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hBNP对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急性期细胞因子、心肌凋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崔丽杰 李占全 +3 位作者 袁龙 张薇薇 赵鸿梅 彭妍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10期20-21,共2页
目的:通过构建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注犬模型后,冠脉及静脉应用rhBNP,观察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细胞因子的变化及对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选用成年杂种犬15只,置入PTCA球囊至左前降支(LAD)或左旋支(LCX),封堵90min;后球囊撤出完成... 目的:通过构建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注犬模型后,冠脉及静脉应用rhBNP,观察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细胞因子的变化及对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选用成年杂种犬15只,置入PTCA球囊至左前降支(LAD)或左旋支(LCX),封堵90min;后球囊撤出完成AMI再灌注模型。成功制备12只AMI再灌注模型,随机分为rhBNP组和对照组。冠脉及静脉应用rhBNP或生理盐水60min。分别于术前及术后采血,检测血浆BNP、ET-1水平;病理检测凋亡心肌细胞含量。结果:对照组及rhBNP组实验犬AMI后90min冠脉血BNP水平较术前显著升高(均P<0.01);对照组AMI后210min静脉血BNP水平较术前显著升高(P<0.01)。对照组及rhBNP组实验犬AMI后90min冠脉血ET-1水平较术前有所升高(P>0.05或P<0.05);对照组AMI后210min静脉血ET-1水平较术前显著升高(P<0.01)。rhBNP组凋亡指数显著减小[(17.5±2.9)%与(24.5±3.6)%,P<0.01]。结论:AMI再灌注后即刻冠脉及静脉应用rhBNP可影响缺血-再灌注细胞因子变化,减少心肌细胞凋亡,对心脏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重组人脑利钠肽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宇奇 宋宏界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20期176-177,共2页
目的分析rhBNP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慢性心力衰竭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治疗给予强心、利尿、ACEI药物;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新活素(rhBNP),疗程均为10d。结果观察组心功能改善... 目的分析rhBNP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慢性心力衰竭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治疗给予强心、利尿、ACEI药物;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新活素(rhBNP),疗程均为10d。结果观察组心功能改善情况、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的心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活素(rhBNP)可显著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和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普力农联合小剂量rhBNP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陈刚 《华夏医学》 CAS 2021年第4期11-14,共4页
目的:研究奥普力农联合小剂量重组人脑钠肽(rhBNP)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两组均使用盐酸奥普力农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同时增加小... 目的:研究奥普力农联合小剂量重组人脑钠肽(rhBNP)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两组均使用盐酸奥普力农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同时增加小剂量rhBNP静脉治疗,持续治疗3 d后比较两组疗效、心功能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心肌损害程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7.67%高于对照组的86.05%(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低于对照组(P<0.05);心输出量(CO)高于对照组,平均动脉压(MAP)及肺动脉压(PAP)低于对照组(P<0.05);B型钠尿肽(BNP)及肌钙蛋白(cTnI)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普力农联合小剂量rhBNP可以扩张血管,增加心排血量,减少心肌损害,进而缓解心衰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力衰竭 奥普力农 重组人脑钠肽 心功能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4
作者 王红 张春霞 杜新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096-1097,共2页
慢性心力衰竭是因各种基础心脏疾病,逐渐发展至终末阶段的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已经成为一个主要的公共健康问题。临床上如何能早期客观准确的判断,且为临床医师治疗提供客观有效的依据。近年来,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慢性... 慢性心力衰竭是因各种基础心脏疾病,逐渐发展至终末阶段的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已经成为一个主要的公共健康问题。临床上如何能早期客观准确的判断,且为临床医师治疗提供客观有效的依据。近年来,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已成为研究热点。本研究旨在探讨rhBNP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现将我们收治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资料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 重组人脑利钠肽 临床观察 治疗 患者 临床综合征 rhbnp 心脏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活素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早期应用效果 被引量:12
5
作者 郝清卿 张飞飞 +2 位作者 吕彩霞 李树仁 容春莉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8年第4期373-375,共3页
目的探讨新活素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后早期应用效果及其临床价值。方法纳入168例于2015年1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后患者,根据患者的意愿和所选择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80例,... 目的探讨新活素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后早期应用效果及其临床价值。方法纳入168例于2015年1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后患者,根据患者的意愿和所选择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80例,观察组患者8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新活素治疗(首先以1.5μg/kg静脉冲击后,以0.0075μg·kg^-1·min^-1的速度连续静脉滴注72h),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PCI后心肌酶酶峰值低于对照组,心功能优于对照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7.05%比31.25%,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87.5%比68.7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后早期应用新活素,可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提升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早期应用 新活素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邓志华 袁勇 +4 位作者 冯力 董剑廷 韩莹 孙艳香 李飞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30期54-55,58,共3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recombinant human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rhBNP)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3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静脉注射rhB-NP组)18例和对照组(静脉注... 目的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recombinant human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rhBNP)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3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静脉注射rhB-NP组)18例和对照组(静脉注射硝酸甘油组)18例。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用药后24、48、72 h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在治疗前及治疗7 d后采用酶联免疫(ELISA)方法测定各组患者用药前后血清中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含量。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时点LVEF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经治疗7 d后,两组CRP、TNF-α、IL-6的含量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42、P=0.045、P=0.020)。结论 rhBNP可能通过调节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血清CRP、TNF-α、IL-6水平,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脑利钠肽 心肌梗死 心功能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6
7
作者 曾国平 田劲松 段世英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3期44-45,47,共3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脑利钠钛(rhBNP)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将2007年1月~2011年2月收治的110例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在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硝酸甘油,实... 目的探讨重组人脑利钠钛(rhBNP)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将2007年1月~2011年2月收治的110例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在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硝酸甘油,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rhBNP,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心功能改善情况、治疗前后的呼吸困难程度、整体临床状况、尿量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用药后24 h、48 h、72 h的整体临床状况好转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用药后24 h实验组患者呼吸困难程度、尿量、尿量与入量的差值、EF值、Tei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BNP能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的呼吸困难和临床状况,提高心功能改善的总有效率,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脑利钠钛 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活素对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被引量:4
8
作者 蒋劲松 陈伟芳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2013年第2期201-204,共4页
目的:总结新活素(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经验。方法:在PubMed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关于应用新活素治疗心力衰竭及患者护理的文献资料,结合文献计量分析和笔者日常实际工作中的体会和经验。结果:经过新... 目的:总结新活素(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经验。方法:在PubMed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关于应用新活素治疗心力衰竭及患者护理的文献资料,结合文献计量分析和笔者日常实际工作中的体会和经验。结果:经过新活素合理用药和护理,通过利尿、降压、增强左心室射血分数和修复心脏功能等药理作用,心力衰竭临床症状可以得到及时减轻和控制,但其长期效果仍有待进一步研究。结论:新活素治疗各种心力衰竭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提高疗效和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活素(重组人脑利钠肽 rhbnp) 心力衰竭 临床应用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脑钠尿肽对兔缺血/再灌注后心室肌细胞钠离子通道电流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丁超 郭洁 +3 位作者 王冬梅 李洁 于敏 彭育红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3年第8期629-631,共3页
目的研究重组人脑钠尿肽(rhBNP)对兔在体缺血/再灌注(I/R)后心室肌细胞钠离子通道电流(INa)的影响,探讨rhBNP拮抗再灌注心律失常的细胞学离子机制。方法新西兰大耳白兔45只随机分为3组(n=15):I/R损伤组(I/R组,缺血30min后... 目的研究重组人脑钠尿肽(rhBNP)对兔在体缺血/再灌注(I/R)后心室肌细胞钠离子通道电流(INa)的影响,探讨rhBNP拮抗再灌注心律失常的细胞学离子机制。方法新西兰大耳白兔45只随机分为3组(n=15):I/R损伤组(I/R组,缺血30min后再灌注120min);rhBNP治疗组[rhBNP组,再灌注后经动物耳缘静脉注射rhBNP 0.06μg/(kg·min)];假手术对照组(CON组,只开胸不结扎血管)。采用酶解的方法分离缺血部位心室肌外膜单个心室肌细胞,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INa。结果 CON组、I/R组、rhBNP组INa密度峰值(-30mV)分别为(-42.78±5.48,n=16),(-22.46±5.32, n=12),(-37.82±5.45,n=15)pA/pF,I/R组较CON组明显下降(P<0.01),rhBNP组较I/R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 I/R后心肌INa明显下降,给予rhBNP可使下降的INa上调,提示rhBNP可减轻或逆转这种电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脑钠尿肽 缺血 再灌注 膜片钳 离子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活素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10
作者 丁兵 宋建平 《浙江临床医学》 2016年第12期2282-2283,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比较新活素(rhBNP)与米力农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心内科住院的难治性心衰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予以rhBNP治疗,采用24h给药方式,以0.0075-0.01μg/(k... 目的探讨分析比较新活素(rhBNP)与米力农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心内科住院的难治性心衰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予以rhBNP治疗,采用24h给药方式,以0.0075-0.01μg/(kg·min)静脉滴注,给药1次/周;对照组予以米力农治疗,以0.5μg/(kg·min)静脉滴注,给药1次/d。7d为1个疗程,观察30d。评估患者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心功能分级,检测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尿量、分析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浓度。结果rhBNP、米力农可显著改善患者心衰症状。与对照组比较,难治性心衰患者经rhBNP治疗后临床症状以及心功能分级明显改善,LVEF显著升高(P〈0.05),血清NT-proBNP浓度显著降低(P〈0.05)。结论rhBNP、米力农能明显改善难治性心衰患者心功能,且rhBNP疗效优于米力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心力衰竭 新活素 米力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超高龄老年人充血性心力衰竭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源 王亮 +2 位作者 曹瑞华 叶平 骆雷鸣 《浙江临床医学》 2010年第5期472-474,共3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超高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集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的14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呼吸困难及水肿程度、尿量、心率、血压、呼吸频率、左室射血分数、... 目的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超高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集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的14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呼吸困难及水肿程度、尿量、心率、血压、呼吸频率、左室射血分数、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以及肾功能、电解质等指标,采用自身对照方法,分析评价重组人脑利钠肽在超高龄老年患者中应用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重组人脑利钠肽能明显改善超高龄心力衰竭患者的呼吸困难程度,增加尿量(P〈0.05);心率、血压、呼吸频率、左室射血分数、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水肿程度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无统计学意义。药物安全性良好,未见‘肾功能恶化及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结论重组人脑利钠肽可用于超高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脑利钠肽 充血性心力衰竭 超高龄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活素治疗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艳昕 《淮海医药》 CAS 2017年第1期44-46,共3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脑利尿钠肽[新活素(rh BNP)]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40例急性失代偿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治疗组20例。对照组进行心力衰竭的常规传统治疗,治疗组加用新活素。首先以1.5μg... 目的:探讨重组人脑利尿钠肽[新活素(rh BNP)]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40例急性失代偿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治疗组20例。对照组进行心力衰竭的常规传统治疗,治疗组加用新活素。首先以1.5μg/kg静脉推注,随后以0.008μg·kg^(-1)·min^(-1)连续静脉泵入48 h。分别记录2组患者用药前后临床疗效及电解质、肌酐、尿量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治疗组用药后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LVEF(左室射血分数)改善及尿量增多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组人脑利钠肽能促进尿量的排泄、降低动脉压及增加左室射血分数,改善急性失代偿心衰发作患者的呼吸困难和整体临床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急性失代偿 新活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应用新活素与米力农治疗3天后的疗效与安全性对比 被引量:15
13
作者 王绪云 马广艳 +2 位作者 苏留超 谭效锋 尹彤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0年第11期812-816,共5页
目的比较新活素与米力农在治疗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PHD)急性加重期患者疗效与安全性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天津医院及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年龄≥65岁的69例CPH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接受药物治疗不... 目的比较新活素与米力农在治疗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PHD)急性加重期患者疗效与安全性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天津医院及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年龄≥65岁的69例CPH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接受药物治疗不同分为2组,米力农组(40例)和新活素组(29例)。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后3d心率(HR)、24h尿量、脑钠肽(BNP)、血肌酐(SCr)、肺动脉收缩压(PASP)、左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χ^2检验或t检验。结果治疗后,新活素组总有效情况优于米力农组[27(93.1%)和29(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67,P=0.031)。2组患者治疗后HR、BNP、SCr、PASP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LVEF、24h尿量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降低BNP、PASP,提高LVEF、增加尿量方面,新活素组优于米力农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米力农组患者用药后发生恶心呕吐、室性心律不齐及其他3例(7.5%),新活素组患者发生低血压2例(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均经调整药物剂量及对症治疗后好转,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新活素和米力农对治疗老年CPHD急性加重期患者均有明显的效果及较好的安全性,新活素比米力农的治疗效果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 新活素 米力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评价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的价值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彦 唐媛 +4 位作者 高峰 杨肖平 江乃宙 林孙英 陈萍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5年第6期527-532,共6页
目的 应用超声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技术评价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急性前壁或广泛前壁心肌梗死的价值.方法 急性前壁或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患者90例被随机分为3组,A组(接受急诊PCI)、B组(急诊PCI+早期rhBNP治疗)、C组(... 目的 应用超声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技术评价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急性前壁或广泛前壁心肌梗死的价值.方法 急性前壁或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患者90例被随机分为3组,A组(接受急诊PCI)、B组(急诊PCI+早期rhBNP治疗)、C组(急诊PCI+后期rhBNP治疗).分别在入院6h内,术后1周及术后1、3、6个月对患者进行常规经胸二维超声心动图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应用3D-STI技术测量左心室壁17节段长轴应变、径向应变、圆周应变及面积应变.结果 入院6h内各组EF、LVEDV、LVESV值无明显差异;随着随访时间延长至1周,以及其后的1、3、6、12个月,B组及C组EF大于A组(P<0.05),LVEDV、LVESV值小于A组,而B组与C组间未见统计学差异.入院6h内各组前降支对应节段长轴应变无明显差异;随着随访时间延长1、6、12个月,B组长轴应变(术后12个月:BA为17.53±3.10,BAS为15.32±4.87,MA为17.37±3.61,MAS为16.21±3.04,AA为15.61±3.42,AS为16.36±3.56,A为16.32±3.48)及C组(术后12个月:BA为16.77±2.85,BAS为17.36±2.78,MA为16.23±2.63,MAS为14.17±2.93,AA为17.30±3.04,AS为15.23±2.75,A为16.75±4.12)小于A组(术后12个月:BA为8.30±2.59,BAS为7.11 ±2.46,MA为9.37±3.83,MAS为10.67±2.52,AA为7.53±2.27,AS为9.92±2.16,A为10.11±2.59),而B组与C组间未见统计学差异.径向应变、圆周应变及面积应变均小于A组,而B组与C组间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 rhBNP干预可以改善局部心肌的应变力,从而提高左心室机械功能,改善心肌重构.在入院6h内或术后开始应用rhBNP,在改善心脏功能、抑制心肌重构方面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超声心动图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 心室功能 重组人脑利钠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B型脑钠尿肽在急性心肌梗死并急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邓天明 聂万锋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23期74-75,共2页
目的观察本院2010年8月至2012年2月以来收治急性心梗合并心衰32例治疗效果。方法对其中14例患者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rh-BNP)设为A组,18例未使用rh-BNP治疗组设为B组。结果 A组无一例出现恶性心律失常和心源... 目的观察本院2010年8月至2012年2月以来收治急性心梗合并心衰32例治疗效果。方法对其中14例患者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rh-BNP)设为A组,18例未使用rh-BNP治疗组设为B组。结果 A组无一例出现恶性心律失常和心源性休克,心功能改善明显。复查超声心动图,左室舒张末容积明显降低,左室射血分数有明显增加,B组最终两例死亡,与A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提示BNP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脑钠利肽(rh-BNP) 心梗后急性左心衰(AMI-AH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内蒙古东部地区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浅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祁宏 陶硕秋 +1 位作者 董彦文 牧骑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7年第11期1033-1035,共3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新活素)治疗内蒙古东部地区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6年9月在赤峰学院附属医院心力衰竭病房住院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110例,按治疗方案分为2组:观察组(脑利钠肽组)55例和对照组(... 目的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新活素)治疗内蒙古东部地区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6年9月在赤峰学院附属医院心力衰竭病房住院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110例,按治疗方案分为2组:观察组(脑利钠肽组)55例和对照组(硝酸甘油组)55例。观察组在常规心力衰竭的治疗方案上应用新活素;对照组在常规治疗治疗方案上应用硝酸甘油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改善心功能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达91%,优于对照组的67%(P〈0.05)。治疗后NT-proBNP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治疗后NT—proBNP下降明显[对照组(5900±113.4)pg/ml比观察组(3249±113.4)pg/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O.05)。结论新活素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在内蒙古赤峰地区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活素 硝酸甘油 心力衰竭 N末端B型利钠肽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西孟旦联合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慢性心衰急性发作的效果 被引量:3
17
作者 梁飞 贾磊强 李金旭 《华夏医学》 CAS 2021年第6期69-73,共5页
目的:探讨左西孟旦联合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慢性心衰(CHF)急性发作的效果。方法:82例CHF急性发作患者依治疗方案分两组。单一组40例,采用左西孟旦治疗;联合组42例,采用左西孟旦联合rhBNP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左室舒张末期... 目的:探讨左西孟旦联合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慢性心衰(CHF)急性发作的效果。方法:82例CHF急性发作患者依治疗方案分两组。单一组40例,采用左西孟旦治疗;联合组42例,采用左西孟旦联合rhBNP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脑钠素N端前体肽(NT-proBNP),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游离甲状腺素(FT4),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92.9%高于单一组7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联合组LVEF、LVEDD、血清H-FABP、 NT-proBNP、 FT4、TT3较单一组明显改善(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西孟旦与rhBNP联合治疗CHF急性发作可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衰 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 左西孟旦 急性发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肌酸钠联合新活素对心肌梗死PCI术后心力衰竭患者心肌损伤标志水平和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晨 《罕少疾病杂志》 2022年第3期48-50,共3页
目的研究磷酸肌酸钠联合新活素对心肌梗死(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CI)后心力衰竭患者心肌损伤标志水平和预后的影响。方法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于医院接受PCI术治疗的心肌梗死患者115例,并将患者分为新活素组(58例)和联合组(57例)... 目的研究磷酸肌酸钠联合新活素对心肌梗死(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CI)后心力衰竭患者心肌损伤标志水平和预后的影响。方法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于医院接受PCI术治疗的心肌梗死患者115例,并将患者分为新活素组(58例)和联合组(57例),新活素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新活素治疗,联合组在新活素组的基础上联合磷酸肌酸进行治疗;检测两组患者术后当天及术后三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心指数(CL);检测两组患者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钙蛋白(cTnI)、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比较两组患者1年内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联合组治疗有效率(91.22%)显著高于新活素组(72.41%,P<0.05),联合组一年内MACE发生率(16.07%)显著低于新活素组(39.65%,P<0.05);两组患者术后LVEF、LVEDD、CL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三个月后,联合组CL水平显著高于新活素组(P<0.05),LVEF、LVEDD、cTnI、α-HBDH、CK-MB水平显著低于新活素组(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联合新活素可以显著降低PCI术后患者心肌损伤标志水平、改善预后且效果要优于单独使用新活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肌损伤 磷酸肌酸钠 新活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评估AHF患者经新活素治疗后的心肌运动变化
19
作者 王文婷 吴昊 张雷 《浙江临床医学》 2018年第11期1791-1793,共3页
目的 应用斑点追踪显像技术(STI)评估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经新活素(rhBNP)治疗后的左心室心肌运动状态变化,并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AHF患者7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常规治疗组(35例,接受常规治疗)和rhBNP组(35例,在常规治疗基... 目的 应用斑点追踪显像技术(STI)评估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经新活素(rhBNP)治疗后的左心室心肌运动状态变化,并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AHF患者7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常规治疗组(35例,接受常规治疗)和rhBNP组(3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新活素治疗),同期选取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组.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后接受STI检查,测量并记录STI相关参数作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后rhBNP组和常规治疗组左心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口水平舒张期血流频谱E峰与A峰比值(E/A)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rhBNP组和常规治疗组左心室扭转角度峰值(PTW)、解旋速度峰值(PUTWV)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rhBNP组PTW、PUTWV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rhBNP治疗后AHF患者的左心功能状态可获得进一步改善,而应用STI能准确反映其心肌力学运动变化,可为临床评估rhBNP疗效及判定患者预后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斑点追踪显像 心力衰竭 新活素 左心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