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金匮要略》水气病探讨铂类化疗后水肿的中医证治
1
作者 孙昕 程海波 张晓春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19,共5页
基于《金匮要略》“水气病”诊疗思维体系,探讨肿瘤患者使用铂类化疗药物后机体出现不同程度水肿的中医辨治思路。铂类用药后寒毒伤阳,阳气亏虚,水停不化导致机体水肿,可从中医肾、脾阳气受损后气化不利,水气内停的角度进行思辨。从“... 基于《金匮要略》“水气病”诊疗思维体系,探讨肿瘤患者使用铂类化疗药物后机体出现不同程度水肿的中医辨治思路。铂类用药后寒毒伤阳,阳气亏虚,水停不化导致机体水肿,可从中医肾、脾阳气受损后气化不利,水气内停的角度进行思辨。从“水气病”立论,治疗上立足“温脾肾以助阳气,利小便以祛水邪”的治疗原则,运用扶正与祛邪并重的思维方法,注重温阳化气与利小便并重的治疗大法,随证处方,据症加减,为构建肿瘤患者使用铂类药物后机体水肿的中医辨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气病 《金匮要略》 铂类药物 温阳利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病机探讨 被引量:12
2
作者 孙成力 高建东 +1 位作者 陆文 何立群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428-1429,共2页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是困扰广大中老年男性的常见疾病。文章从发病原因、发病部位、临床症状、有效治疗方法及中医理论分析,探讨了其主要病机。并通过物理学概念阐述了前列腺增生症的发病机理和病理变化。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症 癃闭 中医 病因 病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与低频脉冲电穴位刺激对新西兰兔尿潴留模型排尿效果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10
3
作者 汪玲 孙咏梅 +2 位作者 彭丽娟 鲍瑞芝 石岩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114-1118,共5页
目的 :比较电针与低频脉冲电穴位刺激对膀胱逼尿肌功能减弱型新西兰雄兔尿潴留模型排尿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3月龄新西兰雄兔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对照组、电针刺激组和低频脉电冲刺激组,每组10只。在全麻状态下,4组动物均经尿道插入... 目的 :比较电针与低频脉冲电穴位刺激对膀胱逼尿肌功能减弱型新西兰雄兔尿潴留模型排尿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3月龄新西兰雄兔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对照组、电针刺激组和低频脉电冲刺激组,每组10只。在全麻状态下,4组动物均经尿道插入尿管,用注射器抽吸空膀胱后,以50ml/h的速度向膀胱内灌注生理盐水,在灌注第50min时,对照组、电针刺激组以及低频脉冲电刺激组同时以20ml/h的速度匀速静脉注射0.05%山莨菪碱10ml建立逼尿肌功能减弱型膀胱模型,正常组则等速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干预措施:当膀胱灌注完毕(第90min)时,取中极穴与一侧三阴交穴位进行刺激,时间20min。电针刺激组在穴位上针刺留针,并连接电针仪,用2Hz的频率、0.6A的电流持续刺激;低频脉冲电刺激组在穴位上贴电极片,连接TERESA神经肌体仪用20~100Hz的频率、100~500μs脉冲宽度刺激;对照组与正常组不采用任何刺激,休息20min。用生理信号采集系统仪器测量记录4组动物造模后即刻(干预措施前)时、干预措施结束时的膀胱内压力及干预措施结束后即刻从尿管排尿5min的平均排尿速度。结果:干预措施前,低频脉冲电刺激组(12.6±1.5cm H_2O)、电针刺激组(13.5±1.6cm H_2O)、对照组(12.5±1.5cm H_2O)的膀胱内压力显著低于正常组(16.7±3.2cm H_2O)(P<0.05);实施干预措施后,低频脉冲电刺激组(16.8±1.6cm H_2O)、电针刺激组(17.1±1.7cm H_2O)的膀胱内压力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1.6±1.4cm H_2O)(P<0.05),也均高于同组造模后即刻(干预措施前)时(P<0.05)。低频脉冲电刺激组(106.2±10.2滴/分)、电针刺激组(102.3±10.5滴/分)、正常组(105.7±11.4滴/分)的平均排尿速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84.4±9.7滴/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频脉冲电刺激组膀胱内压力与平均排尿速度与电针刺激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电针与低频脉冲穴位刺激均能有效改善新西兰雄兔尿潴留模型尿潴留情况,促进排尿,但低频脉冲穴位刺激操作简便,避免了侵入性操作,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潴留 排尿效果 低频脉冲 电针 穴位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品管圈降低产后尿潴留发生率的实践 被引量:28
4
作者 张波 程海丹 +6 位作者 段志英 程媛媛 刘军 齐静 吕燕辉 李媛 林秀峰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5年第6期753-756,共4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手法在降低自然分娩产后尿潴留发生率中的应用。方法:成立品管圈,通过品管圈活动步骤,运用质量管理常用工具对产后尿潴留存在问题进行改进,并将改进前后状况进行比较。结果:品管圈活动使产后尿潴留的发生率从18.80%降到7... 目的:探讨品管圈手法在降低自然分娩产后尿潴留发生率中的应用。方法:成立品管圈,通过品管圈活动步骤,运用质量管理常用工具对产后尿潴留存在问题进行改进,并将改进前后状况进行比较。结果:品管圈活动使产后尿潴留的发生率从18.80%降到7.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运用品管圈的手法有效地降低了产后尿潴留发生率,有效地提高了护理质量和团队凝聚力,而且也提高了护士主动参与质量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产后尿潴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夫唑嗪用于脊髓损伤患者膀胱训练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5
作者 郑樱 刘根林 +2 位作者 郝春霞 周红俊 黄彦红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4年第11期706-707,共2页
目的探讨α1受体阻滞剂辅助脊髓损伤患者膀胱训练的作用及局限性。方法 70例患者分为两组 ,分别采用间歇导尿、间歇导尿并口服阿夫唑嗪的方法 ,以治疗后残余尿量降低至可以停止间歇导尿或减少间歇导尿次数为有效 ,4个月后观察疗效并加... 目的探讨α1受体阻滞剂辅助脊髓损伤患者膀胱训练的作用及局限性。方法 70例患者分为两组 ,分别采用间歇导尿、间歇导尿并口服阿夫唑嗪的方法 ,以治疗后残余尿量降低至可以停止间歇导尿或减少间歇导尿次数为有效 ,4个月后观察疗效并加以比较。结果间歇导尿组和间歇导尿加口服阿夫唑嗪组膀胱训练的效果无显著性差异 ;达到有效的时间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膀胱训练中 ,阿夫唑嗪加间歇导尿的方法并不比单纯间歇导尿的方法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夫唑嗪 脊髓损伤 尿潴留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通过增强AMPK/mTOR通路介导的自噬治疗神经源性尿潴留 被引量:12
6
作者 李正飞 张任 +1 位作者 赵国瑞 匡尧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88-496,共9页
目的:电针可通过增强自噬流、促进神经元再生、重塑轴突和髓鞘等实现对脊髓损伤的保护作用,但其在神经源性尿潴留中的作用尚不明确。本研究探讨电针通过增强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 目的:电针可通过增强自噬流、促进神经元再生、重塑轴突和髓鞘等实现对脊髓损伤的保护作用,但其在神经源性尿潴留中的作用尚不明确。本研究探讨电针通过增强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通路介导的自噬治疗神经源性尿潴留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骶髓损伤后神经源性尿潴留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采用电子刺激针对次髎、中极、三阴交行电针,每天1次,每次20 min,共7 d)、电针+AMPK抑制剂组(在电针组处理的基础上,在第1和4天,于L_(2~3)椎间隙周围肌内注射100μg的AMPK抑制剂compound C)。另设正常组不进行任何处理。采用多通道生理记录仪记录膀胱最大容量、膀胱基础压力、漏尿点压力、膀胱顺应性;HE染色观察膀胱组织形态;透射电镜观察自噬情况;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II、Beclin1蛋白质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膀胱组织中AMPK、磷酸化的AMPK(p-AMPK)、mTOR、磷酸化的mTOR(p-mTOR)、LC3II、Beclin1的蛋白质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膀胱最大容量、漏尿点压力、膀胱顺应性,膀胱组织中p-AMPK、LC3II、Beclin1蛋白质表达水平升高,p-mTOR蛋白质表达水平降低(均P<0.05)。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膀胱最大容量、膀胱顺应性、膀胱组织中p-mTOR蛋白质表达水平降低,p-AMPK蛋白、LC3II、Beclin1蛋白质水平升高(均P<0.05);与电针组相比,电针+AMPK抑制剂组膀胱最大容量、膀胱顺应性,膀胱组织中p-mTOR蛋白水平升高,p-AMPK、LC3II、Beclin1蛋白质水平降低(P<0.05)。模型组膀胱体积变大,各层次不清,出现不同程度变性,组织损伤严重,出现自噬小体;电针组膀胱较模型组小,各层次清晰可见,出现自噬小体;电针+AMPK抑制剂组各层次稍凌乱,出现损伤。结论:电针通过AMPK/mTOR通路激活自噬,从而减轻脊髓损伤导致的神经源性尿潴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自噬 神经源性尿潴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骶神经刺激术治疗排尿功能障碍 被引量:11
7
作者 廖利民 石炳毅 +2 位作者 谢克基 PEV van Kerrebroeck EHJ Weil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497-499,F004,共4页
对 4例临床确诊为急迫性尿失禁、尿频尿急症、尿潴留、骶柱裂排尿障碍的患者先进行试验性刺激 ,得到满意的症状改善后施行骶神经刺激InterStim装置永久性植入术 ,以探讨骶神经刺激术治疗排尿功能障碍的手术方法、疗效评估、并发症及其... 对 4例临床确诊为急迫性尿失禁、尿频尿急症、尿潴留、骶柱裂排尿障碍的患者先进行试验性刺激 ,得到满意的症状改善后施行骶神经刺激InterStim装置永久性植入术 ,以探讨骶神经刺激术治疗排尿功能障碍的手术方法、疗效评估、并发症及其机制。结果表明 ,试验刺激后患者排尿次数、尿量、尿失禁次数和数量、残余尿量均获得 75 %以上的改善 ,永久性植入术后上述各客观指标也获得了显著性改善 (P <0 0 5 ) ,无明显手术并发症。提示骶神经刺激是一项疗效确切、临床可行的新技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尿障碍 骶神经刺激 尿失禁 尿潴留 骶柱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部电针配合TDP治疗中风后尿潴留疗效观察 被引量:9
8
作者 相永梅 王健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060-1062,共3页
目的:观察腹部电针配合TDP治疗中风后尿潴留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电针刺激关元、中极、水道等穴位并且配合TDP照射,每日1次,每次30min;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及护理方法。两组均治疗5天为... 目的:观察腹部电针配合TDP治疗中风后尿潴留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电针刺激关元、中极、水道等穴位并且配合TDP照射,每日1次,每次30min;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及护理方法。两组均治疗5天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后根据临床症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6.7%(P<0.05)。结论:腹部电针配合TDP对于中风后尿潴留患者的排尿功能恢复有肯定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后尿潴留 电针 TD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状式冰敷模型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中及术后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1
9
作者 周霜 李慧 孟淑华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68-70,共3页
目的探讨指状式冰敷模型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PPH)术中及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抽样选择2017年1-6月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肛肠科收治的混合痔患者107例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分为观察组(... 目的探讨指状式冰敷模型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PPH)术中及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抽样选择2017年1-6月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肛肠科收治的混合痔患者107例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分为观察组(n=52)与对照组(n=55)。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采用自制指状冰敷模型于术中、术后早期应用于PPH手术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切口疼痛、水肿、出血及尿潴留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6h、术后首次排尿疼痛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8h,观察组轻度肛门水肿占38.46%、中度水肿44.23%,对照组轻度肛门水肿占20.0%、中度水肿45.45%;术后24h,观察组术后出血3例(5.77%),对照组术后出血15例(27.27%);术后12h,观察组发生尿潴留2例(3.85%),对照组发生尿潴留13例(26.0%)。上述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指状式冰敷模型可以减轻PPH患者术后疼痛、水肿及出血,有效预防尿潴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痔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 尿潴留 指状式冰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术后尿潴留防治的研究 被引量:48
10
作者 周硕艳 谷红辉 谌永颜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7年第1期20-21,34,共3页
从宫颈癌术后发生尿潴留的现状、主要原因、预防及治疗方面,对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防治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宫颈癌 尿潴留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不同方法治疗产后尿潴留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凌莹 陈莉 吴余敏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3年第11期17-18,共2页
目的 探讨治疗产后尿潴留的方法。方法 将入选对象分为新斯的明足三里封闭组 (A组 )、冰硼散组 (B组 )和开塞露纳肛组 (C组 ) ,比较 3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新斯的明足三里封闭和冰硼散治疗产后尿潴留的效果明显优于开塞露 ,但后者的... 目的 探讨治疗产后尿潴留的方法。方法 将入选对象分为新斯的明足三里封闭组 (A组 )、冰硼散组 (B组 )和开塞露纳肛组 (C组 ) ,比较 3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新斯的明足三里封闭和冰硼散治疗产后尿潴留的效果明显优于开塞露 ,但后者的起效时间最快。结论 新斯的明足三里封闭与冰硼散治疗产后尿潴留的效果满意 ,但后者更加经济、简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尿潴留 新斯的明 穴位注射治疗 足三里 冰硼散 开塞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肾、脾虚衰论治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东 崔冰 李敬林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631-1632,共2页
系统总结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经验。作者认为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相当于中医的消渴并癃闭,并对其从肾、脾虚衰进行论治,为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提供相应的诊疗方法。
关键词 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 消渴并癃闭 肾脾虚衰 临床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侧双穴位注射治疗肛肠病术后尿潴留的护理研究 被引量:25
13
作者 孔淑娟 周旺伟 +3 位作者 吕小平 仲贵香 何德贤 董小文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9年第4期879-880,共2页
[目的]探讨新斯的明同侧足三里、三阴交双穴位注射与新斯的明肌肉注射治疗肛肠病术后尿潴留的临床效果。[方法]筛选肛肠病术后尿潴留住院病人146例,按住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予左侧足三里及三阴交穴位注射新斯的明,对照组予常... [目的]探讨新斯的明同侧足三里、三阴交双穴位注射与新斯的明肌肉注射治疗肛肠病术后尿潴留的临床效果。[方法]筛选肛肠病术后尿潴留住院病人146例,按住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予左侧足三里及三阴交穴位注射新斯的明,对照组予常规肌肉注射新斯的明。[结果]观察组78例中显效59%,有效35%,总有效率94%;对照组68例中显效22%,有效31%,总有效率53%;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7,P<0.01)。[结论]新斯的明同侧足三里、三阴交穴位注射治疗肛肠病术后尿潴留疗效明显优于新斯的明肌肉注射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斯的明 穴位注射 尿潴留 足三里 三阴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内注药联合脉冲按摩预防拔管后尿潴留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尹红 汪爱民 +6 位作者 白蓉 叶梅 张玲 胡敏 汪春华 杨顺时 张艺 《护理研究》 2005年第2期218-220,共3页
[目的 ]探讨预防和减少留置尿管病人拔管后尿潴留的方法。 [方法 ]将 94例留置尿管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按传统方法进行拔管 ;观察组在拔管前夹闭导尿管使膀胱充盈 ,病人感到腹胀后放尿 10 0mL~ 15 0mL ,再次夹闭尿管 ,用电脑脉冲... [目的 ]探讨预防和减少留置尿管病人拔管后尿潴留的方法。 [方法 ]将 94例留置尿管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按传统方法进行拔管 ;观察组在拔管前夹闭导尿管使膀胱充盈 ,病人感到腹胀后放尿 10 0mL~ 15 0mL ,再次夹闭尿管 ,用电脑脉冲按摩治疗仪按摩 2 0min后放空膀胱内尿液 ,将2 %利多卡因 2 .5mL、氧氟沙星 0 .2g加入 0 .9%氯化钠 10 0mL中全部滴入膀胱 ,消毒尿道口 ,拔管。 [结果 ]观察组排尿顺利和较顺利者为97.3 6% ,对照组则为 70 .2 1% ,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χ2 =13 .41,P <0 .0 0 5 ) ;拔管后首次排尿时间 <3h的病人 ,观察组比对照组多 ,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χ2 =19.66,P <0 .0 0 5 )。拔管后排尿伴尿道口疼痛症状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χ2 =17.84,P <0 .0 0 5 )。 [结论 ]留置尿管拔管前采取膀胱内注药和电子脉冲按摩 ,能消除或减轻排尿时尿道口伴随的疼痛或不适 ,有效地预防和减少留置尿管拔管后尿潴留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置尿管 膀胱内注药 脉冲按摩 拔管 尿潴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联合治疗前列腺增生尿潴留60例 被引量:4
15
作者 田振涛 何锦华 易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7期1420-1421,共2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联合治疗前列腺增生尿潴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前列腺增生尿潴留患者60例进行针刺、温灸、前列腺微波联合口服可多华和保列治。治疗10天后拔除尿管,3个月后观察记录治疗前后的拔管率、IPSS评分、QOL评分、最大尿流率... 目的:观察中西医联合治疗前列腺增生尿潴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前列腺增生尿潴留患者60例进行针刺、温灸、前列腺微波联合口服可多华和保列治。治疗10天后拔除尿管,3个月后观察记录治疗前后的拔管率、IPSS评分、QOL评分、最大尿流率及残余尿量的变化。结果:联合治疗后IPSS评分平均下降6分,QOL评分平均下降3分,治疗后最大尿流率平均(11.4±2.8)mL/s,残余尿量为(27.1±7.2)mL;尿潴留患者拔管率76.7%,14例行膀胱穿刺造瘘术。拔管者随访3~6个月无尿潴留再发。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前列腺增生尿潴留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可以作为高龄、高危不能耐受手术的前列腺增生尿潴留患者的一种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前列腺增生 尿潴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尿速度对急性尿潴留患者膀胱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桂君 刘忆菁 +1 位作者 曹凤 益雯艳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5年第12期73-74,76,共3页
目的了解放尿速度对急性尿潴留(actue urinary retention,AUR)患者膀胱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4年6-12月在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泌尿外科门诊就诊的突发AUR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按就诊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A... 目的了解放尿速度对急性尿潴留(actue urinary retention,AUR)患者膀胱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4年6-12月在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泌尿外科门诊就诊的突发AUR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按就诊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A、观察组B各30例,放尿时设置3种不同的流速,并在放尿前(T1),放尿400ml(T2)、600ml(T3)、800ml(T4)时和停止放尿后0.5h(T5)五个时间点留取尿标本,测量并比较3组患者的尿检镜下均一红细胞、白细胞及上皮细胞数、心率、血压。结果除T5时间点的上皮细胞数外,观察组患者5个时间点尿标本的镜下均一红细胞、白细胞及上皮细胞数及患者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T1及T4这2个时间点的血压及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AUR患者留置尿管后的首次放尿量控制在400ml、放尿速度控制在150ml/min为最佳,有利于减轻对患者膀胱组织细胞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尿潴留 放尿速度 膀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耀光针药合用辨治癃闭经验举要 被引量:9
17
作者 赵晰 王耀光 李蔓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27-29,共3页
癃闭是由于肾和膀胱气化失司导致的以排尿困难,全日总尿量明显减少,小便点滴而出,甚则闭塞不通为临床特征的一种病证^([1])。导师王耀光教授认为癃闭的主要病机在三焦气机不畅,膀胱水道不通,在治疗癃闭时宜疏利三焦,浚通水道,用利水通... 癃闭是由于肾和膀胱气化失司导致的以排尿困难,全日总尿量明显减少,小便点滴而出,甚则闭塞不通为临床特征的一种病证^([1])。导师王耀光教授认为癃闭的主要病机在三焦气机不畅,膀胱水道不通,在治疗癃闭时宜疏利三焦,浚通水道,用利水通淋之中药结合疏利三焦针法,随证加减,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癃闭 疏利三焦针法 针药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穴位按摩量化护理方案在脊髓损伤性癃闭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玖利 潘佩婵 温杏良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7年第1期60-63,共4页
目的:评价穴位按摩量化护理方案在脊髓损伤性癃闭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8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间歇导尿+常规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穴位按摩量化护理方案。结果:实验组患者治... 目的:评价穴位按摩量化护理方案在脊髓损伤性癃闭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8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间歇导尿+常规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穴位按摩量化护理方案。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1、2、3个月的SF-36评分分别为(61.12±14.16)分、(87.93±15.05)分、(110.34±16.19)分,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恢复自主排尿时间(23.52±11.51)天、残余尿量(80.96±57.72)m L、膀胱容量(420.62±60.15)m L,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发生尿路感染30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穴位按摩量化护理方案的实施,为脊髓损伤性癃闭患者尽早恢复自主排尿功能,减少泌尿系统感染,提高生活质量开辟新思路和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按摩 量化护理方案 生活质量 脊髓损伤性癃闭 延续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埃希菌尿潴留患者尿液分离株同时检出六种抗菌制剂外排泵基因 被引量:3
19
作者 翁幸鐾 糜祖煌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750-752,共3页
目的调查7种抗菌制剂外排泵基因(smr-2、emrB、emrD、emrE、mdfA、tehA、qacE△1)在一株大肠埃希菌尿潴留患者尿液分离株(ECO-024)中的存在情况。方法大肠埃希菌ECO-024于2009年2月分离自宁波市第一医院一例尿潴留患者的尿液标本,采用... 目的调查7种抗菌制剂外排泵基因(smr-2、emrB、emrD、emrE、mdfA、tehA、qacE△1)在一株大肠埃希菌尿潴留患者尿液分离株(ECO-024)中的存在情况。方法大肠埃希菌ECO-024于2009年2月分离自宁波市第一医院一例尿潴留患者的尿液标本,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7种外排泵基因。结果ECO-024共检出6种外排泵基因:emrB、emrD、emrE、mdfA、tehA、qacE△1,只有smr-2未能检出。结论同时检测这7种抗菌制剂外排泵基因是国内首次报道。其中有6种基因在大肠埃希菌尿液分离株中被检测到,这或许是导致分离株呈多重耐药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大肠埃希菌中检出mdfA、emrB、emrD、emrE基因为国内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尿潴留 尿液 外排泵基因 多重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穴位贴敷配合热疗按摩预防普外科术后尿潴留临床观察 被引量:8
20
作者 傅亚玲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8期1686-1687,共2页
目的:分析穴位贴敷配合热疗按摩预防普外科术后尿潴留的临床效果。方法:取于2011年7月—2012年7月收治的手术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采取的预防措施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患侧采取常规预防,观察组... 目的:分析穴位贴敷配合热疗按摩预防普外科术后尿潴留的临床效果。方法:取于2011年7月—2012年7月收治的手术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采取的预防措施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患侧采取常规预防,观察组患者在常规预防基础上,加用穴位贴敷及热疗按摩。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3 h内排尿率及腹胀症状减轻率,术后每日排尿量与患者的住院满意度等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术后3 h内排尿率、每日平均排尿量及腹胀症状减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住院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给予普外科手术治疗后的患者穴位贴敷配合热疗按摩,可以有效预防患者出现尿潴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贴敷 热疗按摩 尿潴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