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剩余控制权、剩余索取权与公司成长绩效——基于不完全契约理论的国有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实证研究 被引量:22
1
作者 王雷 党兴华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28-138,共11页
文章以深市210家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典型相关分析对国有上市公司剩余控制权、剩余索取权的配置状况与企业成长绩效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传统国有上市公司中,剩余控制权、剩余索取权与成长绩效之间具有一定的相... 文章以深市210家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典型相关分析对国有上市公司剩余控制权、剩余索取权的配置状况与企业成长绩效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传统国有上市公司中,剩余控制权、剩余索取权与成长绩效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相关性并不十分显著,执行董事比例与企业成长绩效负相关,相对而言影响传统企业成长绩效的主要因素是剩余控制权;国有高新技术上市公司中,总经理与董事长交叉任职、管理层持股比例与企业成长绩效高度正相关,影响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绩效的主要因素是剩余索取权。因此,国有传统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的重点在于优化董事会结构,适度减少董事会中执行董事的比例;国有高新技术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的重点在于适当扩大企业经营者参与剩余索取权分享的比例,建立健全股权与股票期权激励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上市公司 剩余控制权 剩余索取权 成长绩效 典型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剩余控制权、剩余索取权与公司绩效 被引量:9
2
作者 权小锋 蒋军锋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8-88,共11页
通过比较不同形式的合约分析剩余控制权存在条件,探讨特定控制权与剩余控制权之间的转化关系;结合古典边际分析框架考察生产函数中的资本与代表人力资本的剩余控制权的边际产出,将剩余控制权收益从公司绩效中分离出来;最后,引入奈特的... 通过比较不同形式的合约分析剩余控制权存在条件,探讨特定控制权与剩余控制权之间的转化关系;结合古典边际分析框架考察生产函数中的资本与代表人力资本的剩余控制权的边际产出,将剩余控制权收益从公司绩效中分离出来;最后,引入奈特的保险机制研究剩余控制权对应的剩余索取权在公司中的转移特征,并研究公司剩余控制权的定价问题。研究发现:(1)信息不完全与谋取经济利润目的同时存在才可能形成剩余控制权;(2)剩余控制权依赖于特定控制权的界定并在其行使过程中持续向特定控制权转化,并通过委托-代理关系形成完整的剩余控制权转移结构;(3)剩余控制权转移结构决定了公司的人力资本特征,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可通过人力资本在公司生产函数中的边际产出来刻度;(4)由于人力资本的不可质押性,剩余控制权收益一定为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控制权 剩余控制权转移结构 剩余索取权 公司绩效 保险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股份合作制中农民土地财产的剩余权与退出权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陈会广 钱忠好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9-24,共6页
研究目的:建立农民土地权利的财产与自由概念框架,可以为理解地权转股权的过程及其内含合作组织替代农户的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创新提供新政治经济学逻辑基础。研究方法:制度分析法。研究结果:农民的剩余权以及退出自由的大小,取决于他... 研究目的:建立农民土地权利的财产与自由概念框架,可以为理解地权转股权的过程及其内含合作组织替代农户的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创新提供新政治经济学逻辑基础。研究方法:制度分析法。研究结果:农民的剩余权以及退出自由的大小,取决于他与国家、集体的谈判能力以及他们之间达成契约及其经济后果。研究结论: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发展必须获得农民的系统支持,既为他们提供保底分红的剩余权保障又提供具有安全阀门功能的退出自由,土地股份合作社才能成为有效率的经济组织。今后土地股份合作的健康发展,取决于剩余权与退出权保障机制的政策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土地权利 剩余权 退出权 土地股份合作 制度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企产权改革中的人力资本产权 被引量:4
4
作者 赵黎明 钱伟荣 杨蕾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2001年第6期53-57,共5页
本文以人力资本理论为基础,结合中国国有企业中企业家人力资本的现状,提出了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中企业家人力资本定价指标体系和内在价值的组成,为中国企业家的价值实现探索道路。
关键词 国有企业 产权改革 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产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BA劳资双方的权力斗争与协调 被引量:14
5
作者 王建国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2-26,41,共6页
立足于NBA劳资双方的权力斗争实际,研究得出劳资双方的权力斗争分别从谈判权、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三个方面展开;其次,提示了上述三项权力斗争的内在联系,即劳资谈判权是剩余控制权和索取斗争的前提,而剩余控制权的分割和索取权的分... 立足于NBA劳资双方的权力斗争实际,研究得出劳资双方的权力斗争分别从谈判权、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三个方面展开;其次,提示了上述三项权力斗争的内在联系,即劳资谈判权是剩余控制权和索取斗争的前提,而剩余控制权的分割和索取权的分配是劳资谈判权斗争的目的;最后,以时间为序,分别阐述了NBA劳资双方对上述三项权力斗争的发展历程和具体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力斗争 劳资谈判权 剩余控制权 剩余索取权 NBA 篮球联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治理之合约安排视角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邓新明 程崇祯 陈煜 《南方经济》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5-14,共10页
本文基于合约安排的视角对企业治理进行了研究,主要通过激励合约设计,分析代理人剩余分享系数、努力变量、激励变量、努力成本和激励成本等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经济意义,从而得出了一些主要的基本结论:第一,委托人设计的激励合约具... 本文基于合约安排的视角对企业治理进行了研究,主要通过激励合约设计,分析代理人剩余分享系数、努力变量、激励变量、努力成本和激励成本等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经济意义,从而得出了一些主要的基本结论:第一,委托人设计的激励合约具有一定的状态依存性。第二,委托人的监管效率是合约设计的重要因素,且监管本身具有概率性。第三,委托人要关注边际业绩分享系数的作用,进而必须关注“剩余标的”本身的选择。第四,一旦委托人也对产出做出自己的贡献,代理人的风险中立性就不能保证带来最优的结果。第五,委托人“先行一步”的优势是激励合约效率最大化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治理 激励合约 剩余索取权 剩余控制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剩余索取权、剩余控制权与公有水务公司管理——一种解决农村集中供水的新模式 被引量:3
7
作者 李阳 党兴华 刘学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80-85,114,共7页
在迈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应当与城市享有同等地位,农村饮水安全也成为发展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了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公有水务公司模式,激励公有水务公司发展,对比了当今世界现存的主要供水管理模式... 在迈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应当与城市享有同等地位,农村饮水安全也成为发展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了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公有水务公司模式,激励公有水务公司发展,对比了当今世界现存的主要供水管理模式,探讨了最优委托权与成员相对重要性的关系,并根据具体情况分析最优委托权的大小,最后尝试探讨最优委托权中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之间的分配机制,为相关管理部门更好地服务农村居民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供水 公有水务公司 管理模式 最优委托权 剩余索取权 剩余控制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进入权激励”的知识——资本剩余索取权混合契约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雷宏振 王盼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9-25,124,共7页
本文从"进入权激励"视角出发,指出了资本剩余索取权安排的局限性,将知识资源作为重要变量纳入企业剩余索取权安排合约,构建了一个包含资本和知识两变量的企业收益函数,分析结果表明按照不同的要素贡献率,存在一种激励的替代... 本文从"进入权激励"视角出发,指出了资本剩余索取权安排的局限性,将知识资源作为重要变量纳入企业剩余索取权安排合约,构建了一个包含资本和知识两变量的企业收益函数,分析结果表明按照不同的要素贡献率,存在一种激励的替代性变化,显示出知识资源的不可或缺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入资源"粘性"和资源投入水平,揭示企业的最优委托权安排与资源的"粘性"和投入水平存在单调递增的关系,而知识资源由于与其所有者的不可分性使其具有高度的"粘性",再加上知识和资本的合作博弈本身就是一个动态过程,知识投入水平高低会影响最后的动态均衡结果,因此应该获得更多的企业剩余索取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契约 剩余索取权 进入权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所有权、市场竞争及人力资本专用性——一个模型的建立及扩展 被引量:2
9
作者 夏冬 李垣 《管理工程学报》 CSSCI 2004年第2期35-38,共4页
建立了"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相互关系"模型,认为剩余控制权是连接产权与市场的中介,并通过人力资本专用性对剩余控制权的影响把当事人的工作特征纳入视野。
关键词 剩余索取权 剩余控制权 机会主义程度 人力资本专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配结构与潜在效率:剩余索取权分割模型——基于剩余控制权与权威排序的设计 被引量:1
10
作者 何应期 朱小燕 王玉峰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2-66,共5页
剩余控制权有转换为剩余索取权的动机。现实的剩余索取权分割与剩余控制权结构之间并不存在稳定的匹配关系,权威排序是影响剩余控制权转向剩余索取权的重要变量。据此构建剩余索取权分割模型,研究分配结构对有效剩余控制权与有效剩余索... 剩余控制权有转换为剩余索取权的动机。现实的剩余索取权分割与剩余控制权结构之间并不存在稳定的匹配关系,权威排序是影响剩余控制权转向剩余索取权的重要变量。据此构建剩余索取权分割模型,研究分配结构对有效剩余控制权与有效剩余索取权的影响。结果表明,若权威排序至少为三级,剩余索取权分割主体的趋利选择,倾向于减少有效剩余控制权与有效剩余索取权;以剩余控制权为基础的剩余索取权分割结构,存在未实现的潜在效率。调整分配结构,是"激发"潜在效率的可能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索取权 剩余控制权 权威排序 潜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家人力资本与企业产权安排的实证研究综述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斌 兰玉杰 《技术经济》 2006年第12期20-23,48,共5页
企业家人力资本与企业产权安排的不同模式和相机治理直接影响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受激励水平、程度和企业治理效率。本文在对国内学术界有关企业家人力资本与企业产权安排的实证方面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提出对相关问题的思考。
关键词 企业家人力资本 剩余索取权 剩余控制权 制度安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剩余权的分布: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重新思考 被引量:10
12
作者 陈宏辉 《当代经济管理》 2006年第4期18-22,共5页
企业剩余权的分布方式是企业理论研究的出发点,也是当前经济学界争论的一个热点。本文梳理并评述了国内外文献中关于企业剩余权分布形态的多种观点,指出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集中对称分布于非人力资本所有者的“主流观点”只是众多企... 企业剩余权的分布方式是企业理论研究的出发点,也是当前经济学界争论的一个热点。本文梳理并评述了国内外文献中关于企业剩余权分布形态的多种观点,指出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集中对称分布于非人力资本所有者的“主流观点”只是众多企业理论中的一个而已,20世纪9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对两权分布方式的解释更贴近企业的现实,正日益受到经济学界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索取权 剩余控制权 利益相关者理论 分散对称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产业振兴中的政企关系研究--基于不完全契约视角 被引量:6
13
作者 贺林波 谢美娟 《农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0,共10页
厘清政企边界,明确政府角色定位和有效发挥企业功能,构建适合乡村产业开发的政企关系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基于不完全契约视角,以湖南省A县特色茶产业开发为例,分析乡村产业开发过程中政企双方行动逻辑关系。研究发现,在乡村产业开发... 厘清政企边界,明确政府角色定位和有效发挥企业功能,构建适合乡村产业开发的政企关系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基于不完全契约视角,以湖南省A县特色茶产业开发为例,分析乡村产业开发过程中政企双方行动逻辑关系。研究发现,在乡村产业开发过程中,因产业政策或项目协议不完全性,生成大量剩余权利,剩余权利的不合理配置导致政企双方产生争议,影响合作关系和乡村产业开发效果。为构建适合乡村产业开发的政企关系,应明确政企角色定位与功能、合理配置剩余权利、建立政企初始信任、完善法律解决争议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振兴 政企关系 不完全契约 剩余控制权 剩余索取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地产权结构与市场化流转:理论与实证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徐美银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4期1-10,共10页
我国农村土地产权结构具有三方面特征:农地所有权主体的土地权利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弱化、土地产权存在着较大范围的公共域、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内涵不够完整。在这种产权结构约束下,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未来预期收益远高于现期收益... 我国农村土地产权结构具有三方面特征:农地所有权主体的土地权利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弱化、土地产权存在着较大范围的公共域、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内涵不够完整。在这种产权结构约束下,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未来预期收益远高于现期收益,土地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在整个产权结构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会对农户的土地流转行为产生直接影响。土地的剩余索取权价值包括社会保障价值、资产投资价值和未来增加价值。由于在现有制度安排下农户只能获取土地增值收益的小部分,因而农户倾向于采取等待策略,即拥有土地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土地流转差异,主要形成原因在于土地剩余索取权价值的实现程度不同。应该改革现有土地产权制度,加快土地流转市场化建设,给予农民包括剩余索取权价值在内的土地流转收益,加快我国农村土地流转速度,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产权结构 剩余索取权 剩余控制权 土地流转 农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体育俱乐部剩余权利的归属 被引量:4
15
作者 闫成栋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7-51,共5页
职业体育俱乐部的基本性质是企业法人。俱乐部剩余权利包括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两项内容。除运动员不能取得剩余控制权外,其他各生产要素提供者均有可能对俱乐部拥有一定内容的剩余权利。职业体育实践中存在不以营利为目的的要素提供... 职业体育俱乐部的基本性质是企业法人。俱乐部剩余权利包括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两项内容。除运动员不能取得剩余控制权外,其他各生产要素提供者均有可能对俱乐部拥有一定内容的剩余权利。职业体育实践中存在不以营利为目的的要素提供者,导致俱乐部剩余权利结构偏离一般企业形态,应加以引导和规制。明确俱乐部剩余权利人的地位和相互关系有利于推进和完善我国多元化职业体育俱乐部法人治理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体育俱乐部 剩余权利 剩余控制权 剩余索取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剩余控制权、剩余索取权配置结构与国有上市公司绩效关系实证研究——基于超额控制与非超额控制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党兴华 王雷 《预测》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4-42,共9页
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是现代企业内部治理机制的核心问题。本文将公司治理中的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配置纳入终极控制人超额控制的分析框架,以深市A股市场的166家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终极控股股东超额控制与非超额控制下,剩... 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是现代企业内部治理机制的核心问题。本文将公司治理中的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配置纳入终极控制人超额控制的分析框架,以深市A股市场的166家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终极控股股东超额控制与非超额控制下,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配置结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到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研究结论。研究结果还表明,现金流权和控制权的偏离程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并不显著,在技术(人力资本)密集型行业扩大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剩余控制权、剩余索取权分享比例有助于企业绩效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额控制 剩余控制权 剩余索取权 公司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公立医院改革——三明医改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案例分析 被引量:17
17
作者 马进 《卫生经济研究》 2014年第10期34-36,共3页
通过对福建省三明市公立医院改革做法的剖析,指出三明市公立医院改革值得学习和推广的经验:一是领导敢担当,政府真作为,直面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系统地提出改革方案,突破了一些行政管理瓶颈;二是院长和医生年薪制加... 通过对福建省三明市公立医院改革做法的剖析,指出三明市公立医院改革值得学习和推广的经验:一是领导敢担当,政府真作为,直面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系统地提出改革方案,突破了一些行政管理瓶颈;二是院长和医生年薪制加绩效考核的支付方式;三是改革医院剩余索取权,实施药品、耗材收入结余不纳入收入分配;四是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和限价采购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立医院 剩余索取权 年薪制 三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经营者内部跟投的制度机理与激励效应——来自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项目跟投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4
18
作者 虞晓芬 华玉昆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4-25,155,共13页
经营者有效激励是经济学长期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针对近年来中国企业治理中出现的经营者内部跟投制度进行机理研究,发现与基于人力资本获取剩余索取权的股票期权制或利润分享制等传统激励制度相比,跟投制度有助于克服收益与风险不对等... 经营者有效激励是经济学长期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针对近年来中国企业治理中出现的经营者内部跟投制度进行机理研究,发现与基于人力资本获取剩余索取权的股票期权制或利润分享制等传统激励制度相比,跟投制度有助于克服收益与风险不对等的契约缺陷,其作用机理在于经营者事前投入物质资本作“抵押”承担经营风险,可增进经营者组织承诺和损失厌恶性,驱动经营者实现自我激励与约束的双重治理目标,并由此降低显性和隐性代理成本。基于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项目跟投的实证检验发现:内部跟投制度能降低显性代理成本、提升经营业绩和降低经营风险,但激励效应总体上呈动态递减且偏向于短期激励目标。结论启示是,经营者剩余索取权激励由纯粹基于人力资本转变为经营者事前追加物质资本投入的复合激励契约安排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本产权激励制度创新的重要路径,但长期激励目标离不开持续的制度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索取权 内部跟投 人力资本 产权激励 代理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力资本、默会知识与企业剩余索取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茂魁 李伟平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7-51,共5页
人力资本所有者是企业经营风险的重要承担者。如果人力资本不能用于专用性的生产投入,其所有者收入会大幅下降。企业经营风险会造成人力资本的巨大的“效用”损失,从而保证人力资本不会滥用和掠夺非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所有者在生产实践... 人力资本所有者是企业经营风险的重要承担者。如果人力资本不能用于专用性的生产投入,其所有者收入会大幅下降。企业经营风险会造成人力资本的巨大的“效用”损失,从而保证人力资本不会滥用和掠夺非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所有者在生产实践中形成专有的“默会知识”,这种知识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性的生产性资源,人力资本凭借专有的“默会知识”在企业剩余分配的谈判中居于有利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本 默会知识 剩余索取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力资本产权化对会计权益理论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徐燕 《审计与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1-63,共3页
在初步说明人力资本产权化的基础上,用沉淀成本分析对人力资本产权化的趋势做进一步论证,从而提出这种趋势对会计权益理论的影响。
关键词 人力资本 剩余索取权 沉淀成本 实体理论 剩余权益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