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目标检测和图像分割的岩芯RQD自动生成算法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国华 姜晋云 +5 位作者 吕国磊 胡俊杰 熊峰 廖一凡 郑洪 李漪 《安全与环境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0-106,共7页
为了对岩体质量进行分类和评估,岩石质量指标(RQD)在地矿工程中被广泛应用。以往需要手动测量岩芯片段的长度并手动计算RQD,这一过程既费时又费力。随着计算机软、硬件的进步,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图像处理使自动获取RQD逐步成为现实。针对... 为了对岩体质量进行分类和评估,岩石质量指标(RQD)在地矿工程中被广泛应用。以往需要手动测量岩芯片段的长度并手动计算RQD,这一过程既费时又费力。随着计算机软、硬件的进步,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图像处理使自动获取RQD逐步成为现实。针对现有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目标检测和图像分割的RQD自动生成算法,首先根据颜色、纹理等特征的相似性,采用SAM模型对图像中的岩芯进行检测,然后采用YOLOv8算法训练模型,通过提取岩芯片段的缝隙特征进行不同岩芯片段的分割。为了测试该算法的性能,选取了来自宜涪铁路五峰段的10段岩芯样本开展案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该算法获取的RQD的准确率与传统的手动方式相当,平均相对误差不超过5%;该算法的效率明显优于传统的手动方式,能够节约超过60%的时间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质量指标(rqd) 钻孔岩芯 图像处理 深度学习 目标检测 图像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钻孔数据的断层带结构数值模型构建及应用探索
2
作者 赵金海 朱伟龙 +2 位作者 孙文斌 马海龙 乔洋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58-1472,共15页
断层带数值模型的准确构建和参数赋值一直是煤矿地质工作者面临的难题,采动断层带涌水量预计存在结构复杂、渗透系数获取困难等问题。以采动影响下断层带涌水量计算为背景,基于钻孔探测数据进行断层带数值模型的构建与涌水量研究。首先... 断层带数值模型的准确构建和参数赋值一直是煤矿地质工作者面临的难题,采动断层带涌水量预计存在结构复杂、渗透系数获取困难等问题。以采动影响下断层带涌水量计算为背景,基于钻孔探测数据进行断层带数值模型的构建与涌水量研究。首先运用随机裂隙生成方法结合Comsol Multiphysic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探究了单位面积内和单位体积内不同裂隙数量对孔隙水压力、渗流速度和渗透性的影响,获得了裂隙岩体中单位面积和单位体积裂隙数量与渗透率之间的关系,建立了二维与三维岩体中随机裂隙与渗透率之间的关系。然后基于钻孔探测数据,建立了裂隙岩体质量指标(Rock Quality Designation,RQD)与岩体渗透率之间的函数关系。同时根据钻探数据建立了断层裂隙带三维数值分析模型,研究了不同的岩体在煤层开采过程中,断层带导水和采空区涌水量规律。研究表明:裂隙数量与渗透率之间符合指数函数关系,且相较于二维裂隙模型,三维裂隙岩体中渗透率受裂隙数目增加所提升的幅度更为显著。通过钻孔控制区域范围内实体裂隙的线性延展和未探测区域RQD值参数赋值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含断层带结构的数值分析模型,结合岩体多点钻孔分析,建立了岩体质量指标RQD与渗透率之间的指数函数关系,实现了应用矿井岩体质量指标进行涌水量预测分析。研究成果在矿井涌水预测、突水灾害防治及安全评价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孔数据 断层带 裂隙数量 渗透率 裂隙岩体质量指标 涌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质量指标(RQD)的各向异性分析 被引量:18
3
作者 杜时贵 王思敬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1996年第4期48-54,共7页
各向异性是工程岩体的重要工程特性,岩石质量指标RQD具明显的各向异性。本文运用结构面网络模拟技术,通过结构面间距、倾角、相对夹角以及结构面组数的敏感性分析,探讨了RQD的各向异性规律。结合实际工程应用,提出正确引用R... 各向异性是工程岩体的重要工程特性,岩石质量指标RQD具明显的各向异性。本文运用结构面网络模拟技术,通过结构面间距、倾角、相对夹角以及结构面组数的敏感性分析,探讨了RQD的各向异性规律。结合实际工程应用,提出正确引用RQD指标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质量指标 各向异性 敏感性 岩石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充RQD值的几类岩体质量评价图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晓晖 王辉 黄鼎成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09-112,共4页
针对RQD值不能全面反映裂隙间距、块体大小以及随机表象的多重尺度等问题,介绍了三种岩体质量评价图,即基于裂隙岩体分数维结构之上的分维岩体质量图、考虑裂隙长度的累积长度图、建立在不同岩块频度基础上的岩块累积频度图。根据... 针对RQD值不能全面反映裂隙间距、块体大小以及随机表象的多重尺度等问题,介绍了三种岩体质量评价图,即基于裂隙岩体分数维结构之上的分维岩体质量图、考虑裂隙长度的累积长度图、建立在不同岩块频度基础上的岩块累积频度图。根据不同图解对岩体质量进行了评价,并对岩体完整性作了划分。三种图解能较全面地反映岩体质量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qd 岩体质量图 评价图 岩体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岩体RQD获取方法与程序 被引量:8
5
作者 郭少文 赵其华 +1 位作者 张兵 梅朱寅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5-79,共5页
在西南地区岩质边坡高陡的特殊地形条件下,常规的地面地质调查方法难以开展。引入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获取边坡体出露的结构面各项几何参数(产状、间距、迹长),然后以这些地质资料为基础,结合结构面网络模拟技术生成不同走向网络图,通过在... 在西南地区岩质边坡高陡的特殊地形条件下,常规的地面地质调查方法难以开展。引入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获取边坡体出露的结构面各项几何参数(产状、间距、迹长),然后以这些地质资料为基础,结合结构面网络模拟技术生成不同走向网络图,通过在网络图上布置人工虚拟钻孔来计算得到岩体质量指标(RQD)。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适用性较强,方便可靠,不仅解决了常规地质调查方法在高陡边坡地段难以开展的问题,而且还克服了以往钻孔岩芯获取岩体RQD指标数据少、误差大的缺点,获得岩体RQD指标经过修正后能满足工程实际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结构面网络模拟 网络图 高陡岩质边坡 岩体质量指标 rq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形的岩体质量评价及广义RQD阈值确定 被引量:1
6
作者 王伟 胡斌 +1 位作者 张腾 饶晨曦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70-73,共4页
基于三维结构面网络模拟技术,对采样区岩体优势结构面进行仿真模拟,在建立的模型中分别沿垂直于X,Y,Z轴方向切取剖面,得到各剖面的结构面二维网络图,运用分形理论分别计算其结构面分布的分形维数,进而对岩体质量进行评价。在上述网络剖... 基于三维结构面网络模拟技术,对采样区岩体优势结构面进行仿真模拟,在建立的模型中分别沿垂直于X,Y,Z轴方向切取剖面,得到各剖面的结构面二维网络图,运用分形理论分别计算其结构面分布的分形维数,进而对岩体质量进行评价。在上述网络剖面图中模拟钻孔,不断改变广义RQD的阈值,得到不同阈值下的RQD值。将各剖面的分形维数与广义RQD值对比分析,可以为准确选取广义RQD的最佳阈值提供依据。以某段公路边坡为例,当阈值在0.2~0.3时,广义RQD值与结构面分形维数吻合较好,故选取的RQD阈值应在0.2~0.3之间较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理论 rqd 最佳阈值 岩体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QD研究的几个理论问题 被引量:4
7
作者 杜时贵 何芳象 王思敬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53-261,共9页
岩石质量指标RQD是岩体工程分类和稳定性评价中最常用的定量描述参数。30多年来,RQD的概念和理论研究有了重大进展。本文对源于工程应用的几个RQD理论问题进行了评述,同时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思路。
关键词 岩石质量指标 结构面间距 间距阈值 rq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动载条件下深部破碎巷道支护设计及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王贤来 崔继强 +1 位作者 张鹏强 赵兴东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7-23,共7页
深部破碎围岩稳定性控制是制约深部金属矿安全高效开采的难题之一。以金川二矿区深部某中段破碎围岩条件下的采准巷道稳定性控制为工程背景,应用Q、RMR、GSI进行岩体质量分级与岩体力学参数估算,分别应用经验法和工程类比法进行采准巷... 深部破碎围岩稳定性控制是制约深部金属矿安全高效开采的难题之一。以金川二矿区深部某中段破碎围岩条件下的采准巷道稳定性控制为工程背景,应用Q、RMR、GSI进行岩体质量分级与岩体力学参数估算,分别应用经验法和工程类比法进行采准巷道支护设计,并依据收敛约束法确定合理的释能支护时机。在此基础上,应用UNWEDGE软件对释能支护设计进行安全性评价,并通过RS2数值方法分析支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深部破碎采准巷道一次支护采用锚网喷支护,二次支护采用混凝土衬砌,最佳衬砌支护时机应满足巷道帮位移小于38 mm且顶板位移小于15 mm;静动载下有无支护数值分析结果表明,锚网喷支护满足巷道安全要求,同时对采准巷道围岩结构控制型、应力控制型破坏以及动力失稳破坏等起到良好的控制效果。研究结果为金川二矿区深部破碎采准巷道围岩稳定性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开采 采准巷道 岩体质量分级 支护设计 静动载荷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地质指标的裂隙岩体渗透系数估算模型 被引量:9
9
作者 陈君 刘明明 +2 位作者 李星 陈益峰 周创兵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706-1714,共9页
裂隙岩体的渗透特性受控于裂隙的发育特征、连通特性和充填情况,并与岩体的地应力水平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基于裂隙岩体渗透性的影响因素,并考虑现有渗透系数估算模型的不足,利用钻孔压水试验和钻孔电视图像资料,建立考虑埋深(Z)、岩石... 裂隙岩体的渗透特性受控于裂隙的发育特征、连通特性和充填情况,并与岩体的地应力水平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基于裂隙岩体渗透性的影响因素,并考虑现有渗透系数估算模型的不足,利用钻孔压水试验和钻孔电视图像资料,建立考虑埋深(Z)、岩石质量指标(RQD)以及充填物指标(FSD)等3个指标的渗透系数估算ZRF模型,并应用到牙根二级水电站及其他工程区的渗透系数估算中。结果表明,与已有的渗透系数估算模型相比,ZRF模型较好地反映了岩体渗透性的影响因素,且模型参数物理意义明确,便于获取,对分析裂隙岩体渗透性具有一定的工程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隙岩体 渗透系数 埋深 岩石质量指标(rqd) 充填物指标(FSD) 牙根二级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JC-RMR法在岩体变形模量确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亮清 唐辉明 +1 位作者 刘佑荣 张显书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11-813,共3页
在介绍VJC-RMR法(Volumetricjointcount-rockmechanicsratingmethod)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对贵阳市鱼简河水库坝基岩体进行了质量评价和变形模量确定,并与原位试验法、Q法(Rockmassquality)和岩体损伤的分形模型(Fractionalmodelofrockmass... 在介绍VJC-RMR法(Volumetricjointcount-rockmechanicsratingmethod)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对贵阳市鱼简河水库坝基岩体进行了质量评价和变形模量确定,并与原位试验法、Q法(Rockmassquality)和岩体损伤的分形模型(Fractionalmodelofrockmassdamage)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VJC-RMR法能够将一维问题转化为三维问题,更好地反映岩体的实际情况,是进行岩体质量评价和参数确定较好的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模量 rqd VJC-RMR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质量描述图与岩石质量风险分析探讨 被引量:4
11
作者 章杨松 罗国煜 +2 位作者 阎长虹 李晓昭 李家新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46-150,共5页
本文针对岩体结构面间距最常见的两种分布形式——负指数分布和对数正态分布,探讨了岩石质量指标(RQD)的Monte-Carlo模拟方法。首先根据结构面间距分布密度函数产生包含50万个随机结构面并按生成顺序排列的模拟真实岩体的总测线,然后为... 本文针对岩体结构面间距最常见的两种分布形式——负指数分布和对数正态分布,探讨了岩石质量指标(RQD)的Monte-Carlo模拟方法。首先根据结构面间距分布密度函数产生包含50万个随机结构面并按生成顺序排列的模拟真实岩体的总测线,然后为了和实际钻探时以2m测线计算RQD相一致,在总测线上按均匀分布形式随机抽取≥2m的局部测线共5万个计算RQD单值,并进一步统计得出所有RQD的平均值、RQD累积分布曲线及岩石质量描述图。对于自然界大部分岩体,可根据结构面间距统计参数,直接在本文得出的一系列岩石质量图上定出RQD平均值、岩石质量百分比(RQP)及岩石质量风险(RQ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质量指标 结构面间距 Monte-Carlo模型 岩石质量风险 岩石质量图 工程地质 莫特卡罗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Q系统的阿拉善巴彦诺日公NRG01号钻孔岩体质量评价 被引量:7
12
作者 韩振华 张路青 袁广祥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08-1215,共8页
高放废物深部地质处置目前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处置库围岩岩体质量评价是高放废物处置库选址的关键问题之一。文章基于BQ系统对我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阿拉善预选区巴彦诺日公NRG01号钻孔进行了岩体质量评价。NRG01号孔钻孔资料丰富... 高放废物深部地质处置目前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处置库围岩岩体质量评价是高放废物处置库选址的关键问题之一。文章基于BQ系统对我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阿拉善预选区巴彦诺日公NRG01号钻孔进行了岩体质量评价。NRG01号孔钻孔资料丰富,采用岩芯编录、波速测井、水压致裂地应力测量及岩石波速测试、单轴压缩试验等多种方法手段相结合的方式获取了BQ评价系统中的各个参数。评价过程中,综合考虑了岩体坚硬程度、完整程度及地下水、软弱结构面、初始地应力等因素对围岩稳定的影响。根据计算的[BQ]值对岩体质量进行评价并与RQD评价结果进行对比。评价结果表明,NRG01号孔岩体质量较好,Ⅰ级和Ⅱ级岩体占90%,410~500 m的岩体范围可作为处置库建设的目标岩体。[BQ]值与RQD值所得的岩体质量评价结果一致性良好,但由于BQ系统考虑的影响因素更为全面,评价结果更为精细。本次评价可为巴彦诺日公地段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场址比选及处置库目标岩体选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放废物地质处置 巴彦诺日公 岩体质量评价 BQ系统 rqd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体与锚固体间粘结强度的确定 被引量:46
13
作者 张发明 陈祖煜 刘宁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70-473,共4页
在预应力锚索设计参数的确定中,岩体与锚固体间粘结强度的确定是其十分重要的环节。现有的确定方法大多基于经验与现场试验的结合,费时费工,故有必要根据已有的试验资料确定一种定量方法。通过对国内30余例工程的统计分析表明,岩体与锚... 在预应力锚索设计参数的确定中,岩体与锚固体间粘结强度的确定是其十分重要的环节。现有的确定方法大多基于经验与现场试验的结合,费时费工,故有必要根据已有的试验资料确定一种定量方法。通过对国内30余例工程的统计分析表明,岩体与锚固体的粘结强度不仅与岩石单轴抗压强度有关,还与内锚固段裂隙的分布与性质有关。通过室内外试验进一步建立了适合国内岩体质量指标确定的粘结强度经验公式与内锚段长度设计系数的图系,同时,也可为岩锚加固数值仿真提供经验判据。实例计算表明,所提供的确定方法与岩锚试验结果较为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结强度 设计系数 锚固 岩体 边坡 预应力锚索 地下开挖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面三维网络模拟在岩体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4
作者 汪斌 唐辉明 +1 位作者 简文星 张显书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94-596,共3页
岩石质量指标RQD是反映工程岩体完整程度的定量参数,广泛用于水利水电、矿山、地下工程、交通工程等岩体稳定性评价,但是传统的RQD定义不能满足实际工程岩体各相异性要求。针对贵州黔中水利枢纽工程拱坝坝基岩体结构面特征,利用Monte-Ca... 岩石质量指标RQD是反映工程岩体完整程度的定量参数,广泛用于水利水电、矿山、地下工程、交通工程等岩体稳定性评价,但是传统的RQD定义不能满足实际工程岩体各相异性要求。针对贵州黔中水利枢纽工程拱坝坝基岩体结构面特征,利用Monte-Carlo法在计算机上生成岩体节理三维网络图,建立了模拟计算不同阀值t的岩石质量指标RQDt的计算机模拟方法。该方法能较真实客观地描述岩石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质量指标 工程岩体 MONTE-CARLO模拟 各相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oek-Brown准则确定核电工程场地岩体力学参数 被引量:14
15
作者 周念清 杨楠 +1 位作者 汤亚琦 秦敏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517-1522,1532,共7页
岩体与岩石的力学强度之间既有内在联系又存在明显的差异,场地岩石力学指标对于评价场地岩体的力学特性至关重要。以三门核电场地为研究对象,在室内岩石力学试验的基础上,结合野外地质调查,综合考虑岩体结构特征和应力分布状态等因素的... 岩体与岩石的力学强度之间既有内在联系又存在明显的差异,场地岩石力学指标对于评价场地岩体的力学特性至关重要。以三门核电场地为研究对象,在室内岩石力学试验的基础上,结合野外地质调查,综合考虑岩体结构特征和应力分布状态等因素的影响,引入定量描述岩体结构特征和风化程度的地质强度指标(GSI),采用Hoek-Brown强度准则估计岩体力学参数,同时与岩体地质力学分类法(RMR)计算得到的岩体力学参数进行对比分析。基于GSI的Hoek-Brown法得到的中等风化凝灰质砂岩、微风化凝灰质砂岩和微风化安山玄武岩岩体的c值分别为4.03、6.20、6.10 MPa,φ值分别为31.96°、34.37°和33.87°。基于RMR评分的Hoek-Brown法得到的c值分别为4.42、6.44、7.24 MPa,φ值分别为28.92°、32.43°和34.51°。研究结果表明,采用Hoek-Brown准则确定的核电场地岩体力学强度指标比较合理,得到的岩体力学指标可以作为核电站基础设计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力学参数 HOEK-BROWN准则 地质强度指标(GSI) 岩体块度指数(RBI) 绝对风化指数(AWI) 岩体质量指标(rqd) 岩体地质力学分类 核电场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崩落法在厚大破碎矿体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6
作者 于少峰 吴爱祥 韩斌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4,共4页
自然崩落法是云南省某铜钼矿成本最低的一种地下采矿方法。利用岩石质量指标(RQD)以及岩体自重应力场这2个指标对矿体的可崩性进行研究,确定了采用自然崩落法进行矿体的开采;采用浅孔与中深孔相结合的落矿方式进行出矿,另外采用锚喷支... 自然崩落法是云南省某铜钼矿成本最低的一种地下采矿方法。利用岩石质量指标(RQD)以及岩体自重应力场这2个指标对矿体的可崩性进行研究,确定了采用自然崩落法进行矿体的开采;采用浅孔与中深孔相结合的落矿方式进行出矿,另外采用锚喷支护、支设原木支架以及优化拉底结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地压控制;提高了矿岩的自稳性,增加了顶板和上盘围岩允许暴露面积,提高了放矿效率,增强了采矿作业的安全性,增强了地压控制、施工及供矿等方面的管理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崩落法 岩石质量指标 岩体自重应力场 可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体结构面网络模拟的改进与应用 被引量:10
17
作者 薛秋池 赵其华 何云松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351-1356,共6页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统计学为基础的结构面网络模拟技术日益完善,被广泛的应用到工程实践中。但在传统的结构面网络模拟中,随机生成的结构面一直未能很好表现出结构面间距的概率分布模型。针对这一点,对随机结构面中心点的生成方式...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统计学为基础的结构面网络模拟技术日益完善,被广泛的应用到工程实践中。但在传统的结构面网络模拟中,随机生成的结构面一直未能很好表现出结构面间距的概率分布模型。针对这一点,对随机结构面中心点的生成方式进行了改进,使随机结构面在模拟区内反应出结构面间距的概率分布模型。改进方法使结构面网络模型具有更强的不均匀性,更符合自然状态中结构面的分布形态。改进方法还可以通过控制随机结构面中心点的分布形式来控制模拟区结构面的分布形态,再结合工程实际可以让结构面网络模型更接近其实际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面网络模拟 结构面中心点坐标 圆形产生区 岩体质量指标(rq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岩体质量的红层软岩边坡坡度设计公式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邱恩喜 谢强 +1 位作者 赵文 张理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42-546,共5页
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四川、重庆及云南等西南地区221个红层软岩边坡现场调查研究,通过统计分析建立基于岩体质量评价方法的软岩边坡坡度设计公式,分析了不同软岩边坡坡度设计公式之间的差异。将建立的坡度设计公式运用在工程实例,结果表... 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四川、重庆及云南等西南地区221个红层软岩边坡现场调查研究,通过统计分析建立基于岩体质量评价方法的软岩边坡坡度设计公式,分析了不同软岩边坡坡度设计公式之间的差异。将建立的坡度设计公式运用在工程实例,结果表明,其建立的坡度公式是合理可行的,可供红层软岩边坡设计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层 边坡 岩体质量 坡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锚索内锚段粘结强度及长度的确定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发明 刘宁 陈祖煜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2002年第3期1-3,40,共4页
通过对国内 30余例锚固工程试验资料的统计分析 ,在讨论影响岩体与锚固体间粘结强度因素的基础上 ,提出了确定预应力锚索内锚固段与岩体间粘结强度的经验公式 .为便于设计人员确定内锚段长度 ,建立了内锚段长度设计系数图 .实例计算表... 通过对国内 30余例锚固工程试验资料的统计分析 ,在讨论影响岩体与锚固体间粘结强度因素的基础上 ,提出了确定预应力锚索内锚固段与岩体间粘结强度的经验公式 .为便于设计人员确定内锚段长度 ,建立了内锚段长度设计系数图 .实例计算表明 ,所提供的确定方法与岩锚试验结果较为吻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索 粘结强度 内锚固段 设计系数 锚固 岩体基本质量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江水布垭水电站地下厂房岩体质量评价及反馈设计研究 被引量:19
20
作者 徐卫亚 谢守益 +3 位作者 蒋晗 徐瑞春 李会忠 邵建富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191-196,共6页
考虑地下水 ,地应力及结构面产状和岩溶、剪切带发育的特点修正 ,确定了水布垭水电站地下工程洞室工程岩体质量 ,进行了地下工程的 RMR分类研究 ,讨论了与水布垭地下工程反馈设计及信息法施工的有关问题。
关键词 地下工程 工程岩体质量 反馈设计 水布垭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