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7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裂纹参数下的转子系统振动特性试验
1
作者 韩冰 刘占生 +1 位作者 何鹏 颜培刚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61-468,共8页
以具有相同结构尺寸的四根多盘转子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精密线切割的加工方式分别在四根转子的不同位置预制不同深度的横向裂纹。对裂纹参数发生改变的转子系统展开振动特性测试,并分析裂纹转子的动力学响应特征与裂纹位置和裂纹深度之间... 以具有相同结构尺寸的四根多盘转子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精密线切割的加工方式分别在四根转子的不同位置预制不同深度的横向裂纹。对裂纹参数发生改变的转子系统展开振动特性测试,并分析裂纹转子的动力学响应特征与裂纹位置和裂纹深度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1/2临界转速区的2×共振现象以及1/3临界转速区的3×共振现象是转轴裂纹故障的典型特征,其中2×共振峰值会在裂纹深度达到一个临界点后迅速增加;而区别于已有研究结果,3×共振峰值会在裂纹深度达到临界点后突降;同时,引发2×和3×共振峰值发生突变的临界深度与裂纹位置是否处于轮盘根部存在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子动力学 振动特性试验 裂纹深度 裂纹位置 多盘转子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驱动三轴可倾转旋翼飞行器位姿解耦控制研究
2
作者 徐一村 李豪 +2 位作者 杨炯 刘世飞 仝永点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0-178,共9页
传统三旋翼飞行器由于控制输入数量少于自由度,位置和姿态控制之间存在耦合,限制了机动性。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全驱动三轴可倾转旋翼飞行器,采用共轴双旋翼设计,实现位置和姿态的解耦控制,拓宽多旋翼飞行器的应用场景。根据牛顿欧... 传统三旋翼飞行器由于控制输入数量少于自由度,位置和姿态控制之间存在耦合,限制了机动性。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全驱动三轴可倾转旋翼飞行器,采用共轴双旋翼设计,实现位置和姿态的解耦控制,拓宽多旋翼飞行器的应用场景。根据牛顿欧拉法建立飞行器的动力学模型,采用变量代换方法设计飞行器的控制分配方案,使用单位四元数描述姿态以实现大姿态角变化,采用串级PID设计飞行器的位姿控制器。在Simulink中搭建仿真平台,基于Ardupilot飞控搭建实机验证平台。结果表明:全驱动三轴可倾转旋翼飞行器可实现位置和姿态的解耦控制,完成欠驱动飞行器不能实现的动作,例如悬停变姿态和定姿态轨迹跟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驱动 倾转旋翼 控制分配 共轴双旋翼 单位四元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轮发电机转子不圆度诱发的定子铁心振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武玉才 范轩杰 +3 位作者 纪璇 卢伟甫 朱新凯 马明晗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2-351,I0028,共11页
大型水轮发电机的转子不圆度问题使定子铁心受到低频磁吸力作用,磁吸力交变频率与定子铁心固有振动频率接近时,将诱发定子铁心的低频振动。针对转子不圆度所导致的气隙磁场不对称现象,首先推导了定子铁心上特定点受到的周期性磁吸力表达... 大型水轮发电机的转子不圆度问题使定子铁心受到低频磁吸力作用,磁吸力交变频率与定子铁心固有振动频率接近时,将诱发定子铁心的低频振动。针对转子不圆度所导致的气隙磁场不对称现象,首先推导了定子铁心上特定点受到的周期性磁吸力表达式,获得铁心振动频率与转子磁极不圆度之间的关联规律。随后以1台334 MV·A水轮发电机为例仿真了机组正常和单个磁极、连续磁极、间隔磁极以及椭圆磁极等典型不圆度状态下的电磁力分布,进一步利用瞬态结构分析得到了定子铁心的振动特性。最后在MJF-30-6故障模拟机组上模拟了磁极不圆度造成的磁场不对称现象,定子铁心振动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轮发电机 转子不圆度 不平衡电磁力 瞬态结构分析 定子铁心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气循环泵的转子动力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高源 林梦竹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7-114,共8页
基于ANSYS构建了用于燃料电池汽车氢气供应系统的氢气循环泵(罗茨泵)转子系统的模型,通过对转子系统的模态分析,得到了独立转子系统和双转子系统的前六阶固有振型和固有频率。在模态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转子系统的谐响应特性,获得了齿轮... 基于ANSYS构建了用于燃料电池汽车氢气供应系统的氢气循环泵(罗茨泵)转子系统的模型,通过对转子系统的模态分析,得到了独立转子系统和双转子系统的前六阶固有振型和固有频率。在模态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转子系统的谐响应特性,获得了齿轮、叶轮边缘两个部位的谐响应特性曲线。结果表明:轴端、转子叶轮等结构振动变形量较大,在接近前三阶固有频率(960Hz左右)时转子系统振动响应幅值最大,双转子耦合系统相对于单独转子系统会出现更加复杂的振型,转子叶轮对不平衡量的响应更显著。研究将为氢气循环泵转子系统的设计制造和振动特性预估提供积极的参考作用,并为氢气循环泵动力学特性的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茨泵 转子系统 动力学特性 模态分析 谐响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麻雀算法优化神经网络的螺杆砂带磨削去除深度预测
5
作者 杨赫然 张培杰 +3 位作者 孙兴伟 潘飞 董祉序 刘寅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2-190,共9页
目的准确获得螺杆转子砂带磨削材料去除深度,探究工艺参数对材料去除深度的影响。方法通过分析螺杆转子砂带磨削去除机理,确定材料去除深度影响因素。提出一种基于麻雀算法优化长短时记忆网络-卷积神经网络模型(SSA-CNN-LSTM),对螺杆转... 目的准确获得螺杆转子砂带磨削材料去除深度,探究工艺参数对材料去除深度的影响。方法通过分析螺杆转子砂带磨削去除机理,确定材料去除深度影响因素。提出一种基于麻雀算法优化长短时记忆网络-卷积神经网络模型(SSA-CNN-LSTM),对螺杆转子砂带磨削加工中的材料去除深度进行预测。以磨削中影响材料去除深度的因素为输入,磨削深度为输出,构建利用SSA对CNN-LSTM超参数进行寻优的预测模型,并且与CNN-LSTM、LSTM、PSO-BP、RBF以及随机森林预测方法进行对比。结果所提预测方法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可达0.0461,均方根差RMSE为9.261,平均绝对误差MAE达7.836,确定系数R^(2)为0.9974,相比于未优化CNN-LSTM网络和其他经典网络模型,预测精度更高,能够有效预测螺杆转子磨削材料去除深度。利用提出的模型探究了磨削工艺参数对材料去除深度MRD和材料去除一致性的影响。由预测结果可知,螺杆转子砂带磨削材料去除深度随法向压力、砂带线速度增加而增大,随进给速度、砂带目数增加而减小,且受法向压力影响最明显。通过对磨削前后工件廓形进行分析可知,材料去除深度随磨削区域受到的法向压力呈现中间磨削深度大、两侧逐渐减小的趋势。结论提出的预测模型预测效果显著,分析了工艺参数对磨削材料去除深度和去除一致性的影响规律,可为其他类型的加工轮廓预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去除深度 砂带磨削 预测 螺杆转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永磁电机挤压油膜阻尼器设计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韩雪岩 鲁英杰 +3 位作者 朱龙飞 王泽路 张超 李晓健 《电机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8-109,共12页
高速永磁电机在接近临界转速时,转子振动振幅明显增大,会导致转子疲劳破坏甚至定子转子之间产生摩擦,在轴承支撑处安装挤压油膜阻尼器可以抑制振动。为此选定某型号高速永磁电机转子,针对该高速永磁电机转子的参数设计挤压油膜阻尼器,... 高速永磁电机在接近临界转速时,转子振动振幅明显增大,会导致转子疲劳破坏甚至定子转子之间产生摩擦,在轴承支撑处安装挤压油膜阻尼器可以抑制振动。为此选定某型号高速永磁电机转子,针对该高速永磁电机转子的参数设计挤压油膜阻尼器,依据油膜理论确定了油膜承载长度、油膜半径、间隙、偏心率、滑油黏度等5个挤压油膜阻尼器参数,建立了挤压油膜阻尼器有限元模型,在此基础上分别分析油膜承载长度、油膜半径、间隙、偏心率、滑油黏度5个参数分别对最大油膜压力、油膜反力、油膜阻尼系数、油膜刚度系数的影响,分析最大油膜压力、油膜反力、油膜阻尼系数、油膜刚度系数4个动力学参数的变化趋势并给出选择挤压油膜阻尼器参数的原则,为高速永磁电机上应用挤压油膜阻尼器提供选择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压油膜阻尼器 阻尼器设计 油膜压力 高速永磁电机 油膜阻尼系数 电机转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临界转速避开率的涡轮泵转子系统可靠性快速评估
7
作者 王珏 窦唯 +1 位作者 姜绪强 金志磊 《宇航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80-588,共9页
涡轮泵转子系统中的浮动环密封,非连续转子结构等部件的力学特性计算复杂度较大,不利于转子系统可靠度的快速评估。提出将转子转速、浮动环密封长度和间隙、浮动环密封压差、预旋系数以及轴系不同位置处的拧紧力矩等参数作为Kriging模... 涡轮泵转子系统中的浮动环密封,非连续转子结构等部件的力学特性计算复杂度较大,不利于转子系统可靠度的快速评估。提出将转子转速、浮动环密封长度和间隙、浮动环密封压差、预旋系数以及轴系不同位置处的拧紧力矩等参数作为Kriging模型的输入变量,经过训练得到浮动环密封动力学系数及轴系等效弹性模量的概率分布及转子系统代理模型,并基于应力-强度干涉理论建立考虑临界转速避开率的可靠度计算方法,实现复杂非线性转子系统可靠度的快速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泵 转子振动 可靠性 Kriging代理模型 强度干涉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万向联轴器-转子系统弯扭耦合非线性振动特性研究
8
作者 花纯利 汪凯 +1 位作者 曹国华 卢昊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69-178,共10页
为研究双万向联轴器连接的转子系统弯扭耦合振动机理,综合考虑双万向联轴器角向偏差、质量偏心和碰摩的影响,通过采用拉格朗日方程推导出双万向联轴器-转子系统弯扭耦合非线性动力学微分方程组。应用数值方法系统地分析了转子系统弯扭... 为研究双万向联轴器连接的转子系统弯扭耦合振动机理,综合考虑双万向联轴器角向偏差、质量偏心和碰摩的影响,通过采用拉格朗日方程推导出双万向联轴器-转子系统弯扭耦合非线性动力学微分方程组。应用数值方法系统地分析了转子系统弯扭耦合振动响应特性,探究了双万向联轴器角向偏差和外激励载荷对转子系统无碰摩振动特性的影响规律。结合随系统参数变化的分岔图,研究了旋转频率、角向偏差、偏心率、阻尼比、接触刚度和摩擦因数等参数对系统碰摩振动响应特性的影响规律。这些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弯扭耦合多跨转子系统动态响应特性和现象,为转子系统的状态识别和故障诊断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向联轴器 转子系统 弯扭耦合 非线性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机转子位置和转子温度集成监测装置的研究
9
作者 邓先明 张宇 +2 位作者 田云帆 周浩文 陈晨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4-48,共5页
针对电动机转子位置测量和电动机转子温度测量的需求,设计了一种能够集成监测电动机转子位置和转子温度的耦合结构。该装置采用环形耦合变压器与磁阻式旋转变压器集成设计,其中环形耦合变压器用于测量电动机转子温度,磁阻式旋转变压器... 针对电动机转子位置测量和电动机转子温度测量的需求,设计了一种能够集成监测电动机转子位置和转子温度的耦合结构。该装置采用环形耦合变压器与磁阻式旋转变压器集成设计,其中环形耦合变压器用于测量电动机转子温度,磁阻式旋转变压器用于测量电动机转子位置。由于两者磁路在空间上相互垂直,且正余弦信号绕组为开路状态,因此它们之间不会相互干扰。通过使用Ansys软件搭建的有限元仿真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完成了对磁路模型进行了设计优化。最后,根据仿真结果制作了样机,并通过实验验证该设计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动机 磁阻式旋转变压器 转子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高压转子危险点温度预测
10
作者 潘蕾 陈帅尧 +1 位作者 王海涛 张君正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31-838,共8页
针对高压转子在运行过程中的危险点温度预测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实时多步滚动预测方法。首先利用有限元分析获取转子危险点温度数据,为后续建模提供可靠的数据基础。为了提高数据质量和预测精度,采用数据降噪和特征筛选算法... 针对高压转子在运行过程中的危险点温度预测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实时多步滚动预测方法。首先利用有限元分析获取转子危险点温度数据,为后续建模提供可靠的数据基础。为了提高数据质量和预测精度,采用数据降噪和特征筛选算法对运行数据进行预处理。然后设计了9种不同的机器学习模型,包括卷积神经网络(CNN)、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双向LSTM(BiLSTM)及其结合注意力机制的变体模型,以及Transformer和时间卷积网络(TCN)。最后,通过实验对比分析,评估模型的预测性能。结果表明,CNN-BiLSTM-Attention模型和TCN模型在预测精度上表现最佳,能够较好地适应高压转子复杂运行工况的需求。所提方法为高压转子的温度预测和安全管理提供了有效的预测工具,有助于保障机组安全稳定、经济高效地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转子 特征筛选 机器学习 温度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子尖部角区分离对高负荷压气机性能影响的实验与数值研究
11
作者 于贤君 侯景韬 +1 位作者 安广丰 刘宝杰 《推进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7-78,共12页
为了探究转子尖部角区分离对高负荷压气机性能及内部流场的影响,以设计负荷系数为0.46的单级高负荷压气机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与数值计算研究了转子叶尖间隙为0.6%与1.3%叶高的两种情况下高负荷压气机级特性与内部流场细节,分析了转子... 为了探究转子尖部角区分离对高负荷压气机性能及内部流场的影响,以设计负荷系数为0.46的单级高负荷压气机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与数值计算研究了转子叶尖间隙为0.6%与1.3%叶高的两种情况下高负荷压气机级特性与内部流场细节,分析了转子尖部角区分离对于高负荷压气机性能的影响规律及其流动机制。结果表明,转子叶尖间隙为0.6%叶高时,小流量工况下转子尖部吸力面出现了明显的角区分离;而转子叶尖间隙为1.3%叶高时,小流量工况下转子尖部流动由泄漏流主导。随着小间隙下转子尖部角区分离的增强,转子尖部堵塞与损失剧烈增长;同时,由于转子吸力面径向迁移的增强,小流量工况下转子近轮毂区域损失降低、负荷升高。相应地,压气机级总压升随流量减小表现出“先平缓,再升高,最后快速下降”的特点,级效率随着小流量工况总压升的进一步升高快速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负荷压气机 角区分离 转子 实验研究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增量非线性动态逆的倾转旋翼eVTOL单旋翼失效控制
12
作者 孙爽 董华龙 +2 位作者 赵自庆 李文彭 王宇峰 《推进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49-262,共14页
针对电动垂直起降(eVTOL)飞行器在遭遇阵风扰动和单旋翼失效时的稳定性控制问题,本文采用MATLAB/Simulink建模仿真软件搭建eVTOL飞行器模型,基于增量非线性动态逆(INDI)的非线性控制方法设计倾转旋翼eVTOL的飞行控制律,设计了位置内环... 针对电动垂直起降(eVTOL)飞行器在遭遇阵风扰动和单旋翼失效时的稳定性控制问题,本文采用MATLAB/Simulink建模仿真软件搭建eVTOL飞行器模型,基于增量非线性动态逆(INDI)的非线性控制方法设计倾转旋翼eVTOL的飞行控制律,设计了位置内环和姿态外环的级联控制器,并结合最小二乘算法实现了拉力的控制分配。针对悬停状态下飞行器遭遇阵风干扰和单旋翼失效的稳定控制,提出了“倾转+变桨距”的飞行控制策略。研究结果表明:INDI控制器使飞行器在8.75 m/s的垂向阵风扰动下的高度位置变化不超过0.8 m,在1号和6号旋翼失效后通过调控旋翼转速使飞行器恢复稳定,验证了INDI控制器的抗干扰性能和鲁棒性;当2号旋翼失效且IDNI无法控制时,“倾转+变桨距”策略成功使飞行器恢复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VTOL 倾转旋翼 阵风扰动 旋翼失效 增量非线性动态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子动力学的高速动车组轮对优化
13
作者 商跃进 王彤基 +1 位作者 董雅宏 刘惠萱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55-660,共6页
轮对是高速动车组安全运行的关键部件之一,为提高其力学环境适应能力,实现轮对轻量化成为重要途径,临界转速在轻量化过程中也不可忽略。运用CAD/CAE技术,设计轮对参数化设计系统。基于转子动力学理论,考虑陀螺效应完成了轮对模态分析和... 轮对是高速动车组安全运行的关键部件之一,为提高其力学环境适应能力,实现轮对轻量化成为重要途径,临界转速在轻量化过程中也不可忽略。运用CAD/CAE技术,设计轮对参数化设计系统。基于转子动力学理论,考虑陀螺效应完成了轮对模态分析和谐响应分析,求解各阶的临界转速,并通过系统对轮对进行参数化建模,以轮对整体质量为优化目标,以1阶临界转速为约束条件,以车轮直径和轴孔直径为优化变量进行优化,并验证了优化结果。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轮对满足强度的要求下,既可实现轮对轻量化的目标,又可以避免产生共振响应,研究成果为轮对的结构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对 转子动力学 临界速度 谐响应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功率指令和积分周期优化的风电机组转子动能功率平滑控制
14
作者 朱瑛 李斌 +1 位作者 孔旻昊 卫志农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63-1077,共15页
对风电功率进行平滑处理能够有效降低风电波动对电网造成的负面影响。相较于其他方法,通过转子动能平滑风电功率,具有成本低、响应快的优势。该文提出一种计及功率指令和积分周期优化的新型风电机组转子动能功率平滑方法。首先,从风电... 对风电功率进行平滑处理能够有效降低风电波动对电网造成的负面影响。相较于其他方法,通过转子动能平滑风电功率,具有成本低、响应快的优势。该文提出一种计及功率指令和积分周期优化的新型风电机组转子动能功率平滑方法。首先,从风电机组的传递函数出发,推导出新型平滑参考功率,通过改变参数,能够实现对该功率指令平滑程度和波动均值大小的解耦调节。其次,通过转速闭环控制实现对功率指令的间接精准跟踪,分析了其中的关键参数积分周期Δt对功率跟踪效果产生影响的数学机理,并提出了Δt的优化整定方法。最后,以永磁直驱风电机组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仿真模型及搭建实验平台,验证了所提新型功率平滑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功率平滑 转子动能 积分周期 小扰动线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无人机巡线机器人复合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15
作者 鲁杰 张兆广 +1 位作者 宋新利 侯力枫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0-324,共5页
这里结合巡线机器人物理、机械、电气特性,研究适于搭载的多旋翼无人机平台,并结合巡线机器人的放置和回收特征,研究自动识别与自动对接、自动放置和自动回收方案。开发了一套复杂的一体化智能系统,在整个研发过程中,对无人机机载AI前... 这里结合巡线机器人物理、机械、电气特性,研究适于搭载的多旋翼无人机平台,并结合巡线机器人的放置和回收特征,研究自动识别与自动对接、自动放置和自动回收方案。开发了一套复杂的一体化智能系统,在整个研发过程中,对无人机机载AI前端自动识别与控制、导航与精确定位、无人机平台搭载接口、巡线机器人结构模块、巡视扫描装置、任务自主规划等部分进行优化和改进,并且在结构与功能之间保证了很好的协调性和适用性,适应未来输电线路智能巡检趋势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巡线机器人 多旋翼无人机 放置和回收 智能系统 识别与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毁伤元对无人机旋翼的缠绕机理研究
16
作者 刘加凯 刘升 +1 位作者 李娜 王静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5-110,共6页
纤维毁伤元是反旋翼无人机纤维弹的核心组件,其结构参数对无人机旋翼的缠绕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通过构建纤维毁伤元缠绕无人机旋翼仿真模型,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分析了截面形状、长度、线径、密度等纤维毁伤元结构参数对无人机旋翼缠绕... 纤维毁伤元是反旋翼无人机纤维弹的核心组件,其结构参数对无人机旋翼的缠绕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通过构建纤维毁伤元缠绕无人机旋翼仿真模型,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分析了截面形状、长度、线径、密度等纤维毁伤元结构参数对无人机旋翼缠绕的影响规律。在对比不同结构形态纤维损伤元缠绕效果基础上,利用单因素变量法,开展了纤维毁伤元缠绕反制无人机机理试验,研究了不同长度、线径、密度的纤维毁伤元参数对旋翼无人机的反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纤维+吊坠”结构、长度为600 mm、线径为0.3 mm、密度为3根/架的纤维毁伤元为最优结构规格,与仿真分析结果一致,从而为纤维毁伤元最优结构参数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毁伤元 旋翼无人机 缠绕机理 仿真分析 试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突芳香性Ca_(3)B_(8)纳米团簇转子的理论研究
17
作者 李永霞 程雅璇 郭谨昌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77-86,共10页
基于全局极小搜索和理论计算,预测了具有冲突芳香性的Ca_(3)B_(8)纳米团簇分子转子.研究表明,Ca_(3)B_(8)全局极小团簇具有独特的三层同轴反夹心结构:较小畸变的B©B_(7)分子轮为中间层,上层为一个水平方向的Ca_(2)单元,下层为一个C... 基于全局极小搜索和理论计算,预测了具有冲突芳香性的Ca_(3)B_(8)纳米团簇分子转子.研究表明,Ca_(3)B_(8)全局极小团簇具有独特的三层同轴反夹心结构:较小畸变的B©B_(7)分子轮为中间层,上层为一个水平方向的Ca_(2)单元,下层为一个Ca原子.玻恩-奥本海默分子动力学模拟揭示:在300及600 K条件下,Ca_(3)B_(8)团簇具有新颖的动力学流变性,Ca_(2)单元可以在伞状CaB8上方围绕中心轴自由旋转.在单点CCSD(T)/6-311+G(d)//PBE0/6-311+G(d)水平上,Ca_(3)B_(8)团簇旋转能垒仅为0.25 kJ/mol.电荷数据揭示3个Ca原子向中间的B©B_(7)分子轮有明显的电荷转移,Ca_(3)B_(8)团簇可近似为[Ca_(2)]^(2+)[B©B_(7)]^(4−)[Ca]^(2+)离子化合物.化学键分析结果表明,Ca_(3)B_(8)团簇中间的B©B_(7)分子轮具有8π和6σ离域电子,为冲突芳香性体系.Ca_(3)B_(8)团簇具有冲突芳香性的硼基纳米团簇转子,进一步拓展了硼基动力学流变性体系的研究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转子 硼合金团簇 全局极小 动力学流变性 冲突芳香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率-转速下垂控制的储能型双馈调相机惯量支撑方法
18
作者 赵书强 高铭阳 +2 位作者 王慧 曲瀚辰 李善颖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112-121,共10页
作为一种新型调相机设备,储能型双馈调相机(ESDFC)不仅具备同步调相机的强电压支撑能力,而且可充分利用转子储能改善频率响应特性,为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支撑。首先,针对当前有功型虚拟惯量控制方法难以兼顾储... 作为一种新型调相机设备,储能型双馈调相机(ESDFC)不仅具备同步调相机的强电压支撑能力,而且可充分利用转子储能改善频率响应特性,为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支撑。首先,针对当前有功型虚拟惯量控制方法难以兼顾储能型双馈调相机稳态定速运行、暂态惯量支撑及转速自恢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频率-转速下垂控制的惯量支撑方法,并阐明了频率扰动期间的转速调节过程。然后,通过小信号建模对不同控制参数下的等效惯量进行评估,构建了并网系统频率响应模型,并采用特征值法对小干扰稳定性进行分析,据此讨论了主要控制参数的选取原则。最后,通过新能源场站并网仿真算例验证了所提惯量控制策略对频率支撑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 调相机 频率响应 转速 下垂控制 惯量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扭转旋翼研究进展
19
作者 韩东 张宇杭 《空气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2-66,I0001,共16页
智能扭转旋翼通过智能材料或结构驱动桨叶主动扭转,动态优化桨叶展向与周向扭转分布,成为提升直升机旋翼综合性能的重要技术途径。本文系统综述了智能扭转旋翼的技术发展历程及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其在气动性能提升、振动抑制与噪声控... 智能扭转旋翼通过智能材料或结构驱动桨叶主动扭转,动态优化桨叶展向与周向扭转分布,成为提升直升机旋翼综合性能的重要技术途径。本文系统综述了智能扭转旋翼的技术发展历程及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其在气动性能提升、振动抑制与噪声控制中的潜在价值。相较于间接驱动方式,通过压电复合材料直接驱动实现桨叶整体扭转结构紧凑、可靠性高。理论和试验研究表明,主动扭转技术可通过优化桨叶气动载荷分布有效提升旋翼效率,并通过高阶谐波控制策略显著降低桨毂振动载荷及桨涡干扰噪声。当前技术瓶颈集中于高效智能材料研发、多物理场耦合建模及多目标优化设计,未来需突破工程化应用中的可靠性、环境适应性及智能控制等难题,并拓展其在新型旋翼飞行器中的跨域应用。该技术为直升机旋翼设计从被动适应向主动调控的范式转变提供了理论支撑,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翼 桨叶 智能扭转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子分段斜极的E-Bike轮毂电机振动噪声削弱方法
20
作者 陶大军 周杰 +2 位作者 王栋 任永斌 戈宝军 《电机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8-97,共10页
针对E-Bike表贴式分数槽轮毂电机振动噪声问题,提出转子分段斜极削弱振动噪声方法。基于转子分段斜极方案,确定了引发高振动噪声的径向电磁力波阶数与频率,且借助模态证实了该频率的高振动噪声并非径向力波的低频共振所引发;推导了转子... 针对E-Bike表贴式分数槽轮毂电机振动噪声问题,提出转子分段斜极削弱振动噪声方法。基于转子分段斜极方案,确定了引发高振动噪声的径向电磁力波阶数与频率,且借助模态证实了该频率的高振动噪声并非径向力波的低频共振所引发;推导了转子分别采用单边、双边、Z型斜极方案时的径向力波解析表达式,揭示了转子分段斜极对分数槽轮毂电机径向电磁力波的影响规律。以某E-Bike表贴式分数槽轮毂电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分段斜极方案的噪声抑制效果,对比研究了优化前后振动加速度频响和噪声频响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双边6段斜极为该电机的振动噪声有效抑制方案,此时2倍频、4倍频噪声分别削弱达8.05%、24.89%,验证了理论推导的正确性和抑制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ike 轮毂电机 振动噪声 电磁力 齿谐波 转子分段斜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