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互联互通背景下的股市波动对人民币汇率市场的风险溢出研究
1
作者 黄佳耿 张年华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4-129,I0008,I0009,共18页
为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中国陆续推出沪港通、深港通和债券通等一系列制度,这不仅增强了内外股市的互通互联,同时还强化了跨境资本流动进而可能对人民币汇率稳定产生冲击。在此,本文构建包含沪市、深市、港市和汇市的拓展投资组合模型,... 为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中国陆续推出沪港通、深港通和债券通等一系列制度,这不仅增强了内外股市的互通互联,同时还强化了跨境资本流动进而可能对人民币汇率稳定产生冲击。在此,本文构建包含沪市、深市、港市和汇市的拓展投资组合模型,并通过时变溢出指数来识别互联互通下的内外股市波动对人民币汇率的风险溢出影响。研究表明,互联互通机制会增强股市风险溢出,其中人民币汇率市场是风险溢出的净接收方。从改革的影响看,2014年沪港通和2016年深港通推出均在短期内增强内地股市对人民币汇率的风险溢出,而2018年港股IPO改革吸引内地企业赴港上市,这也增强了港股对人民币汇率的风险溢出影响。从作用机理看,互联互通下北向资金和南向资金的规模变化会直接增强内外股市对汇市的风险溢出,而地缘政治风险和股市恐慌情绪则通过信息渠道强化风险冲击。此外,资本市场流动性紧张以及失业率上升等基本面利空会加剧股市波动,进而对人民币汇率产生风险溢出。基于此,本文提出降低股市风险溢出和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的若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互通 股市波动 人民币汇率 风险溢出 跨境资本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缘政治风险对汇率波动的影响——国际资本流动的中介效应 被引量:1
2
作者 石涛 韩笑 +1 位作者 乔聪 蒋庚华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0-29,共10页
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地缘政治风险正成为影响宏观经济变动和全球外汇市场价格波动的重要因素,是中国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不可忽视的风险来源。以2000年1月至2022年12月43个国家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政治局势不... 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地缘政治风险正成为影响宏观经济变动和全球外汇市场价格波动的重要因素,是中国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不可忽视的风险来源。以2000年1月至2022年12月43个国家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政治局势不稳定对汇率波动的影响与机制。实证结果表明,地缘政治风险显著提高汇率波动水平,地缘政治风险指数增加1%,汇率波动性增加0.984%;短期跨境资本流动是地缘政治风险影响汇率波动的重要机制;地缘政治风险对汇率波动的增加作用具有异质性,对非OECD成员国的增加作用较OECD成员国更为显著,对欧美地区的增加作用较亚非拉地区汇率波动更大,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增加作用更加明显;前期地缘政治风险与前期汇率波动均会显著影响当期汇率波动,地缘政治风险对汇率波动的增加作用具有持续性。国际政治局势不稳定对于汇率波动的影响正在逐渐长期化,在此背景下,研究结论为通过维持政治稳定性减少资本流动降低汇率波动风险,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提供了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缘政治风险 汇率波动 资本流动 人民币国际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人民币汇率的非对称波动——基于投资者预期视角 被引量:1
3
作者 何娟文 吴颖佳 +1 位作者 陈俊宇 蒋心健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1-48,共8页
选取2011年1月至2022年3月的时间序列数据,探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非对称影响及投资者预期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相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加剧了人民币汇率波动,且呈现出明显的非对称特征,即在宏观经济状况较坏时的波... 选取2011年1月至2022年3月的时间序列数据,探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非对称影响及投资者预期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相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加剧了人民币汇率波动,且呈现出明显的非对称特征,即在宏观经济状况较坏时的波动更大,投资者预期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中介作用。鉴于此,应针对不同宏观经济状况采取差异化调控措施,提振投资者信心,避免形成人民币不良变动预期,预防人民币汇率的过度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 人民币汇率 非对称波动 投资者预期 差异化汇率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尾部风险溢出网络视角下人民币汇率市场输入性风险测度与国际影响力评估 被引量:1
4
作者 柯睿 欧阳诗轶 《金融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14,共12页
当前我国金融系统持续受到日益严峻的外部冲击,外部输入性风险逐渐成为我国金融市场风险的重要来源。本文从尾部风险溢出网络视角出发,借助TENET方法构建全球外汇市场尾部风险高维动态关联性网络,测算人民币汇率市场的输入性风险水平,... 当前我国金融系统持续受到日益严峻的外部冲击,外部输入性风险逐渐成为我国金融市场风险的重要来源。本文从尾部风险溢出网络视角出发,借助TENET方法构建全球外汇市场尾部风险高维动态关联性网络,测算人民币汇率市场的输入性风险水平,从区域异质性层面分析输入性风险的动态演化规律。本文还评估了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探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人民币风险传染角色的动态演变特征。结果表明:第一,尾部事件期间全球外汇市场的风险传染效应明显加剧,同区域与同类型经济体的外汇风险联动效应尤其明显;第二,发达经济体以及浮动汇率制经济体是人民币汇率市场的输入性风险源,与我国地理位置邻近或经贸联系紧密的经济体也会带来一定的输入性风险;第三,总体来看,人民币汇率市场的国际影响力是有限的,但伴随着人民币国际化和汇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人民币对新兴经济体和浮动汇率制经济体货币的影响力愈发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部风险溢出 人民币汇率 输入性风险 国际影响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币国际化、汇率波动与货币政策互动关系研究 被引量:35
5
作者 何金旗 张瑞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20-129,共10页
基于人民币国际化、汇率双向波动以及利率市场化改革等经济背景,通过构建SVAR模型,实证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汇率波动与货币政策之间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短期内,人民币国际化对人民币汇率与利率产生显著的冲击影响,且三者之间呈现显... 基于人民币国际化、汇率双向波动以及利率市场化改革等经济背景,通过构建SVAR模型,实证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汇率波动与货币政策之间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短期内,人民币国际化对人民币汇率与利率产生显著的冲击影响,且三者之间呈现显著的同方向波动,即人民币国际化程度提高、人民币升值、市场利率上升;短期内,人民币汇率升值有助于人民币国际化程度提高,而中长期内影响有限;货币政策通过汇率对人民币国际化产生冲击的传导机制是有效的;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汇率与利率之间的联动机制是显著的,人民币国际化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币国际化 汇率波动 货币政策 SVAR模型 利率市场化改革 SDR 金融市场 货币国际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11汇改”推动了人民币汇率更加浮动吗?--基于反事实方法的量化评估 被引量:9
6
作者 王伟 谭娜 陈平 《管理科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7-66,共20页
使用面板数据下的“反事实”分析方法,通过剔除国际金融市场变动等共同潜在因子的影响,量化评估“8·11汇改”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8·11汇改”确实大幅提升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波动率,这体现在“8·11汇改... 使用面板数据下的“反事实”分析方法,通过剔除国际金融市场变动等共同潜在因子的影响,量化评估“8·11汇改”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8·11汇改”确实大幅提升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波动率,这体现在“8·11汇改”之后真实波动率曲线始终高于反事实波动率曲线,处理效应均值为0.0077且在1%水平下显著;其次,逆周期因子政策实施后,处理效应的下降趋势并不明显,这说明逆周期因子的引入并未改变“8·11汇改”后人民币汇率弹性显著提升的事实.上述结论在替换汇率波动率指标、安慰剂检验、增加控制组变量、改用BIC准则选择最优控制组、使用半参数估计等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中始终保持成立.进一步机制分析表明,“8·11汇改”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更加透明,央行对中间价的直接干预减弱,且2017年后央行通过外汇储备进行冲销干预的力度减弱是人民币汇率波动程度提高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11汇改” 人民币汇率波动 反事实分析 量化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关双边汇率波动与供应链中汇率风险传导 被引量:13
7
作者 倪得兵 梁旭晫 唐小我 《管理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13,共13页
利用批发价合同构建了一个包含零售商、制造商与供应商的供应链运作博弈模型,其中制造商面临着进出口双边汇率风险.基于模型均衡及相应的比较静态分析,研究了双边汇率波动性及其相关性结构对供应链节点企业运作变量的波动性、期望业绩... 利用批发价合同构建了一个包含零售商、制造商与供应商的供应链运作博弈模型,其中制造商面临着进出口双边汇率风险.基于模型均衡及相应的比较静态分析,研究了双边汇率波动性及其相关性结构对供应链节点企业运作变量的波动性、期望业绩和业绩波动性的影响,并给出了影响节点企业之间相对风险承担的因素.结果表明:(1)当出口汇率波动与进口汇率波动负相关时,供应链节点企业运作变量的波动性、期望业绩和业绩方差均随进(出)口汇率波动性程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当二者正相关时,存在一个进(出)口汇率波动的临界水平,使得供应链节点企业运作变量的波动性、期望业绩和业绩方差在进(出)口汇率的波动性低于该临界水平条件下均随进(出)口汇率波动程度的增加而降低,否则均随进(出)口汇率波动程度的增加而增加,此时风险传导呈现出U型特征;(2)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的风险承担水平(用利润方差之比测度)取决于各自的决策灵活性,与汇率波动的相关性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应链 双边汇率波动性 相关性 风险传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进程中人民币汇率间相依性研究——基于动态Copula-GJR-t模型的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谢赤 张鹏 曾志坚 《金融经济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9-89,99,共12页
构建动态Copula-GJR-t模型对汇改后人民币兑美元、欧元和日元汇率间的相依结构进行考察。研究表明:人民币兑美元与兑欧元、兑日元汇率间存在负相依性,人民币兑欧元与兑日元汇率整体上呈现正相依性;在极端事件下,各汇率间相依性较正常时... 构建动态Copula-GJR-t模型对汇改后人民币兑美元、欧元和日元汇率间的相依结构进行考察。研究表明:人民币兑美元与兑欧元、兑日元汇率间存在负相依性,人民币兑欧元与兑日元汇率整体上呈现正相依性;在极端事件下,各汇率间相依性较正常时期发生很大变化,但不像股票市场那样呈现增强的正相依性;人民币兑美元与兑欧元、兑日元汇率的上、下尾相依性基本为零,说明它们不存在同时大涨或大跌的可能性,而人民币兑欧元与兑日元汇率有波动较大的上、下尾相依性,说明两者存在汇率风险传染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相依性 动态Copula—GJR—t模型 金融危机 风险传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汇率异常波动机制识别 被引量:2
9
作者 叶欣 陈伟忠 孙丽华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894-1898,1904,共6页
针对汇率波动的非线性特征,应用马尔可夫机制转换方法对2003-09-10—2011-03-25期间人民币的无本金交割远期汇率(NDF)的异常波动进行识别,研究结果显示:①2005年7月21日和2010年6月19日央行2次汇改前后NDF汇率均为高波动的异常机制,汇... 针对汇率波动的非线性特征,应用马尔可夫机制转换方法对2003-09-10—2011-03-25期间人民币的无本金交割远期汇率(NDF)的异常波动进行识别,研究结果显示:①2005年7月21日和2010年6月19日央行2次汇改前后NDF汇率均为高波动的异常机制,汇改后的初期存在一个升值预期压力集中释放的阶段,表明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取得了稳定预期的成效;②2007年下半年至2009初的国际金融危机期间NDF汇率出现持续的异常波动,其中,长期NDF波动受美元先贬后升趋势的影响更为显著,说明投机者预期更易受到国际金融市场冲击的影响.上述结果揭示了人民币升值预期压力的积聚期间和不同市场参与者的预期差异,对我国央行适时干预以稳定汇率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汇率波动 升贬值预期 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汇率 异常波动识别 马尔可夫机制转换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突变会影响人民币汇率收益率波动特征吗? 被引量:4
10
作者 谢赤 赵丹 《南方经济》 CSSCI 2012年第9期102-115,共14页
本文一方面使用多结构突变点方法,检测人民币汇率收益率的均值突变点;另一方面使用修正ICSS算法,检测人民币汇率收益率的方差突变点。将结构突变点引入GARCH族模型的均值和方差方程,对比分析考虑结构突变点前后相关模型的估计参数,进而... 本文一方面使用多结构突变点方法,检测人民币汇率收益率的均值突变点;另一方面使用修正ICSS算法,检测人民币汇率收益率的方差突变点。将结构突变点引入GARCH族模型的均值和方差方程,对比分析考虑结构突变点前后相关模型的估计参数,进而考察结构突变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特征的影响。实证发现,加入结构突变点之后能够有效降低波动的伪持续性,更接近人民币汇率的真实波动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突变 人民币汇率 GARCH族模型 波动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玉米进口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孙梦瑶 刘钟钦 聂凤英 《农业展望》 2014年第6期58-63,共6页
采用2005年8月—2013年8月的月度数据,运用ARDL-ECM模型和GARCH模型,主要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和人民币汇率波动风险两个维度来分析人民币汇率变动情况对中国玉米进口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研究得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中国玉米进口... 采用2005年8月—2013年8月的月度数据,运用ARDL-ECM模型和GARCH模型,主要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和人民币汇率波动风险两个维度来分析人民币汇率变动情况对中国玉米进口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研究得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中国玉米进口有显著地正向影响,而人民币汇率波动风险对其有负向影响,变量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并根据分析结果得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 人民币汇率波动风险 玉米进口 ARDL-ECM模型 GARCH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岸四地人民币周边化的可行性与路径--基于货币锚与汇率联动视角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蔡彤娟 陈丽雪 《金融经济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6-47,共12页
"一带一路"倡议下人民币周边化、区域化已成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必由之路,而在中国大陆与香港、澳门、台湾(1)之间推进人民币周边化则是人民币区域化的优先选择。运用货币锚效应模型和VAR-GARCH-BEKK模型,使用2005年7月21日... "一带一路"倡议下人民币周边化、区域化已成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必由之路,而在中国大陆与香港、澳门、台湾(1)之间推进人民币周边化则是人民币区域化的优先选择。运用货币锚效应模型和VAR-GARCH-BEKK模型,使用2005年7月21日至2017年6月9日之间的人民币汇率日数据分四个阶段实证检验人民币在港澳台"锚货币"选择中的影响程度和人民币与港澳台货币汇率的联动性及持续性。货币锚效应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人民币已成为港澳台货币汇率波动中重要的"隐性锚";VAR-GARCH-BEKK模型估计结果表明美元仍然是影响港澳台汇率波动的最重要因素,人民币周边化的经济基础受到人民币汇改以及人民币与美元之间强弱关系的影响。现阶段应将推进两岸四地人民币周边化作为人民币区域化的本地战略加以实施,可考虑先行启动港澳地区的货币单一化进程,并等待台湾政治形势发生变化后择机逐渐将台湾纳入到"人民币区"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岸四地 人民币周边化 货币锚效应 VAR-GARCH-BEKK模型 汇率联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air Copula-GARCH-t的人民币汇率波动实证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崔百胜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2-43,共12页
通过构建Pair copula-garch-t模型,研究人民币对美元、欧元、港元、日元和英镑五种货币汇率收益率序列波动的条件与无条件相关变动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在C藤结构中,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序列与人民币对港元汇率序列存在显著无条件正相关,且... 通过构建Pair copula-garch-t模型,研究人民币对美元、欧元、港元、日元和英镑五种货币汇率收益率序列波动的条件与无条件相关变动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在C藤结构中,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序列与人民币对港元汇率序列存在显著无条件正相关,且各收益率序列下尾相关显著高于上尾相关;在D藤结构中,不存在显著无条件相关,两者汇率序列既定的条件下,其他两种汇率存在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PAIR copula-GARCH-t模型 C藤结构 D藤结构 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金融风险预警模型的构建与实证检验 被引量:11
14
作者 许菁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8-50,共3页
在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选取影响我国金融系统正常运行的国内和国外两大因素共12个子指标,构建了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金融风险的预警模型,并利用我国2000~2010年宏观数据进行实证检验。认为经济增长率、股市平稳性及人民币汇率... 在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选取影响我国金融系统正常运行的国内和国外两大因素共12个子指标,构建了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金融风险的预警模型,并利用我国2000~2010年宏观数据进行实证检验。认为经济增长率、股市平稳性及人民币汇率是我国长期金融风险的影响因素,物价水平和股市稳定性是我国短期金融风险的重要影响因素,据此提出防范金融风险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风险 预警 人民币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币跨境流动与金融失衡——基于VAR和门限模型的经验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任英华 程媛媛 杨炎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8-53,共6页
基于2010~2014年月度数据,从汇率波动、资本流动以及资产价格波动等渠道,利用VAR模型和门限模型研究人民币跨境流动对金融失衡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从冲击效应看,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金融失衡对汇率波动、资本流动和资产价格波动的反... 基于2010~2014年月度数据,从汇率波动、资本流动以及资产价格波动等渠道,利用VAR模型和门限模型研究人民币跨境流动对金融失衡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从冲击效应看,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金融失衡对汇率波动、资本流动和资产价格波动的反应程度显著,其中,对资产价格的反应程度最强;人民币跨境流动程度和汇率波动程度对金融失衡存在显著的门限效应。因此,为推动人民币跨境流动,应强调在推进汇率市场化改革和加强国际资本流动监管的基础上,加大稳定国内资产价格的力度,防范金融失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币跨境流动 金融失衡 汇率波动 资本流动 资产价格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收益率波动性突变点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甘斌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84-89,共6页
利用基于IT、k1、k2等统计量的ICSS算法对人民币对美元、欧元及日元的日汇率波动的结构性突变点进行了研究,发现利用k2统计量能够发现更为关键的突变点,验证了Sans等人的结论ü槐涞阌牍谕庵卮笫录嗥ヅ?得出了人民币汇... 利用基于IT、k1、k2等统计量的ICSS算法对人民币对美元、欧元及日元的日汇率波动的结构性突变点进行了研究,发现利用k2统计量能够发现更为关键的突变点,验证了Sans等人的结论ü槐涞阌牍谕庵卮笫录嗥ヅ?得出了人民币汇率受国内重大事件影响较大的结论。研究发现考虑了突变点的GARCH模型有效地降低了标准GARCH模型估计各汇率收益序列时表现出的价高的波动持续性,能够过滤突发事件对汇率波动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ICSS算法 波动突变点 GARC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币汇率波幅调整对人民币汇率波动机制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见 《经济与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9-131,共13页
运用时间序列门限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Threshold GARCH),分析了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历次人民币汇率波幅调整对人民币汇率波动机制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人民币汇率波幅的扩大,滞后1期人民币汇率冲击对当期... 运用时间序列门限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Threshold GARCH),分析了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历次人民币汇率波幅调整对人民币汇率波动机制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人民币汇率波幅的扩大,滞后1期人民币汇率冲击对当期人民币汇率条件异方差表现出越来越大的正向影响,而且滞后1期人民币汇率升值冲击带来的影响要强于人民币汇率贬值冲击带来的影响;滞后2期人民币汇率冲击对当期人民币汇率条件异方差表现出越来越大的负向影响;滞后1期条件异方差的正向影响要强于滞后扰动项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文章对于进一步优化人民币汇率波幅管理和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波幅调整 影响 门限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票市场和外汇市场极端风险的非对称外溢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艾莲 靳雨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0-36,共7页
股票市场和外汇市场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金融风险的主要起源,二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和风险外溢关乎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转。本文应用混合Copula模型检验汇率和股票极度上升、下降期间的相互关联,通过对混合Copula模型参数进行估计,... 股票市场和外汇市场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金融风险的主要起源,二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和风险外溢关乎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转。本文应用混合Copula模型检验汇率和股票极度上升、下降期间的相互关联,通过对混合Copula模型参数进行估计,将构建的模型应用到股票市场和外汇市场的实证研究,刻画股票市场和外汇市场的运行特征、市场间的尾部关联结构和风险外溢。研究结果表明:当市场发生极端波动时,股票市场和外汇市场的相关性增强;在不同波动状态下,股价和汇率水平的急剧上升、下降具有明显的风险外溢,但是股票市场和外汇市场呈现非对称的尾部关联结构,二者的上尾相关性更为显著;同时,汇率波动对于上证指数和深证指数的影响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风险 股票市场 外汇市场 混合Copula模型 市场波动 风险外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币汇率及其波动对中国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影响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许可 《预测》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12,共5页
本文利用AR-GARCH模型,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对海关总署提供的2001年1月至2010年6月中国对东盟、日本、美国、欧盟、韩国、中国香港六个主要贸易伙伴的月度进出口数据进行实证研究。从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化,汇率波动率对我国和各贸易... 本文利用AR-GARCH模型,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对海关总署提供的2001年1月至2010年6月中国对东盟、日本、美国、欧盟、韩国、中国香港六个主要贸易伙伴的月度进出口数据进行实证研究。从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化,汇率波动率对我国和各贸易伙伴进出口贸易的长期和短期影响进行分析,比较了汇率因素对各个贸易伙伴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长期看来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和多数贸易伙伴的出口显著负相关,没有与其正相关的贸易数据;其波动率可能有多种长期效果。短期看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与欧盟,东盟,香港出口有反向冲击作用,对韩国进口有正向冲击作用,其波动率对部分贸易伙伴的进出口贸易存在正向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GARCH模型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 波动率 进出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国并购、人民币汇率波动与企业经营风险 被引量:9
20
作者 李胜旗 赵鑫钰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7-159,共13页
本文基于新冠疫情爆发后跨国并购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利用全球并购数据以及国泰安数据库中的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将每家企业的跨国并购事件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研究企业跨国并购对经营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跨国并购显... 本文基于新冠疫情爆发后跨国并购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利用全球并购数据以及国泰安数据库中的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将每家企业的跨国并购事件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研究企业跨国并购对经营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跨国并购显著降低了企业经营风险,为了解决偏误性问题,本文还对其进行了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检验。进一步影响机制表明,跨国并购通过“人力资本效应”提高了企业管理效率以及通过“技术进步效应”解决了企业在核心技术方面“卡脖子”的问题,进而降低经营风险。从异质性上看,跨国并购对降低技术密集型企业和大规模企业的经营风险效果更强。同时,本文还发现人民币汇率大幅度波动会加大跨国企业经营风险。因此,研究跨国并购对企业经营风险的影响,对企业长期高质量发展与提高国际竞争力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国并购 企业经营风险 人民币汇率波动 多期双重差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