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2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armonic Impedance Modeling and Oscillation Analysis of 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
1
作者 Wang Yuhong Chen Wensheng +2 位作者 Gao Shilin Liao Jianquan Cheng Yangfan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755-2770,共16页
To facilitate rapid analysis of the oscillation stability mechanism in 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based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MMC-HVDC)systems and streamline the simulation process for determining MMC impedanc... To facilitate rapid analysis of the oscillation stability mechanism in 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based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MMC-HVDC)systems and streamline the simulation process for determining MMC impedance characteristics,a simplified mathematical simulation model for MMC closed-loop impedance is developed using the harmonic state space method.This model considers various control strategies and includes both AC-side and DC-side impedance models.By applying a Nyquist criterion-based impedance analysis method,the stability mechanisms on the AC and DC sides of the MMC are examined.In addition,a data-driven oscillation stability analysis method is also proposed,leveraging a global sensitivity algorithm based on fast model results to identify key parameters influencing MMC oscillation stability.Based on sensitivity analysis results,a parameter adjustment strategy for oscillation suppression is proposed.The simulation results from the MATLAB/Simulinkbased MMC model valid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 impedance modeling harmonic state space global sensitivity impedance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ries Resonance Analysis in High-speed Railway All-parallel AT Traction Power Supply System 被引量:1
2
作者 HU Haitao HE Zhengyou ZHANG Min GAO Shibin Qian Qingquan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I0008-I0008,共1页
关键词 牵引供电系统 共振分析 高速铁路 平行 谐波电流 频率共振 串联谐振 轨道交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调和分析及VMD-LSTM混合模型的甬江河口水位预报方法
3
作者 陈永平 韩韬 +3 位作者 邱超 甘敏 谭亚 王瑾琪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0,共10页
为解决甬江感潮河段潮位预报总体精度偏低的问题,构建了一种基于经典调和分析(T_TIDE)、变分模态分解(VMD)和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LSTM)的混合模型(VMD-LSTM混合模型)。VMD-LSTM混合模型采用T_TIDE程序包对甬江河口逐时水位数据进行回报... 为解决甬江感潮河段潮位预报总体精度偏低的问题,构建了一种基于经典调和分析(T_TIDE)、变分模态分解(VMD)和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LSTM)的混合模型(VMD-LSTM混合模型)。VMD-LSTM混合模型采用T_TIDE程序包对甬江河口逐时水位数据进行回报(即潮位),用实测水位减去潮位得到相应余水位,并采用VMD模型将余水位分解为13个本征模函数(IMF),依次对应D0~D12潮族,采用LSTM模型分别训练余水位的各个IMF分量和潮位并分别向后预报12~48h,各个IMF分量和潮位的预报值之和即为河口水位的预测值。结果表明:VMD模型可对甬江河口余水位中D0~D12潮族波动进行完全分离;VMD-LSTM混合模型12、24、36、48h短期水位预报的均方根误差(RMSE)比LSTM模型最多分别降低了0.15、0.13、0.16、0.16m;VMD-LSTM混合模型在D0、D2潮族频带的误差修正最明显,相比LSTM模型,可分别将D0、D2潮族的谱峰预报误差最多降低0.05、0.04m·d^(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甬江口 河口潮汐 变分模态分解 LSTM模型 调和分析 水位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MM2017地磁场模型在中国地区的精度评估及初步改进
4
作者 杨琳青 赵旭东 +1 位作者 阿里木江·麦麦提依明 何宇飞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245-2261,共17页
本文利用中国地磁台网38个地磁基准台2016年和2017年的地磁场观测数据与EMM2017地磁场模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016年、2017年EMM2017模型X、Y、Z分量与地磁台站之间的均方根误差平均值分别为293.43nT、63.80nT、359.25nT,其中... 本文利用中国地磁台网38个地磁基准台2016年和2017年的地磁场观测数据与EMM2017地磁场模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016年、2017年EMM2017模型X、Y、Z分量与地磁台站之间的均方根误差平均值分别为293.43nT、63.80nT、359.25nT,其中均方根误差超过300nT的台站分别占比44.7%、0.0%和63.2%,该模型计算的Y、X、Z分量在中国地区的误差依次增大.另外,模型误差与区域磁场的复杂程度有关,即磁场空间变化越复杂的区域,模型误差越大.因此,该模型不能准确描述中国地区磁场复杂的空间变化.针对上述情况,本文基于中国地磁台网地磁基准台站和INTERMAGNET地磁台站实测数据,利用球冠谐分析改进了EMM2017模型在中国地区的磁场.改进后地磁场模型X、Y、Z分量相比EMM2017模型,其精度分别提高了65.89%、2.67%和67.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磁场模型 球谐分析 球冠谐分析 精度评估 模型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重复控制的MMC交直流阻抗建模与稳定性分析
5
作者 孙沐紫 马文忠 +3 位作者 王玉生 张文艳 李恒硕 朱亚恒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3-175,共13页
目前针对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系统的稳定性研究主要围绕在传统的双闭环控制,如何拓展到其他控制成为了难点。针对此问题,首先,基于多谐波线性化法提出了一种采用嵌入式重复控制器的MMC系统精确阻抗计... 目前针对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系统的稳定性研究主要围绕在传统的双闭环控制,如何拓展到其他控制成为了难点。针对此问题,首先,基于多谐波线性化法提出了一种采用嵌入式重复控制器的MMC系统精确阻抗计算方法,建立了MMC的交直流侧阻抗模型,实现了嵌入式重复控制器交直流阻抗的准确计算。其次,分析了控制参数对MMC交直流侧阻抗特性的影响,研究得出嵌入式重复控制器的比例系数、内膜系数、增益系数及其他环节参数等因素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进而解析各参数对系统稳定的影响趋势和程度,为并网MMC系统嵌入式重复控制的参数设计提供了指导。最后,对比了接入不同强度电网时的系统稳定性。仿真结果验证了嵌入式重复控制系统在弱电网下的可行性,保障了MMC的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MC 重复控制 多谐波线性化 阻抗建模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下游潮汐河段高精度潮位预报方法比较研究
6
作者 夏明嫣 张帆一 +3 位作者 闻云呈 夏云峰 胡庆芳 侍翰生 《水资源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9-168,共10页
针对长江下游高水位主控因素的沿程变化,采用非稳态潮汐调和分析(NS_TIDE)模型、非稳态潮汐调和分析与自回归模型修正(NS_TIDE-AR)组合方法、Transformer深度学习模型、水动力学模型、水动力学模型结合集合卡尔曼滤波(HM-EnKF)同化方法... 针对长江下游高水位主控因素的沿程变化,采用非稳态潮汐调和分析(NS_TIDE)模型、非稳态潮汐调和分析与自回归模型修正(NS_TIDE-AR)组合方法、Transformer深度学习模型、水动力学模型、水动力学模型结合集合卡尔曼滤波(HM-EnKF)同化方法预报长江下游潮位,并对比了各种方法对长江下游沿线站点潮位预报的精度和在不同条件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Transformer深度学习模型的潮位预报精度最高且最稳定,NS_TIDE-AR组合方法与HM-EnKF同化方法的精度较为接近,NS_TIDE模型和水动力学模型误差相对较大;NS_TIDE-AR组合方法、Transformer深度学习模型、HM-EnKF同化方法均能较好地预报洪水期长江下游潮位,NS_TIDE-AR组合方法不适用于风暴潮期间的潮位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 风暴潮 潮位预报 非稳态潮汐调和分析 Transformer深度学习模型 水动力学模型 长江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谐波特征的车用高速永磁同步电机数字孪生建模方法
7
作者 沈琳 张剑 +2 位作者 温旭辉 魏嘉麟 陈凯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9-228,共10页
针对传统HPMSM模型难以精确描述电机谐波特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计及谐波特征的HPMSM数字孪生建模方法。通过绕组函数和磁场分析得到带有谐波特性的HPMSM参数模型,并基于d-q旋转坐标系建立了HPMSM运行状态模型,推导出各电气量的表达式。... 针对传统HPMSM模型难以精确描述电机谐波特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计及谐波特征的HPMSM数字孪生建模方法。通过绕组函数和磁场分析得到带有谐波特性的HPMSM参数模型,并基于d-q旋转坐标系建立了HPMSM运行状态模型,推导出各电气量的表达式。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构建的数字孪生仿真平台能够有效揭示HPMSM的空间谐波特性,为精确分析永磁同步电机及其控制系统提供了一种快速有效的建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高速永磁同步电机 数字孪生建模 谐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经自动换纱装置的结构设计
8
作者 高强 陈冰冰 +1 位作者 张玉井 李长城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4-51,共8页
针对纺织行业整经车间在上落纱筒环节人工工作效率低、厂房空间受限以及现有自动化系统配套难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可实现自动卸纱与收料的新型链式循环纱架。首先,阐述了链式循环纱架主体、卸料装置和回收空筒装置的工作原理,并提出了一... 针对纺织行业整经车间在上落纱筒环节人工工作效率低、厂房空间受限以及现有自动化系统配套难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可实现自动卸纱与收料的新型链式循环纱架。首先,阐述了链式循环纱架主体、卸料装置和回收空筒装置的工作原理,并提出了一种配合V型滚轮的导轨布置方式;其次,通过简化单列纱架的受力模型,得出V型滚轮外侧与导轨间的理论接触力,并计算了滚轮与导轨的使用寿命;最后,为研究纱架在工作过程中的振动机理,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其进行模态分析和谐响应分析。研究提出的换纱装置结构合理,可为不同整经车间的改进提供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经机械 自动化换纱 力学建模 模态分析 谐响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逆变器并网系统谐振强度评估及其关键节点阻抗辨识方法
9
作者 房国振 陈武晖 +4 位作者 李柯江 许莹莹 郭小龙 常喜强 刘德福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62-1971,I0055,共11页
在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中,并网逆变器与电网的动态交互作用使得系统谐波谐振问题日趋复杂。为了对系统的谐波谐振进行有效评估,提出一种多逆变器并网系统谐振强度评估及其关键节点阻抗辨识的方法。首先,基于模态阻抗的等效RLC并联电路... 在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中,并网逆变器与电网的动态交互作用使得系统谐波谐振问题日趋复杂。为了对系统的谐波谐振进行有效评估,提出一种多逆变器并网系统谐振强度评估及其关键节点阻抗辨识的方法。首先,基于模态阻抗的等效RLC并联电路定义表征谐振模态阻尼特性的品质因数指标,应用奈奎斯特图计算得到各谐振模态的品质因数,通过分析其数值大小和正负性来评估多逆变器并网系统谐振强度。然后,推导模态阻抗与节点阻抗的关系,定义表征谐振模态在对应节点阻抗的可激励性和可观测性的参与因子指标,通过对比谐振模态对各节点阻抗的参与因子大小来识别谐振发生的关键节点。最后,算例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逆变器 谐波谐振 模态分析 阻抗模型 谐振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制波幅值和频率高频干扰下并网变换器PWM幅频特性的多重傅里叶级数分析方法
10
作者 崔越 彭晗 王思成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4447-4457,I0027,共12页
随着新能源发电和电力电子设备在电力系统中的渗透率逐步提高,变换器开关频率附近的高频谐波和间谐波在电网中越发显著,由此产生的波形畸变和振荡问题会严重影响电网的电能质量和运行稳定性。并网变换器采用脉宽调制(pulse width modula... 随着新能源发电和电力电子设备在电力系统中的渗透率逐步提高,变换器开关频率附近的高频谐波和间谐波在电网中越发显著,由此产生的波形畸变和振荡问题会严重影响电网的电能质量和运行稳定性。并网变换器采用脉宽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控制是导致电网中出现复杂频率谐波和间谐波的重要原因。掌握并网变换器的PWM幅值和频率特性对于研究电网电压/电流在异常频率下的波形畸变和振荡问题以及形成对应的抑制方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开展调制波幅值和频率干扰下的变换器PWM幅值和频率特性研究。基于调制波的幅值和频率干扰特性以及多元周期函数多重傅里叶级数分解的原理,提出多重傅里叶级数PWM分析方法,实现对由复杂频率分量构成的调制波和载波调制生成的PWM信号的准确建模和频谱分析;揭示PWM中基频、干扰频率和载波频率之间的耦合关系,明确PWM信号中高频谐波和间谐波分量的产生原因及幅值和频率特性与调制波、载波和干扰之间的关联;以降低计算复杂性和增强多重傅里叶级数法在PWM分析中的适用性为目标,提出一种简便的多重傅里叶级数系数计算方法;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宽调制建模和分析 多重傅里叶级数 调制波幅值和频率 干扰 高频谐波和间谐波 并网变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短时调和分析的广东惠州双月湾潟湖体系潮汐动力特征分析
11
作者 王雅君 张司一 +3 位作者 欧素英 蔡华阳 朱馨雨 朱磊 《热带海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3-107,共15页
潟湖体系的潮汐动力对其地貌演变、生态环境保护与海岸带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等具有重要影响。以广东惠州双月湾潟湖为研究靶区,基于2020—2023年4次潮位观测资料,采用基于光滑导纳原理的短时调和分析(modified harmonic analysis mode... 潟湖体系的潮汐动力对其地貌演变、生态环境保护与海岸带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等具有重要影响。以广东惠州双月湾潟湖为研究靶区,基于2020—2023年4次潮位观测资料,采用基于光滑导纳原理的短时调和分析(modified harmonic analysis model on the basis of the credo of smoothness,MHACS)模型和数理统计方法初步探讨该潟湖体系潮波传播和变化过程。结果表明,双月湾潟湖体系平均潮差为0.52~0.69m,潮波从口门传播至潟湖上段,其能量明显减小,特别是上游区域的潮波衰减率为近口门段20倍,潮波传播速度亦降低至近口门段的12%。在潟湖中,半日潮M2、全日潮K1和浅水潮M4占据主导,其振幅分别为23.06cm、30.4cm和7.74cm。其中,全日潮和半日潮的振幅月变化较为稳定,而浅水分潮的季节波动更加明显,尤其是向上游传播时,分潮的振幅和迟角季节性变化更为显著。潮波通过口门传入双月湾潟湖,受地形辐聚与底床摩擦效应影响,不同河段的潮波传播速度差异显著,尤其是半日潮在口门区的传播速度普遍高于全日潮。各分潮在潟湖内的振幅衰减明显,特别是S2、M4和MS4分潮的振幅梯度最为显著(4×10^(−6)m^(−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光滑导纳原理的短时调和分析(MHACS) 潮波传播 T-tide 潮波衰减 传播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三端口混合参数建模及其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欣 袁易 +2 位作者 王利桐 贾焦心 孙海峰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4968-4984,共17页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与系统网络之间的交互是诱发振荡的主要原因,然而现有MMC单侧阻抗/导纳建模方法往往没有计及对端换流站的动态过程,因此该文重点通过建立可以考虑交直流耦合的换流器三端口混合参数模型实现整个双端柔直系统的...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与系统网络之间的交互是诱发振荡的主要原因,然而现有MMC单侧阻抗/导纳建模方法往往没有计及对端换流站的动态过程,因此该文重点通过建立可以考虑交直流耦合的换流器三端口混合参数模型实现整个双端柔直系统的稳定性分析。首先,该文基于谐波状态空间法推导考虑桥臂间谐波动态交互过程的MMC换流器交直流端口功率守恒方程,并据此建立换流器的三端口混合参数模型;其次,基于所建立的三端口混合参数模型和广义奈奎斯特判据,对MMC互联系统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因该方法可避免计算开环传递函数右半平面零极点的数量,与传统单侧阻抗稳定性分析方法相比,可实现系统稳定性的准确判断;再次,推导了特征值相位关于三端口混合参数元素的灵敏度计算公式,揭示了系统振荡的诱因,进一步结合控制参数灵敏度分析,实现了一种用于改善互联系统直流侧稳定性的直流电流前馈附加阻尼控制策略;最后,结合时域仿真算例验证了稳定性分析和改善措施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三端口网络 混合参数模型 稳定性分析 谐波状态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交直流谐波耦合的并网逆变器建模与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国荣 高凯 +1 位作者 解润生 徐晨林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2-79,共8页
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使得逆变器在电网中的比例越来越高,逆变器与电网间谐波交互作用也愈加频繁和复杂。针对传统的建模方法无法体现逆变器与电网间谐波交互耦合的问题,文中基于谐波状态空间(HSS)理论对三相并网逆变器进行建模,... 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使得逆变器在电网中的比例越来越高,逆变器与电网间谐波交互作用也愈加频繁和复杂。针对传统的建模方法无法体现逆变器与电网间谐波交互耦合的问题,文中基于谐波状态空间(HSS)理论对三相并网逆变器进行建模,该模型将交直流侧的多个频次谐波考虑在内,具有较高的精度。基于HSS模型推导出输入到输出的谐波传递函数矩阵,建立逆变器交直流谐波耦合导纳幅值图,探究交直流谐波耦合关系。然后,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闭环控制系统的三相并网逆变器小信号HSS建模方法,通过计算特征值对系统稳定性进行评估以及对振荡频率进行预测。最后与MATLAB/Simulink仿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所建立HSS模型的准确性和系统稳定性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逆变器 谐波状态空间 谐波耦合 小信号模型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双二阶广义积分器锁相环的MMC多谐波线性化阻抗建模与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齐琛 吕浩敏 李卫星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608-4619,I0048,I0047,共14页
与传统单同步坐标系锁相环相比,双二阶广义积分器锁相环(dual ge neralized integrator phase-locked loop,D SOGIPLL)能够在三相电压不平衡、畸变和谐波复杂情况下快速、准确锁相。然而,目前鲜有关于采用DSOGI-PLL的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与传统单同步坐标系锁相环相比,双二阶广义积分器锁相环(dual ge neralized integrator phase-locked loop,D SOGIPLL)能够在三相电压不平衡、畸变和谐波复杂情况下快速、准确锁相。然而,目前鲜有关于采用DSOGI-PLL的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s,MMC)阻抗模型。基于多谐波线性化法建立了采用DSOGI-PLL的MMC阻抗模型,并验证了所建立模型的准确性。基于此模型,分析了控制参数对MMC阻抗特性的影响,并对比分析了接入不同强度电网时的系统稳定性。结果表明,与传统锁相环相比,DSOGI-PLL特有的阻尼系数会对MMC阻抗特性产生影响,阻尼系数的减小有利于提高系统稳定性,在其他控制器参数变化或电网强度变化导致并网MMC不稳定时,可通过减小阻尼系数使系统达到稳定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双二阶广义积分器锁相环 多谐波线性化 阻抗建模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SFET输出电容对CLLLC谐振变换器模型的优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新闻 刘文泽 +1 位作者 杨树德 刘百林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7228-7238,共11页
在CLLLC谐振变换器基波等效建模方法中,未虑及变压器二次电流为零及死区时间内MOSFET输出电容对输出侧H桥桥臂中点电压的影响,当开关频率低于谐振频率(欠谐振)时,变换器输出侧H桥桥臂中点电压模型的准确性有待进一步提高。该文通过解析... 在CLLLC谐振变换器基波等效建模方法中,未虑及变压器二次电流为零及死区时间内MOSFET输出电容对输出侧H桥桥臂中点电压的影响,当开关频率低于谐振频率(欠谐振)时,变换器输出侧H桥桥臂中点电压模型的准确性有待进一步提高。该文通过解析变换器欠谐振区域模型准确度较低的成因,得到变压器二次电流为零及死区时间内MOSFET输出电容电压方程,对基波等效建模方法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提出了状态变量(输出侧H桥桥臂中点电压、变压器二次电流)与变换器增益的优化计算方法。该方法计算式中包含开关频率、谐振频率、输出电压和MOSFET输出电容的信息,减小了状态变量稳态值求解误差,使等效输出负载与谐振腔参数更加准确,解决了欠谐振时变换器输出侧H桥桥臂中点电压模型精度相对较低的问题。最后,搭建CLLLC谐振变换器电路仿真模型与实验系统对所提方法进行验证,结果验证了该文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SFET输出电容 CLLLC谐振变换器 基波等效(FHA)模型 时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多源误差影响的谐波减速器传动误差建模与分析
16
作者 杨聪彬 李文汉 +2 位作者 张涛 刘志峰 赵永胜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23-1035,共13页
为解决现有谐波减速器传动误差建模方法的不足,提出一种考虑装配误差、齿面误差的综合误差建模方法。该方法首先建立装配误差和齿面误差数学模型,并进行误差影响参数分析。其次,测量实验样机装配偏心量和歪斜角度,基于模型得到对应偏心... 为解决现有谐波减速器传动误差建模方法的不足,提出一种考虑装配误差、齿面误差的综合误差建模方法。该方法首先建立装配误差和齿面误差数学模型,并进行误差影响参数分析。其次,测量实验样机装配偏心量和歪斜角度,基于模型得到对应偏心误差、歪斜误差模型理论值,齿面加工误差幅值按一般加工工况大小代入模型,得到对应加工误差模型理论值;然后,分别进行500 h、1500 h、3000 h时长的磨损实验,磨损后进行齿面形貌扫描和数据分析,得到对应的齿面形貌参数,基于模型得到对应的磨损误差模型理论值。最后,综合考虑多源误差影响,设置3组同型号样机,进行传动误差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考虑装配偏心、歪斜和齿面加工等影响因素,传动误差的实验测量值与模型理论值误差在1.7~3.3%之间;综合考虑装配偏心、歪斜、齿面加工、齿面磨损等影响因素,在磨损500 h、1500 h、3000 h后传动误差的实验测量值与模型理论值误差分别在-3.45~2.07%、-5.88~-2.94%、1.33~5.33%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波减速器 多源误差 影响参数分析 传动误差建模 模型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段补偿空心永磁脉冲发电机的设计与数学模型研究
17
作者 程源 郭冠宇 胡书寒 《电机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3-81,共9页
针对传统补偿元件,如补偿筒或补偿全鼠笼,在不同极下感应出不同方向的补偿电流之间会相互影响,从而导致局部补偿效果降低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分段鼠笼补偿的空心永磁脉冲发电机(APM-CPA)。首先,根据交流电机绕组理论对定子绕组进行设计... 针对传统补偿元件,如补偿筒或补偿全鼠笼,在不同极下感应出不同方向的补偿电流之间会相互影响,从而导致局部补偿效果降低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分段鼠笼补偿的空心永磁脉冲发电机(APM-CPA)。首先,根据交流电机绕组理论对定子绕组进行设计,并验证绕组设计的合理性,对补偿元件进行优化,提出分段鼠笼补偿的概念。然后,推导出分段鼠笼补偿脉冲发电机的数学模型,解释分段补偿的原理。最后,通过有限元仿真验证所推导数学模型的正确性,并对不同补偿方式的补偿效果进行比较,证明了分段补偿的优势。仿真结果表明,分段鼠笼的补偿脉冲发电机(CPA)在两相放电时比补偿筒补偿和全鼠笼补偿的脉冲发电机放电幅值分别提升25.6%与27.9%,在单相放电时分别提升25.7%与29.9%。研究结果对补偿元件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也为鼠笼段数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发电机 飞轮储能 分段补偿 数学模型 海尔贝克阵列 谐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电网下计及背景谐波的多并网逆变器阻抗重塑谐振抑制方法 被引量:14
18
作者 陈林 徐永海 +2 位作者 王天泽 陈宗汉 孙曙光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9-72,共14页
弱电网下多逆变器并网系统的谐振问题一直广受关注,当计及背景谐波时,逆变器的电网电压前馈环节引入正反馈通路,将进一步恶化系统的电能质量。鉴于此,提出了一种弱电网下计及背景谐波的多并网逆变器阻抗重塑谐振抑制方法。通过对逆变器... 弱电网下多逆变器并网系统的谐振问题一直广受关注,当计及背景谐波时,逆变器的电网电压前馈环节引入正反馈通路,将进一步恶化系统的电能质量。鉴于此,提出了一种弱电网下计及背景谐波的多并网逆变器阻抗重塑谐振抑制方法。通过对逆变器的控制环节进行导纳划分,建立基于三分解导纳的多逆变器并网等效模型,并利用模态分析法得到逆变器数量和电网侧阻抗变化时系统的谐振特性。计及电网电压前馈和电容电流反馈环节,对加权电流控制进行改进,并通过公共耦合点并联虚拟导纳对逆变器进行阻抗重塑,以实现对弱电网下系统谐振的抑制。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既能极大地减小背景谐波对逆变器输出电流的影响,又能有效地抑制弱电网下多逆变器并网系统的谐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电网 背景谐波 分解导纳模型 多逆变器谐振 模态分析 阻抗重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测畸形波的数值重构及机理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袁长富 马玉祥 +2 位作者 台兵 董国海 艾丛芳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04-1912,共9页
为研究畸形波的生成机理,本文基于非静压模型,利用时间反转法重构2个现场测量的畸形波、新年波和Yura波,并与实测数据对比验证。通过小波分析和谐波分析方法探究其生成机理,结果表明:畸形波在传播过程中,其小波能谱的能量存在明显的聚焦... 为研究畸形波的生成机理,本文基于非静压模型,利用时间反转法重构2个现场测量的畸形波、新年波和Yura波,并与实测数据对比验证。通过小波分析和谐波分析方法探究其生成机理,结果表明:畸形波在传播过程中,其小波能谱的能量存在明显的聚焦-焦散变化;新年波中高阶谐波的作用最高占比为47.1%;Yura波中最高占比为30.7%;新年波和Yura波在演化过程中振幅谱存在明显变宽现象,说明新年波和Yura波是在色散聚焦、高阶谐波以及三阶共振的联合作用下形成的。在实际海况下,畸形波生成机制可能并不单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畸形波 非静压数值模型 时间反转法 波面重构 生成机理 小波分析 谐波分析 傅里叶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及邻区高分辨率三维岩石圈磁场修正球冠谐模型(CUG_CLMFM3Dv1)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攀 杜劲松 李厚朴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66-1880,共15页
日益完善的大区域地面航磁调查与卫星磁测给建立高精度与高分辨率的地磁场模型带来了新的契机,同时也对地磁场建模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基于修正球冠谐分析方法,利用全球岩石圈磁力异常汇编网格WDMAMv2中提取的近地表总磁场强度异... 日益完善的大区域地面航磁调查与卫星磁测给建立高精度与高分辨率的地磁场模型带来了新的契机,同时也对地磁场建模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基于修正球冠谐分析方法,利用全球岩石圈磁力异常汇编网格WDMAMv2中提取的近地表总磁场强度异常数据与CHAMP卫星近十年的矢量测量数据,联合构建了中国及邻区高分辨率三维岩石圈磁场的修正球冠谐模型.该区域岩石圈磁场模型的分辨率可达球谐3500阶/次,进而基于该模型正演计算了研究区域不同高度的矢量数据.将区域模型与高分辨率的球谐模型分别在空间域与频率域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区域模型中的高频成份更加丰富,所描绘出的磁异常的形态和幅值更加接近原始建模数据,且在由低分辨率球谐模型补空的区域更加平滑.该应用案例证明,联合可靠的近地面标量与卫星矢量磁测数据,基于修正球冠谐分析方法,有能力构建出高精度与高分辨率的区域三维岩石圈磁场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正球冠谐分析 岩石圈磁场 高分辨率 三维模型 中国及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