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UNX3、DAPK基因甲基化及其蛋白表达与胃癌病情的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沈建军 胡世莲 +5 位作者 沈干 徐维平 黄大兵 姜晓东 靳松 方向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13-617,共5页
目的观察胃癌组织中RUNX3、DAPK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及其对蛋白表达的影响,并分析其甲基化改变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胃癌组织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RUNX3、DAPK的甲基化状态。应用免疫组化SP... 目的观察胃癌组织中RUNX3、DAPK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及其对蛋白表达的影响,并分析其甲基化改变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胃癌组织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RUNX3、DAPK的甲基化状态。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RUNX3、DAPK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胃癌组织中Run3、DAPK基因的甲基化阳性率分别为77.8%(42/54)、90.7%(49/54)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38.9%(21/54)、40.7%(22/54)(P<0.01)。胃癌组织中RUNX3、DAPK蛋白免疫组化阳性率分别为42.6%(23/54)、31.5%(17/54)比癌旁组织96.3%(52/54)、98.1%(53/54)表达明显降低或缺失(P<0.01)。RUNX3基因甲基化阳性率与胃癌的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具有相关性(P<0.05)。DAPK基因甲基化阳性率和胃癌的临床分期、浸润深度、组织分化程度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 RUNX3、DAPK甲基化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甲基化影响其蛋白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甲基化 蛋白表达 runx3 DAP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腺癌、腺瘤、正常黏膜中RUNX3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8
2
作者 薛军 武雪亮 +3 位作者 王立坤 屈明 贾光辉 赵秀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05-609,共5页
目的观察RUNX3在结直肠正常组织、结直肠腺瘤及结直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RUNX3在结直肠正常黏膜→腺瘤→腺癌过程中的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RUNX3在30例癌旁正常组织、60例结直肠腺瘤(37例... 目的观察RUNX3在结直肠正常组织、结直肠腺瘤及结直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RUNX3在结直肠正常黏膜→腺瘤→腺癌过程中的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RUNX3在30例癌旁正常组织、60例结直肠腺瘤(37例伴中低度异型增生,23例伴重度异型增生)及60例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RUNX3在结直肠正常组织、腺瘤伴中低度异型增生、腺瘤伴重度异型增生及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6.67%、72.97%、43.48%、3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8 3)。RUNX3 mRNA在结直肠正常组织、腺瘤伴中低度异型增生、腺瘤伴重度异型增生及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90.00%、78.38%、43.48%和4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8 3)。RUNX3表达与结直肠癌TNM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肝转移、腹腔微转移具有相关性(P<0.05),而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部位、分化程度和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结论 RUNX3表达与结直肠黏膜癌变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有望成为结直肠癌诊断及监测的特异性生物学指标,并为结直肠癌的治疗起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runx3 免疫组织化学 荧光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UNX3、Survivin在结直肠腺癌、腺瘤、正常黏膜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8
3
作者 贾光辉 薛军 +2 位作者 武雪亮 赵秀芳 白睿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228-1232,共5页
目的通过对人Runt相关转录因子3(RUNX3)、凋亡抑制因子生存素(Survivin)蛋白在结直肠腺癌中表达的研究,探讨RUNX3、Survivin与结直肠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原位杂交法检测RUNX3、Survivin在30例正常结直肠组织、6... 目的通过对人Runt相关转录因子3(RUNX3)、凋亡抑制因子生存素(Survivin)蛋白在结直肠腺癌中表达的研究,探讨RUNX3、Survivin与结直肠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原位杂交法检测RUNX3、Survivin在30例正常结直肠组织、60例结直肠腺瘤、60例结直肠腺癌组织标本中的表达,分析它们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结果 RUNX3、Survivin在结直肠腺癌、正常结直肠组织、结直肠腺瘤伴中低度异型增生和结直肠腺瘤伴重度异型增生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8.33%、73.33%,86.67%、10.00%,72.97%、13.51%和43.48%、52.17%,两者在正常结直肠组织、结直肠腺瘤伴中低度异型增生组织与结直肠腺癌、结直肠腺瘤伴重度异型增生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UNX3、Survivin mRNA在结直肠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结直肠腺瘤伴中低度异型增生和结直肠腺瘤伴重度异型增生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1.67%、63.33%,76.67%、6.67%,56.76%、10.81%和39.13%、43.48%,两者在正常结直肠组织、结直肠腺瘤伴中低度异型增生组织与结直肠腺癌、结直肠腺瘤伴重度异型增生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UNX3和Survivin在结直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455,P<0.01)。RUNX3和Survivin的表达与结直肠腺癌的TNM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肝转移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 RUNX3、Survivin在结直肠腺癌中的不同程度的表达与结直肠黏膜癌变的发生、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nx3 SURVIVIN 结直肠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原位杂交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感染增强胃癌组织Runx3基因甲基化与患者生存的关系 被引量:5
4
作者 赵永勋 关泉林 +4 位作者 张兴旺 赵鹏 汪晓炜 袁文臻 曹农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1429-1432,共4页
目的研究胃癌Runx3基因甲基化和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生存的关系。方法筛选我院肿瘤外科2004年6月至2005年12月86例病理确诊的原发性胃癌患者,男性52例,女性34例,平均年龄52(28~78)岁。20例正常对照选自同期... 目的研究胃癌Runx3基因甲基化和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生存的关系。方法筛选我院肿瘤外科2004年6月至2005年12月86例病理确诊的原发性胃癌患者,男性52例,女性34例,平均年龄52(28~78)岁。20例正常对照选自同期我院消化内科门诊。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法检测胃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对照组织中Runx3基因甲基化状况;用快速尿素酶诊断法和Warthin-Starry染色法检测胃癌患者及对照组H.pylori感染状况;用Kaplan-Meier限乘法计算生存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①胃癌组织Runx3甲基化率(65.1%,56/86)明显高于相应癌旁组织(8.1%,7/86)和正常对照组织(0/20)(P<0.01)。②Runx3甲基化与组织分化(P=0.017)、浸润深度(P=0.004)及淋巴结转移(P=0.001)等显著相关。③H.pylori感染的胃癌组织Runx3甲基化率较未感染的胃癌组织高(P=0.003)。④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经Log-rank检验发现Runx3甲基化与生存相关(P<0.01)。⑤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浸润深度、Runx3甲基化是胃癌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胃癌Runx3甲基化与肿瘤进展和转移有关,H.pylori感染增加Runx3甲基化,Runx3甲基化是胃癌的独立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runx3 幽门螺杆菌 甲基化 幸存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unX3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 被引量:9
5
作者 兰建云 成秀梅 +1 位作者 袁苏娟 陈海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94-597,共4页
目的探讨新型抑癌基因Runx3蛋白表达与胃腺癌发生、发展、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3例胃腺癌组织、19例胃黏膜不典型增生组织及10例因胃良性病变行部分切除的正常胃黏膜组织中Runx3蛋白的表达... 目的探讨新型抑癌基因Runx3蛋白表达与胃腺癌发生、发展、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3例胃腺癌组织、19例胃黏膜不典型增生组织及10例因胃良性病变行部分切除的正常胃黏膜组织中Runx3蛋白的表达。结果(1)Runx3蛋白在胃癌中阳性表达率为39.7%,明显低于胃黏膜不典型增生组织68.4%及正常胃黏膜组织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Runx3蛋白阳性表达与胃癌组织病理分级、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大小及临床分期无关。(3)Runx3蛋白表达阳性者的生存率高于表达阴性者的生存率(P<0.05)。Runx3蛋白阳性者,术后生存时间长。结论Runx3蛋白对胃癌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是评估胃癌患者预后的一项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runx3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中RUNX3、cyclinE和P21蛋白表达与患者生存的关系 被引量:6
6
作者 陈金明 干建新 +5 位作者 喻春钊 王沈华 伍峻松 易建华 杨检新 周海波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766-1770,共5页
目的:探讨胃癌RUNX3蛋白表达对细胞周期蛋白的影响及其与胃癌患者生存和生物学特性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分析RUNX3蛋白的表达;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cyclinE和P21蛋白表达;采用Kaplan-Meier限乘法计算生存率。结果:在56例胃癌中RUNX... 目的:探讨胃癌RUNX3蛋白表达对细胞周期蛋白的影响及其与胃癌患者生存和生物学特性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分析RUNX3蛋白的表达;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cyclinE和P21蛋白表达;采用Kaplan-Meier限乘法计算生存率。结果:在56例胃癌中RUNX3蛋白、cyclinE和P2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4.6%、64.3%和32.1%。胃癌细胞RUNX3蛋白表达与淋巴转移和远处转移有关(P<0.05)。胃癌细胞cyclinE的表达与浸润深度、淋巴转移和远处转移有关(P<0.05)。而胃癌细胞P21的表达与远处转移有关(P<0.05)。胃癌细胞中RUNX3和P21的表达之间呈明显正相关(r=0.57,P<0.05),而与cyclinE的表达之间无相关性(r=0.25,P>0.05)。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经Log-rank检验发现,RUNX3和cyclinE的阳性表达与生存相关(P<0.05),P21的阳性表达与生存无关(P>0.05)。结论:RUNX3蛋白可能通过影响P21蛋白的表达影响胃癌的发生发展;检测RUNX3和cyclinE的表达可作为反映胃癌临床病理学特点和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基因 runx3 蛋白质P21 幸存 细胞周期蛋白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中Runx3和C-myc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5
7
作者 郑玮 郑克鸿 +2 位作者 钟林 李强 黄宗海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42-1047,共6页
目的探讨Runx3和C-myc基因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38例结直肠癌病人的癌组织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距癌缘>5 cm)中Runx3 mRNA和C-myc 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blot免疫印迹... 目的探讨Runx3和C-myc基因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38例结直肠癌病人的癌组织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距癌缘>5 cm)中Runx3 mRNA和C-myc 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blot免疫印迹法检测63例结直肠癌病人的癌组织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Runx3蛋白和C-myc蛋白的表达水平。将实验数据按照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层分析,采用统计软件SPSS 13.0进行统计,了解Runx3、C-myc的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主要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联性。结果 mRNA水平与蛋白水平提示:Runx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下调,C-myc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上调,二者的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rotein levels,r=-0.398,P=0.001)。且其各自的表达在不同Dukes分期、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状态及病理分化类型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分期越晚、病理分化越低,Runx3表达下调、C-myc表达上调越明显。结论 Runx3和C-myc基因表达异常,参与了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并与病员临床病理参数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runx3 C-MYC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腺癌中RUNX3表达与微淋巴管密度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8
作者 武雪亮 王立坤 +3 位作者 薛军 屈明 贾光辉 赵秀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825-1828,共4页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0例正常结直肠组织、60例结直肠腺癌中RUNX3的表达水平,同时以D2-40为标志物,检测结直肠腺癌组织微淋巴管密度(LMVD),分析RUNX3和LMVD与临床病例参数之间的关系,并对患者进行随访,分析两者与结直肠癌预后的...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0例正常结直肠组织、60例结直肠腺癌中RUNX3的表达水平,同时以D2-40为标志物,检测结直肠腺癌组织微淋巴管密度(LMVD),分析RUNX3和LMVD与临床病例参数之间的关系,并对患者进行随访,分析两者与结直肠癌预后的关系.RUNX3蛋白在结直肠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结直肠组织(P<0.01);结直肠腺癌中的LMVD值明显高于正常结直肠组织(P <0.01);RUNX3表达水平和LMVD与肿瘤浸润深度、肿瘤的肝转移、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具有相关性(P<0.01);本组患者中51例接受了随访,中位生存期为25.5个月(7~55个月).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显示,RUNX3表达、LMVD、癌灶浸润深度、TNM分期、肝转移及淋巴结转移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腺癌 runx3 微淋巴管密度 免疫组织化学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和管状腺瘤中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的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石明伟 张侠 +1 位作者 许春伟 张玉萍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283-1287,共5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及管状腺瘤中Runx3基因甲基化状态和Runx3蛋白表达,确定Runx3基因在"腺瘤→腺癌"癌变通路中的作用、临床意义及Runx3基因在不同年龄层段的甲基化程度。方法应用TaqMan探针qPCR(MethyLight)法分别检测40例管...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及管状腺瘤中Runx3基因甲基化状态和Runx3蛋白表达,确定Runx3基因在"腺瘤→腺癌"癌变通路中的作用、临床意义及Runx3基因在不同年龄层段的甲基化程度。方法应用TaqMan探针qPCR(MethyLight)法分别检测40例管状腺瘤组织、50例结直肠癌组织和20例正常组织中Runx3基因CpG岛甲基化状态,并通过测序法验证扩增序列,同时应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上述标本中Runx3蛋白表达。结果结直肠癌组、管状腺瘤组、正常组中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分别为84%、45%、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直肠癌组、管状腺瘤组、正常组中Runx3蛋白阳性率分别为18%、45%、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unx3基因甲基化与蛋白表达在正常组、管状腺瘤组及结直肠癌组中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值分别为-0.667、-0.616、-0.790,P均<0.05);管状腺瘤组和结直肠癌组中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频率与患者年龄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值分别为0.376、0.304,P均<0.05)。结论 Runx3基因甲基化可能诱导其蛋白表达下调,在结直肠"腺瘤→腺癌"的癌变通路中起重要作用,同时Runx3基因甲基化可能与患者年龄相关,随年龄增长,甲基化程度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甲基化 runx3基因 qPCR DNA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UNX3蛋白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4
10
作者 卢燕辉 郑瑞丹 +3 位作者 陈洁 陈碧芬 李建国 林志川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29-332,共4页
目的探讨RUNX3蛋白在肝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RUNX3蛋白在肝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RUNX3蛋白在肝癌组织、癌旁... 目的探讨RUNX3蛋白在肝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RUNX3蛋白在肝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RUNX3蛋白在肝癌组织、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9.02%(25/51)、82.35%(42/51),两者间有显著差异(χ2=12.5706,P<0.01)。RUNX3蛋白在分化程度、门静脉癌栓、肝内转移等病理因素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性别、肿瘤直径、肿瘤部位、癌肿出血坏死、组织分型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UNX3蛋白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旁组织。RUNX3蛋白表达下调可能对肝癌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RUNX3基因可能是肝癌的抑癌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nx3蛋白 肝癌 免疫组织化学 临床病理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癌中Runx3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海元 刘娟 解庭波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肝细胞癌中Runx3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态及Runx3基因表达情况,探讨Runx3基因启动子区域异常甲基化状态在肝细胞癌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意义。方法采用DNA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技术分别对5种肝癌细胞系和52例肝细胞癌患者肿... 目的通过检测肝细胞癌中Runx3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态及Runx3基因表达情况,探讨Runx3基因启动子区域异常甲基化状态在肝细胞癌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意义。方法采用DNA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技术分别对5种肝癌细胞系和52例肝细胞癌患者肿瘤组织及其癌旁组织Runx3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进行检测,同时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3种肝癌细胞系Runx3 mRNA在使用药物5-氮-2′-脱氧胞苷(5-Aza-CdR)前后的表达情况。结果在肝细胞癌组织中,Runx3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率占42.3%(22/52),而在相对应的癌旁正常组织中,Runx3基因启动子区域未发现高甲基化现象;Runx3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态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均无相关关系;在5种肝癌细胞系中,有3种细胞Runx3基因启动子区域存在甲基化异常;用药物5-Aza-CdR处理后的3种肝癌细胞中Runx3 mRNA表达明显增强。结论Runx3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是导致Runx3基因失活的主要原因之一,与肝细胞癌发生早期密切相关,可作为肝细胞癌早期诊断的分子标记物及分子治疗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runx3基因 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unx3启动子区域甲基化在急性白血病中意义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林东军 范蕊芳 刘相富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2期263-266,共4页
为了探讨runx3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在急性白血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CR)检测CHRF、U937、K562细胞系及4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和10例正常人骨髓或外周血runx3基因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情况,并用RT-PCR方... 为了探讨runx3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在急性白血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CR)检测CHRF、U937、K562细胞系及4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和10例正常人骨髓或外周血runx3基因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情况,并用RT-PCR方法检测各系runx3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发现,健康人及细胞系中均未检测到甲基化,而检测到该基因的表达;4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甲基化检测阳性率35%(14/40),明显高于正常人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ML30.43%(7/23),ALL41.18%(7/17),p>0.25,两者无明显差异。甲基化检测阳性患者均未检测到runx3基因的表达。存在runx3启动子区域甲基化患者化疗前骨髓原始细胞数均高于runx3启动子区域未甲基化患者(p<0.01),而且首次化疗后完全缓解率低于未甲基化者(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runx3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在急性白血病的发病机制中起一定的作用,其检测对估计白血病预后具有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nx3启动子 基因甲基化 急性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颈癌中Smad4和Runx3表达与HPV16感染的关系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巧稚 阿提开姆.阿布都克热木 +2 位作者 王燕 程杰 阿布力孜.阿布杜拉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112-1115,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颈病变组织中Smad4、Runx3蛋白表达和HPV16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Smad4、Runx3在慢性子宫颈炎、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和子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PCR技术检测相应标本中... 目的探讨子宫颈病变组织中Smad4、Runx3蛋白表达和HPV16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Smad4、Runx3在慢性子宫颈炎、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和子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PCR技术检测相应标本中HPV16感染情况。结果 Smad4在慢性子宫颈炎、CIN和子宫颈鳞癌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80%(20/25)、69.8%(44/63)、40%(18/45),差异有显著性(P<0.01),Runx3在各组中阳性率分别为84%(21/25)、69.8%(44/63)、40%(18/45),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子宫颈鳞癌组织中,Smad4蛋白与肿瘤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Runx3蛋白表达下调与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表达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Smad4、Runx3两者之间表达无相关性;HPV16与Smad4表达呈负相关(r=-0.327,P<0.05)。结论 Runx3蛋白表达下调,以及HPV16通过影响Smad4蛋白表达缺失,共同阻断TGF/Smads信号转导通路,促使子宫颈病变不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肿瘤 SMAD4 runx3 HPV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UNX3基因失活与胃癌变 被引量:6
14
作者 余燕民 李小英 许洪卫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0期1190-1192,1196,共4页
RUNX3基因是新近发现的一种抑癌基因,属人runt相关转录因子(human 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RUNX)家族成员,是TGF-β信号传导通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杂合子丢失(LOH)和启动子高甲基化可使其失活,并可导致胃癌的发生、发展和... RUNX3基因是新近发现的一种抑癌基因,属人runt相关转录因子(human 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RUNX)家族成员,是TGF-β信号传导通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杂合子丢失(LOH)和启动子高甲基化可使其失活,并可导致胃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本文综述了RUNX3基因的结构、功能及其与胃粘膜异常增生与癌变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nx3 TGF-Β 胃粘膜异常增生 胃癌 胃癌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敲低Runt相关转录因子3(RUNX3)抑制低氧诱导的内皮细胞间质转分化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艳华 李宾公 +4 位作者 王裕勤 王得龙 邹晋 柯旋 郝艳琴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627-1631,共5页
目的探讨敲减Runt相关转录因子3(RUNX3)对低氧诱导人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HCMEC)向间质转分化的影响及具体机制。方法低氧条件下培养HCMEC,使用RUNX3干扰慢病毒敲减HCMEC中的RUNX3基因,应用反转录PCR检测内皮细胞间质转分化(EndoMT)相关... 目的探讨敲减Runt相关转录因子3(RUNX3)对低氧诱导人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HCMEC)向间质转分化的影响及具体机制。方法低氧条件下培养HCMEC,使用RUNX3干扰慢病毒敲减HCMEC中的RUNX3基因,应用反转录PCR检测内皮细胞间质转分化(EndoMT)相关基因CD31、血管内皮钙黏素(VE-cadher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成纤维细胞特异蛋白1(FSP-1)以及RUNX3的mRNA表达,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CD31、α-SMA、RUNX3、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Smad2/3、p-Smad2/3以及Notch-1、Hes1、Hey1蛋白表达,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检测CD31、α-SMA的表达和定位。结果低氧能够诱导HCMEC发生EndoMT;低氧时TGF-β2、Smad2/3、p-Smad2/3以及Notch-1、Hes1、Hey1蛋白均上调;而RUNX3敲减后TGF-β2以及Notch-1蛋白水平增高,然而Smad2/3、p-Smad2/3以及Hes1、Hey1蛋白水平均不同程度下调。结论 RUNX3敲减可减轻低氧诱导的EndoMT,可能是通过部分抑制TGF-β及Notch信号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细胞间质转分化 Runt相关转录因子3(runx3)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 NOTCH 低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检测大肠癌中RUNX3和Ki-67表达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6
作者 薛军 武雪亮 +4 位作者 贾光辉 屈明 王立坤 史永兴 赵秀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22-424,共3页
目的:探讨RUNX3和Ki-67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结直肠癌和30例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RUNX3和Ki-67基因的表达产物。结果:60例结直肠癌组织中RUNX3蛋白、Ki-67蛋白阳性表达分别为38.33%(23/60)... 目的:探讨RUNX3和Ki-67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结直肠癌和30例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RUNX3和Ki-67基因的表达产物。结果:60例结直肠癌组织中RUNX3蛋白、Ki-67蛋白阳性表达分别为38.33%(23/60)、80.00%(48/60),30例癌旁正常结直肠组织中RUNX3蛋白、Ki-67蛋白阳性表达分别为86.67%(26/30)、10%(3/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UNX3的表达与大肠癌的TNM分期、肠壁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肝转移呈负相关(P<0.05),而Ki-67的表达与大肠癌的TNM分期、肠壁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肝转移呈正相关(P<0.05),二者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部位、分化程度和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结论:RUNX3和Ki-67的异常表达在大肠癌发生、发展、浸润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联合检测RUNX3和Ki-67表达水平有可能作为监测大肠癌进展和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runx3 KI-67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 被引量:5
17
作者 唐艳 吴芳 胡春宏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50-654,共5页
目的:探讨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预后的关系。方法:酚/氯仿法提取80例术后接受顺铂辅助化疗NSCLC患者的肺癌组织标本DNA,巢氏甲基化特异性PCR(nMSP)检测RUNX3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并回顾性分析甲基化状态与临床病理... 目的:探讨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预后的关系。方法:酚/氯仿法提取80例术后接受顺铂辅助化疗NSCLC患者的肺癌组织标本DNA,巢氏甲基化特异性PCR(nMSP)检测RUNX3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并回顾性分析甲基化状态与临床病理特征、术后无病生存、总生存的关系。结果:80例NSCLC肿瘤样本中20例检测到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25.0%)。RUNX3启动子基因甲基化与病理类型相关(P=0.020),且腺癌(36%)高于鳞癌(11%)。N分期(OR:4.898,P<0.001)、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OR:20.293,P=0.011)是影响术后无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单因素K-M生存分析、Cox多因素分析表明RUNX3基因甲基化(RR:2.345,95%CI:1.130~4.865,P=0.022)是影响总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RUNX3基因甲基化是影响术后NSCLC无病生存和总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nx3基因 DNA甲基化 预后 非小细胞肺癌 表观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UNX3基因364位点C→T突变与胃癌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胡胜 宋启斌 +2 位作者 柯玉华 胡品津 曾志荣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905-1908,共4页
目的:研究RUNX3基因C364T突变在我国胃癌高、低发区普通人群和胃癌患者中的分布,H.pylori 感染者胃粘膜的RUNX3基因C364T突变率,探讨此突变与我国胃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 多态性(RFLP)分析法检测胃癌高发区169名... 目的:研究RUNX3基因C364T突变在我国胃癌高、低发区普通人群和胃癌患者中的分布,H.pylori 感染者胃粘膜的RUNX3基因C364T突变率,探讨此突变与我国胃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 多态性(RFLP)分析法检测胃癌高发区169名普通人、86例胃癌患者和胃癌低发区。192名普通人和92例胃癌患者的 RUNX3基因多态性。同时比较胃癌低发区普通人胃粘膜H.pylori阳性和阴性者的RUNX3突变率。结果:在胃癌 高、低发区,胃癌患者RUNX3基因C364T突变频率与普通人群无显著差异(X2=0.57和0.16,P>0.05)。与肿瘤类 型也无明显关系。低发区H.pylori阳性者粘膜中,RUNX3基因突变率也无显著增高。结论:RUNX3基因C364T突变 可能不是我国胃癌高、低发区胃癌的遗传易感因素。而且H.pylori感染导致胃癌形成可能不由RUNX3基因C364T 突变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runx3 突变 幽门螺杆菌 胃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鳞癌RUNX3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惠娇 陈谭根 李建国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59-662,共4页
目的研究宫颈鳞状细胞癌(鳞癌)组织中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MSP)测定50例宫颈鳞癌(CSCC组)、5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手术标本及10例正常宫颈组织(对照组)中RUNX3基因的甲基化状... 目的研究宫颈鳞状细胞癌(鳞癌)组织中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MSP)测定50例宫颈鳞癌(CSCC组)、5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手术标本及10例正常宫颈组织(对照组)中RUNX3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分析RUNX3基因甲基化与宫颈鳞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结果 CSCC组和CIN组中分别有27例(54%)和17例(34%)存在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而对照组未检出;三组间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00,P<0.005),CIN不同级别组(CINⅠ、Ⅱ、Ⅲ级)的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55,P<0.05)。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宫颈鳞癌的分化程度及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有关(r=-0.367,P=0.017;r=0.288,P=0.042)。结论 RUNX3作为抑癌基因参与宫颈鳞癌的发生和发展,可作为对宫颈鳞癌患者进行预后评估的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鳞癌 宫颈上皮内瘤变 runx3基因 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UNX3基因甲基化在胃肠肿瘤患者血清中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20
作者 郑芸 张有为 陈龙邦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0年第3期282-285,共4页
目的新型抑癌基因RUNX3是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TGF-β)信号转导途径的关键因子,实验检测胃癌、大肠癌患者血清DNA中RUNX3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态,探讨其用于肿瘤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留取42例胃癌、4... 目的新型抑癌基因RUNX3是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TGF-β)信号转导途径的关键因子,实验检测胃癌、大肠癌患者血清DNA中RUNX3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态,探讨其用于肿瘤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留取42例胃癌、45例大肠癌、20例胃肠道良性病变及10例健康志愿者血清标本,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ethyla-tion-specific PCR,MSP)检测RUNX3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血清RUNX3基因异常甲基化在胃癌中检出率为47.6%(20/42),在大肠癌中为40.0%(18/45),而20例胃肠道良性病变患者中仅有1例为不完全甲基化,占5.0%,10例健康志愿者中检出率为0,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癌胚抗原(carcinoembtyonic antigen,CEA)、糖链抗原19-9(CA19-9)水平之间无相关性。结论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在胃癌和大肠癌患者血清中有较高的检出率,可望成为胃肠肿瘤早期诊断的新型分子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大肠癌 runx3 甲基化 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