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今、古文经学之争与中国近现代文学变革 |
姜荣刚
|
《文艺理论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生成逻辑:基于“第二个结合”的历史哲学审视 |
李梦琰
王强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3
|
黄侃先生古本音说中的声韵“相挟而变”理论——兼论古今音变的“条件” |
王宁
黄易青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6
|
|
4
|
中国体育文化生态的历史演变论绎 |
王洪珅
|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4
|
|
5
|
中国古代及近现代译名研究回顾 |
王英姿
许宏
|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5
|
|
6
|
“儿童文学”的知识考古——论中国儿童文学不是“古已有之” |
朱自强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0
|
|
7
|
2000年间野生稻和栽培稻(O.sativa.L)分布区逆向分离的过程及动力 Ⅰ.古今野生稻和栽培稻(O.sativa.L)的分布与人口分布的关系 |
黄璜
廖晓兰
王思明
黄国勤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8 |
1
|
|
8
|
启蒙的自我澄清:在神人、古今与中西之间 |
任剑涛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0
|
|
9
|
法律转型的因应之道——沈家本与晚清刑律变迁 |
陈新宇
|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8
|
|
10
|
中国古代散文概念的变迁及散文范畴的界定 |
渠晓云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5
|
|
11
|
新文学与通俗文学的各自源流与运行轨迹 |
范伯群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12
|
近现代古农书整理及价值探析 |
卢颖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13
|
中国小说文体的古今之变与中西之别 |
刘晓军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5
|
|
14
|
中国古筝的演变及其流派特色 |
詹皖
|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4 |
2
|
|
15
|
“天人合一”的道德哲学精义 |
朱贻庭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7
|
|
16
|
中外风景园林史本科教学框架更新探讨 |
赵纪军
|
《风景园林》
|
2018 |
4
|
|
17
|
新世纪杂志文化工业的兴起——以《今古传奇·武侠版》(2001-2010年)为例 |
郑保纯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3
|
|
18
|
中古士族在近世--对中国宗族实践的新思考 |
杜靖
|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3
|
|
19
|
中国古代官德实践与现代官德建设 |
毛晓燕
|
《河南社会科学》
|
2004 |
1
|
|
20
|
重新发现中国:论列奥·施特劳斯与当代思想大解放 |
杨子飞
|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
2016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