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冬小麦面积遥感识别精度与空间分辨率的关系 被引量:22
1
作者 王利民 刘佳 +3 位作者 高建孟 杨玲波 杨福刚 王小龙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152-160,共9页
不同空间分辨率农作物面积识别精度是农情遥感监测数据源选择的依据。该文采用WFV(wide field view)、MODIS(moderate-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OLI(operational land imager)、Google Earth影像,在天津市武清区选择了12... 不同空间分辨率农作物面积识别精度是农情遥感监测数据源选择的依据。该文采用WFV(wide field view)、MODIS(moderate-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OLI(operational land imager)、Google Earth影像,在天津市武清区选择了12 km×14 km的冬小麦种植区作为研究区域,采用目视识别的方法,分析了2、5、10、15、30、100、250 m共7个空间分辨率尺度下冬小麦面积识别精度与遥感数据分辨率、农田景观破碎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空间分辨率由2 m变化到250 m,冬小麦面积识别的总体精度逐步由98.6%降低到70.1%,精度降低28.5%;面积数量比例由5.5%扩大到110.6%,误差增加105.1个百分点;面积精度呈明显下降趋势,数量误差呈明显增加趋势,数量误差的增加速度高于精度下降的趋势。高、中、低3个景观破碎度条件下,随着分辨率由2 m降低到250 m,作物识别精度分别降低了72.8、63.2和47.0个百分点,破碎度的增加导致面积识别精度下降速度更快;同等分辨率下,破碎度越高的地区面积识别精度越低。像元内冬小麦占比与可识别能力密切相关,像元占比达到45.0%以上时才能够被正确识别为冬小麦类型,像元尺度降低导致细小斑块丢失是造成面积识别与数量精度降低的主要原因。像元空间分辨率越高,冬小麦像元的光谱一致性越强,越有利于冬小麦分类精度的提高。针对农情遥感监测业务运行的需要,上述研究结果可以作为区域范围不同用户精度要求前提下遥感数据源选择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作物 卫星 冬小麦 面积监测 尺度效应 破碎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破应力波的传播及其远区破坏效应研究现状述评 被引量:22
2
作者 马建军 程良奎 蔡路军 《爆破》 CSCD 2005年第2期17-21,26,共6页
从研究爆破应力波的远区传播机理和确定其破岩效应出发,介绍了爆炸应力波的传播及其破岩效应研究从简单到复杂、从理想化材料到尽可能与现实实际相吻合的材料、从近到远的研究历程,及其各阶段取得成果与不足。认为目前的研究已由过去尽... 从研究爆破应力波的远区传播机理和确定其破岩效应出发,介绍了爆炸应力波的传播及其破岩效应研究从简单到复杂、从理想化材料到尽可能与现实实际相吻合的材料、从近到远的研究历程,及其各阶段取得成果与不足。认为目前的研究已由过去尽量简化岩性(弹性均质体)和爆源(球状药包),向尽量反应炸药爆炸与装药结构特征、反应岩体现状与本性的方向发展;由以破岩为目的,向爆破后续的安全问题发展。并为研究爆破对保留岩体的影响及其稳定性,提出了今后应加强工作的具体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应力波 传播机理 远区破坏效应 岩体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