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4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epiquat chloride priming confers the ability of cotton seed to tolerate salt by promoting ABA-operated GABA signaling control of the ascorbate–glutathione cycle 被引量:1
1
作者 QI Qian WANG Ning +9 位作者 RUAN Sijia MUHAMMAD Noor ZHANG Hengheng SHI Jianbin DONG Qiang XU Qinghua SONG Meizhen YAN Gentu ZHANG Xiling WANG Xiangru 《Journal of Cotton Research》 CAS 2023年第4期288-305,共18页
Background Ensuring that seeds germinate and emerge normally is a prerequisite for cotton production,esp.in areas with salinized soil.Priming with mepiquat chloride(MC)can promote seed germination and root growth unde... Background Ensuring that seeds germinate and emerge normally is a prerequisite for cotton production,esp.in areas with salinized soil.Priming with mepiquat chloride(MC)can promote seed germination and root growth under salt stress,but its mechanism has not been fully elucidated.In this study,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experiments revealed that MC-priming promotes the tolerance of cotton seeds to salt stress by increasing the ability of antioxidant enzymes related to the ascorbate-glutathione(AsA-GSH)cycle to scavenge 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Results Results revealed that treatment with inhibitors of abscisic acid(ABA)and γ-aminobutyric acid(GABA)biosynthesis reduced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MC-priming.Similarly,MC-priming increased the contents of ABA and GABA under salt stress by stimulating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GhNCED2 and GhGAD4 and the activity of calmodulin-binding(CML)glutamate decarboxylase(GAD).Further analysis showed that an inhibitor of ABA synthesis reduced the positive impacts of MC-priming on the content of GABA under salt stress,but the content of ABA was not affected by the GABA synthesis inhibitor.Furthermore,a multi-omics analysis revealed that MC-priming increased the abundance and phosphorylation levels of the proteins related to ABA signaling,CML,and Ca^(2+)channels/transporters in the MC-primed treatments,which resulted in increased oscillations in Ca^(2+)in the MC-primed cotton seeds under salt stress.Conclusion In summary,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MC-mediated ABA signaling operates upstream of the GABA synthesis generated by GAD by activating the oscillations of Ca^(2+)and then enhancing activity of the AsA-GSH cycle,which ensures that cotton seeds are tolerant to salt str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ed priming Salinity stress aba signaling γ-aminobutyric acid ROS scavenging Mepiquat chlorid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Modified Root-MUSIC Algorithm for Signal DOA Estimation 被引量:3
2
作者 He Zishu Li Yong & Xiang Jingcheng(Institute of Electronic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 Technology,Chengdu 610054, P. R. China)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1999年第4期42-47,共6页
This paper presents a modified Root-MUSIC algorithm by which the signal DOA estimation performance can be improved when the snapshot number is limited. The operation principlesof this algorithm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This paper presents a modified Root-MUSIC algorithm by which the signal DOA estimation performance can be improved when the snapshot number is limited. The operation principlesof this algorithm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It is also pointed out theoretically that this is equivalentto have increased the snapshot number and can make the DOA estimation better. Finally, somesimulating results to verify the theoretical analyses are presen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ray signal processing root-MUSIC algorithm signal DOA estimation EIGENDECOMPOSI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olynomial-rooting based fourth-order MUSIC for direction-of-arrival estimation of noncircular signals 被引量:5
3
作者 Lei Shen Zhiwen Liu +1 位作者 Xiaoming Gou Yougen Xu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4年第6期942-948,共7页
A polynomial-rooting based fourth-order cumulant algorithm is presented for direction-of-arrival(DOA) estimation of second-order fully noncircular source signals, using a uniform linear array(ULA). This algorithm ... A polynomial-rooting based fourth-order cumulant algorithm is presented for direction-of-arrival(DOA) estimation of second-order fully noncircular source signals, using a uniform linear array(ULA). This algorithm inherits all merits of its spectralsearching counterpart except for the applicability to arbitrary array geometry, while reducing considerably the computation cost.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algorithm outperforms the previously developed closed-form second-order noncircular ESPRIT method, in terms of processing capacity and DOA estimation accuracy, especially in the presence of spatially colored noi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ray signal processing direction-of-arrival(DOA) es-timation CUMULANT noncircular polynomial-root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南芥bZIP1转录因子通过与ABRE元件结合调节ABA信号传导 被引量:30
4
作者 孙晓丽 李勇 +4 位作者 才华 柏锡 纪巍 季佐军 朱延明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12-619,共8页
ABA作为一种重要的植物激素和生长调节剂,介导了高等植物在营养生长阶段对各种外界环境的响应和适应。bZIP类转录因子可以通过ABA依赖途径和ABA非依赖途径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对非生物胁迫的耐性。本研究通过AtbZIP1T-DNA插入突变的拟... ABA作为一种重要的植物激素和生长调节剂,介导了高等植物在营养生长阶段对各种外界环境的响应和适应。bZIP类转录因子可以通过ABA依赖途径和ABA非依赖途径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对非生物胁迫的耐性。本研究通过AtbZIP1T-DNA插入突变的拟南芥植株ko-1(SALK_059343)和ko-2(SALK_069489C)在ABA处理后的表型实验,验证了AtbZIP1参与ABA依赖的信号传导通路。采用"三引物法",分别在DNA水平和RNA水平通过PCR和RT-PCR验证了AtbZIP1基因在拟南芥突变体中的沉默效果。定量分析数据表明,在种子萌发阶段,经过0.6μmolL–1ABA和0.8μmolL–1ABA处理后,AtbZIP1缺失突变体拟南芥植株萌发率和叶片展开/绿色率比野生型植株高,在幼苗生长阶段,经过50μmolL–1ABA处理后,AtbZIP1缺失突变体拟南芥植株根长比野生型植株长。为了确定AtbZIP1基因参与ABA信号传导是否依赖于ABRE元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AtbZIP1HIS6融合蛋白,并设计了核心序列为CACGTG的ABRE元件。凝胶阻滞电泳结果表明AtbZIP1融合蛋白可以与ABRE元件特异性结合。半定量RT-PCR分析表明,AtbZIP1基因的缺失改变了下游的ABA响应基因的表达。该结果表明,AtbZIP1可以通过与ABRE元件结合调节植物对ABA处理的敏感性和下游ABA响应基因的表达,从而参与植物的ABA信号传导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ZIP 转录因子 aba信号传导 ABRE元件 aba响应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YR/PYL/RCAR蛋白介导植物ABA的信号转导 被引量:32
5
作者 胡帅 王芳展 +2 位作者 刘振宁 刘亚培 余小林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60-572,共13页
脱落酸(ABA)在各个植物生长发育阶段以及植物对生物与非生物胁迫的响应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最近研究表明,在ABA信号转导途径中有3种核心组份:ABA受体PYR/PYL/RCAR蛋白、负调控因子2C类蛋白磷酸酶(PP2C)和正调控因子SNF1相关的蛋... 脱落酸(ABA)在各个植物生长发育阶段以及植物对生物与非生物胁迫的响应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最近研究表明,在ABA信号转导途径中有3种核心组份:ABA受体PYR/PYL/RCAR蛋白、负调控因子2C类蛋白磷酸酶(PP2C)和正调控因子SNF1相关的蛋白激酶2(SnRK2),它们共同组成了一个双重负调控系统——PYR/PYL/RCAR—|PP2C—|SnRK2来调控ABA信号转导及其下游反应,且3种核心组份在植物体内的结合方式受时空和生化等因素的影响,通过特定组合形成的ABA信号转导复合体介导特定的ABA信号反应。文章就PYR/PYL/RCAR蛋白介导的植物ABA信号识别与转导途径的分子基础及其调控机制,以及PYR/PYL/RCAR—PP2C—SnRK2参与的ABA信号调控网络等研究进展做一概述,并对该领域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a 信号转导 PYR/PYL/RCAR蛋白 PP2C SnRK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薯块根膨大过程中ATP酶活性、ATP和ABA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34
6
作者 史春余 王振林 +1 位作者 郭风法 余松烈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315-320,共6页
研究选用鲁薯 7号和徐薯 1 8号为材料 ,对甘薯块根膨大速率变化动态及其块根中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ATP含量、ATP酶活性和脱落酸 (ABA)含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 :(1 )块根膨大速率变化动态呈一双峰曲线 ,第一个高峰出现在... 研究选用鲁薯 7号和徐薯 1 8号为材料 ,对甘薯块根膨大速率变化动态及其块根中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ATP含量、ATP酶活性和脱落酸 (ABA)含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 :(1 )块根膨大速率变化动态呈一双峰曲线 ,第一个高峰出现在栽秧后 5 0~ 70 d,第二个高峰出现在栽秧后 1 2 0~ 1 6 5 d;(2 )块根膨大高峰期 ,块根中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 ,ATP含量则较低 ;(3 )块根中 ATP酶活性和 ABA含量变化动态与块根膨大速率变化动态相似。讨论了 ATP酶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ATP ATP酶 脱落酸 块根膨大速率 ab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_3、ABA和6-BA对大豆根系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3
7
作者 李欣欣 廖红 赵静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5-40,共6页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赤霉素(GA3)、脱落酸(ABA)和细胞分裂素(6-BA)对大豆根系生长的影响,为进一步利用激素调控大豆根系构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大豆品种"HN89"为材料,分别用浓度为0.05、0.50、1.00和5.00μmol·L-1...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赤霉素(GA3)、脱落酸(ABA)和细胞分裂素(6-BA)对大豆根系生长的影响,为进一步利用激素调控大豆根系构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大豆品种"HN89"为材料,分别用浓度为0.05、0.50、1.00和5.00μmol·L-1的GA3、ABA和6-BA处理大豆幼苗4 d,利用根系分析软件定量分析根系形态参数的变化.【结果和结论】0.05μmol·L-1GA3处理可使大豆总根长增加,但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主根、侧根生长和总根长会受到抑制,GA3处理显著降低了根系平均直径,根变得纤细;0.05μmol·L-1ABA处理不影响大豆根系生长,当ABA处理浓度大于0.5μmol·L-1后,显著抑制了主根生长和侧根数,从而降低了根系总根长,但对根平均直径影响较小;4种浓度的6-BA处理均显著抑制大豆根系生长发育,主根长、侧根数和总根长都显著降低,但提高了根平均直径,根变粗.研究结果说明,不同激素类物质及同一激素的不同浓度对大豆根系的主根、侧根生长有着不同的调控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GA3 aba 6-BA 根系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胁迫下外源ABA对玉米幼苗生长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李晶 张丽芳 +2 位作者 焦健 李改玲 顾万荣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7,共7页
文章采取盆栽试验,外源应用5个不同浓度ABA(0、10-7、10-6、10-5、10-4mol·L-1)浇注玉米幼苗根系,测定幼苗地上部鲜重、地下部鲜重、根冠比、根表面积、根体积、根长、根干重变化。结果表明,同一低温胁迫时间下,ABA使用表现出低... 文章采取盆栽试验,外源应用5个不同浓度ABA(0、10-7、10-6、10-5、10-4mol·L-1)浇注玉米幼苗根系,测定幼苗地上部鲜重、地下部鲜重、根冠比、根表面积、根体积、根长、根干重变化。结果表明,同一低温胁迫时间下,ABA使用表现出低促高抑效应(表现为10-5mol·L-1〉10-6mol·L-1〉10-7mol·L-1〉0 mol·L-1),其中10-5mol·L-1处理达到显著水平;同一ABA浓度处理下,幼苗增长率表现为低温处理中期(2~4 d和4~6 d)大于前期(0~2 d)和后期(6~8 d)。说明在一定低温胁迫时间范围内,适宜浓度ABA通过对玉米幼苗根系生长调控,能缓解一定程度低温胁迫,提高作物抗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幼苗生长 低温 aba 根系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开花后iPA和ABA含量的变化及与旗叶光合、根系活力和籽粒灌浆的关系 被引量:11
9
作者 潘庆民 于振文 +2 位作者 王月福 李光忠 王瑞英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5期733-738,共6页
以 2个粒重不同的小麦品种为材料 ,研究了开花后旗叶、根系和籽粒异戊烯基腺苷( i PA)和脱落酸 ( ABA)含量的变化及其与旗叶光合速率、根系活力和籽粒增重的关系。结果表明 ,高粒重的鲁麦 2 2较低粒重的鲁麦 1 4,旗叶和根系 i PA含量高... 以 2个粒重不同的小麦品种为材料 ,研究了开花后旗叶、根系和籽粒异戊烯基腺苷( i PA)和脱落酸 ( ABA)含量的变化及其与旗叶光合速率、根系活力和籽粒增重的关系。结果表明 ,高粒重的鲁麦 2 2较低粒重的鲁麦 1 4,旗叶和根系 i PA含量高且速降始期推迟 ,ABA含量低且速升始期推迟 ;与此相对应 ,旗叶光合速率和根系活力高且高值持续期长。鲁麦 2 2籽粒 i PA含量高于鲁麦 1 4,其 ABA含量在花后 1 6d内高于鲁麦 1 4,1 6d后反而低于鲁麦1 4;鲁麦 2 2籽粒灌浆速率高且高值持续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旗叶 根系 籽粒 IPA ab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激素ABA和GA调控种子休眠和萌发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2
10
作者 江玲 万建民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60-365,共6页
综述了植物激素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和赤霉素(Gibberellin acid,GA)及其相互作用调控种子休眠和萌发过程的研究进展。大量研究结果表明,ABA和GA是种子休眠获得和解除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内源信号分子,ABA诱导种胚细胞分裂停止、启... 综述了植物激素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和赤霉素(Gibberellin acid,GA)及其相互作用调控种子休眠和萌发过程的研究进展。大量研究结果表明,ABA和GA是种子休眠获得和解除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内源信号分子,ABA诱导种胚细胞分裂停止、启动并维持种子休眠,而GA启动和促进种子萌发,两者在调节种子休眠和萌发过程中存在相互拮抗的关系。以糊粉层组织为例,阐述了ABA和GA在调控种子萌发时α-淀粉酶表达的信号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 休眠 萌发 aba GA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NO和ABA对杨树气孔运动和SOD及POD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6
11
作者 付士磊 周永斌 +2 位作者 王淼 金福宇 唐庆华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29-32,共4页
研究了外源NO和脱落酸(ABA)对杨树气孔运动和SOD、P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NO和ABA均可诱导杨树叶片气孔关闭 ,且NO有加强ABA诱导气孔关闭的作用。NO清除剂(C -PTIO)能显著抑制NO和ABA对气孔关闭的诱导效应。不同浓度硝普钠(SNP)和AB... 研究了外源NO和脱落酸(ABA)对杨树气孔运动和SOD、P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NO和ABA均可诱导杨树叶片气孔关闭 ,且NO有加强ABA诱导气孔关闭的作用。NO清除剂(C -PTIO)能显著抑制NO和ABA对气孔关闭的诱导效应。不同浓度硝普钠(SNP)和ABA处理杨树离体叶片 ,SOD活性变化不明显 ,POD活性受到显著抑制。粗酶液的体外实验结果表明 ,不同浓度SNP对POD活性的抑制呈明显的浓度及时间效应 ;而ABA对POD活性则几乎没有影响。说明在ABA调控气孔运动的过程中需要NO的参与 ,由此推测ABA对杨树叶片气孔运动的调节与NO对POD的抑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 aba 杨树 气孔运动 SOD POD 信号转导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面喷施外源ABA对胡椒抗寒生理生化及ABA信号转导相关基因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伍宝朵 崔鑫 +4 位作者 胡丽松 范睿 朱春梅 杨建峰 郝朝运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764-2772,共9页
【目的】筛选出能提高胡椒抗寒性的脱落酸(ABA)适宜浓度,明确低温胁迫条件下外施适宜浓度ABA对胡椒叶片ABA信号转导相关基因SnRK2和PYL表达的影响,为生产上提高胡椒抗寒技术及揭示ABA信号在胡椒抗寒中的作用机理提供依据。【方法】以热... 【目的】筛选出能提高胡椒抗寒性的脱落酸(ABA)适宜浓度,明确低温胁迫条件下外施适宜浓度ABA对胡椒叶片ABA信号转导相关基因SnRK2和PYL表达的影响,为生产上提高胡椒抗寒技术及揭示ABA信号在胡椒抗寒中的作用机理提供依据。【方法】以热引1号胡椒为试验材料,通过叶面喷施0(CK)、25(T1)、50(T2)、75(T3)、100(T4)mg/L ABA及4℃低温胁迫处理,测定各处理胡椒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抗氧化酶活性(POD、CAT和SOD)、H2O2和MDA含量。在筛选出适宜ABA喷施浓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ABA信号转导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低温胁迫后,不同浓度ABA处理的胡椒POD、CAT和SOD活性与CK相比均显著上升(P<0.05,下同),其中T2处理的POD活性升高最显著,T3处理的CAT和SOD活性升高最显著;随着ABA处理浓度的升高,H2O2和MDA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以T3处理含量最低,即一定浓度外源ABA处理对胡椒抗寒生理发挥积极作用。低温胁迫0 d时,不同ABA浓度处理的胡椒Fv/Fm和Fv/Fo无显著变化;低温胁迫4d时,其Fv/Fm和Fv/Fo均显著降低,但T3处理缓解Fv/Fm和Fv/Fo下降效果显著,即ABA预处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低温对胡椒光系统潜在活性的抑制。低温胁迫0 d时,不同ABA浓度处理胡椒的qP和Yield无显著变化,但qN随着ABA处理浓度的升高明显下降,即正常生长条件下,外施不同浓度ABA对胡椒叶片的qP和Yield无影响,但会减弱胡椒的光保护能力;低温胁迫4 d时,不同ABA浓度处理的胡椒叶片qP、qN和Yield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随着ABA处理浓度的升高,qN呈现下降、上升再下降的变化趋势,qP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T3处理成为转折点,即在低温胁迫下外源ABA能够提高胡椒的光保护能力,其中T3处理效果相对较好。低温胁迫条件下,ABA预处理可诱导ABA信号转导相关基因SnRK2和PYL提前并高表达。【结论】外源ABA通过提高胡椒抗氧化酶活性、降低H2O2和MDA含量及缓解低温对其光系统活性的伤害,从而提高胡椒抵抗低温胁迫的能力。外源ABA还能诱导胡椒ABA信号转导相关基因表达,启动和引发植株固有抗冻性基因的表达,进而提高其耐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椒 抗寒性 低温胁迫 aba 生理生化 aba信号转导相关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AA、GA_3和ABA对稻根负向光性和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大同 荆彦平 +2 位作者 史海翔 钟婷婷 王忠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658-1666,共9页
为探明稻根负向光性与内源植物激素含量的关系,以及外源激素对水稻根系生长的影响,以扬稻6号(籼稻)、日本晴(粳稻)和中花11(粳稻)的OsPIN1a超表达转基因水稻为材料,观察了根负向光性生长的过程,分析了负向光弯曲部位内源生长素(IAA)、... 为探明稻根负向光性与内源植物激素含量的关系,以及外源激素对水稻根系生长的影响,以扬稻6号(籼稻)、日本晴(粳稻)和中花11(粳稻)的OsPIN1a超表达转基因水稻为材料,观察了根负向光性生长的过程,分析了负向光弯曲部位内源生长素(IAA)、赤霉素(GA3)和脱落酸(ABA)的含量,以及外源激素对水稻根系形态和解剖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扬稻6号和日本晴的根都具有负向光性,扬稻6号侧根和不定根的负向光性大于日本晴;2种材料中,IAA、GA3和ABA在发生负向光弯曲过程中的含量变化基本一致。光照引起3种激素的含量下降;向光侧的含量低于背光侧。单侧光照和外施IAA共同促进了籼稻根毛的大量发生;与普通水稻相比,OsPIN1a超表达稻株的根负向光性角度增大。外源GA3和ABA处理与稻根负向光性间无直接关系;外源ABA处理显著抑制了根的生长,单株根系总吸收表面积与根数均减少。10μmol L–1 ABA处理的水稻根尖生长异常,分生区和根冠发育不良,细胞伸长受抑,成熟区细胞变形使根局部膨胀,并改变了中央维管组织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根负向光性 IAA GA3 ab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胚休眠中ABA信号转导的蛋白质组分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张海萍 常成 肖世和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90-697,共8页
利用ABA处理休眠和不休眠小麦品种的胚,并通过双向电泳-质谱技术,比较其蛋白质表达情况。结果发现,共有18个ABA反应型蛋白点的表达存在显著差异。经MALDI-TOF-MS检测及肽指纹图谱(PMF)分析,其中16个蛋白点在有关数据库中得到了归属鉴定... 利用ABA处理休眠和不休眠小麦品种的胚,并通过双向电泳-质谱技术,比较其蛋白质表达情况。结果发现,共有18个ABA反应型蛋白点的表达存在显著差异。经MALDI-TOF-MS检测及肽指纹图谱(PMF)分析,其中16个蛋白点在有关数据库中得到了归属鉴定。进一步对这16个蛋白及其特性进行综合分析,认为其涉及不同的反应途径,如胁迫反应(冷调蛋白、热激蛋白和醛脱氢酶)、信号交互反应(生长素反应蛋白、乙烯感应因子、钙依赖的蛋白激酶CP4和乙烯反应蛋白),以及种子的基本发育过程(LEA蛋白、Em蛋白、bZIP转录因子、锌指蛋白、myb家系转录因子、淀粉合成酶和纤维素酶等)。另外还有2个是功能未知的蛋白,其中之一在已测序的水稻中具有全长的cDNA;另一个经ESI-MS/MS检测,认为是ABA信号转导系统中的一个新组分。对上述2个蛋白分别从籽粒发育不同阶段、不同浓度ABA处理,以及休眠中和打破休眠后这2种状态下不同温育时间等方面来验证其表达与休眠性状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它们在籽粒发育中后期大量合成,与胚休眠性获得的时间是一致的。用同样浓度的ABA处理,这2个蛋白在休眠胚中更易于表达,而在打破休眠的胚中需要5倍的ABA浓度才能得到相同的表达效果;在用无菌水浸润期间,休眠胚中该蛋白表达水平下降的速率迟于后熟胚中,且随着休眠的打破,该蛋白也消失了。推测其表达可能与休眠性的获得与解除有关。对控制该蛋白表达的基因进行克隆与功能鉴定可能为小麦抗穗发芽育种提供候选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种子休眠性 aba信号转导 蛋白质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生长、根系生理特性和ABA含量的基因型差异与耐盐性的关系 被引量:11
15
作者 张振华 刘强 +2 位作者 宋海星 荣湘民 Abdelbagi M.Ismail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35-1043,共9页
为进一步揭示不同基因型水稻耐盐性差异的生理机制,探明盐胁迫初期根部激素ABA对水稻耐盐性的调控机理。于2009年10月~2010年2月在严格控制水、温、光和营养元素供应的国际水稻研究所人工气候室进行水培试验。结果表明,盐胁迫条件下耐... 为进一步揭示不同基因型水稻耐盐性差异的生理机制,探明盐胁迫初期根部激素ABA对水稻耐盐性的调控机理。于2009年10月~2010年2月在严格控制水、温、光和营养元素供应的国际水稻研究所人工气候室进行水培试验。结果表明,盐胁迫条件下耐盐基因型(IR651)相对于敏感基因型(IR29)保持了更高的生物量,"稀释"了植株体内盐分离子的浓度而减轻盐胁迫。两水稻基因型盐胁迫条件下对盐分的总吸收量并无明显差异,IR651根部较强的耐盐性和较大的生物量可以储存更多的Na+,从而减少Na+向地上部的转运量。盐胁迫初期IR651根部ABA的大量合成是叶片蒸腾速率显著降低的主要原因,从而抑制了盐分离子的大量吸收,大大减轻了盐胁迫初期大量盐分离子吸收对植株造成的不可恢复性伤害。可见,盐胁迫条件下耐盐基因型较大的生物量、根的生理特性以及盐胁迫初期ABA的特有调控都大大增强了其耐盐胁迫性能,是耐盐基因型相对敏感基因型有更强耐盐胁迫能力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基因型 耐盐性 盐胁迫 根系生理特性 aba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胁迫积累的ABA诱导抗氧化防护系统的信号级联 被引量:16
16
作者 胡秀丽 刘瑞侠 毛训甲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61-1071,共11页
水分胁迫是限制植物生长发育的主要胁迫因子之一。植物通过感受刺激,产生和传递信号、启动多种防御机制对水分胁迫做出响应和适应。脱落酸(ABA)作为一种重要的植物体内胁迫激素,参与了许多这样的反应。研究表明,ABA增强植物水分胁迫的... 水分胁迫是限制植物生长发育的主要胁迫因子之一。植物通过感受刺激,产生和传递信号、启动多种防御机制对水分胁迫做出响应和适应。脱落酸(ABA)作为一种重要的植物体内胁迫激素,参与了许多这样的反应。研究表明,ABA增强植物水分胁迫的忍耐力与ABA诱导的抗氧化剂防护系统有关;且细胞溶质Ca2+([Ca2+]i)、活性氧(ROS)等许多第二信使参与了ABA诱导的信号转导过程。本文就这些信号分子在水分胁迫积累的内源ABA诱导的抗氧化剂防护系统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a 抗氧化防护系统 水分胁迫 信号转导 ROS 细胞溶质Ca^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境下拟南芥ABA信号途径负调控因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7
作者 赵宝添 张权 张荃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55-860,共6页
ABA信号途径的主要负调控因子蛋白磷酸酶2C(protein phosphatase 2C,PP2C)是一类丝氨酸/苏氨酸蛋白磷酸酶(protein Ser/Thr phosphatases,PSP),为ABA信号传导途径下游的关键组分。拟南芥中PP2C主要包括ABI1、ABI2、HAB1、AHG3和PP2CA,... ABA信号途径的主要负调控因子蛋白磷酸酶2C(protein phosphatase 2C,PP2C)是一类丝氨酸/苏氨酸蛋白磷酸酶(protein Ser/Thr phosphatases,PSP),为ABA信号传导途径下游的关键组分。拟南芥中PP2C主要包括ABI1、ABI2、HAB1、AHG3和PP2CA,它们通过改变ABA信号的强弱等调控植物的胁迫应答。该文主要对国内外有关PP2C家族的组成以及在逆境胁迫下负调控ABA信号途径中的调控机制和应答特征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南芥 蛋白磷酸酶2C 胁迫 aba 信号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A对南果梨花色素含量、合成酶及信号分子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延吉 王嵩 +2 位作者 吕德国 田晓艳 王学密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10,共4页
研究外源ABA处理对南果梨果实花色素含量、合成酶及信号分子的影响。以8年生南果梨树为材料,用100mg·L-1ABA进行喷果处理,测定果实花色素、ABA和GA、钙调素(CaM)含量,钙泵(Ca2+-ATPase)、NAD激酶(NADKase)、苯丙氨酸裂解酶(PAL)和4... 研究外源ABA处理对南果梨果实花色素含量、合成酶及信号分子的影响。以8年生南果梨树为材料,用100mg·L-1ABA进行喷果处理,测定果实花色素、ABA和GA、钙调素(CaM)含量,钙泵(Ca2+-ATPase)、NAD激酶(NADKase)、苯丙氨酸裂解酶(PAL)和4-羟查尔酮异构酶(CHI)活性。结果表明,ABA处理20d后,与对照相比,PAL活性增加17.8%,CHI活性增加24.5%;ABA处理40d时,与对照相比,ABA/GA3比值增加57.79%,CaM含量提高14.29%,Ca2+-ATPase活性提高12.64%,NADKase活性增加23.82%,果实花色素含量提高18.3%。外施ABA改变了细胞激素平衡,增加了ABA/GA3的比值,激活Ca2+/CaM信号系统,进而激活NADKase,活化南果梨花色素合成关键酶,增加了果皮花色素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果梨 aba 花色素 PAL CHI 信号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复水对春玉米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及其根源ABA调控效应 被引量:7
19
作者 柳燕兰 郭贤仕 +1 位作者 马明生 姜小凤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87-193,199,共8页
为了探明根源ABA对春玉米干旱后复水补偿生长的调控效应,采用盆栽试验以春玉米酒单2号为材料,设CK(正常供水,保持最大持水量的75%~80%)、MS(中度干旱,保持最大持水量的50%~55%)、SS(重度干旱,保持最大持水量的35%~40%)、MS-CK(中度... 为了探明根源ABA对春玉米干旱后复水补偿生长的调控效应,采用盆栽试验以春玉米酒单2号为材料,设CK(正常供水,保持最大持水量的75%~80%)、MS(中度干旱,保持最大持水量的50%~55%)、SS(重度干旱,保持最大持水量的35%~40%)、MS-CK(中度干旱再复水)、SS-CK(重度干旱再复水)等5个处理,研究苗期干旱及复水条件下春玉米生物量积累、光合特性、抗氧化酶活性、根源AB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重度干旱胁迫具有较高的根源ABA含量,诱导叶片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显著提高,增幅分别为85.48%、72.67%、22.58%,并导致其叶片气孔导度(Gs)和光合速率(Pn)降低51.56%、12.16%,同时最大电子传递速率(Jmax)、最大羧化速率(VCmax)、磷酸丙糖利用率(TPU)及Ru BP羧化酶的羧化效率(CE)降低,使其单株生物量较正常供水降低46.56%;复水后,较高的根源ABA含量影响其细胞膜修复和光合功能恢复的速度,使单株生物量较未复水重度干旱胁迫增加90.36%,较正常供水增加1.73%,表现出补偿效应。中度干旱胁迫具有相对较低的根源ABA含量,诱导叶片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提高幅度较小,增幅分别为64.72%、41.72%、11.62%,并使Gs和Pn分别降低15.01%和6.42%,同时Jmax、VCmax、TPU及CE稍有降低,其单株生物量较正常供水仅降低13.64%;复水后,相对较低的根源ABA含量最终使单株生物量较未复水的中度干旱胁迫增加30.71%,较正常供水增加12.88%,表现出超补偿效应。综上,干旱胁迫产生的根源ABA主要对旱后复水春玉米光能吸收、光合碳同化及抗氧化保护功能起积极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玉米 干旱 复水 根源aba 生长 光合特性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PP2C蛋白磷酸酶ABA信号转导及逆境胁迫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20
作者 张继红 陶能国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35-941,共7页
蛋白磷酸酶(protein phosphatase,PP)是蛋白质可逆磷酸化调节机制中的关键酶,而PP2C磷酸酶是一类丝氨酸/苏氨酸残基蛋白磷酸酶,是高等植物中最大的蛋白磷酸酶家族,包含76个家族成员,广泛存在于生物体中。迄今为止,在植物体内已经发现了4... 蛋白磷酸酶(protein phosphatase,PP)是蛋白质可逆磷酸化调节机制中的关键酶,而PP2C磷酸酶是一类丝氨酸/苏氨酸残基蛋白磷酸酶,是高等植物中最大的蛋白磷酸酶家族,包含76个家族成员,广泛存在于生物体中。迄今为止,在植物体内已经发现了4种PP2C蛋白磷酸酶。蛋白激酶和蛋白磷酸酶协同催化蛋白质可逆磷酸化,在植物体内信号转导和生理代谢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蛋白质的磷酸化几乎存在于所有的信号转导途径中。大量研究表明,PP2Cs参与多条信号转导途径,包括PP2C参与ABA调控,对干旱、低温、高盐等逆境胁迫的响应,参与植物创伤和种子休眠或萌发等信号途径,其调控机制不同,但酶催化活性都依赖于Mg2+或Mn2+的浓度。植物PP2C蛋白的C端催化结构域高度保守,而N端功能各异。文中还综述了高等植物PP2C的分类、结构、ABA受体与PP2Cs蛋白互作、PP2C基因参与ABA信号途径以及其他逆境信号转导途径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磷酸酶 aba 信号转导 逆境胁迫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