量:65
4
作者 何振芸 罗国桢 黄家矩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81-95,共15页
本文介绍在1983—1990年间国家环境保护局组织的以全面摸清我国环境天然放射性现状水平、分布及其规律为主要目的的全国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调查的结果和方法的概要。在全国960万km^2。面积上(不包括台湾省),基本以25×25km 网格均... 本文介绍在1983—1990年间国家环境保护局组织的以全面摸清我国环境天然放射性现状水平、分布及其规律为主要目的的全国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调查的结果和方法的概要。在全国960万km^2。面积上(不包括台湾省),基本以25×25km 网格均匀布点调查了环境陆地γ辐射剂量率(分原野γ辐射剂量率 D_原,道路γ辐射剂量率 D_道和室内γ辐射剂量率 D_室;均指离地面1m 高处的空气吸收剂量率);与此同位布点,同时采集土壤样品,调查了土壤中^(238)U、^(226)Ra、^(232)Th 和^(40)K 含量;还与非放射性监测同位布点调查了各类水体中的 U、^(226)Ra、Th 和^(40)K 浓度。并在核企业和可能发生人为污染的地区周围作了加密布点调查。调查所得主要结果如下:(1)按全国8805个网格点统计的 D_原按面积、按人口加权均值分别为62.8、62.1nGy/h。(2)D_道按网格点加权均值为61.8nGy/h,道路和原野γ辐射剂量率比值的平均值(?)0.98。(3)D_室按人口加权的均值为99.1nGy/h,(?)=1.64。(4)宇宙射线电离成分所致空气吸收剂量率按点和按人口加权均值,室外分别为39.9和32.5nGy/h,室内分别为35.4和28.5nGy/h。(5)天然γ辐射和宇宙射线所致我国居民人均年有效剂量当量分别为0.55和0.26mSv。(6)按7777个网格点统计的全国土壤中(干样)^(238)U、^(2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 放射性 环境 调查 土样 中国
全文增补中
基于自动抑制的传感器欠采样CT影像降噪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高华 傅德胜 李潇阳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15年第2期33-36,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自动抑制的传感器欠采样CT投影域奇异值点抑制方法。为因传感器感应不足造成的短穿透距离和异值噪声较多的投影数据区域进行判定,之后依据判断的异值点自动选择合理阈值,并进行滤波,从而减少了经验值设置,提高了程序自动... 提出了一种基于自动抑制的传感器欠采样CT投影域奇异值点抑制方法。为因传感器感应不足造成的短穿透距离和异值噪声较多的投影数据区域进行判定,之后依据判断的异值点自动选择合理阈值,并进行滤波,从而减少了经验值设置,提高了程序自动化抑制噪声的程度,并使得图像统计分布更趋于非平稳高斯分布。经过模拟仿真验证得出:该方法对因低剂量CT扫描造成的欠采样噪声,尤其是对设备老化和因经验设置造成的过大过小滤波问题具有很好的处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欠采样 低剂量CT 投影域 降噪 自动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13μm标准CMOS工艺的高可靠流水线模数转换器
6
作者 周宗坤 黄水根 +1 位作者 董业民 林敏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65-170,共6页
针对航空航天电子系统对高性能模数转换器的需求,采用0. 13μm标准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工艺,设计可以在极端温度和空间辐射环境中稳定可靠工作的12位分辨率、50 MS/s采样率的流水线模数转换器。通过采用无采样保持电路以及抗辐射电路... 针对航空航天电子系统对高性能模数转换器的需求,采用0. 13μm标准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工艺,设计可以在极端温度和空间辐射环境中稳定可靠工作的12位分辨率、50 MS/s采样率的流水线模数转换器。通过采用无采样保持电路以及抗辐射电路和版图加固等技术,在减小功耗的同时有效地削弱总剂量辐射效应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在-55~125℃温度范围内以及150 krad(Si)的总剂量辐照条件下,得到大于64 dB的信噪比、大于73. 5 dB的无杂散动态范围和最大0. 22 dB的微分非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水线模数转换器 无采样保持电路 总剂量辐射效应 版图加固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栅元嵌套网格的停堆剂量率方法初步验证及应用
7
作者 郑征 夏春梅 +4 位作者 梅其良 解均涵 史涛 高静 王梦琪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25年第9期118-124,共7页
停堆剂量率计算分析是核反应堆辐射安全的重要内容。为了分析车载微型移动核电源的停堆剂量率,研究了基于栅元嵌套网格的停堆剂量率计算方法。该方法在严格两步法的计算框架下,对活化光子源的抽样方法进行了改进。通过构建几何简单的包... 停堆剂量率计算分析是核反应堆辐射安全的重要内容。为了分析车载微型移动核电源的停堆剂量率,研究了基于栅元嵌套网格的停堆剂量率计算方法。该方法在严格两步法的计算框架下,对活化光子源的抽样方法进行了改进。通过构建几何简单的包围盒,抽样得到源栅元内的粒子分布,从而提高了抽样效率和精度。在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停堆剂量率基准题中进行了验证,该方法与参考解符合较好。基于该方法开展了兆瓦级车载微型移动核电源Megapower的停堆剂量率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热管贯穿端剂量率水平相对较高。该方法可用于反应堆停堆剂量率的计算分析,能够准确评估结构材料活化源及其产生的剂量率,对于反应堆屏蔽设计、维修计划的制定及退役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停堆剂量率 严格两步法 源粒子抽样 ITER基准题 Megapow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