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AK4在细胞骨架和细胞周期调控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宋可 陈丹丹 +2 位作者 李静宇 杨晓葵 马伟 《生理科学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3-50,共8页
p21活化蛋白激酶(p21-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AK)是一类高度保守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家族,是Rho家族小GTP酶的效应蛋白,参与多种信号通路传导。PAK4是PAK家族中最有代表性的成员,通过磷酸化下游底物,调控细胞骨架重组、细胞增殖和... p21活化蛋白激酶(p21-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AK)是一类高度保守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家族,是Rho家族小GTP酶的效应蛋白,参与多种信号通路传导。PAK4是PAK家族中最有代表性的成员,通过磷酸化下游底物,调控细胞骨架重组、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进展等。PAK4过表达见于胰腺癌、胃癌和卵巢癌等多种肿瘤,参与肿瘤发生和肿瘤迁移等过程。研究PAK4的结构、作用机制对于揭示细胞周期调控和肿瘤生物学行为有重要价值。本文阐述和归纳了PAK4的结构、激活过程及其在细胞骨架、细胞周期进展中的生物学作用,并综述了PAK4调控妇科肿瘤发生发展以及PAK4抑制剂的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K4 细胞骨架 细胞周期 有丝分裂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间体残体与初级纤毛的关系及其在肿瘤生长中的作用
2
作者 李正阳 赵慧明 +1 位作者 李苏冰 焦作义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1-268,共8页
最新研究表明,初级纤毛细胞外发生途径与一种特殊细胞器—中间体残体相关。中间体残体是细胞有丝分裂末期中间体脱落形成的点状细胞器,中间体残体形成后在细胞表面移动,当与中心体在细胞表面靠近后,调节中心体在其母中心粒的顶端形成初... 最新研究表明,初级纤毛细胞外发生途径与一种特殊细胞器—中间体残体相关。中间体残体是细胞有丝分裂末期中间体脱落形成的点状细胞器,中间体残体形成后在细胞表面移动,当与中心体在细胞表面靠近后,调节中心体在其母中心粒的顶端形成初级纤毛。初级纤毛可作为抑制肿瘤发生的细胞器,并在多种肿瘤中丢失,研究发现中间体残体在肿瘤细胞中聚集影响初级纤毛的发生。更重要的是,中间体残体和初级纤毛在肿瘤细胞中均通过自噬途径降解,中间体残体还可以将肿瘤信号通路因子传递给初级纤毛进而影响肿瘤细胞的发生发展。本文综述了中间体残体和初级纤毛的基本结构及形成过程,详细阐述了中间体残体调控初级纤毛发生的具体机制,探讨及展望了中间体残体调控初级纤毛形成在肿瘤发生发展和靶向治疗中的作用及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细胞有丝分裂 中间体残体 初级纤毛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br1基因缺失对粟酒裂殖酵母有丝分裂动力学的影响
3
作者 张丁 段江波 +3 位作者 潘凤 阮渝涵 丁祥 侯怡铃 《广西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59-468,共10页
为探究粟酒裂殖酵母(Schizosaccharomyces pombe)中ubr1基因缺失后有丝分裂动力学的变化情况,采用荧光蛋白标记和活细胞成像技术分析ubr1基因缺失型(ubr1Δ)菌株和野生型(WT)菌株细胞形态和有丝分裂期的细胞动力学差异。结果显示,ubr1... 为探究粟酒裂殖酵母(Schizosaccharomyces pombe)中ubr1基因缺失后有丝分裂动力学的变化情况,采用荧光蛋白标记和活细胞成像技术分析ubr1基因缺失型(ubr1Δ)菌株和野生型(WT)菌株细胞形态和有丝分裂期的细胞动力学差异。结果显示,ubr1基因缺失后细胞长宽比变小,微管束数目增多,细胞形态出现短棒状和梨形。有丝分裂过程中18.5%的ubr1Δ菌株会错误形成双动粒,且有丝分裂后期纺锤体伸长长度较野生型菌株增加(1.58±0.76)μm,有丝分裂后期持续时间较野生型菌株延长(3.00±1.36)min。有丝分裂末期纺锤体出现鱼钩型和S型断裂,且纺锤体断裂延迟。同时,ubr1Δ菌株与野生型菌株相比肌动蛋白环初始直径增加(1.12±0.19)μm,形成时间延长(3.60±2.85)min,收缩时间延长(4.90±0.21)min,但收缩速度并无明显差异。研究结果可为明确ubr1基因在有丝分裂中的功能及分子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br1基因缺失 有丝分裂 粟酒裂殖酵母 细胞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镉和氧化石墨烯对大蒜根尖细胞的影响
4
作者 王思源 朱珺 +4 位作者 王冰涵 田羽芊 徐肖文 李玉为 邹金华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6-42,共7页
为了探究氧化石墨烯(GO)对大蒜根尖细胞抗镉(Cd)胁迫能力的影响,以大蒜为实验材料,研究了Cd和GO单一及共处理对大蒜生长、根尖细胞活性、根尖分生区细胞核仁形态、有丝分裂及Cd的亚细胞分布的影响.结果显示:①在本研究设置的浓度下Cd胁... 为了探究氧化石墨烯(GO)对大蒜根尖细胞抗镉(Cd)胁迫能力的影响,以大蒜为实验材料,研究了Cd和GO单一及共处理对大蒜生长、根尖细胞活性、根尖分生区细胞核仁形态、有丝分裂及Cd的亚细胞分布的影响.结果显示:①在本研究设置的浓度下Cd胁迫会显著抑制大蒜生长,GO会显著促进大蒜生长,GO和Cd共同处理则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Cd对大蒜的生长抑制作用;②在单一Cd胁迫下,Cd对大蒜根尖细胞活性有毒害作用,且抑制作用随时间延长而加重,GO对Cd胁迫下大蒜根尖细胞活性下降有明显的缓解作用;③GO和Cd均会影响大蒜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并导致染色体畸变,二者共存时,GO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Cd对大蒜有丝分裂的抑制作用;④Cd胁迫对大蒜根尖分生区细胞核仁形态有毒害作用,可以诱导核仁物质缓慢向外流出到核质甚至到细胞质基质,GO能有效缓解Cd胁迫对核仁结构的毒害作用,抑制了核仁物质向外流出;⑤GO可通过调节Cd的亚细胞分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Cd对大蒜根部细胞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 氧化石墨烯 根尖细胞活性 有丝分裂 亚细胞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分裂周期蛋白73基因缺失抑制粟酒裂殖酵母细胞的有性生殖和有丝分裂
5
作者 刘梦楠 白鑫 +3 位作者 余雯 李欣霖 丁祥 侯怡铃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07-818,共12页
cdc73基因编码粟酒裂殖酵母(Schizosaccharomyces Pombe)RNA聚合酶Ⅱ辅助因子Cdc73,参与G_(2)期检查点激活并调控细胞周期。但cdc73基因缺失对细胞有丝分裂动力学的调控尚不清楚。本研究采用活细胞成像、荧光蛋白标记技术探究粟酒裂殖酵... cdc73基因编码粟酒裂殖酵母(Schizosaccharomyces Pombe)RNA聚合酶Ⅱ辅助因子Cdc73,参与G_(2)期检查点激活并调控细胞周期。但cdc73基因缺失对细胞有丝分裂动力学的调控尚不清楚。本研究采用活细胞成像、荧光蛋白标记技术探究粟酒裂殖酵母cdc73基因缺失后对细胞有性生殖和细胞有丝分裂中微管、肌动蛋白、线粒体和组蛋白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有性生殖中,cdc73基因缺失会导致子囊孢子长度增加14.23%,产4个孢子数量的细胞减少64.08%;活细胞成像结果分析发现,在有丝分裂中,分裂后期微管伸长的长度缩短11.21%,伸长时间减少17.39%;肌动蛋白环形成和收缩速率分别降低33.33%和26.09%,形成和收缩时间分别延长58.00%和40.38%;同时,肌动蛋白环、线粒体和组蛋白表达量都增加。本研究揭示了cdc73基因缺失可抑制有丝分裂中纺锤体的伸长,延缓肌动蛋白环的形成与收缩,为进一步探寻Cdc73蛋白在细胞分裂中参与调控微管和肌动蛋白动力学功能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c 73基因 粟酒裂殖酵母 有性生殖 有丝分裂 细胞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mN细胞有丝分裂及其染色体的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普孝英 洪锡钧 +1 位作者 陈敏 鲁成 《蚕业科学》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36-141,共6页
BmN细胞是家蚕分子遗传学、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和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广泛应用的家蚕细胞,但其遗传学和细胞生物学背景知之甚少。用空气干燥法和培养细胞贴片法对BmN细胞的染色体和有丝分裂进行研究发现:BmN细胞是高度异倍化、高度多倍... BmN细胞是家蚕分子遗传学、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和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广泛应用的家蚕细胞,但其遗传学和细胞生物学背景知之甚少。用空气干燥法和培养细胞贴片法对BmN细胞的染色体和有丝分裂进行研究发现:BmN细胞是高度异倍化、高度多倍化的细胞系,其典型二倍体极少而高度多倍化群体达90%,最多的一群为533条染色体;BmN细胞有丝分裂以正常有丝分裂为主,但同时存在多倍核有丝分裂、核内有丝分裂及类无丝分裂等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mN细胞 家蚕 空气干燥法 培养细胞贴片法 有丝分裂 染色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碱胁迫对油菜种子萌发和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 被引量:19
7
作者 许耀照 曾秀存 +1 位作者 方彦 孙万仓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4-19,共6页
以冬油菜品种"陇油6号"为材料,通过中性盐NaCl∶Na2SO4(9 mol∶1 mol)混合胁迫(浓度为40、80、120、160、200 mmol·L-1和240 mmol·L-1,Na+浓度依次为44、88、132、176、220 mmol·L-1和264 mmol·L-1)和碱... 以冬油菜品种"陇油6号"为材料,通过中性盐NaCl∶Na2SO4(9 mol∶1 mol)混合胁迫(浓度为40、80、120、160、200 mmol·L-1和240 mmol·L-1,Na+浓度依次为44、88、132、176、220 mmol·L-1和264 mmol·L-1)和碱性盐NaHCO3∶Na2CO3(9 mol∶1 mol)混合胁迫(浓度为10、20、30、40、50 mmol·L-1和60 mmol·L-1,Na+浓度依次为11、22、33、44、55 mmol·L-1和66 mmol·L-1)处理油菜种子和幼苗,研究不同盐、碱胁迫下油菜种子萌发特性并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形态变化。结果表明:对"陇油6号"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无害的最大混合盐浓度为160 mmol·L-1(pH=6.67,Na+=176 mmol·L-1),最大混合碱浓度为50 mmol·L-1(pH=9.29,Na+=55 mmol·L-1);随着盐、碱胁迫浓度增大,"陇油6号"幼苗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逐渐降低,细胞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先上升后下降,碱性盐溶液胁迫下降幅度明显大于中性盐溶液胁迫;在同一盐、碱胁迫浓度时,处理时间越长,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越低,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越高。这表明盐、碱胁迫对"陇油6号"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是两种不同的胁迫,且碱性盐胁迫强于中性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盐胁迫 碱胁迫 种子萌发 根尖细胞 有丝分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处理对辣椒根尖细胞染色体制片的影响 被引量:16
8
作者 江力榕 陈沁 刘文轩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27-430,共4页
该实验以中椒四号辣椒为实验材料,用常规压片法制备辣椒根尖细胞染色体标本.研究了短时间温度预处理对辣椒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活性的影响,并比较了不同的预处理剂和冰水预处理时间对中期分裂相的影响.结果表明,经28℃非离体升温处理3h,冰... 该实验以中椒四号辣椒为实验材料,用常规压片法制备辣椒根尖细胞染色体标本.研究了短时间温度预处理对辣椒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活性的影响,并比较了不同的预处理剂和冰水预处理时间对中期分裂相的影响.结果表明,经28℃非离体升温处理3h,冰水预处理24h、辣椒根尖可以获得数目较多、分散均匀的辣椒根尖细胞染色体早中期分裂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根尖细胞 有丝分裂活性 预处理 染色体制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干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nestin表达变化 被引量:13
9
作者 史冬梅 周畅 谢佐平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9-123,共5页
在哺乳动物胚胎早期发育过程中 ,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干细胞 ( NSCs)首先通过对称分裂进行自身复制 ,然后通过不对称分裂产生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的前体细胞 ,这些细胞都表达一种中间纤维蛋白 ( IF) -神经巢蛋白 ( nestin)。nestin的表达是... 在哺乳动物胚胎早期发育过程中 ,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干细胞 ( NSCs)首先通过对称分裂进行自身复制 ,然后通过不对称分裂产生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的前体细胞 ,这些细胞都表达一种中间纤维蛋白 ( IF) -神经巢蛋白 ( nestin)。nestin的表达是暂时的 ,一旦前体细胞分化成终末分化细胞如神经元或胶质细胞 ,nestin则被其他中间纤维蛋白所取代。不同中间纤维在体内不同时期表达的原因和执行的功能还不清楚 ,但可以肯定的是 nestin与 NSCs的多潜能性有关。本实验通过缩时显微成像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了 NSCs在对称分裂过程中 nestin的表达变化 ,发现 nestin在前、中、后、末四期的荧光强度表达有不同程度的变化 ,分裂前期与分裂间期相同 ,前中期荧光强度有明显增强 ,到中期荧光强度反而有些下降 ,到末期荧光强度达到最大值 ,胞质分裂后荧光强度逐渐下降。这种波动表达现象将有助于揭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有丝分裂 NESTIN 表达 中间纤维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单纯肝切除后再生肝组织内大小核分裂相和卵圆细胞的观察 被引量:3
10
作者 余宏宇 李文林 +10 位作者 谢东甫 张朵 肖承志 孙志勇 何金 孙静 苏娟 李建秀 朱明华 Joseph T Lau 胡以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51-256,共6页
目的:探究C57小鼠单纯2/3肝切除后肝组织内与再生和肝干细胞有关的病理形态学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在4个对照组(正常组、假手术组、倒千里光碱组和倒千里光碱2/3肝切除组)的参照下,观察实验组C57小鼠单纯2/3肝切除后不同时间肝脏病理形... 目的:探究C57小鼠单纯2/3肝切除后肝组织内与再生和肝干细胞有关的病理形态学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在4个对照组(正常组、假手术组、倒千里光碱组和倒千里光碱2/3肝切除组)的参照下,观察实验组C57小鼠单纯2/3肝切除后不同时间肝脏病理形态变化(核分裂相和卵圆细胞等)和CK19、AFP免疫组化检测情况。结果:单纯2/3肝切除后小鼠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成熟肝细胞通过大核分裂相分裂增生、轻重不等的小胆管/终末胆管增生反应和个别例中有类似于倒千里光碱肝切除模型组的卵圆细胞增生;尤其还有大小核分裂相分布等一些文献未提及的形态学改变。结论:本研究提出肝流域假说的初步设想:肝内成体干细胞存在于小胆管/终末胆管附近,是肝主质细胞的重要源头;在其向中央静脉方向的流向上产生各级分化程度不同的子代(自卵圆细胞到小肝细胞、成熟肝细胞),沿肝板形成该流域干流;而经由血流到达肝脏的过客性干细胞可不同程度地在不同区段作为该流域的支流汇入干流并转分化为肝系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切除术 肝再生 干细胞 大小核分裂相 卵圆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市南湖区域不同污染水源对蚕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期染色体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蒋琳 张丹 +2 位作者 刘玉荣 梁勇 张捷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23-427,共5页
对蚕豆根尖组织进行了南湖区域医疗废水、工业废水,实验废水及生活污水等多种不同来源的典型污染水样暴露试验,通过常规染色压片技术对蚕豆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进行检测,探查南湖区域不同污染水体对蚕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期染色体的... 对蚕豆根尖组织进行了南湖区域医疗废水、工业废水,实验废水及生活污水等多种不同来源的典型污染水样暴露试验,通过常规染色压片技术对蚕豆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进行检测,探查南湖区域不同污染水体对蚕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期染色体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污染程度的废水均能使细胞的生长受到明显的抑制,对染色体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细胞还出现微核、异常染色体产生不均衡的多极移动分布、染色体片段、染色体桥及环状染色体等异常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湖 蚕豆根尖细胞 有丝分裂 染色体 微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搭载后福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茎尖无性系有丝分裂行为和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 被引量:6
12
作者 吴如健 黄镜浩 +4 位作者 温寿星 蔡子坚 罗土炎 陈良锋 王周文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59-265,297,共8页
福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茎尖经‘实践八号’育种卫星搭载后,经组织培养获得其再生植株,以此为材料,结合常规压片法与超薄切片技术,研究航天搭载对福橘当代无性系细胞有丝分裂行为及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航天搭载对福... 福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茎尖经‘实践八号’育种卫星搭载后,经组织培养获得其再生植株,以此为材料,结合常规压片法与超薄切片技术,研究航天搭载对福橘当代无性系细胞有丝分裂行为及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航天搭载对福橘茎尖具有诱变作用,所得13个诱变无性系中,有丝分裂过程存在不同程度的异常,其中‘08004’无性系植株的有丝分裂畸变率明显高于其他无性系:中期染色体数目异常畸变率为0.34%,落后染色体畸变率为0.69%,微核畸变率为0.86%;并且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结构发生异常,可见C-形(0.17%)或S-形纺锤体(1.20%),细胞发生多极分裂(1.03%)。绝大多数航天搭载当代无性系的细胞超微结构正常。‘08004’无性系植株叶肉细胞超微结构呈现细胞程序性死亡(PCD)典型特征:细胞核内染色质凝集;叶绿体类囊体结构解体;出现自体吞噬小体;细胞液泡化并发生质壁分离,最终形成凋亡小体。PCD过程中,线粒体保持其结构完整性,直至PCD末期才发生结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育种 福橘 有丝分裂 纺锤体 超微结构 染色质凝集 自体吞噬小体 细胞程序性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铬(Cr^(6+))胁迫对蚕豆幼苗根生长和细胞分裂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爱云 夏文睿 +1 位作者 荣玮 刘茜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9-85,共7页
为了阐明Cr6+胁迫对蚕豆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遗传毒害效应,研究Cr6+胁迫对蚕豆种子萌发、幼苗根生长、根尖细胞分裂及染色体畸变的影响。结果表明,低质量浓度Cr6+促进蚕豆种子萌发,而高质量浓度Cr6+有抑制作用,并且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 为了阐明Cr6+胁迫对蚕豆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遗传毒害效应,研究Cr6+胁迫对蚕豆种子萌发、幼苗根生长、根尖细胞分裂及染色体畸变的影响。结果表明,低质量浓度Cr6+促进蚕豆种子萌发,而高质量浓度Cr6+有抑制作用,并且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其最适质量浓度降低。当Cr6+质量浓度超过10mg/L时,蚕豆幼苗根的生长明显受到抑制,并且呈现时间效应关系。外部形态上,高质量浓度Cr6+导致蚕豆根明显弯曲,根尖呈现褐色、深褐色,甚至黑色,部分开始硬化。当Cr6+质量浓度≥5mg/L时,随着Cr6+质量浓度的增加,处理时间的延长,蚕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下降,且表现明显的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进入细胞分裂前期、后期和末期的细胞明显减少,而中期细胞所占的比例上升。同时染色体产生染色体断片、染色体桥、落后染色体、染色体粘连及多极分裂等各种类型的畸变,但以染色体断片为主,其次是微核。当Cr6+质量浓度≤100mg/L时,随着Cr6+质量浓度的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率增加;但当Cr6+质量浓度为200mg/L,处理超过48h后,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其微核率反而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铬胁迫 根尖细胞 蚕豆 有丝分裂 染色体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fr基因在急性白血病骨髓细胞中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龚辉 刘文励 +2 位作者 周剑峰 冉丹 徐慧珍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期31-34,共4页
为了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者骨髓细胞中有丝分裂早期检查点Chfr基因的表达及其意义,对46例初诊未治疗的A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Chfr基因mRNA及蛋白的表达,并与正常人骨髓单个核细胞进行对照。结果表明:... 为了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者骨髓细胞中有丝分裂早期检查点Chfr基因的表达及其意义,对46例初诊未治疗的A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Chfr基因mRNA及蛋白的表达,并与正常人骨髓单个核细胞进行对照。结果表明:免疫组织化学和RT-PCR分析显示,28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中的15例,18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的13例骨髓单个核细胞Chfr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相比显著下降,同时Chfr基因表达异常病例染色体检查存在核型异常。结论:急性白血病骨髓细胞有丝分裂检查点Chfr基因表达受损,可能在白血病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有丝分裂检查点 CHFR基因 骨髓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La/GFP—H2B细胞系的构建及对其有丝分裂进程的动态观察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腾 高彦飞 +9 位作者 常艳 王玉博 穆蕊 陈亮 甄诚 韩秋影 于鸣 巩伟丽 张维娜 李慧艳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年第21期5150-5153,5157,共5页
准确的染色体分离依赖于有丝分裂过程的精确调控,包括有丝分裂的时间,及纺锤体检查点的正确调控等。通过动态观察有丝分裂染色体的运动可对上述研究进行精确定量。结果显示,利用逆转录病毒系统成功构建了稳定融合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FP—... 准确的染色体分离依赖于有丝分裂过程的精确调控,包括有丝分裂的时间,及纺锤体检查点的正确调控等。通过动态观察有丝分裂染色体的运动可对上述研究进行精确定量。结果显示,利用逆转录病毒系统成功构建了稳定融合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FP—H2B的HeLa细胞系,结合细胞同步化方法,建立了一套利用活细胞荧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HeLa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丝分裂 细胞同步化 活细胞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铅处理对大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丽娟 顾地周 +5 位作者 栾志慧 郭志欣 高微 王晓伟 吴培 张峰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93-295,共3页
以大豆(2n=40)品种黑河26为材料,研究了铅、钙及二者复合处理对大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结果表明:铅、钙及其复合处理对大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及染色体行为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在0~100mg·L^-1。范围内,随Pb... 以大豆(2n=40)品种黑河26为材料,研究了铅、钙及二者复合处理对大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结果表明:铅、钙及其复合处理对大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及染色体行为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在0~100mg·L^-1。范围内,随Pb(NO3)2浓度增大染色体畸变率、微核率递增,有丝分裂指数则降低;0.1~1.0g·L^-1浓度Ca(NO3)2有利于植物根尖有丝分裂的进行,但大于2.5g·L^-1则具有抑制作用;铅钙复合处理条件下,钙在0.1—1.0g·L^-1浓度范围会缓解铅的毒害,钙的浓度过高反而会加重铅的毒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处理 大豆 有丝分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脂肪源性干细胞来源的施万样细胞的增殖能力 被引量:1
17
作者 付秀美 杨振江 +4 位作者 王荣良 王晶 王小杰 陈志宏 杨振军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6-41,I0002,共7页
目的:通过检测大鼠脂肪源性干细胞(ADSCs)来源的施万样细胞的增殖能力,探讨其在神经修复再生领域的应用及其意义。方法:取大鼠附睾旁脂肪组织进行ADSCs的分离与培养;将第4代ADSCs在β-巯基乙醇(β-ME)、反式维甲酸(ATRA)、血小板衍生因... 目的:通过检测大鼠脂肪源性干细胞(ADSCs)来源的施万样细胞的增殖能力,探讨其在神经修复再生领域的应用及其意义。方法:取大鼠附睾旁脂肪组织进行ADSCs的分离与培养;将第4代ADSCs在β-巯基乙醇(β-ME)、反式维甲酸(ATRA)、血小板衍生因子AA(PDGF-AA)、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腺苷酸环化酶激活剂(Forskolin)和Heregulin-β的联合作用下诱导分化为施万样细胞。采用免疫荧光法、Western blotting法和Real-time PCR法检测施万细胞(SCs)标记物S-100β、P75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水平;采用MTT法检测施万样细胞的增殖能力,观察其有丝分裂增殖现象。结果:诱导分化后的施万样细胞呈梭形、栅栏样排列。S-100β、P75和GFAP蛋白免疫荧光为Cy3/FITC标记,阳性产物位于细胞浆及其突起。Western blotting和Real-time PCR法检测,施万样细胞中S-100β、P75和GFAP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ADSCs(P<0.01)。MTT法检测,施万样细胞有较强的有丝分裂增殖能力。结论:ADSCs能够成功被诱导分化为施万样细胞,并表达SCs标记物;施万样细胞有较强的有丝分裂增殖能力,可作为神经组织工程理想的种子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源性干细胞 施万样细胞 细胞增殖 有丝分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K1干扰调节PLK1、Aurora B和TRF1对白血病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冲 李梦亚 +3 位作者 申晓辉 王树娟 王伟琼 刘延方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29-1135,共7页
目的:研究CDK1干扰调节PLK1、Aurora B和TRF1对白血病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以人髓原细胞白血病细胞株HL-60为研究对象,通过调节胞内CDK1表达来研究TRF1表达及其变化对细胞增殖和周期的影响。实验分为对照、shRNA-NC、CDK1-shRNA、pcDNA... 目的:研究CDK1干扰调节PLK1、Aurora B和TRF1对白血病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以人髓原细胞白血病细胞株HL-60为研究对象,通过调节胞内CDK1表达来研究TRF1表达及其变化对细胞增殖和周期的影响。实验分为对照、shRNA-NC、CDK1-shRNA、pcDNA和pcDNA-CDK1共5组。采用RT-PCR检测各组细胞中CDK1表达;集落形成检测细胞增殖;Western blot检测CDK1、PLK1、Aurora B、TRF1及周期蛋白p53、p27和cyclinA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DK1-shRNA组中PLK1、Aurora B磷酸化水平及TRF1表达显著下调(P<0.05),细胞集落形成率显著下降,周期相关蛋白p53和p27表达显著升高而cyclinA表达则显著下降(P<0.05)。这表明,干扰CDK1表达可抑制HL-60细胞增殖并延长其进入有丝分裂的时间,从而延长细胞周期。而与对照组相比,pcDNA-CDK1组中CDK1过表达则使PLK1、Aurora B磷酸化水平及TRF1表达显著上升(P<0.05),克隆形成率显著升高,周期相关蛋白p53和p27显著下降且cyclinA表达显著上调(P<0.05)。这表明,CDK1过表达可刺激不良反应发生,从而促进HL-60细胞的增殖并缩短细胞周期。结论:敲除CDK1可抑制PLK1和Aurora B磷酸化并负向调节TRF1,从而抑制白血病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K1 有丝分裂 端粒酶 细胞周期 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k1330/597位丝氨酸磷酸化突变体对胞质分裂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程里 陈立建 +1 位作者 安然 都建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016-1019,共4页
目的:研究Plk的330/597位丝氨酸的模拟磷酸化突变体Plk1S330/597D和不能磷酸化突变体Plk1S330/597A的绿色荧光融合蛋白在HeLa细胞中的定位以及对有丝分裂的影响。方法:将野生型Plk1-GFP质粒、模拟磷酸化型突变体Plk1S330/597D-GFP质粒... 目的:研究Plk的330/597位丝氨酸的模拟磷酸化突变体Plk1S330/597D和不能磷酸化突变体Plk1S330/597A的绿色荧光融合蛋白在HeLa细胞中的定位以及对有丝分裂的影响。方法:将野生型Plk1-GFP质粒、模拟磷酸化型突变体Plk1S330/597D-GFP质粒和不能磷酸化突变体Plk1S330/597A-GFP质粒分别转染HeLa细胞株,免疫荧光法检测突变体融合蛋白Plk1S330/597D-GFP和Plk1S330/597A-GFP的细胞定位的定位,West-ern blot法检测上述突变体融合蛋白的表达。通过有丝分裂期的细胞计数,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观察转染突变体后HeLa细胞的有丝分裂进程。结果:模拟磷酸化突变体Plk1S330/597D和不能磷酸化突变体Plk1S330/597A的融合蛋白能正确表达。突变体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均能正确定位于动点和中体,但不能磷酸化突变体Plk1S330/597A融合蛋白对HeLa细胞的有丝分裂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使胞质分裂期的细胞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多,产生G2/M期阻滞(P<0.01),并造成染色体分离滞后的现象。结论:Plk1激酶自身的磷酸化状态对其有丝分裂期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其330和597位丝氨酸去磷酸化能抑制细胞的有丝分裂,使细胞周期发生G2/M期阻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k1激酶 磷酸化 突变体 有丝分裂 肿瘤发生 HELA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雀石绿对蚕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于淑池 沈燕霞 +1 位作者 池玥兰 吴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8期17161-17163,共3页
[目的]研究孔雀石绿对蚕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孔雀石绿溶液处理蚕豆根尖细胞12、24、36、48和72h,通过常规染色体压片技术,观察蚕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并计算各处理组的有丝分裂指数。[结果]随着处理时间的延... [目的]研究孔雀石绿对蚕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孔雀石绿溶液处理蚕豆根尖细胞12、24、36、48和72h,通过常规染色体压片技术,观察蚕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并计算各处理组的有丝分裂指数。[结果]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有丝分裂指数呈M型变化趋势,说明蚕豆根尖对孔雀石绿有一个适应过程。随着孔雀石绿浓度的升高,有丝分裂指数逐渐升高,在浓度为0.50~1.00mg/L时,有丝分裂指数整体达到顶点;随着孔雀石绿浓度的进一步升高,有丝分裂指数有所下降,说明孔雀石绿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植物生长有利。[结论]该研究可以为孔雀石绿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并为评价孔雀石绿对环境的危害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雀石绿 蚕豆 根尖细胞 有丝分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