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ediction of upper limit position of bedding separation overlying a coal roadway within an extra-thick coal seam 被引量:5
1
作者 YAN Hong ZHANG Ji-xiong +2 位作者 LI Lin-yue FENG Rui-min LI Tian-to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2期448-460,共13页
Failure of the surrounding rock around a roadway induced by roof separation is one major type of underground roof-fall accidents.This failure can especially be commonly-seen in a bottom-driven roadway within an extra-... Failure of the surrounding rock around a roadway induced by roof separation is one major type of underground roof-fall accidents.This failure can especially be commonly-seen in a bottom-driven roadway within an extra-thick coal seam("bottom-driven roadway"is used throughout for ease of reference),containing weak partings in their roof coal seams.To determine the upper limit position of the roof interlayer separation is the primary premise for roof control.In this study,a mechanical model for predicting the interlayer separation overlying a bottom-driven roadway within an extra-thick coal seam was established and used to deduce the vertical stress,and length,of the elastic,and plastic zones in the rock strata above the wall of the roadway as well as the formulae for calculating the deflection in different regions of rock strata under bearing stress.Also,an approach was proposed,calculating the stratum load,deflection,and limiting span of the upper limit position of the interlayer separation in a thick coal seam.Based on the key strata control theory and its influence of bedding separation,a set of methods judging the upper limit position of the roof interlayer separation were constructed.In addition,the theoretical prediction and field monitoring for the upper limit position of interlayer separation were conducted in a typical roadway.The results obtained by these two methods are consistent,indicating that the methods proposed are conducive to improving roof control in a thick coal sea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tra-thick coal seam bedding separation coal roadway roof fall mechanical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切顶留巷矸石帮变形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孙闯 刘义鹏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8-85,共8页
为解决厚煤层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切顶留巷矸石帮围岩控制难题,首先利用理论分析建立了不同挡矸支护条件下矸石帮位移变化的力学公式,以此为基础提出矸石帮变形控制双策略,减弱矸石帮变形压力和增强矸石帮的抗变形能力;其次利用现场实验设... 为解决厚煤层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切顶留巷矸石帮围岩控制难题,首先利用理论分析建立了不同挡矸支护条件下矸石帮位移变化的力学公式,以此为基础提出矸石帮变形控制双策略,减弱矸石帮变形压力和增强矸石帮的抗变形能力;其次利用现场实验设计两种类别共4组挡矸支护方案,探讨不同支护方案的矸石帮控制效果,验证理论研究成果。结果表明:①增强矸石帮侧顶板支护强度,能减弱矸石帮变形压力;②增架卡兰个数、增加卡兰预紧力、增加卡兰个数、增强U型钢之间的摩擦力等能增加U型钢滑移初始滑移应力,增强矸石帮的抗变形能力;③挡矸支护控制效果为:2副卡兰+单体支柱<2副卡兰+单元支架<2副卡兰+单元支架+呛柱<3副卡兰+单元支架。该研究可为同类条件下切顶留巷矸石帮变形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煤层 切顶留巷 矸石帮 挡矸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托顶煤巷道易片冒顶板变形机理与超前导管预注浆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晓祥 韩文宇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共11页
目的 为探究厚煤层易片冒区域托顶煤巷道顶板变形破坏机理,并对易片冒区托顶煤巷道顶板进行有效控制,方法 以常村煤矿2701工作面皮带运输巷为例,通过等截面梁理论分析托顶煤巷道顶板破断成因,研究托顶煤巷道顶板的稳定性与巷道宽度和顶... 目的 为探究厚煤层易片冒区域托顶煤巷道顶板变形破坏机理,并对易片冒区托顶煤巷道顶板进行有效控制,方法 以常村煤矿2701工作面皮带运输巷为例,通过等截面梁理论分析托顶煤巷道顶板破断成因,研究托顶煤巷道顶板的稳定性与巷道宽度和顶煤强度的关系。通过极限平衡准则得到巷帮位移的计算公式,证明托顶煤巷道具有帮顶协同变形机制。建立托顶煤巷道数值模型,研究巷道埋深、侧压系数、顶煤厚度和顶煤强度与托顶煤巷道围岩稳定性的关系。结果 结果表明:巷道埋深越大,其对托顶煤巷道两帮稳定性的影响越大;侧压系数的增加对巷道两帮和底鼓量的影响更大,对顶板影响较小;顶板下沉量与顶煤厚度呈正相关,底鼓量则与顶煤厚度呈负相关;顶煤强度的增加使巷道顶板下沉量与两帮移近量均近似呈线性减小趋势,底鼓量基本保持不变。结论 通过幂律型流体柱形渗透注浆扩散理论得到超前导管注浆半径,由此提出托顶煤巷道超前导管预注浆帮顶联合控制技术,成功控制易片冒托顶煤巷道顶板冒落问题,可为类似地质条件的托顶煤巷道顶板控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煤层 托顶煤巷道 顶板破断机理 超前导管 注浆 帮顶联合控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倾斜中厚煤层双斜开采顶板垮落堆积与应力演化特征
4
作者 伍永平 许英瑞 +8 位作者 解盘石 王红伟 郎丁 皇甫靖宇 强旭博 杜玉乾 王乐辰 茹笑辉 王正富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26,75,共10页
俯伪斜开采降低工作面倾角能力有限,倾角60°以上急倾斜中厚煤层长壁综合机械化开采方法亟待突破。以华蓥山煤业股份有限公司绿水洞煤矿3212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在俯伪斜开采的基础上提出了双斜开采的采煤方法,并采用物理相似模拟、... 俯伪斜开采降低工作面倾角能力有限,倾角60°以上急倾斜中厚煤层长壁综合机械化开采方法亟待突破。以华蓥山煤业股份有限公司绿水洞煤矿3212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在俯伪斜开采的基础上提出了双斜开采的采煤方法,并采用物理相似模拟、数值模拟等方法,分析了双斜开采顶板破断矸石充填滑移堆积规律及应力演化过程。结果表明:双斜开采工作面布置需要与矿井开采设计相协调,工作面两巷维护难度大,其中回风巷侧受采动应力影响大,而运输巷与工作面支架的协调配合难度大;双斜开采由于其异形采空区顶板结构,垮落步距更大,其矸石垮落堆积呈倒三角形且存在周期性滑移特征,并且由于大块矸石堆积造成工作面上部和中部的非均匀来压现象;双斜开采原岩应力随工作面的推进逐渐增大,工作面倾斜上部、中部、下部来压强度不同,一般倾斜中上部来压大于下部,但倾斜下部支承压力应力集中系数大于工作面中上部,双斜开采顶板应力演化特征受工作面形状和推进距离的影响,并由于巷道调斜角作用,应力释放范围呈现由倾斜上部至下部逐渐变小的非对称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斜开采 急倾斜煤层 中厚煤层 顶板垮落 顶板应力 巷道调斜角 支承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顶板夹煤层巷道变形破坏分析及其控制 被引量:6
5
作者 袁越 张峰彬 +2 位作者 尚玺 刘兆强 彭刚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8-165,共8页
为了探究深部顶板夹煤层软岩巷道大变形破坏问题,以平煤六矿三水平戊二胶带运输巷为工程背景,开展夹煤层巷道围岩破坏分析及控制对策的研究。首先,构建原支护体系组合拱力学模型,推导出直墙半圆拱形巷道稳定判别式;其次,提出“锚网索-梁... 为了探究深部顶板夹煤层软岩巷道大变形破坏问题,以平煤六矿三水平戊二胶带运输巷为工程背景,开展夹煤层巷道围岩破坏分析及控制对策的研究。首先,构建原支护体系组合拱力学模型,推导出直墙半圆拱形巷道稳定判别式;其次,提出“锚网索-梁-注浆-组合砂浆锚索”联合返修控制对策,即沿戊8煤层顶板进行巷道扩刷,采用锚网索、梯子梁完成基本支护,对围岩进行深浅孔注浆加固、顶板及两帮关键部位布置组合砂浆锚索等加强支护,并通过数值模拟分析返修前后应力、位移场分布特征;最后,开展工业性试验,并监测矿压。结果表明:两帮及顶底板最大收敛量分别为93、112 mm,后期变形速率均低于1 mm/d,围岩变形得到有效控制,返修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板 夹煤层 围岩变形破坏 控制方案 软岩巷道 组合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理劣化影响下破碎顶板巷道变形机理及控制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张文龙 龙思晨 +1 位作者 孙思晋 梁子晨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5-60,共6页
为解决层理劣化的破碎顶板下巷道支护难题,以辛置煤矿东四运输延伸巷为工程背景,研究了该巷道层理劣化的顶板变形破坏规律,提出了相应的支护对策,并进行了现场应用。采用FLAC3D中的interface单元,建立了含层理的巷道顶板模型,分析了层... 为解决层理劣化的破碎顶板下巷道支护难题,以辛置煤矿东四运输延伸巷为工程背景,研究了该巷道层理劣化的顶板变形破坏规律,提出了相应的支护对策,并进行了现场应用。采用FLAC3D中的interface单元,建立了含层理的巷道顶板模型,分析了层理影响下破碎顶板变形破坏特征,对比了不同支护方案的巷道围岩变形规律。对层理劣化的顶板,高预应力锚杆能充分提高顶板自承载能力,进而降低锚杆支护密度,既能控制巷道围岩变形,亦能提高掘进速度。最终,将提出的支护对策应用于现场,监测数据表明:该支护对策能保证巷道围岩稳定,且有利于提高巷道掘进速度,对类似的层理劣化的破碎顶板下巷道支护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软”煤层 锚网支护 失稳机理 树脂锚杆 巷道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薄煤层半煤岩巷道切顶成巷矿压规律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贺炳伟 赵云 王波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7-52,共6页
针对禾草沟二号煤矿1105工作面回风巷出现的矿压显现异常、支护困难等现象,结合矿井实际情况,确定采用沿空留巷支护技术。通过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法对切顶成巷矿压规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切顶留巷后,巷道顶板垂直应力明... 针对禾草沟二号煤矿1105工作面回风巷出现的矿压显现异常、支护困难等现象,结合矿井实际情况,确定采用沿空留巷支护技术。通过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法对切顶成巷矿压规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切顶留巷后,巷道顶板垂直应力明显下降,工作面回采过程中,顶板应力变化呈单峰分布,工作面超前支承应力影响范围大于60 m,工作面侧向支承应力影响范围约为60 m,当工作面回采到90 m时,巷道顶板垂直应力变化达到最大。根据矿压监测结果,薄煤层切顶爆破之后,恒阻锚索受力明显减小,成巷效果良好,恒阻锚索和巷道围岩变形均呈现“稳定—快速—缓慢—稳定”的变化趋势。巷道顶底板最大变形位置为巷道中部,顶板在工作面回采110 m后达到稳定状态,底板在工作面回采80 m后达到稳定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煤层 半煤岩巷 切顶卸压 支承压力 矿压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软煤层大巷群卸-注-锚协同防控围岩变形技术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范恺 《矿业安全与环保》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6-82,共7页
为防控松软煤层大巷群在非对称应力作用下发生流变变形,以赵庄煤业三盘区大巷群受采动影响产生持续性变形为研究背景,提出了卸-注-锚协同防控围岩变形新技术。通过开展数值模拟和宽煤柱护巷顶板结构分析,阐明了大巷群应力状态与采空区... 为防控松软煤层大巷群在非对称应力作用下发生流变变形,以赵庄煤业三盘区大巷群受采动影响产生持续性变形为研究背景,提出了卸-注-锚协同防控围岩变形新技术。通过开展数值模拟和宽煤柱护巷顶板结构分析,阐明了大巷群应力状态与采空区顶板的关联性,揭示了爆破裂隙带在阻隔应力传递的作用机制,明确了回采巷道顶板爆破预裂和盘区大巷多层位预裂的理论依据,构建了深-浅孔联合卸压工艺和以锚固-注浆为核心的内外圈协同加固技术,根据理论推演和现场试验确定了爆破预裂参数和注浆参数。工程实践表明:爆破工艺实现了坚硬顶板的充分预裂,锚固-注浆工艺提升了巷道围岩的整体性,3312工作面回采后大巷群顶底板和两帮移近量较小,达到了卸-注-锚协同防控围岩变形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大巷群 顶板预裂 注浆加固 卸压 围岩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煤层综放面切顶留巷关键参数研究及其工程应用
9
作者 马洁腾 张昌锁 +2 位作者 张胜利 张晨 韩秉呈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31-1044,共14页
【目的】解决工作面采用混凝土柔模充填技术沿空留巷后巷道稳定性问题。【方法】采用“柔模充填+聚能爆破预裂技术”。基于工作面顶板覆岩特征,综合运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的方法,结合现场施工条件,确定了切顶高度20.5 m、切顶角度5... 【目的】解决工作面采用混凝土柔模充填技术沿空留巷后巷道稳定性问题。【方法】采用“柔模充填+聚能爆破预裂技术”。基于工作面顶板覆岩特征,综合运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的方法,结合现场施工条件,确定了切顶高度20.5 m、切顶角度5°的深孔预裂爆破方案。【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切顶后煤壁内弹塑性交界线内移,内应力场范围增大,高位砌体梁结构作用明显。随切顶高度的增加,充填体支护阻力和围岩变形量先减小后稳定;随切顶角度的增加,充填体支护阻力和围岩变形量不断增大。现场切顶施工后围岩变形量相比不切顶时顶底板移近量减少了56%,两帮移近量减少了72%,减少了后期维护成本,可为同类条件下煤矿切顶留巷提供经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煤层 沿空留巷 切顶卸压 柔模充填 顶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顶板夹煤层巷道围岩变形破坏机制及控制 被引量:65
10
作者 李为腾 王琦 +5 位作者 李术才 王德超 黄福昌 左金忠 张世国 王洪涛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7-56,共10页
深部矿山顶板夹煤层巷道顶板围岩变形破坏严重,控制难度大。现场探测发现此类巷道围岩具有独特的二分区破裂模式,存在相对独立的巷道周圈松动破裂区和夹煤层界面离层破裂区。建立计算模型,研究了夹煤层厚度、位置和分岔巷道岩柱宽度3个... 深部矿山顶板夹煤层巷道顶板围岩变形破坏严重,控制难度大。现场探测发现此类巷道围岩具有独特的二分区破裂模式,存在相对独立的巷道周圈松动破裂区和夹煤层界面离层破裂区。建立计算模型,研究了夹煤层厚度、位置和分岔巷道岩柱宽度3个因素对巷道关键点位移、塑性区、非对称变形的影响规律,分析了围岩变形破坏机制:夹煤层界面离层破裂区的发展,造成围岩自承结构的失效和自承能力的丧失,破裂区超过支护体系控制范围,最终导致围岩破坏失稳。提出了"内修+外控"的以注为主的非对称联合控制对策,现场试验显示取得了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巷道 顶板夹煤层巷道 变形破坏机制 控制对策 注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巷道冒顶机理与预警方法 被引量:23
11
作者 赵志强 马念杰 +1 位作者 刘洪涛 冯吉成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2期369-376,共8页
顶板灾害是我国煤矿各类灾害中发生频率最高和死亡人数最多的灾害,当前绝大多数顶板灾害事故发生在巷道,尤其是受采动影响的煤层巷道。在分析巷道冒顶事故与围岩体环境之间关系基础上,将煤层巷道冒顶分为围岩主导型和应力主导型两大类型... 顶板灾害是我国煤矿各类灾害中发生频率最高和死亡人数最多的灾害,当前绝大多数顶板灾害事故发生在巷道,尤其是受采动影响的煤层巷道。在分析巷道冒顶事故与围岩体环境之间关系基础上,将煤层巷道冒顶分为围岩主导型和应力主导型两大类型,揭示了裂隙危岩坠落、松散岩体冒落、弱黏结复合顶板垮落、大变形巷道蝶叶型冒顶等煤层巷道冒顶的机理与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巷道冒顶隐患分阶段多层次的全时预警方法与机制,即设计阶段的冒顶隐患远期风险评价、巷道掘进施工阶段的随钻预估、服务周期内的长时临界预警,开发了岩层结构随钻探测仪、顶板多点位移监控器、锚杆锚索工况监测报警仪等用于长时和临界预警的仪器设备,形成的煤层巷道冒顶机理和预警方法与仪器设备将为顶板事故预报预防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 巷道 冒顶 机理 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采巷道顶板大深度切缝后煤柱应力分布特征 被引量:16
12
作者 刘正和 赵阳升 +2 位作者 弓培林 胡耀青 吕兆兴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8-23,共6页
以晋城煤业集团赵庄煤矿3305综采工作面工程地质条件和开采技术条件为背景,应用相似材料模拟和数值模拟方法,深入研究了回采巷道顶板切缝后不同切缝深度与回采巷道煤柱应力相关关系及应力分布特征。研究表明,与不切缝相比,回采巷道顶板... 以晋城煤业集团赵庄煤矿3305综采工作面工程地质条件和开采技术条件为背景,应用相似材料模拟和数值模拟方法,深入研究了回采巷道顶板切缝后不同切缝深度与回采巷道煤柱应力相关关系及应力分布特征。研究表明,与不切缝相比,回采巷道顶板切缝后,随切缝深度增加,垮落高度增加,以切缝高度处为垮落角顶点,顶板垮落角减小,垮落后矸石能够充满采空区并且支撑基本顶,减弱工作面采动应力传递,使煤柱应力降低。煤柱垂直应力峰值、垂直应力峰值位置距回采巷道煤壁距离和距工作面后方的距离与切缝深度成对数关系,煤柱垂直平均应力与切缝深度成非线性反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采巷道顶板 切缝深度 煤柱应力分布 应力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顶卸压自动成巷的离散元数值模拟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杨晓杰 侯定贵 +3 位作者 康欢欢 张民 王嘉敏 马星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4-98,共5页
切顶卸压自动成巷无煤柱开采技术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无煤柱开采新技术,目前,对此技术进行关键参数研究多采用基于连续力学理论的数值模拟方法,难以实现顶板离层与垮落等物理现象的模拟。采用三维离散元软件对浅埋深煤层切顶卸压自动成巷... 切顶卸压自动成巷无煤柱开采技术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无煤柱开采新技术,目前,对此技术进行关键参数研究多采用基于连续力学理论的数值模拟方法,难以实现顶板离层与垮落等物理现象的模拟。采用三维离散元软件对浅埋深煤层切顶卸压自动成巷进行研究,较详细分析了不同切缝高度下采空区上覆顶板岩层应力场与变形移动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离散元法可有效地模拟出上覆岩层的应力场演变过程、块体的位移及岩层跨落;不同顶板预裂切顶高度对顶板顺利切顶成巷有较大影响,切缝应有效切断采空区顶板与留巷顶板间的应力传递。研究结果对切顶卸压自动成巷技术应用过程中参数的研究与分析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深煤层 切顶卸压 自动成巷 超前预裂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本顶断裂形式对倾斜煤层沿空半煤岩巷围岩稳定性影响研究及工程应用 被引量:17
14
作者 高林 刘鹏泽 +2 位作者 张盼栋 吴桂义 康向涛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3-80,共8页
倾斜煤层沿空半煤岩巷由于围岩结构的非对称性和非均质性,受采掘扰动影响,巷道围岩呈现更严重的变形破坏。为揭示不同基本顶断裂形式对倾斜煤层沿空半煤岩巷围岩稳定性的影响规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针对该类巷道4种基本顶断裂形式下巷道... 倾斜煤层沿空半煤岩巷由于围岩结构的非对称性和非均质性,受采掘扰动影响,巷道围岩呈现更严重的变形破坏。为揭示不同基本顶断裂形式对倾斜煤层沿空半煤岩巷围岩稳定性的影响规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针对该类巷道4种基本顶断裂形式下巷道围岩变形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基本顶断裂线位置对该类巷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程度由小到大依次为:采空区侧、煤柱上方、实体煤侧、巷道上方;基本顶断裂线位于采空区侧时,煤柱轴向、横向应力增速均小于其他情况,垂直位移也最小,煤柱变形在允许范围内,可保持后期对顶板的支承能力,对巷道维护最有利。在此基础上,以贵州某矿1511工作面回风巷为工程背景进行了工业试验,通过理论计算和现场钻孔探测综合分析得出,为避免基本顶断裂线位于煤柱上方靠巷道侧,下一步掘进时煤柱宽度应由3 m改为5 m。掘采期间断面检测结果显示,断面最大收缩率为23.3%,最大非对称变形率为5.2%,巷道整体均匀协调变形,进一步验证了研究成果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岩稳定性 半煤岩巷道 基本顶断裂位置 影响规律 沿空掘巷 煤柱宽度 倾斜煤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巷顶板岩层赋存特征及块体梁顶板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李英明 贾安立 马念杰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2014年第6期51-57,共7页
通过煤系地层露头的现场考察研究,揭示了煤巷顶板岩层基本赋存特征,采用数值模拟研究了规则块状赋存顶板稳定性,进而分析总结了煤巷顶板岩层力学结构形式及其稳定性,并对葛泉矿一条轨道巷大青灰岩顶板进行了探测分析及支护应用。结果表... 通过煤系地层露头的现场考察研究,揭示了煤巷顶板岩层基本赋存特征,采用数值模拟研究了规则块状赋存顶板稳定性,进而分析总结了煤巷顶板岩层力学结构形式及其稳定性,并对葛泉矿一条轨道巷大青灰岩顶板进行了探测分析及支护应用。结果表明:煤巷顶板具有层状赋存、受节理裂隙面切割成为不同尺度的块体两个显著特征;规则块状赋存顶板易于形成相互铰接的多块体平衡岩梁结构,属于易于稳定岩层,其中弱面间距与岩层悬露跨度相近情况下,弱面位于巷道跨中位置,岩层和巷道围岩整体的稳定性最差,位于帮角时次之;当弱面间距远小于岩层悬露尺寸时,影响相对较小,岩层和巷道围岩整体比较易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巷道顶板 煤层 弱面 稳定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井厚煤层坚硬顶板强动压巷道围岩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9
16
作者 范明建 林健 +2 位作者 赵忠证 张镇 孟宪志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6-111,共6页
以深井厚煤层坚硬顶板强动压巷道支护为工程背景,在对矿井巷道围岩地质力学测试、初始支护巷道效果评价、回采超前应力监测结果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强动压影响留巷巷道加强支护与坚硬顶板切顶卸压技术相结合的综合围岩控制技术方案,有效... 以深井厚煤层坚硬顶板强动压巷道支护为工程背景,在对矿井巷道围岩地质力学测试、初始支护巷道效果评价、回采超前应力监测结果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强动压影响留巷巷道加强支护与坚硬顶板切顶卸压技术相结合的综合围岩控制技术方案,有效控制了强动压巷道围岩的变形破坏,降低了回采期间巷道维修量,为工作面尾巷的二次复用和矿井安全高效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井 厚煤层坚硬顶板 强动压影响 煤柱留巷 围岩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煤层切顶卸压无煤柱自成巷围岩变形规律研究 被引量:19
17
作者 杨军 周开放 +3 位作者 王亚军 刘斌慧 王宏宇 郭奋超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9-83,共5页
为研究厚煤层切顶卸压无煤柱自成巷道围岩变形规律,以柠条塔煤矿S1201-II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分别采用现场实测和FLAC3D数值模拟计算的方法对巷道顶底板变形及自成巷围岩支承压力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厚煤层切顶卸压自成巷道围岩稳定... 为研究厚煤层切顶卸压无煤柱自成巷道围岩变形规律,以柠条塔煤矿S1201-II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分别采用现场实测和FLAC3D数值模拟计算的方法对巷道顶底板变形及自成巷围岩支承压力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厚煤层切顶卸压自成巷道围岩稳定性分布规律可分为压力变化区、压力趋稳区和压力稳定区三个阶段;在工作面向前推进期间,巷道围岩支承压力最大值达到9.19MPa,稳定值为8.47MPa,支承压力峰值点距离煤壁6~9m;确定滞后工作面200m为保守安全位置,200m后可全部回撤临时加强支护设备;滞后工作面90m之内巷道围岩变形明显,为重点支护区域,以确保生产安全。研究成果在现场实际工程中的成功应用,对于切顶卸压无煤柱自成巷道技术在厚煤层开采中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煤层 切顶卸压 自成巷道 围岩变形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瓦斯松散煤体复合顶煤巷支护参数优化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徐青云 张磊 +2 位作者 鲁杰 李永明 谭云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42-45,共4页
为解决枣园煤矿23081机巷的支护难题,利用FLAC3D软件建立23081机巷模拟模型,模拟分析了巷道支护方案及参数。结果表明23081机巷顶板宜采用长2400mm锚杆,两帮宜采用长2000mm锚杆,锚杆排距600mm;采用长8300mm的锚索对顶板进行加固,锚索间... 为解决枣园煤矿23081机巷的支护难题,利用FLAC3D软件建立23081机巷模拟模型,模拟分析了巷道支护方案及参数。结果表明23081机巷顶板宜采用长2400mm锚杆,两帮宜采用长2000mm锚杆,锚杆排距600mm;采用长8300mm的锚索对顶板进行加固,锚索间距1200mm。实践表明支护系统稳定可靠,达到了预期的支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瓦斯松散煤层 复合顶 煤巷支护 参数优化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巷复合顶板结构对其稳定性影响试验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新年 王景春 +2 位作者 熊咸玉 樊佳伟 沈攀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7-161,167,共6页
煤层巷道复合顶板结构较为复杂,其自身稳定性与岩性、岩层厚度、层数、岩层位置及层间黏结力等因素有关。基于简化的复合顶板组合梁结构力学理论,建立了简化的组合梁力学测试模型,通过不同试验分析复合顶板结构特征对其稳定性的影响,其... 煤层巷道复合顶板结构较为复杂,其自身稳定性与岩性、岩层厚度、层数、岩层位置及层间黏结力等因素有关。基于简化的复合顶板组合梁结构力学理论,建立了简化的组合梁力学测试模型,通过不同试验分析复合顶板结构特征对其稳定性的影响,其目的是为复合顶板稳定性分类及控制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煤巷复合顶板厚度不变时,其自身稳定性随岩层强度提高、硬岩层厚度增加、硬厚岩层到煤层距离的减小及层间黏结力的增大而提高,随分层数的增多而降低,当层数达到4层及以上时,顶板稳定性受其层数变化的影响变小。各因素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岩性>岩层厚度>层数>岩层位置>层间黏结力;强度低、厚度小的软弱薄夹层较其他岩层更易产生应力集中,且破坏早于其他岩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巷道 复合顶板结构 顶板稳定性 模拟试验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采高大断面切眼巷道快速掘进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14
20
作者 胡少轩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33-36,共4页
以三交河煤矿为研究对象,针对矿井掘进巷道断面大、大采高、掘进速度相对较慢的情况,从综掘装备升级、技术参数优化、生产组织优化等方面进行优化改进。主要体现在:实现支护工作机械化,现在的CMM2-15C液压钻车代替过去的MQT-120风动锚... 以三交河煤矿为研究对象,针对矿井掘进巷道断面大、大采高、掘进速度相对较慢的情况,从综掘装备升级、技术参数优化、生产组织优化等方面进行优化改进。主要体现在:实现支护工作机械化,现在的CMM2-15C液压钻车代替过去的MQT-120风动锚杆钻机、MQS-45风动手持锚头,提高了效率,同时提高了施工过程的安全性;支护参数的优化,既节省了支护时间,又节省了材料;采用快速掘进技术之后,日进尺数由4.8m提高至10.2m;通过对快速掘进后的巷道顶板的连续需检测,发现该处巷道顶板稳定,无冒落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掘进 大采高 顶板离层 煤层巷道 液压钻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