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0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一代智能变电站SV直采和GOOSE共口传输方案研究 被引量:38
1
作者 李宝伟 文明浩 +3 位作者 李宝潭 倪传坤 李旭 孟利平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6-101,共6页
阐述了SV采用点对点直采方式的收发处理方案和GOOSE的传输机制,分析了SV和GOOSE的通信模型和报文结构。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SV直采和GOOSE共口传输的方法,过程层设备对传输通道进行时分复用,在SV报文传输的空闲时间完成GOOSE报文的发送... 阐述了SV采用点对点直采方式的收发处理方案和GOOSE的传输机制,分析了SV和GOOSE的通信模型和报文结构。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SV直采和GOOSE共口传输的方法,过程层设备对传输通道进行时分复用,在SV报文传输的空闲时间完成GOOSE报文的发送;间隔层设备利用以太网控制器的接收机制并采用FPGA对其直接控制,解决了通用型以太网控制器无法区分SV和GOOSE报文导致的重采样时标混乱的问题。从理论分析和实际应用可知,该方案不涉及硬件改动、软件处理简单、可靠性高、易于实现,有着广泛推广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一代智能变电站 SV直采 goose 共口传输 重采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变电站中SMV网和GOOSE网共网可能性探讨 被引量:31
2
作者 王文龙 刘明慧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55-59,共5页
简述目前智能变电站的常用网络架构,分析采样值(sampled measured value,SMV)网和面向对象的变电站通用事件(generic object oriented substation event,GOOSE)网共网所面临的网络设备和智能设备的处理能力、数据实时性和网络可靠性、... 简述目前智能变电站的常用网络架构,分析采样值(sampled measured value,SMV)网和面向对象的变电站通用事件(generic object oriented substation event,GOOSE)网共网所面临的网络设备和智能设备的处理能力、数据实时性和网络可靠性、网络故障情况下对变电站的影响等技术问题。在此基础上对SMV网和GOOSE网共网进行可行性探讨,对所分析的问题逐一提出解决方法,最终得出了基于报文优先级控制、交换机端口数量限制、虚拟局域网(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VLAN)和GARP组播注册协议(GARP multicast registration protocol,GMRP)分类流量控制等应用的SMV网和GOOSE网共网解决方案。并且搭建试验台对SMV网GOOSE网共网和分网方案进行了对比试验和分析,其结果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变电站 采样值 面向对象的变电站通用事件 共网 GARP组播注册协议 虚拟局域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EC 61588和GOOSE的交互式采样值传输机制 被引量:6
3
作者 周斌 仇新宏 +2 位作者 黄国方 沈健 宋凯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80-83,112,共5页
IEC 61850对采样值的同步提出了较高要求,但并没有给出实现方案。针对现有采样值同步方案的不足,文中研究了一种基于IEC 61588和通用面向对象变电站事件(GOOSE)的交互式采样值传输机制。间隔层智能电子设备采用IEC 61588精确对时协议与... IEC 61850对采样值的同步提出了较高要求,但并没有给出实现方案。针对现有采样值同步方案的不足,文中研究了一种基于IEC 61588和通用面向对象变电站事件(GOOSE)的交互式采样值传输机制。间隔层智能电子设备采用IEC 61588精确对时协议与相关合并单元的采样值控制块对应的从时钟进行同步,并通过GOOSE协议对采样值控制块进行采样控制。该机制可以不依赖外部对时,实现高精度同步采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变电站 IEC 61850-9-2 采样值 同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SV和GOOSE共口传输的过程层组网方案 被引量:13
4
作者 黄忠胜 刘娟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02-106,共5页
为了解决智能变电站过程层组网中采用SV和GOOSE共口传输方式所面临的报文过滤问题,简述了智能变电站过程层网络组网方案,通过分析智能电子设备IED之间的报文流量特征和通信需求,探讨了限制SV和GOOSE两种多播报文的配置方案,从工程应用... 为了解决智能变电站过程层组网中采用SV和GOOSE共口传输方式所面临的报文过滤问题,简述了智能变电站过程层网络组网方案,通过分析智能电子设备IED之间的报文流量特征和通信需求,探讨了限制SV和GOOSE两种多播报文的配置方案,从工程应用的角度提出了一种基于VLAN技术的组网方案:根据IEEE802.1Q标签区分SV和GOOSE报文,对两种报文采取不同的VLAN划分原则。搭建试验平台对该方案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案具有减少终端IED接收网络压力、工程实施简单、数据流向清晰的优点。该方案对新一代智能变电站过程层组网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V goose 组网方案 共口传输 工程应用 VLAN 新一代智能变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成学习和考虑滑坡负样本的滑坡易发性评价
5
作者 郑元勋 周康康 +4 位作者 胡少伟 张海超 于国卿 徐路凯 彭浩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6-123,共8页
滑坡易发性评价对区域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机器学习算法的滑坡易发性评价中单一分类器精确度欠佳,以及滑坡负样本选择较为随意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信息量法的滑坡负样本选择方式耦合集成学习算法的滑坡易发性评价模型。以黄河上... 滑坡易发性评价对区域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机器学习算法的滑坡易发性评价中单一分类器精确度欠佳,以及滑坡负样本选择较为随意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信息量法的滑坡负样本选择方式耦合集成学习算法的滑坡易发性评价模型。以黄河上游李家峡至公伯峡段为研究区,选取高程、坡度、降水量等13个因子作为滑坡发生的评价因子,采用缓冲区、低坡度和信息量法3种滑坡负样本选择方式,通过构建分类回归树(CART)以及3种集成学习算法(Bagging、Boosting和随机森林)的滑坡易发性评价模型,分析不同集成学习算法和不同滑坡负样本选择方式下评价模型的性能。结果表明:集成学习算法均可以提升单一基分类器的模型性能,且Boosting算法的提升效果最为突出;信息量法负样本选择方式充分考虑了大多数评价因子,模型可靠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易发性 集成学习 信息量法 滑坡负样本 黄河上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校核的静止变频器采样值差动保护原理
6
作者 张大海 李宇欣 +3 位作者 李猛 刚玉阳 周健 李小鹏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7-36,共10页
静止变频器(static frequency converter,SFC)是抽水蓄能电站大型同步机组启动过程的重要设备。在抽蓄机组启动的过程中,由于SFC机、网两侧电流频率不一致,使得基于工频相量的常规差动保护配置困难,且现有保护方案在速动性和可靠性上存... 静止变频器(static frequency converter,SFC)是抽水蓄能电站大型同步机组启动过程的重要设备。在抽蓄机组启动的过程中,由于SFC机、网两侧电流频率不一致,使得基于工频相量的常规差动保护配置困难,且现有保护方案在速动性和可靠性上存在不足。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校核的SFC采样值差动保护原理。首先充分研究SFC的工作原理和控制策略,并基于电流采样值在时域内构建符合SFC工作原理的数学模型,然后采用模型校核的方法寻找故障前后差异并提出相应的保护判据。最后,在PSCAD/EMTDC中搭建抽蓄机组SFC启动的电磁暂态仿真模型,验证所提保护原理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所提保护原理不受SFC两侧不同频率的干扰,具有良好的选择性、速动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 静止变频器 模型校核 电流采样值 差动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T-2人工神经网络算法的煤矿应急管理能力综合评价模型研究
7
作者 张玉华 丁立培 王宇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5-151,共7页
在评价煤矿应急管理能力时,为指标分配权重的过程易产生数据缺失值,导致指标计算精度较差,影响了评价结果的准确性。为此,构建基于ART-2人工神经网络算法的煤矿应急管理能力综合评价模型,以提升评价的客观性与准确性。首先,依据煤矿应... 在评价煤矿应急管理能力时,为指标分配权重的过程易产生数据缺失值,导致指标计算精度较差,影响了评价结果的准确性。为此,构建基于ART-2人工神经网络算法的煤矿应急管理能力综合评价模型,以提升评价的客观性与准确性。首先,依据煤矿应急管理体系结构,对打分数值进行规范化处理,将其转化为类别样本矢量集,为后续利用ART-2人工神经网络算法进行指标筛选提供标准化的数据输入。其次,运用ART-2人工神经网络算法对煤矿管理能力指标进行筛选。再次,组合网络层级中的元素,构建评价指标间相互影响的未加权矩阵。该矩阵全面反映了各评价指标之间的关联关系,为后续的权重分配提供依据。在目标层神经元节点处设置警戒数值,通过ART-2人工神经网络对未加权矩阵进行训练和优化。在此过程中,算法能够自动调整和修正指标权重,降低权重分配的主观性和模糊性。最后,根据修正后的权值,重新对各层神经元节点处的指标评分进行计算,得出最终的评价结果。研究结论表明,基于ART-2人工神经网络算法的煤矿应急管理能力评价模型,在解决传统评价方法中权重分配主观性强、数据易缺失等问题上具有显著优势,能够为煤矿应急管理决策提供更科学、合理的依据,有助于煤矿企业更好地评估和提升应急管理能力,从而保障煤矿的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T-2人工神经网络 煤矿应急管理能力 类别样本矢量集 网络层级 警戒数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蒸汽杀菌温度对旅游食品固始鹅块风味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于洋 周舟 +2 位作者 曹蒙 何珺悦 周颖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04-114,共11页
为探究高温蒸汽杀菌温度(121、126、134℃)对信阳特色旅游食品固始鹅块挥发性成分及香气特征的影响,采用感官评价、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 为探究高温蒸汽杀菌温度(121、126、134℃)对信阳特色旅游食品固始鹅块挥发性成分及香气特征的影响,采用感官评价、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技术,结合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tion analysis,PLS-DA)、相对气味活性值(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ROAV)及主成分分析(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PCA)分析未杀菌组、121℃杀菌组、126℃杀菌组、134℃杀菌组(M0、M1、M2、M3)之间的感官品质与挥发性物质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121℃处理组(M1)在香气、滋味、色泽及组织状态方面与对照组(M0)最为接近。4组样品共鉴定出99种挥发性成分,其种类与含量差异显著。基于PLS-DA筛选出33种投影变量重要性(VIP>1)的标志性成分,模型对杀菌温度的判别预测准确率达97.3%。ROAV分析表明134℃(M3)处理组的醛类物质ROAV显著高于其他组,导致过熟味最强,而121℃杀菌组的特征风味物质种类最多,脂肪香气、果香及清香更浓郁,且未产生明显异味。PCA结果表明,当杀菌温度超过121℃时,挥发性成分由醇类主导转变为醛类主导,脂肪香气显著增强。综合分析表明,121℃高温蒸汽灭菌既能保持固始鹅块与未杀菌样品最接近的香气特征,又能促进风味物质释放,避免过熟异味的产生,该结果为该旅游食品的加工工艺优化与品质提升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始鹅块 高温蒸汽杀菌温度 风味物质 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相对气味活度值 主成分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雨潮遭遇组合风险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9
作者 郑杨坤 王锋 +3 位作者 韦秋莹 张云 杨芳 胡茂川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67-574,共8页
中国沿海城市经常受到雨潮遭遇复合灾害的影响,合理计算不同标准下的降雨、潮位设计组合值,对沿海城市防洪排涝规划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广州市105个排涝片区为研究对象,基于2个潮位站点和广州市高程数据,将105个涝区划分为37个非... 中国沿海城市经常受到雨潮遭遇复合灾害的影响,合理计算不同标准下的降雨、潮位设计组合值,对沿海城市防洪排涝规划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广州市105个排涝片区为研究对象,基于2个潮位站点和广州市高程数据,将105个涝区划分为37个非高潮位影响区域与68个高潮位影响区域,并基于超阈值选样法选取片区雨量序列及其对应的潮位序列。在此基础上,通过Copula函数和同频法计算各片区不同联合重现期下雨量、潮位设计组合值,并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受降雨量、高程等因素的影响,雨潮遭遇联合重现期为50、100、200 a时,各排涝片区雨潮设计量级分别约为30~35、50~58、74~94 a,雨潮遭遇具有明显的放大效应。设计暴雨总体呈自北向南逐步减少趋势。广州市百年一遇日降雨和高潮位遭遇概率大体呈从北向南增大趋势;广州市远离河口的区域相对于中部与南部地区更不容易受高潮位影响,雨潮遭遇风险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潮遭遇 超阈值选样法 COPULA函数 设计组合值 广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向带复合材料0°拉伸疲劳试样构型对比分析及失效机理研究
10
作者 黄光启 宋贵宾 张强 《应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4-70,共7页
对常用的2种单向带复合材料0°拉伸疲劳试样构型开展了试验与仿真分析对比研究,通过采用非接触测量手段获取了2种构型试样在拉伸载荷下的应变分布,发现“双哑铃型”试样边缘效应显著,应力集中更加严重;同时通过仿真分析方法获取了2... 对常用的2种单向带复合材料0°拉伸疲劳试样构型开展了试验与仿真分析对比研究,通过采用非接触测量手段获取了2种构型试样在拉伸载荷下的应变分布,发现“双哑铃型”试样边缘效应显著,应力集中更加严重;同时通过仿真分析方法获取了2种构型试样在拉伸载荷下的应力云图,同样表明“双哑铃型”应力集中严重;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试样边缘发现机械加工将导致试样表面损伤,“双哑铃型”试样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将对纤维造成更多损伤,不利于承载;试验与分析结果表明“直条型”试样较“双哑铃型”试样更适合开展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0°拉-拉疲劳门槛值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复合材料 疲劳门槛值 试样构型 失效机理 试验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高维小样本特征选择的超网络设计
11
作者 魏俊伊 董红斌 余紫康 《智能系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65-474,共10页
特征选择是受各行业广泛关注的问题。特征选择针对的数据集通常是高维的,且样本数较少,例如生物、医学领域的数据集。虽然很多的正则化网络在这种数据集上的表现能够优于复杂的网络,但是在小数据量上许多潜在的特征关系仍然会被过度挖掘... 特征选择是受各行业广泛关注的问题。特征选择针对的数据集通常是高维的,且样本数较少,例如生物、医学领域的数据集。虽然很多的正则化网络在这种数据集上的表现能够优于复杂的网络,但是在小数据量上许多潜在的特征关系仍然会被过度挖掘,从而出现过拟合的情况。为了解决此类问题,提出了端到端的稀疏重构网络,模型先对特征进行稀有增强和奇异值嵌入,之后通过并行辅助网络对嵌入矩阵进行训练,重构预测权重,实现了削减参数的超网络学习方式。参数较少的网络受过拟合的影响也会随之减少,有效降低了无效参数对网络的影响。对生物、医学领域的12种高维小样本数据集进行了实验,并通过对比实验发现在8种特征选择网络中降维后,本网络的分类准确率平均提升了3.26百分点。另外,通过消融实验分别证明了分解层、重构层、关联层的作用,最后分析权重结果,进一步阐述了模型的扩展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选择 正则化网络 过拟合 端到端 稀疏重构 奇异值 辅助网络 超网络 高维小样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流电源系统DCS控制器数据多通道同步采样方法
12
作者 肖星 范德和 +1 位作者 陈斌 罗海鑫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63-469,共7页
【目的】在交流电源系统中,分布式控制系统(DCS)控制器作为核心部件,负责实时采集和处理各类关键数据,这些数据对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故障预警至关重要。然而,在实际应用中,DCS控制器数据采集过程受外部电磁干扰、硬件故障等因素影响,导致... 【目的】在交流电源系统中,分布式控制系统(DCS)控制器作为核心部件,负责实时采集和处理各类关键数据,这些数据对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故障预警至关重要。然而,在实际应用中,DCS控制器数据采集过程受外部电磁干扰、硬件故障等因素影响,导致数据丢失或其他异常问题发生,使数据密度变得难以确定,进而影响系统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基于此,提出一种针对交流电源系统DCS控制器数据多通道同步采样方法,以解决数据采集过程中的干扰和缺失问题,提升数据质量和系统性能。【方法】信号调理电路预处理来自不同通道的模拟数据信号,确保信号质量满足模数转换器(ADC)转换要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作为控制中心,利用其并行处理能力和编程灵活性,精确控制各通道ADC转换过程,实现高精度、低延迟的同步采样,有效解决了采样不同步导致的相位偏差和数据不一致问题。针对数据缺失,采用Clearbout理论进行数据插补,基于信号时频特性和已知数据点相关性智能估计并填补缺失数据,保障数据连续性和完整性。同时,结合蚁群算法优化同步采样方法,通过模拟蚂蚁寻找食物的信息素更新机制,动态调整采样参数以提升采样效率和准确性。【结果】多通道同步采样方法显著提升了DCS控制器的数据采集性能。采集后的DCS数据频谱图与实际的数据频谱图高度一致,验证了采样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采样速度明显提升,满足了交流电源系统对数据实时性的高要求。【结论】综上所述,方法结合FPGA控制实现了高精度、低延迟的多通道同步采样,解决了相位偏差和数据不一致问题;引入Clearbout理论和蚁群算法,有效保障了数据完整性并优化了采样方法;设计的多通道数据上传机制避免了数据上传过程中存在的冲突,确保了数据传输的顺畅。这些创新不仅提升了交流电源系统DCS控制器的数据采集能力,也为同类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参考,有助于提高整个交流电源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降低因数据异常导致的系统故障风险,对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电源系统 DCS数据 高速多通道 数据采集 FPGA控制 数据同步采样 Clearbout理论 缺失值插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波形塌陷的铁磁元件饱和识别与开放新方法
13
作者 杨国生 杜丁香 +1 位作者 柳焕章 高晨光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910-3918,I0132,共10页
针对实际工程中变压器发展性匝间短路,波形发展变化导致传统傅里叶算法计算产生谐波,二次谐波涌流闭锁,保护拒动或缓动,以及区外故障导致电流互感器饱和后,转为区内故障后,保护拒动或缓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波形塌陷的变压器、电流互感... 针对实际工程中变压器发展性匝间短路,波形发展变化导致传统傅里叶算法计算产生谐波,二次谐波涌流闭锁,保护拒动或缓动,以及区外故障导致电流互感器饱和后,转为区内故障后,保护拒动或缓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波形塌陷的变压器、电流互感器等铁磁元件饱和识别与开放新方法。通过比较当前采样点前一工频周期波形是否存在塌陷实现了区内故障与铁磁元件饱和的准确识别。利用现场故障波形、实时数字仿真波形和动模试验波形验证了判据的性能。结果表明,变压器发展性、轻微匝间短路13.3ms即可判为区内故障,电流互感器饱和后变压器又发生区内故障17ms即可判为区内故障,各类涌流和电流互感器饱和均可以可靠识别并闭锁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励磁涌流 电流互感器饱和 差动电流变化量采样值 波形塌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变压器超高速灵敏差速断保护原理
14
作者 杨国生 杜丁香 +5 位作者 戴飞扬 柳焕章 曹虹 程琪 张坤俊 张浩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308-3319,I0003,共13页
电力变压器发生严重内部故障时可能出现爆炸、燃烧等严重后果,而现有变压器保护速动性较难适应抑制燃爆事故的需要。针对此问题,该文提出一种超高速灵敏的变压器差速断原理,利用故障后采样值时域特征,设计采样值变化量一点启动法及变化... 电力变压器发生严重内部故障时可能出现爆炸、燃烧等严重后果,而现有变压器保护速动性较难适应抑制燃爆事故的需要。针对此问题,该文提出一种超高速灵敏的变压器差速断原理,利用故障后采样值时域特征,设计采样值变化量一点启动法及变化量绝对值积分方法:前者基于铁磁饱和时差特性,利用电压、电流采样值变化时刻存在时差特性,可在启动瞬间实现涌流识别及闭锁;后者实现了超高灵敏度启动及故障动作,动作时间提升至3 ms内,且在轻微故障条件下仍有较高灵敏度。基于硬件在环的物理动模平台搭建换流变压器仿真测试系统,对该保护新原理在不同故障场景下的动作情况进行仿真,验证其可行性与优越性。可知,该保护原理可显著提高变压器差速断保护动作速度,有效降低燃爆事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差速断保护 励磁涌流 相差平方和法 采样值特征 浮动门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义极值分布的实测地震动概率统计模型
15
作者 冯鹏飞 周敉 +1 位作者 李志烜 朱国强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33-1144,共12页
为建立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的概率分布模型,收集了500个台站的255365条地震动记录,构成初步的峰值加速度统计样本.首先,选用广义极值分布作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的概率模型.基于此模型,分析了常用于估算极值分布模型参数的最大似然估计法和... 为建立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的概率分布模型,收集了500个台站的255365条地震动记录,构成初步的峰值加速度统计样本.首先,选用广义极值分布作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的概率模型.基于此模型,分析了常用于估算极值分布模型参数的最大似然估计法和线性矩估计法的有效性.其次,依据最大似然估计的渐近正态性,提出了确定建立广义极值分布模型时所需最小样本长度的方法;分析表明,建立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的广义极值分布模型时,数据样本长度不宜小于120.对符合样本长度要求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数据样本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其模型参数会随着样本长度的增加而收敛于一个较小的范围.最后,建立了不同类型场地的实测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的概率统计模型和地震危险性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极值分布 极大似然估计 最小样本长度 地震动概率分布 地震危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负序控制特性差异的柔性低频输电线路采样值电流积聚量保护
16
作者 王书扬 周泽昕 +3 位作者 杨国生 曹虹 陆翌 宋勇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6625-6637,I0003,共14页
模块化多电平矩阵变换器(modularmultilevelmatrix converter, M3C)海上风电低频输电系统(lowfrequency transmission system,LFTS)面临双端电源弱馈及频率降低双重作用导致送出线路差动保护灵敏性、速动性不足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该... 模块化多电平矩阵变换器(modularmultilevelmatrix converter, M3C)海上风电低频输电系统(lowfrequency transmission system,LFTS)面临双端电源弱馈及频率降低双重作用导致送出线路差动保护灵敏性、速动性不足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该文针对M3C及风机变流器的控制特性,分析送出线路不同类型故障时各序电流的耦合关系,验证区内故障线路两侧短路负序电流幅值存在差异,基于该特征提出基于负序控制特性差异的柔性低频输电线路采样值电流积聚量保护新原理。新原理可在柔性低频送出线路发生不同类型故障时,利用积聚运算快速放大两侧负序电流差异特征,大幅提高线路保护动作速度,在区外故障时可靠不动作。最后,在PSCAD中搭建风电场经M3C送出系统的电磁暂态模型,结合现场实际故障录波,验证所提保护方法的动作性能,结果表明,所提保护能够快速识别区内外不同种类故障,区内出口金属性短路故障识别时间小于3 ms,且具有最高耐受200Ω的过渡电阻的动作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矩阵变换器 柔性低频输电 海上风电 控制特性差异 采样值电流积聚量 线路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阶价值梯度模型强化学习的工业过程控制方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博 潘福成 +1 位作者 周晓锋 李帅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434-2440,共7页
为了实现对高延时、非线性和强耦合的复杂工业过程稳定准确的连续控制,提出了一种基于二阶价值梯度模型强化学习的控制方法。首先,该方法在模型训练过程中加入了状态价值函数的二阶梯度信息,具备更精确的函数逼近能力和更高的鲁棒性,学... 为了实现对高延时、非线性和强耦合的复杂工业过程稳定准确的连续控制,提出了一种基于二阶价值梯度模型强化学习的控制方法。首先,该方法在模型训练过程中加入了状态价值函数的二阶梯度信息,具备更精确的函数逼近能力和更高的鲁棒性,学习迭代效率更高;其次,通过采用新的状态采样策略,可以更高效地利用模型进行策略学习。最后,通过在OpenAI的Gym公共实验环境和两个工业场景的仿真环境的实验表明:基于二阶价值梯度模型对比传统的基于最大似然估计模型,环境模型预测误差显著降低;基于二阶价值梯度模型的强化学习方法学习效率优于现有的基于模型的策略优化方法,具备更好的控制性能,并减小了控制过程中的振荡现象。可见该方法能有效地提升训练效率,同时提高工业过程控制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过程控制 模型强化学习 二阶价值梯度 状态价值函数 状态采样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值评价-风险评估-技术核验”统计评价模型用于低样本量能力验证——以水质监测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郑蓓 张雯雯 +3 位作者 王新 李红岩 龚迪慧 赵星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3-62,共10页
为解决低样本量下的能力验证z比分数评价结果可能偏离参加者真实能力水平的问题,建立了“z值评价-风险评估-技术核验”统计评价模型,以“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水中铁和氟化物的检测”国际能力验证项目为例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样本量... 为解决低样本量下的能力验证z比分数评价结果可能偏离参加者真实能力水平的问题,建立了“z值评价-风险评估-技术核验”统计评价模型,以“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水中铁和氟化物的检测”国际能力验证项目为例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样本量为14家(低样本量)、指定值与样本真值相对误差的绝对值大于4%时,铁检测项目获得“满意”评价结果的14家参加者中,5家存在数据“不准确”中/高风险;氟化物检测项目获得“满意”评价结果的11家参加者中,7家存在数据“不准确”中/高风险。技术核验反映出的突出问题是参加者未按照检测方法的要求实施质量控制措施,标准曲线绘制、试剂配制、关键仪器参数设置记录缺失,原始记录可追溯性较差。由此证实了数据风险点的存在,同时也印证了该统计评价模型的可靠性和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力验证 低样本量 指定值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lectra预训练模型并融合依存关系的中文事件检测模型 被引量:3
19
作者 尹宝生 孔维一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23-228,共6页
事件检测是信息提取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现存的事件检测模型受到语言模型训练目标的限制,只能被动地获取词与词之间的依赖关系,使得模型在训练的过程中过多地关注与训练目标不相关的成分,从而导致检测结果错误。以往的研究表明,充... 事件检测是信息提取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现存的事件检测模型受到语言模型训练目标的限制,只能被动地获取词与词之间的依赖关系,使得模型在训练的过程中过多地关注与训练目标不相关的成分,从而导致检测结果错误。以往的研究表明,充分理解上下文信息对于基于深度学习的事件检测技术至关重要。因此,在Electra预训练模型的基础上,引入KVMN网络来捕捉单词之间的依赖关系,以增强单词的语义特征,并采用了一种门控机制来加权这些特征。然后,为了解决中文事件检测中模型识别错误决策的问题,在输入中加入负样本,对不同样本加入不同程度的噪声,使模型学习更好的嵌入表示,有效提高了模型对未知样本的泛化能力。最后,在公共数据集LEVEN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优于现有方法,取得了93.43%的F1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检测 依存关系 键值记忆网络 门控机制 负采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级差需求下基于故障首半波比较的快速电流保护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振兴 朱益 +3 位作者 王扬赜 陈艳霞 皮志勇 翁汉琍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3-160,201,共9页
基于时间级差配合的梯级电流保护受限于出口线路保护动作时间,为缩短保护研判时间,提升配电网多级配合能力,提出一种小级差需求下基于故障首半波比较的快速电流保护方法。对传统电流保护动作时间进行分析,采用整定值构建模板曲线,与故... 基于时间级差配合的梯级电流保护受限于出口线路保护动作时间,为缩短保护研判时间,提升配电网多级配合能力,提出一种小级差需求下基于故障首半波比较的快速电流保护方法。对传统电流保护动作时间进行分析,采用整定值构建模板曲线,与故障电流采样值进行多点动态比较,基于有效值爬坡效应及采样值越限效应构建新的保护启动判据、考虑保护算法延迟及干扰点的影响构建新的动作判据,综合加快电流保护判别速度。利用PSCAD/EMTDC软件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在不同类型故障、不同故障时刻、负荷突增、干扰影响等工况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动作时间不超过10 ms,有利于小级差更加灵活和可靠的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级配电网 小级差 快速电流保护 继电保护 模板曲线 电流采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