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侦查期间合理限制律师会见权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陈学权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6-65,共10页
平衡侦查权与会见权的冲突、生命权与自由权优先于会见权、会见的秘密性与谈话内容的难以证明性是侦查期间合理限制律师会见权的理论根据。侦查期间合理限制律师会见权的界限是:只有在会见可能妨碍侦查机关收集证据或者可能给他人生命... 平衡侦查权与会见权的冲突、生命权与自由权优先于会见权、会见的秘密性与谈话内容的难以证明性是侦查期间合理限制律师会见权的理论根据。侦查期间合理限制律师会见权的界限是:只有在会见可能妨碍侦查机关收集证据或者可能给他人生命与自由带来紧急危险时,才能适当推迟律师与犯罪嫌疑人的会见。以合理限制为标准,我国新《律师法》不受限制的会见权之规定和《刑事诉讼法》等有关严格限制会见权的规定均值得检讨,我国侦查期间律师会见制度亟待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律师会见权 合理限制 侦查期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犯罪嫌疑人身份确立程序 被引量:4
2
作者 刘本燕 谢小剑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60-63,共4页
由于我国缺乏犯罪嫌疑人身份确立程序,导致侦查机关滥用权力,犯罪嫌疑人人权得不到保障,在实践中犯罪嫌疑人身份异化为违反党纪、行政纪律的嫌疑人、治安处罚相对人、普通的被调查人。事实上,各国对犯罪嫌疑人身份确立程序都予以规定。... 由于我国缺乏犯罪嫌疑人身份确立程序,导致侦查机关滥用权力,犯罪嫌疑人人权得不到保障,在实践中犯罪嫌疑人身份异化为违反党纪、行政纪律的嫌疑人、治安处罚相对人、普通的被调查人。事实上,各国对犯罪嫌疑人身份确立程序都予以规定。我国也应确立该程序,并赋予被调查人对该程序的启动权,赋予检察机关对该程序的监督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嫌疑人 身份确立程序 侦查机关 人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看守所实施新刑事诉讼法实证研究报告 被引量:14
3
作者 陈卫东 程雷 《政法论丛》 CSSCI 2014年第4期3-12,共10页
对五个省看守所的调研发现,总体上看守所实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文本规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修改后刑事诉讼法赋予看守所相应的职责,比如保障律师会见权、讯问在看守所内进行、对三个月以下的短刑犯执行刑罚等直接与看守所相关的条款,都得... 对五个省看守所的调研发现,总体上看守所实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文本规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修改后刑事诉讼法赋予看守所相应的职责,比如保障律师会见权、讯问在看守所内进行、对三个月以下的短刑犯执行刑罚等直接与看守所相关的条款,都得到了严格的遵循与适用。另一方面从更为宏观的角度上来看,看守所实施新刑事诉讼法的现有成效只是良好的开端,许多间接相关的条款,比如保障民事权利、法律援助等,甚至是看起来与看守所执法无关的条款,比如录音录像、非法取证的固定取证等,都有必要继续研究,拓展看守所的相关功能,创造条件予以适用,真正、完整地贯彻刑事诉讼法的立法精神与文本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法的实施 看守所 会见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侦查阶段告知义务体系的完善 被引量:3
4
作者 周欣 李亚强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8-103,共6页
侦查机关的告知义务对保障和实现犯罪嫌疑人的基本诉讼权利具有重要意义。而我国刑事诉讼法中对侦查机关的告知义务规定得过于简单,在具体运用时必然造成执法机关无法可依,犯罪嫌疑人的基本诉讼权利不能得到真正保障。构建我国侦查阶段... 侦查机关的告知义务对保障和实现犯罪嫌疑人的基本诉讼权利具有重要意义。而我国刑事诉讼法中对侦查机关的告知义务规定得过于简单,在具体运用时必然造成执法机关无法可依,犯罪嫌疑人的基本诉讼权利不能得到真正保障。构建我国侦查阶段告知义务体系,应当明确告知义务包含的主体、履行方式、范围、内容、时间及其附随义务等基本要素。并根据联合国关于告知义务的规定及域外其他国家与地区的先进做法,完善我国侦查机关的告知义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侦查机关 告知义务 犯罪嫌疑人 诉讼权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新律师法与刑事诉讼法的冲突及其衔接 被引量:6
5
作者 申君贵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2-77,共6页
法律与法律之间应当协调统一而不应冲突,但我国新律师法与刑事诉讼法之间却存在明显冲突,具体表现在律师会见权、阅卷权和调查取证权等三个方面。这些冲突必须加以解决,否则会影响新律师法的实施,会阻碍律师依法行使新律师法规定的相应... 法律与法律之间应当协调统一而不应冲突,但我国新律师法与刑事诉讼法之间却存在明显冲突,具体表现在律师会见权、阅卷权和调查取证权等三个方面。这些冲突必须加以解决,否则会影响新律师法的实施,会阻碍律师依法行使新律师法规定的相应权利。解决二者冲突的途径应该是使他们实现衔接,具体衔接方案可以是适用新法方案、法律解释确认方案和修改刑事诉讼法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律师法 刑事诉讼法 会见权 阅卷权 调查取证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犯罪嫌疑人的辩护权及其保障 被引量:4
6
作者 刘梅湘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6-101,共6页
犯罪嫌疑人作为被追诉人,应当享有辩护权。犯罪嫌疑人的辩护权在行使的空间、时间、环境等方面与被告人相比具有不同的特点,决定了应设立相应的保障机制。联合国一系列国际性文件对犯罪嫌疑人的辩护权作出了相应规定,世界主要法治国家... 犯罪嫌疑人作为被追诉人,应当享有辩护权。犯罪嫌疑人的辩护权在行使的空间、时间、环境等方面与被告人相比具有不同的特点,决定了应设立相应的保障机制。联合国一系列国际性文件对犯罪嫌疑人的辩护权作出了相应规定,世界主要法治国家亦赋予了犯罪嫌疑人辩护权,其充分程度及保障水平已超出了国际标准。参照国际标准及法治国家先进做法,我国法律应赋予犯罪嫌疑人不被强迫自证其罪的权利、被讯问时律师的在场权利、与律师自由联络、会见的权利、取得法律协助的权利等,并应对律师的阅卷权、调查取证权等加以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嫌疑人 辩护权 律师 法治国家 权利 阅卷权 自证其罪 保障水平 国际标准 法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人权保障的视角看刑事诉讼法的修改 被引量:1
7
作者 牟瑞瑾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367-371,共5页
为顺应我国政府履行国际人权公约规定的义务和推进人权保障进程的要求,针对我国刑事诉讼中极易侵犯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人权的问题,明确提出了应以人权保障为主导思想来修改刑事诉讼法。指出了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有关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 为顺应我国政府履行国际人权公约规定的义务和推进人权保障进程的要求,针对我国刑事诉讼中极易侵犯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人权的问题,明确提出了应以人权保障为主导思想来修改刑事诉讼法。指出了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有关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人权保障方面存在着犯罪嫌疑人无法充分获得律师帮助权、律师阅卷权受到限制、被告人的辩护权难以充分行使、缺乏明确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等诸多不足,参照部分国家有关强化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人权保障的措施以及国际人权公约的规定,提出了我国修改刑事诉讼法的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权保障 刑事诉讼法 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沉默权的几个主要问题 被引量:2
8
作者 陈建军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400-405,共6页
沉默权制度作为一项国际公认的刑事司法和人权保障标准,其内容包括被告知权、律师帮助权、保持沉默权、不因行使沉默权而导致不利后果权、供述自愿权;其实质是反对自我归罪权;其理论基础是公民的宪法权利和无罪推定原则;其价值取向是追... 沉默权制度作为一项国际公认的刑事司法和人权保障标准,其内容包括被告知权、律师帮助权、保持沉默权、不因行使沉默权而导致不利后果权、供述自愿权;其实质是反对自我归罪权;其理论基础是公民的宪法权利和无罪推定原则;其价值取向是追求保障人权与惩罚犯罪二者之间的平衡。我国确立沉默权制度的必要性在于:抑制刑讯逼供,防止冤假错案,完善刑诉制度,履行国际义务。要确立沉默权制度,必须转变观念,规定自白排除法则,完善配套制度,在侦查阶段废除"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刑事政策。但沉默权不是绝对的,它有可能导致放纵真正罪犯的结果,因此,必须对它进行必要的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 嫌疑人 被告人 沉默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沉默权的确立
9
作者 陈斌 张筱伟 《广东商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73-76,共4页
沉默权是刑事诉讼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一项重要诉讼权利 ,为世界多数国家和联合国通过的许多法律文件所确认。我国尚未将沉默权纳入刑事诉讼制度中 ,因此 ,为完善我国刑事诉讼制度 ,我国有必要确立沉默权 。
关键词 中国 沉默权 刑事诉讼 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犯罪嫌疑人人权保障探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红侠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2-25,共4页
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在保障犯罪嫌疑人人权方面迈进了一大步,但是司法实践中仍然存在着侵犯犯罪嫌疑人人权现象。鉴于此,只有转变刑诉观念、继续完善立法、提高公安司法人员素质,才能根除这种现象,才能充分保障犯罪嫌疑人的人权。
关键词 犯罪嫌疑人 人权保障 刑事诉讼立法 司法人员 素质 起诉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