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7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介入型LCC-HVDC系统阻抗宽频测量
1
作者 王丹 李勇 +2 位作者 张益 付颖 刘泽洪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3460-3475,共16页
为了在不额外增设一次设备的条件下有效监测电网换相换流器型高压直流输电(LCCHVDC)系统中馈入受端交流系统的运行动态特性及接入后的宽频振荡风险,提出一种非介入型LCC-HVDC系统阻抗宽频测量方法。所提方法与现有采用单一电压/电流扰... 为了在不额外增设一次设备的条件下有效监测电网换相换流器型高压直流输电(LCCHVDC)系统中馈入受端交流系统的运行动态特性及接入后的宽频振荡风险,提出一种非介入型LCC-HVDC系统阻抗宽频测量方法。所提方法与现有采用单一电压/电流扰动注入或宽频谐波扰动注入等介入型方法不同,无需向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注入谐波扰动,避免了可能产生的谐振风险。同时所提方法引入了曲线相似度与动态调整时间步长的采样方案。该文首先阐述了LCC系统接入受端交流系统的交互原理;其次以单极大地回线的拓扑结构作为分析对象,采用谐波状态空间(HSS)理论建立了LCC-HVDC系统的HSS阻抗模型;进而提出非介入型阻抗宽频测量方法来观测系统的运行状态,判断宽频振荡风险,剖析LCC系统与受端电网的交互与宽频振荡特性;最后,以CIGRE标准模型算例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相换流器型高压直流输电(LCC-HVDC) 非介入 阻抗宽频测量 谐波状态空间 曲线相似度 动态调整时间步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坐标几何采样的点云配准方法
2
作者 梁杰涛 罗兵 +6 位作者 付兰慧 常青玲 李楠楠 易宁波 冯其 何鑫 邓辅秦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4-222,共9页
为了提高点云配准的精度、鲁棒性和泛化性,解决迭代最近点(ICP)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坐标几何采样的深度最近点(GSDCP)的点云配准方法。首先,基于每个点的周围点的坐标估计中心点曲率,并通过曲率大小筛选出能保留... 为了提高点云配准的精度、鲁棒性和泛化性,解决迭代最近点(ICP)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坐标几何采样的深度最近点(GSDCP)的点云配准方法。首先,基于每个点的周围点的坐标估计中心点曲率,并通过曲率大小筛选出能保留点云几何特征的点,从而完成点云下采样;然后,使用动态图卷积神经网络(DGCNN)配合下采样点云学习融入局部几何信息的点云特征,并通过Transformer捕获两个特征嵌入之间的上下文信息、使用软指针近似组合匹配;最后,利用一个可微的奇异值分解(SVD)层估计最终的刚性变换。在数据集ModelNet40上进行的点云配准实验结果表明,与ICP、Go-ICP (Globally optimal ICP)、PointNetLK、快速全局配准(FGR)、ADGCNNLK (Attention Dynamic Graph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Lucas-Kanade)、深度最近点(DCP)和多特征引导网络(MFGNet)相比,在无噪声、有噪声和看不见点云类别的情况下GSDCP的配准精度和鲁棒性都最好;其中在无噪声的情况下,与MFGNet相比,GSDCP的旋转均方误差(MSE)降低了31.3%,平移MSE降低了58.3%;在有噪声的情况下,GSDCP的旋转MSE降低了33.9%,平移MSE降低了73.4%;在看不见点云类别的情况下,GSDCP的旋转MSE降低了57.7%,平移MSE降低了77.9%。除此之外,对不完整点云数据(包括随机遮挡和点云残缺),在点云完整度为75%以下时,GSDCP的旋转MSE降低了35.1%,平移MSE降低了3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云配准 深度学习 几何采样 特征提取 TRANSFORM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融合残差行进几何感知的遥感目标检测
3
作者 白晨帅 白晓凤 +1 位作者 邬开俊 王昊雯 《光学精密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89-1302,共14页
本文提出超融合残差行进几何感知算法,旨在解决遥感图像目标检测中的多尺度、密集重叠及数据分布不均等挑战。超融合残差行进模块优化网络结构,其多层次卷积操作利用不同尺度感受野,能捕捉目标各尺度细节,增强模型对目标特征的感知能力... 本文提出超融合残差行进几何感知算法,旨在解决遥感图像目标检测中的多尺度、密集重叠及数据分布不均等挑战。超融合残差行进模块优化网络结构,其多层次卷积操作利用不同尺度感受野,能捕捉目标各尺度细节,增强模型对目标特征的感知能力,实现小尺度目标特征提取和大尺度目标准确定位。通过计算检测与真实结果的几何相似度精准评估检测效果,在目标密集重叠场景精细考量契合度,筛选最终结果,减少漏检、误检,提高算法准确性;设计多路径特征融合模块,融合不同层次特征信息,提取更丰富目标特征,增强网络表示与判别能力,提升检测准确性与稳定性。在NWPU-VHR-10数据集的实验结果显示,其mPrecision,mRecall,mAP和mF1 Score分别提高了0.041 9,0.104 0,0.045 5和0.085 0;在RSOD数据集的实验结果显示,其mPrecision,mRecall,mAP和mF1 Score分别提高了0.022 1,0.103 4,0.061 9和0.087 5。充分证明了所提出超融合残差行进几何感知算法在遥感图像目标检测领域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图像 目标检测 超融合残差行进模块 几何相似度 多路径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入标签相关性先验的多视图多标签学习
4
作者 盛思柔 欧阳宵 +1 位作者 陶红 侯臣平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8-66,共9页
多视图多标签学习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图像分类、文本挖掘和生物信息学等多个领域的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技术,正受到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在此框架下,样本通常由多个视图进行表征,并且可以同时关联到多个标签。尽管已有大量方法被提出,但... 多视图多标签学习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图像分类、文本挖掘和生物信息学等多个领域的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技术,正受到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在此框架下,样本通常由多个视图进行表征,并且可以同时关联到多个标签。尽管已有大量方法被提出,但许多方法未能充分整合先验信息来提升学习性能,这往往导致预测性能不尽如人意。针对这一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新的多视图多标签学习方法,称为融入标签相关性先验的多视图多标签学习(Multi-view multi-label Learning with Label Correlation Priors,MERIT)。该方法在无标签的训练数据的情况下,仅利用标签相关性先验作为弱监督信息来获取多标签预测模型,从而减少对大量标注数据的依赖。它不仅能自适应地调整不同视图的权重,还能最小化样本相似性与标签相似性之间的差异,从而更准确地描述同一组样本间的相似性。在8个多视图多标签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与同类方法相比,MERIT展现出了更优越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视图多标签 标签相关性 样本相似性 先验信息 自加权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阶段学习的SBERT单词级文本对抗性样本检测
5
作者 常戬 张辉 +1 位作者 金海波 王冰冰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493-2505,共13页
对抗性样本是在原样本上添加微小扰动,使模型以高置信度产生错误输出的样本。由于其在嵌入空间与原样本高度相似,检测难度较大。同时,大多数语言模型并非专为生成高质量嵌入向量设计,难以有效区分对抗性样本与正常样本,尤其在应对复杂... 对抗性样本是在原样本上添加微小扰动,使模型以高置信度产生错误输出的样本。由于其在嵌入空间与原样本高度相似,检测难度较大。同时,大多数语言模型并非专为生成高质量嵌入向量设计,难以有效区分对抗性样本与正常样本,尤其在应对复杂的单词级对抗攻击时,细微的语义差异通常难以被捕捉,从而影响检测性能。针对这一局限,提出了一种创新的句子嵌入模型多阶段学习方法,系统优化SBERT模型的嵌入空间表达,显著放大对抗性样本与普通样本的差异性。第一阶段的训练通过对比学习增强SBERT的区分能力,使对抗性样本与正常样本表征分离;第二阶段的训练结合监督对比学习和多级噪声增强,进一步优化嵌入空间,使同类样本更紧密聚集、异类样本充分分离;第三阶段利用分类器将模型的嵌入向量映射为标签。实验在BERT和Mamba模型作为攻击目标的情况下,针对三种分类数据集和多种文本对抗性攻击类型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检测对抗性样本时效果优异,同时也具备出色的跨模型、跨攻击和跨数据集的泛化能力,为文本对抗性样本检测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对抗性样本检测 SBERT 对比学习 句子嵌入模型 噪声增强 嵌入相似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烧室纵剖面燃烧场代理模型及样本相似化方法研究
6
作者 耿俊杰 王兴建 +1 位作者 李嘉璐 祁海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6828-6840,I0018,共14页
为发展燃烧室纵剖面热态参数场的高精度代理模型,该文以燃料流量和旋流叶片安装角作为设计变量,通过本征正交分解、克里金等方法构建代理模型,结合燃烧场分布特征对影响其精度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提高燃烧场代理模型精度的方法。... 为发展燃烧室纵剖面热态参数场的高精度代理模型,该文以燃料流量和旋流叶片安装角作为设计变量,通过本征正交分解、克里金等方法构建代理模型,结合燃烧场分布特征对影响其精度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提高燃烧场代理模型精度的方法。结果表明:除湍动能和径向速度外,其余物理场参数场误差均小于10%。通过分析,代理模型的误差与样本相似程度呈反比,而各样本湍动能场和径向速度场在火焰区峰值的轴向位置相差较大是造成代理模型误差较大的主要原因。因此,提出相应的样本相似化处理方法,包括以全局误差最优为判据的样本分组法和上下游分区法,通过提高样本相似度降低代理模型误差。可知,该方法可使湍动能场和径向速度场代理模型的平均误差降至10%以内,提高了代理模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室纵剖面物理场 代理模型 样本相似化 全局误差样本分组法 上下游分区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LIP与联合相似性保持的跨模态哈希检索
7
作者 唐立军 杨政 +1 位作者 赵男 翟苏巍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559-568,共10页
最近,监督跨模态检索技术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然而,目前的工作主要关注样本级别的语义关系来评估样本之间的语义相似性,而忽略了标签分布对提高检索性能的潜在影响。此外,现有方法仍然面临着特征提取结果差和处理速率相对缓慢等相关... 最近,监督跨模态检索技术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然而,目前的工作主要关注样本级别的语义关系来评估样本之间的语义相似性,而忽略了标签分布对提高检索性能的潜在影响。此外,现有方法仍然面临着特征提取结果差和处理速率相对缓慢等相关挑战。为了应对这些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新方法,基于FLIP与联合相似性保持的跨模态哈希检索(FLIP-based Joint Similarity Preserving Hashing for Cross-Modal Retrieval,FJSPH)。具体来说,该方法利用快速语言图像预训练模型(Fast Language Image Pre-training Model,FLIP)来提取更准确的跨模态特征。为了进一步减少跨模态语义差异,文中尝试通过多模态比较学习来增强模态交互并更加细粒度化模态语义表示。此外,使用样本级相似度和聚类级相似度进一步利用不同模态之间的语义相关性。这种方法确保了具有相似语义的样本在汉明空间中更接近,从而产生更加具有区分性的哈希码。在3个跨模态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FJSPH方法在跨模态哈希检索中表现出了优异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相似性保持 快速语言图像预训练模型 跨模态检索 基于样本的相似性 基于聚类的相似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簇间密度不均匀数据的密度峰值聚类优化算法
8
作者 胡文琪 李永博 +1 位作者 王晓彤 孟路稳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1-56,共6页
针对簇间密度具有较大差异的数据集,密度峰值聚类算法对这类数据集聚类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文章从类簇中心的选取和剩余样本的分配两个方面进行优化,提出一种面向簇间密度不均匀数据的密度峰值聚类优化算法。先在定义样本点的局部密度时引... 针对簇间密度具有较大差异的数据集,密度峰值聚类算法对这类数据集聚类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文章从类簇中心的选取和剩余样本的分配两个方面进行优化,提出一种面向簇间密度不均匀数据的密度峰值聚类优化算法。先在定义样本点的局部密度时引入K近邻思想,充分考虑样本的空间分布特征,均衡簇间密度差异较大的数据集中样本之间的密度差距,从而提高类簇中心选择的准确性;再对K近邻、自然近邻和共享近邻信息进行混合加权,构造样本的加权相似性,加强同一类簇中样本点之间的关联性,以实现对簇间密度不均匀数据集中剩余样本的正确分配。与DPC、K-means、DBSCAN算法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对簇间密度差异较大的数据集有较好的聚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峰值聚类 K近邻 混合近邻 样本相似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YOLOv4-tiny-SR的涂层表面缺陷嵌入式检测方法
9
作者 赵辉 侯旭涛 +3 位作者 宋龙 徐可 沙建军 陈宗阳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39-249,共11页
提出一种涂层表面缺陷检测方法,解决涂层表面缺陷嵌入式检测过程中的检测精度低、速度慢以及对硬件配置要求高等难题。YOLOv4-tiny-SR中使用了新模型块DSRBlock,该模型块的局部结构能够在保证检测精度的同时大幅降低内存消耗并提升检测... 提出一种涂层表面缺陷检测方法,解决涂层表面缺陷嵌入式检测过程中的检测精度低、速度慢以及对硬件配置要求高等难题。YOLOv4-tiny-SR中使用了新模型块DSRBlock,该模型块的局部结构能够在保证检测精度的同时大幅降低内存消耗并提升检测速度;提出几何平均聚类方法,将聚类中心的更新方式由算术平均转换为几何平均,以避免聚类中心向大目标框偏移;同时针对难检测样本,设计包围盒聚焦损失函数,以增大网络对其学习强度,改善检测效果。基于涂层表面缺陷实测数据的比对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与其他方法相比在参数量、模型大小、检测速度及精度上均具有明显优势,其中与目前主流的YOLOv4-tiny相比,参数量降低51.82%,模型大小减小46%,速度提升39.47%,精度也提升了1.25个百分点。该方法检测速度更快、检测精度更高、内存消耗更小,在面向工业应用的嵌入式设备上实时检测表面缺陷实用价值高,可向相关领域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层表面缺陷 YOLOv4-tiny-SR 几何平均聚类 包围盒聚焦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定向对抗迁移的暂态稳定评估模型
10
作者 符益华 卢国强 王怀远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6-234,共9页
为解决电网实际故障样本与训练样本分布差异较大而使模型无法评估的问题,提出一种定向对抗迁移的评估模型。首先,建立以堆叠自编码器为基础的传统对抗迁移模型,通过训练样本和潜在样本间的对抗学习,使模型提取到样本的共同特征,提高了... 为解决电网实际故障样本与训练样本分布差异较大而使模型无法评估的问题,提出一种定向对抗迁移的评估模型。首先,建立以堆叠自编码器为基础的传统对抗迁移模型,通过训练样本和潜在样本间的对抗学习,使模型提取到样本的共同特征,提高了模型评估潜在故障的能力;然后,在传统对抗迁移模型的基础上加入一种定向对抗方法,有选择性地迁移训练样本,所提方法根据训练样本和潜在故障样本的相似度值更改不同训练样本在对抗训练中的权重,减小大差异样本对迁移训练的负面影响;在实际区域系统仿真算例中所提方法相较传统对抗迁移模型提高5.72%的准确率。测试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模型的迁移能力和评估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暂态稳定 迁移学习 对抗机器学习 样本相似度度量 堆叠自编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核特征缩放和边界样本挖掘的不平衡图像分类方法
11
作者 冷强奎 陶抒清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51-1867,共17页
不平衡图像分类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大挑战。尽管深度学习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但类别不平衡问题仍然显著,导致模型偏向多数类而忽视少数类。传统的数据采样方法易引入噪声或丢失关键信息,限制了模型的泛化能力。研究表明,将几何思想融入... 不平衡图像分类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大挑战。尽管深度学习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但类别不平衡问题仍然显著,导致模型偏向多数类而忽视少数类。传统的数据采样方法易引入噪声或丢失关键信息,限制了模型的泛化能力。研究表明,将几何思想融入深度学习方法中是一种有效且创新的解决方案。几何思想通过优化特征空间结构、改进决策边界和增强数据多样性,显著提升了不平衡图像分类的性能。提出了一种新的几何深度学习方法,该方法集成了基于核函数的层次特征缩放技术(KHFS)和相对邻域边界样本挖掘手段(RNBM)。KHFS借鉴了基于核函数的支持向量数据描述(SVDD),通过层次聚类确定每类的中心点,并计算以中心点为球心的超球体半径,对各类特征向量进行相应缩放,从而增强少数类样本的表示能力。RNBM方法则通过构建相对邻域图来捕捉样本间的邻域关系,从中挖掘出不同类别交界处的边界样本,以约束类内样本的紧凑性和类间样本的分散性。此外,也引入了卷积块自注意力机制(CBSA),应用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特征提取模块,旨在关注输入数据中的关键信息。在CIFAR-10、CIFAR-100、CINIC-10三个基准数据集上的大量实验验证了该几何深度学习方法在解决数据不平衡问题方面优于现有模型的显著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平衡图像分类 几何方法 特征缩放 边界样本挖掘 支持向量数据描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优选与相似样本融合的LSTM-AM短期风电功率预测
12
作者 吴琛 崔秋实 +5 位作者 谢一工 黄润 张海涛 方斯顿 牛涛 陈冠宏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2-172,共11页
随着“双碳”目标的深入推进,近年来我国风电行业迅速发展,如何精准有效地预测风电功率对实现风机安全并网和维持系统稳定运行至关重要。针对现有风电功率预测方法存在输入特征冗余、泛化能力不足和未能充分捕捉风电出力内在特性等问题... 随着“双碳”目标的深入推进,近年来我国风电行业迅速发展,如何精准有效地预测风电功率对实现风机安全并网和维持系统稳定运行至关重要。针对现有风电功率预测方法存在输入特征冗余、泛化能力不足和未能充分捕捉风电出力内在特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优选与相似相本融合的长短期记忆网络与注意力机制(long short term memory-long short term memory,LSTM-AM)短期风电功率预测模型。首先,利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回归进行输入特征优选,减少冗余;然后,采用长短期记忆网络与注意力机制建立LSTM-AM融合网络模型;最后,通过欧氏距离计算提取相似历史样本,与模型输出加权作为最终预测值。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相比传统方法预测性能更优,在风电功率预测中表现出更高的准确性,能够为电力系统规划运行和可再生能源的深入应用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STM-AM融合模型 风电功率预测 相似样本提取 电力规划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Q-sample的局部相似连接并行算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晓霞 孙德才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8-44,共7页
局部相似连接能快速找出数据集间的局部相似记录对,是基因序列比对、剽窃检测和数据清洗等研究领域的基本操作。文中主要研究基于MapReduce框架的并行相似连接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Q-sample的局部相似连接算法,解决了局部相似连接的定位... 局部相似连接能快速找出数据集间的局部相似记录对,是基因序列比对、剽窃检测和数据清洗等研究领域的基本操作。文中主要研究基于MapReduce框架的并行相似连接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Q-sample的局部相似连接算法,解决了局部相似连接的定位问题。该算法采用了过滤验证二阶段模式:在过滤阶段,所提算法使用Q-sample分割方案拆分字符串集,在不丢失任何匹配的基础上生成了高质量的子串,抛弃了大量的无关字符串对;在验证阶段,所提算法优化了LS-Join算法的双向扩展验证方法,通过去除冗余匹配、合并连续匹配和合并非连续匹配等技术提高了算法的验证效率。通过实验对比了不同数据集和编辑距离参数下算法的性能表现,结果显示所提算法在大数据集上的局部相似连接速度快于当前的优秀算法LS-Join。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证明,所提算法的相关技术提高了局部相似的连接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似连接 Q-sample MAPREDUCE 数据清洗 大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密度分布不均数据的混合近邻密度峰值聚类算法 被引量:4
14
作者 吕莉 朱梅子 +1 位作者 康平 韩龙哲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21-1830,共10页
密度峰值聚类算法(DPC)的局部密度忽略了密度分布不均数据的疏密差异,易导致类簇中心聚集在密集区域;其分配策略在分配剩余样本时,易将稀疏区域样本错误分配到密集区域,致使聚类效果不佳.为克服上述缺陷,本文提出了面向密度分布不均数... 密度峰值聚类算法(DPC)的局部密度忽略了密度分布不均数据的疏密差异,易导致类簇中心聚集在密集区域;其分配策略在分配剩余样本时,易将稀疏区域样本错误分配到密集区域,致使聚类效果不佳.为克服上述缺陷,本文提出了面向密度分布不均数据的混合近邻密度峰值聚类(MN-DPC)算法.首先,利用自然近邻信息定义样本的局部密度,平衡稀疏区域与密集区域样本之间的密度差异,从而正确找到稀疏区域的类簇中心;其次,利用样本之间的共享及自然近邻信息对样本相似度进行加权处理,加强了同一类簇样本间的相似度,有效的避免稀疏区域样本被错误分配.本文将MN-DPC算法与IDPC-FA,DPC-DBFN,DPCSA,FNDPC,FKNN-DPC,DPC算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MN-DPC算法能有效聚类密度分布不均及UCI数据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峰值聚类 局部密度 自然近邻 共享近邻 样本相似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密度分布不均数据的加权逆近邻密度峰值聚类算法 被引量:2
15
作者 吕莉 陈威 +2 位作者 肖人彬 韩龙哲 谭德坤 《智能系统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5-175,共11页
针对密度分布不均数据,密度峰值聚类算法易忽略类簇间样本的疏密差异,导致误选类簇中心;分配策略易将稀疏区域的样本误分到密集区域,导致聚类效果不佳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面向密度分布不均数据的加权逆近邻密度峰值聚类算法。该算法首... 针对密度分布不均数据,密度峰值聚类算法易忽略类簇间样本的疏密差异,导致误选类簇中心;分配策略易将稀疏区域的样本误分到密集区域,导致聚类效果不佳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面向密度分布不均数据的加权逆近邻密度峰值聚类算法。该算法首先在局部密度公式中引入基于sigmoid函数的权重系数,增加稀疏区域样本的权重,结合逆近邻思想,重新定义了样本的局部密度,有效提升类簇中心的识别率;其次,引入改进的样本相似度策略,利用样本间的逆近邻及共享逆近邻信息,使得同一类簇样本间具有较高的相似度,可有效改善稀疏区域样本分配错误的问题。在密度分布不均、复杂形态和UCI数据集上的对比实验表明,本文算法的聚类效果优于IDPC-FA、FNDPC、FKNN-DPC、DPC和DPCSA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峰值聚类 密度分布不均 逆近邻 共享逆近邻 样本相似度 局部密度 分配策略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聚类边界采样的主动学习 被引量:1
16
作者 胡峰 李路正 +1 位作者 代劲 刘群 《智能系统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82-492,共11页
主动学习是一种机器学习方法,需要选择最有价值的样本进行标注。目前,主动学习在应用时面临着一些挑战,其依赖分类器的先验假设,这容易导致分类器性能意外下降,同时需要一定规模的样本作为启动条件。聚类可以降低问题规模,是主动学习的... 主动学习是一种机器学习方法,需要选择最有价值的样本进行标注。目前,主动学习在应用时面临着一些挑战,其依赖分类器的先验假设,这容易导致分类器性能意外下降,同时需要一定规模的样本作为启动条件。聚类可以降低问题规模,是主动学习的一种有效手段。为此,结合密度聚类边界采样,开展主动学习方法的研究。针对容易产生分类错误的聚类边界区域,通过计算样本密度,提出一种密度峰值聚类边界点采样方法;在此基础上,给出密度熵的定义,并利用密度熵对聚类边界区域进行启发式搜索,提出一种基于聚类边界采样的主动学习方法。试验结果表明,与文献中的5种主动学习算法相比,该算法能够以更少标记量获得同等甚至更高的分类性能,是一种有效的主动学习算法;在标记不足,无标签样本总量20%的情况下,算法在Accuracy、F-score等指标上取得较好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学习 机器学习 聚类边界 密度峰值聚类 几何采样 信息熵 版本空间 主动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轴联动机床几何误差建模分析与评估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忠群 刘鸿 +1 位作者 刘强 宁智威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175-180,共6页
机床几何误差是影响工件加工精度的主要因素之一,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估可提高工件加工精度。以一台四轴立式加工中心为研究对象,分析机床几何误差对机床空间精度的影响,并辨识出其中的关键误差项,以提高机床精度补偿的效率。通过D-H齐次... 机床几何误差是影响工件加工精度的主要因素之一,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估可提高工件加工精度。以一台四轴立式加工中心为研究对象,分析机床几何误差对机床空间精度的影响,并辨识出其中的关键误差项,以提高机床精度补偿的效率。通过D-H齐次坐标变换理论建立机床的几何误差模型;利用拉丁超立方采样和Sobol全局灵敏度分析方法对机床几何误差进行评估,并辨识出关键误差项;最后,通过对比辨识得到的优化模型和原模型,验证了辨识结果的可靠性。因此,可以通过补偿关键误差项来获得较高的机床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误差 D-H齐次坐标变换 拉丁超立方采样 Sobol全局灵敏度分析 精度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目标PSO混合优化的虚拟样本生成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丹丹 汤健 +1 位作者 夏恒 乔俊飞 《自动化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90-811,共22页
受限于检测技术难度、高时间与经济成本等原因,难测参数的软测量模型建模样本存在数量少、分布稀疏与不平衡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数据驱动模型的泛化性能.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目标粒子群优化(Multi-objective particle swarm optim... 受限于检测技术难度、高时间与经济成本等原因,难测参数的软测量模型建模样本存在数量少、分布稀疏与不平衡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数据驱动模型的泛化性能.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目标粒子群优化(Multi-objectiv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MOPSO)混合优化的虚拟样本生成(Virtual sample generation, VSG)方法.首先,设计综合学习粒子群优化算法的种群表征机制,使其能够同时编码用于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然后,定义具有多阶段多目标特性的综合学习粒子群优化算法适应度函数,使其能够在确保模型泛化性能的同时最小化虚拟样本数量;最后,提出面向虚拟样本生成的多目标混合优化任务以改进综合学习粒子群优化算法,使其能够适应虚拟样本优选过程的变维特性并提高收敛速度.同时,首次借鉴度量学习提出用于评价虚拟样本质量的综合评价指标和分布相似指标.利用基准数据集和真实工业数据集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样本建模 虚拟样本生成 混合优化 多目标粒子群优化 分布相似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紧邻关系重发现的事件日志采样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苏轩 刘聪 +3 位作者 闻立杰 孟晓亮 李彩虹 曾庆田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832-2843,共12页
事件日志采样作为近年来流程挖掘领域一个新的研究热点,旨在提高流程挖掘任务的效率,如模型发现、合规性检查、流程预测等。然而目前已有的采样方法不能很好地保证挖掘模型的质量,且针对大规模事件日志的采样效率低。任务紧邻关系作为... 事件日志采样作为近年来流程挖掘领域一个新的研究热点,旨在提高流程挖掘任务的效率,如模型发现、合规性检查、流程预测等。然而目前已有的采样方法不能很好地保证挖掘模型的质量,且针对大规模事件日志的采样效率低。任务紧邻关系作为事件日志中行为描述的基本单元,在各类流程挖掘任务中起到了关键作用。鉴于此,提出了一个通用的面向紧邻关系重发现的事件日志采样方法,该方法可保证紧邻关系的重发现性。为了验证该采样方法的有效性,将其应用于提高已有模型挖掘算法的效率,为了对挖掘模型质量定量评估,提出了基于流程树的模型相似度方法。所提出的采样方法已在开源流程挖掘工具平台ProM6和PM4PY实现,基于12个公开事件日志数据集,将所提出的面向紧邻关系重发现的采样方法与已有方法从模型挖掘质量方面进行了定量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在保证模型质量的前提下,大幅提高模型发现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日志采样 紧邻关系重发现 质量评估 模型相似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IFC语义信息与几何相似性的BIM构件实例信息提取方法 被引量:2
20
作者 贺彪 唐骜巍 +2 位作者 蒯希 徐海 肖佳栋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6-102,共7页
建筑信息模型(BIM)能够对建筑结构、部件组成及其业务语义属性进行准确表达,在智慧城市时空底板建设及建筑物“规、建、养、运”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BIM模型的数量级大、引用关系与层级结构复杂,增加了BIM构件实... 建筑信息模型(BIM)能够对建筑结构、部件组成及其业务语义属性进行准确表达,在智慧城市时空底板建设及建筑物“规、建、养、运”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BIM模型的数量级大、引用关系与层级结构复杂,增加了BIM构件实例信息的提取难度,从而导致目前的CIM平台难以直接利用BIM构件实例信息实现轻量化的数据传输、流畅的可视化及BIM分析计算。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融合IFC语义信息与几何相似性的BIM构件实例信息提取方法,在充分考虑IFC几何引用语义信息的基础上,使用ICP算法和豪斯多夫距离计算几何相似性,实现对BIM构件实例信息的精确提取;此外,还针对BIM场景中常见的拉伸体构件,提出了一种基于特殊拉伸体的实例信息快速提取方法;最后选取了5个不同BIM专业的试验示例数据进行详尽分析。试验结果显示,本文提出的BIM构件实例信息提取方法在各种示例数据中的文件平均压缩率为29.79%,能够显著地减小文件体积;在BIM构件实例信息提取能力方面,实现了79.41%的平均构件实例化率及22.47%的平均实体压缩率,且每个实例化构件平均包含的子构件数量高达49.24。本文方案可以充分提取IFC文件中的BIM构件实例信息,能够为海量BIM模型的轻量化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城市 BIM轻量化 几何相似性 IFC语义信息 实例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