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1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功率实心转子高速永磁电机转子强度失效模式的影响规律研究
1
作者 杨子豪 戈宝军 +2 位作者 董传友 陶大军 杨志飞 《电机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6-69,共14页
忽略轴向约束会导致实心式永磁转子这类具有轴向约束的转子结构各强度失效模式评价参量计算出现误差。为了快速准确地识别实心式永磁转子各强度失效模式评价参量,提升该类电机综合设计的可靠性,以一台空气压缩机用大功率实心式高速永磁... 忽略轴向约束会导致实心式永磁转子这类具有轴向约束的转子结构各强度失效模式评价参量计算出现误差。为了快速准确地识别实心式永磁转子各强度失效模式评价参量,提升该类电机综合设计的可靠性,以一台空气压缩机用大功率实心式高速永磁同步电机为研究对象。结合材料力学以及热力学理论,分别建立了有、无轴向约束实心式永磁转子静力学解析模型,提出有、无轴向约束时3种转子强度失效模式的评价参量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对比研究了有、无轴向约束下不同转速和温度对实心式永磁转子3种失效模式影响差异,揭示了轴向约束对各类转子失效模式的评价参量影响规律。最后,通过提出的方法完成了一台38000 r/min实心式高速永磁电机的转子综合设计及强度校核,结合有限元仿真和样机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永磁电机 转子应力 轴向约束 转子失效模式 转子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ransformer转子应力预测模型的汽轮机启动优化
2
作者 胡晓丹 陈涛 +4 位作者 陈旭 石睿 吴凡 姜伟 谢诞梅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0-214,共5页
汽轮机启动过程中的温度梯度和热应力变化直接影响其安全运行和使用寿命。以某型1000 MW等级核电汽轮机组为研究对象,分析启动过程中转子应力的变化情况,采用热-固耦合计算方法和基于Transformer的应力预测模型,利用遗传算法优化汽轮机... 汽轮机启动过程中的温度梯度和热应力变化直接影响其安全运行和使用寿命。以某型1000 MW等级核电汽轮机组为研究对象,分析启动过程中转子应力的变化情况,采用热-固耦合计算方法和基于Transformer的应力预测模型,利用遗传算法优化汽轮机启动方案。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启动过程中的关键参数进行优化,启动时间缩短约16.37%,且转子最大应力较原始方案减少0.83MPa,应力预测模型的平均误差仅为1.69%。提出的启动优化方案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提高了经济效益,可为机组实际运行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转子 热应力 应力预测 启动优化 机器学习 Transforme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永磁电机转子护套优化设计及其可视化算法
3
作者 涂之艺 陈亮亮 +1 位作者 靳晓光 伍家驹 《机械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0-108,共9页
以非导磁金属护套环向应力最小化为目标,护套与永磁体之间压力为正等9个条件为约束,以护套厚度及其与永磁体之间的过盈量为决策变量,采用多维可视化算法进行优化设计,探究永磁体护套厚度及其与永磁体之间过盈量的可行域,并选取出有工程... 以非导磁金属护套环向应力最小化为目标,护套与永磁体之间压力为正等9个条件为约束,以护套厚度及其与永磁体之间的过盈量为决策变量,采用多维可视化算法进行优化设计,探究永磁体护套厚度及其与永磁体之间过盈量的可行域,并选取出有工程价值的最优域。最后,借助有限元法检验设计方案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多维可视化优化设计能够得到较为直观的护套厚度及其与永磁体之间过盈量的最优域,可为表贴式永磁电机转子护套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永磁电机 转子应力 极坐标应力分析 多维可视化算法 最优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场耦合全金属螺杆泵转子力学及振动特性分析
4
作者 卢林 张春香 +1 位作者 孔繁婷 周婧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8-223,共6页
为了提高全金属螺杆泵在高温环境下的运行可靠性,基于流热固耦合理论对全金属螺杆泵转子在高温环境下的力学特性和有预应力(流场、质量力和温度载荷)作用下的模态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压差下螺杆转子的最大等效应力和最大... 为了提高全金属螺杆泵在高温环境下的运行可靠性,基于流热固耦合理论对全金属螺杆泵转子在高温环境下的力学特性和有预应力(流场、质量力和温度载荷)作用下的模态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压差下螺杆转子的最大等效应力和最大变形量是随着压差的增大而逐渐提高;不同间隙值下螺杆转子的最大等效应力和最大变形量随着间隙值的增大而逐渐增大;不同定子导程下螺杆转子的最大等效应力和最大变形量在(70~100)mm之间逐渐增大,之后两者都逐渐降低;不同粘度下螺杆转子的最大等效应力和最大变形量在(20~40)cP之间是逐渐增大,而后随着粘度的增加两者逐渐减小;流场压力和定子导程对有预应力的模态最大变形量影响较间隙值和粘度更为明显。研究结果可为全金属螺杆泵设计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金属螺杆泵 流热固耦合 转子系统 应力变形 模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沙漏形隔磁结构的主副齿式永磁游标电机的设计与分析
5
作者 谢颖 张燚 +2 位作者 杨帆 王泽兵 齐国良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5-123,134,共10页
基于传统交替极双定子分裂齿式永磁游标电机的拓扑结构提出一种新型沙漏形隔磁结构的主副齿式永磁游标电机,旨在进一步提高电机转矩密度和解决永磁体极间漏磁的问题。依据磁场调制原理,首先对定子主齿和副齿的结构参数进行优化设计,主... 基于传统交替极双定子分裂齿式永磁游标电机的拓扑结构提出一种新型沙漏形隔磁结构的主副齿式永磁游标电机,旨在进一步提高电机转矩密度和解决永磁体极间漏磁的问题。依据磁场调制原理,首先对定子主齿和副齿的结构参数进行优化设计,主齿的调节作用使低速旋转永磁体磁场和高速旋转电枢磁场进行耦合,副齿对气隙磁场进一步调节产生其他次有效谐波增加电机的同步转矩分量。在永磁体两侧引入沙漏形隔磁结构,该结构不仅抑制极间泄漏,而且大大降低永磁体径向应力和径向形变;并探究永磁体极弧系数对转矩及功率因数的影响,确定优化设计后的模型参数。最后用有限元仿真结果验证了沙漏形隔磁结构的主副齿式永磁游标电机的优越性,相较于传统的分裂齿式永磁游标电机,该电机具有更大的转矩和更小的转矩脉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标电机 主副齿 转矩密度 转子应力 功率因数 沙漏形隔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转子极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径向力模型全周期拓展 被引量:3
6
作者 周云红 王东 +2 位作者 黄飞 孙玉坤 谭正一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2-190,共9页
针对单绕组宽转子极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在定转子极非完全交叠区间的径向悬浮力模型空白、已有定转子极完全交叠区间径向悬浮力模型推导过程复杂且计算量大的不足,首先通过磁场有限元分析,分别确定了该电机在定转子非完全交叠区间和完全... 针对单绕组宽转子极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在定转子极非完全交叠区间的径向悬浮力模型空白、已有定转子极完全交叠区间径向悬浮力模型推导过程复杂且计算量大的不足,首先通过磁场有限元分析,分别确定了该电机在定转子非完全交叠区间和完全交叠区间的电磁场几何分布,计算了气隙磁密,再根据麦克斯韦应力法分别推导了这2个区间的径向力表达式,从而建立该电机在一个完整周期范围内的径向力数学模型,并通过与三维有限元计算结果的对比验证该模型的准确性。相比于利用等效磁路图推导径向力模型而言,该建模过程更简便,计算量也更小。全周期径向力模型的建立,不仅能为电机本体和控制器设计提供理论参考,还有助于提高该电机控制策略设计的灵活性,也可以提高与传统单绕组无轴承电机控制器的通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 单绕组 宽转子 径向力 全周期 麦克斯韦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磁式永磁轮毂电机多目标优化设计 被引量:8
7
作者 王晨 黄健 +2 位作者 江明 韩建斌 张卓然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73-1183,I0027,共12页
集成二级行星减速器轮毂驱动系统对电机电磁和力学性能提出了更苛刻需求。为进一步提升永磁轮毂电机转矩密度和弱磁范围,提出一种聚磁式永磁轮毂电机拓扑结构,分析转子关键参数对转矩密度、弱磁能力和转子强度的影响规律,确定电机初始... 集成二级行星减速器轮毂驱动系统对电机电磁和力学性能提出了更苛刻需求。为进一步提升永磁轮毂电机转矩密度和弱磁范围,提出一种聚磁式永磁轮毂电机拓扑结构,分析转子关键参数对转矩密度、弱磁能力和转子强度的影响规律,确定电机初始优化目标;进一步利用有限元及响应面法构建输出转矩、特征电流及转子应力的代理优化模型,并利用改进布谷鸟算法进行多目标优化设计;对比分析优化前后电机电磁和机械性能。最后,试制75 kW聚磁式永磁轮毂电机,试验结果验证所提多目标优化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转矩密度 轮毂电机 多目标优化 响应面法 转子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660MW机组汽轮机热态启动最佳温升率的确定
8
作者 王海月 王行 王艳红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93-397,共5页
为进一步缩短火电机组热态启动时间,满足机组快速启动参与电网调峰的要求,以某660MW汽轮机组热态启动为例,编制程序确定不同启动阶段转子表面的蒸汽参数及换热系数,之后采用ANSYS软件对汽轮机热态启动下的转子温度场及应力场进行了数值... 为进一步缩短火电机组热态启动时间,满足机组快速启动参与电网调峰的要求,以某660MW汽轮机组热态启动为例,编制程序确定不同启动阶段转子表面的蒸汽参数及换热系数,之后采用ANSYS软件对汽轮机热态启动下的转子温度场及应力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汽轮机转子重点监测部位热应力随温升率变化规律。并从不同温升率启动对汽轮机转子低周疲劳寿命的损耗进行分析,得到了机组热态启动的最佳温升率。研究结果可使汽轮机组热态启动下相比设计条件下缩短启动时间18%。所做工作对大型火电机组深度调峰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 转子 热态启动 热应力 温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新型电力系统汽轮机高压转子蠕变/疲劳寿命损耗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陈思远 黄畅 +4 位作者 王卫良 吕俊复 柯希玮 刘志东 马庆中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6-113,共8页
针对火电机组深度调峰变工况过程中蒸汽温度大幅变化,引起机组部分结构热应力大幅增加,结构加速损坏,安全事故频发的问题,以300 MW汽轮机调节级转子为对象,利用Ansys软件对叶片热应力、气动力和离心力进行分析。首先对叶根部位开展结构... 针对火电机组深度调峰变工况过程中蒸汽温度大幅变化,引起机组部分结构热应力大幅增加,结构加速损坏,安全事故频发的问题,以300 MW汽轮机调节级转子为对象,利用Ansys软件对叶片热应力、气动力和离心力进行分析。首先对叶根部位开展结构优化,大幅消除常规计算普遍存在的不合理局部应力集中现象;然后研究揭示了火电机组深度调峰过程稳态和瞬态等不同情况下调节级温度场、应力场的分布规律及其对机组安全性能的影响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稳态工况不同喷嘴组温差50℃时,最大等效应力升高约24%;瞬态工况升负荷速率5%THA/min比2%THA/min引起转子低周疲劳损伤提升约3倍;相较于稳态工况,每天增加一次速率2%THA/min从半负荷到满负荷的升负荷过程,综合损伤提升38%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调峰 调节级 汽轮机转子 热应力 蠕变疲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材料储能飞轮转子多环配合下的应力分析
10
作者 张宇 滕伟 +3 位作者 王亚军 秦润 彭迪康 柳亦兵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82-1591,共10页
分析了复合材料飞轮转子多环配合结构下的应力状态:考虑飞轮转子多环装配后的静态初应力、装配后的静态位移、工作状态下多环过盈配合的应力、复合材料轮缘纤维缠绕对应力的影响,建立了正交各向异性材料轴对称的飞轮转子理论模型,计算... 分析了复合材料飞轮转子多环配合结构下的应力状态:考虑飞轮转子多环装配后的静态初应力、装配后的静态位移、工作状态下多环过盈配合的应力、复合材料轮缘纤维缠绕对应力的影响,建立了正交各向异性材料轴对称的飞轮转子理论模型,计算了离心力、环间配合压力作用下转子各环的径向和环向应力分布。分析了过盈量与转子各环应力的关系,确立了过盈量的选取准则。结果表明:随着过盈量的增大,金属转轴和金属轮毂间的应力会先减小再增大,复合材料轮缘间的应力会相应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轮转子系统 应力分析 复合材料 过盈量选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轮机转子冷态启动过程的温度场和热应力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董洪潮 曹敏 +2 位作者 朱雷 杨世华 吴辉贤 《化工设备与管道》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3-69,共7页
对汽轮机转子的冷态启动过程进行分析,编制对流换热系数计算程序并建立转子二维轴对称模型,应用有限元法模拟了转子冷态启动过程中的瞬态温度场和应力场,得到了转子温度场和应力场分布以及随时间的变化规律。通过对不同温升率下转子的... 对汽轮机转子的冷态启动过程进行分析,编制对流换热系数计算程序并建立转子二维轴对称模型,应用有限元法模拟了转子冷态启动过程中的瞬态温度场和应力场,得到了转子温度场和应力场分布以及随时间的变化规律。通过对不同温升率下转子的应力场计算以及寿命损耗分析,得出了合理的温升率数值,优化了机组启动曲线,对汽轮机的长期安全运行具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转子 冷态启动 温度场 应力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后掠桨尖旋翼/螺旋桨的悬停气弹特性分析
12
作者 黄薇 池骋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1-200,共10页
针对旋翼/螺旋桨的大负扭和后掠桨尖设计在桨叶内部所带来的严重应力应变集中问题,结合三维结构动力学模型、旋翼气动模型和旋翼配平方法,对复合材料旋翼/螺旋桨进行了综合建模与气弹载荷分析,并通过悬停实验验证了综合模型的准确性。... 针对旋翼/螺旋桨的大负扭和后掠桨尖设计在桨叶内部所带来的严重应力应变集中问题,结合三维结构动力学模型、旋翼气动模型和旋翼配平方法,对复合材料旋翼/螺旋桨进行了综合建模与气弹载荷分析,并通过悬停实验验证了综合模型的准确性。对比分析了无负扭、大负扭和大负扭带后掠桨尖的桨叶气弹特性,发现大负扭导致桨叶应力集中区域扩大,后掠桨尖使桨尖过渡区域的应力集中区域扩大,集中程度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翼/螺旋桨 复杂几何外形桨叶 旋翼气弹耦合 三维桨叶力学模型 三维应力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爪式真空泵新型齿轮爪式转子及其力学性能研究
13
作者 李杰杰 任纯吉 +5 位作者 王君 李影 潘诗洋 胡金月 李子珍 崔冬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83-591,共9页
爪式转子的型线设计是决定爪式真空泵性能的关键因素。齿轮爪式转子采用新型曲折型啮合结构,显著降低了传统曲爪转子存在的转子间泄漏,然而齿轮爪式转子型线上仍存在多个不光滑点,降低了力学性能。针对这一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新型高密... 爪式转子的型线设计是决定爪式真空泵性能的关键因素。齿轮爪式转子采用新型曲折型啮合结构,显著降低了传统曲爪转子存在的转子间泄漏,然而齿轮爪式转子型线上仍存在多个不光滑点,降低了力学性能。针对这一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新型高密封椭圆弧型齿轮爪式转子,推导了该转子型线参数方程;分析了型线几何参数对爪泵相对余隙和容积利用率的影响,并与现有齿轮爪式转子进行对比;研究了新型转子的工作过程,对比分析了两种转子混合过程的余隙变化;对新型转子和现有齿轮爪式转子在工作过程中的应力和变形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与现有齿轮爪式转子相比,新型转子的相对余隙减少10%以上,混合过程中的过压缩腔和膨胀腔减少,新型转子的吸气过程和混合过程中最大变形量分别减少10.11%和16.06%,极大改善了转子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封型爪式转子 型线构建 几何性能 工作过程 受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电厂联合循环汽轮机启动过程优化 被引量:30
14
作者 丁阳俊 盛德仁 +3 位作者 陈坚红 洪雷 顾正皓 林成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15,5,共7页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中汽轮机启动时间较长,导致联合循环机组不能及时响应电网调峰需求。为此,通过数值实验和现场启动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汽轮机的启动过程。建立汽轮机转子二维轴对称有限元模型,确定非线性边界条件,通过数值模...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中汽轮机启动时间较长,导致联合循环机组不能及时响应电网调峰需求。为此,通过数值实验和现场启动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汽轮机的启动过程。建立汽轮机转子二维轴对称有限元模型,确定非线性边界条件,通过数值模拟研究启动过程各暖机操作对转子应力的影响。基于数值实验分析结果,结合试验机组结构、运行特点,制定优化后的启动过程。温态启动时汽轮机转子最大应力降低11 MPa,启动时间缩短36 min,低周疲劳寿命损耗减少0.0008%;冷态启动时转子最大应力降低261MPa,启动时间缩短32min,低周疲劳寿命损耗减少0.01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循环 汽轮机启动过程 暖机操作 转子应力 低周疲劳寿命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材料飞轮结构与储能密度 被引量:38
15
作者 李文超 沈祖培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96-101,共6页
为提高飞轮的储能密度,需采用合适的转子材料和合理的转子结构。复合材料与各向同性材料相比具有明显优势。多层转子结构突破了单层转子内外半径比的限制,可明显改善转子内部的应力分布,提高飞轮的储能密度。该文论述了复合材料飞轮储... 为提高飞轮的储能密度,需采用合适的转子材料和合理的转子结构。复合材料与各向同性材料相比具有明显优势。多层转子结构突破了单层转子内外半径比的限制,可明显改善转子内部的应力分布,提高飞轮的储能密度。该文论述了复合材料飞轮储能密度的影响因素,对复合材料转子的应力分布作了定量分析,比较了单层和多层转子的特点,综合考虑飞轮设计的各种因素,提出了飞轮转子结构参数的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储能密度 转子 飞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热固双向耦合模型的转子热应力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18
16
作者 张超 徐自力 +3 位作者 刘石 冯永新 杨毅 郑李坤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8-72,共5页
为准确计算汽轮机转子在启、停机过程中的热应力,建立了转子瞬态温度场、应力场分析的热固双向耦合轴对称计算模型。该模型在考虑转子温度场对应力场影响的同时,也考虑了应力场对温度场的影响。采用热固双向耦合有限元模型计算了某超超... 为准确计算汽轮机转子在启、停机过程中的热应力,建立了转子瞬态温度场、应力场分析的热固双向耦合轴对称计算模型。该模型在考虑转子温度场对应力场影响的同时,也考虑了应力场对温度场的影响。采用热固双向耦合有限元模型计算了某超超临界660MW超高压转子的瞬态温度场和热应力场,并研究了热固双向耦合和单向模型计算结果的差异。计算结果表明:在转子启动过程中,温度与变形之间的耦合作用会随主蒸汽和转子表面温差增大而增强,当转子表面初温与主蒸汽温差为280℃时,两种模型计算出的转子最大热应力相差6.6%。因此,在转子表面热冲击较大的情况下,应选择热固双向耦合模型进行转子热应力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 转子 热应力 双向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物理场的高速永磁电机转子护套研究 被引量:17
17
作者 张凤阁 杜光辉 +1 位作者 王天煜 CAO Wen-ping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5-21,共7页
目前高速永磁电机转子最常用的保护措施是碳纤维捆扎永磁体、永磁体外加非导磁或半导磁合金保护套,保护套的增加会给电机的散热带来严重的困难。针对以上问题,基于一台75 kW,60 000 r/min的高速永磁电机,设计了3种方案,同时基于应力场... 目前高速永磁电机转子最常用的保护措施是碳纤维捆扎永磁体、永磁体外加非导磁或半导磁合金保护套,保护套的增加会给电机的散热带来严重的困难。针对以上问题,基于一台75 kW,60 000 r/min的高速永磁电机,设计了3种方案,同时基于应力场、电磁场和温度场对3种方案的转子强度、转子涡流损耗和温度分布进行了综合的比较与分析,通过一台采用非导磁合金保护套的样机进行了温升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半导磁合金保护套时,会大大减小永磁体的厚度,但会产生更大的转子涡流损耗;采用非导磁合金保护套时,所需的永磁体和保护套的厚度最大;采用碳纤维保护套时,所需的保护套厚度最小,转子涡流损耗和温升分布也远远小于其他两种保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永磁电机 保护套 转子应力 涡流损耗 温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支持向量回归机的汽轮机转子应力修正系数模型 被引量:6
18
作者 方宁 纪冬梅 +3 位作者 姚秀平 程超锋 杨宇 史进渊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66-169,共4页
提出了基于支持向量回归机的汽轮机转子应力修正系数预测方法.介绍了支持向量回归算法及其参数选择,并将该算法应用于某600 MW汽轮机高中压转子应力修正系数的建模计算,同时与径向基神经网络模型所预测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基于... 提出了基于支持向量回归机的汽轮机转子应力修正系数预测方法.介绍了支持向量回归算法及其参数选择,并将该算法应用于某600 MW汽轮机高中压转子应力修正系数的建模计算,同时与径向基神经网络模型所预测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基于支持向量回归机的计算模型可以对转子的应力修正系数进行准确估算,具有更好的计算精度和泛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 高中压转子 应力修正系数 支持向量回归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轮机转子热应力简化计算公式的选取 被引量:15
19
作者 武新华 宋春汀 +2 位作者 张新江 田夫 王德伟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0-23,共4页
为适应大容量汽轮发电机组转子寿命在线监测系统的需要 ,解决有限元法计算效率低 ,不能应用于在线计算的问题 ,对现有热应力简化公式进行了计算 ,并与有限元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 ,计算结果表明一维差分法比较适用于启停机工况的热应... 为适应大容量汽轮发电机组转子寿命在线监测系统的需要 ,解决有限元法计算效率低 ,不能应用于在线计算的问题 ,对现有热应力简化公式进行了计算 ,并与有限元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 ,计算结果表明一维差分法比较适用于启停机工况的热应力计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 转子 热应力 简化计算公式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杆失谐模型及其对端面弧齿应力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0
20
作者 袁淑霞 张优云 +1 位作者 蒋翔俊 朱永生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4-69,共6页
为了深入了解拉杆失谐对端面弧齿应力分布的影响,建立拉杆转子失谐刚度模型,研究拉杆失谐对转子动力学特性的影响,并将转子的动态响应曲线代入端面弧齿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拉杆失谐对端面弧齿应力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正失谐拉杆位... 为了深入了解拉杆失谐对端面弧齿应力分布的影响,建立拉杆转子失谐刚度模型,研究拉杆失谐对转子动力学特性的影响,并将转子的动态响应曲线代入端面弧齿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拉杆失谐对端面弧齿应力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正失谐拉杆位于轴心轨迹椭圆长轴位置,负失谐拉杆位于轴心轨迹椭圆短轴位置时可以减小转子各向异性;负失谐拉杆处于动态弯曲时的受压侧,可减小各齿应力差;而处于受拉侧时,则会进一步增大各齿应力差;正失谐情况则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面弧齿 拉杆 转子 失谐 应力分布 等效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