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41篇文章
< 1 2 24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IL教学模式的创新实践探索:基于“时尚媒体趋势”课程的实证研究
1
作者 丁肇辰 周凤 刘愿 《艺术设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11,129,共8页
随着全球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时尚教育不断探索新教学模式以实现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本文以“时尚媒体趋势”课程为例,适应性引入COIL教学模式开展创新教学实践,并探索课程设计和课程评价的可复制路径:结合COIL教学模式的优势,从教学... 随着全球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时尚教育不断探索新教学模式以实现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本文以“时尚媒体趋势”课程为例,适应性引入COIL教学模式开展创新教学实践,并探索课程设计和课程评价的可复制路径:结合COIL教学模式的优势,从教学设计、组织设计、知识共享、课程迭代等维度优化课程设计;构建课程评价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课程满意度问卷指标,明确课程迭代升级方向。多年教学实践表明,借助COIL教学模式,“时尚媒体趋势”有效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全球共享,实现了跨领域、跨专业、跨时空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为时尚教育其他课程的教学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il教学模式 教学创新实践 时尚教育 层次分析法 实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IL和BMP15基因组织表达与阿勒泰羊产羔数的关联分析
2
作者 马应国 於建国 +3 位作者 李林波 艾布什 郝耿 刘玲玲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8-44,共7页
本试验以阿勒泰羊为研究对象,筛选与阿勒泰羊的产羔数相关的候选基因,为寻找绵羊产羔性状分子标记和绵羊育种提供科学依据。利用KASP分型技术,对BMP15和COIL基因SNP进行基因分型并将不同基因型与产羔数关联分析,同时利用qPCR法对BMP15和... 本试验以阿勒泰羊为研究对象,筛选与阿勒泰羊的产羔数相关的候选基因,为寻找绵羊产羔性状分子标记和绵羊育种提供科学依据。利用KASP分型技术,对BMP15和COIL基因SNP进行基因分型并将不同基因型与产羔数关联分析,同时利用qPCR法对BMP15和COIL基因在产单双羔阿勒泰羊9个不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OIL基因(g.7321466C>G)检测出GG(0.36)、GC(0.50)和CC(0.14)型。BMP15基因(g.E2-775T>C)检测出AA(0.76)、AG(0.22)和GG(0.01)型。遗传学分析表明,COIL和BMP15基因PIC值分别为0.48和0.23,为中度和低度多态位点。χ^(2)检验结果表明,两个基因在阿勒泰羊中均处于哈代温伯格(Hardy-weinberg)平衡(P>0.05)。关联分析显示,BMP15基因三种基因型产羔数间有显著差异(P<0.05),AA型的产羔数比AG和GG型多了0.14和0.61只。COIL基因的不同基因型产羔数间有显著差异(P<0.05),GG的产羔数型比GC和CC型多了0.2和0.31只。qPCR分析结果显示,BMP15基因在双羔组下丘脑、小脑中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单羔组(P<0.01),卵巢中表达量显著高于单羔组(P<0.05);COIL基因在双羔组垂体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单羔组(P<0.01),下丘脑表达量显著高于单羔组(P<0.05)。BMP15基因g.E2-775T>C位点不同基因型的产羔数差异显著,AA型产羔数显著高于AG和GG型产羔数(P<0.05),该基因可能通过下丘脑神经分泌小细胞分泌某种激素作用于卵巢,刺激卵巢超数排卵进而影响阿勒泰羊的产羔数,COIL基因g.7321466C>G位点GG基因型个体产羔数显著高于GC和CC型(P<0.05),该基因可能通过垂体释放某种激素作用于子宫或卵巢而影响产羔数,其具体的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BMP15和COIL基因两位点与阿勒泰羊产羔数密切相关,可作为影响阿勒泰羊产羔数潜在的分子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勒泰羊 BMP15基因 coil基因 组织表达 多态性 产羔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浪羊与湖羊杂交产羔性状COIL及BMPR-IB基因遗传效应分析
3
作者 史香云 李焦智 +1 位作者 刘玲玲 刘武军 《新疆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3-250,共8页
【目的】分析COIL及BMPR-IB基因与产羔数关联性,探究多浪羊与湖羊(简称多湖杂交)后代产羔性状COIL及BMPR-IB基因的遗传效应。【方法】研究以多浪羊与湖羊级进杂交F_(1)代、F_(2)代、F_(3)代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多湖杂交F_(1)代(228只)、... 【目的】分析COIL及BMPR-IB基因与产羔数关联性,探究多浪羊与湖羊(简称多湖杂交)后代产羔性状COIL及BMPR-IB基因的遗传效应。【方法】研究以多浪羊与湖羊级进杂交F_(1)代、F_(2)代、F_(3)代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多湖杂交F_(1)代(228只)、F_(2)代(254只)、F_(3)代(252只),进行全血DNA提取,COIL基因利用扩增阻滞突变系统PCR(ARMS-PCR)技术基因分型、BMPR-IB基因利用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基因分型后,与产羔数关联分析。【结果】在多湖杂交F_(1)代中,突变纯合GG型产羔数极显著高于突变杂合CG、野生CC型产羔数(P<0.01),突变杂合CG型产羔数极显著高于野生CC型产羔数(P<0.01);在多湖杂交F_(2)代中突变纯合GG型与突变杂合CG、野生CC型产羔数间均差异极显著(P<0.01);在多湖杂交F_(3)代中,突变纯合GG、突变杂合CG型产羔数极显著高于CC型(P<0.01),GG型产羔数极显著高于CG型(P<0.05)。在多湖杂交F_(1)、F_(2)、F_(3)代中均为突变纯合BB型产羔数极显著高于突变杂合B+型、野生++型产羔数(P<0.01),突变杂合B+型产羔数极显著高于野生++型产羔数(P<0.01)。【结论】COIL基因与BMPR-IB基因均对多湖杂交后代产羔数影响显著,但BMPR-IB基因在多湖杂交后代突变率较低,可能不适合作为筛选多湖杂交双羔群体的关键基因,COIL基因可以作为筛选多湖杂交高繁殖率的新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浪羊 湖羊 杂交 产羔性状 coil基因 BMPR-IB基因 遗传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永磁体和线圈复合结构的磁性粒子成像零磁场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杨丹 刘素羽 +2 位作者 张昊 李天兆 徐彬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5-345,共11页
磁性粒子成像(MPI)中的磁场拓扑结构及其产生的零磁场能够直接对成像结果的质量造成影响。针对MPI系统的零磁场设计,该文提出一种永磁体与线圈复合的磁场结构。该结构综合永磁体能够直接产生大梯度静磁场的优势及电磁线圈通过控制激励... 磁性粒子成像(MPI)中的磁场拓扑结构及其产生的零磁场能够直接对成像结果的质量造成影响。针对MPI系统的零磁场设计,该文提出一种永磁体与线圈复合的磁场结构。该结构综合永磁体能够直接产生大梯度静磁场的优势及电磁线圈通过控制激励方式精准调控磁场的优势来构造线型零磁场(FFL)。对所设计的磁场拓扑结构首先进行了基于圆形线圈、矩形线圈和矩形永磁体所产生静磁场的比较;然后从磁场空间分布、磁场梯度和磁场均匀性等方面对FFL进行分析;最后通过有限元仿真确定了线型零磁场的平移扫描区域范围,并进行了MPI分辨率及血管成像研究。结果表明,该文所提拓扑结构产生的FFL磁场梯度达到3.075 T/m,磁场梯度均匀性达到98.7%,在扫描区域为30 mm×70 mm×70 mm的空间内的成像分辨率能够达到1 mm。证明了该文所提拓扑结构应用于磁性粒子成像系统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粒子成像 永磁体与线圈复合 线型零磁场 磁场梯度 磁场均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增塑剂对聚氯乙烯卷材耐久性的影响
5
作者 谷亚新 张继丰 +1 位作者 刘运学 范兆荣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5-150,共6页
为了研究多种不同的单一增塑剂对聚氯乙烯防水卷材在固液气3种状态下的耐久性能的影响,以增塑剂、聚氯乙烯和钙锌热稳定剂为主要原料,通过混炼模压制备聚氯乙烯卷材,对比添加不同种类的增塑剂在固态泡沫板荷载、液态三种溶液(水、无水... 为了研究多种不同的单一增塑剂对聚氯乙烯防水卷材在固液气3种状态下的耐久性能的影响,以增塑剂、聚氯乙烯和钙锌热稳定剂为主要原料,通过混炼模压制备聚氯乙烯卷材,对比添加不同种类的增塑剂在固态泡沫板荷载、液态三种溶液(水、无水乙醇、石油醚)和气态3种介质状态下对PVC防水卷材的质量损失率,分析不同增塑剂对聚氯乙烯卷材耐久性的影响,并通过热失重分析其不同增塑剂制品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在气相介质中耐挥发性能最佳的是癸二酸二辛酯、偏苯三酸三辛酯、柠檬酸三丁酯,而在水中的耐抽出性能整体皆比较好,在无水乙醇中,耐抽出性能最佳的是氯化石蜡、偏苯三酸三辛酯、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而在石油醚介质中,耐抽出性能最佳的是柠檬酸三丁酯、氯化石蜡、偏苯三酸三辛酯。在固态介质中,耐迁移性能最佳的为氯化石蜡、偏苯三酸三辛酯、环己烷1,2-二甲酸二异壬基。热稳定性最佳的为邻苯二甲基二辛酯、环己烷1,2-二甲酸二异壬基、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在不同介质中的综合条件下,耐久性能最佳的单一增塑剂为柠檬酸三丁酯、偏苯三酸三辛酯及氯化石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塑剂 聚氯乙烯卷材 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四矩形正交线圈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混合式补偿拓扑优化及其抗偏移性
6
作者 刘旭 曹宇鹏 +1 位作者 夏晨阳 杨龙月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3828-3841,共14页
在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中,由于车辆停靠不准导致的位置偏移是不可避免的,这将造成系统参数变化,从而引起输出电压波动,甚至损坏系统。因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四矩形正交(QRQP)线圈的新型混合式补偿拓扑结构,并给出其参数设计准则与优化... 在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中,由于车辆停靠不准导致的位置偏移是不可避免的,这将造成系统参数变化,从而引起输出电压波动,甚至损坏系统。因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四矩形正交(QRQP)线圈的新型混合式补偿拓扑结构,并给出其参数设计准则与优化策略,以有效提升系统的多方向抗偏移特性。优化后的系统可在一定范围内的任意角度偏移及负载变化工况下,维持系统输出电压的恒定,且当接收线圈移除时,还可有效地限制原边电流,从而保障系统安全。所提混合式补偿拓扑结构及其优化方法经过了1 kW的实验室原型样机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当负载电阻在20~100Ω变化范围内,系统在X轴偏移−140~140 mm、Y轴偏移−105~105 mm以及XY轴对角偏移−200~200 mm时的输出电压波动均小于5%。同时,当线圈间垂直间距在−35~70 mm变化时,输出电压波动可限制在8%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能传输 线圈结构 混合拓扑 抗偏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罗氏线圈和CEEMDAN的雷电流波形测量方法
7
作者 徐伟 李想 +1 位作者 王学孟 刘岩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2-112,共11页
浪涌保护器中嵌入雷电流波形测量模块为其老化分析提供了数据支撑。针对目前浪涌保护器中雷电流测量存在不能记录完整电流波形、噪声较大的问题,通过分析雷电流波形的时频特性,设计由罗氏线圈传感器、低噪声宽带放大、单端转差分、高速... 浪涌保护器中嵌入雷电流波形测量模块为其老化分析提供了数据支撑。针对目前浪涌保护器中雷电流测量存在不能记录完整电流波形、噪声较大的问题,通过分析雷电流波形的时频特性,设计由罗氏线圈传感器、低噪声宽带放大、单端转差分、高速模数转换器和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组成的雷电流波形测量系统。FPGA完成采集信号的处理、数据的缓存发送以及雷击计数等功能。通过差分电路和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相结合的方法减小噪声对雷电流波形的影响,采用阈值与斜率联合触发方式,提高雷电流冲击次数计数的准确度。利用雷电防护实验室的雷电流组合波发生器对系统和去噪方法进行了实验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能完整精确地记录雷电流波形,峰值1~10 kA范围内雷电流采集无漏触发现象,峰值的最大测量误差为1.27%,半峰值到达时间的测量误差≤0.2μs,前峰平均坡度测量误差≤2.04%。系统将推动浪涌保护器的智能化发展,并为雷电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浪涌保护器 雷电流 罗氏线圈 FPGA CEEMDA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理指导的等值反磁通瞬变电磁深度学习反演
8
作者 王鹤 晏茂珊 +2 位作者 席振铢 江沙 王俊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51-1860,共10页
等值反磁通瞬变电磁法在矿产勘探中应用广泛,但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反演精度仍不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物理指导的神经网络(physics-informed neural network,PINN)深度学习反演方法,其步骤为:1)建立层状电阻率模型,进行等值反磁通瞬变电... 等值反磁通瞬变电磁法在矿产勘探中应用广泛,但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反演精度仍不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物理指导的神经网络(physics-informed neural network,PINN)深度学习反演方法,其步骤为:1)建立层状电阻率模型,进行等值反磁通瞬变电磁法正演,生成用于网络训练的样本数据集。2)利用残差网络和U型网络构建的UResNet,构建等值反磁通瞬变电磁法的WNet深度学习反演模型,并将物理定律嵌入损失函数以进行网络训练。3)通过数据和模型双误差控制的反向传播算法,提升计算精度,得到最优网络模型。4)通过合成模型的仿真计算结果和实测数据结果验证该方法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物理指导的WNet反演方法能有效融合物理定律,不依赖初始模型,能够高效解决等值反磁通瞬变电磁法的反演问题,并具有较高精度,对地下结构的解释更加全面、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值反磁通瞬变电磁 深度学习 物理指导 反演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氧剂对热塑性聚烯烃防水卷材耐老化性能的影响
9
作者 谷亚新 宋友斌 +1 位作者 刘运学 范兆荣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1-138,共8页
随着光伏屋面的应用与推广,为制备满足应用于光伏屋面的热塑性聚烯烃(TPO)防水卷材,提高其耐老化性能,使用具有不同抗氧机理的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抗氧剂1010)、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抗氧剂168)... 随着光伏屋面的应用与推广,为制备满足应用于光伏屋面的热塑性聚烯烃(TPO)防水卷材,提高其耐老化性能,使用具有不同抗氧机理的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抗氧剂1010)、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抗氧剂168)以及抗氧剂1010和抗氧剂168的复合物(抗氧剂B225)分别按照不同添加量的配方加入到TPO防水卷材中,通过测定材料的拉伸性能、吸水率和热处理尺寸变化率探究抗氧剂种类及用量对TPO防水卷材耐老化性能的影响。同时,将3种抗氧剂分别与钛白粉进行复配,探究抗氧剂与钛白粉协效对TPO防水卷材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抗氧剂对提高TPO防水卷材的综合耐老化性能有明显效果,其优异程度依次为抗氧剂B225>抗氧剂1010>抗氧剂168,其中0.8份的抗氧剂B225效果最好,拉伸强度保持率为97.2%,断裂伸长率保持率为95%,吸水率为0.8%,热处理尺寸变化率为-0.6%。抗氧剂与钛白粉复配后提高了TPO防水卷材的拉伸强度保持率和断裂伸长率保持率,且表面改性后的钛白粉进一步提高了两种性能,使拉伸强度保持率和断裂伸长率保持率最高分别达到99.1%和9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塑性聚烯烃防水卷材 耐老化 抗氧剂 钛白粉 表面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射流强化螺旋半管夹套换热性能
10
作者 李雅侠 张呈杰 +2 位作者 王鑫 张丽 王林 《化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共6页
为提升主动式射流对螺旋半管夹套的强化传热效果,在射流入口管内安装螺旋纽带叶片,形成旋转射流,以进一步提升强化传热效果并减小射流对反应釜体的冲击作用。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考察纽带的扭转比Γ、扭转方向以及旋转射流速度比ε对强化... 为提升主动式射流对螺旋半管夹套的强化传热效果,在射流入口管内安装螺旋纽带叶片,形成旋转射流,以进一步提升强化传热效果并减小射流对反应釜体的冲击作用。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考察纽带的扭转比Γ、扭转方向以及旋转射流速度比ε对强化传热效果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结果表明:旋转射流切向速度的存在增大了射流卷吸能力,更有利于促进换热壁面附近流体与主流流体的混合。研究范围内,与普通射流条件相比,当Γ=0—2.5、ε=0.5—4.0时,旋转射流作用范围内(射流后周向角θ_(1)=0°—180°)的螺旋半管夹套换热量Φ提高了10.58%,而壁面平均静压则减小了27.89%。Γ=1.7且扭带逆向旋转时,热功系数比C_(HP)取得最大值1.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射流 螺旋半管夹套 强化传热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磁感应的油液铁磁性磨粒动态检测仿真研究
11
作者 张浩 魏海军 +1 位作者 梁寒钰 朱超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45,共4页
建立了基于电磁感应原理双螺管线圈的数学物理模型,通过仿真分析得到了线圈结构参数最优解。针对静态仿真模型与实际油液磨粒状态不符及精确较差问题,本文引入了斯托克斯颗粒自由沉淀公式,模拟磨粒在润滑油中的自由沉淀过程,分析了线圈... 建立了基于电磁感应原理双螺管线圈的数学物理模型,通过仿真分析得到了线圈结构参数最优解。针对静态仿真模型与实际油液磨粒状态不符及精确较差问题,本文引入了斯托克斯颗粒自由沉淀公式,模拟磨粒在润滑油中的自由沉淀过程,分析了线圈输出信号与运动磨粒相关特征的关系,得到了更接近实际的状态的仿真结果。验证结果表明:传感器的检测精度可以控制在±7.6%以内,并且可以识别不同尺寸的磨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液检测 磨粒检测 电磁感应 线圈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引线系统中旋转偏心检测与补偿方法
12
作者 王跃宗 曲道多 王盛逸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共12页
在空心杯转子线圈的自动引线微操作系统中,线圈的几何中心很难与旋转台的回转中心重合,因此在旋转过程中产生偏心现象,进而导致线圈引线失败。为此,提出了一种检测和补偿线圈偏差的方法。从分析线圈偏心源出发,建立偏心数学模型,设计了... 在空心杯转子线圈的自动引线微操作系统中,线圈的几何中心很难与旋转台的回转中心重合,因此在旋转过程中产生偏心现象,进而导致线圈引线失败。为此,提出了一种检测和补偿线圈偏差的方法。从分析线圈偏心源出发,建立偏心数学模型,设计了一种偏心模型与图像特征提取算法结合的偏差测量方法,并提出基于自动控制与补偿模型的校正方法。通过实验验证了模型的精确性以及偏心补偿的有效性,基于均方根误差的评价,模型对于偏差预测以及特征提取算法均具有较高的精度,补偿后的最大残余误差小于4μm,平均补偿幅度约为98.6%,引线实验展示了所提方法的优良性能。提出的偏心检测补偿方法具有精度高、复杂度低、效率高、实时性,以及嵌入式等优点,且在微操作以及微装配领域具有更合适、更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杯转子线圈 旋转偏心 模型 特征提取 微操作 微装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级PNN的直驱永磁同步电机匝间短路故障诊断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高彩霞 冯凌云 党建军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6-127,共12页
目的早期故障的精准定位对于预防电机系统故障恶化和制定故障后运行维护策略至关重要。针对多支路并联直驱永磁同步电机(MB-DDPMSM)匝间短路故障诊断问题,方法提出一种基于双级PNN的匝间短路故障检测与短路线圈自动定位的新方法。首先,... 目的早期故障的精准定位对于预防电机系统故障恶化和制定故障后运行维护策略至关重要。针对多支路并联直驱永磁同步电机(MB-DDPMSM)匝间短路故障诊断问题,方法提出一种基于双级PNN的匝间短路故障检测与短路线圈自动定位的新方法。首先,根据MBDDPMSM特殊的结构特点,选择支路差值电流(BDC)作为故障支路定位特征信号,支路电流残差(BRC)作为短路线圈定位特征信号;其次,建立MB-DDPMSM匝间短路故障状态的有限元模型,利用MB-DDPMSM有限元模型分析短路线圈位置对特征信号的影响规律,并建立BDC与故障支路位置的映射关系以及BRC与短路线圈位置的映射关系,为了消除故障程度对特征信号的影响并增强故障特征,对提取的BDC幅值进行L2范数归一化处理,得到故障支路定位特征向量,对提取的BRC幅值进行Z-Score标准化处理,得到短路线圈定位特征向量;最后,建立基于双级PNN的故障诊断模型,利用第一级PNN实现匝间短路故障检测与故障支路定位,利用第二级PNN实现短路线圈自动定位。结果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及时检测出电机早期匝间短路故障并实现短路线圈精准定位,识别正确率达100%。结论基于双级PNN的匝间短路故障诊断模型具有建模简单、收敛速度快、故障诊断精准度高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驱永磁同步电机 匝间短路故障 支路差值电流 支路电流残差 双级PNN 短路线圈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敷设和临时布设工作线圈联合磁性处理研究
14
作者 李志新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2-87,共6页
为进一步提升铁磁物质磁性处理的效率和效果,在分析磁性处理作业中固定敷设工作线圈与临时布设工作线圈优缺点的基础上,结合固定磁性处理的特点,提出了固定敷设和临时布设工作线圈联合磁性处理方法,并以实验为主要手段对其进行了研究验... 为进一步提升铁磁物质磁性处理的效率和效果,在分析磁性处理作业中固定敷设工作线圈与临时布设工作线圈优缺点的基础上,结合固定磁性处理的特点,提出了固定敷设和临时布设工作线圈联合磁性处理方法,并以实验为主要手段对其进行了研究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无论是对铁磁物质进行整体磁性处理、局部磁性处理,还是分段磁性处理,均能取得很好的效果,且对脉冲工作电流及补偿电流幅值的需求与传统磁性处理方法相同,可为铁磁物质磁性处理工艺的改进提供有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处理 脉冲工作电流 工作线圈 固定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磁性硬盘定制化消磁的磁场数值建模与分析
15
作者 徐喆 张自影 汤健 《控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77-787,共11页
为确保隐私安全和防止失密泄密,在对作为典型城市再生资源的废旧磁性存储介质进行资源化利用前,需要销毁其所包含信息。目前,业界多采用不符合国家“双碳”战略的最高磁场强度消磁方式,缺少如何进行定制化消磁的理论与应用探索。对此,... 为确保隐私安全和防止失密泄密,在对作为典型城市再生资源的废旧磁性存储介质进行资源化利用前,需要销毁其所包含信息。目前,业界多采用不符合国家“双碳”战略的最高磁场强度消磁方式,缺少如何进行定制化消磁的理论与应用探索。对此,提出面向磁性硬盘定制化消磁的磁场数值建模与分析方法。首先,进行消磁机多层多匝矩形线圈磁场强度的理论计算;接着,进行基于COMSOL软件的消磁磁场数值建模,完成与理论计算的验证后,分析电流密度、线圈高度、封装尺寸与磁场强度的影响;最后,基于所研制的消磁正样机进行验证,证明了定制化消磁理论的正确性和实际的可用性,为节能减碳提供了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存储介质 定制化消磁 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 磁场强度 矩形线圈 数值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感测线圈协同的无线充电系统发射线圈输出功率测量方法
16
作者 谭林林 王嘉琦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3727-3741,共15页
为了降低无线充电系统耦合线圈上高频高压直接测量的技术复杂度和经济成本,该文首先提出一种多感测线圈协同的无线充电系统发射线圈输出功率非接触测量方法。相比于传统的直接测量方式,该方法仅需若干组独立的感测线圈,无需专用的大功... 为了降低无线充电系统耦合线圈上高频高压直接测量的技术复杂度和经济成本,该文首先提出一种多感测线圈协同的无线充电系统发射线圈输出功率非接触测量方法。相比于传统的直接测量方式,该方法仅需若干组独立的感测线圈,无需专用的大功率高频电流、电压传感器,同时可以很好地适应于不同功率等级、汽车水平与垂直地面方向的位置偏移以及屏蔽材料等实际场景。该文首先利用电磁感应定律,通过在线圈表面设置多组感测线圈进行测量,建立了考虑水平、垂直偏移及功率变化的各感测线圈电压相量与发射线圈输出功率之间的耦合矩阵模型。然后给出了多感测线圈的参数设计依据,并进行了仿真与实验验证。接着探讨感测线圈的形状、数目与采样点数量对测量精度的影响。最后进一步探讨实际场景将多感测线圈水平放置,可以避免垂直叠放高度影响收发线圈短距离测量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功率等级下,无线充电系统在水平与垂直地面方向同时发生偏移时,所提方法的最大计量误差在1.5%以内,具有较高的测量准确性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充电 感测线圈 输出功率 非接触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磁场均匀性优化的开放式磁粒子成像检测装置改进方法
17
作者 汤云东 丁宇彬 金涛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18-1728,共11页
磁粒子成像(MPI)利用检测装置感应可视场内不同位置处磁纳米粒子(MNPs)的非线性磁化响应,并基于所获得的检测信号重建MNPs浓度分布。该文基于激励与接收线圈磁场强度对检测信号的影响,论证了X-space和投影重建成像算法中MPI检测装置磁... 磁粒子成像(MPI)利用检测装置感应可视场内不同位置处磁纳米粒子(MNPs)的非线性磁化响应,并基于所获得的检测信号重建MNPs浓度分布。该文基于激励与接收线圈磁场强度对检测信号的影响,论证了X-space和投影重建成像算法中MPI检测装置磁场均匀性的重要性,继而提出一种由具有较高磁场均匀性的正方形亥姆霍兹线圈所构成的改进开放式检测装置。此外,在零磁场点和零磁场线扫描移动两种情况下,基于不同装置下均匀分布MNPs所获得的检测信号,评估了两种传统开放式检测装置和所提改进装置的检测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所提改进开放式装置的检测结果相比两种传统开放式装置显著接近理想情况,进而也证实了检测装置磁场均匀性的重要性。此外,该文还发现在改进装置基础上采用二次谐波检测方法相较于三次谐波检测,可获得更佳的检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粒子成像 开放式检测装置 检测信号 磁场均匀性 正方形亥姆霍兹线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管式蒸汽发生器管束流体弹性不稳定性机理研究
18
作者 王越 谭蔚 《原子能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07-615,共9页
螺旋管束由于其结构紧凑、传热效率高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快堆与第4代核电堆型中。为揭示螺旋管束流体弹性不稳定性,本文在验证激振模型的冲击实验基础上,利用螺旋管束激振模型系统地研究了管的相对位置、管束结构参数对螺旋管振动响应的... 螺旋管束由于其结构紧凑、传热效率高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快堆与第4代核电堆型中。为揭示螺旋管束流体弹性不稳定性,本文在验证激振模型的冲击实验基础上,利用螺旋管束激振模型系统地研究了管的相对位置、管束结构参数对螺旋管振动响应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面外方向的振幅远大于面内方向的,相邻管层节径比对螺旋管振动响应的影响强于同层管间节径比与螺旋角。通过改变管间流速,探究了螺旋管束流体弹性不稳定性机理,提出了预测临界流速的半经验公式,并且同现有直管管束的国家标准与先前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为螺旋管式蒸汽发生器的设计与工程评估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管式蒸汽发生器 管束振动 流体弹性不稳定性 临界流速半经验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线圈结构的铝-铜电磁脉冲板件焊接中间层抑制方法
19
作者 李成祥 王现民 +2 位作者 周言 翁诗雨 舒一航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4112-4124,共13页
电磁脉冲焊接作为一种先进的异种金属固相焊接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在电力传输、汽车制造及制冷设备等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然而,该焊接技术在Al-Cu接头面临焊缝处存在金属间化合物、裂缝等中间层生成的问题,造成焊缝的力学性能降低。该... 电磁脉冲焊接作为一种先进的异种金属固相焊接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在电力传输、汽车制造及制冷设备等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然而,该焊接技术在Al-Cu接头面临焊缝处存在金属间化合物、裂缝等中间层生成的问题,造成焊缝的力学性能降低。该文根据电磁脉冲焊接接头中间层的形成机理,提出基于双线圈结构的电磁脉冲焊接方法,通过降低焊接界面板件运动速度的水平分量降低界面剪切效应,从而抑制焊缝金属间化合物中间层生成。为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基于电磁-力耦合有限元仿真模型,对比了基于单、双线圈结构的电磁脉冲焊接过程中的电磁参数分布特性,并将仿真的板件运动过程和实验进行对比,最后观测接头界面的形貌。结果表明,基于单线圈结构的电磁脉冲焊接接头界面出现了明显的中间层;而基于双线圈结构的电磁脉冲焊接接头界面无中间层产生,界面形貌剪切效应较低,且接头拥有良好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脉冲焊接 双线圈 铝-铜焊接 中间层 剪切不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涡流阵列探头在CFRP缺陷检测中的应用
20
作者 程军 刘蒙蒙 +3 位作者 汪步云 许德章 裘进浩 季宏丽 《振动.测试与诊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1-168,206,207,共10页
为了实现高频印制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简称PCB)线圈阵列探头对碳纤维增强树脂(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简称CFRP)复合材料缺陷的涡流检测,提出一种通过将PCB线圈连接不同电缆线以提高深层缺陷检测灵敏度的方法。首先... 为了实现高频印制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简称PCB)线圈阵列探头对碳纤维增强树脂(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简称CFRP)复合材料缺陷的涡流检测,提出一种通过将PCB线圈连接不同电缆线以提高深层缺陷检测灵敏度的方法。首先,分析高频PCB阵列线圈的结构参数对磁感应强度和阻抗特性的影响,并确定线圈的内外径和线径尺寸等参数;其次,建立仿真模型,研究线圈的层数、线径对阻抗谐振频率的影响,并利用阻抗分析仪测量PCB线圈以及线圈连接不同类型同轴电缆接头(bayonet nut connector,简称BNC)电缆线时的阻抗。实验表明,电缆线的寄生电容与谐振频率呈负相关关系,较长的电缆线可提高对深层缺陷的检测能力;最后,建立CFRP检测实验平台,发现当高频PCB阵列线圈在连接不同BNC电缆线时,能够有效检测深层缺陷。该研究为通过调整连接PCB线圈的电阻-电感-电容分支电路参数来提高深层缺陷检测精度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流阵列检测 高频印制电路板线圈 阻抗分析 碳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 缺陷定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