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大语言模型的自动代码修复综述
1
作者 许鹏宇 况博裕 +1 位作者 苏铓 付安民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040-2057,共18页
软件系统在各行各业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承载着大规模、高密度的数据,但软件系统中存在的种种缺陷一直以来困扰着系统的开发者,时刻威胁着系统数据要素的安全.自动代码修复(automated program repair,APR)技术旨在帮助开发者在软件... 软件系统在各行各业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承载着大规模、高密度的数据,但软件系统中存在的种种缺陷一直以来困扰着系统的开发者,时刻威胁着系统数据要素的安全.自动代码修复(automated program repair,APR)技术旨在帮助开发者在软件系统的开发过程中自动地修复代码中存在的缺陷,节约软件系统开发和维护成本,提高软件系统中数据要素的保密性、可用性和完整性.随着大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LLM)技术的发展,涌现出许多能力强大的代码大语言模型,并且代码LLM在APR领域的应用中表现出了强大的修复能力,弥补了传统方案对于代码理解能力、补丁生成能力方面的不足,进一步提高了代码修复工具的水平.全面调研分析了近年APR相关的高水平论文,总结了APR领域的最新发展,系统归纳了完形填空模式和神经机器翻译模式2类基于LLM的APR技术,并从模型类型、模型规模、修复的缺陷类型、修复的编程语言和修复方案优缺点等角度进行全方位的对比与研讨.同时,对APR数据集和评价APR修复能力的指标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并且对现有的实证研究展开深入探讨.最后,分析了当前APR领域存在的挑战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代码修复 大语言模型 代码大语言模型 软件缺陷 补丁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具有快速条件断点的并行程序调试器 被引量:6
2
作者 刘建 王皓 +1 位作者 沈美明 郑纬民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827-1833,共7页
快速条件断点是高性能并行程序调试器中进程控制必备的功能之一.分析了快速条件断点基本原理以及快速条件断点设计中需要考虑的代码生成、代码插装和源程序对应等问题.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预编译与运行时编译结合的代码生成方式、动... 快速条件断点是高性能并行程序调试器中进程控制必备的功能之一.分析了快速条件断点基本原理以及快速条件断点设计中需要考虑的代码生成、代码插装和源程序对应等问题.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预编译与运行时编译结合的代码生成方式、动态代码插装、源断点标识技术等解决方案.利用经过改进的动态补丁码工具Dyninst,设计实现了并行程序调试器XBUSTER,并实现了快速条件断点这一重要功能.测试表明,XBUSTER的执行效率比传统条件断点高.与现有的基于动态插装的系统,如Ceder,ldb和Dyner相比,XBUSTER具有功能性强、可移植性好等鲜明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试器 条件断点 动态插装 动态补丁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近邻稀疏编码均值约束的人脸超分辨率算法 被引量:3
3
作者 黄克斌 胡瑞敏 +3 位作者 韩镇 卢涛 江俊君 王锋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71-273,295,共4页
针对低分辨率、低质量人脸图像的超分辨率重建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K近邻稀疏编码均值约束的人脸超分辨率算法。首先,根据人脸块位置先验信息,对训练样本图像块进行聚类,得到与输入人脸图像块位置一致的高、低分辨率稀疏表示字典对;然后... 针对低分辨率、低质量人脸图像的超分辨率重建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K近邻稀疏编码均值约束的人脸超分辨率算法。首先,根据人脸块位置先验信息,对训练样本图像块进行聚类,得到与输入人脸图像块位置一致的高、低分辨率稀疏表示字典对;然后,利用低分辨率字典,在稀疏和K近邻稀疏编码均值的共同约束下实现低分辨率图像块的稀疏表示;最后,通过系数映射,结合高分辨率字典实现高分辨率图像块重建,最终将所有高分辨率图像块进行交叠平均得到高分辨率人脸图像。实验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及先进性。本方法在保持重建人脸图像相似度的基础上,改善了人脸图像的清晰度,提高了超分辨率图像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置块 稀疏表示 K近邻稀疏编码均值 人脸超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分治策略的Huffman-LBP多姿态人脸识别 被引量:6
4
作者 周丽芳 杜跃伟 +1 位作者 李伟生 李宇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835-1841,共7页
局部二值模式(LBP)因计算简单以及对轻微光照、姿态变化的鲁棒性而被广泛应用于人脸识别领域,但其只能作用于一定的人脸姿态变化范围(-15°~15°).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利用分治策略进行人脸表达和分类的多姿态人脸识别框... 局部二值模式(LBP)因计算简单以及对轻微光照、姿态变化的鲁棒性而被广泛应用于人脸识别领域,但其只能作用于一定的人脸姿态变化范围(-15°~15°).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利用分治策略进行人脸表达和分类的多姿态人脸识别框架.首先,区域选择因子(RSF)被用于对不同姿态的人脸图像进行划分并找到有效的人脸区域;其次,提出了一种基于Huffman编码的LBP特征提取方法,用于特征表达;最后,一种基于图像块(patch)的稀疏表达分类(patch-based SRC)策略被用于匹配和分类.本论文分别在CMU PIE和FERET人脸库上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方法对姿态变化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识别 姿态变化 局部二值模式 HUFFMAN编码 区域选择因子 基于图像块的稀疏表达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Doc2Vec和BERT嵌入技术的补丁验证方法 被引量:5
5
作者 黄颖 姜淑娟 蒋婷婷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83-89,共7页
自动程序修复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现有的自动程序修复方法大多利用测试套件来验证补丁正确性。然而,使用测试套件验证自动程序修复方法生成的大量候选补丁不仅会造成巨大的开销,不完美的测试套件还会导致补丁的过拟... 自动程序修复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现有的自动程序修复方法大多利用测试套件来验证补丁正确性。然而,使用测试套件验证自动程序修复方法生成的大量候选补丁不仅会造成巨大的开销,不完美的测试套件还会导致补丁的过拟合问题,因此如何提高补丁验证效率、有效验证补丁正确性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降低补丁验证开销并提高补丁正确率,提出了结合两种嵌入技术验证补丁正确性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Doc2Vec计算补丁与错误代码的相似性,然后使用一个基于BERT模型的分类器过滤通过相似性筛选出的补丁中的错误补丁。为了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基于5个开源的Java缺陷库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验证补丁的正确性并提高验证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程序修复 补丁验证 代码相似性 嵌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运行时代码修改的动态性能监控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蒋杰 徐涵 +2 位作者 刘杰 杨灿群 胡庆丰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1期150-152,209,共4页
代码插桩是程序性能监控的重要环节。动态插桩通过对可执行程序代码的运行时修改支持动态性能监控,有助于降低性能分析工具的构建代价,提高工具易用性。本文首先阐述了Dyninst动态插桩系统的概念抽象与执行机理,然后结合大规模并行程序... 代码插桩是程序性能监控的重要环节。动态插桩通过对可执行程序代码的运行时修改支持动态性能监控,有助于降低性能分析工具的构建代价,提高工具易用性。本文首先阐述了Dyninst动态插桩系统的概念抽象与执行机理,然后结合大规模并行程序动态插桩的需要,对DPCL并行程序动态插桩基础设施以及基于MRNet的可扩展通信结构进行了深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能监控 运行时代码修改 动态插桩 Dyninst DPCL MRN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序分析技术研究及其在补丁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胡燕京 张健 +1 位作者 罗海宁 王伟 《现代电子技术》 2007年第17期113-115,共3页
探讨了程序分析技术的一些思路和方法,并根据补丁分析技术面临的新情况,总结出一套针对二进制补丁分析的实用方法二进制代码比较技术。二进制代码比较技术的目的是定位执行代码间的差异,从而获得补丁所修补的漏洞细节。提出了一种基于... 探讨了程序分析技术的一些思路和方法,并根据补丁分析技术面临的新情况,总结出一套针对二进制补丁分析的实用方法二进制代码比较技术。二进制代码比较技术的目的是定位执行代码间的差异,从而获得补丁所修补的漏洞细节。提出了一种基于反汇编技术,定位执行代码间语义差异,从而完成补丁分析的方法。并通过实践证明此方法可以快速有效地定位安全补丁所修补的软件漏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分析 补丁分析 二进制代码比较技术 软件漏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元组描述符的特征匹配算法 被引量:7
8
作者 沈学利 陈鑫彤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05-210,共6页
针对"风"(KAZE)/加速"风"(Accelerated KAZE)算法鲁棒性差、速度慢等问题,提出三元组描述符(Learned Arrangements of Three Patch Codes)与KAZE/AKAZE算法结合的方法,称作KAZE/AKAZE-LATCH算法。利用AOS算法或者FE... 针对"风"(KAZE)/加速"风"(Accelerated KAZE)算法鲁棒性差、速度慢等问题,提出三元组描述符(Learned Arrangements of Three Patch Codes)与KAZE/AKAZE算法结合的方法,称作KAZE/AKAZE-LATCH算法。利用AOS算法或者FED算法解非线性方程搭建金字塔;利用海森矩阵在非线性金字塔上寻找特征点;以特征点为圆心按照尺度大小选择相应的采样窗口以建立描述符;利用三元组算法建立二进制描述符。将该算法与KAZE算法和AKAZE算法在公开数据集上对具有模糊变换、光照变换、视角变换和JPEG变换的图像进行匹配时间和匹配正确率的对比实验。经实验表明:该算法的匹配正确率得到巨大提升,匹配速度增加。与现有算法相比,该算法的鲁棒性和实时性更好,可用于对匹配速度和精度要求较高的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KAZE/KAZE算法 三元组二进制描述符 非线性金字塔 双线性差值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nux目标代码内核补丁的机理和应用
9
作者 胡勇其 匡先锋 侯紫峰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2期121-123,180,共4页
该文介绍了基于目标代码(二进制编译文件)为Linux运行时系统内核内存映像打补丁以修改内核的原理和方法,并给出了一个示例场景和程序以说明其应用。掌握该方法对于内核开发、系统调试和系统安全都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 内核补丁 LINUX 目标代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代码克隆检测技术的WSNs重编程方法 被引量:4
10
作者 汪治理 章勇 刘红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288-1292,共5页
提出了基于代码克隆检测技术的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Wireless Sensor Networks)重编程方法。通过代码克隆检测方法来解决重编程过程中生成差异补丁的4个关键问题:分支、全局变量、相对跳转和间接地址。然后将差异补丁以无线方式传输给传... 提出了基于代码克隆检测技术的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Wireless Sensor Networks)重编程方法。通过代码克隆检测方法来解决重编程过程中生成差异补丁的4个关键问题:分支、全局变量、相对跳转和间接地址。然后将差异补丁以无线方式传输给传感器节点,实现WSNs重编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且能够有效的提高WSNs重编程的效率,延长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生命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重编程 代码克隆检测技术 差异补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句嵌入模型和代码特征的补丁验证方法
11
作者 蒋婷婷 姜淑娟 韩威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450-3456,共7页
补丁验证常用运行测试套件的方法来验证补丁正确性,然而自动修复技术生成的补丁往往数量巨大,而将每个补丁依次通过测试套件则会产生难以承受的开销.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一个由句嵌入模型InferSent和支持向量机分类器组成的静态补丁验... 补丁验证常用运行测试套件的方法来验证补丁正确性,然而自动修复技术生成的补丁往往数量巨大,而将每个补丁依次通过测试套件则会产生难以承受的开销.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一个由句嵌入模型InferSent和支持向量机分类器组成的静态补丁验证方法.使用InferSent提取代码静态特征并通过支持向量机分类器来预测补丁正确性.该方法更加关注代码的静态特征信息,通过对特征的提取分析,无需运行测试套件即可有效地预测自动修复工具生成的补丁的正确性.本文在多个自动修复工具生成的补丁集合上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在修复工具生成的补丁集合上,本文提出的静态补丁验证方法对补丁预测的F1值达到71.89%,相比其他两种最新静态补丁验证方法分别提高11.64%和6.43%,并在五项评价指标上均优于对比模型.表明该方法可以在不运行测试套件的情况下正确预测补丁,且具有良好的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自动修复 补丁验证 代码静态特征 句嵌入技术 支持向量机 代码相似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