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1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克隆整合有利于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入侵 被引量:7
1
作者 方龙香 吕晓倩 +3 位作者 奚道国 游文华 依成武 杜道林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02-1208,共7页
多数恶性入侵水生植物都是克隆植物,阐明克隆整合属性对其潜在入侵性的影响对了解其入侵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以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克隆整合(匍匐茎连接)对入侵本地黄花水龙(Ludwigia peploides)种... 多数恶性入侵水生植物都是克隆植物,阐明克隆整合属性对其潜在入侵性的影响对了解其入侵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以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克隆整合(匍匐茎连接)对入侵本地黄花水龙(Ludwigia peploides)种群时的光合性能、生长、竞争力和资源分配的影响,探讨克隆整合对该植物入侵性的贡献.结果表明,竞争显著降低了喜旱莲子草的光系统Ⅱ最大量子产量、总生物量、分株数和总匍匐茎长;但克隆整合却显著促进了竞争环境中喜旱莲子草的生长,提高了其光合特性、根冠比以及对本地物种的竞争力,因而有利于其入侵性的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侵植物 生理整合 竞争力 根冠比 光合表现 喜旱莲子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NRAD/SA发射机极限改善因子受干扰的成因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周红根 柴秀梅 +4 位作者 胡帆 汤建国 张正 李喆 张宇尧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029-1032,共4页
发射机极限改善因子是新一代天气雷达出厂验收测试的最重要的技术指标之一,它分为发射机输入极限改善因子和输出极限改善因子两项测试内容。参照普来赛西门子雷达公司提供的测试方法,用频谱仪检测信号功率谱密度分布,从中求取信号和相... 发射机极限改善因子是新一代天气雷达出厂验收测试的最重要的技术指标之一,它分为发射机输入极限改善因子和输出极限改善因子两项测试内容。参照普来赛西门子雷达公司提供的测试方法,用频谱仪检测信号功率谱密度分布,从中求取信号和相噪的功率谱密度比值(S/N)。然而在出厂验收测试和巡检中,发现不同频率的干扰毛刺出现在信号功率谱密度分布图上,它们可能会影响发射机极限改善因子的测量指标及发射机相位的稳定性等。文章从CINRAD/SA雷达发射机极限改善因子测试信号链路进行分析,查找干扰毛刺的产生原因及检测检修方法,为雷达技术保障人员提供现场维修和维护方面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 发射机 极限改善因子 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毛草Rhynchelytrum repens(Willd.)C.E.Hubbard的繁殖特性 被引量:3
3
作者 陈彦 杨中艺 袁剑刚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1-117,共7页
从繁殖生态学的角度对红毛草Rhynchelytrum repens(Willd.)C.E.Hubbard的繁殖特性进行了研究。采用盆栽试验与发芽试验,分别研究了4种不同种植密度下红毛草的资源分配情况和4年内红毛草的种子寿命与萌发情况。结果显示:①盆栽试验中,低... 从繁殖生态学的角度对红毛草Rhynchelytrum repens(Willd.)C.E.Hubbard的繁殖特性进行了研究。采用盆栽试验与发芽试验,分别研究了4种不同种植密度下红毛草的资源分配情况和4年内红毛草的种子寿命与萌发情况。结果显示:①盆栽试验中,低密度种植红毛草的单株总生物量、茎叶生物量、根生物量与根冠比高于高密度种植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花的生物量在相对低密度下低于高密度的量,差异显著(p<0.05);②高密度种植红毛草的RE(Reproductive effort)值大于低密度种植的RE值,而且差异显著(p<0.05),显示红毛草在生长胁迫下分配更多的资源到繁殖器官中;③发芽试验中,红毛草种子在高温胁迫下(45℃)发芽率显著下降(p<0.05),但仍维持在一定的水平(30.2%),显示了红毛草对高温的适应能力;④红毛草种子的发芽率在贮藏两年后开始显著下降(p<0.05),但在贮藏的第四年仍维持在一定的水平(11.1%),说明红毛草有较长的种子寿命;⑤红毛草种子发芽迅速,在发芽的第1天就开始萌动,发芽的高峰期出现在发芽的第2-3天。以上繁殖特性均与红毛草能够成为先锋植物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毛草 繁殖效力 繁殖策略 根冠比 种子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恢复状态下羊草(Leymus chinensis)草原植被根冠比动态及影响因子 被引量:46
4
作者 耿浩林 王玉辉 +1 位作者 王风玉 贾丙瑞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4629-4634,共6页
利用内蒙古羊草草原围栏样地连续两年的地上、地下生物量数据和当地同时期的降水、气温资料,分析了退化羊草草原,在恢复过程中植被根冠比动态及与水热因子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羊草草原植被地上、地下生物量季节变化均呈单峰型... 利用内蒙古羊草草原围栏样地连续两年的地上、地下生物量数据和当地同时期的降水、气温资料,分析了退化羊草草原,在恢复过程中植被根冠比动态及与水热因子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羊草草原植被地上、地下生物量季节变化均呈单峰型曲线,峰值出现在8月。(2)羊草草原植被根冠比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生长季初和生长季末根冠比值较大,最低值出现在地上生物量最高的8月中下旬。(3)羊草草原植被月根冠比与上上月月降水量相关关系极显著,与上月平均气温相关关系显著;以根冠比为因变量,上上月月降水量、上月平均气温为自变量可分别建立线性回归方程。该方程可以较好地模拟羊草草原植被生长季内月根冠比的动态变化,这样在草地恢复过程中,可由上月的水热因子来指导下月的草地管理,并为更准确地估算草原生态系统生产力及碳储存动态提供重要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量 根冠比 降水量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黑土区高产大豆R_5期根系分布特征 被引量:38
5
作者 金剑 王光华 +3 位作者 刘晓冰 李艳华 陈雪丽 Stephen J Herbert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66-271,共6页
利用钻土法及根系扫描分析系统研究不同产量类型大豆R5期根系在植株周围、株间及垄间土壤中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高产类型大豆根冠比较高,而且单位根长、根表面积的地上部干物质较高。根干重不仅在根系较集中的植株周围及株间0~... 利用钻土法及根系扫描分析系统研究不同产量类型大豆R5期根系在植株周围、株间及垄间土壤中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高产类型大豆根冠比较高,而且单位根长、根表面积的地上部干物质较高。根干重不仅在根系较集中的植株周围及株间0~30cm的土层,而且在较深的土层(〉30cm)中都有较多的分布;根长在植株周围的0~45cm土层范围内表现出一定的优势。直径小于1.0mm的细根形成了根系的主要部分,根长差异的主要原因不是细根比例的大小,而是细根数量的多少。除株间0~15cm土层外,高产大豆各土层的根/土体积比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r5期 根系特性 根冠比 土壤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枫香种源生物量和NRA对供氮水平的响应差异 被引量:8
6
作者 冷华妮 陈益泰 +3 位作者 饶龙兵 段红平 施翔 黄秀凤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90-195,共6页
为研究不同纬度枫香种源经过无营养胁迫生长后对供氮水平的响应差异,按种源与氮2因素裂区设计砂培试验,以N水平为主处理,枫香种源为副处理,3次重复,随机排列(水平内种源间)。结果表明:低氮胁迫会刺激枫香叶片提前形成花青素变红,且低纬... 为研究不同纬度枫香种源经过无营养胁迫生长后对供氮水平的响应差异,按种源与氮2因素裂区设计砂培试验,以N水平为主处理,枫香种源为副处理,3次重复,随机排列(水平内种源间)。结果表明:低氮胁迫会刺激枫香叶片提前形成花青素变红,且低纬区种源变红早于高纬区种源;另外低纬区种源与高纬区种源硝酸还原酶活性(NRA)存在各自的变化规律。以最高生物量为对照,在0 N水平下福建延平种源生物量降低最少(54.54%),且具有较高的生物量,但其在2N水平生物量迅速降低,耐肥性较差;其它种源生物量变化趋势一致。各种源根冠比从0 N到1/2 N水平均迅速降低:广西南丹>福建延平>浙江永康>安徽泾县,即随着纬度的升高,枫香种源根冠比受N的影响越来越小。统计分析发现,福建延平种源在无N及低N水平时NRA极显著高于其它种源,且具有较高生物量,受环境影响较小(主要是棚内重复间光照的差异),可以认为福建延平是优良的耐低N型种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枫香种源 氮水平 硝酸还原酶活性 根冠比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长进程和生物量分配的亚热带4个乡土树种的生长策略
7
作者 孙百慧 方晰 +2 位作者 孙龙 金文芬 范世才 《植物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3-71,共9页
基于定期连续观测数据,运用Richard模型模拟立地、土壤、经营措施和林龄相同的4个树种: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Lamb.)、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Hance)、木荷(Schima superbaGardn.et Champ)、杜英(Elaeocarpus decipiens Hemsl)的... 基于定期连续观测数据,运用Richard模型模拟立地、土壤、经营措施和林龄相同的4个树种: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Lamb.)、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Hance)、木荷(Schima superbaGardn.et Champ)、杜英(Elaeocarpus decipiens Hemsl)的林分地径、树高的生长进程,结合收获法测定生物量器官间的分配,剖析4个树种生长进程的潜在机制。结果显示:(1)Richard生长模型对4个树种地径、树高生长进程具有良好的可预测性和适应性;4个树种地径、树高的生长进程表现不同,马尾松地径、树高年生长速率最高,其次是木荷,第6~8年先后超过枫香、杜英,且差异随林龄增长而增大;马尾松地径最早进入速生期(第3~8年),树高第5年进入速生期;与马尾松相比,枫香、杜英、木荷地径进入速生期晚1~2年,且速生期缩短2~4年,木荷树高进入速生期也晚2年,枫香、杜英树高没有进入速生期。4个树种优先地径生长,特别是马尾松。(2)树干生物量占全株生物量的比例最大(46.0%~58.8%),枫香最高,树叶生物量占比最小(3.0%~11.2%),枫香最小;马尾松地上生物量(AGB)显著高于地下生物量(RGB),3个阔叶树AGB与RGB差异较小,且RGB占比(25.4%~27.6%)和根冠比(35.1%~40.6%)显著高于马尾松。马尾松将更多生物量优先分配于地上部分,对地上空间、光照获取能力强,促使地径和树高生长最快,3个阔叶树AGB和RGB分配均衡,地径、树高生长较慢,特别是杜英,但其具有发达根系,对地下养分竞争能力强;木荷AGB优先分配给枝和叶,呈现良好的速生性,枫香AGB优先分配给树干,促进树高生长。研究结果说明,马尾松与木荷混交有利于培育大径材,马尾松与枫香混交有利于维持和提高地力,马尾松与杜英混交可形成资源需求互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chard生长模型 收获法 根冠比 生长策略 地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射和折射波联合地震勘探在JR地区的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梁尚勇 石生林 季红军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3年第2期186-190,共5页
JR地区地质构造复杂 ,野外采集的地震资料信噪比低。虽然在这一地区进行了多年的地震勘探方法、地震资料处理和解释的研究 ,但效果并不理想。为此 ,在该区开展了反射和折射波联合地震勘探 ,在采集方法、反射波处理方法和折射波处理方法... JR地区地质构造复杂 ,野外采集的地震资料信噪比低。虽然在这一地区进行了多年的地震勘探方法、地震资料处理和解释的研究 ,但效果并不理想。为此 ,在该区开展了反射和折射波联合地震勘探 ,在采集方法、反射波处理方法和折射波处理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试验研究 ,得到了适合于该地区的采集方式和处理手段 ,并应用采集、处理、解释一体化的工作模式 ,使资料的信噪比得到了提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r地区 地震勘探 地震资料 反射波 折射波 采集方法 信噪比 地下构造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隆整合和模拟沉积物淹埋对外来水生植物粉绿狐尾藻(Myriophyllum aquaticum)生长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吕晓倩 张银龙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16-623,共8页
多数外来入侵水生植物都是克隆植物,而目前关于克隆整合属性对其入侵性潜在影响的研究仍旧缺乏.本文通过研究克隆整合(匍匐茎连接)和模拟沉积物淹埋(3 cm厚基质淹埋)对外来水生植物粉绿狐尾藻(Myriophyllum aquaticum)的生长、生物量分... 多数外来入侵水生植物都是克隆植物,而目前关于克隆整合属性对其入侵性潜在影响的研究仍旧缺乏.本文通过研究克隆整合(匍匐茎连接)和模拟沉积物淹埋(3 cm厚基质淹埋)对外来水生植物粉绿狐尾藻(Myriophyllum aquaticum)的生长、生物量分配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探讨了克隆整合特性对粉绿狐尾藻耐受基质淹埋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基质淹埋显著降低了粉绿狐尾藻的生物量、总匍匐茎长度和分枝数,而克隆整合则显著促进了受淹埋分株的这些生长指标;基质淹埋显著降低了粉绿狐尾藻分株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而克隆整合显著提升了受淹埋分株的抗氧化酶活性;此外,克隆整合显著降低了受淹埋分株的冠根比.以上结果表明:克隆整合效应能显著提升粉绿狐尾藻在基质淹埋胁迫下的活性氧清除能力,从而有助于其生长;能改变受胁迫分株生物量分配,提升其资源获取能力.因此,异质性环境胁迫下,粉绿狐尾藻的入侵性可能与其克隆整合属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淹埋 生理整合 外来植物 抗氧化酶 冠根比 粉绿狐尾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CCS技术CO_2泄露对C_4作物生物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薛璐 马俊杰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50-353,共4页
模拟CCS技术CO_2泄露对C_4作物生物量的影响,以期为CCS技术CO_2泄露后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提供基础性资料。利用CO_2人工气候箱,模拟CCS技术CO_2泄露产生的高浓度CO_2环境,研究在CO_2分别为正常大气CO_2浓度(对照组),10 000,20 000,40 00... 模拟CCS技术CO_2泄露对C_4作物生物量的影响,以期为CCS技术CO_2泄露后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提供基础性资料。利用CO_2人工气候箱,模拟CCS技术CO_2泄露产生的高浓度CO_2环境,研究在CO_2分别为正常大气CO_2浓度(对照组),10 000,20 000,40 000,80 000mg/kg时,对玉米、高粱、谷子、糜子4种C4作物植株干重、根冠比、干湿重比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CO_2浓度为10 000,20 000mg/kg时,4种C4作物植株干重逐渐增加,根冠比、干湿重比均减小,但随着CO_2浓度持续增加到40 000,80 000mg/kg时,4种C_4作物植株干重逐渐减少,根冠比、干湿重比均增大,并且随着试验天数的增加,4种C_4作物的根冠比和干湿重比会逐渐减小。在CO_2浓度为20 000mg/kg时,4种C_4作物的干重值最大,根冠比和干湿重达到最小值,此时,更利于植物地上部分的生长,其水分利用率达到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浓度 C4作物 干重 根冠比 干湿重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北高寒沙地不同栽植年限康定柳根系特征
11
作者 刘玉平 班英 +4 位作者 邓东周 鄢武先 黄雪梅 贺丽 陈德朝 《绿色科技》 2025年第4期7-11,共5页
为摸清康定柳根系生长特征,本研究以川西北高寒沙地上栽植不同年限的康定柳灌木为研究对象,采用样方挖掘法获取康定柳根系生物量,分析了其根系形态、分布情况和生物量特征,也为康定柳对地下资源的利用情况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随着... 为摸清康定柳根系生长特征,本研究以川西北高寒沙地上栽植不同年限的康定柳灌木为研究对象,采用样方挖掘法获取康定柳根系生物量,分析了其根系形态、分布情况和生物量特征,也为康定柳对地下资源的利用情况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随着康定柳栽植年限的增加,根系的根尖数、分枝条数和体积均表现较大幅度的增长,并且5年生相对于1年生和3年生而言,增长趋势更快。随着康定柳栽植年限的增加,其根系、根冠比也在不断生长,且呈现较明显的加速趋势。同时,也发现根系的生长比地上部分生长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北 高寒沙地 康定柳 生物量分配 根冠比 主根 须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兰泰盐湖区优势灌丛生物量分配特征及模型研建 被引量:1
12
作者 魏亚娟 左小锋 +5 位作者 高亮 康帅 刘红伟 何建宁 达娃次仁 晋卓拉姆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5-184,共10页
【目的】为了探究吉兰泰盐湖区4种优势灌丛生物量分配格局,并建立各营养器官生物量预测模型,从而为吉兰泰盐湖区人工防护林生物量和碳汇能力做出精准评估。【方法】以吉兰泰盐湖区4种优势灌丛(花棒、沙拐枣、梭梭和柽柳)为研究对象,将... 【目的】为了探究吉兰泰盐湖区4种优势灌丛生物量分配格局,并建立各营养器官生物量预测模型,从而为吉兰泰盐湖区人工防护林生物量和碳汇能力做出精准评估。【方法】以吉兰泰盐湖区4种优势灌丛(花棒、沙拐枣、梭梭和柽柳)为研究对象,将实测因子(株高(H)、基径(D)、冠幅(C))及其组合因子(CH、DH和D^(2)H)作为自变量进行最优模型拟合。探讨各营养器官的最优生物量模型,并对模型的拟合效果进行精度验证。【结果】(1)吉兰泰盐湖区4种单株优势灌丛生物量介于28.19~43.44kg,平均为34.65kg;单株灌丛生物量表现为花棒>梭梭>沙拐枣>柽柳;(2)4种优势灌丛叶生物量与枝干生物量、叶生物量与根系生物量和枝系生物量与根系生物量间存在极显著相关(P<0.01);(3)4种荒漠灌丛根冠比介于0.41~0.54,各器官生物量依次为枝干>根系>叶片。4种优势灌丛地上和地下生物量拟合斜率介于0.78~1.23,与1有显著差异,表明4种荒漠优势灌丛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均呈异速生长关系;(4)4种优势灌丛全株生物量预测模型R^(2)值均在0.825以上,且生物量最优模型的预测精度在0.85以上,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结论】幂函数和二次函数形式为生物量最优模型,适用于吉兰泰盐湖区特定树种生物量的精确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丛 生物量模型 分配格局 根冠比 盐湖区 吉兰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茜素红S-铜(Ⅱ)金属配合物与溶菌酶作用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王兴明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15-319,共5页
采用UV-Vis光谱法研究了pH=4.25的缓冲溶液中茜素红S(ARS)-铜(Ⅱ)金属配合物与溶菌酶(LYS)的结合反应。提出了双波长物质的量比法和平衡透析物质的量比法,与单波长物质的量比法进行对照测定研究,实验结果基本相符。研究发现,ARS-Cu(Ⅱ)-... 采用UV-Vis光谱法研究了pH=4.25的缓冲溶液中茜素红S(ARS)-铜(Ⅱ)金属配合物与溶菌酶(LYS)的结合反应。提出了双波长物质的量比法和平衡透析物质的量比法,与单波长物质的量比法进行对照测定研究,实验结果基本相符。研究发现,ARS-Cu(Ⅱ)-LYS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26nm,比ARS红移96nm,比ARS-Cu(Ⅱ)配合物红移10nm。在526nm处,测得ARS-Cu(Ⅱ)-LYS三元配合物的结合比为nARS︰nCu(Ⅱ)︰nLYS=6︰3︰1,摩尔吸光系数ε=7.93×104L·mol-1·cm-1,ARS-Cu髤配合物与LYS作用的条件平衡常数K=3.21×1012。ARS-Cu(Ⅱ)与LYS之间的作用力为配位键和电荷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Ⅱ)配合物 物质的量比 Ars 金属配合物 铜(Ⅱ) UV-VIs光谱 摩尔吸光系数 透析 对照 溶菌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rolB基因棉花抗旱性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曹燕燕 廖平安 +2 位作者 葛昌斌 沈向磊 杨业华 《湖南农业科学》 2012年第8期1-2,5,共3页
以导入rolB基因的第6代转基因棉花植株为供试材料,对转基因株系进行苗期抗旱性鉴定,茎粗、根/冠比的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rolB基因的导入不仅使转基因棉的茎粗明显提高,而且还使其生根能力明显增强,根/冠比显著大于对照,表现为根系更... 以导入rolB基因的第6代转基因棉花植株为供试材料,对转基因株系进行苗期抗旱性鉴定,茎粗、根/冠比的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rolB基因的导入不仅使转基因棉的茎粗明显提高,而且还使其生根能力明显增强,根/冠比显著大于对照,表现为根系更为强大,抗旱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LB基因 转基因棉 抗旱性 茎粗 根/冠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施S_(3307)对培育烤烟壮苗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徐荣艳 韦宏恩 《贵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物科学版)》 2002年第5期315-319,共5页
通过对叶面喷施S330 7,研究了S330 7对烤烟烟苗生长情况及某些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大十字期喷施S330 7可以抑制烟苗节间的伸长 ,降低烟苗株高 ;烟苗的根冠比提高10 9%~ 15 7% ;降低烟苗叶组织中自由水含量 ,提高束缚水含量 ,... 通过对叶面喷施S330 7,研究了S330 7对烤烟烟苗生长情况及某些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大十字期喷施S330 7可以抑制烟苗节间的伸长 ,降低烟苗株高 ;烟苗的根冠比提高10 9%~ 15 7% ;降低烟苗叶组织中自由水含量 ,提高束缚水含量 ,束缚水与自由水的比值增加0 .7%~ 2 7.9% ;S330 7处理烟苗POD活性提高 34.9%~ 4 2 .8% ,叶组织中游离脯氨酸含量降低2 8.7%~ 4 5 .5 % ,降低了低温下叶组织相对膜透性和膜伤害度。S330 7喷施烟苗 ,还降低了叶片中内源赤霉素水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3307 烤烟 烟苗 根冠比 过氧化物酶 赤霉素 细胞分裂素 培育 叶面喷施 生长发育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梯度硫酸铵和尿素添加对碱韭(Allium polyrhizum)生物量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姚兴丽 宋彦涛 乌云娜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10期31-35,共5页
氮沉降是近年来草地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本试验以克氏针茅典型草原优势植物碱韭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采样时间[9月1日(T1),9月16日(T2)]不同梯度(0,5,10,20g·m^-2)硫酸铵和尿素添加对碱韭根、鳞茎、叶生物量及各构件生物量分配的... 氮沉降是近年来草地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本试验以克氏针茅典型草原优势植物碱韭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采样时间[9月1日(T1),9月16日(T2)]不同梯度(0,5,10,20g·m^-2)硫酸铵和尿素添加对碱韭根、鳞茎、叶生物量及各构件生物量分配的影响。结果显示,与未施氮处理相比较,添加硫酸铵和尿素两种氮素化合物均有助于提高碱韭根、鳞茎、叶生物量,但仅9月16日(T2)时尿素梯度处理对根、鳞茎、叶生物量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0.05);两种氮素化合物、氮梯度及二者相互作用对碱韭各构件生物量比例均无显著影响(P>0.05);随着采样时间的延迟,碱韭根比例显著增加(P<0.05),叶比例显著降低(P<0.05),根冠比显著增加(P<0.05),但鳞茎比例无明显变化(P>0.05)。综合说明,在氮沉降环境下,碱韭无性繁殖分配比例保持恒定,主要通过叶片和根系的权衡,提高自身适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沉降 碱韭 根冠比 生物量分配 鳞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添加对退化草原优势植物多根葱(Allium polyrhizum)生物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瑀璠 袁子健 +2 位作者 黄富权 赵杨 宋彦涛 《绿色科技》 2018年第8期10-12,共3页
指出了氮素是植物个体生长最常见的限制因子之一,氮限制植物生长更甚于其他营养元素。大气氮沉降增加作为全球变化的重要现象,对草地生态系统及各种植物的生产力可产生重要的影响。采用盆栽法,以退化克氏针茅草原优势植物多根葱为研究对... 指出了氮素是植物个体生长最常见的限制因子之一,氮限制植物生长更甚于其他营养元素。大气氮沉降增加作为全球变化的重要现象,对草地生态系统及各种植物的生产力可产生重要的影响。采用盆栽法,以退化克氏针茅草原优势植物多根葱为研究对象,设置0、2、5、10、20、50gN/m^2 6个氮添加水平进行了实验,分析了不同施氮梯度对多根葱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根葱的地上、地下生物量、枯落物量以及总生物量随着氮浓度的增加显著升高,证实了氮添加能显著影响植物的生长,适量氮添加可以提升植物的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根葱 氮沉降 生产力 根冠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渍胁迫对夏玉米根冠比及籽粒灌浆源库关系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赵花荣 张玲 +2 位作者 齐月 杨超 胡丽丽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82-798,共17页
利用河北固城站电动防雨棚,遮去自然降水,人工控制灌水形成土壤渍水、高湿、干旱和对照,夏玉米开花后通过测定籽粒灌浆进程和地上生物量以及产量构成要素、根冠结构和根冠比等,探究不受阴雨和低温胁迫影响下的土壤旱、渍胁迫对夏玉米籽... 利用河北固城站电动防雨棚,遮去自然降水,人工控制灌水形成土壤渍水、高湿、干旱和对照,夏玉米开花后通过测定籽粒灌浆进程和地上生物量以及产量构成要素、根冠结构和根冠比等,探究不受阴雨和低温胁迫影响下的土壤旱、渍胁迫对夏玉米籽粒灌浆及产量形成的影响。分析夏玉米籽粒灌浆干物质的源库关系,结果表明:夏玉米籽粒灌浆对旱、渍胁迫的响应不同,渍水时灌浆持续日数延长,较对照延长7~8 d,重旱时缩短,较对照缩短5~6 d;对于平均灌浆速率,高湿最大,较对照偏大9.19%~9.85%,重旱最小,较对照偏小24.80%~25.26%,中度旱次小,较对照偏小6.89%~7.45%。旱、渍胁迫对夏玉米产量形成都有负效应:渍水、高湿减产率为1.83%~8.43%,干旱处理减产率为32.73%~81.96%,重旱近乎绝收,干旱危害程度比渍水、高湿影响大得多。旱、渍胁迫对夏玉米灌浆期穗位叶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不同,净光合速率(Pn)渍水比对照偏高0.91%~9.10%,高湿比对照偏低1.75%~9.13%;干旱比对照显著偏低,中度旱偏低55.76%~59.08%,重旱偏低92.16%~92.75%。夏玉米籽粒灌浆的干物质主要来源于灌浆期绿叶等光合作用形成的光合产物,成熟期地上干物质籽粒分配率减少,收获期秸秆存量大,导致收获指数降低。干旱胁迫刺激、诱导玉米根系增生须根,须根重增加显著,导致其根冠比提高,尤其重旱较渍水、高湿和对照提高近10倍以上,揭示出玉米根系尤其须根系对土壤水分逆境胁迫的应急响应生理调节机制和适应逆境条件的生存机理。实际生产管理中可利用土壤干湿交替变化刺激、诱发根系生长发育,提升优化根冠结构。研究结果为评估旱、涝灾害对北方旱区农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提供数据支撑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根冠比 灌浆速率 渍水 干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播期推迟对棉花根系生长发育特征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超 张鹏 +7 位作者 杨喆 孙红春 祝令晓 张科 张永江 白志英 刘连涛 李存东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1-193,共13页
【目的】研究推迟播期对棉花根系生长发育特征和产量的影响,为黄河流域棉区棉花适期播种提供依据。【方法】2022―2023年在河北农业大学威县试验站开展田间试验,设置常规播期(4月15日)和推迟播期(5月1日)2个处理,分析推迟播期对棉花品... 【目的】研究推迟播期对棉花根系生长发育特征和产量的影响,为黄河流域棉区棉花适期播种提供依据。【方法】2022―2023年在河北农业大学威县试验站开展田间试验,设置常规播期(4月15日)和推迟播期(5月1日)2个处理,分析推迟播期对棉花品种冀农大23号的根系分布、根系生长速率、根冠比、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等的影响。【结果】与常规播期相比,推迟播期条件下,棉花根系长度和生物量的最大增长速率分别增加2.92~5.35 cm·d^(-1)和0.40~0.76 mg·d^(-1);深层土壤中棉花根系占比提高,其中30~60 cm土层根系长度占比和根系生物量占比分别增加2.99~3.55百分点和3.94~4.42百分点;生育后期棉株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和根冠比无明显差异;根系载荷能力显著降低6.43%~17.69%;2022年籽棉产量无显著差异,2023年单位面积铃数和籽棉产量分别显著增加9.72%和7.66%。相关分析表明,0~60 cm土层根长密度、0~60 cm土层根系生物量密度、根系生物量最大增长速率和30~60 cm土层根系长度占比均与籽棉产量极显著正相关。【结论】黄河流域棉区推迟播期(5月1日)可通过提高棉花根系生长速率、深层土壤中根系长度和根系生物量的占比,增强根系吸收功能以保障地上部干物质的积累,促进棉花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推迟播种 根系 根长 生物量 根冠比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连山北麓荒漠草原5种优势植物生物量与土壤养分特征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志明 孙小妹 +3 位作者 包段红 姚宝辉 王志成 苏军虎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62-671,共10页
为明晰荒漠草原优势植物的植物生物量与土壤养分关系,研究选取祁连山北麓肃北区域荒漠草原骆驼蓬(Peganum harmala)、狗尾草(Setaria viridis)、中华羊茅(Festuca sinensis)、碱茅(Pucci-nellia distans)和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5... 为明晰荒漠草原优势植物的植物生物量与土壤养分关系,研究选取祁连山北麓肃北区域荒漠草原骆驼蓬(Peganum harmala)、狗尾草(Setaria viridis)、中华羊茅(Festuca sinensis)、碱茅(Pucci-nellia distans)和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5种优势植物,测定该其生物量和根际土壤养分,探究其植物生物量分配及其与土壤养分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5种优势植物间总生物量和根冠比差异显著(P<0.05),骆驼蓬总生物量最高,碱茅最低。多年生的骆驼蓬、碱茅、中华羊茅和冰草植物生物量大部分集中在地下,一年生的狗尾草植物生物量大部分集中在地上,不同植物间根冠比大小为:碱茅>冰草>中华羊茅>骆驼蓬>狗尾草。(2)5种植物根际土壤有机碳、碱解氮、速效钾、全氮、全磷、全钾及其化学计量特征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5种植物根际间土壤碳氮比大小为碱茅>狗尾草>冰草>骆驼蓬>中华羊茅。(3)不同植物生物量、根冠比及土壤养分变异性不一致,骆驼蓬、狗尾草和中华羊茅的根际土壤全钾与碱茅和冰草的根际土壤含水量等均为弱变异,而土壤养分及其化学计量特征为中等变异。5种优势植物的生物量与根际土壤碱解氮和全钾呈正相关性(P<0.05)。可见荒漠草原生态系统中植物生物量分配和根际土壤养分在生活史和物种间的差异较大,今后应根据不同优势植物养分需求,合理施肥来修复退化的荒漠生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草原 生物量 根冠比 土壤养分特征 祁连山北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