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2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综放工作面端头滞后放顶煤技术研究及应用
1
作者
崔永青
赵宝友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共7页
针对厚煤层综放开采过程中回采巷道顶煤无法回收以及过渡支架顶煤损失这一难题,综合运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应用等研究方法,基于端头顶板变形特征,提出了一种安全回收端头顶煤的方法——综放工作面端头滞后放顶煤技术。该方法将...
针对厚煤层综放开采过程中回采巷道顶煤无法回收以及过渡支架顶煤损失这一难题,综合运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应用等研究方法,基于端头顶板变形特征,提出了一种安全回收端头顶煤的方法——综放工作面端头滞后放顶煤技术。该方法将具备放煤功能的端头放煤支架向采空区方向滞后工作面支架2~3 m布置,同时延长转载机和后刮板运输机至端头和端尾放煤支架尾梁下方,并选用具备放煤功能的过渡支架,利用原工作面的运煤设备,回收工作面的顶煤和回采巷道的顶煤;同时还给出了一系列经实践检验有效的诸多端头顶煤助冒放技术,如退锚、破网、气爆致裂、静态膨胀致裂等;该综放工作面端头滞后放顶煤技术在三元煤业的应用效果显著。结果显示,工作面每回采1 m可多回收约72 t端头顶煤资源,工作面的采出率提高了2.5%,实现了回采巷道顶煤及过渡支架顶煤的安全高效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采巷道
过渡支架
端头顶煤
端头放顶煤
放煤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采长工作面以孔代巷瓦斯治理技术研究
2
作者
王广森
孙晨珂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7-104,共8页
目前针对以孔代巷瓦斯抽采技术中钻孔布置参数的研究大多只利用“三带”分布确定钻孔高度,但是对钻孔布置参数中的水平位置和间距的研究较少。针对该问题,以平煤股份15050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采用相似物理模拟实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
目前针对以孔代巷瓦斯抽采技术中钻孔布置参数的研究大多只利用“三带”分布确定钻孔高度,但是对钻孔布置参数中的水平位置和间距的研究较少。针对该问题,以平煤股份15050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采用相似物理模拟实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大采长工作面顶板定向长钻孔布置参数。设计了15050工作面走向及倾向物理相似模拟实验,分析了大采长工作面走向和倾向覆岩垮落特征,得到覆岩垮落带高度为11.5m、裂隙带高度为11.5~52.0m,并确定了工作面采空区瓦斯富集区域,即回风巷附近和工作面附近的裂隙带内,为确定定向长钻孔施工位置指明了方向。为了准确计算对应钻孔的水平位置,依据倾向物理相似模拟研究结果建立了定向长钻孔水平位置计算模型,得到钻孔水平位置计算公式。为了确定钻孔的合理间距,建立了顶板定向长钻孔瓦斯抽采模型,分别模拟无长钻孔抽采和不同钻孔间距抽采时的瓦斯流向及浓度分布状态,确定了合理的钻孔间距为竖直方向5m、水平方向3m。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平均瓦斯抽采体积分数为16.1%,平均抽采纯量为4.1m^(3)/min,上隅角平均瓦斯体积分数为0.43%,实现了以孔代巷治理工作面瓦斯的预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采长工作面
定向长钻孔
覆岩垮落
钻孔参数
裂隙带
垮落带
瓦斯富集区
以孔代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麻地梁煤矿大采高综放工作面主动式超前支护技术应用
3
作者
阚磊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4-54,共11页
针对大采高综放工作面超前液压支架支护存在作业空间受限、劳动强度大等问题,以麻地梁煤矿507工作面辅助运输巷为研究对象,提出采用补强锚杆(索)主动式超前支护代替超前液压支架的支护方案。采用TS−C1201型矿用钻孔成像仪对煤岩体内部...
针对大采高综放工作面超前液压支架支护存在作业空间受限、劳动强度大等问题,以麻地梁煤矿507工作面辅助运输巷为研究对象,提出采用补强锚杆(索)主动式超前支护代替超前液压支架的支护方案。采用TS−C1201型矿用钻孔成像仪对煤岩体内部裂隙进行观测,结果显示507综放工作面回采巷道顶板浅部存在少量纵向裂隙,其余区域裂隙不发育,表明顶板整体完整性良好,具备实施主动式超前支护的条件。结合上述观测结果,设计锚杆(索)主动式超前支护方案:顶板采用“锚杆+锚索+钢带”联合支护,布置7根左旋无纵筋螺纹钢锚杆和3根锚索,配合M3型钢带;左帮布置4根全螺纹锚杆;右帮采用4根玻璃钢锚杆。理论计算结果表明,补强锚杆(索)主动式超前支护提升了支护系统强度,满足巷道超前段支护需求。数值模拟结果表明:507综放工作面回采期间,采用原主动式超前液压支架支护方案,超前工作面10 m范围出现明显的应力集中,垂直方向最大应力为4.5 MPa,顶板最大下沉量约为35 mm;超前工作面30 m范围,垂直方向最大应力约为5.5 MPa。采用锚杆(索)补强支护后,巷道垂直应力小幅度下降,巷道垂直应力场分布得到优化;在超前工作面10~30 m范围顶板最大下沉量无明显变化。可见,采用补强锚杆(索)主动式超前支护代替超前液压支架可满足超前支护要求。工业试验结果表明:补强锚杆(索)受力稳定,约为81 kN;巷道顶底板及两帮最大位移分别为41,37 mm,顶板无离层现象,满足安全生产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采高综放工作面
主动式超前液压支架支护
补强锚杆(索)主动式超前支护
辅助运输巷顶板下沉量
顶板集中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综放回采巷道支护形式选择的距离判别分析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
5
4
作者
刘金海
林大能
刘辉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8,共4页
选择支护形式是综放回采巷道支护设计的重要内容。根据综放回采巷道的围岩特征,以围岩强度、煤层强度、巷道埋深、围岩节理裂隙发育程度、采动影响系数、顶煤厚度、护巷煤柱宽度和断面面积作为支护形式选择的指标,借鉴距离判别分析理论...
选择支护形式是综放回采巷道支护设计的重要内容。根据综放回采巷道的围岩特征,以围岩强度、煤层强度、巷道埋深、围岩节理裂隙发育程度、采动影响系数、顶煤厚度、护巷煤柱宽度和断面面积作为支护形式选择的指标,借鉴距离判别分析理论,建立了综放回采巷道支护形式选择的距离判别分析模型。应用表明:距离判别分析模型选择能力强,识别精度高,是综放回采巷道支护形式选择的一种有效方法。该方法对综放回采巷道围岩道稳定性分类及支护方案选择等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放回采巷道
支护形式
选择
距离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综放调采工作面过老巷技术
被引量:
15
5
作者
马其华
万晓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92-94,共3页
将1301综放面老巷分为两类:大角度老巷和小角度老巷。针对两类老巷的具体生产实际,采用不同的过老巷方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创新性地使用煤作为充填骨料充填小角度老巷,在节省经济成本的同时,改善了煤质,也为综放工作面过老巷的安...
将1301综放面老巷分为两类:大角度老巷和小角度老巷。针对两类老巷的具体生产实际,采用不同的过老巷方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创新性地使用煤作为充填骨料充填小角度老巷,在节省经济成本的同时,改善了煤质,也为综放工作面过老巷的安全生产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放工作面
调采
过老巷
技术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采高综放工作面交叉侧卸配套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
10
6
作者
李明忠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4-98,共5页
针对国内综放开采后部刮板输送机采用端卸,导致工作面机头和机尾部放煤效果差的情况,根据东滩煤矿1306工作面的地质条件,介绍综放工作面交叉侧卸总体配套技术,提出综放工作面后部输送机采用交叉侧卸方式,实现前后部机头、机尾中心距与...
针对国内综放开采后部刮板输送机采用端卸,导致工作面机头和机尾部放煤效果差的情况,根据东滩煤矿1306工作面的地质条件,介绍综放工作面交叉侧卸总体配套技术,提出综放工作面后部输送机采用交叉侧卸方式,实现前后部机头、机尾中心距与中间段中心距一致,介绍了研发的新型综放工作面端头、过渡支架和巷尾支架。试验表明,交叉侧卸方式可改变现有综放工作面端头区的配套模式,能完善综放工作面端头部的支护效果,提高回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采高综放工作面
交叉侧卸
巷尾支架
配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埋厚煤层下分层综放面巷道布置研究
被引量:
4
7
作者
张学亮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50-54,44,共6页
基于神东活鸡兔井浅埋厚煤层下分层综放开采实际,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等方法分析确定下分层巷道布置采用外错布置,合理错距为4 m。通过现场实测巷道使用效果表明,巷道顶板垂直位移最大8 mm、顶板离层量最大8 mm,满足下分层综放工作...
基于神东活鸡兔井浅埋厚煤层下分层综放开采实际,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等方法分析确定下分层巷道布置采用外错布置,合理错距为4 m。通过现场实测巷道使用效果表明,巷道顶板垂直位移最大8 mm、顶板离层量最大8 mm,满足下分层综放工作面安全生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煤层
综放工作面
下分层开采
巷道布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孤岛”综放跨采软岩巷道稳定性分析与控制原则
被引量:
1
8
作者
秦忠诚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0-44,共5页
在分析东滩煤矿 430 3“孤岛”综放面跨采下部 5条软岩巷道的基础上 ,探讨了跨采巷道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及其评价方法 ,研究提出了巷道围岩内外层结构理论及其控制原则 ,为有效控制跨采巷道附加变形 。
关键词
综放面
跨采
支承压力
内层围岩
外层围岩
巷道稳定性
软岩巷道
巷道控制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综放回采巷道围岩稳定性分类的研究
被引量:
26
9
作者
周保生
朱维申
李术才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69-472,共4页
确定了综放回采巷道围岩稳定性的分类指标 ,并用判断矩阵分析法确定了分类指标的权值 ,应用人工神经网络的方法对综放回采巷道围岩稳定性分类进行综合研究 ,将 36条综放回采巷道分为 3个类别 ,并确定了各个类别的聚类中心 .
关键词
综放回采巷道
围岩
稳定性
分类
人工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复采工作面通过条带式残采区覆岩稳定性特征研究
被引量:
5
10
作者
王昆
唐海波
+1 位作者
刘大鹏
徐忠和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11,共5页
为了制定条带式残采区复采的合理开采方式,以西河煤矿3^#煤层条带式残采区为工程背景,采用三维相似模拟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复采工作面通过条带式残采区引起的覆岩运移变形特征和稳定性演化规律。模拟结果表明:当工作面与条带...
为了制定条带式残采区复采的合理开采方式,以西河煤矿3^#煤层条带式残采区为工程背景,采用三维相似模拟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复采工作面通过条带式残采区引起的覆岩运移变形特征和稳定性演化规律。模拟结果表明:当工作面与条带式残采区斜交角度在30°以上时,采场前方覆岩破坏形成的剪切破坏区域和拉伸破坏区域呈现出独立的变化特征,工作面前方煤柱和顶板会对上覆岩层形成有效的支撑作用;旧采残煤复采过程中顶板垮落以分段、分步、局部零星的多次垮落方式为主,工作面整体的矿压显现并不十分强烈。研究表明:复采工作面通过条带式残采区时工作面与巷道呈30°夹角布置是合理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带式残采区
复采工作面
斜交角度
顶板垮落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综放工作面过空巷技术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
49
11
作者
何向宁
陈勇
秦征远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4-130,共7页
针对综放工作面过空巷受到超前采动支承压力影响,造成空巷围岩塑性区和破碎区范围扩大,易引发大面积的冒顶和片帮的问题,采用FLAC3D软件对比分析了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在木垛支护、锚杆支护和高水充填材料充填3种支护方式下的空巷围岩稳定...
针对综放工作面过空巷受到超前采动支承压力影响,造成空巷围岩塑性区和破碎区范围扩大,易引发大面积的冒顶和片帮的问题,采用FLAC3D软件对比分析了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在木垛支护、锚杆支护和高水充填材料充填3种支护方式下的空巷围岩稳定性,得到了3种支护方式下,围岩应力、巷道变形以及塑性区分布特征,最终确定高水材料充填为优选支护方式。基于不同水灰比高水充填材料的性质,确定了高水材料充填施工方案,并进行了综放工作面过空巷充填工业性试验。结果表明,过空巷期间工作面液压支架工作阻力仅增加3.5%,工作面过空巷后,压力恢复到正常值,未出现异常的矿压显现,充填过空巷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放工作面
空巷充填
超前采动
高水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综放工作面过空巷泵送支柱技术
被引量:
14
12
作者
郝玉辉
康官先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1-104,共4页
针对现有工作面过空巷基于传统支护方法,不能较好地适应多变的地质条件的问题,以大同煤矿集团永定庄煤业有限责任公司8103综放工作面为研究背景,通过理论分析综放工作面过空巷基本顶变形特征,提出了综放工作面过空巷泵送支柱技术。数值...
针对现有工作面过空巷基于传统支护方法,不能较好地适应多变的地质条件的问题,以大同煤矿集团永定庄煤业有限责任公司8103综放工作面为研究背景,通过理论分析综放工作面过空巷基本顶变形特征,提出了综放工作面过空巷泵送支柱技术。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着工作面距空巷距离减小,利用泵送支柱支护的空巷围岩垂直应力呈“双峰”-“孤峰”-“双峰”变化,围岩移近量先增大、后趋于稳定,说明泵送支柱能够承受工作面超前支承应力,保证工作面安全通过空巷。该技术在现场得到成功应用,空巷顶底板最大移近量为282mm,两帮最大移近量为152mm,围岩稳定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开采
综放工作面
工作面过空巷
泵送支柱
空巷支护
支柱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综采工作面上覆岩层位移特征相似模拟
被引量:
5
13
作者
徐小奔
胡祖祥
+1 位作者
邢立奋
郝学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5-89,共5页
以淮南矿业集团谢桥矿1232(1)综采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采用相似模拟实验方法,研究了煤层开采过程中上覆岩层位移特征。结果表明:①随着综采工作面不断推进,垮落角基本保持不变,垮落带和断裂带高度逐渐增大,上覆岩层受采动影响不断增大。...
以淮南矿业集团谢桥矿1232(1)综采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采用相似模拟实验方法,研究了煤层开采过程中上覆岩层位移特征。结果表明:①随着综采工作面不断推进,垮落角基本保持不变,垮落带和断裂带高度逐渐增大,上覆岩层受采动影响不断增大。②上覆岩层垂直位移峰值基本位于采空区中部,向两端逐渐减小,上覆岩层垂直位移曲线基本上呈对称分布;随着综采工作面推进距离增大,垂直位移峰值不断增大;随着距煤层距离的增大,上覆岩层垂直位移不断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开采
综采工作面
巷道支护
上覆岩层垂直位移
相似模拟
垮落带
断裂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综放工作面过岩墙技术
被引量:
1
14
作者
林琳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934-937,共4页
根据5 802工作面火成岩墙侵入情况,提出了预掘岩墙空巷的工作面过岩墙技术方案.确定了空巷掘进的时空参数;设计空巷锚杆(索)联合支护方案,采用树脂注浆加固空巷围岩;工作面采用伪斜推进,逐段分区通过岩墙.现场施工结果表明:工作面通过...
根据5 802工作面火成岩墙侵入情况,提出了预掘岩墙空巷的工作面过岩墙技术方案.确定了空巷掘进的时空参数;设计空巷锚杆(索)联合支护方案,采用树脂注浆加固空巷围岩;工作面采用伪斜推进,逐段分区通过岩墙.现场施工结果表明:工作面通过岩墙期间,除局部围岩应力集中明显外,工作面及回采巷道围岩稳定性均得到有效控制,形成了一套快速、安全通过岩墙的技术方案,为其他矿井解决类似问题提供了较好的工程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墙
综放工作面
预掘空巷
围岩加固
锚杆(索)支护
空巷掘进
矿压监测
开采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地面L型钻孔在大采高综放工作面瓦斯治理工作中的探索
被引量:
7
15
作者
李杰
孙珍平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4-68,共5页
通过对目前瓦斯治理方法的对比,结合煤层瓦斯赋存与流动理论、回采工作面矿山压力规律及采场覆岩移动规律、采空区"O"型圈等理论,提出利用地面L型钻孔抽采煤层顶板裂隙带瓦斯的方法,用于缓解低位采空区抽采巷抽采负担,消除安...
通过对目前瓦斯治理方法的对比,结合煤层瓦斯赋存与流动理论、回采工作面矿山压力规律及采场覆岩移动规律、采空区"O"型圈等理论,提出利用地面L型钻孔抽采煤层顶板裂隙带瓦斯的方法,用于缓解低位采空区抽采巷抽采负担,消除安全隐患。实践表明:地面L型钻孔使低位采空区抽采巷平均浓度由4.43%降低到3.37%,降低了24%,治理效果明显,该方法能为大采高综放工作面瓦斯治理工作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采高综放工作面
低位采空区抽采巷
地面L型钻孔
瓦斯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采高综放窄煤柱回采巷道围岩控制技术及效果分析
被引量:
18
16
作者
范华霄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4-97,101,共5页
为了实现塔山煤矿8101大采高综放工作面5101辅运回风巷侧小煤柱的稳定与巷道安全的目的,基于该巷道生产地质条件,利用现有巷道支护理论与围岩控制技术,对5101辅运回风巷采用锚网索加强支护与超前支护,利用顶板钻孔水压致裂方法对基本顶...
为了实现塔山煤矿8101大采高综放工作面5101辅运回风巷侧小煤柱的稳定与巷道安全的目的,基于该巷道生产地质条件,利用现有巷道支护理论与围岩控制技术,对5101辅运回风巷采用锚网索加强支护与超前支护,利用顶板钻孔水压致裂方法对基本顶关键岩层进行超前处理,并对小煤柱进行注浆加固处理。实践结果表明,对5101辅运回风巷采取的围岩控制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支护效果,能够保证8 m窄煤柱的稳定和工作面的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放工作面
大采高
窄煤柱
沿空掘巷
围岩控制
巷道支护
超前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深井厚煤层综放工作面顶板运动与沿空巷道围岩变形动态响应关系
被引量:
13
17
作者
卜滕滕
《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6-54,共9页
针对深井厚煤层综放工作面沿空巷道围岩控制困难的问题,以新河煤矿5302工作面沿空巷道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现场实测、微震监测等手段研究了巷道变形和顶板运动的动态响应关系,重构了工作面顶板破断过程,分析了回采巷道变形特征,...
针对深井厚煤层综放工作面沿空巷道围岩控制困难的问题,以新河煤矿5302工作面沿空巷道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现场实测、微震监测等手段研究了巷道变形和顶板运动的动态响应关系,重构了工作面顶板破断过程,分析了回采巷道变形特征,建立了回采巷道受力模型,确立了顶板破断与巷道变形的对应关系,得出以下主要结论:5302工作面顶板破断过程存在"大小周期"现象,顶板最大破断高度为70 m,高位岩层(中位基本顶和高位基本顶)的破断是沿空巷道变形加剧的主要原因;在顶板初次破断周期内,巷道围岩变形随着顶板破断高度的增加而持续增加,在周期破断过程中,巷道围岩变形不会持续增加,而是在一个范围内周期性地上下波动;高位岩层破断致使两帮移近量和顶板下沉量达到峰值,但两帮和顶板变形峰值响应的时机不同,两帮移近量峰值显现滞后于高位岩层破断位置,顶板下沉量峰值显现超前于高位岩层破断位置。研究揭示了深井厚煤层沿空巷道围岩变形与顶板岩层运动间的对应关系,可为其围岩控制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综放工作面
沿空巷道
顶板运动
巷道变形
动态响应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综放工作面煤柱周围应力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
6
18
作者
刘明
曹民远
李波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4-108,113,共6页
对高瓦斯及断层赋存的综放工作面来说,合理宽度的留设煤柱不仅可以起到支撑上覆岩层压力的作用,还能隔绝采空区瓦斯,减少瓦斯扩散。但目前缺乏对不同煤柱合理留设宽度条件下围岩应力分布特征的研究,同时不同矿井影响煤柱宽度的因素各异...
对高瓦斯及断层赋存的综放工作面来说,合理宽度的留设煤柱不仅可以起到支撑上覆岩层压力的作用,还能隔绝采空区瓦斯,减少瓦斯扩散。但目前缺乏对不同煤柱合理留设宽度条件下围岩应力分布特征的研究,同时不同矿井影响煤柱宽度的因素各异,造成煤柱留设宽度的计算依据难以准确确定。针对上述问题,以屯宝煤矿综放工作面M9-10煤层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计算方式得到煤柱留设宽度的最小值,采用数值模拟方式对M9-10煤层不同宽度的煤柱周围应力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煤柱的合理留设宽度为30~40m;煤柱内的水平应力随着煤柱宽度加大趋向于采空区侧,说明加大煤柱宽度可以转移水平应力对巷道的影响,从而提高巷道稳定性;煤柱垂直应力具有双波峰特征,巷道侧和采空区侧垂直应力峰值与应力集中系数均随煤柱宽度的加大而降低;巷道侧应力峰值在距巷道2.5m处,之后随着距巷道距离的增加,垂直应力先急速减小,然后缓慢增加,在采空区侧出现应力峰值后缓慢减小。为验证40m煤柱宽度的合理性,在该综放工作面进行钻孔应力及瓦斯浓度现场监测,结果表明,40m煤柱留设宽度能够满足巷道支护强度和瓦斯扩散实际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深部开采
综放工作面
巷道支护
瓦斯管控
留设煤柱
煤柱宽度
小煤柱
围岩应力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三软”地层综放面巷道变形规律研究
被引量:
4
19
作者
李文平
高兆利
《煤矿开采》
2007年第3期64-66,共3页
通过对北皂煤矿四采区4402综放面上下巷变形全程详细观测,得出了在工作面不同推进阶段巷道的变形规律,分析了巷道变形的力学机理,提出了巷道支护的技术对策。
关键词
三软地层
综放面巷道
变形规律
力学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近距离煤层综放工作面覆岩稳定性分析及巷道布置优化
被引量:
5
20
作者
黄海龙
冯宇峰
《中国煤炭》
2020年第10期96-101,共6页
为保障近距离采空区下特厚煤层安全开采,以西部某矿实际开采条件为工程背景,采用数值模拟和现场实践的方法,分析了近距离煤层综放工作面覆岩空间结构的稳定性,并据此对巷道布置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3-5号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回采可...
为保障近距离采空区下特厚煤层安全开采,以西部某矿实际开采条件为工程背景,采用数值模拟和现场实践的方法,分析了近距离煤层综放工作面覆岩空间结构的稳定性,并据此对巷道布置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3-5号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回采可导致上覆50 m厚的覆岩关键层破断,致使工作面发生大面积来压;为有效避开近距离上煤层遗留区段煤柱集中应力的影响,下煤层工作面回采巷道需内错布置。现场实践证明,内错35.4 m时,动压显现明显减少,可以保证矿井安全开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煤层
综放工作面
覆岩稳定性
巷道布置
特厚煤层
动压显现
安全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综放工作面端头滞后放顶煤技术研究及应用
1
作者
崔永青
赵宝友
机构
山西三元煤业股份有限公司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力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174116)。
文摘
针对厚煤层综放开采过程中回采巷道顶煤无法回收以及过渡支架顶煤损失这一难题,综合运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应用等研究方法,基于端头顶板变形特征,提出了一种安全回收端头顶煤的方法——综放工作面端头滞后放顶煤技术。该方法将具备放煤功能的端头放煤支架向采空区方向滞后工作面支架2~3 m布置,同时延长转载机和后刮板运输机至端头和端尾放煤支架尾梁下方,并选用具备放煤功能的过渡支架,利用原工作面的运煤设备,回收工作面的顶煤和回采巷道的顶煤;同时还给出了一系列经实践检验有效的诸多端头顶煤助冒放技术,如退锚、破网、气爆致裂、静态膨胀致裂等;该综放工作面端头滞后放顶煤技术在三元煤业的应用效果显著。结果显示,工作面每回采1 m可多回收约72 t端头顶煤资源,工作面的采出率提高了2.5%,实现了回采巷道顶煤及过渡支架顶煤的安全高效回收。
关键词
回采巷道
过渡支架
端头顶煤
端头放顶煤
放煤支架
Keywords
mining
roadway
transition support
top coal at
face
ends
top coal
caving
at
face
ends
top-coal
caving
support
分类号
TD823 [矿业工程—煤矿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采长工作面以孔代巷瓦斯治理技术研究
2
作者
王广森
孙晨珂
机构
郑州慧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院
出处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7-104,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2004286)。
文摘
目前针对以孔代巷瓦斯抽采技术中钻孔布置参数的研究大多只利用“三带”分布确定钻孔高度,但是对钻孔布置参数中的水平位置和间距的研究较少。针对该问题,以平煤股份15050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采用相似物理模拟实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大采长工作面顶板定向长钻孔布置参数。设计了15050工作面走向及倾向物理相似模拟实验,分析了大采长工作面走向和倾向覆岩垮落特征,得到覆岩垮落带高度为11.5m、裂隙带高度为11.5~52.0m,并确定了工作面采空区瓦斯富集区域,即回风巷附近和工作面附近的裂隙带内,为确定定向长钻孔施工位置指明了方向。为了准确计算对应钻孔的水平位置,依据倾向物理相似模拟研究结果建立了定向长钻孔水平位置计算模型,得到钻孔水平位置计算公式。为了确定钻孔的合理间距,建立了顶板定向长钻孔瓦斯抽采模型,分别模拟无长钻孔抽采和不同钻孔间距抽采时的瓦斯流向及浓度分布状态,确定了合理的钻孔间距为竖直方向5m、水平方向3m。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平均瓦斯抽采体积分数为16.1%,平均抽采纯量为4.1m^(3)/min,上隅角平均瓦斯体积分数为0.43%,实现了以孔代巷治理工作面瓦斯的预期效果。
关键词
大采长工作面
定向长钻孔
覆岩垮落
钻孔参数
裂隙带
垮落带
瓦斯富集区
以孔代巷
Keywords
large
mining
height working
face
directional long borehole
overburden collapse
borehole parameters
fracture zone
caving
zone
gas enrichment area
replacing
roadway
with borehol
分类号
TD712.6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麻地梁煤矿大采高综放工作面主动式超前支护技术应用
3
作者
阚磊
机构
内蒙古智能煤炭有限责任公司麻地梁煤矿
出处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4-54,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874283)。
文摘
针对大采高综放工作面超前液压支架支护存在作业空间受限、劳动强度大等问题,以麻地梁煤矿507工作面辅助运输巷为研究对象,提出采用补强锚杆(索)主动式超前支护代替超前液压支架的支护方案。采用TS−C1201型矿用钻孔成像仪对煤岩体内部裂隙进行观测,结果显示507综放工作面回采巷道顶板浅部存在少量纵向裂隙,其余区域裂隙不发育,表明顶板整体完整性良好,具备实施主动式超前支护的条件。结合上述观测结果,设计锚杆(索)主动式超前支护方案:顶板采用“锚杆+锚索+钢带”联合支护,布置7根左旋无纵筋螺纹钢锚杆和3根锚索,配合M3型钢带;左帮布置4根全螺纹锚杆;右帮采用4根玻璃钢锚杆。理论计算结果表明,补强锚杆(索)主动式超前支护提升了支护系统强度,满足巷道超前段支护需求。数值模拟结果表明:507综放工作面回采期间,采用原主动式超前液压支架支护方案,超前工作面10 m范围出现明显的应力集中,垂直方向最大应力为4.5 MPa,顶板最大下沉量约为35 mm;超前工作面30 m范围,垂直方向最大应力约为5.5 MPa。采用锚杆(索)补强支护后,巷道垂直应力小幅度下降,巷道垂直应力场分布得到优化;在超前工作面10~30 m范围顶板最大下沉量无明显变化。可见,采用补强锚杆(索)主动式超前支护代替超前液压支架可满足超前支护要求。工业试验结果表明:补强锚杆(索)受力稳定,约为81 kN;巷道顶底板及两帮最大位移分别为41,37 mm,顶板无离层现象,满足安全生产需求。
关键词
大采高综放工作面
主动式超前液压支架支护
补强锚杆(索)主动式超前支护
辅助运输巷顶板下沉量
顶板集中应力
Keywords
fully mechanized top-coal
caving
face
with large
mining
height
active advanced hydraulic support
reinforcement anchor cable active advanced support
roof subsidence of auxiliary transport
roadway
concentrated stress in the roof
分类号
TD353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综放回采巷道支护形式选择的距离判别分析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
5
4
作者
刘金海
林大能
刘辉
机构
湖南科技大学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出处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8,共4页
基金
湖南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05sk2008)
文摘
选择支护形式是综放回采巷道支护设计的重要内容。根据综放回采巷道的围岩特征,以围岩强度、煤层强度、巷道埋深、围岩节理裂隙发育程度、采动影响系数、顶煤厚度、护巷煤柱宽度和断面面积作为支护形式选择的指标,借鉴距离判别分析理论,建立了综放回采巷道支护形式选择的距离判别分析模型。应用表明:距离判别分析模型选择能力强,识别精度高,是综放回采巷道支护形式选择的一种有效方法。该方法对综放回采巷道围岩道稳定性分类及支护方案选择等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综放回采巷道
支护形式
选择
距离判别分析
Keywords
mining
roadway
in fully mechanized
caving
face
support pattern
selection
distance discriminant analysis
分类号
TD353.6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综放调采工作面过老巷技术
被引量:
15
5
作者
马其华
万晓
机构
山东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出处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92-94,共3页
文摘
将1301综放面老巷分为两类:大角度老巷和小角度老巷。针对两类老巷的具体生产实际,采用不同的过老巷方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创新性地使用煤作为充填骨料充填小角度老巷,在节省经济成本的同时,改善了煤质,也为综放工作面过老巷的安全生产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关键词
综放工作面
调采
过老巷
技术措施
Keywords
sublevel
caving
working
face
adjusting
mining
passing the used
roadway
technical measures
分类号
TD822.2 [矿业工程—煤矿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采高综放工作面交叉侧卸配套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
10
6
作者
李明忠
机构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采设计事业部
出处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4-98,共5页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资助项目(2012AA06A407)
文摘
针对国内综放开采后部刮板输送机采用端卸,导致工作面机头和机尾部放煤效果差的情况,根据东滩煤矿1306工作面的地质条件,介绍综放工作面交叉侧卸总体配套技术,提出综放工作面后部输送机采用交叉侧卸方式,实现前后部机头、机尾中心距与中间段中心距一致,介绍了研发的新型综放工作面端头、过渡支架和巷尾支架。试验表明,交叉侧卸方式可改变现有综放工作面端头区的配套模式,能完善综放工作面端头部的支护效果,提高回收率。
关键词
大采高综放工作面
交叉侧卸
巷尾支架
配套技术
Keywords
high cutting fully mechanized top coal
caving
mining
face
cross side unloading
roadway
end support
matched technology
分类号
TD355.4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埋厚煤层下分层综放面巷道布置研究
被引量:
4
7
作者
张学亮
机构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采设计事业部
出处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50-54,44,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5150413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基金(2015ZYJ001)
文摘
基于神东活鸡兔井浅埋厚煤层下分层综放开采实际,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等方法分析确定下分层巷道布置采用外错布置,合理错距为4 m。通过现场实测巷道使用效果表明,巷道顶板垂直位移最大8 mm、顶板离层量最大8 mm,满足下分层综放工作面安全生产要求。
关键词
浅埋煤层
综放工作面
下分层开采
巷道布置
Keywords
shallow seam
fully mechanized
caving
face
lower slice
mining
roadway
layout
分类号
TD353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孤岛”综放跨采软岩巷道稳定性分析与控制原则
被引量:
1
8
作者
秦忠诚
机构
山东科技大学
出处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0-44,共5页
文摘
在分析东滩煤矿 430 3“孤岛”综放面跨采下部 5条软岩巷道的基础上 ,探讨了跨采巷道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及其评价方法 ,研究提出了巷道围岩内外层结构理论及其控制原则 ,为有效控制跨采巷道附加变形 。
关键词
综放面
跨采
支承压力
内层围岩
外层围岩
巷道稳定性
软岩巷道
巷道控制原则
Keywords
fully mechanized
mining
face
with sublevel
caving
over-
roadway
extraction
abutment pressure
internal surrounding rock
external surrounding rock
roadway
stability
分类号
TD322.4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综放回采巷道围岩稳定性分类的研究
被引量:
26
9
作者
周保生
朱维申
李术才
机构
深圳市天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出处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69-472,共4页
文摘
确定了综放回采巷道围岩稳定性的分类指标 ,并用判断矩阵分析法确定了分类指标的权值 ,应用人工神经网络的方法对综放回采巷道围岩稳定性分类进行综合研究 ,将 36条综放回采巷道分为 3个类别 ,并确定了各个类别的聚类中心 .
关键词
综放回采巷道
围岩
稳定性
分类
人工神经网络
Keywords
mining
roadway
for fully mechanized sublevel
caving
face
stability classificatio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分类号
TD322.4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复采工作面通过条带式残采区覆岩稳定性特征研究
被引量:
5
10
作者
王昆
唐海波
刘大鹏
徐忠和
机构
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
煤炭工业太原设计研究院
出处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11,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1261102)
文摘
为了制定条带式残采区复采的合理开采方式,以西河煤矿3^#煤层条带式残采区为工程背景,采用三维相似模拟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复采工作面通过条带式残采区引起的覆岩运移变形特征和稳定性演化规律。模拟结果表明:当工作面与条带式残采区斜交角度在30°以上时,采场前方覆岩破坏形成的剪切破坏区域和拉伸破坏区域呈现出独立的变化特征,工作面前方煤柱和顶板会对上覆岩层形成有效的支撑作用;旧采残煤复采过程中顶板垮落以分段、分步、局部零星的多次垮落方式为主,工作面整体的矿压显现并不十分强烈。研究表明:复采工作面通过条带式残采区时工作面与巷道呈30°夹角布置是合理可行的。
关键词
条带式残采区
复采工作面
斜交角度
顶板垮落
稳定性
Keywords
roadway
residual
mining
area
re-
mining
face
oblique angle
roof
caving
stability
分类号
TD322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综放工作面过空巷技术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
49
11
作者
何向宁
陈勇
秦征远
机构
江苏博厦矿山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矿业大学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4-130,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资助项目(51504246)
文摘
针对综放工作面过空巷受到超前采动支承压力影响,造成空巷围岩塑性区和破碎区范围扩大,易引发大面积的冒顶和片帮的问题,采用FLAC3D软件对比分析了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在木垛支护、锚杆支护和高水充填材料充填3种支护方式下的空巷围岩稳定性,得到了3种支护方式下,围岩应力、巷道变形以及塑性区分布特征,最终确定高水材料充填为优选支护方式。基于不同水灰比高水充填材料的性质,确定了高水材料充填施工方案,并进行了综放工作面过空巷充填工业性试验。结果表明,过空巷期间工作面液压支架工作阻力仅增加3.5%,工作面过空巷后,压力恢复到正常值,未出现异常的矿压显现,充填过空巷效果良好。
关键词
综放工作面
空巷充填
超前采动
高水材料
Keywords
fully-mechanized top coal
caving
mining
face
backfill of mine abandoned
roadway
advanced
mining
high water content material
分类号
TD35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综放工作面过空巷泵送支柱技术
被引量:
14
12
作者
郝玉辉
康官先
机构
大同煤矿集团永定庄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太原理工大学采煤工艺研究所
出处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1-104,共4页
基金
山西省自然基金面上项目(201601D102038)
文摘
针对现有工作面过空巷基于传统支护方法,不能较好地适应多变的地质条件的问题,以大同煤矿集团永定庄煤业有限责任公司8103综放工作面为研究背景,通过理论分析综放工作面过空巷基本顶变形特征,提出了综放工作面过空巷泵送支柱技术。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着工作面距空巷距离减小,利用泵送支柱支护的空巷围岩垂直应力呈“双峰”-“孤峰”-“双峰”变化,围岩移近量先增大、后趋于稳定,说明泵送支柱能够承受工作面超前支承应力,保证工作面安全通过空巷。该技术在现场得到成功应用,空巷顶底板最大移近量为282mm,两帮最大移近量为152mm,围岩稳定性较好。
关键词
煤炭开采
综放工作面
工作面过空巷
泵送支柱
空巷支护
支柱支护
Keywords
coal
mining
fully mechanized
caving
face
working
face
passing through abandoned
roadway
pumping pillar
abandoned
roadway
support
pillar support
分类号
TD353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综采工作面上覆岩层位移特征相似模拟
被引量:
5
13
作者
徐小奔
胡祖祥
邢立奋
郝学
机构
安徽理工大学煤矿安全高效开采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安徽理工大学能源与安全学院
山西平遥县兴盛煤化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5-89,共5页
基金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808085ME159)
文摘
以淮南矿业集团谢桥矿1232(1)综采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采用相似模拟实验方法,研究了煤层开采过程中上覆岩层位移特征。结果表明:①随着综采工作面不断推进,垮落角基本保持不变,垮落带和断裂带高度逐渐增大,上覆岩层受采动影响不断增大。②上覆岩层垂直位移峰值基本位于采空区中部,向两端逐渐减小,上覆岩层垂直位移曲线基本上呈对称分布;随着综采工作面推进距离增大,垂直位移峰值不断增大;随着距煤层距离的增大,上覆岩层垂直位移不断减小。
关键词
煤炭开采
综采工作面
巷道支护
上覆岩层垂直位移
相似模拟
垮落带
断裂带
Keywords
coal
mining
fully mechanized
mining
face
roadway
support
overburden displacement
similar simulation
caving
zone
fault zone
分类号
TD325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综放工作面过岩墙技术
被引量:
1
14
作者
林琳
机构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矿业学院
出处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934-937,共4页
文摘
根据5 802工作面火成岩墙侵入情况,提出了预掘岩墙空巷的工作面过岩墙技术方案.确定了空巷掘进的时空参数;设计空巷锚杆(索)联合支护方案,采用树脂注浆加固空巷围岩;工作面采用伪斜推进,逐段分区通过岩墙.现场施工结果表明:工作面通过岩墙期间,除局部围岩应力集中明显外,工作面及回采巷道围岩稳定性均得到有效控制,形成了一套快速、安全通过岩墙的技术方案,为其他矿井解决类似问题提供了较好的工程借鉴.
关键词
岩墙
综放工作面
预掘空巷
围岩加固
锚杆(索)支护
空巷掘进
矿压监测
开采影响
Keywords
dyke
fully mechanized
caving
face
pre-excavation of abandoned
roadway
surrounding rock reinforcement
bolt(cable) support
abandoned
roadway
excavation
ground pressure monitoring
mining
effect
分类号
N5 [自然科学总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面L型钻孔在大采高综放工作面瓦斯治理工作中的探索
被引量:
7
15
作者
李杰
孙珍平
机构
煤科集团沈阳研究院有限公司
煤矿安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4-68,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574148)
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项目(2012YQ24012705)
科技部国际合作专项项目(2015DFA61250)
文摘
通过对目前瓦斯治理方法的对比,结合煤层瓦斯赋存与流动理论、回采工作面矿山压力规律及采场覆岩移动规律、采空区"O"型圈等理论,提出利用地面L型钻孔抽采煤层顶板裂隙带瓦斯的方法,用于缓解低位采空区抽采巷抽采负担,消除安全隐患。实践表明:地面L型钻孔使低位采空区抽采巷平均浓度由4.43%降低到3.37%,降低了24%,治理效果明显,该方法能为大采高综放工作面瓦斯治理工作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大采高综放工作面
低位采空区抽采巷
地面L型钻孔
瓦斯治理
Keywords
fully mechanized
caving
face
with large
mining
height
low position goaf drainage
roadway
ground L-type borehole
gas control
分类号
X936 [环境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采高综放窄煤柱回采巷道围岩控制技术及效果分析
被引量:
18
16
作者
范华霄
机构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潘家窑煤矿
出处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4-97,101,共5页
文摘
为了实现塔山煤矿8101大采高综放工作面5101辅运回风巷侧小煤柱的稳定与巷道安全的目的,基于该巷道生产地质条件,利用现有巷道支护理论与围岩控制技术,对5101辅运回风巷采用锚网索加强支护与超前支护,利用顶板钻孔水压致裂方法对基本顶关键岩层进行超前处理,并对小煤柱进行注浆加固处理。实践结果表明,对5101辅运回风巷采取的围岩控制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支护效果,能够保证8 m窄煤柱的稳定和工作面的安全生产。
关键词
综放工作面
大采高
窄煤柱
沿空掘巷
围岩控制
巷道支护
超前支护
Keywords
fully mechanized coal working
face
top coal
caving
with great
mining
height
narrow coal pillar
gob-side entry driving
surrounding rock control
roadway
support
forepole
分类号
TD353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深井厚煤层综放工作面顶板运动与沿空巷道围岩变形动态响应关系
被引量:
13
17
作者
卜滕滕
机构
中煤科工集团常州研究院有限公司
天地(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6-54,共9页
文摘
针对深井厚煤层综放工作面沿空巷道围岩控制困难的问题,以新河煤矿5302工作面沿空巷道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现场实测、微震监测等手段研究了巷道变形和顶板运动的动态响应关系,重构了工作面顶板破断过程,分析了回采巷道变形特征,建立了回采巷道受力模型,确立了顶板破断与巷道变形的对应关系,得出以下主要结论:5302工作面顶板破断过程存在"大小周期"现象,顶板最大破断高度为70 m,高位岩层(中位基本顶和高位基本顶)的破断是沿空巷道变形加剧的主要原因;在顶板初次破断周期内,巷道围岩变形随着顶板破断高度的增加而持续增加,在周期破断过程中,巷道围岩变形不会持续增加,而是在一个范围内周期性地上下波动;高位岩层破断致使两帮移近量和顶板下沉量达到峰值,但两帮和顶板变形峰值响应的时机不同,两帮移近量峰值显现滞后于高位岩层破断位置,顶板下沉量峰值显现超前于高位岩层破断位置。研究揭示了深井厚煤层沿空巷道围岩变形与顶板岩层运动间的对应关系,可为其围岩控制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深部综放工作面
沿空巷道
顶板运动
巷道变形
动态响应关系
Keywords
fully mechanized top coal
caving
face
in deep mine
gob side entry
movement of overlying strata
deformation of
roadway
surrounding rock
dynamic response relationship
分类号
TD322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综放工作面煤柱周围应力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
6
18
作者
刘明
曹民远
李波
机构
神华新疆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屯宝煤矿
出处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4-108,113,共6页
文摘
对高瓦斯及断层赋存的综放工作面来说,合理宽度的留设煤柱不仅可以起到支撑上覆岩层压力的作用,还能隔绝采空区瓦斯,减少瓦斯扩散。但目前缺乏对不同煤柱合理留设宽度条件下围岩应力分布特征的研究,同时不同矿井影响煤柱宽度的因素各异,造成煤柱留设宽度的计算依据难以准确确定。针对上述问题,以屯宝煤矿综放工作面M9-10煤层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计算方式得到煤柱留设宽度的最小值,采用数值模拟方式对M9-10煤层不同宽度的煤柱周围应力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煤柱的合理留设宽度为30~40m;煤柱内的水平应力随着煤柱宽度加大趋向于采空区侧,说明加大煤柱宽度可以转移水平应力对巷道的影响,从而提高巷道稳定性;煤柱垂直应力具有双波峰特征,巷道侧和采空区侧垂直应力峰值与应力集中系数均随煤柱宽度的加大而降低;巷道侧应力峰值在距巷道2.5m处,之后随着距巷道距离的增加,垂直应力先急速减小,然后缓慢增加,在采空区侧出现应力峰值后缓慢减小。为验证40m煤柱宽度的合理性,在该综放工作面进行钻孔应力及瓦斯浓度现场监测,结果表明,40m煤柱留设宽度能够满足巷道支护强度和瓦斯扩散实际要求。
关键词
煤炭深部开采
综放工作面
巷道支护
瓦斯管控
留设煤柱
煤柱宽度
小煤柱
围岩应力分布
Keywords
deep coal
mining
fully mechanized
caving
face
roadway
support
gas control
reserved coal pillar
coal pillar width
small coal pillar
surround rock stress distribution
分类号
TD713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软”地层综放面巷道变形规律研究
被引量:
4
19
作者
李文平
高兆利
机构
龙口矿业集团公司
出处
《煤矿开采》
2007年第3期64-66,共3页
文摘
通过对北皂煤矿四采区4402综放面上下巷变形全程详细观测,得出了在工作面不同推进阶段巷道的变形规律,分析了巷道变形的力学机理,提出了巷道支护的技术对策。
关键词
三软地层
综放面巷道
变形规律
力学机理
Keywords
soft roof, soft coal and soft floor
roadway in full-mechanized caving mining face
distortion rule
mechanics mechanism
分类号
TD322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近距离煤层综放工作面覆岩稳定性分析及巷道布置优化
被引量:
5
20
作者
黄海龙
冯宇峰
机构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应急管理部信息研究院
出处
《中国煤炭》
2020年第10期96-101,共6页
文摘
为保障近距离采空区下特厚煤层安全开采,以西部某矿实际开采条件为工程背景,采用数值模拟和现场实践的方法,分析了近距离煤层综放工作面覆岩空间结构的稳定性,并据此对巷道布置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3-5号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回采可导致上覆50 m厚的覆岩关键层破断,致使工作面发生大面积来压;为有效避开近距离上煤层遗留区段煤柱集中应力的影响,下煤层工作面回采巷道需内错布置。现场实践证明,内错35.4 m时,动压显现明显减少,可以保证矿井安全开采。
关键词
近距离煤层
综放工作面
覆岩稳定性
巷道布置
特厚煤层
动压显现
安全开采
Keywords
close-distance coal seams
fully mechanized
caving
face
stability of overburden
roadway
layout
extra-thick coal seam
dynamic pressure behavior
safe
mining
分类号
TD323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TD263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综放工作面端头滞后放顶煤技术研究及应用
崔永青
赵宝友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大采长工作面以孔代巷瓦斯治理技术研究
王广森
孙晨珂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麻地梁煤矿大采高综放工作面主动式超前支护技术应用
阚磊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综放回采巷道支护形式选择的距离判别分析方法及应用
刘金海
林大能
刘辉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综放调采工作面过老巷技术
马其华
万晓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0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大采高综放工作面交叉侧卸配套技术及应用
李明忠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浅埋厚煤层下分层综放面巷道布置研究
张学亮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6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孤岛”综放跨采软岩巷道稳定性分析与控制原则
秦忠诚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0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综放回采巷道围岩稳定性分类的研究
周保生
朱维申
李术才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
2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复采工作面通过条带式残采区覆岩稳定性特征研究
王昆
唐海波
刘大鹏
徐忠和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2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综放工作面过空巷技术研究及应用
何向宁
陈勇
秦征远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
4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综放工作面过空巷泵送支柱技术
郝玉辉
康官先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9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综采工作面上覆岩层位移特征相似模拟
徐小奔
胡祖祥
邢立奋
郝学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综放工作面过岩墙技术
林琳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地面L型钻孔在大采高综放工作面瓦斯治理工作中的探索
李杰
孙珍平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大采高综放窄煤柱回采巷道围岩控制技术及效果分析
范华霄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8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深井厚煤层综放工作面顶板运动与沿空巷道围岩变形动态响应关系
卜滕滕
《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1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综放工作面煤柱周围应力分布特征研究
刘明
曹民远
李波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0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三软”地层综放面巷道变形规律研究
李文平
高兆利
《煤矿开采》
2007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近距离煤层综放工作面覆岩稳定性分析及巷道布置优化
黄海龙
冯宇峰
《中国煤炭》
202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