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程岩体物理模型中结构面预制方法的综述与展望
1
作者 苏占东 李昆泽 +6 位作者 孙进忠 刘晓丽 李小瑞 牛耀 曾扬农 李梦园 王鸷文 《地质论评》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16-1732,共17页
在岩体中,结构面的存在会弱化岩体的力学性能,使其在受到扰动时更容易发生失稳破坏。对于工程岩体稳定性的研究,还原自然岩体结构、体现原位岩体本质特征至关重要。物理模拟实验因可控性强、成本较低、结果连续性好、可模拟复杂工况等... 在岩体中,结构面的存在会弱化岩体的力学性能,使其在受到扰动时更容易发生失稳破坏。对于工程岩体稳定性的研究,还原自然岩体结构、体现原位岩体本质特征至关重要。物理模拟实验因可控性强、成本较低、结果连续性好、可模拟复杂工况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含结构面的工程岩体研究中。因此笔者等主要对目前工程岩体物理模拟实验中结构面预制方法进行总结,分析各方法的优缺点以及适用的工程背景,为进行含结构面工程岩体的物理模拟实验提供思路。笔者等主要对平直无填充型结构面、粗糙起伏无填充型结构面和有填充型软弱结构面这三类工程岩体中常见结构面的预制方法进行了总结和介绍,根据预制结构面岩体的不同将方法分类为适用于天然岩石的传统方法和适用于类岩石的创新方法,传统方法工艺成熟,目前仍受到众多学者的青睐。创新方法可以根据实验条件进行灵活调整,以适应不同的研究需求,从而衍生出更多的技术路径,具备持续演进的潜力。在进行方法选择时,要结合相应工程背景以及场地特征来进行选择,确保试验结果的可参考性。创新方法中的3D打印技术在模拟复杂结构面岩体中具有很强优势,但目前3D打印制得的试件受制于打印材料的限制,在力学性质上和真实岩石仍有一定差距,这是在未来需要突破的技术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岩体 物理模型实验 结构面 预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oek-Brown强度准则的地下洞室开挖可靠度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涤非 冯文凯 +2 位作者 张帆 周永健 易小宇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37-1245,共9页
地下洞室可靠度分析在地下空间开发工程中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拉丁超立方抽样法对工程实测获得的结构面特征指标进行抽样,将样本数据代入地质强度指标GSI评价体系中获得GSI概率分布函数,然后基于Hoek-Brown经验强度准则计算获得围岩力学... 地下洞室可靠度分析在地下空间开发工程中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拉丁超立方抽样法对工程实测获得的结构面特征指标进行抽样,将样本数据代入地质强度指标GSI评价体系中获得GSI概率分布函数,然后基于Hoek-Brown经验强度准则计算获得围岩力学参数的概率分布函数,进而利用数值模拟获得地下洞室变形量的概率分布函数,并结合洞室开挖的最大允许位移将求解可靠度指标转化为求解超过最大允许位移的概率。以五岳抽水蓄能电站为例,计算了主厂房不同部位的位移超过最大允许位移的概率,对主厂房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与工程实际情况基本相符,说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可有效用于地下工程的开挖可靠度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洞室 可靠度分析 岩体结构面特征 HOEK-BROWN强度准则 岩体参数不确定性 拉丁超立方抽样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开挖与支护有限差分法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周太全 华渊 +2 位作者 朱赞成 连俊英 沈东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1期168-170,共3页
根据景德镇-黄山高速公路某隧道现场工程地质条件和隧道结构设计参数,采用有限差分法对喷射500mm普通混凝土支护和喷射200mm厚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支护两种支护结构,进行了施工过程的数值模拟分析。从围岩的应力、位移和塑性区分布3个方面... 根据景德镇-黄山高速公路某隧道现场工程地质条件和隧道结构设计参数,采用有限差分法对喷射500mm普通混凝土支护和喷射200mm厚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支护两种支护结构,进行了施工过程的数值模拟分析。从围岩的应力、位移和塑性区分布3个方面对隧道围岩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模拟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喷射200mm厚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支护结构的隧道围岩能够处于稳定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围岩 有限差分法 支护结构 稳定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导冒落法回采挂帮矿引发的边坡失稳 被引量:10
4
作者 任凤玉 谭宝会 +1 位作者 付煜 朱强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73-277,283,共6页
在露天转地下过渡期利用诱导冒落法回采挂帮矿时将引发边坡大规模失稳,这将对坑底的露天采矿、露天运输系统以及地表设施和建筑产生威胁.岩体结构对边坡失稳的发展有着关键的控制作用,通过非连续变形分析(DDA)方法研究了不同边坡岩体结... 在露天转地下过渡期利用诱导冒落法回采挂帮矿时将引发边坡大规模失稳,这将对坑底的露天采矿、露天运输系统以及地表设施和建筑产生威胁.岩体结构对边坡失稳的发展有着关键的控制作用,通过非连续变形分析(DDA)方法研究了不同边坡岩体结构下,采用诱导冒落法回采挂帮矿时引发的边坡失稳过程.通过7组岩体结构各不相同的边坡模型,得到三种边坡失稳模式:滑移失稳、倾倒失稳、复合失稳,不同的边坡失稳模式导致不同的边坡破坏程度及破坏规模.最后以海南铁矿为背景,对诱导冒落法回采挂帮矿引发的边坡失稳过程进行了实例分析,为挂帮矿的开采设计和边坡失稳风险预测及预防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挂帮矿 诱导冒落法 边坡失稳 岩体结构 非连续变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楞古水电站碎裂岩质边坡变形破坏模式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张御阳 黄润秋 +4 位作者 裴向军 魏玉峰 王梓龙 王刚 肖华波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56-564,共9页
碎裂结构岩质边坡是地质工程中遇到的一种最不稳定边坡,其原岩松弛,结构面普遍张开,围岩自稳能力差,碎裂结构岩体出露不连续,空间分布存在差异,导致边坡破坏边界不明显,变形破坏机制很难确定。本文以雅砻江楞古水电站碎裂结构岩质边坡为... 碎裂结构岩质边坡是地质工程中遇到的一种最不稳定边坡,其原岩松弛,结构面普遍张开,围岩自稳能力差,碎裂结构岩体出露不连续,空间分布存在差异,导致边坡破坏边界不明显,变形破坏机制很难确定。本文以雅砻江楞古水电站碎裂结构岩质边坡为例,在地质环境调查和平硐勘测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碎裂岩体结构特征,分析了控制边坡变形破坏的边界条件和变形破坏模式,并运用UDEC离散元程序模拟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碎裂岩质边坡的变形破坏主要受自身结构及内部相对长大结构面控制,变形演化过程依循应力调整、时效变形和局部失稳3个阶段,变形破坏模式分为断层主控底滑型和裂隙切割破坏型。目前针对碎裂结构岩质边坡研究相对较少,缺乏大型工程实例支撑,该研究成果为水利工程中这类边坡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裂岩体 坡体结构 边界条件 变形破坏模式 离散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钨矿山岩体结构面特征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赵康 周科平 +2 位作者 张俊萍 涂序保 赵奎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5,共5页
众多地下矿山的工程实践表明,岩体的软弱结构面分布对岩体结构稳定有着重要的影响。以赣南某钨矿山易风化岩体为研究对象,开展工程地质结构调查,对矿区不同中段的主要结构面分布特征进行研究。首先,采用测线法对不同开采中段的岩体主要... 众多地下矿山的工程实践表明,岩体的软弱结构面分布对岩体结构稳定有着重要的影响。以赣南某钨矿山易风化岩体为研究对象,开展工程地质结构调查,对矿区不同中段的主要结构面分布特征进行研究。首先,采用测线法对不同开采中段的岩体主要结构面进行测量、统计;其次,利用DIPS软件对3个中段岩体结构数据进行处理;最后,通过对3个中段的走向玫瑰图、极点图进行深入分析,得到了矿区3个中段的发育程度较高,具有明显优势产状的结构面。研究结果可为矿山围岩稳定性评价、开采方案设计、围岩支护等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稳定性 结构面调查 优势结构面 测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节理网络有限元的柱状节理岩体等效变形模量结构效应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崔臻 魏倩 +2 位作者 侯靖 盛谦 李良权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921-2928,2936,共9页
因其特殊的地质成因,柱状节理成为一种具有强烈非连续性及各向异性的特殊岩体结构。以白鹤滩水电工程设计、建设中所遇到的柱状节理玄武岩体为背景,针对柱状节理岩体的等效变形模量问题,在探讨了其结构效应表征参数的基础上,利用节理网... 因其特殊的地质成因,柱状节理成为一种具有强烈非连续性及各向异性的特殊岩体结构。以白鹤滩水电工程设计、建设中所遇到的柱状节理玄武岩体为背景,针对柱状节理岩体的等效变形模量问题,在探讨了其结构效应表征参数的基础上,利用节理网络有限元为工具,研究各结构效应表征参数对柱状节理岩体等效变形模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柱轴线横向平面上,对于柱体不规则程度,当柱体完全不规则相对于完全规则情况,等效模量提高大约10%左右;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当柱体平均边长从0.1 m增加至0.5 m时,等效模量从5.36 GPa增加至23.4 GPa;对不同加载方向的研究结果表明,柱状节理在柱轴横向平面上可以视作各向同性;当节理刚度线性递增时,相应的岩体等效模量也基本符合线性递增的规律。在平行柱体轴线平面,节理组2间距越大,柱状节理岩体的等效变形模量越大;随着错距比的增加,柱状节理岩体的等效变形模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当错距比为50%时,节理岩体的等效变形模量取最大值;对于节理刚度的影响,与柱轴横向平面类似的,随柱体轴线平面上节理刚度的线性增加,相应的岩体模量也基本符合线性递增的规律。该研究成果与已有的现场研究成果及三维数值模型成果相比,吻合良好。说明了文中提供的研究结论具有较好的可信度及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状节理岩体 等效变形模量 结构效应 节理网络有限元 柱体不规则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体性能变化条件下台阶爆破根底的产生机制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魏东 陈明 +2 位作者 卢文波 李康贵 王高辉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490-500,共11页
爆破根底会严重影响深孔台阶爆破效果及后续施工工序。结合台阶爆破岩体破坏特征及结构动力学理论,将多自由度体系结构动力法应用于台阶爆破的结构受力分析中,研究了岩体力学性能变化对台阶底部岩体破坏、根底形成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 爆破根底会严重影响深孔台阶爆破效果及后续施工工序。结合台阶爆破岩体破坏特征及结构动力学理论,将多自由度体系结构动力法应用于台阶爆破的结构受力分析中,研究了岩体力学性能变化对台阶底部岩体破坏、根底形成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当台阶中部岩体力学性能降低50%时,岩性软弱段会弱化上部荷载对底部岩体的破坏作用,使底部岩体剪力最大削弱7.8%、弯矩减小6.6%,受力减弱使得根底形成机率增加,并且这种弱化作用随着岩体力学性能的降低而显著增大;而当台阶底部岩体力学性能增强时,可小幅度增大底部岩体的内力,但因材料强度大幅提高,岩体破坏难度增大,从而较易形成爆破根底。进一步利用岩体结构破坏准则分析了不同因素对台阶根底形成的影响机制,发现岩性分布不均及其引起的结构刚度、底部受力条件变化是导致根底形成的主要原因,通过调整起爆点高度可以减小中部岩性软弱段对底部岩体的受力影响,采取增加底部岩体受力条件及减小底部岩体结构刚度的工程措施也能增加底部岩体破坏程度,避免爆破根底的形成,相关研究成果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阶爆破 岩体 根底 结构动力学 控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北山岩体结构均质区划分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15
9
作者 高敬 杨春和 王贵宾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88-592,598,共6页
岩体结构均质区是针对实际工程特点而划定的成果,在实践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工程,抓住主要矛盾,选择最具影响性的要素作为划分依据。针对高放废物地质处置预选区两个重点问题——核素迁移和围岩稳定,合理确定了花岗岩体内结构均质区划分... 岩体结构均质区是针对实际工程特点而划定的成果,在实践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工程,抓住主要矛盾,选择最具影响性的要素作为划分依据。针对高放废物地质处置预选区两个重点问题——核素迁移和围岩稳定,合理确定了花岗岩体内结构均质区划分的依据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划分方法。通过实际工程应用,认为得到的结果较为可靠,过程较易于实现,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结构:结构均质区 产状相关性 圆形窗口法 高放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体强度参数经验确定法的改良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相纯 陈玉明 +1 位作者 朱宁 肖婷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0期9004-9006,9035,共4页
在岩土工程界,如何准确确定岩体的力学参数已成为一个迫在眉睫而又难以解决的问题。简略的介绍了几种当前在实际工程中运用较多的岩体强度参数经验确定方法,指出了它们所存在的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实验室标准岩石... 在岩土工程界,如何准确确定岩体的力学参数已成为一个迫在眉睫而又难以解决的问题。简略的介绍了几种当前在实际工程中运用较多的岩体强度参数经验确定方法,指出了它们所存在的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实验室标准岩石试件强度参数和岩体实地地质条件,以及外界扰动等因素的岩体强度参数经验确定方法;并通过一个具体的工程实例,初步证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强度 折减 经验法 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孔裂隙岩体结构均质区划分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魏翔 杨春和 +2 位作者 刘鹏君 王贵宾 陈世万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101-2106,共6页
岩体结构均质区是针对实际工程特点而划定的成果,在实践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工程,抓住主要矛盾后,选择最具影响性的要素作为划分依据。针对裂隙岩体渗透特征这一问题,提出了以密度分区法和产状分区法相结合的均质区划分方法。密度分区法... 岩体结构均质区是针对实际工程特点而划定的成果,在实践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工程,抓住主要矛盾后,选择最具影响性的要素作为划分依据。针对裂隙岩体渗透特征这一问题,提出了以密度分区法和产状分区法相结合的均质区划分方法。密度分区法采用重叠窗口对密度绝对差这一指标进行比较来分区;产状分区法首先对列联表中实际频数偏差进行了取样偏差修正,然后利用修正数据对相邻区间进行独立性检验来确定裂隙岩体均质区;采用数学原理对两种分区结果综合考虑获得最终的均质区。将此法应用到钻孔裂隙岩体中,并验证了结果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结构 均质区划分方法 密度分区法 产状分区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楔块滑落试验分析及其判别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述红 钟山 +1 位作者 高轩麟 王一然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57-559,570,共4页
利用自行开发研制的试验平台,基于大量实验室岩石楔块滑落试验结果,提出了极限平衡状态时楔块滑落与否的判别新准则.通过对楔块滑落过程及其极限平衡状态的研究,得到不同条件下描述楔块滑落状态的β-α(倾斜角-旋转角)关系曲线的函数方... 利用自行开发研制的试验平台,基于大量实验室岩石楔块滑落试验结果,提出了极限平衡状态时楔块滑落与否的判别新准则.通过对楔块滑落过程及其极限平衡状态的研究,得到不同条件下描述楔块滑落状态的β-α(倾斜角-旋转角)关系曲线的函数方程.定量分析了岩体结构面参数(产状、粗糙度系数JRC)对所提函数方程中相关系数取值的影响,给出了利用楔块粗糙度系数JRC与结构面交角ω求β-α函数方程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结构 滑落 极限平衡 试验分析 判别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体裂隙网络渗流变水温影响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徐维生 周创兵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04-210,共7页
考虑岩体裂隙渗流变水温影响,推导单裂隙变水温水流近似解析解和有限元解,在此基础上分别建立裂隙二维网络变水温渗流数值求解方程,分别对应裂隙网络变水温渗流分析的近似解析法和子结构法。分析变温水流运动规律发现:(1)单裂隙内水流... 考虑岩体裂隙渗流变水温影响,推导单裂隙变水温水流近似解析解和有限元解,在此基础上分别建立裂隙二维网络变水温渗流数值求解方程,分别对应裂隙网络变水温渗流分析的近似解析法和子结构法。分析变温水流运动规律发现:(1)单裂隙内水流水头与水力坡降成非线性关系,当水流由高温区向低温区流动时,水头分布曲线为凸曲线,此时按线性渗流简化水头整体偏小;当由低温区向高温区流动时,水头分布曲线为凹曲线,此时按线性渗流简化水头整体偏大。(2)单裂隙内,高水温处水力坡降小,低水温处水力坡降大;裂隙平均水温越高,流速越快;裂隙网络内存在与裂隙宽度相似的温度偏流效应,即交叉节点水流有偏向水流温度高的裂隙流动的趋势。在温度较高和温度梯度较大的区域,应该考虑水流温度变化对渗流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裂隙网络 渗流 子结构法 变水温 温度偏流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帮中锌铜矿采场结构参数优化 被引量:5
14
作者 赵兴东 周鑫 +1 位作者 田斌 范晓苏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15,共4页
为进一步提高西藏帮中锌铜矿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的生产效率及经济效益,在工程地质力学调查和岩石力学试验基础上对矿区矿岩进行岩体质量分级,并结合矿山采切工程布置分析影响采场稳定性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应用多种经验稳定图表... 为进一步提高西藏帮中锌铜矿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的生产效率及经济效益,在工程地质力学调查和岩石力学试验基础上对矿区矿岩进行岩体质量分级,并结合矿山采切工程布置分析影响采场稳定性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应用多种经验稳定图表法优化采场结构参数。结果表明,改进的稳定图表法适应性强,采场跨度可从12.5 m扩大到20 m,仍满足矿山生产安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 岩体质量分级 稳定图表法 采场结构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尺度量测值的岩体结构面粗糙度系数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朱代洪 李磊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6-59,共4页
介绍了R/S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对H .E .Hurst经验关系式进行了修正 ,建立了以小尺度的量测结果来反映大尺度范围内岩体结构面粗糙度系数的计算式 .
关键词 R/S分析法 岩体结构面 粗糙度系数 自相似性 分形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水电站坝基岩体结构面直剪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晓超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6-69,共4页
c、φ值是衡量岩体结构抗剪强度的主要参数,一般通过岩体结构面直剪试验获取。岩体结构面直剪试验分为多点法和单点法,工程设计中通常采用多点法,而忽视单点法的重要作用。为了对两种试验方法进行比较,结合具体的试验项目,运用携带式剪... c、φ值是衡量岩体结构抗剪强度的主要参数,一般通过岩体结构面直剪试验获取。岩体结构面直剪试验分为多点法和单点法,工程设计中通常采用多点法,而忽视单点法的重要作用。为了对两种试验方法进行比较,结合具体的试验项目,运用携带式剪切仪,分别采用上述两种试验方法,对某水电站坝基岩体结构面的抗剪强度参数进行了试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各有所长,并指出只有二者相结合才能客观反映岩体结构面的抗剪强度,从而提高工程设计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点法 多点法 岩体结构 直剪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岩体结构控制论到大科学装置场址选评实践 被引量:1
17
作者 尚彦军 金维浚 +1 位作者 陈延伟 李坤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31-738,共8页
从岩体结构控制论到综合集成方法论,反映的是又一次典型的发散性思维过程,其实质在于抓住主要矛盾的同时,还要考虑众多因素影响作用的存在。在土地资源日益紧张而大科学装置场址比选受多种因素制约影响情况下,如何从层次性、相关性、时... 从岩体结构控制论到综合集成方法论,反映的是又一次典型的发散性思维过程,其实质在于抓住主要矛盾的同时,还要考虑众多因素影响作用的存在。在土地资源日益紧张而大科学装置场址比选受多种因素制约影响情况下,如何从层次性、相关性、时效性等方面,更好地认识评价这些不同条件下场址的适宜可用性、因素可控性、工程可调性等问题,是摆在工程地质工作者面前更为具体而实际的工作。在服务于大亚湾中微子实验隧道、中国散裂中子源场址等8个大科学装置场址选评过程中,作者提出了基于一岩、一观和一法3个支撑点的地质工程评价与动态调控法,旨在主抓控制性结构要素、圈划不良地质体前提下,适时调整工程布设方案,提出与场地改造边界范围和扰动强度有关的施工建议,实现地质工程合理和谐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结构 大科学装置(LSSF) 选址 不良地质体(PGS) 多因素相互作用 地质工程评价与动态调控法(GED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镶嵌-碎裂结构建基接触面抗剪强度试验研究
18
作者 李刚 魏伟 +1 位作者 张勇 赵其华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8-71,共4页
金沙江某水电站第23、24坝段,在开挖至建基面时,仍存在一定深度、一定范围质量较差的Ⅲ-Ⅳ类镶嵌-碎裂结构岩体,由于此类岩体影响着大坝的抗滑稳定性,因此,在现场通过原位大剪试验,对原位镶嵌-碎裂结构岩体与混凝土接触面抗剪(断)强度... 金沙江某水电站第23、24坝段,在开挖至建基面时,仍存在一定深度、一定范围质量较差的Ⅲ-Ⅳ类镶嵌-碎裂结构岩体,由于此类岩体影响着大坝的抗滑稳定性,因此,在现场通过原位大剪试验,对原位镶嵌-碎裂结构岩体与混凝土接触面抗剪(断)强度进行了试验,并运用优定斜率法确定了接触面的抗剪(断)强度的标准值。试验表明:镶嵌-碎裂结构岩体在原位状态下仍具有一定的力学性能;原位镶嵌-碎裂结构岩体与混凝土接触面具有较高的凝聚力C和摩擦阻力f,且都达到了Ⅲ类岩体的标准;接触面的抗剪断强度仍然是大坝抗滑稳定的控制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镶嵌-碎裂结构岩体 原位直剪试验 抗剪(断)强度 接触面 优定斜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拉法基搅拌站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犇 田小甫 +1 位作者 柳亚千 杜明性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53-1157,共5页
本文研究重庆拉法基长寿智深混泥土搅拌站岩质边坡稳定问题。针对该边坡所处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和气象水文条件,分析了影响岩质边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归纳了该边坡可能的主要工况类型。在此基础上,采用块体极限平衡法对边... 本文研究重庆拉法基长寿智深混泥土搅拌站岩质边坡稳定问题。针对该边坡所处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和气象水文条件,分析了影响岩质边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归纳了该边坡可能的主要工况类型。在此基础上,采用块体极限平衡法对边坡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并最终提出了以下综合治理措施:"表里排水"、"削坡减载"、"坡面防护"、"锚杆格构"以及"重力式挡墙支挡"。这些措施在后期施工中得到了应用,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可为类似工程问题的分析评价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质边坡 结构面 极限平衡法 治理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通节理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宋玉才 孙旭曙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365-372,共8页
节理岩体的剪切强度由结构面和相邻完整岩块的剪切强度共同决定,当结构面完全连通时,岩体的剪切强度完全由结构面决定。蒙特卡罗法能够根据结构面几何参数模拟岩体结构面的空间分布,通过深度优先搜索算法可搜索到连通的结构面,相对岩体... 节理岩体的剪切强度由结构面和相邻完整岩块的剪切强度共同决定,当结构面完全连通时,岩体的剪切强度完全由结构面决定。蒙特卡罗法能够根据结构面几何参数模拟岩体结构面的空间分布,通过深度优先搜索算法可搜索到连通的结构面,相对岩体而言,连通的结构面的剪切强度最小,即为节理岩质边坡的潜在滑动面,通过极限平衡法可以对一系列滑面进行稳定性分析。该方法是对节理岩质边坡稳定分析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理岩体 结构面优势产状 滑动面 蒙特卡罗法 深度优先搜索算法 极限平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