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11篇文章
< 1 2 8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tool rotational speed on the particle distribution in friction stir welding of AA6092/17.5 SiCp-T6 composite plates and its consequences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y of the joint 被引量:2
1
作者 Uttam Acharya Barnik Saha Roy Subhash Chandra Saha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2期381-391,共11页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effect of tool rotational speed(TRS)on particle distribution in nugget zone(NZ)through quantitative approach and its consequences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y of friction stir welded joints o...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effect of tool rotational speed(TRS)on particle distribution in nugget zone(NZ)through quantitative approach and its consequences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y of friction stir welded joints of AA6092/17.5 SiCp-T6 composite.6 mm thick plates are welded at a constant tool tilt angle of 2°and tool traverse speed of 1 mm/s by varying the TRS at 1000 rpm,1500 rpm and 2000 rpm with a taper pin profiled tool.Microstructure analysis shows large quantity of uniformly shaped smaller size SiC particle with lower average particle area which are homogeneously distributed in the NZ.The fragmentation of bigger size particles has been observed because of abrading action of the hard tool and resulting shearing effect and severe stress generation due to the rotation of tool.The particles occupy maximum area in the matrix compared to that of the base material(BM)due to the redistribution of broken particles as an effect of TRS.The migration of particles towards the TMAZ-NZ transition zone has been also encountered at higher TRS(2000 rpm).The microhardness analysis depicts variation in average hardness from top to bottom of the NZ,minimum for 1500 rpm and maximum for 2000 rpm.The impact strength at 1000 rpm and 1500 rpm remains close to that of BM(21.6 J)while 2000 rpm shows the accountable reduction.The maximum joint efficiency has been achieved at 1500 rpm(84%)and minimum at 1000 rpm(68%)under tensile loading.Fractographic analysis shows mixed mode of failure for BM,1000 rpm and 1500 rpm,whereas 2000 rpm shows the brittle mode of fail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iction STIR welding Aluminium matrix composite TOOL rotationAL speed Particle distribution Mechanical proper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alysis of flow response to fluctuation of rotational speed in a radial impeller
2
作者 XIAO Jun ZHAO Yuanyang SHU Yue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693-702,共10页
By discretizing the convection terms with AUSM+-up scheme in the rotating coordinate system,a finite volume analysis code based on multi-block structured grids was developed independently so as to realize the numerica... By discretizing the convection terms with AUSM+-up scheme in the rotating coordinate system,a finite volume analysis code based on multi-block structured grids was developed independently so as to realize the numerical solving of internal flow fields of turbomachineries.Taking an unshrouded radial impeller with the working fluid of water vapour as the research object,the flow response to the fluctuation of rotational speed was calculated.By comparing the surface pressure profiles and velocity contours calculated by the code and commercial software respectively,the accuracy of flow solver was verified.The analysis of flow response data indicates that,as the working condition shifts closer towards the surge boundary,the response of flow parameters such as mass flow and aerodynamic torque will be more nonsynchronous with the fluctuation of rotational speed,and also the influence of density variation on mass flow variation will be smaller.Moreover,the transient variation region of working condition performance will deviate farther away from the steady performance curve as the working condition approaches the surge boundary.Compared to the working conditions with small mass flows,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ressure difference load on the blade surface vary little under large mass flow conditions.The reduction of fluctuation amplitude of rotational speed exerts no influence on abating the hysteresis of flow respon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ow response AUSM+-up scheme fluctuation of rotating speed density variation pressure difference loa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陀螺效应对高速旋转轮对弯曲模态的影响
3
作者 关庆华 王文波 +1 位作者 张丰英 温泽峰 《铁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4-63,共10页
基于转子动力学理论,以Timoshenko连续转轴模拟轮轴,以旋转圆盘模拟车轮,建立旋转轮对动力学模型。利用Riccati传递矩阵计算不同速度下弹性悬挂轮对的涡动模态。通过Timoshenko梁连续转轴模型的色散特性曲线,揭示陀螺效应对旋转体正反... 基于转子动力学理论,以Timoshenko连续转轴模拟轮轴,以旋转圆盘模拟车轮,建立旋转轮对动力学模型。利用Riccati传递矩阵计算不同速度下弹性悬挂轮对的涡动模态。通过Timoshenko梁连续转轴模型的色散特性曲线,揭示陀螺效应对旋转体正反涡动频率的影响机理。与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对比表明,基于Timoshenko梁连续转轴模型的弹性轮对能够满足前4阶弯曲模态计算需求,Euler梁模型无法考虑转轴旋转陀螺效应,仅适用于前2阶弯曲响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陀螺效应使轮对弯曲模态出现正反涡动,随转速提高,正涡动模态频率增大,反涡动模态频率减小;陀螺效应对轮对1、2阶弯曲涡动频率变化影响显著,对3、4阶弯曲涡动模态频率变化影响不大,速度每提高100 km/h,前4阶弯曲模态正涡动频率分别增加9.31、9.62、2.09、0.57 Hz,前4阶弯曲模态反涡动频率分别下降4.97、5.83、1.27、0.50 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轮对 陀螺效应 旋转动力学 传递矩阵 涡动模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箔片混合轴承的承载特性
4
作者 程文杰 薛世龙 +2 位作者 肖玲 冯圣 徐国徽 《轴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21,共8页
针对箔片轴承承载能力低,且在启停阶段会与转子发生摩擦,降低轴承寿命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永磁-箔片混合轴承结构,建立了混合轴承的动力学模型,采用轨迹法分析了永磁轴承初始偏心距、转速、载荷对混合轴承-转子系统静态工作点、载荷分配... 针对箔片轴承承载能力低,且在启停阶段会与转子发生摩擦,降低轴承寿命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永磁-箔片混合轴承结构,建立了混合轴承的动力学模型,采用轨迹法分析了永磁轴承初始偏心距、转速、载荷对混合轴承-转子系统静态工作点、载荷分配比以及轴心轨迹的影响,并与箔片轴承-转子系统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当永磁轴承初始偏心距为1.0 mm时,相较于箔片轴承,混合轴承的转子偏心率减小了0.05,偏位角增大了10.34°;在混合轴承-转子系统中,当永磁轴承初始偏心距从0.1 mm增至2.4 mm时,转子偏心率从0.88减至0.08,偏位角从15.12°增至89.5°,箔片轴承承担的载荷从98%降低至不足1%;当外载荷从80 N增至200 N时,永磁轴承初始偏心为0.5 mm和1.0 mm两种工况下,箔片轴承的承载力分别提高了122.5,123 N,增加的外载荷全部由箔片轴承承担;相较于箔片轴承,引入永磁轴承会加剧转子在不平衡质量力下竖直方向的振动,此外,随着永磁轴承初始偏心距的增加,不仅转子的工频幅值会增大,而且转子的瞬态响应时间也会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动轴承 磁力轴承 箔片轴承 偏心距 转速 轴心轨迹 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系统运行差异的风火储协调一次调频控制策略
5
作者 杨婷婷 李浩千 +2 位作者 吴鑫彦 柳玉 康静秋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30-439,共10页
针对系统运行差异,提出一种风火储协调的一次调频控制策略。首先提出一种针对风力机运行状态差异的一次调频功率分配策略,定义调频裕度因子量化风力机实时调频能力,确保风力机安全、有效地参与调频;其次,针对风电调频面临的系统频率二... 针对系统运行差异,提出一种风火储协调的一次调频控制策略。首先提出一种针对风力机运行状态差异的一次调频功率分配策略,定义调频裕度因子量化风力机实时调频能力,确保风力机安全、有效地参与调频;其次,针对风电调频面临的系统频率二次跌落问题,提出基于模糊控制的火储协同转速恢复策略,以快速且经济地实现转子转速的恢复。仿真结果显示,该策略有效地实现风火储的协调一次调频,在确保经济性和可靠性的同时,充分利用风电的调频容量,有效改善系统的频率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频率响应 转子动能 二次频率跌落 转速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增速箱圆锥滚子轴承弹流脂润滑状态研究
6
作者 陈龙 李伦 +2 位作者 薛玉君 李玉川 黄伟 《现代制造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9-115,150,共8页
针对风电增速箱圆锥滚子轴承(FD-306/1025/YB)的弹流脂润滑(EHL)状态展开研究。利用旋转流变仪对Mobil SHC 460 WT润滑脂在不同温度下的剪切应力和黏度随剪切速率的变化进行测试,并结合非牛顿流体Herschel-Bulkley模型,拟合出对应的流... 针对风电增速箱圆锥滚子轴承(FD-306/1025/YB)的弹流脂润滑(EHL)状态展开研究。利用旋转流变仪对Mobil SHC 460 WT润滑脂在不同温度下的剪切应力和黏度随剪切速率的变化进行测试,并结合非牛顿流体Herschel-Bulkley模型,拟合出对应的流变参数;基于有限差分法建立大功率风电增速箱圆锥滚子轴承线接触弹流脂润滑模型,对其在不同转速、载荷及温度工况下的油膜厚度及润滑状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和温度的上升,润滑脂的黏度降低,具有明显的剪切稀化和黏温特性;轴承转速的提高、载荷的减小和温度的降低,都会使滚子-滚道间整体膜厚增加,膜厚比增大,润滑状态得到改善,高转速工况下轴承膜厚比受温度影响的程度更大,润滑状态变化得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增速箱 圆锥滚子轴承 弹流脂润滑 油膜厚度 载荷 转速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BP神经网络的猫粮糊化特性研究
7
作者 张琦 许耀辉 +6 位作者 陈阳 韩栋梁 张润哲 严骅彬 Lela Susilawati 魏文广 奚小波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87-92,共6页
为了解猫粮的糊化特性,本试验采用快速黏度分析仪(RVA)对不同RVA转子转速(160、200、240、280、320、360、400、440、480 r/min),不同保持温度(75、80、85、90、95℃),不同质量猫粮和蒸馏水比值(1/21、2/21、3/21、4/21、5/21、6/21、7/... 为了解猫粮的糊化特性,本试验采用快速黏度分析仪(RVA)对不同RVA转子转速(160、200、240、280、320、360、400、440、480 r/min),不同保持温度(75、80、85、90、95℃),不同质量猫粮和蒸馏水比值(1/21、2/21、3/21、4/21、5/21、6/21、7/21)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转子转速的增加,峰值黏度、谷值黏度、终值黏度显著降低,衰减值变小,热糊稳定性增强。随着保持温度的增加,峰值黏度增加,谷值黏度和终值黏度先上升后下降,淀粉糊稳定性变差,原料更容易糊化。随着猫粮质量的增加,糊化温度降低,峰值黏度、谷值黏度、终值黏度增大,淀粉糊稳定性降低,凝胶性增强。另外,以本试验数据为基础,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神经网络预测峰值黏度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速 温度 淀粉 糊化特性 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快速黏度分析仪(RV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旋转磨粒电极电化学放电加工氧化锆陶瓷小孔试验研究
8
作者 黄志坚 吴志铭 +1 位作者 邹治湘 刘江文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4-42,共9页
氧化锆陶瓷因其高硬度、高熔点等优异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各工业领域中,然而,该材料加工难大,难以实现高效率、高质量、高精度加工。传统电化学放电加工(electro-chemical discharge machining,ECDM)氧化锆陶瓷,虽可通过增大能量提升加工... 氧化锆陶瓷因其高硬度、高熔点等优异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各工业领域中,然而,该材料加工难大,难以实现高效率、高质量、高精度加工。传统电化学放电加工(electro-chemical discharge machining,ECDM)氧化锆陶瓷,虽可通过增大能量提升加工效率,但易因材料内部热应力过大等问题,而产生大量的微裂纹等缺陷。为此,提出采用高速旋转磨粒电极电化学放电加工的方法对氧化锆进行小孔加工。通过与传统电化学放电加工进行对比试验以分析其加工特性,研究发现磨粒电极能够提升气膜的稳定性,减少放电热冲击所产生的热缺陷,进而改善小孔的加工质量,结果表明其加工精度提高了63.9%。此外,还进一步研究了不同占空比、电解液浓度、频率以及转速对氧化锆陶瓷的加工影响规律。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适宜的工艺参数组合为占空比80%、电解液浓度15 wt%、脉冲频率17.5 kHz和转速10000 r/min。在该参数组合下,成功加工出深度达670.4μm、过切量为108.9μm的小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旋转磨粒电极 电化学放电加工 氧化锆陶瓷 小孔加工 气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阶域线性峭度的变转速驱动轮损伤频带定位分析
9
作者 张宏 李巨才 +2 位作者 王景宇 田利晨 张晨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32-238,共7页
掘进履带行驶系统作业于煤矿巷道恶劣地形和复杂环境中,其关键承载部件驱动轮长期承受不均匀载荷,导致轮齿损伤甚至断裂,影响掘进装备的正常生产作业和行驶平稳性。为了及时检测驱动轮轮齿损伤状态,避免故障扩大和降低维修成本,在阶次... 掘进履带行驶系统作业于煤矿巷道恶劣地形和复杂环境中,其关键承载部件驱动轮长期承受不均匀载荷,导致轮齿损伤甚至断裂,影响掘进装备的正常生产作业和行驶平稳性。为了及时检测驱动轮轮齿损伤状态,避免故障扩大和降低维修成本,在阶次跟踪算法、包络谱分析、线性峭度算法和滤波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变转速机械的阶域线性峭度算法。通过对只含基频、包含基频和谐频的合成仿真信号进行包络谱分析及特征分布统计,表明线性峭度相较于峭度更具优势。通过使用变转速和多噪声振动信号进行驱动轮齿损伤状态识别,并与快速谱峭度、阶域线性峭度等算法进行对比分析,表明阶域线性峭度算法具有适用性和鲁棒性。该方法可有效提高故障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为履带行驶系统的安全健康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履带行驶系统 轮齿损伤 线性峭度算法 变转速 频带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压取样过程钻杆转速对煤屑-气流动特性的影响研究
10
作者 张宏图 甄泽栋 +1 位作者 李博涛 张欧娅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4-100,共7页
为探究负压取样过程中钻杆内煤屑-气流动特性,采用计算流体力学与离散单元法(CFD-DEM)耦合模拟法探讨钻杆转速、煤屑质量流量对煤屑输送过程中气固流动速度分布及煤屑输送效率的影响特征。结果表明:钻杆内气流最大轴向速度随着输送距离... 为探究负压取样过程中钻杆内煤屑-气流动特性,采用计算流体力学与离散单元法(CFD-DEM)耦合模拟法探讨钻杆转速、煤屑质量流量对煤屑输送过程中气固流动速度分布及煤屑输送效率的影响特征。结果表明:钻杆内气流最大轴向速度随着输送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最大切向速度迅速衰减并消失;钻杆转速增加时,气流最大轴向速度变化不大,最大切向速度显著增加;随着钻杆转速增加,煤屑螺旋流更加明显,旋流区距离变长,悬浮区距离变短;进入钻杆的煤屑数量减少,5 m/s速度以上的煤屑分布增多且分散;转动时钻杆内部实际固气比小于设定值,煤屑输送效率随转速的提高先增后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取样 钻杆转速 煤屑 流动特性 计算流体力学与离散单元法(CFD-DEM)耦合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速对内浸螺旋管组合桨搅拌釜内流动与传热特性的影响
11
作者 赵凯凯 栗浩洋 +3 位作者 武祥 张强 马璐 宋克伟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71-79,共9页
搅拌釜通过机械搅拌实现釜内介质的混合、加热、冷却或化学反应,对釜内介质的流动和传热性能有着较高的要求。该研究以典型轴向流和径向流桨叶组成的四斜叶-Rushton组合桨叶为例,通过结构优化设计,将现有搅拌釜桨叶数量由6个改为4个,并... 搅拌釜通过机械搅拌实现釜内介质的混合、加热、冷却或化学反应,对釜内介质的流动和传热性能有着较高的要求。该研究以典型轴向流和径向流桨叶组成的四斜叶-Rushton组合桨叶为例,通过结构优化设计,将现有搅拌釜桨叶数量由6个改为4个,并在搅拌釜内加螺旋管和挡板,使釜内换热努塞尔数提升约20%。进一步研究了转速对内浸螺旋管搅拌釜内流动和传热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经相似准则缩比处理的数值模型与原型间对流换热系数及功率最大偏差仅为3.75%,证实弗劳德相似准则具有工程适用性。转速增加虽未显著改变螺旋管搅拌釜内流体的轴向循环流态特征,但有效增强了流体湍动能强度。转速从30 r/min增大到90 r/min,釜内轴向速度峰值增加约68.93%,提高了釜内流体的轴向循环,同时管外对流传热系数增大了64.66%。研究获得了不同工况下的功率准数,可为高效桨叶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撑与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热特性 转速 组合桨叶 相似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速对等温活塞压缩系统的影响分析
12
作者 吴博 任腾 +2 位作者 闫泳利 许未晴 谷艳玲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55-159,179,共6页
等温活塞多孔介质和液体之间存在流动阻力,系统克服阻力做的功会抵消等温活塞由于增强换热而节省的能量,且这一现象表现出显著的转速依赖性。为了探究转速对等温活塞内部流动阻力以及压缩效率的影响规律,基于面心立方结构假设,建立流动... 等温活塞多孔介质和液体之间存在流动阻力,系统克服阻力做的功会抵消等温活塞由于增强换热而节省的能量,且这一现象表现出显著的转速依赖性。为了探究转速对等温活塞内部流动阻力以及压缩效率的影响规律,基于面心立方结构假设,建立流动阻力数学模型,定义等温活塞的节能率和系统压缩效率。通过分析转速对阻力的影响,综合评价等温活塞的节能性能。结果表明:随着转速的增加,阻力功的变化率也随之增加,阻力功占总功的比例逐渐增大,等温活塞压缩系统的节能率和效率逐渐下降;当压缩比为7、节能率为0时,等温活塞压缩系统的最高转速为650 r/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空气储能 等温压缩 等温活塞 阻力 转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氯化钡制备高纯氢氧化钡生产工艺研究
13
作者 张艳 蒋文伟 +1 位作者 叶先宇 彭小双 《无机盐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7-72,共6页
中国钡矿资源丰富,但部分专用高纯钡材料仍依赖进口。为增强产品国际竞争力,实现产业供应链安全可控,对高纯氢氧化钡的生产工艺进行研究。主要测定氢氧化钡在不同溶液组成情况下的结晶温度,并通过正交实验设计及响应面曲线法分析探究氯... 中国钡矿资源丰富,但部分专用高纯钡材料仍依赖进口。为增强产品国际竞争力,实现产业供应链安全可控,对高纯氢氧化钡的生产工艺进行研究。主要测定氢氧化钡在不同溶液组成情况下的结晶温度,并通过正交实验设计及响应面曲线法分析探究氯化钡质量分数、保温时间及搅拌转速对氢氧化钡结晶的影响,以获取最优工艺条件,最后通过重结晶制备高纯氢氧化钡。结果表明:氢氧化钡1次结晶的最优工艺条件为氯化钡质量分数为27.32%、保温时间为2.1 h、搅拌转速为306 r/min;实验室制品w(氯)为0.015%,对应生产线产品w(氯)为0.017%,均满足HG/T 2629-2011《化学试剂八水合氢氧化钡(氢氧化钡)》中化学纯的要求。当八水氢氧化钡质量分数为42.85%、保温时间为2.0 h、搅拌转速为306 r/min时,可制得w(氯)为0.0007%、w(镁)为0.0006%、w(钙)为0.0005%、w(铁)为0.0001%、w(锶)为0.0009%的高纯氢氧化钡,且产品收率可达91.87%。对高纯氢氧化钡生产工艺进行优化改进,能有效提升技术要求,降本增效,增强产品国际竞争力,满足电子新材料产业链升级发展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纯氢氧化钡 重结晶 搅拌转速 冷却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放废液回转煅烧炉的启动方法
14
作者 贺诚 张华 +5 位作者 张克乾 李扬 李争 孙惠琳 明玉周 龙浩骑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2-149,I0002,共9页
在两步法冷坩埚玻璃固化工艺中,当高放废液刚开始进料时,回转煅烧炉内温度较高,液体在高温炉管上容易发生莱顿弗罗斯特效应,导致最初一批高放废液不能完全实现前部蒸发、后部煅烧的工艺过程。当高放废液进料量过大时,更有高放废液从炉... 在两步法冷坩埚玻璃固化工艺中,当高放废液刚开始进料时,回转煅烧炉内温度较高,液体在高温炉管上容易发生莱顿弗罗斯特效应,导致最初一批高放废液不能完全实现前部蒸发、后部煅烧的工艺过程。当高放废液进料量过大时,更有高放废液从炉尾流出的风险,所以需要在进高放废液之前借由水(或稀释的高放废液)带走炉膛内多余的热量使温度降低,这个过程称为回转煅烧炉的启动过程。本工作研究了水、稀释模拟高放废液、模拟高放废液三种启动介质在5、15、30 r/min三种转速下对回转煅烧炉低温启动和高温启动的影响。启动验证试验结果表明:低温启动时,启动效果为水>稀释的模拟高放废液>模拟高放废液,推荐的转速为15 r/min,流速为40 L/h;高温启动时,启动效果为模拟高放废液和蔗糖的混合溶液≈稀释的模拟高放废液>水,推荐的转速为30 r/min,流速为80 L/h。并且通过试验验证了上述两种启动工艺的可行性,试验结果对优化回转煅烧炉工艺,推动两步法冷坩埚玻璃固化技术进入工程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转煅烧炉 启动 模拟高放废液 转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的滚子转速测量方法
15
作者 李光明 黎铭 +2 位作者 王虹淇 温朝杰 张进华 《轴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6-53,共8页
测量轴承滚动体转速的方法有限,目前仅有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的滚动体磁化方法较为通用,但磁化滚动体的磁性不稳定,容易受到温度、碰撞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测量精度降低或测量方法失效。为进一步提高磁化法的测量可靠性,提出一种基于电磁感... 测量轴承滚动体转速的方法有限,目前仅有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的滚动体磁化方法较为通用,但磁化滚动体的磁性不稳定,容易受到温度、碰撞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测量精度降低或测量方法失效。为进一步提高磁化法的测量可靠性,提出一种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的改进滚子转速测量方法,将对滚子进行磁化改为在滚子端面嵌入磁铁,以提高滚子磁场稳定性。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测量装置进行模拟,分析得到滚子瞬时转速与环形线圈内感应电压频率的定量关系;通过行星轮试验得到的行星轮转速与环形线圈感应电压频率的对应关系与仿真结果一致,验证了提出的滚子转速测量方法的合理性与有效性;搭建圆柱滚子轴承测速与打滑测试平台,测量了滚子的瞬时转速与打滑率,测量值与理论值一致,验证了提出的滚子转速测量方法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圆柱滚子轴承 电磁感应 转速 打滑 测量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速度对TA2搅拌摩擦搭接焊接头成形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16
作者 戴浩 毛育青 +5 位作者 龙腾飞 王金锴 李智勇 刘泽宇 张丽艳 魏艳红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6-122,共7页
目的为了得到力学性能较好的TA2搅拌摩擦搭接焊接头,研究搅拌头旋转速度对接头宏观成形、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方法采用搅拌摩擦搭接焊方法对1 mm厚的TA2钛金属薄板进行焊接,随后使用Zeiss型图像采集设备和光学显微镜等表征方... 目的为了得到力学性能较好的TA2搅拌摩擦搭接焊接头,研究搅拌头旋转速度对接头宏观成形、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方法采用搅拌摩擦搭接焊方法对1 mm厚的TA2钛金属薄板进行焊接,随后使用Zeiss型图像采集设备和光学显微镜等表征方法,分析接头宏观成形和微观组织变化;采用显微硬度计以及WDS-100型万能拉伸试验机来评估接头的拉剪性能。结果在保持焊接速度75 mm/min不变的情况下,采用旋转速度190 r/min焊接,此时接头成形良好,内部无明显缺陷;当旋转速度增至235 r/min时,焊缝底部开始出现弱连接和微孔缺陷;继续增加旋转速度至300 r/min,焊缝底部出现了明显的孔洞缺陷。分析接头显微组织发现,所有接头焊核区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动态再结晶,形成了细小的等轴晶,随着旋转速度的增加,焊核区的等轴晶晶粒尺寸反而逐渐变大。接头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接头的显微硬度呈倒“V”型分布,焊核区的显微硬度明显高于母材硬度,其中当旋转速度为190 r/min时,焊核区上部的最高显微硬度值为269HV,接头的拉剪性能最好,达到4253.7 N。结论在焊接速度达到75 mm/min并且旋转速度为190 r/min的情况下,接头展现出最佳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2钛金属 搅拌摩擦搭接焊 旋转速度 成形特征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航空轴承旋转套圈无线测温系统
17
作者 郑哲全 郑德志 +1 位作者 夏昌涛 古乐 《轴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9-113,共5页
旋转套圈的温升特性是反映航空高速轴承服役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高速轴承旋转套圈温度变化随转速增加较为明显,更能准确地反映轴承的工作状态,因此实现高速轴承旋转套圈温度在线监测至关重要。针对旋转套圈温度的在线监测需求,提出了一... 旋转套圈的温升特性是反映航空高速轴承服役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高速轴承旋转套圈温度变化随转速增加较为明显,更能准确地反映轴承的工作状态,因此实现高速轴承旋转套圈温度在线监测至关重要。针对旋转套圈温度的在线监测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PT100温度传感器的无线测试系统,通过无线供电及无线通讯功能进行旋转套圈温度信号的获取和传输,结合测试系统的电路板和旋转轴结构集成,解决了高速轴承旋转套圈温度难以测试的问题。并以某型航空轴承为例,在工况模拟试验台架上进行了旋转套圈温度测试,结果表明被试轴承内圈温度明显高于外圈,且内圈温升幅度也高于外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圆柱滚子轴承 航空发动机 温度 测量 供电 通讯 转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丘陵山区蔬菜种床精细整备机设计与试验
18
作者 吴瑜 张磊 +3 位作者 邵伟兴 宋树民 刘汶树 庞有伦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90-98,共9页
为满足丘陵山区蔬菜种床整备表细底粗、上虚下实的农艺要求,研制了一种高低速双输出变速箱,实现低速深旋、高速浅旋,并设计集成了开沟、起垄、碎土和平整功能的种床精细整备机,实现一体化作业,解决丘陵山区蔬菜种床整备机缺乏的问题。... 为满足丘陵山区蔬菜种床整备表细底粗、上虚下实的农艺要求,研制了一种高低速双输出变速箱,实现低速深旋、高速浅旋,并设计集成了开沟、起垄、碎土和平整功能的种床精细整备机,实现一体化作业,解决丘陵山区蔬菜种床整备机缺乏的问题。通过理论分析计算,确定了垄型主要技术参数和旋转工作部件位置关系:深旋工作部件与浅旋工作部件中心高差为137 mm,水平距离为420 mm;变速箱齿轮传动比i深、i浅分别为1.93、1.20;深旋工作部件旋耕刀采用双螺旋排列,同一安装平面内呈135°布置两把旋耕刀,共布置16对;浅旋工作部件碎土刀采用中央变速箱为中心对称布置,左右各安装两组刀盘,刀盘上布置3对碎土刀。田间试验表明:蔬菜种床整备机作业速度在0.4~0.7 m/s时,起垄性能指标满足农艺要求;最佳作业速度为0.7 m/s,起垄碎土率、垄面平整度、垄顶宽、沟底至垄顶高、垄距、垄顶宽合格率、沟底至垄顶高合格率、垄距合格率和功率消耗分别为81.61%、12.2 mm、703.7 mm、208.3 mm、1246.4 mm、82.96%、83.74%、83.35%和22.46 kW。提出的高低速双输出种床整备技术,可为今后种床整备机的研究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精细整备机 一体化作业 高速浅旋 双输出变速箱 丘陵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D-DEM的循环阀清洁器携屑特性研究
19
作者 胡伟 关宁 +3 位作者 张燕萍 徐丙贵 张金亚 朱宏武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2-49,共8页
在钻井过程中,低效的钻屑输运会导致环空岩屑体积分数升高、等效循环密度(ECD)增大,从而引起工具磨损和井漏等问题。为此,开发了一种新型的井眼环空循环阀清洁器。基于H-B非牛顿流体模型,采用耦合的CFD-DEM计算方法,建立了多级井眼环空... 在钻井过程中,低效的钻屑输运会导致环空岩屑体积分数升高、等效循环密度(ECD)增大,从而引起工具磨损和井漏等问题。为此,开发了一种新型的井眼环空循环阀清洁器。基于H-B非牛顿流体模型,采用耦合的CFD-DEM计算方法,建立了多级井眼环空中循环阀清洁器的携屑特性数值计算模型。分析了循环阀清洁器水眼数量、水眼直径、水眼角度以及钻杆转速对携屑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增大水眼直径和数量,提高钻杆转速,均会导致环空岩屑体积分数升高,岩屑输运效率显著降低;当水眼数量为3、直径为10 mm时,携屑效果最佳;随着水眼角度增大,岩屑输运效率先增加后减小;在水眼角度为30°时,岩屑输运效率最高;在垂直井眼中,循环阀清洁器的旋转会产生旋流效应,容易引起岩屑的螺旋运移,从而延长岩屑在井眼中的停留时间,导致岩屑输运效率显著下降;转速越大,旋流作用越强,岩屑输运效果越差。在上述最优参数下,使用该清洁器后,环空井眼流量提升了近58%,整体岩屑输运效率提升了近10%。研究结论对提高环空岩屑输运效率,确保高效、安全的油气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级井眼 循环阀清洁器 岩屑输运效率 CFD-DEM 水眼 钻杆转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形温度场对于旋转圆锯片临界转速的影响
20
作者 肖苏伟 曹建华 +3 位作者 范博 粟鑫 吴思浩 邓祥丰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0-38,共9页
圆锯片是重要的林业生产工具,其临界转速会直接影响林木锯割精度和安全生产。圆锯片在高速切削过程中,会产生环形分布的温度场,促使其产生热应变,进而改变临界转速。在绝对节点坐标法工作框架内,提出了含有温度及温度变化梯度的新型环... 圆锯片是重要的林业生产工具,其临界转速会直接影响林木锯割精度和安全生产。圆锯片在高速切削过程中,会产生环形分布的温度场,促使其产生热应变,进而改变临界转速。在绝对节点坐标法工作框架内,提出了含有温度及温度变化梯度的新型环扇热力耦合单元。利用该单元根据虚功原理,建立了考虑环形温度场的圆锯片非线性动力学微分方程,进而推导了圆锯片的临界转速方程,并分析了环形温度场对临界转速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圆锯片的安全使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形温度场 绝对节点坐标法 高速旋转 临界转速 绝对节点坐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