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能量路由器的微网群优化调度研究
1
作者 缪尚孝 任一峰 +1 位作者 康睿 陈昌鑫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97-102,共6页
为充分发挥微电网源网荷储互动的“削峰填谷”作用,针对微网群能量管理存在的可靠性、经济性和复杂性等问题,对基于能量路由器的多个微电网构成的微网群进行研究。考虑碳配额和碳交易、微电网内可削减负荷和可转移负荷,以最小化微电网... 为充分发挥微电网源网荷储互动的“削峰填谷”作用,针对微网群能量管理存在的可靠性、经济性和复杂性等问题,对基于能量路由器的多个微电网构成的微网群进行研究。考虑碳配额和碳交易、微电网内可削减负荷和可转移负荷,以最小化微电网发电成本为目标,计及储能、分布式电源出力和功率平衡等约束,构建一个综合考虑经济性和低碳性的分布式优化调度模型。使用二次罚项系数动态调节的交替方向乘子法(ADMM)进行求解。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微网群优化调度策略可在充分利用分布式电源的基础上,有效减少单个微电网和微网群整体的运营成本,在收敛精度和速度上具有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网群 能量管理策略 能量路由器 电力负荷 储能约束 优化调度 交替方向乘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群式岸电能量路由器供能精细化就地管控策略 被引量:2
2
作者 姜昊 孙毅超 +3 位作者 张艺凡 吴志坚 董晓峰 吾喻明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1-41,共11页
传统的能量路由器能量管理策略未考虑多台设备之间的柔性互联关系,且在港口应用中港机负荷的冲击性和新能源发电的波动性,使区域电网的可靠供电和经济运行面临挑战。为此,基于模糊逻辑控制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集群式岸电能量路由器的供能... 传统的能量路由器能量管理策略未考虑多台设备之间的柔性互联关系,且在港口应用中港机负荷的冲击性和新能源发电的波动性,使区域电网的可靠供电和经济运行面临挑战。为此,基于模糊逻辑控制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集群式岸电能量路由器的供能精细化就地管控策略。该方法考虑了互联岸电能量路由器之间输出功率的耦合影响,并依据并网模式下可能的功率流向制定了保证电力用户经济效益的模糊控制规则,使储能输出电流根据电池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 SOC)、电网电价以及各台岸电能量路由器净输出功率的变化进行动态调整。该方法计及了互联系统间的协同作用,构建了互联系统间各端口传输功率关系,有利于分布式能源跨台区协同消纳,且不需要上层调度控制,减少了对通信的依赖。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岸电 集群能量路由器 供能精细化就地管控 协同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服务器集群系统负载均衡技术 被引量:8
3
作者 程伟 卢泽新 王宏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2006年第2期31-32,47,共3页
使用服务器集群系统解决网络服务节点的性能瓶颈问题是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其中负载均衡技术又是决定整个集群的性能和可伸缩性的关键因素。本文首先分析和比较了现有的负载均衡技术,然后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路由器集群系统的负载均衡技术。
关键词 负载均衡 虚拟路由器集群 路由度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态路由热备份及其负载均衡 被引量:5
4
作者 韦有华 王成耀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9-12,共4页
IPSTB、HSRP和VRRP协议均实现了静态路由的热备份,但都没有很好地解决负载均衡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路由器群集协议RCP(RouterClusterProtocol),RCP不仅实现了静态路由的热备份,而且实现了以IP包为粒度的动态负载均衡,还支持集群的SSI(Sin... IPSTB、HSRP和VRRP协议均实现了静态路由的热备份,但都没有很好地解决负载均衡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路由器群集协议RCP(RouterClusterProtocol),RCP不仅实现了静态路由的热备份,而且实现了以IP包为粒度的动态负载均衡,还支持集群的SSI(SingleSystemImage)特性,简化了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由器群集协议 虚拟路由器 静态路由 动态负载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路由协议分析 被引量:20
5
作者 王瑞锦 秦志光 王佳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00-405,共6页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路由协议的特点,对当前一些典型的分簇协议进行了分类及分析,指出了各类协议的优缺点,并从簇负载平衡性、数据融合、簇头产生速度、簇形成速度、簇维护开销、算法健壮性、算法节能性等方面进行了比较,最后总结出...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路由协议的特点,对当前一些典型的分簇协议进行了分类及分析,指出了各类协议的优缺点,并从簇负载平衡性、数据融合、簇头产生速度、簇形成速度、簇维护开销、算法健壮性、算法节能性等方面进行了比较,最后总结出未来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簇路由协议分析 机选举 研究趋势 剩余能量 无线传感器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件集群路由器体系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龚正虎 傅彬 卢泽新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0-43,共4页
分析了集群路由器的研究现状,而后提出了软件集群路由器的两个参考模型:SCR-RM(software-based cluster router reference model)和PCR-RM(parallel cluster routing reference model),给出两个参考模型的具体描述。这两个参考模型将为... 分析了集群路由器的研究现状,而后提出了软件集群路由器的两个参考模型:SCR-RM(software-based cluster router reference model)和PCR-RM(parallel cluster routing reference model),给出两个参考模型的具体描述。这两个参考模型将为集群路由器的后续研究提供参照系统、实验系统和IP流处理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集群路由器 软件集群路由器参考模型 并行集群路由器参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集群路由器转发表同步框架及关键算法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晓哲 卢锡城 +1 位作者 朱培栋 彭伟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45-453,共9页
随着传统体系结构路由器在可靠性和多维可扩展性等方面不能满足下一代Internet发展的需要,集群结构的路由器将成为未来骨干网络的核心.如何保证集群路由器各个路由节点转发表的单映像性,对控制平面及转发平面的性能至关重要,是值得研究... 随着传统体系结构路由器在可靠性和多维可扩展性等方面不能满足下一代Internet发展的需要,集群结构的路由器将成为未来骨干网络的核心.如何保证集群路由器各个路由节点转发表的单映像性,对控制平面及转发平面的性能至关重要,是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在分析现有的各种转发表同步机制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非对称的路由同步框架——AREF(asymmetricalrouteselectingframework)路由同步框架,更适合于大规模异构的集群路由器系统的特点.在AREF路由同步框架上,进一步提出了AREF路由同步算法.算法针对每个路由前缀使用路由Cache来缓存次优路由,在全局最优路由被删除时,通过预测次优路由来减少同步开销.模拟实验表明,AREF同步框架与算法的性能远远优于其他路由同步机制,与理论最优值比较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群路由器 单映像 路由同步 路由项 转发表 路由缓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扩展路由器中SPT并行计算的实现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小平 吴建平 +3 位作者 周兴 史峰 赵有健 吴鲲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129-2134,共6页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集群结构的下一代核心路由器已经成为研究的重点.在可扩展路由器中(clus- ter router),并行路由算法是关键问题之一.对于广泛部署的OSPF协议,最短路径树(SPT)的并行计算是其并行化的核心难点.本文提出了一种计算...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集群结构的下一代核心路由器已经成为研究的重点.在可扩展路由器中(clus- ter router),并行路由算法是关键问题之一.对于广泛部署的OSPF协议,最短路径树(SPT)的并行计算是其并行化的核心难点.本文提出了一种计算最短路径树的算法-分区Dijkstra算法(D-D),分析了算法性能,并通过模拟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扩展路由器 路由节点 最短路径树 Divisional-Dijkstra 并行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SPR的异构路由器聚合交换技术 被引量:1
9
作者 管剑波 苏金树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2-17,共6页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传统的POP组网方式面临巨大的挑战,部署SPR(Single POP Router)路由器被认为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提出了异构路由器的聚合交换技术,可以将POP中的多个异构路由器以集群的方式实现一个规模更大的SPR路由器,具有降...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传统的POP组网方式面临巨大的挑战,部署SPR(Single POP Router)路由器被认为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提出了异构路由器的聚合交换技术,可以将POP中的多个异构路由器以集群的方式实现一个规模更大的SPR路由器,具有降低组网成本、保护现有投资、简化网络管理、提高交换效率等优点。给出了聚合交换技术中需要重点研究的几个关键问题以及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POP路由器 路由器集群 聚合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SNMP Proxy技术的集群系统的单IP管理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俊 黄林鹏 《计算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19-121,124,共4页
在互联网IP地址日益紧张的情况下,尽可能占用最少的IP地址对集群系统进行管理,将大大节约互联网IP地址资源。该文通过对比RFC1631和RFC2663中提出的NAT、NAPT技术实现原理,提出了SNMPPROXY技术,可以在不改造路由器的情况下,实现集群系... 在互联网IP地址日益紧张的情况下,尽可能占用最少的IP地址对集群系统进行管理,将大大节约互联网IP地址资源。该文通过对比RFC1631和RFC2663中提出的NAT、NAPT技术实现原理,提出了SNMPPROXY技术,可以在不改造路由器的情况下,实现集群系统的单IP地址SNMP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群系统 路由器 NAT NAPT SNMP PROX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机群路由器的ForCES协议实现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商云飞 龚正虎 王宝生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8-9,共2页
在对机群路由器和ForCES协议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协议实现的总体框架,并对协议实现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同时,设计和实现了一套开放智能控制平台原型系统,并在该平台上实现了ForCES协议。
关键词 ForCES协议 机群路由器 网络单元 高可用性 开放智能控制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计算机曙光4000A的网格使能特征 被引量:1
12
作者 孟丹 孙凝晖 徐志伟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2079-2087,共9页
网格计算的理想是实现基于Internet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 ,是Internet继WWW后的又一个发展浪潮 高性能计算机 (超级服务器 )是网格中主要的共享资源提供者 ,而网格也必将成为高性能计算机的主要应用环境 因此网格成为推动高性能计算机... 网格计算的理想是实现基于Internet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 ,是Internet继WWW后的又一个发展浪潮 高性能计算机 (超级服务器 )是网格中主要的共享资源提供者 ,而网格也必将成为高性能计算机的主要应用环境 因此网格成为推动高性能计算机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高性能计算机研制中必须考虑网格的需求 ,并提供必要的支持 曙光 4 0 0 0A是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最新研制的面向网格的高性能计算机 ,该系统的研制得到国家“八六三”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的支持 ,并作为中国国家网格的主节点部署在上海超级计算中心 详细论述了曙光 4 0 0 0A系统中主要的网格使能特征 ,这些特征从体系结构、系统硬件和软件方面对网格提供了支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计算机 网格 网格使能技术 大规模机群计算 网格路由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校园网中的虚拟路由集群技术
13
作者 王伟杰 杜慧军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40-141,144,共3页
首先讨论了虚拟路由集群中ARRP协议的功能、优点、工作原理以及校园网所需的对应网络拓扑结构。然后讨论和分析了虚拟路由集群技术在校园网中的实现方法。最后通过仿真实验,给出了校园网一种基于虚拟路由集群技术的可靠性方案。
关键词 虚拟路由器 集群技术 虚拟路由冗余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群路由器体系结构的BGP分布并行实现技术研究
14
作者 张晓哲 朱培栋 卢锡城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2007年第1期1-3,7,共4页
本文分析了BGP协议在因特网环境中面临的巨大路由表容量、消耗大量控制平面计算资源、支持邻居会话数量有限等难以解决的问题;基于集群路由器体系结构的特点,提出并讨论了BGP协议的四种分布式实现技术;最后对这几种实现技术进行了比较,... 本文分析了BGP协议在因特网环境中面临的巨大路由表容量、消耗大量控制平面计算资源、支持邻居会话数量有限等难以解决的问题;基于集群路由器体系结构的特点,提出并讨论了BGP协议的四种分布式实现技术;最后对这几种实现技术进行了比较,指出了分布式实现技术相对于传统集中控制方式的优势及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GP协议 集群路由器 路由前缀 功能下载 并行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oS组播路由的并行遗传算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若钦 田有先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7-69,共3页
针对遗传算法应用于服务质量(QoS)组播路由时运算时间长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集群路由器的并行遗传算法,并对集群路由器的体系结构加以改进,使其适用于该并行遗传算法的运行。该算法对种群初始化方法进行改进,使每个从路由器能独立初始... 针对遗传算法应用于服务质量(QoS)组播路由时运算时间长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集群路由器的并行遗传算法,并对集群路由器的体系结构加以改进,使其适用于该并行遗传算法的运行。该算法对种群初始化方法进行改进,使每个从路由器能独立初始化种群,减少主从路由器之间的通信次数,缩短算法收敛的时间。实验结果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群路由器 组播路由 并行计算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拓扑识别:基于traceroute的层析成像方法
16
作者 廖海亮 胡光岷 +1 位作者 钱峰 杨志豪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76-279,共4页
针对传统的网络拓扑识别方法(如traceroute)无法完成包含不协作节点的拓扑识别以及基于网络层析成像技术的拓扑识别方法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traceroute的层析成像技术的拓扑识别方法。该方法可通过提出的最小相似度聚... 针对传统的网络拓扑识别方法(如traceroute)无法完成包含不协作节点的拓扑识别以及基于网络层析成像技术的拓扑识别方法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traceroute的层析成像技术的拓扑识别方法。该方法可通过提出的最小相似度聚类算法和匿名节点构造归并算法,将网络层析成像获得的拓扑信息与trace-route探测结果融合,构成最终的拓扑结构。NS2的仿真表明,该方法不仅可识别包含不协作节点的网络拓扑,且所使用的探测包的数量也大大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踪路由 匿名路由 网络层析成像 三明治包 聚类分析 递归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相似度迁移的关键路由设备检测
17
作者 孟庆锴 张剡 +4 位作者 杨琬琪 胡裕靖 史颖欢 潘红兵 王浩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7-31,40,共6页
在基础设施网络(如电力网、互联网等)设施中,往往会出现关键节点,主要表现为节点流量大、在网络中位置关键等,其性能不稳定将制约网络部分区域的功能。因此从提高关键基础设施的性能和安全性的角度出发,针对关键基础设施的检测成为一个... 在基础设施网络(如电力网、互联网等)设施中,往往会出现关键节点,主要表现为节点流量大、在网络中位置关键等,其性能不稳定将制约网络部分区域的功能。因此从提高关键基础设施的性能和安全性的角度出发,针对关键基础设施的检测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基于分布相似度迁移的互联网关键路由设备的检测算法,其目的是自动地检测当前互联网线路中的关键路由设备。在真实环境中,不同线路中不同路由设备的行为特征由于若干客观因素(网络状态、路由设备性能等)导致其分布通常不相同。因此,所提方法主要基于路由之间的分布相似度迁移:首先在目标域(当前路由)中通过谱聚类方法自动判断出可疑的路由设备,然后通过提出的基于分布相似度迁移的分类器对上一步中检测出的可疑路由设备进行分类。在华为公司提供的真实数据集上进行的测试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发现线路中的关键路由设备,同时能够根据不同线路之间的分布相似度迁移来提高分类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谱聚类 迁移学习 关键路由设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量子簇分片传输方案
18
作者 王新良 黄青改 张中卫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408-415,共8页
在量子通信网络中,量子路由器因自身性能的限制,使其能够存储转发的量子簇长度是有限的。由于量子城域网和广域网数据量庞大,会导致大量量子簇因长度限制问题无法转发而只能以量子分组的形式进行数据传输。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 在量子通信网络中,量子路由器因自身性能的限制,使其能够存储转发的量子簇长度是有限的。由于量子城域网和广域网数据量庞大,会导致大量量子簇因长度限制问题无法转发而只能以量子分组的形式进行数据传输。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量子簇分片传输方案,其将不能够直接被量子路由器存储转发的量子簇,通过分片将其分解为若干个长度较短的、能够直接被路由器存储转发的分片量子簇完成数据传输。仿真结果表明:在数据量庞大的城域网和广域网中,需要分片的量子簇数量多,对于提出的量子簇分片传输方案,与已有的量子簇数据传输方案相比,其能够以较少的纠缠资源和较短的传输时间完成量子分组的数据传输,具有较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路由器 量子簇 分片 量子纠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