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平行式快速路出口交通组织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永恒 李世豪 +2 位作者 杨绥程 刘博 湛天舒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2-239,共8页
针对平行式快速路出口排队溢出的交通问题,本文提出平行式快速路出口在无信号控制和信号控制情况下的5种交通组织方法,根据主辅车流的车头时距分布,建立主辅车流产生延误的计算模型。从方案选择的角度,以车均延误为评价指标,研究平行式... 针对平行式快速路出口排队溢出的交通问题,本文提出平行式快速路出口在无信号控制和信号控制情况下的5种交通组织方法,根据主辅车流的车头时距分布,建立主辅车流产生延误的计算模型。从方案选择的角度,以车均延误为评价指标,研究平行式快速路不同交通流量状态下出口最适合采用的交通组织方法。结果表明:当平行式快速路主路驶出车流和辅路车流的总流量低于1500 pcu·h^(-1)时,采取无信号让行的控制方法。主路驶出交通量较高时,采用主路驶出优先控制;辅路交通量较高时,采用辅路优先控制。当总流量在[1500,2300]pcu·h^(-1)时,采用辅路信号与让行相结合的控制方法。当主路驶出交通量较大时,采用辅路信号主路优先控制;当辅路交通量较大时,采用辅路信号辅路优先控制。当总流量高于2300 pcu·h^(-1)时,采用主辅全信号的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交通方案选择 交通流理论 城市快速路 驶出交通 车均延误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港深西部铁路速度目标值研究
2
作者 韩沛文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1-27,37,共8页
港深西部铁路是引领港深西部走廊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围绕服务两地旅客快速出行、适应两地技术标准、具备工程经济合理性等目标开展速度目标值研究,对提升该线路服务质量和项目收益具有重要意义。采用调查法、实验法、定量和定性分析法... 港深西部铁路是引领港深西部走廊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围绕服务两地旅客快速出行、适应两地技术标准、具备工程经济合理性等目标开展速度目标值研究,对提升该线路服务质量和项目收益具有重要意义。采用调查法、实验法、定量和定性分析法对港深西部铁路速度目标值进行综合比选。首先,对港铁运营线路及大湾区城际铁路的技术标准进行分析梳理,结合本线功能定位,确定速度目标值初选范围。在此基础上,模拟计算各速度目标值区间运行时分,分析其时间目标适应性和站间距适应性,从列车运行角度对比各速度目标值。然后,分析和计算不同供电制式的设施数量、系统匹配性、工程可实施性及建设投资,得出供电制式推荐意见;结合速度目标值比选范围及供电制式推荐方案,计算对应车型平台的车辆购置费和车辆基地规模、建设费用及物业开发收益,从供电和车型角度比较各速度目标值。基于上述比选,全面总结梳理各速度目标值优缺点,最终推荐本项目采用160 km/h的速度目标值方案。研究结论综合考虑了港深两地技术标准、时空距离、项目功能定位、供电制式、车型平台以及工程经济等影响因素,为合理确定本项目速度目标值方案提供了有力支撑,也对港深都市圈城际铁路的速度目标值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际铁路 港深西部铁路 速度目标值 区间运行时分 车辆选型 供电制式 工程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车内噪声主动控制的选择性消声方法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姜吉光 王登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88-291,297,共5页
基于噪声主动控制技术中的频率选择性最小均方算法,利用自行设计的自适应噪声有源控制系统,对被试车辆发动机工作在800 r/min、2 200 r/min、3 000 r/min时进行了低频段噪声选择性抵消控制。试验结果表明,所开发的噪声有源控制系统对稳... 基于噪声主动控制技术中的频率选择性最小均方算法,利用自行设计的自适应噪声有源控制系统,对被试车辆发动机工作在800 r/min、2 200 r/min、3 000 r/min时进行了低频段噪声选择性抵消控制。试验结果表明,所开发的噪声有源控制系统对稳态工况下发动机发火频率及四阶谐波频率有良好的抵消效果;并在副驾驶员左耳旁位置分别取得了8.2 dB(Lin)、6.6 dB(Lin)和9.7 dB(Lin)的降噪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工程 车内噪声 主动控制 频率选择性消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D的SCR混合器设计与结构优化
4
作者 王国贤 吴红静 +2 位作者 吴华伟 赵千 杨小兵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5-151,共7页
为了提高柴油机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后处理系统氨气分布均匀性,设计了扇形和百叶窗型两种不同的混合器结构。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技术对这两种混合器结构进行了优化处... 为了提高柴油机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后处理系统氨气分布均匀性,设计了扇形和百叶窗型两种不同的混合器结构。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技术对这两种混合器结构进行了优化处理,并针对优化后的两种混合器方案,对其速度均匀性、氨气均匀性、压力损失等进行了仿真分析和对比。CFD分析结果表明:百叶窗型混合器结构催化器载体前端氨气分布均匀性更高,百叶窗型混合器的压力损失小于扇形的;进一步分析排气流量和排气温度对氨气均匀性影响,排气流量增加使得氨气均匀性指数降低,排气温度增加使得氨气均匀性指数增高;百叶窗型的氨气均匀性指数高于扇形的。综合考虑,百叶窗型结构混合器优于扇形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工程 选择性催化还原 混合器 分布均匀性 压力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C-Crash车人碰撞事故再现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朱路生 潘公宇 张学荣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3-117,共5页
以一起真实的车人碰撞事故为案例,利用PC-Crash软件,根据事故现场采集到的车人信息,建立车人碰撞事故现场模型;利用正交试验法对各参数的权重进行分析,由分析结果辅助车人碰撞事故的再现仿真;仿真得到的车人位置值、行人头部和胸部的动... 以一起真实的车人碰撞事故为案例,利用PC-Crash软件,根据事故现场采集到的车人信息,建立车人碰撞事故现场模型;利用正交试验法对各参数的权重进行分析,由分析结果辅助车人碰撞事故的再现仿真;仿真得到的车人位置值、行人头部和胸部的动力学响应等与实际的车人位置测量值、行人的头部和胸部损伤程度相吻合,表明正交试验能有效地辅助PC-Crash进行事故仿真分析时的参数选取,得到合理的仿真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汽车工程 车人碰撞事故 事故再现 参数选取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BCC飞行器发动机尺寸选型及爬升策略设计 被引量:6
6
作者 李乐 姜光泰 +1 位作者 褚显应 王健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7-26,共10页
针对临近空间高速飞行器爬升航迹问题,提出了一种涡轮冲压组合发动机尺寸选型的依据和一种固体火箭助推器辅助加速的爬升策略。以本文设计的一型临近空间高速飞行器为原型,基于hp自适应Radau伪谱法开展爬升航迹优化研究,将最优控制问题... 针对临近空间高速飞行器爬升航迹问题,提出了一种涡轮冲压组合发动机尺寸选型的依据和一种固体火箭助推器辅助加速的爬升策略。以本文设计的一型临近空间高速飞行器为原型,基于hp自适应Radau伪谱法开展爬升航迹优化研究,将最优控制问题转化为非线性规划问题,以爬升消耗燃料质量最小为目标,利用序列二次规划算法求解最优航迹。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涡轮冲压组合发动机尺寸选型和采用固体火箭助推器加速爬升策略对爬升航迹和巡航航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选取合理的发动机尺寸和助推器辅助爬升策略,均可有效减少飞行器爬升消耗燃料质量,提升巡航航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近空间高速飞行器 TBCC动力系统尺寸选型 爬升段策略 Radau伪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订单选择车辆路径问题的模型与算法 被引量:10
7
作者 孙刘诚 孙焰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4-200,共7页
共同配送能够有效提高物流资源利用率,降低物流成本,在此环境下,本文提出了一种带订单选择的车辆路径问题.运输企业可以将运输订单委托给合作企业或者接受合作企业发布的订单,需要同时进行订单选择和车辆路径优化.针对该问题,以最大化... 共同配送能够有效提高物流资源利用率,降低物流成本,在此环境下,本文提出了一种带订单选择的车辆路径问题.运输企业可以将运输订单委托给合作企业或者接受合作企业发布的订单,需要同时进行订单选择和车辆路径优化.针对该问题,以最大化企业经济效益为优化目标,建立混合整数规划模型.针对此NP-Hard问题设计了遗传算法进行求解,提出了对该问题染色体编码的一种精确分割算法以得到可行解的结构.本文构造了不同规模的算例,使用Matlab进行数值实验.结果表明,运输企业通过订单的双向委托,能够有效减小车辆行驶距离的同时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为共同配送系统中的个体行为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流工程 车辆路径 遗传算法 共同配送 订单选择 双向委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统计的整车发动机功率匹配选型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小峰 邱良胜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28-30,共3页
通过统计近5年来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成功配套的国内数百种客车和载货车的实际配套参数,讨论了汽车比功率和汽车总质量、最高设计车速之间关系,并利用最小二乘法作回归分析,给定了汽车在不同总质量、最高车速下匹配发动机功率的最... 通过统计近5年来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成功配套的国内数百种客车和载货车的实际配套参数,讨论了汽车比功率和汽车总质量、最高设计车速之间关系,并利用最小二乘法作回归分析,给定了汽车在不同总质量、最高车速下匹配发动机功率的最佳范围,为整车发动机功率匹配选型和整车动力性匹配评价提供了可参考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发动机功率 匹配选型 数据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型露天矿山公路运输车辆发动机选型 被引量:1
9
作者 韩振刚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A01期170-172,共3页
针对中国北方中、小型露天矿由原来的铁路运输改为公路运输方式,以及已经改为公路运输的该类矿山在其车辆整机未到期但发动机到期的情况下发动机选型缺乏系统分析及理论依据从而导致的选型混乱以及由此造成的发动机运行效能问题,结合现... 针对中国北方中、小型露天矿由原来的铁路运输改为公路运输方式,以及已经改为公路运输的该类矿山在其车辆整机未到期但发动机到期的情况下发动机选型缺乏系统分析及理论依据从而导致的选型混乱以及由此造成的发动机运行效能问题,结合现场环境运用统计分析及工程分析的方法,在车辆的动力选择及发动机结构选择等方面做了比较系统的综合分析,提出了发动机选型的注意要点,为在此种环境下的发动机选型与改造提供了初步的理论依据。所提出的理论观点在缺乏发动机改造经验,使用汽车的运输大型露天矿山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矿山 车辆发动机改造与选型 发动机结构选择 发动机运行故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Si_(10)Mg合金选区激光熔化大层厚成型及热处理工艺参数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继祥 刘嘉源 +1 位作者 李欢 何广川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49-156,共8页
通过选择性激光熔化(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技术成型大层厚(60μm)AlSi_(10)Mg合金,以致密度为指标设计正交实验确定最优打印参数,对不同退火温度(200、300、400、500℃)的AlSi_(10)Mg成型件进行微观组织、物相分析和力学性能研... 通过选择性激光熔化(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技术成型大层厚(60μm)AlSi_(10)Mg合金,以致密度为指标设计正交实验确定最优打印参数,对不同退火温度(200、300、400、500℃)的AlSi_(10)Mg成型件进行微观组织、物相分析和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当激光功率310 W、扫描速度1450 mm/s、扫描间距95μm时,AlSi_(10)Mg成型件的致密度最高,达到99.92%;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AlSi_(10)Mg成型件纵截面的熔池边界逐渐变得模糊,熔池边界共晶组织逐渐均匀化,X射线衍射谱中AlSi_(10)Mg原始粉末与成型件及退火后成型件对应的衍射峰有明显偏移现象;当退火温度为500℃时,退火后成型件抗拉强度伴随Si网络的断裂从355 MPa降至102 MPa,延伸率随着韧窝的增多从1.65%升高至13.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与机电工程 选区激光熔化 AlSi_(10)Mg 微观组织 退火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原地铁1号线重大工程技术问题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汪胜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8-74,101,共8页
太原地铁1号线对于太原市后续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具有示范和引导作用,因此需要慎重确定建设标准和工程技术方案。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采用对比分析、模拟计算等方法,对于1号线车辆选型和编组方案、长大陡坡地段的列车运行安全性及运行速度... 太原地铁1号线对于太原市后续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具有示范和引导作用,因此需要慎重确定建设标准和工程技术方案。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采用对比分析、模拟计算等方法,对于1号线车辆选型和编组方案、长大陡坡地段的列车运行安全性及运行速度、太原站至南内环东街段线路走向及车站分布方案等几个重大工程技术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为项目提供专业、科学的决策依据,对于推动太原市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原地铁 方案研究 车辆选型与编组 长大陡坡 线路走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发动机在环的交通场景对重型车排放和油耗影响
12
作者 霍永占 高涛 +4 位作者 汪晓伟 劳海亮 陈熊 张佑源 景晓军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05-512,共8页
研究了交通场景对重型柴油车排放和油耗的影响。选取一辆最大设计总质量24.5 t的自卸车,采用发动机在环(EIL)的方法,建立了车辆、道路和驾驶员模型。分析了长时间怠速后车辆再起动时选择性催化还原器(SCR)温度、拥堵状态停车时长和载荷... 研究了交通场景对重型柴油车排放和油耗的影响。选取一辆最大设计总质量24.5 t的自卸车,采用发动机在环(EIL)的方法,建立了车辆、道路和驾驶员模型。分析了长时间怠速后车辆再起动时选择性催化还原器(SCR)温度、拥堵状态停车时长和载荷对油耗和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当SCR温度在起喷温度附近时,车辆再次起动或加速行驶时,NOx排放较高。拥堵状态停车后,SCR温度显著降低,停车时间越长,NOx排放越高。满载和空载情况下,停车时间对颗粒物数量(PN)排放影响不大,但满载时PN排放显著增加。车辆载荷增加会降低制动比油耗(BSFC)和CO_(2)比排放,同时增加PN和NOx排放,但NOx排放在一定程度上会先增加后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柴油车 污染物排放 交通流场景 发动机在环(EIL) 选择性催化还原器(SCR) 制动比油耗(BSF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