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uccessful Treatment of Severe Heparin-induced Thrombocytopenia with 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 Platelet Transfusion and Rivaroxaban: A Case Report 被引量:2
1
作者 黄河 林颖 +2 位作者 姚荣欣 何牧卿 林晓骥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CAS CSCD 2019年第1期60-64,共5页
Heparin-induced thrombocytopenia(HIT) is a relatively infrequent complication of heparin administration. HIT can cause devastating thrombosis, making it one of the most serious adverse drug reactions encountered in cl... Heparin-induced thrombocytopenia(HIT) is a relatively infrequent complication of heparin administration. HIT can cause devastating thrombosis, making it one of the most serious adverse drug reactions encountered in clinical practice. We successfully treated a case of severe HIT presenting with thrombosis and life-threatening bleeding complications with 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 platelet transfusion and oral anticoagulant Rivaroxaban. In this case, we considered that IVIG played the most important role by preventing further thrombosis, increasing the platelet count, and ensuring the efficacy of Rivaroxaban. We therefore suggest that IVIG might be the optimal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this urgent condi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arin-induced THROMBOCYTOPENIA THROMBOSIS 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 platelet TRANSFUSION rivaroxaba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伐沙班在犬和猫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王炜 江蓝 +5 位作者 路心怡 付诗懿 刘亦婷 韦力煣 俞峰 刘波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7-102,共6页
血栓栓塞是犬、猫临床上多种疾病的并发症,可累及动脉或静脉,预后较差。目前兽医临床防治血栓栓塞可用的抗血栓药物种类有限,影响临床诊疗水平,引入新药具有实际意义。利伐沙班是一种新型非维生素K拮抗剂类口服抗凝药物,研究证明其能够... 血栓栓塞是犬、猫临床上多种疾病的并发症,可累及动脉或静脉,预后较差。目前兽医临床防治血栓栓塞可用的抗血栓药物种类有限,影响临床诊疗水平,引入新药具有实际意义。利伐沙班是一种新型非维生素K拮抗剂类口服抗凝药物,研究证明其能够特异性抑制活性凝血因子X从而抑制血栓形成。近年来人医领域对利伐沙班的相关临床研究逐渐丰富,涉及单用利伐沙班或使用双通路抑制疗法防治不同类型的动、静脉血栓栓塞,可为其应用于兽医临床提供据。犬、猫临床使用利伐沙班的研究正相继开展,论文就犬、猫血栓栓塞疾病发病情况、防治现状,利伐沙班的药理学特性及其在人医、兽医领域的临床试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兽医临床上利伐沙班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口服抗凝药 利伐沙班 血栓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散联合利伐沙班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
3
作者 刘森 陆锋 +4 位作者 莫永良 莫小汕 魏书亭 张禹 陀宇 《华夏医学》 2025年第1期158-163,共6页
目的分析自拟方活血散配合利伐沙班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利伐沙班等常规术后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 目的分析自拟方活血散配合利伐沙班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利伐沙班等常规术后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口服活血散,分析比较两组的疼痛程度、凝血功能、血栓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在术后24 h、48 h和72 h,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术后第7天和第14天,观察组凝血酶时间(TT)和D-二聚体浓度显著降低,术后第14天纤维蛋白原(FIB)水平也显著降低(P<0.05);而在术后第14天,观察组的C-反应蛋白(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但血栓发生率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散联合利伐沙班能够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活血散 利伐沙班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通散外敷和利伐沙班治疗恶性肿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研究
4
作者 黄岚晖 《临床医药实践》 2025年第2期102-105,共4页
目的:探讨脉通散外敷联合利伐沙班治疗恶性肿瘤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及对患者远期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7月-2024年6月恶性肿瘤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仅接受... 目的:探讨脉通散外敷联合利伐沙班治疗恶性肿瘤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及对患者远期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7月-2024年6月恶性肿瘤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仅接受利伐沙班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外敷脉通散,评估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结果:观察组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水平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水平长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大腿与小腿周径差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外敷脉通散与利伐沙班治疗恶性肿瘤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双下肢周径差减小,可改善凝血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下肢深静脉血栓 生活质量 外敷脉通散 利伐沙班 凝血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遗传多态性与利伐沙班出血事件风险的相关性
5
作者 李鹏 梁存禹 +1 位作者 丁欢欢 王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55-758,共4页
目的 探讨高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遗传多态性与利伐沙班出血事件风险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心内科就诊的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180例,所有患者均服用利伐沙班,随访1年,最终纳入167例... 目的 探讨高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遗传多态性与利伐沙班出血事件风险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心内科就诊的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180例,所有患者均服用利伐沙班,随访1年,最终纳入167例,根据患者是否发生出血事件分为出血组31例和对照组136例。比较2组患者临床资料和遗传多态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遗传多态性与高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服用利伐沙班发生出血事件的相关性。结果 出血组细胞色素氧化酶2C9(CYP2C9)*1、CYP2C9*3、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复合体1(VKORC1)-GG频率高于对照组,CYP2C9*2、VKORC1-AA、VKORC1-AG频率低于对照组(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YP2C9*1、CYP2C9*3、VKORC1-GG是高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服用利伐沙班发生出血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OR=1.880,95%CI:1.126~1.997,P=0.030;OR=1.432,95%CI:1.044~1.964,P=0.026;OR=2.176,95%CI:1.173~4.037,P=0.014),CYP2C9*2、VKORC1-AA、VKORC1-AG是高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服用利伐沙班发生出血事件的保护因素。结论 CYP2C9和VKORC1遗传基因的多态性与高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服用利伐沙班发生出血事件显著相关,其中CYP2C9*1、CYP2C9*3、VKORC1-GG基因型是独立危险因素,CYP2C9*2、VKORC1-AA、VKORC1-AG基因型则是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基因型 利伐沙班 出血 CYP2C9基因多态性 VKORC1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龄心房颤动利伐沙班抗凝并发左下肢严重皮下出血1例
6
作者 吕卫新 郑仲洲 +4 位作者 张济鹏 程桯 王晓凤 金秀均 孙永生 《中国医药导报》 2024年第36期194-196,F0003,共4页
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积极抗凝预防血栓栓塞是其治疗基本原则。利伐沙班是心房颤动首选抗凝药物之一,具有疗效确切、使用方便、无须日常监测凝血功能、安全性高等优势。然而,出血仍是其最常见、最严重的不良反应,但皮下出血... 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积极抗凝预防血栓栓塞是其治疗基本原则。利伐沙班是心房颤动首选抗凝药物之一,具有疗效确切、使用方便、无须日常监测凝血功能、安全性高等优势。然而,出血仍是其最常见、最严重的不良反应,但皮下出血少见,下肢严重广泛性皮下出血鲜见报道。本文报道1例85岁女性心房颤动、膝骨关节炎患者,7年来一直应用达比加群酯抗凝治疗预防血栓形成,后来转换为利伐沙班抗凝,1周后并发左下肢严重皮下出血,经调整利伐沙班剂量,未出现再出血现象,无脑血栓发生。本文对其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对利伐沙班并发出血的危险因素进行总结,以进一步加深对其安全性的认识,提高对其严重出血并发症的警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膝骨关节炎 利伐沙班 抗凝 出血 皮下组织 药物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置换术后利伐沙班抗凝并发左侧腓肠肌出血形成巨大血肿1例
7
作者 王晓凤 孙永生 +1 位作者 吕卫新 金秀均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11期1131-1134,共4页
患者,男,76岁。于2024年4月22日以“左膝关节置换术后33 d,左小腿后侧严重胀痛3 d”为主诉收入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关节二科。33 d前,因“双膝关节疼痛33年,加重伴活动严重受限1年”在本医院住院,影像学检查显示双膝关节严重退变,... 患者,男,76岁。于2024年4月22日以“左膝关节置换术后33 d,左小腿后侧严重胀痛3 d”为主诉收入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关节二科。33 d前,因“双膝关节疼痛33年,加重伴活动严重受限1年”在本医院住院,影像学检查显示双膝关节严重退变,诊断为双膝重度骨关节炎,于2024年3月19日行左膝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低分子肝素预防血栓(4100 AXaIU,每日1次)、头孢呋辛预防感染、塞来昔布镇痛、关节功能锻炼等常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置换 利伐沙班 腓肠肌 出血 血肿 药物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口服利伐沙班、达比加群酯、华法林预防脑卒中的价值 被引量:3
8
作者 孙西振 蒋培培 王高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8期94-98,共5页
目的 探讨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口服利伐沙班、达比加群酯、华法林预防脑卒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在安徽省阜阳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20例心房颤动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三组,各40例。利伐沙班组(口服利伐沙... 目的 探讨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口服利伐沙班、达比加群酯、华法林预防脑卒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在安徽省阜阳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20例心房颤动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三组,各40例。利伐沙班组(口服利伐沙班,15 mg/次,1次/d)、达比加群酯组(口服达比加群酯,110 mg/次,2次/d)及华法林组[口服华法林,起始剂量2.5 mg/次,1次/d,依据国际标准化比率(INR)目标值2.0~3.0,华法林每次用量可增减0.625 mg],三组均治疗3个月。治疗3个月后比较三组凝血功能、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随访6个月比较三组血栓及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三组INR、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高于治疗前,且利伐沙班组和达比加群酯组INR、PT、APTT低于华法林组(P<0.05)。治疗后三组hs-CRP、Hcy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利伐沙班组和达比加群酯组hs-CRP、Hcy水平低于华法林组(P<0.05);三组血栓和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达比加群酯组轻微出血发生率低于华法林组(P<0.05)。结论 利伐沙班、达比加群酯、华法林三种药物均可有效预防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脑卒中的发生,但利伐沙班与达比加群酯更有利于降低出血风险,改善凝血功能,调节hs-CRP、Hcy水平,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伐沙班 达比加群酯 华法林 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术 脑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冠肺炎患者院外使用利伐沙班抗凝安全性和有效性的meta分析
9
作者 于菁怡 司元国 +1 位作者 兰翠霞 邢家璇 《临床荟萃》 CAS 2024年第6期485-493,共9页
目的 评估新冠患者院外使用利伐沙班抗凝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检索了Embase、PubMed、Scopus、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MedRxiv和ClinicalTrials数据库。2名独立研究人员根据预先确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分别进行文献筛选和... 目的 评估新冠患者院外使用利伐沙班抗凝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检索了Embase、PubMed、Scopus、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MedRxiv和ClinicalTrials数据库。2名独立研究人员根据预先确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分别进行文献筛选和数据提取。结果 纳入6项研究,共4605例新冠患者,其中包括4项随机对照试验和2项队列研究。结果显示,接受利伐沙班治疗的患者与未接受利伐沙班治疗的患者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50%vs 1.50%;OR:0.40;95%CI:0.11-1.44;P=0.16),亚组分析显示,当仅选择RCTs进行meta分析时,两组死亡率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经试验序贯分析(TSA)校正分析后证实为阴性结果(TSA校正后CI:0.09-6.23)。两组大出血事件发生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通过TSA进行调整后得出同样结果(0.12%vs 0%;OR:2.73;95%CI:0.43-17.4;P=0.29;TSA校正后CI:0.08-114.92)。利伐沙班组血栓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0.42%vs 1.53%;OR:0.28;95%CI:0.11-0.74;P=0.01;TSA校正后CI:0.08-1.08),亚组分析显示,接受利伐沙班治疗的出院患者死亡率和血栓事件发生率降低。结论 利伐沙班可以使院外新冠患者受益,特别是对于出院之后的新冠患者,能够在不增加大出血和死亡的情况下减少血栓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抗凝治疗 利伐沙班 出血 血栓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伐沙班用于HASBLED评分≥3分的高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10
作者 王奕涵 秦旭雁 +5 位作者 韩宣泽 王樱洁 高菲菲 陈春红 张岭楠 张芳 《临床荟萃》 CAS 2024年第2期121-124,共4页
目的前瞻性探讨高龄HASBLED≥3分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患者应用利伐沙班抗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23年2-9月住院的75岁以上使用利伐沙班抗凝治疗的非瓣膜性AF患者(HASBLED评分≥3分)90例,分为低剂量... 目的前瞻性探讨高龄HASBLED≥3分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患者应用利伐沙班抗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23年2-9月住院的75岁以上使用利伐沙班抗凝治疗的非瓣膜性AF患者(HASBLED评分≥3分)90例,分为低剂量组(10 mg/d),常规剂量组(15 mg/d)。随访6个月,有效终点事件:缺血性脑卒中、外周动脉栓塞,安全终点事件:大出血和临床有意义的小出血,小出血包括皮下淤血、牙龈出血、血尿、便潜血阳性、眼结膜出血。结果①低剂量组CHA2DS2-VASc评分和HASBLED评分均高于常规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治疗前凝血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随访6个月,两组均未见到新发缺血性脑卒中、外周栓塞事件。常规剂量组便潜血阳性3例,牙龈出血2例,皮下瘀斑3例。结论高龄HASBLED≥3分的非瓣膜性AF患者应用低剂量利伐沙班抗凝治疗有效、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高龄 HASBLED评分 利伐沙班 抗凝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血相关指标预测老年静脉血栓栓塞患者利伐沙班抗凝治疗安全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传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3期11-15,共5页
目的 探讨凝血相关指标预测老年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患者利伐沙班抗凝治疗安全性的临床价值。方法 118例老年VTE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利伐沙班抗凝治疗,检测患者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 目的 探讨凝血相关指标预测老年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患者利伐沙班抗凝治疗安全性的临床价值。方法 118例老年VTE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利伐沙班抗凝治疗,检测患者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水平,比较患者治疗前后凝血指标PT、APTT、TT、D-D、FIB、INR水平,统计患者治疗期间出血事件发生情况;将治疗期间出现出血事件的患者作为出血组,未出现出血事件的患者作为未出血组,比较出血组和未出血组患者入院时PT、APTT、TT、D-D、FIB、INR水平;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患者发生出血事件的危险因素;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对各个凝血指标预测患者出血风险的效能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后,患者PT、APTT、INR水平分别为(13.52±1.99)s、(31.59±2.85)s、(1.21±0.24),较治疗前的(11.21±1.85)s、(27.59±2.18)s、(0.95±0.19)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前后TT、D-D、FIB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期间对患者进行随访, 118例患者中有28例出现出血事件,发生率为23.73%(28/118)。出血组患者PT、APTT分别为(14.25±2.05)、(30.58±2.11)s,均明显长于未出血组的(10.26±1.85)、(26.66±2.48)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T、D-D、FIB、INR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T、APTT长是患者出现出血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PT、APTT单独预测患者出血事件发生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93、0.773,两项指标联合预测的AUC为0.811, PT、APTT单独及联合预测的AUC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PT、APTT能够监测老年VTE患者利伐沙班抗凝治疗效果,且对患者抗凝治疗期间出血风险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 静脉血栓栓塞症 利伐沙班 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伐沙班联合中药熏洗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瘀斑患者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董瑞波 罗东斌 +3 位作者 唐东鸣 汤永南 侯大标 焦峰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6期130-133,共4页
目的:探讨利伐沙班联合中药熏洗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瘀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4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瘀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给予利伐沙班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中药熏洗治疗。比较两组瘀斑面... 目的:探讨利伐沙班联合中药熏洗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瘀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4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瘀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给予利伐沙班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中药熏洗治疗。比较两组瘀斑面积、肿胀程度、皮温、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炎症因子水平、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the 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临床疗效、不良反应、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及尿白蛋白(urine albumin,Alb)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瘀斑面积、皮温、肿胀程度评分、VAS评分、C反应蛋白水平、一氧化碳水平更低(P<0.05),HSS评分更高(P<0.05),Hb与Al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7.3%(36/37)]高于对照组[81.1%(30/37)](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7%(1/37)]低于对照组[18.9%(7/37)](P<0.05)。结论:采用利伐沙班联合中药熏洗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瘀斑患者,可降低肿胀及疼痛程度,维持正常皮温,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利伐沙班 中药熏洗 瘀斑 治疗效果 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伐沙班预防肝硬化患者TIPS术后血栓的效果分析
13
作者 杨庆 施昌盛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12期1787-1789,共3页
目的探讨利伐沙班预防肝硬化患者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TIPS)术后血栓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2月接受TIPS术的肝硬化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TIPS术后予利伐沙班治疗,对照组TIPS术后予低分子... 目的探讨利伐沙班预防肝硬化患者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TIPS)术后血栓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2月接受TIPS术的肝硬化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TIPS术后予利伐沙班治疗,对照组TIPS术后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比较术前、术后即刻两组患者门静脉压力梯度,比较术前和术后1、3、6个月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支架内最大血流速度和血栓发生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即刻的门静脉压力梯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个月、3个月血清PT、Fib、D-D、TBIL、ALB水平及支架内最大血流速度和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伐沙班预防肝硬化患者TIPS术后支架内血栓(尤其是术后早期)具有良好的效果,能提高支架内血流速度,且对肝功能损伤程度较小,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伐沙班 肝硬化 血栓 凝血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参益气滴丸联合新型口服抗凝药干预高危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临床观察
14
作者 王霄 邵正斌 魏青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2期324-328,共5页
目的:观察芪参益气滴丸联合低剂量利伐沙班治疗高危非瓣膜性房颤(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NVAF)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标准的60例高危NVA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10m... 目的:观察芪参益气滴丸联合低剂量利伐沙班治疗高危非瓣膜性房颤(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NVAF)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标准的60例高危NVA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10mg利伐沙班q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芪参益气滴丸1袋,3次/d;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D-二聚体、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生活质量评分、中医症候积分、EHRA房颤症状评分、房颤负荷以及栓塞事件、出血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血小板、D-二聚体、中医症候积分、房颤负荷、EHRA房颤症状评分均下降(P<0.05),生活质量评分上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组上述指标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优(P<0.05);APTT、PT均较治疗前延长(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PT、APTT延长并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栓塞事件、出血事件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芪参益气滴丸与低剂量利伐沙班联合治疗高危NVAF患者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地预防卒中事件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参益气滴丸 低剂量利伐沙班 高危 非瓣膜性房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伐沙班与低分子量肝素钙治疗恶性肿瘤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的疗效对比
15
作者 田爱军 王朝霞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20期114-117,共4页
目的对比利伐沙班与低分子量肝素钙治疗恶性肿瘤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的疗效。方法择取68例恶性肿瘤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低分子量肝素钙治疗,观察组实施利伐沙班治疗。对比两... 目的对比利伐沙班与低分子量肝素钙治疗恶性肿瘤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的疗效。方法择取68例恶性肿瘤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低分子量肝素钙治疗,观察组实施利伐沙班治疗。对比两组凝血功能指标、临床疗效及随访相关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分别为(16.90±1.29)s、(12.18±1.51)s、(27.77±4.54)s、(1.08±0.30)mg/L、(3.82±0.68)g/L、INR(0.99±0.11),与对照组的(16.52±1.18)s、(12.13±1.45)s、(28.60±4.67)s、(1.12±0.33)mg/L、(3.90±0.79)g/L、INR(0.97±0.08)对比差异不大(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8%,出血事件发生率为8.82%,复发率为11.76%,死亡率为2.94%,与对照组的88.24%、11.76%、14.71%、5.88%对比差异不大(P>0.05)。结论对恶性肿瘤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采用利伐沙班、低分子量肝素钙治疗均可取得较好的效果且安全性相当,临床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静脉血栓栓塞症 利伐沙班 低分子量肝素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癫痫合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外周动脉术后消化道出血1例分析
16
作者 袁媛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6期50-52,共3页
外周动脉疾病(PAD)可使动脉血管腔狭窄甚至完全闭塞,血流量降低,导致人体下肢无法正常代谢,易诱发心脏病及脑卒中。PAD术后需行抗血栓治疗预防管腔再狭窄,而抗血栓过程常合并消化道出血风险,平衡血栓与出血仍是目前临床较为棘手的问题... 外周动脉疾病(PAD)可使动脉血管腔狭窄甚至完全闭塞,血流量降低,导致人体下肢无法正常代谢,易诱发心脏病及脑卒中。PAD术后需行抗血栓治疗预防管腔再狭窄,而抗血栓过程常合并消化道出血风险,平衡血栓与出血仍是目前临床较为棘手的问题。该文对1例癫痫合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外周动脉术后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就其消化道出血原因、重启抗凝时机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动脉疾病 利伐沙班 消化道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抗凝药物在肿瘤患者血栓预防应用中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17
作者 李博 周琴 陈丽霞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12期2608-2610,2658,共4页
目的:研究利伐沙班和低分子量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对肿瘤患者凝血功能影响,以及两种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2年7月我院收治确诊恶性肿瘤并接受化疗的患者60例,其中使用利伐沙班预防静脉血... 目的:研究利伐沙班和低分子量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对肿瘤患者凝血功能影响,以及两种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2年7月我院收治确诊恶性肿瘤并接受化疗的患者60例,其中使用利伐沙班预防静脉血栓30例为试验组,使用LMWH预防静脉血栓30例为对照组。对比用药前后两组患者凝血功能,用药后血栓及大出血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肿瘤位、基础疾病未见明显差异;两组患者血栓预防治疗后较治疗前D-二聚体数值均明显下降(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血栓及大出血事件发生。结论:利伐沙班和LMWH在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血栓预防中,安全性和有效性均有明确效果,均可明显降低患者D-二聚体,可使用利伐沙班代替LMWH预防肿瘤静脉血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伐沙班 低分子量肝素 恶性肿瘤 静脉血栓 凝血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伐沙班与华法林治疗中国人群血栓性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比的Meta分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车志 宋华锋 +3 位作者 邹月柳 杨尚珂 赵强 黄伟光 《循证医学》 CSCD 2018年第1期48-54,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对比利伐沙班和华法林治疗中国人群血栓性疾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 Med、EMBASE、Web of Science、CBM、VIP、CNKI、Wanfang数据库中关于利伐沙班和华法林治疗血栓性疾病疗效比较的文献,... 目的系统评价对比利伐沙班和华法林治疗中国人群血栓性疾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 Med、EMBASE、Web of Science、CBM、VIP、CNKI、Wanfang数据库中关于利伐沙班和华法林治疗血栓性疾病疗效比较的文献,检索时间截止至2017年1月。由2名评价者独立选择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估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3个研究,合计1 004例临床确诊为血栓性疾病的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华法林组治疗后血栓复发率高于利伐沙班组(比值比0.45,95%可信区间0.30~0.67,P<0.000 1),利伐沙班组血栓消失时间短于华法林组(均数差-11.16,95%可信区间-13.24^-9.07,P<0.000 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华法林组治疗后总出血率高于利伐沙班组(比值比0.34,95%可信区间0.20~0.58,P<0.000 1),但华法林组和利伐沙班组新发血栓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比值比0.69,95%可信区间0.25~1.95,P=0.49)。结论与华法林相比,利伐沙班可以降低患者血栓复发率和减少血栓消失时间,疗效更为显著,且可减少出血事件的发生,在血栓性疾病的治疗中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抗凝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伐沙班 华法林 血栓性疾病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骨折围术期抗凝治疗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4
19
作者 李军 侯凯 +4 位作者 田维华 曹军社 许兴辉 岳伟 张钦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20期231-232,共2页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围术期抗凝治疗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分析2008~2011年152例接受下肢骨折手术、围术期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或口服利伐沙班片的患者(A组)的临床资料,统计血栓发生率,同2008年152例前下肢骨折围术期未予抗凝...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围术期抗凝治疗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分析2008~2011年152例接受下肢骨折手术、围术期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或口服利伐沙班片的患者(A组)的临床资料,统计血栓发生率,同2008年152例前下肢骨折围术期未予抗凝药物干预的患者(B组)血栓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A组8例(5.26%)发生深静脉血栓,B组38例(25.00%)发生深静脉血栓,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均未发生明显大出血。结论:围术期积极抗凝治疗,可大大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骨折 深静脉血栓 低分子肝素钙 利伐沙班 围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络舒通丸联合利伐沙班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8
20
作者 孙燕 于艺伟 +4 位作者 刘宗芬 刘涛 孙震 张杰峰 孙波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1年第12期908-911,共4页
目的探讨脉络舒通丸联合利伐沙班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0年9月潍坊市人民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6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 目的探讨脉络舒通丸联合利伐沙班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0年9月潍坊市人民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6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利伐沙班片、弹力袜等基础治疗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口服脉络舒通丸。记录患者Villalta评分和血液中纤维蛋白原含量(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t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Villalta评分(包括患肢肿胀、疼痛、色素沉着等)明显优于对照组[(6.17±2.20)和(7.43±1.50)分];炎症指标(IL-6、hs-CRP)与FI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32.35±4.68)和(48.75±5.21)pg/ml,(13.51±3.89)和(18.87±4.28)mg/L,(2.43±0.41)和(2.79±0.47)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APTT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脉络舒通丸联用利伐沙班可显著提升PTS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和炎症反应情况,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脉络舒通丸 利伐沙班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