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5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EMG与K-means聚类的上肢痉挛状态定量评定方法 被引量:6
1
作者 胡保华 吴平平 +2 位作者 穆景颂 吴鸣 王勇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3-63,共11页
为解决临床痉挛状态评定主观性大,信度效度待提高的问题,提出基于表面肌电(surface electromyography,s EMG)信号与K-means聚类的上肢痉挛状态定量评定方法。结合时频域分析与非线性动力学分析方法,利用s EMG信号希尔伯特-黄变换(Hilber... 为解决临床痉挛状态评定主观性大,信度效度待提高的问题,提出基于表面肌电(surface electromyography,s EMG)信号与K-means聚类的上肢痉挛状态定量评定方法。结合时频域分析与非线性动力学分析方法,利用s EMG信号希尔伯特-黄变换(Hilbert-Huang transform,HHT)边际谱熵判定牵张反射肌电阈值(stretch reflex onset,SRO);取SRO后固定长度s EMG信号均方根(root mean square,RMS)个体差异消除后得到的均方根差值(RMS difference,RMSD)评定痉挛状态,利用K-means聚类算法对RMSD分类以重新评估痉挛状态。实验数据表明HHT边际谱熵能够准确识别SRO(识别率:95%),且在背景含尖锐毛刺噪声以及短时信号处理上表现出很好的性能;RMSD与改良Ashworth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评分显著相关(test:r=0.843,r2=0.711,p<0.01;retest:r=0.836,r2=0.699,p<0.01),重测信度良好;基于K-means聚类算法的痉挛状态等级与RMSD相关性为(test:r=0.946,r2=0.895,p<0.01;retest:r=0.942,r2=0.887,p<0.01),且各组之间差异性显著(p<0.01)。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为上肢痉挛状态评定提供一种客观定量的分析手段,相比于MAS能更好的定量评定与细分痉挛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状态评定 表面肌电信号 HHT边际谱熵 均方根 K-meanS聚类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熵在不同等级偏瘫患者sEMG运动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赵翠莲 徐浩宇 +1 位作者 罗林辉 王凯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98-805,818,共9页
不同等级偏瘫患者的表面肌电信号(sEMG)受噪声影响不同,研究适合从偏瘫患者的肌电信号中检测肌肉活动的算法.对Brunnstrom分级Ⅰ-Ⅴ级偏瘫患者,采集双侧共同腕伸运动时前臂原动肌的肌电信号,将健康侧的信号作为对照组.采用运动/静息比方... 不同等级偏瘫患者的表面肌电信号(sEMG)受噪声影响不同,研究适合从偏瘫患者的肌电信号中检测肌肉活动的算法.对Brunnstrom分级Ⅰ-Ⅴ级偏瘫患者,采集双侧共同腕伸运动时前臂原动肌的肌电信号,将健康侧的信号作为对照组.采用运动/静息比方法,计算信号信噪比(SNR),对信号进行绝对值均值(MAV)、模糊熵(FuzzyEn)、样本熵(SampEn)、近似熵(ApEn)的滑动窗运算,比较在不同等级患者中各特征算法的优劣.在不同等级偏瘫患者中,患侧肌电信号的SNR与患者等级呈正相关性.与MAV法相比,3种熵值算法对Ⅱ-Ⅴ级偏瘫患者sEMG运动检测的适应性更好,有检测弱肌力患者潜在运动信号的潜力,其中FuzzyEn比其他熵值算法的适应性更好.对噪声的敏感性方面,FuzzyEn受影响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检测 表面肌电信号(semg) 绝对值均值(MAV) 偏瘫患者 不同等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EMG时频分析的递增负荷诱导肌肉周期动态疲劳估计 被引量:13
3
作者 李世明 许全盛 +2 位作者 翟佳丽 部义峰 韩立明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8-55,共8页
利用信号的时频分析技术,对递增负荷下肌肉周期性动态收缩疲劳程度进行估计。10名男性大学生完成从50-200w+的1-5级功率自行车递增负荷蹬车实验,每级负荷采集最后5s的股直肌、股内侧肌和股外侧肌表面肌电信号,将每次向心收缩期的信号... 利用信号的时频分析技术,对递增负荷下肌肉周期性动态收缩疲劳程度进行估计。10名男性大学生完成从50-200w+的1-5级功率自行车递增负荷蹬车实验,每级负荷采集最后5s的股直肌、股内侧肌和股外侧肌表面肌电信号,将每次向心收缩期的信号截取出来,通过乔伊-威廉姆斯分布的时频分析估计出肌电信号的瞬时功率谱,进而计算出信号的瞬时平均频率和瞬时中值频率。结果表明,瞬时平均频率和瞬时中值频率在3级负荷之后随负荷递增而近似线性递减,结合积分肌电同时随负荷递增而近似线性递增的特征,可反映递增负荷下肌肉动态收缩疲劳的发生、发展过程;由于瞬时平均频率的计算量小于瞬时中值频率,建议将积分肌电和瞬时平均频率相结合作为评估肌肉周期性动态疲劳的联合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频分析 表面肌电信号 瞬时频率 肌肉疲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标签几何化与特征融合的sEMG手势分割分类 被引量:1
4
作者 周丙涛 朱黎 向勉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628-1634,共7页
表面肌电信号(Surface Electromyogram,sEMG)目前广泛应用于人机接口,近年来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手势分类,缺少信号流分割的处理。使用NinaPro DB1数据集,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分割算法,首先利用滑动窗以时间顺序提取数据,并将手势状态... 表面肌电信号(Surface Electromyogram,sEMG)目前广泛应用于人机接口,近年来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手势分类,缺少信号流分割的处理。使用NinaPro DB1数据集,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分割算法,首先利用滑动窗以时间顺序提取数据,并将手势状态进行几何形式标签化,通过带有注意力机制的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进行训练后,最终通过希尔伯特包络线求解法得到结果标签。结果显示,所提方法达到93.11%的准确率,高于目前常用的阈值分割法。在此基础上还进行了使用时域、频域特征进行手势分类的探索,利用LSTM使用9个时域特征、7个频域特征进行分类,结果显示,时域特征的分类效果更好,达到78.97%,而融合频域特征可以进一步提升分类效果,达到81.26%,此结果在近年来的相关研究中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与信息处理 表面肌电信号处理 分割 时域 频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means高频局放10 kV避雷器快速带电检测方法
5
作者 李春锋 方春华 +1 位作者 侯轩达 董锋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91-196,共6页
针对视觉观察、红外测温、泄漏工频电流和直流分量等方法无法快速发现10 kV架空线路上的氧化锌避雷器(metal oxide arrester, MOA)内部受潮及绝缘缺陷问题,文中提出基于K-means智能识别缺陷类型的方法及原理,分别制作10 kV MOA内部受潮... 针对视觉观察、红外测温、泄漏工频电流和直流分量等方法无法快速发现10 kV架空线路上的氧化锌避雷器(metal oxide arrester, MOA)内部受潮及绝缘缺陷问题,文中提出基于K-means智能识别缺陷类型的方法及原理,分别制作10 kV MOA内部受潮、阀片裂纹等缺陷实验样品,在无局放升压装置加压至额定电压10 kV的条件下,使用高频电流传感器(high frequency current sensor, HFCT)采集局部放电原始数据,提取特征量,建立对应的缺陷类型数据库;通过在带电运行现场不同测试点测得不同10 kV MOA亚稳态下的13组数据,结果表明该方法对10 kV MOA内部绝缘缺陷、受潮缺陷能够准确识别,验证了基于K-means高频局放10 kV MOA快速带电检测方法的实用性,具有较高的经济效应和社会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避雷器 快速带电检测 高频局部放电 缺陷类型数据库 K-meanS 缺陷类型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的动力传动系统负载循环构建方法
6
作者 崔涛 牛广泽 +1 位作者 王天翔 刘春生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67-376,共10页
为解决动力传动系统的传统稳态试验工况同实车工况契合度不高、无法反映实车运行状态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履带车辆动力传动系统负载循环构建方法,搭建了整车动力传动系统模型.根据行驶数据计算道路阻力矩,以其表征行驶过程中道路状况变化... 为解决动力传动系统的传统稳态试验工况同实车工况契合度不高、无法反映实车运行状态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履带车辆动力传动系统负载循环构建方法,搭建了整车动力传动系统模型.根据行驶数据计算道路阻力矩,以其表征行驶过程中道路状况变化.参考路面不平度表征方法,提出了基于空间频率下的阻力矩频谱分析方法,并得到阻力矩功率谱密度特征.采用K均值聚类和马尔可夫方法,对阻力矩变化特征进行泛化重构,生成新的负载循环.通过综合传动试验台对所构建的负载循环进行验证.对比实车试验数据与台架数据,转速−油量、车速−挡位联合概率分布误差分别为1.5%、1.2%;通过调整惩罚因子生成新的负载循环,可实现车速、油耗、发动机转速等参数台架测试,表明循环构建方法具有一定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履带车辆 动力传动系统 负载循环 空间频率 均值聚类 马尔可夫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射频分复用系统中低复杂度消息传递检测算法研究
7
作者 宁晓燕 武泽宇 +1 位作者 尹巧灵 孙志国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01-608,共8页
为解决未来高速移动通信场景中传统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受载波频偏影响,在时频双选择性衰落信道下性能恶化的问题,本文研究了仿射频分复用技术。在双选衰落信道下,基于仿射频分复用等效信道矩阵的稀疏性,首次提出一种消息传递检测的仿射频... 为解决未来高速移动通信场景中传统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受载波频偏影响,在时频双选择性衰落信道下性能恶化的问题,本文研究了仿射频分复用技术。在双选衰落信道下,基于仿射频分复用等效信道矩阵的稀疏性,首次提出一种消息传递检测的仿射频分复用接收算法,利用迭代运算的思想对信号进行处理。为了进一步降低消息传递检测算法的复杂度,提出一种并行判决消息传递检测算法,通过改进判决迭代停止条件,减少最大迭代次数。仿真结果表明:在双选衰落信道下,本文提出的消息传递检测算法具有优于迫零检测和最小均方误差检测的误码率性能。改进后的并行判决消息传递检测算法在降低复杂度的同时,仍能保证优于最小均方误差检测的误码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射频分复用 时频双选择性衰落信道 稀疏信道矩阵 迫零检测 最小均方误差检测 消息传递检测 平均迭代次数 误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低复杂度的OTFS系统信号检测算法
8
作者 陈发堂 陈甲杰 +1 位作者 夏麒煜 黄梁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5-213,共9页
针对正交时频空(Orthogonal Time Frequency Space, OTFS)调制系统中均衡器性能不佳及线性滤波器复杂度较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LU(Lower-Upper)分解与迭代最小均方误差(Iterative Minimum Mean Square Error, IMMSE)均衡器结合的OTFS系... 针对正交时频空(Orthogonal Time Frequency Space, OTFS)调制系统中均衡器性能不佳及线性滤波器复杂度较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LU(Lower-Upper)分解与迭代最小均方误差(Iterative Minimum Mean Square Error, IMMSE)均衡器结合的OTFS系统信号检测算法(LU-IMMSE)。该算法依据时延多普勒域稀疏信道矩阵的特征,采用一种低复杂度的LU分解方法,以避免MMSE均衡器求解矩阵逆的过程,在保证均衡器性能的前提下降低了均衡器复杂度。在OTFS系统中引入一种IMMSE均衡器,通过不断迭代更新发送符号均值和方差这些先验信息来逼近MMSE均衡器最优估计值。LU-IMMSE算法通过调节迭代次数可以有效降低误比特率。在比特信噪比为8 dB时,5次迭代后的LU-IMMSE均衡器误比特率相比传统的MMSE均衡器降低了约11 dB。随着迭代次数的增大,较传统IMMSE算法降低了计算复杂度。在最大时延系数为4、符号数为16的情况下,与直接求逆相比,所提出的低复杂度LU分解方法降低了约91.72%的矩阵求逆计算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时频空(OTFS) 信号检测 最小均方误差均衡 三角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优化初始聚类中心K-Means算法的跳频信号分选 被引量:25
9
作者 陈利虎 张尔扬 沈荣骏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0-75,共6页
提出了一种优化初始聚类中心的方法。方法通过搜索参数统计直方图峰值预估类数目,并根据峰值位置确定聚类中心大概位置。由于优化的初始类心与实际类心相隔不远,聚类迭代次数大为减少。与传统的优化聚类中心方法相比,本方法计算量更少... 提出了一种优化初始聚类中心的方法。方法通过搜索参数统计直方图峰值预估类数目,并根据峰值位置确定聚类中心大概位置。由于优化的初始类心与实际类心相隔不远,聚类迭代次数大为减少。与传统的优化聚类中心方法相比,本方法计算量更少。最后将改进K-Means聚类算法应用于跳频信号分选,仿真结果表明,分选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类 K-Meam算法 跳频 信号分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Mean Shift算法的彩色图像平滑与分割算法 被引量:24
10
作者 王晏 孙怡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637-1644,共8页
采用Mean shift算法对图像进行平滑和分割处理时,带宽和采样点权重的选择直接影响平滑和分割的效果.带宽分为空域带宽和值域带宽.本文根据图像颜色分布的丰富程度定义了自适应空域带宽.在此基础上,通过最小化局部方差函数和最大化频域... 采用Mean shift算法对图像进行平滑和分割处理时,带宽和采样点权重的选择直接影响平滑和分割的效果.带宽分为空域带宽和值域带宽.本文根据图像颜色分布的丰富程度定义了自适应空域带宽.在此基础上,通过最小化局部方差函数和最大化频域结构相似度函数获得自适应值域带宽.此外,通过定义采样点权重,克服了图像过平滑问题.通过随机选取大量的图像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运用本文所选择的带宽和权重,可以得到正确的图像区域分割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an SHIFT 带宽 权重 频域结构相似度 图像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密度k-means和改进双边滤波的点云自适应去噪算法 被引量:13
11
作者 郭进 陈小宁 +1 位作者 吕峻闽 徐鸿雁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16年第7期147-149,153,共4页
采用相移结构光测量系统得到的三维点云,不可避免存在噪声。通过密度k均值(k-means)聚类算法将点云分为大尺度噪声点和小尺度噪声点,设定邻域大小以及点的数量来去除孤立噪声点;使用类内距离和类间距离的比值作为评价函数,得到最佳聚类... 采用相移结构光测量系统得到的三维点云,不可避免存在噪声。通过密度k均值(k-means)聚类算法将点云分为大尺度噪声点和小尺度噪声点,设定邻域大小以及点的数量来去除孤立噪声点;使用类内距离和类间距离的比值作为评价函数,得到最佳聚类数去除小片噪声点云;对于混杂在真实点云中的小尺度噪声点,采用鲁棒性更强的改进型双边滤波器进行点云光顺。实验验证表明:采用基于密度k-means和改进双边滤波结合的点云去噪算法可以有效去除各类噪声点,保持点云特征,相比平均曲率算法和基于特征选择的双边滤波算法,去噪效率分别提高了24%和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频相移 K均值聚类 双边滤波 点云 曲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K-means算法的RFAT客户细分研究 被引量:17
12
作者 刘芝怡 陈功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31-536,共6页
为了解决传统K-means算法对初始聚类中心敏感和聚类数目事先难以确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K-means算法。改进算法利用最大距离等分策略来选取初始聚类中心,并利用一种评价函数来自动确定聚类数,减少了算法结果对参数的依赖。将改进... 为了解决传统K-means算法对初始聚类中心敏感和聚类数目事先难以确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K-means算法。改进算法利用最大距离等分策略来选取初始聚类中心,并利用一种评价函数来自动确定聚类数,减少了算法结果对参数的依赖。将改进算法应用到某企业客户分类中时,为提高分类结果的表征性,提出了以客户最近购买时间(Recency)、购买频次(Frequency)、平均购买额(Average Monetary)和购买倾向(Trend)作为客户价值细分变量的RFAT(Recency,frequency,average monetary and trend)模型,对客户RFAT值进行了聚类分析,并提供了针对不同客户群的营销策略。实证研究表明,该文所提出的改进算法和模型可以有效地对企业客户进行分类,能充分反映客户的当前价值和增值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户分类 购买时间 购买频次 平均购买额 购买倾向 K-meanS算法 初始聚类中心 聚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改进Mean Shift算法的移动机器人行人跟踪 被引量:11
13
作者 王丽佳 贾松敏 +1 位作者 王爽 李秀智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364-2370,共7页
为了提高移动机器人目标跟踪系统在复杂环境中的跟踪性能,提出在双层定位机制下采用基于自适应核函数的Mean Shift算法实现目标跟踪。利用射频识别器件(RFID)检测携带标签的目标,实现外层粗定位并确定感兴趣区域(ROI);在内层则根据对视... 为了提高移动机器人目标跟踪系统在复杂环境中的跟踪性能,提出在双层定位机制下采用基于自适应核函数的Mean Shift算法实现目标跟踪。利用射频识别器件(RFID)检测携带标签的目标,实现外层粗定位并确定感兴趣区域(ROI);在内层则根据对视差图的ROI的处理结果确定初始搜索窗口,然后应用基于自适应核函数的Mean Shift算法在从立体相机获得的左图中应用基于自适应核函数的Mean Shift算法实现对目标的精确定位。自适应核函数由目标的区域特征与Epanechnikov函数相融合构成,克服了目标边缘处背景像素对目标颜色概率分布的影响。与传统的Mean Shift算法相比,所提方法在同色背景干扰下仍能准确跟踪目标。另外,RFID限定了图像搜索范围,节省了运算开支,图像处理的平均时间为62.11 ms/frame,满足实时跟踪的要求。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实现移动机器人在同色背景干扰、遮挡、目标快速移动等情况下的目标跟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机器人 行人跟踪 双层定位机制 自适应核函数 mean SHIFT算法 射频识别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k-means聚类雷达信号分选算法 被引量:18
14
作者 张冉 夏厚培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6-141,共6页
针对传统k-means聚类算法在雷达信号分选中应用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场和灰关联分析的k-means聚类雷达信号分选算法。该算法首先根据数据场理论计算所有数据样本的势值,寻找局域势值最大值,选取距最大值最近的样本数据作为初... 针对传统k-means聚类算法在雷达信号分选中应用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场和灰关联分析的k-means聚类雷达信号分选算法。该算法首先根据数据场理论计算所有数据样本的势值,寻找局域势值最大值,选取距最大值最近的样本数据作为初始聚类中心,局域势值最大值个数作为聚类数目;然后用灰关联度代替欧式距离来判断数据样本间相似性。该算法能够自动获取初始聚类中心和聚类数目,对频率捷变雷达具有较好的分选效果。仿真结果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信号分选 K-meanS聚类 聚类中心和数目 数据场理论 灰关联分析 频率捷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浮标海面风资料的质量控制及中国近海风的基本特征分析
15
作者 孔莉莎 吴焕萍 李玉 《海洋预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6-36,共11页
对中国近海74个浮标海面风资料进行整合、质量控制,形成了一套高度统一、准确可靠的浮标海面风数据集。结果表明:约80%的浮标风速数据的可疑率在5%以下,浮标海面风资料整体质量较好。基于该数据集对中国近海各浮标不同月份的平均风速和... 对中国近海74个浮标海面风资料进行整合、质量控制,形成了一套高度统一、准确可靠的浮标海面风数据集。结果表明:约80%的浮标风速数据的可疑率在5%以下,浮标海面风资料整体质量较好。基于该数据集对中国近海各浮标不同月份的平均风速和盛行风向分布、不同海域各风向频率及各级风速频率进行分析发现:中国近海1月、4月、7月、10月的平均风速、盛行风向分布有明显差别;8个不同海域的浮标1月偏北风频率较高,7月偏南风频率较高;渤海—台湾海峡北部的风速峰值逐渐增大,台湾海峡南部浮标的风速频率呈现“双峰型”特征,南海南部浮标比南海西北部浮标的风速频率分布稍陡峭,北部湾浮标的风速在4~5 m/s、8~9 m/s的频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标 海面风 质量控制 平均风速 风向频率 风速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值滤波的中频雷达延迟相关参数估计算法
16
作者 张杨 王黎明 +4 位作者 韦峻峰 常泽宇 陆丽雯 陈金松 李娜 《电波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5-404,共10页
中频雷达可探测中高层大气风场,全相关分析(full correlation analysis,FCA)法是风场反演的常用方法之一。客观存在的大气环境干扰及雷达系统内部干扰可等效为接收机加性噪声,噪声可导致相关函数的形状畸变进而影响风速估计的准确性,回... 中频雷达可探测中高层大气风场,全相关分析(full correlation analysis,FCA)法是风场反演的常用方法之一。客观存在的大气环境干扰及雷达系统内部干扰可等效为接收机加性噪声,噪声可导致相关函数的形状畸变进而影响风速估计的准确性,回波降噪是中频雷达重要的信号处理步骤。本文将图像处理降噪方法引入中频雷达,提出基于中值滤波的延迟相关参数(median filtering based delay correlation parameters,MF-DCP)估计算法。为评价算法性能,提出风速估计加权均方误差指标,并将其分解为延迟相关参数均方误差的加权求和。通过理论分析、仿真实例及实测数据三方面证明,与现有广泛采用的拟合法相比,MF-DCP算法在低信噪比区域内能够获得更好的估计性能,同时还给出滤波窗口宽度的选取对估计性能及计算复杂度的影响,为MF-DCP算法在中频雷达工程实践中落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频雷达 全相关分析(FCA)法 延迟相关参数(DCP) 回波降噪 中值滤波 加权均方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串联多浮体结构波浪漂移力特性研究
17
作者 张璐瑶 毛艳军 +4 位作者 马小舟 李鹏达 吴宇飞 郑艳娜 董国海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9-86,共8页
为了研究柔性连接多浮体结构在波浪作用下所受漂移力大小的问题。本文应用势流模型近场法研究了柔性连接的串联五模块浮式结构在规则波作用下的平均波浪漂移力和不规则波作用下低频慢漂力大小的影响因素。随着模块个数增加,结构所受平... 为了研究柔性连接多浮体结构在波浪作用下所受漂移力大小的问题。本文应用势流模型近场法研究了柔性连接的串联五模块浮式结构在规则波作用下的平均波浪漂移力和不规则波作用下低频慢漂力大小的影响因素。随着模块个数增加,结构所受平均漂移力呈线性增加,平均漂移位移受系泊缆的影响呈非线性增加。不规则波作用工况,低频慢漂力增加,但由于模块间遮蔽效应,结构漂移力呈非线性增加趋势,并且漂移力大小是有限的。随着连接刚度增加,平台结构整体所受平均漂移力减小,连接器刚度变化对低频慢漂力影响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浮体 串联式结构 柔性连接器 连接刚度 近场法 平均漂移力 低频慢漂力 分布式系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高纬和低纬10~30天大气低频振荡对中国夏季降水的影响
18
作者 郭子羿 黄乾 姚素香 《大气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57-872,共16页
大气低频振荡与中国夏季降水及灾害性天气密切相关,研究10~30天低频振荡对天气气候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站点观测和ERA5再分析数据等,研究了1991~2020年间中高纬和低纬10~30天低频振荡对中国夏季平均降水的影响及机理。由奇异... 大气低频振荡与中国夏季降水及灾害性天气密切相关,研究10~30天低频振荡对天气气候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站点观测和ERA5再分析数据等,研究了1991~2020年间中高纬和低纬10~30天低频振荡对中国夏季平均降水的影响及机理。由奇异值分解(SVD)分析得到,中高纬10~30天振荡与长江—华南反位相降水分布有密切关系,贝加尔湖以北振荡偏弱,贝加尔湖以南振荡偏强时,长江流域降水显著偏少,南海至华南地区降水显著偏多;低纬10~30天振荡的关键区则位于西北太平洋,该区域振荡偏强时,华南地区降水为显著正异常。中高纬10~30天振荡主要通过波流相互作用影响夏季副热带西风急流的平均位置,使得急流附近次级环流的位置发生相应异常,从而间接影响长江流域和南海至华南地区的降水多寡,使其呈现异常的反位相分布;区别于中高纬度的是,低纬西北太平洋10~30天振荡通过向西—华西北传播至华南地区,直接引起华南地区的降水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30天大气低频振荡 夏季平均降水 副热带西风急流 波流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ZP-OTFS的低复杂度SSOR检测算法
19
作者 何茂恒 张薇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3-230,共8页
针对高速移动场景中正交时频空间(Orthogonal Time Frequency Space, OTFS)系统线性最小均方误差(Linear Minimum Mean Square Error, LMMSE)检测复杂度过高而难以快速有效实现的问题,利用零填充(Zero Padding, ZP)OTFS系统时域信道矩... 针对高速移动场景中正交时频空间(Orthogonal Time Frequency Space, OTFS)系统线性最小均方误差(Linear Minimum Mean Square Error, LMMSE)检测复杂度过高而难以快速有效实现的问题,利用零填充(Zero Padding, ZP)OTFS系统时域信道矩阵呈块对角稀疏特性提出一种逐块迭代的对称逐次超松弛(Symmetric Successive over Relaxation, SSOR)迭代算法,在降低系统复杂度的同时获得与LMMSE检测近似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与逐次超松弛(Successive over Relaxation, SOR)算法相比,所提算法对松弛参数不敏感且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在迭代次数为10次时误码性能几乎达到LMMSE误码性能,显著降低了检测器的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P-OTFS 线性最小均方误差(LMMSE) 信号检测 SSOR迭代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个^(174)Yb^(+)离子结晶体高分辨空间热分布的稳定性优化
20
作者 牛海坡 郑鹏程 +3 位作者 黄祺寅 黄泽锐 张松骞 刘培亮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7-362,共6页
囚禁离子体系在量子信息和光频标等领域具有重要作用,低温高稳定的囚禁离子可以实现稳定的量子态操控与较小的多普勒效应引入,但离子加热效应将阻碍实现稳定的囚禁离子.基于高放大倍率的光学成像系统,实现单个^(174)Yb^(+)离子结晶体的... 囚禁离子体系在量子信息和光频标等领域具有重要作用,低温高稳定的囚禁离子可以实现稳定的量子态操控与较小的多普勒效应引入,但离子加热效应将阻碍实现稳定的囚禁离子.基于高放大倍率的光学成像系统,实现单个^(174)Yb^(+)离子结晶体的微米级分辨率成像,利用离子空间热分布与温度的关系,引入自适应高斯滤波技术,精确提取均方根线宽,从而测定单离子温度.实验中将单个^(174)Yb^(+)离子温度(能量)从1400 mK逐步优化到260 mK,随着离子温度的降低,各种离子加热效应凸显,为进一步优化离子稳定性提供依据.本研究的囚禁离子温度评估及减小过程,不仅提供了一种优化囚禁离子稳定性的通用方法,同时为探寻其他离子加热效应开拓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分子物理学 囚禁离子 离子稳定性 空间热分布 均方根线宽 囚禁频率 加热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