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导航卫星自主定轨中潮汐摄动影响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征航 龚晓颖 刘万科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6-81,共6页
从摄动力的角度讨论了基于星间距离观测值的导航卫星自主定轨中星座整体旋转的存在性、不可观测性及由此引起的秩亏性;分析了潮汐摄动对星座整体旋转误差及对自主定轨的影响。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潮汐摄动对自主定轨的沿迹和法向误差影响... 从摄动力的角度讨论了基于星间距离观测值的导航卫星自主定轨中星座整体旋转的存在性、不可观测性及由此引起的秩亏性;分析了潮汐摄动对星座整体旋转误差及对自主定轨的影响。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潮汐摄动对自主定轨的沿迹和法向误差影响较大(在110天时其影响可达4 m),且该影响将随着自主定轨时间的增长越来越大。因此,在高精度、长时间的导航卫星自主定轨中必须要考虑潮汐摄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航卫星 自主定轨 潮汐摄动 星座整体旋转 升交点赤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体与飞船联合轨道维持 被引量:3
2
作者 李革非 宋军 谢剑锋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584-1591,共8页
通过组合体与飞船联合轨道维持解决了组合体和飞船轨道多特征参数的控制问题。建立了升交点经度、轨道高度和偏心率的控制方程以及基于时间关联特性的升交点赤经和制动点高度耦合控制方程和偏心率保持的双冲量耦合控制方程。结合组合体... 通过组合体与飞船联合轨道维持解决了组合体和飞船轨道多特征参数的控制问题。建立了升交点经度、轨道高度和偏心率的控制方程以及基于时间关联特性的升交点赤经和制动点高度耦合控制方程和偏心率保持的双冲量耦合控制方程。结合组合体与飞船的飞行特点,制定了组合体轨道维持实现升交点赤经和轨道偏心率以及飞船轨道维持实现制动点高度的联合控制策略。耦合控制方程使得组合体和飞船轨道维持的控制量分配合理,融合了各次控制之间存在的耦合影响,设计了联合轨道维持策略迭代计算流程。基于神舟九号交会对接飞行过程,通过多组仿真算例校验了组合体与飞船轨道多特征参数的联合优化控制,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控制 升交点赤经 轨道高度 轨道偏心率 联合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连续推力的人工太阳同步轨道设计方法 被引量:5
3
作者 雪丹 任迪 赵峭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64-1170,共7页
针对人工太阳同步轨道的设计方法进行研究,通过施加法向连续推力调整升交点赤经(RAAN)变化率。首次推导了升交点赤经在变方向推力作用下的周期摄动平均值的精确计算公式,解决了已有近似方法对相关轨道参数的取值范围存在限制的问题,并... 针对人工太阳同步轨道的设计方法进行研究,通过施加法向连续推力调整升交点赤经(RAAN)变化率。首次推导了升交点赤经在变方向推力作用下的周期摄动平均值的精确计算公式,解决了已有近似方法对相关轨道参数的取值范围存在限制的问题,并给出了对应的轨道倾角周期摄动平均值计算公式。在分析J2项摄动对升交点赤经影响的基础上,给出了所需的法向连续推力幅值和一个轨道周期内对应的速度增量的计算方法。通过数值仿真,校验了计算公式的正确性,分析了实现人工太阳同步轨道的连续法向推力对轨道倾角的影响,给出了连续推力幅值随轨道参数的变化规律,并且提出了未来工程任务的应用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太阳同步轨道 连续推力 升交点赤经周期摄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倾角GSO卫星的转移轨道优化设计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向阳 经姚翔 赵宏 《航天器工程》 2014年第5期18-22,共5页
分析了采用小倾角地球同步轨道(GSO)策略后轨道转移变轨推进剂消耗增加的原因,对传统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GTO)提出了优化措施,根据月份发射的不同,选取不同的转移轨道近地点幅角ω,降低了转移轨道变轨所需的速度增量。速度增量平均降幅... 分析了采用小倾角地球同步轨道(GSO)策略后轨道转移变轨推进剂消耗增加的原因,对传统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GTO)提出了优化措施,根据月份发射的不同,选取不同的转移轨道近地点幅角ω,降低了转移轨道变轨所需的速度增量。速度增量平均降幅可达到55m/s,相当于延长了该卫星1年的推进剂消耗寿命。文章的研究结果可为优化卫星总体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倾角 地球同步轨道 位置保持 升交点赤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