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8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ptimal variable structure control with sliding modes for unstable processes 被引量:4
1
作者 KUMAR Satyendra AJMERI Moina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10期3147-3158,共12页
In this work,a variable structure control(VSC)technique is proposed to achieve satisfactory robustness for unstable processes.Optimal values of unknown parameters of VSC are obtained using Whale optimization algorithm... In this work,a variable structure control(VSC)technique is proposed to achieve satisfactory robustness for unstable processes.Optimal values of unknown parameters of VSC are obtained using Whale optimization algorithm which was recently reported in literature.Stability analysis has been done to verify the suitability of the proposed structure for industrial processes.The proposed control strategy is applied to three different types of unstable processes including non-minimum phase and nonlinear systems.A comparative study ensures that the proposed scheme gives superior performance over the recently reported VSC system.Furthermore,the proposed method gives satisfactory results for a cart inverted pendulum system in the presence of external disturbance and noi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riable structure control sliding mode control Whale optimization algorithm robustNESS non-linear syst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search on Robust Control of Nonlinear Fuzzy VSS for Spacecraft
2
作者 董受全 毕开波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2007年第2期125-128,共4页
The nonlinear dynamic system of spacecraft with uncertainty and coupling is analyzed and its general dynamical equation is given.The decoupling-ability and controllability are proved.Aiming at this system,a new nonlin... The nonlinear dynamic system of spacecraft with uncertainty and coupling is analyzed and its general dynamical equation is given.The decoupling-ability and controllability are proved.Aiming at this system,a new nonlinear decoupling controlling method is put forward by synthetically using the variable structure and fuzzy theory.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is method is effective in tracking performances under the existence of uncertainty and outer disturb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设计 飞行器 坚固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优化的坦克稳定器滑动模态变结构控制 被引量:32
3
作者 孙常胜 陈杰 窦丽华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5-18,共4页
以坦克水平向稳定器为例研究坦克稳定器滑动模态变结构控制 ( VSC)技术。用优化方法确定切换函数 ,用到达条件确定变结构控制律。仿真表明该设计方法大大优于传统设计 ,为稳定器设计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新方法。
关键词 滑动模态变结构控制 坦克 稳定器 鲁棒控制 非线性控制 最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轮发电机组PSS与汽门的智能变结构控制 被引量:9
4
作者 于占勋 尹项根 +1 位作者 杨德先 陈德树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77-80,共4页
运用非线性变结构控制理论,并模仿人的智能推理,提出了多机系统汽轮发电机组PSS与汽门智能变结构综合控制器的设计方法。控制规律兼顾了改善系统的功角稳定性和发电机端电压特性两方面要求。控制规律实现了分散控制,且有很强的鲁... 运用非线性变结构控制理论,并模仿人的智能推理,提出了多机系统汽轮发电机组PSS与汽门智能变结构综合控制器的设计方法。控制规律兼顾了改善系统的功角稳定性和发电机端电压特性两方面要求。控制规律实现了分散控制,且有很强的鲁棒性。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智能变结构综合控制规律能有效地改善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发电机组 汽门 变结构控制 P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趋近律方法的离散时间系统变结构控制 被引量:27
5
作者 宋立忠 李槐树 姚琼荟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25-528,共4页
对变结构控制设计中的离散趋近律方法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理想趋近律"与"鲁棒趋近律"的概念.基于这些概念可以将离散趋近律区分为两类.研究了采用不同类型趋近律求取变结构控制时的异同及鲁棒性保证机理.澄清了使... 对变结构控制设计中的离散趋近律方法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理想趋近律"与"鲁棒趋近律"的概念.基于这些概念可以将离散趋近律区分为两类.研究了采用不同类型趋近律求取变结构控制时的异同及鲁棒性保证机理.澄清了使用趋近律方法设计变结构控制时存在的混乱和误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时间系统 变结构控制 趋近律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应电动机系统的变结构反推控制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王家军 王建中 马国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5-38,共4页
感应电动机系统的矢量控制为了进行电流(或电压)的3/2(或2/3)坐标变换需要进行转子转差或磁链角的计算,转子转差的计算容易受转子电阻变化的影响,而磁链角的直接计算容易受定子电阻变化的影响,因此避免转子转差或磁链角的计算对于感应... 感应电动机系统的矢量控制为了进行电流(或电压)的3/2(或2/3)坐标变换需要进行转子转差或磁链角的计算,转子转差的计算容易受转子电阻变化的影响,而磁链角的直接计算容易受定子电阻变化的影响,因此避免转子转差或磁链角的计算对于感应电动机系统的控制是非常有意义的。文中把变结构反推控制运用于感应电动机系统的转矩和磁链控制,设计方法避开了转子转差或转子磁链角的计算,通过一定的坐标变换,基于定子侧的静止坐标系实现转矩和磁链的解耦控制。变结构反推控制设计能够实现快速的速度、转矩和磁链的渐近跟踪,同时系统控制器能够保证系统性能在电动机参数和外部负载变化时具有强的鲁棒性,通过Matlab仿真验证了系统设计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电动机 解耦 鲁棒 变结构控制 反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干扰观测器的飞行仿真转台滑模控制器 被引量:15
7
作者 刘晓东 吴云洁 +1 位作者 田大鹏 王俊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93-397,402,共6页
针对飞行仿真转台中干扰观测器(DOB)对等效干扰项估计不足而影响跟踪精度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DOB的滑模变结构控制器(SMVSC).它引入了附加干扰补偿项以及跟踪指令的速度信号和加速度信号,定义了一种新的滑模趋近律形式,并满足系统广义... 针对飞行仿真转台中干扰观测器(DOB)对等效干扰项估计不足而影响跟踪精度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DOB的滑模变结构控制器(SMVSC).它引入了附加干扰补偿项以及跟踪指令的速度信号和加速度信号,定义了一种新的滑模趋近律形式,并满足系统广义滑模存在条件.通过某单轴飞行仿真转台的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比例微分(PD)控制器+DOB方案相比,该控制方案提高了跟踪精度,同时,对系统参数变化和力矩扰动也具有更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观测器 滑模变结构控制 飞行仿真转台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MW变速变距风力发电机的滑模变结构鲁棒控制 被引量:16
8
作者 郭庆鼎 赵麟 郭洪澈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2005年第2期171-174,186,共5页
针对一种变速变距风力发电机,提出了一种滑模变结构鲁棒控制方案.由于滑模变结构具有独特的优点,因此应用滑模变结构原理设计了滑模变结构控制器.通过分析可知,所设计的滑模变结构控制器不但可以控制风轮转速使之从风中获得最大功率,还... 针对一种变速变距风力发电机,提出了一种滑模变结构鲁棒控制方案.由于滑模变结构具有独特的优点,因此应用滑模变结构原理设计了滑模变结构控制器.通过分析可知,所设计的滑模变结构控制器不但可以控制风轮转速使之从风中获得最大功率,还可以控制浆距角调节的速度,进而通过浆距调节来使输出功率平稳.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方案是十分有效的,此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鲁棒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变速 变桨距 滑模变结构 鲁捧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棒的主动队列管理新算法 被引量:10
9
作者 尹逊和 任丰原 +1 位作者 任勇 山秀明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018-1023,共6页
作为对终端系统上拥塞控制的一种补充 ,中间节点上的主动队列管理 (AQM)策略在保证较高吞吐量的基础上有效地控制队列长度 ,从而实现了控制端到端的时延 ,保证 Qo S的目的 .随机早期检测 (RED)及其派生算法虽可以实现 AQM的技术目标 ,... 作为对终端系统上拥塞控制的一种补充 ,中间节点上的主动队列管理 (AQM)策略在保证较高吞吐量的基础上有效地控制队列长度 ,从而实现了控制端到端的时延 ,保证 Qo S的目的 .随机早期检测 (RED)及其派生算法虽可以实现 AQM的技术目标 ,但算法的设计要么是依赖于直觉的 ,要么将网络视为时不变定常系统 ,使得最终形成的算法在稳定性和鲁棒性方面存在不少问题 .在该文的研究中 ,作者将 TCP的流量控制过程等效为二阶线性时变系统 ,采用滑模变结构这种不敏感控制对象参数和负载扰动的控制器设计方法 ,设计出一种新的 AQM算法 .仿真试验表明它的稳态和瞬态性能都优于与它具有相同实现复杂度的 RED和 PI算法 ,并且在负载扰动和参数变化时具有很强的鲁棒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队列管理新算法 滑模变结构 负载扰动 INTERNET 流量控制算法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模预测离散变结构控制用于船-舵伺服系统 被引量:15
10
作者 宋立忠 李红江 陈少昌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60-163,共4页
提出基于滑模预测思想的离散变结构控制设计新思路,以不确定系统的名义模型作为滑模预测模型,以理想趋近律作为参考滑模轨迹,将预测控制中滚动优化、反馈校正的思想引入离散准滑模变结构控制系统的设计。将理论成果应用于船一舵伺服系... 提出基于滑模预测思想的离散变结构控制设计新思路,以不确定系统的名义模型作为滑模预测模型,以理想趋近律作为参考滑模轨迹,将预测控制中滚动优化、反馈校正的思想引入离散准滑模变结构控制系统的设计。将理论成果应用于船一舵伺服系统设计了航向自动舵,仿真结果表明,该文方法可有效消除抖振现象,设计的航向控制器可以快速准确地跟踪设定航向,并且能够有效抑制参数摄动和外界风浪干扰对船舶运动的影响,具有很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舵伺服系统 滑模预测 离散变结构控制 鲁棒性 航向控制器 船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限柔性机器人臂的鲁棒变结构混合位置/力控制 被引量:13
11
作者 樊晓平 徐建闽 +1 位作者 毛宗源 周其节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76-183,共8页
针对一类平面双连杆受限柔性机器人臂提出一种混合位置 /力控制方案 ,采用鲁棒变结构控制策略对控制方案进行修正 ,以改善该柔性机器人系统的鲁棒性 ,控制机器人终端执行器的位置和接触力 .通过引入变结构鲁棒控制器 ,可确保输出跟踪误... 针对一类平面双连杆受限柔性机器人臂提出一种混合位置 /力控制方案 ,采用鲁棒变结构控制策略对控制方案进行修正 ,以改善该柔性机器人系统的鲁棒性 ,控制机器人终端执行器的位置和接触力 .通过引入变结构鲁棒控制器 ,可确保输出跟踪误差在有限时间内收敛到零 ,或一致终结有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机器人臂 力控制 鲁棒性 变结构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MC拓扑的UPFC控制策略仿真研究 被引量:35
12
作者 张振华 江道灼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3-77,共5页
统一潮流控制器(UPFC)的容量和鲁棒性是其工程实用的难点。为提高容量,将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MMC)引入到UPFC中以替代传统的三相全桥拓扑,其级联多电平特性适合高压大功率的发展方向。为增强鲁棒性,针对UPFC强耦合、非线性的特点,在交... 统一潮流控制器(UPFC)的容量和鲁棒性是其工程实用的难点。为提高容量,将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MMC)引入到UPFC中以替代传统的三相全桥拓扑,其级联多电平特性适合高压大功率的发展方向。为增强鲁棒性,针对UPFC强耦合、非线性的特点,在交叉解耦控制策略基础上引入反馈线性化和变结构控制方法设计控制器。在Matlab/Simulink中进行数值仿真,仿真结果表明,UPFC在调节潮流时既保留了交叉解耦控制快速性和解耦性的特点,又提高了系统对于线路参数变化时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一潮流控制器 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 交叉解耦 反馈线性化 变结构控制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模预测离散变结构控制 被引量:15
13
作者 宋立忠 陈少昌 姚琼荟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26-829,共4页
研究了不确定离散时间系统的变结构控制设计问题,提出了基于滑模预测思想的离散变结构控制系统设计新思路.该方法综合考虑抖振、鲁棒性以及控制量约束等指标要求,利用当前及过去时刻的滑模信息预测未来时刻的滑模动态,实现了滚动优化求... 研究了不确定离散时间系统的变结构控制设计问题,提出了基于滑模预测思想的离散变结构控制系统设计新思路.该方法综合考虑抖振、鲁棒性以及控制量约束等指标要求,利用当前及过去时刻的滑模信息预测未来时刻的滑模动态,实现了滚动优化求解.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消除抖振现象,并能够保证闭环系统的鲁棒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时间系统 变结构控制 滑模预测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时变滑模平面的设计方法 被引量:8
14
作者 池毓东 王岩 邵惠鹤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70-73,77,共5页
在分析滑模平面设计的基础上,指出了按传统的方法设计的滑模平面的缺陷.为了克服此缺陷,根据矩阵分析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具有全局鲁棒性的时变滑模平面的设计方法,并给出了三种具体的滑模平面形式.通过理论分析和计算机仿真可以看... 在分析滑模平面设计的基础上,指出了按传统的方法设计的滑模平面的缺陷.为了克服此缺陷,根据矩阵分析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具有全局鲁棒性的时变滑模平面的设计方法,并给出了三种具体的滑模平面形式.通过理论分析和计算机仿真可以看出,基于该方法设计出滑模平面的变结构控制系统,能保证系统从任意的初始状态开始就处于设定的滑模平面上,对参数摄动和外部干扰具有很强的鲁棒性.用该方法设计出的时变滑模平面是传统的滑模平面的推广,且具有更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结构控制 滑模平面 控制策略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动式鱼雷的自适应变结构制导律设计 被引量:8
15
作者 高磊 徐德民 任章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80-283,共4页
针对被动方式下鱼雷—目标的制导参量不能精确已知而引起的制导精度差的问题 ,本文研究了一种应用于被动式鱼雷上的自适应变结构制导律 ,并对其进行了理论推导和仿真验证。研究结果表明 :该制导律对干扰和参数摄动具有很强的鲁棒性 ,即... 针对被动方式下鱼雷—目标的制导参量不能精确已知而引起的制导精度差的问题 ,本文研究了一种应用于被动式鱼雷上的自适应变结构制导律 ,并对其进行了理论推导和仿真验证。研究结果表明 :该制导律对干扰和参数摄动具有很强的鲁棒性 ,即使目标机动 ,仍然具有很高的命中精度。该算法实现简单 ,便于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结构控制 制导律 鲁棒性 目标机动 被动式鱼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变结构PSS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于占勋 尹项根 +1 位作者 陈德树 杨德先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67-70,共4页
用工业控制机实现了智能变结构PSS的控制算法,并对单机无穷大系统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智能变结构PSS易于实现,鲁棒性好,能有效地改善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关键词 电力系统稳定器 IVSPSS 发电机 励磁控制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改进趋近律的离散变结构控制方法 被引量:9
17
作者 朱齐丹 吕开东 +2 位作者 李新飞 刘志林 张智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11-1214,共4页
研究了使用离散指数趋近律方法设计的离散时间控制系统中存在的抖振现象。为了减小这种抖振现象,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离散趋近律设计方法,而且给出了趋近律的参数选择原则。仿真结果表明:在使用该改进趋近律方法设计的离散时间变结构控制... 研究了使用离散指数趋近律方法设计的离散时间控制系统中存在的抖振现象。为了减小这种抖振现象,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离散趋近律设计方法,而且给出了趋近律的参数选择原则。仿真结果表明:在使用该改进趋近律方法设计的离散时间变结构控制器的调节下,系统的运动状态最终趋近于原点,还可使系统状态保持步步穿越切换面,提高了控制系统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变结构控制 趋近律 抖振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棒低增益变结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 被引量:6
18
作者 林岩 毛剑琴 操云甫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65-671,共7页
就对象含未建模动态且其建模部分相对阶大于 1时的变结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 VS- MRAC)系统 ,提出了一种鲁棒低增益变结构控制方案 ,特点是系统变结构律在低增益状态下仍可保证所有辅助误差均在有限时间内收敛到零 ,从而提高了系统跟... 就对象含未建模动态且其建模部分相对阶大于 1时的变结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 VS- MRAC)系统 ,提出了一种鲁棒低增益变结构控制方案 ,特点是系统变结构律在低增益状态下仍可保证所有辅助误差均在有限时间内收敛到零 ,从而提高了系统跟踪精度 .此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结构控制 自适应控制 鲁棒控制 切换控制 混合控制 模型参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滑模变结构控制MPPT的三相光伏并网发电系统 被引量:15
19
作者 张云贵 薛向荣 +2 位作者 佟为民 于立业 薛杰荣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89-94,111,共7页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传统外环控制通过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算法给出直流母排参考电压,利用PI调节器调节输出并网有功参考电流。鉴于滑模变结构控制的快速响应和强鲁棒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滑模变结构控制的直接电流MPPT算法。在建立系统稳...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传统外环控制通过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算法给出直流母排参考电压,利用PI调节器调节输出并网有功参考电流。鉴于滑模变结构控制的快速响应和强鲁棒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滑模变结构控制的直接电流MPPT算法。在建立系统稳态模型的基础上,由MPPT控制算法直接给定并网有功参考电流。电流内环为LCL滤波三相电压型逆变器的并网电流、电容电流双环控制系统,在同步旋转坐标系下,分别对d、q轴电流进行解耦控制。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滑模变结构控制策略正确有效,性能优良,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输出能够快速稳定地跟踪阵列最大功率点,并实现单位功率因数运行,同时并网电流质量满足IEEE 929—2000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电池 最大功率点跟踪 滑模控制 变结构控制 并网发电系统 控制系统 同步旋转坐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确定性多变量系统的全程滑态变结构控制方案设计 被引量:25
20
作者 张科 周凤歧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21-224,共4页
为改善变结构控制系统的瞬态性能及提高系统在能达阶段抗参数摄动和外界干扰的能力 ,本文提出了全程滑动模态变结构控制方案 .文中方案使得控制系统一开始就处于所设计的滑动模态上并将其保持 ,解决了以往变结构控制系统中能达阶段的鲁... 为改善变结构控制系统的瞬态性能及提高系统在能达阶段抗参数摄动和外界干扰的能力 ,本文提出了全程滑动模态变结构控制方案 .文中方案使得控制系统一开始就处于所设计的滑动模态上并将其保持 ,解决了以往变结构控制系统中能达阶段的鲁棒性问题 .所构造的控制算法具有计算简单且控制量小的优点 ,易于工程应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结构控制 参数摄动 鲁棒性 多变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