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省黑河下游河水漫溢的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
作者 陈俊鹏 鱼腾飞 +3 位作者 王之君 殷一丹 陈小玲 王昱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0-99,共10页
生态输水是干旱区内陆河流域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主要措施,而流域下游的河水漫溢直接关系到绿洲的恢复成效。基于1987—2021年全球地表水体数据集,结合流域内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等数据,通过GEE平台构建的水体频率,即像素点在特定时间段... 生态输水是干旱区内陆河流域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主要措施,而流域下游的河水漫溢直接关系到绿洲的恢复成效。基于1987—2021年全球地表水体数据集,结合流域内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等数据,通过GEE平台构建的水体频率,即像素点在特定时间段内观测到水体的次数与总观测次数的比率,分析了黑河下游生态输水前、后河水漫溢的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分水前1987—2001年正义峡、哨马营和狼心山的年均径流量分别为8.86×10^(8)、5.28×10^(8)、4.27×10^(8)m^(3),分水后2002—2021年分别为11.99×10^(8)、8.12×10^(8)、6.70×10^(8)m^(3),狼心山-东居延海段的年均径流量(即绿洲可利用水资源量)为6.17×10^(8)m^(3),时间上主要集中在4—5和9—10月;分水后永久性水体面积逐渐增加且主要集中在东居延海,2004年后东居延海出现永久性水体,水体频率最高出现在哨马营-狼心山段河道两侧,其次是东居延海及其外围区域,东河、西河及西居延海水体频率相对较低;分水前河水漫溢主要是由自然水文过程引起的,同时也受到中游人类活动的较大影响,分水后河水漫溢与生态输水量呈显著正相关(P<0.01),下游年蒸发量和人类活动均与河水漫溢呈显著负相关(P<0.01)。建议兴建和修缮黑河下游水利设施,改善下游河水漫溢的时空分布不均性,保障下游生态系统的健康与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水漫溢 Google Earth Engine 水体频率 生态分水 黑河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洪水漫溢对林窗微环境时空差异的影响--以塔里木河中游荒漠河岸林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田奥磊 布热比衣木·吾斯曼 +2 位作者 玉米提·哈力克 王新英 刘茂秀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70-779,共10页
林窗是森林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的干扰形式。探究洪水漫溢对林窗内部微环境时空异质性的影响,对揭示荒漠河岸林物种多样性变化及其更新特征具有重要意义。在塔里木河中游非洪水和洪水漫溢区各选取一个大小相似的林窗样地,并使用便携式气... 林窗是森林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的干扰形式。探究洪水漫溢对林窗内部微环境时空异质性的影响,对揭示荒漠河岸林物种多样性变化及其更新特征具有重要意义。在塔里木河中游非洪水和洪水漫溢区各选取一个大小相似的林窗样地,并使用便携式气象监测仪对林窗内不同方位的空气温湿度进行监测,对比分析不同水淹条件下林窗内微环境的时空分布差异,为深入探索荒漠河岸林植被更新机制奠定基础。结果表明:(1)非洪水漫溢区和洪水漫溢区林窗内空气温度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空气湿度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且同一个样地中温度与湿度之间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而洪水漫溢改变了森林微环境,使林窗内湿度升高,温度下降。(2)非洪水漫溢区和洪水漫溢区林窗内不同方位温度分布差异较小,洪水漫溢对温度变化影响不大;两个样地林窗内湿度变化过程较为复杂,差异明显,洪水漫溢区湿度变化梯度更为密集。(3)非洪水漫溢区和洪水漫溢区林窗内温度差界限明显,西南方向温度差较小,中心位置温度差最大,洪水漫溢并未改变不同方位温度变化趋势;湿度差以中心偏北方向较大,其中非洪水漫溢区湿度差在西北方向较小,而洪水漫溢区湿度差最小值出现在西南方向。研究结果表示荒漠河岸林林窗微环境时空差异具有干旱区独特性,同时阐明了林窗微环境对洪水漫溢的响应,为深入研究林窗干扰对荒漠河岸林更新与演替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河 荒漠河岸林 林窗 洪水漫溢 微环境 时空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层级目标耦合的城市内涝防治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周雁潭 刘立军 +1 位作者 李鹏辉 孟祥永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22,32,共9页
针对目前市政排水与水利排涝两个行业、两个体系导致标准不衔接的问题,提出城市内涝防治的多层级目标,统一设置“低标不积水、涝标不成灾、超标可应对”3个层次的防涝标准和相应的积水范围、积水深度、积水时间、城市基本功能正常发挥... 针对目前市政排水与水利排涝两个行业、两个体系导致标准不衔接的问题,提出城市内涝防治的多层级目标,统一设置“低标不积水、涝标不成灾、超标可应对”3个层次的防涝标准和相应的积水范围、积水深度、积水时间、城市基本功能正常发挥程度等防涝目标。以浙江省义乌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区域,利用MIKE FLOOD模型耦合MIKE Urban一维管网模型、MIKE 11一维河流模型、MIKE 21二维地表漫流模型,建立了“水-地-管-河”耦合的义乌市城市防涝水文水动力模型,通过2场实测暴雨洪水资料对模型进行了参数校准和验证。结果表明:建立的模型较好地模拟了降雨后地下管网的产汇流状态、洪水在河道的演进过程以及河流、管网漫水后在二维地形的淹没情况;多层级目标耦合后,低标情景下的义乌市中心城区排水管道满管率由65.3%上升至76.0%,说明“水-地-管-河”的耦合作用对城市防涝有一定影响。多层级目标耦合的城市防涝模型可较好反映城市防涝工程与非工程体系的实际运行状态和防涝效果,可为城市内涝治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内涝 城市防涝标准 管网模型 河流模型 地表漫流模型 义乌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河下游河水漫溢后胡杨幼苗分布格局初探 被引量:9
4
作者 张青青 徐海量 +1 位作者 安红燕 傅荩仪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298-2303,共6页
采用最近邻体法,将Clark-Evans指数作为度量胡杨幼苗分布格局的指标,并用标准正态分布检验实际CE指数值偏离1的显著性,分析塔里木河下游河水漫溢后胡杨幼苗的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在3m×3m的样方尺度上,河水漫溢后0~1年和1~2年... 采用最近邻体法,将Clark-Evans指数作为度量胡杨幼苗分布格局的指标,并用标准正态分布检验实际CE指数值偏离1的显著性,分析塔里木河下游河水漫溢后胡杨幼苗的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在3m×3m的样方尺度上,河水漫溢后0~1年和1~2年的胡杨幼苗呈聚集分布,漫溢后2~3年的胡杨幼苗呈均匀分布,漫溢后4~5年和5~7年的胡杨幼苗呈随机分布。(2)在3m×3m的样方尺度上,随着胡杨幼苗年龄的增长,胡杨幼苗的空间分布格局由聚集分布转变为均匀分布,最终呈现为随机分布的格局。(3)在2m×2m至10m×10m的样方尺度上,漫溢后5~7年的胡杨幼苗空间分布格局均表现为随机分布。(4)标准正态分布检验结果显示,各个尺度上胡杨幼苗的CE值与理论值1之间的偏离均不显著,说明随着尺度的增大,胡杨幼苗的空间分布格局并没有发生显著变化,始终呈现出随机分布的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杨 幼苗 河水漫溢 空间分布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51—1911年黄河中下游决溢与气候波动 被引量:4
5
作者 张健 张俊辉 吕卓民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93-996,共4页
根据史料记载黄河中下游决口的发生次数、宽度、河工修缮经费3个指标,对河流决溢程度进行量化,重建了1751—1911年共161年的变化序列,与同时期黄河中游旱涝等级序列变化进行对比,结果显示,黄河中游降水变化与中下游河流决溢及洪涝灾害... 根据史料记载黄河中下游决口的发生次数、宽度、河工修缮经费3个指标,对河流决溢程度进行量化,重建了1751—1911年共161年的变化序列,与同时期黄河中游旱涝等级序列变化进行对比,结果显示,黄河中游降水变化与中下游河流决溢及洪涝灾害事件的变化基本同步,在1760,1785,1820,1880至1900年代前后的波动对应最显著。认为清中后期气候波动对黄河决溢及洪涝灾害发生有着重要影响,中下游决溢主要受中游降水异常偏多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气候 降水异常 气候波动 河流决溢 黄河中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WMM模型在深圳市民治河流域的应用 被引量:22
6
作者 黄国如 张灵敏 +2 位作者 雒翠 黄纪萍 刘金鹏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14,共5页
以深圳市民治河流域为研究区域,对组成排水系统的排水管网、道路和河道水系进行合理概化,构建了基于ArcGIS的排水系统数据库。利用流域DEM、街区和道路分布图在ArcGIS中对民治河流域进行子汇水区划分。由此基于双层排水系统思想构建民... 以深圳市民治河流域为研究区域,对组成排水系统的排水管网、道路和河道水系进行合理概化,构建了基于ArcGIS的排水系统数据库。利用流域DEM、街区和道路分布图在ArcGIS中对民治河流域进行子汇水区划分。由此基于双层排水系统思想构建民治河流域SWMM模型,并采用6场实测降雨资料对该模型进行验证,所得内涝淹没位置与实际调研情况基本相符,表明所建模型具有良好的精度和可靠性;分别对重现期为1、2、5、10、20年的设计暴雨情形下管道超负荷、节点溢流等情况模拟表明,该模型较好地评估了该流域排水管网的排水能力,为区域防洪排涝管理、调度、规划和雨洪资源利用提供了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MM模型 排水系统 民治河流域 节点溢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雄安新区城市水系结构规划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王英 王浩 +1 位作者 龚家国 汪梦涵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99-208,共10页
合理的水系结构是维持城市健康绿色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之一。雄安新区起步区内没有天然水系,当前迫切需要规划科学合理的城市水系。选取河道宽度、河段长度、河网密度、水面率、河网发育系数等水系结构重要指标,在现有典型城区城市水系... 合理的水系结构是维持城市健康绿色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之一。雄安新区起步区内没有天然水系,当前迫切需要规划科学合理的城市水系。选取河道宽度、河段长度、河网密度、水面率、河网发育系数等水系结构重要指标,在现有典型城区城市水系相似性分析的基础上,确定起步区城市水系平面结构,然后利用SWMM模型对水系垂向结构和防洪安全进行检验,对规划水系进行溢流风险识别,设置水系调蓄空间。结果表明:(1)城市三级河流的分布受研究区降雨的影响较大,降雨量越大,所需三级河流的密度就越高,起步区的三级河流水系密度取值0.5,主要分布在起步区北部;起步区南部是溢流高风险区,地势低洼,设置调蓄湖泊。(2)起步区规划水系的结构稳定性较高,二、三级河流的河网发育系数分别为1.030和0.872,数值均趋近于1,避免河网主干化;一、二级河流断面为复式断面,上部为梯形浅滩,下部为矩形深槽,三级河流选为矩形断面,不设浅滩。(3)起步区水系的水面积率为7.28%,与区域和城市定位要求相一致。研究结果可为雄安新区构建健康安全的城市水系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安新区 城市水系 水系结构 SWMM模型 溢流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期导流过水围堰水力计算模型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9
8
作者 彭杨 陈伟锋 纪昌明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75-78,共4页
根据水力学基本原理,建立了分期导流过水围堰水力计算模型,联合求解过水围堰和束窄河床的过流能力及相应的沿程水位、流速和上下游水位落差等水力要素。采用2005年向家坝坝区河段的实测资料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计算结果与实测资料符合良... 根据水力学基本原理,建立了分期导流过水围堰水力计算模型,联合求解过水围堰和束窄河床的过流能力及相应的沿程水位、流速和上下游水位落差等水力要素。采用2005年向家坝坝区河段的实测资料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计算结果与实测资料符合良好,可用于工程实际导流决策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期导流 过水围堰 束窄河床 水力计算模型 模型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滴灌用黄河水泥沙分离试验研究 被引量:18
9
作者 孙步功 龚俊 +2 位作者 辛舟 赵武云 吴建民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51-53,共3页
针对农业滴灌中黄河水泥沙含量高的问题,将碟式分离机与FXJ-150-I型水力旋流器串联用于黄河水泥沙分离。采用正交试验、极差和方差分析研究了串联分离设备参数对溢流量和溢流颗粒D50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影响溢流量的参数主次排列为旋... 针对农业滴灌中黄河水泥沙含量高的问题,将碟式分离机与FXJ-150-I型水力旋流器串联用于黄河水泥沙分离。采用正交试验、极差和方差分析研究了串联分离设备参数对溢流量和溢流颗粒D50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影响溢流量的参数主次排列为旋流入口压力、旋流器底流口直径和转鼓转速,而影响溢流D50的参数主次排列为旋流入口压力、转鼓转速和底流口直径。考虑试验因素对溢流量和溢流中粒径D50影响程度的大小以及它们在分离中所起作用的大小,优化了串联分离设备参数:旋流入口压力为0.06MPa、底流口直径为12mm、转鼓转速为3500r/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泥沙分离 中粒径D50 溢流量 碟式分离机 水力旋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九铁路北段沿黄地区地震灾害与区域构造活动性遥感评价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天义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1997年第2期22-26,共5页
黄河下游黄泛平原是我国东部地震高发区之一,涉及地震Ⅶ级烈度区带48万km2,Ⅷ级烈度区带4.5万km2,历史地震统计资料表明,华北地区自1812年以来即进入地震活跃期,地震活动呈现出向华北南部黄泛区集中的趋势。京九铁... 黄河下游黄泛平原是我国东部地震高发区之一,涉及地震Ⅶ级烈度区带48万km2,Ⅷ级烈度区带4.5万km2,历史地震统计资料表明,华北地区自1812年以来即进入地震活跃期,地震活动呈现出向华北南部黄泛区集中的趋势。京九铁路进入黄泛区以后,在山东聊城斜穿聊兰发震断裂带达200余km,在河南台前,横跨地上悬河———黄河现代河道,历史上该地曾有地震引发黄河决溢泛滥的记录,因此,地震活动及其诱发的黄河水患,是京九铁路及其沿线地区的不稳定因素之一。所以该地应以防御震害及水患为目的,加强防御体系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九铁路 地震灾害 区域构造 构造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四湖的形成及水环境演变 被引量:38
11
作者 张祖陆 沈吉 +1 位作者 孙庆义 姜鲁光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14-321,共8页
采用重力活塞取样器在南四湖的独山湖和微山湖分别采取了两个湖底沉积剖面的样品。通过对湖底沉积物高分辨率的粒度、矿物、磁化率、有机碳、色素等环境指标和沉积年代学的综合研究 ,结合研究区的历史文献资料 ,探讨了南四湖形成近 2 ... 采用重力活塞取样器在南四湖的独山湖和微山湖分别采取了两个湖底沉积剖面的样品。通过对湖底沉积物高分辨率的粒度、矿物、磁化率、有机碳、色素等环境指标和沉积年代学的综合研究 ,结合研究区的历史文献资料 ,探讨了南四湖形成近 2 5ka以来的水环境演变过程。研究表明 ,南四湖的形成和发展可分为 4个阶段 :初时 ,湖区为古泗水及其沿岸平原 ;西汉时期古泗水中下游段形成分散的湖沼地 ;唐—明代受黄河夺泗入淮和开挖京杭运河等人类活动的影响 ,湖沼扩张、合并 ;清同治 1 1年黄河大决于东明后 ,先后出现的南阳、昭阳、独山、微山四湖合并为统一的南四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四湖 湖泊沉积 水环境演变 黄河迁徙 运河开挖 地质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口河道演变规律探讨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万战 张俊华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9,20,共6页
通过分析黄河口河道在纵剖面、横断面、河型等方面的演变过程,总结归纳出黄河口河道的演变规律。指出:黄河口泥沙在潮汐涨落等因素影响下,河口河道纵剖面逐渐形成台阶状,与此同时,河口滩地横比降逐渐发展为倒比降;河口河道中段由顺直型... 通过分析黄河口河道在纵剖面、横断面、河型等方面的演变过程,总结归纳出黄河口河道的演变规律。指出:黄河口泥沙在潮汐涨落等因素影响下,河口河道纵剖面逐渐形成台阶状,与此同时,河口滩地横比降逐渐发展为倒比降;河口河道中段由顺直型河道逐渐转为弯曲型河道,而下段仍为相对顺直、游荡型河道。当河口河道中段比降减小到一定程度后,此河段开始漫滩、卡冰、出汊。河口台阶的形成揭示了黄河口流路由单股河道逐渐转为出汊的过程,即黄河口流路由“青壮期”逐渐转为“衰亡期”的过程。延长黄河口流路使用年限的途径是:①尽量减少黄河下游输向黄河口的泥沙量;②采取河口挖沙或人工改汊措施,地点宜选在河口河道的中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口 河道演变 河口台阶 漫滩 出汊 卡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和田河干流水平衡要素定量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秦胜英 黄领梅 +1 位作者 罗光明 蒋春宇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19-122,共4页
利用水量平衡原理,结合实测的径流资料,对和田河干流的水平衡要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和田河干流来水量与下泄水量的年内分配与年际变化均较上游出山口来水更不均匀;和田河干流的输水效率取决于干流来水与前一年来水的丰枯情况。研究成... 利用水量平衡原理,结合实测的径流资料,对和田河干流的水平衡要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和田河干流来水量与下泄水量的年内分配与年际变化均较上游出山口来水更不均匀;和田河干流的输水效率取决于干流来水与前一年来水的丰枯情况。研究成果对干流河道整治、控制洪水漫溢、提高输水效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田河 水量平衡 径流损失 洪水漫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甘肃段产业生态化空间演化及溢出机制 被引量:8
14
作者 逯承鹏 霍雨田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22-1130,共9页
构建产业生态化指数定量测度2005—2020年黄河流域甘肃段57个县域产业生态化发展水平并揭示其空间演化特征,采用空间杜宾模型验证其空间溢出效应并探析其空间传导机制。结果表明:黄河流域甘肃段产业生态化空间分异特征显著,呈“中心-外... 构建产业生态化指数定量测度2005—2020年黄河流域甘肃段57个县域产业生态化发展水平并揭示其空间演化特征,采用空间杜宾模型验证其空间溢出效应并探析其空间传导机制。结果表明:黄河流域甘肃段产业生态化空间分异特征显著,呈“中心-外围”阶梯式扩散的空间格局。产业生态化空间辐射范围不断扩大,县域间空间自组织性和空间变异性不断增强,并在地理空间的各方向上随着与中心区域距离的扩大呈现出递减特征。产业生态化过程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产业发展水平、结构升级、发展活力及环境治理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而资源消耗及污染排放具有抑制作用,通过交互影响与作用形成其空间传导路径与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生态化 空间溢出效应 传导机制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下游1566年后和1875年后决溢时空变化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王守春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1994年第8期53-58,共6页
迄今为止对黄河下游历史时期决溢时空变化的研究多为一般性统计,本文尝试从多角度进行统计,并且把堤防系统相对完善、河道相对稳定的1566~1855年和1875~1938年两个时期作为特定的研究时段。研究表明,上述两时段内... 迄今为止对黄河下游历史时期决溢时空变化的研究多为一般性统计,本文尝试从多角度进行统计,并且把堤防系统相对完善、河道相对稳定的1566~1855年和1875~1938年两个时期作为特定的研究时段。研究表明,上述两时段内黄河下游决溢地点除了存在自下向上移动的趋势外,还存在自上向下的移动趋势,决溢的时空变化除了与人为因素有关系外,还与中游的旱涝期有一定关系。决口频繁的地点和地段,在空间分布上也有一定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下游 堤防 决益 时空变化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堡子矿井运煤道路跨续鲁河方案比选 被引量:1
16
作者 艾世勃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4-36,共3页
以整合后服务年限较短的堡子矿井为例,分析了矿井运煤道路线路位置确定后,直接采用梁桥方式横跨续鲁河可能出现的问题,从矿井运煤道路跨续鲁河现场实际条件出发,提出了过水路面、多孔涵洞方案,与原规划的桥梁方案进行比较。从安全性、... 以整合后服务年限较短的堡子矿井为例,分析了矿井运煤道路线路位置确定后,直接采用梁桥方式横跨续鲁河可能出现的问题,从矿井运煤道路跨续鲁河现场实际条件出发,提出了过水路面、多孔涵洞方案,与原规划的桥梁方案进行比较。从安全性、经济性及合理性对三个方案进行对比,最终确定采用多孔涵洞方案更为经济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堡子矿井 续鲁河 运煤道路 过水路面 多孔涵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一号02C卫星在格尔木河洪积扇前缘地下水溢出带调查中的应用
17
作者 王旭清 王宇 郭颖平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B10期155-159,共5页
以格尔木河洪积扇前缘地下水溢出带为研究区,资源一号02C(ZY1-02C)卫星影像为数据源,基于区域遥感水文地质解译理论方法,从图像处理、信息提取及综合解译分析等方面进行研究,探索了在西北干旱/半干旱盆地扇前缘利用ZY1-02C影像解译泉... 以格尔木河洪积扇前缘地下水溢出带为研究区,资源一号02C(ZY1-02C)卫星影像为数据源,基于区域遥感水文地质解译理论方法,从图像处理、信息提取及综合解译分析等方面进行研究,探索了在西北干旱/半干旱盆地扇前缘利用ZY1-02C影像解译泉点、泉集河及地下水溢出带等水文要素的工作方法.通过实际应用结果表明,ZY1-02C卫星影像具备丰富的地表信息,图像解译标志清晰,能够较好地反映出洪积扇前缘地下水溢出带的形态特征和分布规律,实践证明ZY1-02C卫星影像在干旱/半干旱区的水文地质调查中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一号02C卫星 地下水溢出带 格尔木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水泥沙分离溢流性能试验研究
18
作者 孙步功 龚俊 辛舟 《中国农机化》 2008年第4期69-71,共3页
针对滴灌用黄河水泥沙含量高的问题,根据兰州段黄河泥沙粒配特性设计了黄河水泥沙分离设备。采用正交试验、极差和方差分析研究了分离机参数对溢流颗粒D50和溢流液流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影响溢流颗粒D50的参数主次排列为转鼓转速、... 针对滴灌用黄河水泥沙含量高的问题,根据兰州段黄河泥沙粒配特性设计了黄河水泥沙分离设备。采用正交试验、极差和方差分析研究了分离机参数对溢流颗粒D50和溢流液流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影响溢流颗粒D50的参数主次排列为转鼓转速、碟片间隙和喷嘴数量,而影响溢流液流量的参数主次排列为转鼓转速、喷嘴数量和碟片间隙。考虑试验因素对溢流颗粒D50和溢流液流量影响程度的大小,优化的参数为转鼓转速为3500rpm、喷嘴数量为32个、碟片间隙为1.2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机 黄河泥沙 溢流性能 中位径 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pula函数的邕宁水利枢纽多时段施工导流风险及方案决策 被引量:7
19
作者 常运超 王文鹏 +1 位作者 段锋 贺昌海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27-130,共4页
为了研究不过水围堰多时段施工导流风险问题,提出了基于Monte-Carlo方法和Copula函数的施工导流水文风险计算模型。考虑各导流时段施工洪峰流量之间的相关性,根据实测水文资料选取Copula函数拟合,建立联合分布,采用随机模拟技术生成导... 为了研究不过水围堰多时段施工导流风险问题,提出了基于Monte-Carlo方法和Copula函数的施工导流水文风险计算模型。考虑各导流时段施工洪峰流量之间的相关性,根据实测水文资料选取Copula函数拟合,建立联合分布,采用随机模拟技术生成导流时段洪峰流量并统计风险,进而计算了邕宁水利枢纽二期导流风险,并利用TOPSIS决策模型进行了方案决策。结果表明,联合分布拟合效果良好,能更加合理地分析风险率,且延长至前汛期的围堰挡水方案为该工程的较优方案,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过水围堰 多时段导流 风险分析 方案决策 洪水相关性 COPULA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滩坑水电站土石过水围堰溢流风险分析及优化 被引量:2
20
作者 顾靖超 王辉 +1 位作者 陆立国 朱思远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32-134,共3页
施工导流标准是影响施工导流经济性、安全性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是导流建筑物规模设计的依据。目前,土石过水围堰以其能充分利用当地材料,造价低廉而得以广泛的应用。基于过水围堰下游护坡稳定性分析、实际观测资料和浙江省瓯江滩坑水电... 施工导流标准是影响施工导流经济性、安全性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是导流建筑物规模设计的依据。目前,土石过水围堰以其能充分利用当地材料,造价低廉而得以广泛的应用。基于过水围堰下游护坡稳定性分析、实际观测资料和浙江省瓯江滩坑水电站模型试验的研究成果,系统分析了影响土石过水围堰溢流工况的主要因素,提出衡量最不利工况的指标和确定最不利流量的方法,为土石过水围堰堰体下游护坡结构及消能防冲设施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工导流 土石过水围堰 最不利工况 堰型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