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某铜矿选冶渣综合理化特性及环境污染特性评价
1
作者 张维 傅开彬 +4 位作者 王磊 谌书 姚俊 廖飞 魏浪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75-486,共12页
针对铜矿选冶渣组成复杂、环境特性不清和治理修复难度大等问题,采用矿物解离分析仪(MLA)、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和同步热分析仪-傅里叶变换红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STA-FTIR-GCMS)等分析测试仪器研究铜矿选冶渣的综合理化特性;运用... 针对铜矿选冶渣组成复杂、环境特性不清和治理修复难度大等问题,采用矿物解离分析仪(MLA)、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和同步热分析仪-傅里叶变换红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STA-FTIR-GCMS)等分析测试仪器研究铜矿选冶渣的综合理化特性;运用毒性浸出程序(TCLP)、改进的三步提取(BCR)、风险评估编码(RAC)和次生相与原生相比值(RSP)等方法研究铜矿选冶渣的环境污染特性.结果表明,铜矿选冶渣多呈团聚状,体积平均粒径为54.18μm,主要含铁橄榄石(75.33%)、磁铁矿(12.15%)、黑云母等物相.硫酸硝酸法测得的铜矿选冶渣Cr、Cu、Zn和Pb浓度未超过《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规定的危废限值,该铜矿选冶渣为一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RAC法和RSP法评价结果表明,Cu是铜矿选冶渣的主要防治对象,Fe、Zn、Pb是铜矿选冶渣的次要防治对象.研究结果为铜矿选冶渣的安全处理和处置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矿选冶渣 综合理化特性 环境污染特性 风险评估编码法(RAC) 次生相与原生相比值法(RS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多金属矿周围牧区土壤重金属形态及环境风险评测 被引量:18
2
作者 罗浪 刘明学 +6 位作者 董发勤 向莎 张格格 宗美荣 杨刚 张倩 张伟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523-1531,共9页
采集某多金属矿周围牧区土壤样品,分析土壤中含量相对较高的Cr、Cu、Ni、Pb、Sr、Zn的赋存形态,采用污染负荷指数法(PLI)、内梅罗综合指数法、风险评价编码法(RAC)和聚类分析比较探讨该矿区周围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结果表明,该区... 采集某多金属矿周围牧区土壤样品,分析土壤中含量相对较高的Cr、Cu、Ni、Pb、Sr、Zn的赋存形态,采用污染负荷指数法(PLI)、内梅罗综合指数法、风险评价编码法(RAC)和聚类分析比较探讨该矿区周围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结果表明,该区域土壤中大部分重金属含量都超过了对照土壤背景值。PLI与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分析显示,该矿区周围土壤处于被污染状态,重金属元素污染程度顺序为Zn〉Cu〉Ni〉Cr〉Sr〉Pb。赋存形态分析表明,重金属的主要形态是残渣态,其中Sr的可交换态(4.99%~42.11%)和碳酸盐结合态(4.05%~41.10%)所占百分比最高,Cu和Ni的有机结合态明显高于其他元素。RAC结果显示Sr处于高风险,Cu、Ni、Pb和Zn基本处于中低风险,Cr基本处于无风险等级。重金属非残渣态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土壤中重金属非残渣态可分为两个集群,分别是Ni、Pb、Cu、Cr以及Zn、Sr,其中Sr和Zn环境污染风险最大。以上结果表明该地区已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并且存在继续污染的风险,应该加强该地区金属矿开采和尾矿的管理和监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重金属 赋存形态 污染负荷指数法(PLI) 内梅罗综合指数法 风险评估编码法(RAC)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土壤中铅化学形态的生态风险评价方法比较 被引量:17
3
作者 孙瑞瑞 陈华清 李杜康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15年第5期47-51,共5页
针对曾爆发儿童血铅事件的南安市庄内村土壤中的铅含量及化学形态,采用Tessier连续提取法对其土壤中的铅进行化学形态分析,并采用ICP-MS对土壤中各形态铅含量及总铅含量进行测定,同时根据测定结果利用地累积指数法、风险评价编码法(RAC... 针对曾爆发儿童血铅事件的南安市庄内村土壤中的铅含量及化学形态,采用Tessier连续提取法对其土壤中的铅进行化学形态分析,并采用ICP-MS对土壤中各形态铅含量及总铅含量进行测定,同时根据测定结果利用地累积指数法、风险评价编码法(RAC法)和次生相与原生相分布比值法(RSP法)3种评价方法对土壤中铅的环境生态风险进行评价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地累积指数法评价结果显示,土壤中铅为轻度-偏中度水平,环境风险水平不高;基于RAC法评价结果显示,土壤中铅平均风险水平为中等风险;基于RSP法评价结果显示,土壤中铅平均风险水平为重度风险;RAC法、RSP法评价结果均呈现出表层土壤风险程度略高于母质层;3种评价方法中RSP法较适宜对小区域土壤中铅的风险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铅化学形态 RAC法 RSP法 地累积指数法 生态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运企业风险评估的实施 被引量:9
4
作者 林志忠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56-160,共5页
航运业历来就是一种高风险的行业,随着航运科技和安全管理手段的不断发展,全球航运安全形势呈现了良好的态势,尤其自1998年7月1日国际海事组织公布了以ISO9002为基准的《国际安全管理规则》(ISM CODE)以来,航运业的安全管理进入了国际... 航运业历来就是一种高风险的行业,随着航运科技和安全管理手段的不断发展,全球航运安全形势呈现了良好的态势,尤其自1998年7月1日国际海事组织公布了以ISO9002为基准的《国际安全管理规则》(ISM CODE)以来,航运业的安全管理进入了国际标准化时代。为进一步完善航运业的标准化管理,国际海事组织在85届海安会上通过了MSC.237(85)决议批准了ISMCODE的修正案,并要求航运企业自2010年7月1日起针对安全和防止污染的任何活动都需要进行风险评估。为保证航运企业能够正确进行安全活动的风险评估,以满足该修正案的要求,应用风险决策法系统分析了航运企业进行船舶、人员和环境风险评估所涉及的各个要素。提出一套合理、实用和系统的航运企业风险评估方法,并对风险评估实施过程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进行阐述。对进一步提高船舶安全操作水平有了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运企业 ISM规则 风险评估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种方法的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对比——以江汉平原典型场区为例 被引量:33
5
作者 陈江军 刘波 +4 位作者 蔡烈刚 王国强 殷科 陈海波 李智民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64-172,共9页
以江汉平原典型场区周边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土壤重金属元素Cd、Pb、As、Hg的总量和赋存形态特征,选用修正单项污染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风险评估编码法(RAC)和次生相与原生相比值法(RSP)四种评价方法开展了土壤重金属的... 以江汉平原典型场区周边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土壤重金属元素Cd、Pb、As、Hg的总量和赋存形态特征,选用修正单项污染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风险评估编码法(RAC)和次生相与原生相比值法(RSP)四种评价方法开展了土壤重金属的污染风险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对比讨论。分析结果表明:(1)基于总量的两种方法对比,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优于修正单项污染指数法。(2)基于形态的两种方法对比,RAC法的评价结果比RSP法更为合理。(3)基于总量和形态方法对比,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和RAC法各有其优缺点,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能直观反映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富集信息和环境危害性,而RAC法则可以利用形态来阐明重金属在土壤环境中的行为特性和生态活性。因此,在进行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时,综合考虑重金属种类、累积程度、生物毒性和生物可利用性等参数指标,才能更加科学准确地评估重金属在土壤中的环境风险。综合上述评价结果,江汉平原典型场区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元素Pb、As污染程度较低,对周边环境无影响;重金属元素Hg累积程度不高,但由于其具有较高的生物毒性,对周边环境存在潜在威胁;重金属元素Cd是研究区最主要的污染因子,对周边环境影响大,亟需采取相应措施减轻Cd带来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重金属污染 修正单项污染指数法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 风险评估编码法 次生相与原生相比值法 生态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主城区土壤重金属形态特征及风险评价 被引量:15
6
作者 姚文文 陈文德 +1 位作者 黄钟宣 嬴乔楚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59-164,共6页
【目的】为研究重庆市主城区土壤中的重金属总量及其形态分布特征。【方法】采集了64个表层土壤样品,利用Tessier顺序提取法对重金属进行形态分析,并采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和风险评价编码法(RAC)评价其生态风险程度。【结果】研究结果... 【目的】为研究重庆市主城区土壤中的重金属总量及其形态分布特征。【方法】采集了64个表层土壤样品,利用Tessier顺序提取法对重金属进行形态分析,并采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和风险评价编码法(RAC)评价其生态风险程度。【结果】研究结果表明该区重金属除Pb、Cu外,其他各重金属平均值均超过了重庆市土壤背景值;形态分析表明,除Cd外,Hg、Pb、Cr、Cu、Zn、Ni以残渣态为主,而重金属Cd的形态中铁锰氧化物结合态(22%)、残渣态(21%)、可交换态(27%)的所占比例都非常接近。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Cd和Hg、Pb、Cr以及Cu存在强烈的正相关性,仅Ni没有与其他重金属存在明显的相关性;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显示这7种重金属的生态风险大小排序为:Cd>Hg>Cr>Ni>Pb>Cu>Zn,综合生态危害指数RI表明研究区处于强生态风险(317.408);RAC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中重金属Cd已达到高生态风险;【结论】综合以上分析可得,重庆市主城区土壤中受到严重的Cd污染以及可能存在的Hg、Cd复合污染,应经常监测表层土壤中Cd和Hg的含量和形态特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治理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市 重金属 顺序萃取法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 风险评估编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RAC法的高校食品检测类实验室安全双重预防机制 被引量:5
7
作者 刘华 苏可盈 +3 位作者 吴慧 黄静 麦凤兰 毋福海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98-302,共5页
为了减少食品检测实验室安全事件的发生,有效防控实验室危害风险,不断提高食品检测实验室管理水平,综合使用改进的RAC-5M1E法对食品检测实验室的安全隐患进行识别以及原因追溯,构建安全指标的有效分类以及权重设置,对危险程度进行分层... 为了减少食品检测实验室安全事件的发生,有效防控实验室危害风险,不断提高食品检测实验室管理水平,综合使用改进的RAC-5M1E法对食品检测实验室的安全隐患进行识别以及原因追溯,构建安全指标的有效分类以及权重设置,对危险程度进行分层、构建潜在危险程度的评估矩阵,并且对实验室中风控体系进行检验以及评估。对实验室构建相应的风险检测、管控等系统,结合PDCA循环理念,基于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构建具有不断自我完善能力的高校食品检测类实验室安全双重预防机制,从而为食品检测实验室进行安全评价和改进提供依据和标准。这些措施可以为高校同类实验室隐患防范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室安全 双重预防机制 RAC法 食品检测 PDCA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