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7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硫酸铜对河川沙塘鳢急性毒性和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1
作者 郑友 刘国兴 +2 位作者 霍春林 毕可然 赵宁好 《水产养殖》 2025年第2期16-20,36,共6页
开展了硫酸铜(CuSO_(4))对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ophila)急性毒性和相关酶活性的影响试验。采取静水生物测试法,以CuSO_(4)最低致死浓度范围的最大值为起点,按倍比稀释法设定0.3、0.5、0.7、0.9 mg/L 4个浓度梯度,测定硫酸铜对... 开展了硫酸铜(CuSO_(4))对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ophila)急性毒性和相关酶活性的影响试验。采取静水生物测试法,以CuSO_(4)最低致死浓度范围的最大值为起点,按倍比稀释法设定0.3、0.5、0.7、0.9 mg/L 4个浓度梯度,测定硫酸铜对河川沙塘鳢24 h、48 h、72 h、96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和安全浓度(SC),以及鳃和肝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的活性。结果表明,24 h、48 h、72 h、96 h的LC_(50)分别为0.899、0.808、0.681、0.592 mg/L,96 h的SC为0.0592 mg/L。随着时间的增加和硫酸铜浓度的升高,鱼体内GSH-PX、CAT、SOD活性总体呈下降趋势。指出,河川沙塘鳢在不同浓度硫酸铜环境中的适应性和体内SOD、CAT、GSH-PX活性的变化,反映了河川沙塘鳢机体受到铜离子(Cu^(2+))的不同胁迫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川沙塘鳢 急性毒性 硫酸铜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过氧化氢酶 总超氧化物歧化酶 半致死浓度 安全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S模型在岚河流域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晋华 孙西欢 李仰斌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6期735-736,752,共3页
介绍了SCS模型,在保留SCS模型物理意义的前提下,将SCS模型引用到位于汾河水库上游的中型流域岚河流域,通过对该流域实测降雨、洪水资料的分析,提出了适合该流域产流计算的CN值表和用于流域汇流计算的无因次单位线以及相应的汇流参数关... 介绍了SCS模型,在保留SCS模型物理意义的前提下,将SCS模型引用到位于汾河水库上游的中型流域岚河流域,通过对该流域实测降雨、洪水资料的分析,提出了适合该流域产流计算的CN值表和用于流域汇流计算的无因次单位线以及相应的汇流参数关系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S模型 产流计算 汇流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消毒剂对仿刺参幼参的急性毒性试验
3
作者 李慧耀 梁一帆 +3 位作者 杨求华 李昭杰 葛辉 吴建绍 《渔业研究》 2025年第1期56-63,共8页
【背景】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作为重要的海水经济养殖品种,其育苗过程中的水质管理及病害防控尤为重要。预防和控制其疾病的关键手段之一是使用消毒剂对水质和底质进行消毒。消毒剂的选择需兼顾有效性与安全性,以避免对幼参... 【背景】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作为重要的海水经济养殖品种,其育苗过程中的水质管理及病害防控尤为重要。预防和控制其疾病的关键手段之一是使用消毒剂对水质和底质进行消毒。消毒剂的选择需兼顾有效性与安全性,以避免对幼参造成不可逆的损害。【目的】研究4种常用消毒剂对仿刺参幼参的急性毒性,为仿刺参育苗过程中合理地选择消毒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健康、规格一致的仿刺参幼参作为试验对象,采用静水试验法开展4种常用水产消毒剂的急性毒性试验,计算各消毒剂在不同暴露时间下的半致死浓度(LC_(50))及安全浓度,以评估其毒性效应。【结果】当采用二氧化氯处理24、48、72和96 h时,仿刺参的半致死浓度(LC_(50))分别为2.97、2.06、1.56和0.96 mg/L,安全浓度为0.43 mg/L;当采用过硫酸氢钾处理24、48、72和96 h时,仿刺参的半致死浓度(LC_(50))分别为9.66、6.53、5.50和5.07 mg/L,安全浓度为1.32 mg/L;当采用二溴海因处理24、48、72和96 h时,仿刺参的半致死浓度(LC_(50))分别为12.80、7.84、7.01和6.02 mg/L,安全浓度为1.44 mg/L;当采用聚维酮碘处理24、48、72和96 h时,仿刺参的半致死浓度(LC_(50))分别为11.95、9.30、8.51和8.13 mg/L,安全浓度为2.17 mg/L。研究结果表明,二氧化氯表现出最强的急性毒性,其LC_(50)值随时间的延长而显著下降,表明其对仿刺参幼参的毒性作用迅速且强烈。相比之下,过硫酸氢钾、二溴海因及聚维酮碘的毒性依次减弱。【结论】4种消毒剂对仿刺参幼苗的毒性依次为二氧化氯>过硫酸氢钾>二溴海因>聚维酮碘,结合不同消毒剂的抑菌能力,可优先选用过硫酸氢钾作为消毒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刺参 消毒剂 急性毒性 半致死浓度 安全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枣仁醇提物及白桦脂酸抗神经坏死病毒的作用机制
4
作者 徐伟强 玉洁莹 +7 位作者 黄琳 余庆 刘明珠 王劭雯 孙云 韩书煜 秦启伟 李鹏飞 《南方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87-1801,共15页
【目的】探究酸枣仁醇提物(SZSE)及其活性成分白桦脂酸(BA)抗鱼类神经坏死病毒(NNV)的作用机制,为研发绿色、高效、无污染的抗NNV渔用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CCK-8检测及免疫荧光试验确定SZSE及其活性成分BA的... 【目的】探究酸枣仁醇提物(SZSE)及其活性成分白桦脂酸(BA)抗鱼类神经坏死病毒(NNV)的作用机制,为研发绿色、高效、无污染的抗NNV渔用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CCK-8检测及免疫荧光试验确定SZSE及其活性成分BA的细胞安全工作浓度,再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晶紫染色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SZSE及其活性成分BA的抗NNV效果,并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探析二者的抗NNV作用机制。【结果】SZSE及其活性成分BA的细胞安全工作浓度分别为:SZSE≤50μg/mL,BA≤6.25μg/mL,且50μg/mL SZSE或6.25μg/mL BA对卵形鲳鲹脾脏成纤维细胞(TOSF)无毒性作用。NNV与50、25、12.5μg/mL的SZSE或6.25、3.125、1.5625μg/mL的BA分别共孵育TOSF细胞,48 h后发现药物处理的TOSF细胞病变效应(CPEs)明显低于NNV组;结晶紫染色发现药物处理后活的TOSF细胞数量也明显多于NNV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经药物处理后TOSF细胞中NNV的CP基因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低于NNV组(P<0.01),且呈剂量依赖关系。SZSE及其活性成分BA在NNV感染前后2 h分别处理TOSF细胞均具有抗病毒效果,表明SZSE及其活性成分BA不仅具有预防病毒感染的作用,还能用于治疗病毒感染。此外,SZSE及其活性成分BA通过与NNV粒子相互作用、干扰NNV侵染宿主细胞过程中的吸附、侵入及复制阶段,以及调控CAT、GSH-Px、HO-1、TGF、Keap1和Nrf2等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而发挥抗病毒作用。【结论】SZSE及其活性成分BA具有抑制NNV感染的功能,不仅能干扰NNV侵染宿主细胞过程中的吸附、侵入及复制阶段,还通过调控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而发挥抗病毒作用。可见,SZSE及其活性成分BA具有开发为绿色、高效抗NNV渔用药物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枣仁醇提物(SZSE) 白桦脂酸(BA) 神经坏死病毒(NNV) 抗病毒 安全工作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复位双肢剪切型耗能段的中心支撑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5
作者 江文明 曾思智 +2 位作者 常丽青 邵铁峰 胡淑军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3-222,共10页
提出一种用于中心支撑结构中钢支撑与支撑连接板之间的自复位双肢剪切型耗能段,包括自双肢短剪切型耗能段、形状记忆合金(shape memory alloy,SMA)棒材和碟形弹簧。采用校正的有限元法对自复位双肢剪切型耗能段进行研究,得到其滞回性能... 提出一种用于中心支撑结构中钢支撑与支撑连接板之间的自复位双肢剪切型耗能段,包括自双肢短剪切型耗能段、形状记忆合金(shape memory alloy,SMA)棒材和碟形弹簧。采用校正的有限元法对自复位双肢剪切型耗能段进行研究,得到其滞回性能和破坏模式。随后开展带普通支撑、带双肢短剪切型耗能段、带自复位双肢剪切型耗能段的中心支撑结构抗震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自复位双肢剪切型耗能段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和较小的残余变形,拉力下SMA棒材受拉且碟形弹簧静止,压力下SMA棒材静止且碟形弹簧受压,并使构件在拉、压作用下承载力基本相等。多遇地震下,各结构中所有构件均处于弹性,抗震性能基本相同;罕遇地震下,普通钢支撑发生严重屈曲;双肢短剪切型耗能段表现出良好的承载力和变形能力,钢支撑始终处于弹性,且带自复位双肢剪切型耗能段的中心支撑结构残余变形明显下降,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和震后功能恢复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支撑结构 自复位双肢剪切型耗能段 SMA棒材 碟形弹簧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茜草素对鸭肠炎病毒体外复制的影响
6
作者 刘丽娟 毕文文 周碧君 《养殖与饲料》 2025年第6期79-84,共6页
[目的]探究中药活性成分茜草素对鸭肠炎病毒(DEV)体外复制的抑制作用,缓解当前养殖业中DEV引发的高死亡率、抗生素滥用及耐药性等问题,提供安全、天然的“替抗”候选药物。[方法]试验通过设空白对照组(A组)、茜草素对照组(B组)、DEV感染... [目的]探究中药活性成分茜草素对鸭肠炎病毒(DEV)体外复制的抑制作用,缓解当前养殖业中DEV引发的高死亡率、抗生素滥用及耐药性等问题,提供安全、天然的“替抗”候选药物。[方法]试验通过设空白对照组(A组)、茜草素对照组(B组)、DEV感染组(D组)和茜草素干预组(E组)分别处理鸭胚成纤维细胞(DEF)后,测定DEV的半数组织细胞感染剂量(TCID_(50)),利用CCK-8法确定茜草素的最大安全浓度(TC_(0)),并通过细胞病变观察(CPE)和荧光定量PCR(q-PCR)技术分析茜草素对DEV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DEV-GZ贵州分离株TCID_(50)为3.98×10^(-5)/0.1 mL;茜草素TC_(0)为0.05 mg/mL;空白对照组和茜草素对照组无细胞病变(CPE),而DEV感染组细胞出现皱缩变圆、脱落等CPE现象,茜草素干预组细胞病变程度较DEV感染组轻;空白对照组和茜草素对照组未检测出DEV,而DEV感染组病毒相对表达量高,茜草素干预组病毒相对表达量低。[结论]茜草素可减轻DEV引起的细胞病变并抑制病毒增殖,具有抗DEV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茜草素 鸭肠炎病毒 最大安全浓度 细胞病变 相对表达量 体外复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种常用除草剂对蛇鮈幼鱼的急性毒性实验
7
作者 孙述好 《黑龙江水产》 2025年第4期430-436,共7页
在水温为(22±2)℃的静水条件下,用丁草胺、扑草净、氰氟草酯、草灭灵、绿净、除根净6种常用除草剂对蛇鮈(Saurogobio dabryi)幼鱼进行急性毒性实验。实验结果表明:6种常用除草剂对蛇鮈幼鱼的96 h半致死浓度(LC_(50))分别为3.42 mg/... 在水温为(22±2)℃的静水条件下,用丁草胺、扑草净、氰氟草酯、草灭灵、绿净、除根净6种常用除草剂对蛇鮈(Saurogobio dabryi)幼鱼进行急性毒性实验。实验结果表明:6种常用除草剂对蛇鮈幼鱼的96 h半致死浓度(LC_(50))分别为3.42 mg/L、6.47 mg/L、4.11 mg/L、2.57 mg/L、8.00 mg/L、4.04 mg/L,安全浓度则分别是0.34 mg/L、0.65 mg/L、0.41 mg/L、0.26 mg/L、0.80 mg/L、0.40 mg/L。蛇鮈幼鱼对以上除草剂毒性的敏感程度存在差异,其敏感性由强到弱依次为草灭灵>丁草胺>除根净>氰氟草酯>扑草净>绿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鮈(Saurogobio dabryi) 急性毒性 半致死浓度(LC_(50)) 安全浓度(s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车陂涌城市雨洪模拟模型构建
8
作者 何畅烨 林凯荣 +3 位作者 罗威 徐源浩 皋云 李碧琦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0-100,共11页
【目的】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快速城市化对水文过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之城市复杂下垫面对产汇流计算带来了挑战,迫切需要综合考虑各种不同下垫面条件下的城市洪涝模拟技术。【方法】根据产汇流属性以及土地利用类型将城市复杂下垫... 【目的】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快速城市化对水文过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之城市复杂下垫面对产汇流计算带来了挑战,迫切需要综合考虑各种不同下垫面条件下的城市洪涝模拟技术。【方法】根据产汇流属性以及土地利用类型将城市复杂下垫面分类为透水面、直接不透水面和间接不透水面,分别采用蓄满产流、超渗产流和API-SCS-CN产流计算方法,再结合坡面、管道和河道汇流,以广州市天河区车陂涌流域为研究区构建了车陂涌城市雨洪模拟模型,并利用2021—2023年实测降雨径流数据检验考虑复杂下垫面的车陂涌城市雨洪模拟模型的实用性。【结果】车陂涌城市雨洪模拟模型率定期内流量模拟精度纳什效率系数达0.71,相关系数达0.74,验证期内流量模拟纳什效率系数达0.79,相关系数达0.81,相同建模条件下SWMM-SCS模型流量纳什效率系数达0.5,相关系数达0.6。【结论】车陂涌城市雨洪模拟模型的模拟结果较SWMM-SCS模型更加准确,纳什效率系数提升了66.7%,径流相关系数提升了29.7%,洪量误差则降低了48.3%,洪峰流量误差降低了3.2%,说明考虑复杂下垫面并利用多种产流模式的城市雨洪模型结构具有一定可靠性和应用前景,可为城市雨洪模拟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 复杂下垫面 城市雨洪模拟 产汇流 API-scS-CN 车陂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硝酸盐对降海早期大西洋鲑(Salmo salar)的急性毒性
9
作者 陈娟 刘淑兰 +5 位作者 赵延宁 胡丽萍 纪凯 王振洋 韩厚伟 姜黎明 《水产学杂志》 2025年第1期15-20,共6页
在水温(15.6±1.5)℃和盐度30~31下,将平均体质量279 g的大西洋鲑(Salmo salar)降海鲑置于容积3 m^(3)、加入2.5 m^(3)水的圆柱形玻璃钢养殖缸中,每缸24尾,24 h连续充气。用NaNO_(2)母液配制亚硝酸盐质量浓度为0 mg/L(NaNO_(2)浓度&... 在水温(15.6±1.5)℃和盐度30~31下,将平均体质量279 g的大西洋鲑(Salmo salar)降海鲑置于容积3 m^(3)、加入2.5 m^(3)水的圆柱形玻璃钢养殖缸中,每缸24尾,24 h连续充气。用NaNO_(2)母液配制亚硝酸盐质量浓度为0 mg/L(NaNO_(2)浓度<0.01 mg/L,对照组)、5.00 mg/L、9.44 mg/L、17.38 mg/L、33.66 mg/L、63.55 mg/L和120.00 mg/L,研究大西洋鲑(Salmo salar)降海鲑对亚硝酸盐毒性的耐受力。结果表明,亚硝酸盐对大西洋鲑降海鲑的24 h、48 h、72 h、96 h的LC_(50)分别为46.636 mg/L、30.838 mg/L、15.266 mg/L和8.744 mg/L,安全浓度(SC)为0.874 mg/L。本研究结果可为合理调控大西洋鲑循环水养殖水体中亚硝酸盐浓度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硝酸盐 安全浓度 急性毒性 大西洋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水产常用药物对华鳈鱼苗的急性毒性试验 被引量:1
10
作者 戴瑜来 黄辉 +3 位作者 戴杨鑫 谢楠 许宝青 林启存 《水产养殖》 CAS 2024年第6期1-4,36,共5页
采用静态急性毒性试验法,开展了硫酸铜、敌百虫、甲苯咪唑、聚维酮碘等4种水产常用药物,对华鳈鱼苗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硫酸铜对华鳈24,48和96 h的半致死浓度(LC_(50))分别为0.63,0.41和0.29 mg/L,安全浓度(SC)为0.05 mg/L;敌百... 采用静态急性毒性试验法,开展了硫酸铜、敌百虫、甲苯咪唑、聚维酮碘等4种水产常用药物,对华鳈鱼苗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硫酸铜对华鳈24,48和96 h的半致死浓度(LC_(50))分别为0.63,0.41和0.29 mg/L,安全浓度(SC)为0.05 mg/L;敌百虫对华鳈鱼苗24,48和96 h的LC_(50)分别为58.73,25.58和13.98 mg/L,SC为1.44 mg/L;甲苯咪唑对华鳈鱼苗24,48和96 h的LC_(50)分别为4.89,3.11和2.57 mg/L,SC为0.38 mg/L;聚维酮碘对华鳈24,48和96 h的LC_(50)分别为11.58,10.43和10.31 mg/L,SC为2.54 mg/L。指出,硫酸铜慎用于试验规格的华鳈鱼苗,敌百虫、甲苯咪唑、聚维酮碘可用于试验规格华鳈鱼苗的疾病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鳈 硫酸铜 敌百虫 甲苯咪唑 聚维酮碘 急性毒性 安全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铜对河川沙塘鳢的急性毒性、肝脏抗氧化酶活性及组织结构的影响
11
作者 刘国兴 李杰 +4 位作者 周梓涵 郑友 丁淑燕 郝忱 蒋琦辰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4年第12期65-72,92,共9页
为探究硫酸铜(CuSO_(4))对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ophila)的急性毒性效应,采用静水生物测试法,根据预试验结果,设定了1.58、2.22、3.16、6.33、12.66和15.82 mg/L共6个浓度梯度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并设定了0.50、0.75、1.00和1.25 m... 为探究硫酸铜(CuSO_(4))对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ophila)的急性毒性效应,采用静水生物测试法,根据预试验结果,设定了1.58、2.22、3.16、6.33、12.66和15.82 mg/L共6个浓度梯度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并设定了0.50、0.75、1.00和1.25 mg/L共4个浓度梯度进行急性暴露试验,分别在6、12、24、48、72、96 h时测定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和肝、鳃组织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CuSO_(4)对河川沙塘鳢24、48、72和96 h的LC_(50)分别为8.38、3.87、2.92和2.50 mg/L,SC为0.25 mg/L。随着时间的推移和CuSO_(4)浓度的升高,SOD、CAT和GSH-PX活性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达峰值时与CK差异显著;MDA含量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最低值和峰值时均与CK差异显著。急性暴露后的河川沙塘鳢肝组织出现空泡化、坏死,细胞核溶解消失,鳃组织出现肿胀变形、坏死脱落。因此,SOD、CAT、GSH-PX活性和MDA含量以及肝、鳃组织结构的变化均反映了河川沙塘鳢机体的受损伤程度,可作为后续河川沙塘鳢养殖试验中用药评价的参考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川沙塘鳢 硫酸铜 安全浓度 组织结构 抗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水产药物对松荷鲤的急性毒性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健 李赫 +6 位作者 李敬伟 胡宗云 刘宗英 肖祖国 封岩 吴丽娜 闫有利 《渔业研究》 2024年第2期162-170,共9页
在水温(20±1)℃下,采用静水试验法研究了聚维酮碘、强氯精和高效氯氰菊酯3种常用水产药物对体长(118.8±5.63)mm、体质量(72.75±15.11)g松荷鲤(Cyprinus carpio Songhe)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聚维酮碘对松荷鲤的24、4... 在水温(20±1)℃下,采用静水试验法研究了聚维酮碘、强氯精和高效氯氰菊酯3种常用水产药物对体长(118.8±5.63)mm、体质量(72.75±15.11)g松荷鲤(Cyprinus carpio Songhe)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聚维酮碘对松荷鲤的24、48、72、96 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870.551、790.650、694.959、654.692 mg/L,安全质量浓度为195.653 mg/L;强氯精对松荷鲤的24、48、72、96 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23.076、19.608、15.674、13.871 mg/L,安全质量浓度为4.247 mg/L;高效氯氰菊酯对松荷鲤的24、48、72、96 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4.620、2.216、1.205、0.847 mg/L,安全质量浓度为0.153 mg/L。3种药物对松荷鲤的毒性大小为高效氯氰菊酯>强氯精>聚维酮碘。根据有毒物质对鱼类毒性的评价标准,结果表明聚维酮碘和强氯精对松荷鲤为低毒药物,可作为生产中的首选药物;高效氯氰菊酯对松荷鲤为高毒药物,在生产中需谨慎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荷鲤 水产药物 急性毒性 半致死质量浓度(LC 50) 安全质量浓度(sc) 药物毒性蓄积程度系数(MA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银在南美白对虾养殖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孟耀文 黄国强 +3 位作者 吴若宁 陆洁 苏兴 钟声平 《水产养殖》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研究了纳米银对南美白对虾苗的毒性、弧菌的杀灭能力和抑制效果,以及可能导致养殖水体和养殖对虾中的银累积。结果表明,纳米银对南美白对虾苗的96 h半致死浓度(LC50)为推荐使用浓度(0.5 mL/m^(3))的2241.54倍(1120.77 mL/m^(3)),48 h LC... 研究了纳米银对南美白对虾苗的毒性、弧菌的杀灭能力和抑制效果,以及可能导致养殖水体和养殖对虾中的银累积。结果表明,纳米银对南美白对虾苗的96 h半致死浓度(LC50)为推荐使用浓度(0.5 mL/m^(3))的2241.54倍(1120.77 mL/m^(3)),48 h LC50-为推荐使用浓度的5421.70倍(2780.15 mL/m^(3))。相应的安全浓度(SC)(按0.05的应用系数)分别为96 h SC 56.04 mL/m^(3)和48 h SC 135.54 mL/m^(3)。指出,纳米银能够明显杀灭和抑制养殖水体和对虾身体的弧菌,是一种高效的疾病预防药物,但会造成养殖水体银浓度增加,并在对虾体内有一定量的累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美白对虾 纳米银 对虾养殖 半致死浓度 安全浓度 弧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常用稻田农药对大鳞副泥鳅的急性毒性研究
14
作者 孙述好 李应东 《黑龙江水产》 2024年第3期306-309,共4页
为研究吡蚜酮、稻杰和二甲四氯钠三种常用稻田农药对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急性毒性的影响,选择体长约2.74 cm、体重约5.57 g的大鳞副泥鳅作为受试对象,分别采用40 mg/L、80 mg/L、180 mg/L、280 mg/L和380 mg/L药物浓度... 为研究吡蚜酮、稻杰和二甲四氯钠三种常用稻田农药对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急性毒性的影响,选择体长约2.74 cm、体重约5.57 g的大鳞副泥鳅作为受试对象,分别采用40 mg/L、80 mg/L、180 mg/L、280 mg/L和380 mg/L药物浓度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吡蚜酮的安全浓度最高,二甲四氯钠次之,稻杰最低,而三者的96 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280 mg/L、8 mg/L和90 mg/L,安全浓度分别为28 mg/L、0.8 mg/L和9 mg/L。研究结果表明,大鳞副泥鳅对这3种农药都表现出较高的敏感性,其敏感性依次为稻杰>二甲四氯钠>吡蚜酮。该研究为稻田养殖大鳞副泥鳅过程中的农药使用浓度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 农药 急性毒性试验 半致死浓度 安全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铜对栉孔扇贝急性毒性胁迫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刘天红 孙福新 +4 位作者 王颖 吴志宏 孙元芹 李晓 卢珺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17-320,共4页
探讨了硫酸铜对栉孔扇贝的24、48、72、96h的毒性,并计算出硫酸铜对栉孔扇贝的24、48、72、96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LC50)分别为(0.32±0.099)mg/L、(0.112±0.022)mg/L、(0.074±0.005)mg/L、(0.063±0.005)mg/L,安全质... 探讨了硫酸铜对栉孔扇贝的24、48、72、96h的毒性,并计算出硫酸铜对栉孔扇贝的24、48、72、96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LC50)分别为(0.32±0.099)mg/L、(0.112±0.022)mg/L、(0.074±0.005)mg/L、(0.063±0.005)mg/L,安全质量浓度为0.012 mg/L。试验结果表明,硫酸铜对于12月龄的栉孔扇贝属于剧毒类物质(96h LC50<0.1 mg/kg);硫酸铜对栉孔扇贝的安全质量浓度与GB 11607—1989的铜离子的限量及GB 3097—1997的二类标准限量接近;暴露时间和不同时间的硫酸铜与栉孔扇贝的半致死浓度呈正相关,且二者相互影响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铜 栉孔扇贝 半致死质量浓度 安全质量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浮剂润湿分散剂选择方法研究 被引量:61
16
作者 黄啟良 李风敏 +2 位作者 袁会珠 杨代斌 齐淑华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3期66-70,共5页
在已报道方法的基础上 ,研究了悬浮剂润湿分散剂不同种类和用量与其分散液表面张力和在靶体表面上的接触角及最大持留量的关系 ,结果发现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 ,相互之间具有很好的相关性。表明 ,表面张力。
关键词 悬浮剂 润湿分散剂 表面张力 接触角 最大持留量 农药 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氮对文蛤存活及能量收支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陈金凤 黄鹤忠 +3 位作者 徐汗富 何华敏 范皖苏 丁飞飞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0-46,共7页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氨氮(NH3-N)对文蛤(Meretrix meretrix)的急性毒性作用以及对其能量收支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水温(24.5±0.5)℃,盐度21.5,pH8.00的条件下,文蛤(壳长3.85~4.35cm)死亡率随着氨氮质量浓度、胁迫时间的增加...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氨氮(NH3-N)对文蛤(Meretrix meretrix)的急性毒性作用以及对其能量收支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水温(24.5±0.5)℃,盐度21.5,pH8.00的条件下,文蛤(壳长3.85~4.35cm)死亡率随着氨氮质量浓度、胁迫时间的增加而增加(P<0.05)。96 h文蛤死亡率与添加氨氮(NH3-Nt)质量浓度对数的回归方程为Y=2.3787x+0.3246(R2=0.978 9),文蛤对总氨氮(NH3-Nt)或分子氨(NH3-Nm)的安全浓度(SC96h)为9.237 mg/L或0.418 mg/L;随着环境中添加氨氮(NH3-Nt)质量浓度的不断上升(0,0.5,1,2,4,9,18,36 mg/L),文蛤摄食能不断下降,呼吸能和排泄能则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总氨氮(NH3-Nt)在0~2 mg/L(或NH3-Nm≤0.090 mg/L)时,文蛤的生长余力没有显著变化(P﹥0.05);当总氨氮(NH3-Nt)≥4 mg/L(或NH3-Nm≥0.181mg/L)时,文蛤的生长余力显著降低(P<0.05)。因此,文蛤养殖环境中的NH3-Nt或NH3-Nm应控制在2mg/L或0.090 mg/L以下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蛤(Meretrix meretrix) 氨氮胁迫 安全质量浓度 能量收支 生长余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裂腹鱼幼鱼对盐度的耐受性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胡思玉 陈雪梅 +1 位作者 赵海涛 陈永祥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30-433,共4页
在水温20℃,pH=7.1,24 h不断充氧的条件下,观察记录昆明裂腹鱼幼鱼在不同盐浓度下的生活状态,测定其对盐度的耐受性。试验结果表明,24 h、48 h、72 h和96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15.2399 g/L、12.8126 g/L、12.2689 g/L、11.8187 g/L... 在水温20℃,pH=7.1,24 h不断充氧的条件下,观察记录昆明裂腹鱼幼鱼在不同盐浓度下的生活状态,测定其对盐度的耐受性。试验结果表明,24 h、48 h、72 h和96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15.2399 g/L、12.8126 g/L、12.2689 g/L、11.8187 g/L,两个级别的安全浓度(SC)分别为1.1819 g/L和2.7169 g/L。半致死浓度随时间的增加而减小,说明其对盐度的抵御力随生活在一定盐溶液时间增加而减弱。昆明裂腹鱼幼鱼在死亡前出现急游、游向水面、活动减弱、身体失衡、翻白现象,死亡后体表分泌大量粘液,口角、鱼鳍有充血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明裂腹鱼 盐度 半致死浓度(LC50) 安全浓度(sc) 耐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种农药对克氏原螯虾幼虾的急性毒性 被引量:28
19
作者 徐怡 刘其根 +3 位作者 胡忠军 沈竑 曹君韫 童留青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10年第1期50-56,共7页
研究了在实验室常温条件下敌杀死、索虫亡、百草一号、敌敌畏、卷清、逐灭(池塘水)、逐灭(自来水)、锐劲特、抑虱净、草甘膦、星科等10种农药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幼虾的急性毒性效应.试验结果表明,克氏原螯虾幼虾对不同... 研究了在实验室常温条件下敌杀死、索虫亡、百草一号、敌敌畏、卷清、逐灭(池塘水)、逐灭(自来水)、锐劲特、抑虱净、草甘膦、星科等10种农药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幼虾的急性毒性效应.试验结果表明,克氏原螯虾幼虾对不同农药的耐受力相差较大.敌杀死、索虫亡、百草一号、敌敌畏、卷清、逐灭(池塘水)、逐灭(自来水)、锐劲特、抑虱净、草甘膦、星科对克氏原螯虾幼虾的24h半致死浓度(24hLC50)分别为4.62×10-3、2.28×10-2、16.7、2.57×10-1、4.73×10-3、8.91×10-2、2.97×10-2、8.90×10-2、8.08、5.52×103、3.64×10-1mg·L-1;48h半致死浓度(48hLC50)分别为3.07×10-3、1.46×10-2、15.8、1.98×10-1、4.33×10-3、3.48×10-2、1.48×10-2、6.01×10-2、6.47、4.06×103、1.99×10-1mg·L-1;其安全浓度(SC)分别为4.07×0-4、1.80×10-3、4.16、3.72×10-2、1.09×10-3、1.59×10-3、1.10×10-3、8.22×10-3、1.24、6.59×102、1.78×10-2mg·L-1.相比之下,草甘膦对克氏原螯虾幼虾的毒性最低,百草一号的毒性也相对较低,可以作为稻虾混养系统病虫害防治的首选,而敌杀死、卷清等对克氏原螯虾幼虾的毒性极高,应尽量避免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 农药 急性毒性 半致死浓度 安全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种水产药物对草鱼鱼种的急性毒性试验 被引量:27
20
作者 叶素兰 余治平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564-566,共3页
通过试验确定了兴棉宝、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敌百虫、二溴海因、漂白粉、二氧化氯制剂对草鱼鱼种的最低致死质量浓度范围、半致死质量浓度和安全质量浓度。草鱼鱼种对6种药物的敏感性按96 h LC50值为标准依次为:兴棉宝>硫酸铜硫酸... 通过试验确定了兴棉宝、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敌百虫、二溴海因、漂白粉、二氧化氯制剂对草鱼鱼种的最低致死质量浓度范围、半致死质量浓度和安全质量浓度。草鱼鱼种对6种药物的敏感性按96 h LC50值为标准依次为:兴棉宝>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漂白粉>二氧化氯>敌百虫>二溴海因。它们的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0.047、0.11、2.75、6.34、8.48、14.1 mg/L。兴棉宝对草鱼鱼种的毒性最大且安全质量浓度低,应禁用;建议慎用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而漂白粉、二氧化氯、敌百虫、二溴海因均可安全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鱼种 水产药物 急性毒性 半致死质量浓度 安全质量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