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黄河源区4种不同禁牧条件对草地根-土复合体力学特征的影响 |
梁晓娜
刘昌义
胡夏嵩
付江涛
邢光延
何伟鹏
岳磊
吕伟涛
|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2
|
韩江与小语种文学的新世界文学困境 |
郝岚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3
|
“文本于经”观念形成机制探析 |
李科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4
|
基于上下文的异常根因算法 |
周书丞
李杨
李传荣
郭璐璐
贾辛洪
杨兴华
|
《信息网络安全》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
5
|
北京地区野生禾本科观赏草资源调查及繁殖特性研究 |
武菊英
滕文军
袁小环
杨学军
|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28
|
|
|
6
|
极端干旱环境下的胡杨木质部水力特征 |
木巴热克·阿尤普
陈亚宁
郝兴明
李卫红
苏芮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17
|
|
|
7
|
格氏栲天然林与人工林根系呼吸季节动态及影响因素 |
陈光水
杨玉盛
王小国
谢锦升
高人
李震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61
|
|
|
8
|
江南文化的诗性本质与母语文学的重构和发展 |
杨经建
王蕾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3
|
|
|
9
|
“五四”新文学的启蒙指归与当代底层写作 |
赵学勇
王元忠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0
|
|
|
10
|
论20世纪中国乡土文学的现代悲怆意识 |
周锋
庞彦红
|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
2007 |
4
|
|
|
11
|
中国乡土文学的发生与百年流变 |
魏策策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5
|
|
|
12
|
寻根问祖,薪火相传——从文化寻根思潮探析谱牒文献的社会文化价值 |
王纪坤
刘晶红
|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5
|
|
|
13
|
侯孝贤作品的人文亲和力及其文化品格——兼议台湾“新电影”的崛起及其人文脉理 |
黄式宪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4
|
|
|
14
|
从政治抗争到文化扎根——台湾“原住民文学”的创作演变 |
朱双一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10
|
|
|
15
|
补播乡土牧草对荒漠草地土壤持水性及植被生物量的影响 |
王博
蔺雄奎
冯占荣
闫聚辉
李志刚
|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4
|
|
|
16
|
论《土生子》在美国非裔文学和美国文化中的意义 |
杨晓蓉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6
|
|
|
17
|
国家安全视域下的语言文字工作 |
黄德宽
|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0
|
|
|
18
|
对寻根文学中文学性批判之不足的反思——以《爸爸爸》、《小鲍庄》为例 |
刘淮南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6
|
|
|
19
|
术语的暧昧:“问题意识”中的意识问题——论华文文学研究中常用宏大术语的适用度 |
朱崇科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4
|
|
|
20
|
和而不同:论20世纪中国文学的“寻根”现象与审美取向 |
田文兵
赵学勇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