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6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using grey relational analysis for decision making in weapon system selection 被引量:9
1
作者 Peng Wang Peng Meng Baowei So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4年第2期265-272,共8页
A proper weapon system is very important for a na- tional defense system. Generally, it means selecting the optimal weapon system among many alternatives, which is a multiple- attribute decision making (MADM) proble... A proper weapon system is very important for a na- tional defense system. Generally, it means selecting the optimal weapon system among many alternatives, which is a multiple- attribute decision making (MADM) problem. This paper proposes a new mathematical model based on the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RSM) and the grey relational analysis (GRA). RSM is used to obtain the experimental points and analyze the factors that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selection results. GRA is used to an- alyze the trend relationship between alternatives and reference series. And then an RSM model is obtained, which can be used to calculate all alternatives and obtain ranking results. A real world application is introduced to illustrate the utilization of the model for the weapon selection proble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is model can be used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make a quick comparison of alternatives and select a proper weapon system from multiple alternatives, which is an effective and adaptable method for solving the weapon system selection probl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apon system multiple-attribute decision making(MADM)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rsm grey relational analysis(GR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formation prediction and analysis of underground mining during stacking of dry gangue in open-pit based on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被引量:6
2
作者 QIU Xian-yang CHEN Jia-yao +3 位作者 SHI Xiu-zhi ZHANG Shu ZHOU Jian CHEN Xi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2期406-417,共12页
Deformation prediction and the analysis of underground goaf are important to the safe and efficient recovery of residual ore when shifting from open-pit mining to underground mining.To address the comprehensive proble... Deformation prediction and the analysis of underground goaf are important to the safe and efficient recovery of residual ore when shifting from open-pit mining to underground mining.To address the comprehensive problem of stability in the double mined-out area of the Tong-Lv-Shan(TLS)mine,which employed the dry stacked gangue technology,this paper applies the function fitting theory and a regression analysis method to screen the sensitive interval of four influencing factors based on single-factor experiments and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software FLAC3D.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TLS mine consist of the column thickness(d),gob area span(D),boundary pillar thickness(h)and height of tailing gangue(H).The fitting degree between the four factors and the displacement of the gob roof(W)is reasonable because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R2)is greater than0.9701.After establishing29groups that satisfy the principles of Box-Behnken design(BBD),the dry gangue tailings process was re-simulated for the selected sensitive interval.Using a combination of an analysis of variance(ANOVA),regression equations and a significance analysis,the prediction results of the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show that the significant degree for the stability of the mined-out area for the factors satisfies the relationship of h>D>d>H.The importance of the four factors cannot be disregarded in a comparison of the prediction results of the engineering test stope in the TLS mine.By comparing the data of monitoring points and function prediction,the proposed method has shown promising results,and the prediction accuracy of RSM model is acceptable.The relative errors of the two test stopes are1.67%and3.85%,respectively,which yield satisfactory reliability and reference values for the mi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rsm) Box-Behnken design (BBD) numerical simulation boundary pillar deformation predi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based hybrid robust design optimization for complex product under mixed uncertainties 被引量:1
3
作者 WAN Liangqi CHEN Hongzhuan OUYANG Linha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9年第2期308-318,共11页
Minimizing the impact of the mixed uncertainties(i.e.,the aleatory uncertainty and the epistemic uncertainty) for a complex product of compliant mechanism(CPCM) quality improvement signifies a fascinating research top... Minimizing the impact of the mixed uncertainties(i.e.,the aleatory uncertainty and the epistemic uncertainty) for a complex product of compliant mechanism(CPCM) quality improvement signifies a fascinating research topic to enhance the robustness.However, most of the existing works in the CPCM robust design optimization neglect the mixed uncertainties, which might result in an unstable design or even an infeasible design. To solve this issue, a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based hybrid robust design optimization(RSM-based HRDO) approach is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robustness of the quality characteristic for the CPCM via considering the mixed uncertainties in the robust design optimization. A bridge-type amplification mechanism is used to manifest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approach. The comparison results prove that the proposed approach can not only keep its superiority in the robustness, but also provide a robust scheme for optimizing the design paramet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rsm) HYBRID robust design optimization (HRDO) uncertainty complex product of compliant mechanism (CPC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for optimal transfer conditions of multi-layer ceramic capacitor alignment system
4
作者 PARK Su-seong KIM Jae-min +1 位作者 CHUNG Won-jee SHIN O-chul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3期726-730,共5页
The multi-layer ceramic capacitor (MLCC) alignment system aims at the inter-process automation between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plastic processes.As a result of testing performance verification of MLCC alignment syste... The multi-layer ceramic capacitor (MLCC) alignment system aims at the inter-process automation between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plastic processes.As a result of testing performance verification of MLCC alignment system,the average alignment rates are 95% for 3216 chip,88.5% for 2012 chip and 90.8% for 3818 chip.The MLCC alignment system can be accepted for practical use because the average manual alignment is just 80%.In other words,the developed MLCC alignment system has been upgraded to a great extent,compared with manual alignment.Based on the successfully developed MLCC alignment system,the optimal transfer conditions have been explored by using RSM.The simulations using ADAMS has been performed according to the cube model of CCD.By using MiniTAB,the model of response surface has been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simulation results.The optimal conditions resulted from the response optimization tool of MiniTAB has been verified by being assigned to the prototype of MLCC alignment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layer ceramic capacitor (MLCC) alignment system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rsm MiniTAB ADA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M模型对王水-氯酸钾消解-ICP-OES法测定锑矿石中锑的条件优化
5
作者 康栋 何涛 +3 位作者 甘黎明 冯博鑫 门倩妮 王鹏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1-240,共10页
锑是一种全球重要的战略矿产资源,快速准确测定锑矿中锑含量对锑矿的勘查和开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采用响应曲面法(RSM)对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测定锑的实验条件进行优化。以氯酸钾加入量、溶解温度、提取液浓度为单因素... 锑是一种全球重要的战略矿产资源,快速准确测定锑矿中锑含量对锑矿的勘查和开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采用响应曲面法(RSM)对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测定锑的实验条件进行优化。以氯酸钾加入量、溶解温度、提取液浓度为单因素,确定单因素变量分别为0.4~1.6 g、70~130℃、5%~35%;根据RSM中的Box-Behnken(BBD)设计,选择锑矿石测定值为响应值,建立三因素三水平面实验,得到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对该模型进行方差分析并判断其显著性,其中模型F=421.94、P<0.0001、模型的R^(2)=0.9982、R_(adj)^(2)=0.9958、CV(变异值)=1.49%、S/N(信噪比)=59.54,可以解释超过98%的响应值变化。通过研究结果显示,在氯酸钾加入量0.9 g、溶解温度100℃、提取液盐酸浓度为15%的条件下,可以获得最佳的测定效果。4个锑矿石标准物质测定结果相对误差是0.34%~0.89%,相对标准偏差(RSD)是0.54%~1.1%,满足岩石矿物分析准确度和精密度控制要求,表明基于RSM模型优化锑矿石中锑量测定的方法准确可靠。RSM在复杂样品分析中的应用的展示,为分析化学方法优化提供了有效的实验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曲面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锑矿石 条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M-BBD法碱激发胶结剂煤矸石充填材料的配比及其微观结构研究
6
作者 晋俊宇 靳旭锋 +1 位作者 乔方 王宇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7-126,共10页
为了实现多目标性能碱激发胶结剂煤矸石充填材料的配比设计,文章采用RSM-BBD法进行实验设计,探究了浆料浓度、胶凝材料掺量和矸石级配对充填材料性能的影响,对料浆配比进行了优化,结合SEM-EDS对硬化浆体的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 为了实现多目标性能碱激发胶结剂煤矸石充填材料的配比设计,文章采用RSM-BBD法进行实验设计,探究了浆料浓度、胶凝材料掺量和矸石级配对充填材料性能的影响,对料浆配比进行了优化,结合SEM-EDS对硬化浆体的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用RSM-BBD法建立的回归模型能够准确预测各因素与性能之间的关系,模型精确度大于95%;充填材料的性能不仅受单一因素影响,多因素交互作用对充填材料的性能具有一定影响,经优化后得到充填材料最佳配比为:料浆浓度76%~78%,胶凝材料掺量15%~18%,矸石级配2~3 mm;微观结构显示,硬化浆体中形成的水化产物主要为C-S-H凝胶,随着养护龄期与胶凝材料掺量的增加,C-S-H凝胶也逐渐增多,这是充填体强度增大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激发胶结剂 响应面rsm 材料配比优化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M和CFD的轴流气吸滚筒式排种器型孔负压优化
7
作者 张海东 于淇 +2 位作者 张宇乾 杨文彩 郑安琪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6-125,共10页
[目的]针对轴流气吸式排种器吸种负压低导致的吸种效果不佳问题,通过优化其关键部件结构参数,提高负压稳定性与吸种效率,以提升播种精度与工作性能。[方法]基于RSM(Response Surface Method)和CFD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结合... [目的]针对轴流气吸式排种器吸种负压低导致的吸种效果不佳问题,通过优化其关键部件结构参数,提高负压稳定性与吸种效率,以提升播种精度与工作性能。[方法]基于RSM(Response Surface Method)和CFD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结合的方法,通过BBD(Box-Behnken Design)试验对轴流气吸滚筒式排种器的关键结构参数进行仿真试验优化。使用FLUENT软件对试验模型的型孔入口处压力值进行了数值计算。将获得的数据集导入Design expert13软件,通过响应面法进行预测和优化。通过数值模拟试验和台架试验验证响应面法预测结果的可靠性。以番茄种子为试验对象,进行排种器吸种性能试验。[结果]得到的轴流气吸滚筒式排种器关键结构最优参数组合为:型孔拔模角度12.59°,扇叶叶片厚度2.26 mm,扇叶叶片个数9。此时,目标函数预测孔口入口的负压为64.61 Pa。得到扇叶转速1 500 r·min^(-1)时番茄种子吸种单粒率为75%。根据响应面法优化后的结构参数组合建立三维模型进行CFD数值模拟,模拟结果为64.08 Pa,则响应面法预测结果与CFD数值模拟的误差为0.82%;原模型型孔入口负压值45.85 Pa,优化模型的型孔负压值比原模型提升39.76%,优化效果显著。型孔负压台架试验表明,扇叶转速1500 r·min^(-1)时,型孔入口负压值为62 Pa,型孔负压台架试验和数值模拟试验的结果误差为3.35%。[结论]吸种性能台架试验表明,扇叶转速1 500 r·min^(-1)时番茄种子吸种单粒率为75.22%,与优化前相比提升15.72%。考虑到简化结构和3D打印导致的不可避免的误差,认为该结果符合要求,优化试验设计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流 气吸排种器 响应面法(rsm) 计算流体动力学(CF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M-BBD的多源煤基固废胶结体配比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赵新元 杨科 +3 位作者 何祥 魏祯 于祥 张继强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9-155,共7页
本工作采用响应面法(RSM)Box-Behnken Design(BBD)模式对脱硫石膏、气化细渣和炉底渣等多源煤基固废进行配比优选,并研究了最优配比胶结体的力学性能、孔隙结构、热稳定性、微观结构等特性。结果表明:(1)气化细渣掺量对胶结体的1 d强度... 本工作采用响应面法(RSM)Box-Behnken Design(BBD)模式对脱硫石膏、气化细渣和炉底渣等多源煤基固废进行配比优选,并研究了最优配比胶结体的力学性能、孔隙结构、热稳定性、微观结构等特性。结果表明:(1)气化细渣掺量对胶结体的1 d强度影响最大,脱硫石膏掺量对胶结体3 d和7 d强度影响最大,两种固废的交互作用对胶结体早期强度影响最显著,表现为负效应;在粉煤灰与矸石质量比为0.4∶1和质量浓度为80%的条件下,获得脱硫石膏、气化细渣和炉底渣的最优质量比为0.2∶0.1∶0.1,并分析了最优配比胶结体的压缩变形和破坏特征。(2)研究了胶结体的微观特性:胶结体内存在密集细颈型封闭孔隙,孔直径范围在5~3.7×10^(5) nm,微孔较少,以中、大孔为主;胶结体在55~65℃和90~120℃区间出现游离水和结晶水的吸热脱水反应,在600~700℃区间出现结构水、羟基水的脱除和水化产物的分解,在800℃累计失重约8%。(3)煤基固废胶结体的水化反应以水泥为主,固废之间未发生化学反应,水化产物为少量短杆状钙矾石相和薄层绒状C-S-H凝胶;钙矾石中少量Al^(3+)被Si^(4+)取代,少量SO_(4)^(2-)被CO_(3)^(2-)取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基固废 胶结充填体 响应面法 配比优化 微观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BP-ANN耦合RSM优化表面机械滚压1060铝表面粗糙度 被引量:1
9
作者 柳想 王成 +5 位作者 汪森辉 孙坤 费树辉 李保坤 邓海顺 沈刚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154-164,共11页
目的优化表面机械滚压工艺参数组合,获得最小表面粗糙度。方法基于气压驱动表面机械滚压实验平台,以1060铝棒为研究对象,采用响应面法(RSM)设计试验研究驱动压力、滚压道次、试样转速对受滚压铝棒试样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并利用遗传... 目的优化表面机械滚压工艺参数组合,获得最小表面粗糙度。方法基于气压驱动表面机械滚压实验平台,以1060铝棒为研究对象,采用响应面法(RSM)设计试验研究驱动压力、滚压道次、试样转速对受滚压铝棒试样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并利用遗传算法结合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GA-BP-ANN)机器学习模型预测不同工况参数组合对应的表面粗糙度,并通过实验对该模型进行有效性验证。基于GA-BP-ANN预测结果,在给定参数范围内构造多个随机小范围响应面,通过分析这些随机小范围RSM优化结果的聚集程度,实现GA-BP-ANN耦合RSM优化。结果单个响应面优化的最佳工艺参数组合为0.074 MPa的驱动压力、5个滚压道次、435.4 r/min的试样转速,预测的表面粗糙度(Ra)为0.45μm,但该工况下实验测量的表面粗糙度为0.53μm,且非最小值;而GA-BP-ANN耦合RSM优化的工况组合为0.073 MPa的驱动压力、4个滚压道次、286.9 r/min的试样转速,预测的表面粗糙度为0.31μm,相同工况下实验测量结果为0.36μm。结论与单个RSM优化结果相比,采用GA-BP-ANN耦合RSM能够更加有效地优化气压驱动表面机械滚压工艺参数组合,获得更小的表面粗糙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粗糙度 表面机械滚压 1060铝 响应面法 GA-BP-AN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M和MOPSO的轴承沟道磨削工艺参数优化 被引量:1
10
作者 蒋心想 李成 +1 位作者 时建纬 陈栋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0-108,共9页
探究角接触球轴承内圈沟道精磨工艺参数与加工质量的响应关系,确定最优工艺参数组,提高沟道加工质量。采用响应面法(RSM)与多目标粒子群优化(MOPSO)算法优化影响沟道加工质量的磨削深度、砂轮线速度和工件转速。首先利用RSM建立以沟道... 探究角接触球轴承内圈沟道精磨工艺参数与加工质量的响应关系,确定最优工艺参数组,提高沟道加工质量。采用响应面法(RSM)与多目标粒子群优化(MOPSO)算法优化影响沟道加工质量的磨削深度、砂轮线速度和工件转速。首先利用RSM建立以沟道表面粗糙度和圆度误差为响应的显著不失拟模型;然后通过方差分析和响应曲面图研究工艺参数对响应的交互影响规律;最后采用MOPSO算法对模型进行多目标优化,利用K-means聚类法求解最优解集的折衷解,并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磨削深度和砂轮线速度对沟道表面粗糙度和圆度误差影响极显著,工件转速对圆度误差的影响极显著,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显著;磨削深度与工件转速的交互作用对表面粗糙度影响显著,砂轮线速度与工件转速、磨削深度的交互作用对圆度误差影响显著。最优工艺参数组经试验验证,表面粗糙度和圆度误差较优化前分别减小了8.14%和16.03%。基于RSM和MOPSO算法结合的回归模型整体和单个变量显著,且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寻优后的工艺参数组可获得良好的优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接触球轴承 响应面法 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 沟道磨削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SM优化焚烧底灰胶凝材料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心中 郇冬冬 +2 位作者 丘琛辉 张梦成 杨康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1-166,173,共7页
为了将生活垃圾焚烧底灰(MSWI-BA)进行资源化利用,基于响应面中心复合试验法(RSM-CCD)研究了不同活性激发方式对经过预处理的MSWI-BA水泥胶砂试块28 d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激发MSWI-BA胶凝材料具有较好的胶凝活性;采用RSM-CCD得... 为了将生活垃圾焚烧底灰(MSWI-BA)进行资源化利用,基于响应面中心复合试验法(RSM-CCD)研究了不同活性激发方式对经过预处理的MSWI-BA水泥胶砂试块28 d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激发MSWI-BA胶凝材料具有较好的胶凝活性;采用RSM-CCD得到,掺10%MSWI-BA水泥胶砂试块在最佳试验条件下的28 d抗压强度计算值为46.04 MPa,实测值为46.15 MPa,二者符合较好,为MSWI-BA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法;MSWI-BA胶凝材料的安全性较好,重金属浸出性能满足GB 30760—2014《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技术规范》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垃圾焚烧底灰 响应曲面法 中心复合设计 抗压强度 重金属浸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ANN的人工渗滤系统去除总磷过程优化
12
作者 刘元坤 曹塬琪 +2 位作者 于艾鑫 李星 郭晓天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151-3160,共10页
本文利用BBD响应面法(BBD-RSM)和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BP-ANN)算法对活性炭吸附总磷(TP)的过程参数(接触时间、初始浓度、温度、pH值)进行了建模和预测,并结合遗传算法(GA)对BP-ANN模型中的反应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BBD-RSM模型中,... 本文利用BBD响应面法(BBD-RSM)和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BP-ANN)算法对活性炭吸附总磷(TP)的过程参数(接触时间、初始浓度、温度、pH值)进行了建模和预测,并结合遗传算法(GA)对BP-ANN模型中的反应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BBD-RSM模型中,P<0.0001,可较好的对TP的去除过程进行预测,接触时间为TP去除率最显著的参数,TP吸附过程中各因素的相对影响顺序为:接触时间>pH值>温度>初始浓度.采用BP-ANN模型进行优化,最佳网络结构为4-8-1.敏感性分析表明,影响TP去除率的因素依次为接触时间(34.05%)>pH值(28.67%)>温度(19.56%)>初始浓度(17.72%).基于BP-ANN模型,采用GA优化人工渗滤系统运行条件,对TP去除过程的优化结果为:接触时间为720.53min、初始浓度为2.75mg/L、温度为30.62℃、pH为5,达到最佳去除率(99.63%).试验验证分析表明,BP-ANN-GA较BBD-RSM的预测值与实验值相比拥有较高的R 2(0.9939)和较低的RSME(1.2851),说明该模型具有更好的预测能力,能更好的描述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对TP的去除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BD响应面法 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总磷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OE及RSM的液力变矩器叶片数对性能的影响及优化 被引量:24
13
作者 刘城 潘鑫 +1 位作者 闫清东 魏巍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89-693,共5页
为解决一维束流理论难以有效地对液力变矩器叶片数进行优化的问题,建立液力变矩器三维流动设计分析平台,利用实验设计方法,研究了各叶片数对液力变矩器性能的影响,并在响应曲面基础上对叶片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泵轮、涡轮叶片数对最... 为解决一维束流理论难以有效地对液力变矩器叶片数进行优化的问题,建立液力变矩器三维流动设计分析平台,利用实验设计方法,研究了各叶片数对液力变矩器性能的影响,并在响应曲面基础上对叶片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泵轮、涡轮叶片数对最高效率和起动转矩比有较大影响,泵轮、导轮叶片数对泵轮扭矩系数有较大影响.优化后,液力变矩器各性能指标均有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设计 响应曲面 液力变矩器 叶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RSM和田口方法改进产品/过程质量 被引量:11
14
作者 何桢 张生虎 齐二石 《管理工程学报》 CSSCI 2001年第1期22-25,共4页
对产品 /过程参数进行优化时 ,响应曲面方法 (RSM)和田口方法各有优缺点。本文在对两种方法的优缺点分析比较的基础上 ,提出了运用双响应曲面方法将 RSM和田口方法结合起来 ,实现优势互补 ,以期能更有效地改进产品 /过程质量。
关键词 响应曲面方法 田口方法 稳健性设计 双响应曲面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M-BBD的混合骨料充填料浆配比优化 被引量:40
15
作者 高谦 杨晓炳 +2 位作者 温震江 陈得信 何建元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7-55,共9页
针对混合骨料充填矿山,为了确定充填料浆优化配比,首先进行充填材料物化特性分析,在此基础上,根据泰波级配理论和最大堆积密实度理论,确定棒磨砂-废石配比;然后采用BBD响应面法设计13组试验,研究料浆质量分数、胶砂比(胶凝材料与骨料的... 针对混合骨料充填矿山,为了确定充填料浆优化配比,首先进行充填材料物化特性分析,在此基础上,根据泰波级配理论和最大堆积密实度理论,确定棒磨砂-废石配比;然后采用BBD响应面法设计13组试验,研究料浆质量分数、胶砂比(胶凝材料与骨料的比值)、混合骨料配比对充填体强度影响规律.最后以各龄期强度为响应值构建响应面模型,揭示各响应参数与目标响应量相关关系及多目标条件下充填料浆优化配比.研究结果表明,充填体强度不仅受单因素影响,而且各因素间交互作用对充填体也有很大影响.其中料浆质量分数与骨料配比的交互作用对充填体早期强度起决定性作用,胶砂比与骨料配比的交互作用对充填体中期强度影响显著,充填体后期强度受料浆质量分数和胶砂比交互作用影响较大.以充填成本作为目标建立优化模型进行优化,由此获得充填料浆的优化配比为:料浆质量分数80%,胶砂比为1∶6,棒磨砂-废石配比为3∶7.通过试验验证满足金川矿山充填体强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方法 BBD响应面法 料浆配比 骨料 抗压强度 交互作用 多目标优化 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M的胶结充填体强度回归及料浆寻优研究 被引量:20
16
作者 尹升华 郝硕 +3 位作者 邹龙 寇永渊 李希雯 ARMELLE Belibi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595-1605,共11页
为了提升充填料浆性价比,针对多种骨料混合充填类矿山开展料浆优化配比研究。首先,根据骨料物化性质,采用Talbol理论分析碎石-棒磨砂的最大堆积密实度并确定碎石与棒磨砂这2种材料的最优配比范围;然后,根据响应面法(RSM)提供的中心复合... 为了提升充填料浆性价比,针对多种骨料混合充填类矿山开展料浆优化配比研究。首先,根据骨料物化性质,采用Talbol理论分析碎石-棒磨砂的最大堆积密实度并确定碎石与棒磨砂这2种材料的最优配比范围;然后,根据响应面法(RSM)提供的中心复合试验方案进行17组配比试验,构建强度为响应值的回归模型,揭示料浆质量分数、碎棒比(碎石与棒磨砂的质量比)和胶砂比(水泥和骨料的质量比)单一或交互作用对充填体强度的影响机制。最后,采用目标规划法对充填料浆配合比寻优。研究结果表明:强度对单一因素的响应极敏感,对因素交互的响应具有显著性;在因素交互下,早期强度对料浆质量分数和胶砂比交互作用敏感,中期强度受碎棒比和胶砂比的交互作用影响大,料浆质量分数和碎棒比的交互作用对后期强度影响显著;考虑性价比的料浆最优配合比是料浆质量分数为77%,碎棒比为2.33,胶砂比为1:5,该配合比满足金川二矿区输送与充填强度设计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料堆积密实度 抗压强度 响应面法 中心复合试验 配比寻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SM法优化法夫酵母生物合成虾青素的金属离子条件(英文) 被引量:4
17
作者 朱龙宝 汤斌 +2 位作者 陶玉贵 项驷文 王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22-226,共5页
为探讨金属离子对法夫酵母生物合成虾青素的影响,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从八种金属离子中筛选出了对虾青素合成有显著影响的四种金属离子,即Zn2+、Cu2+、Mn2+、Fe3+。在此基础上采用最陡爬坡实验逼近最优区域,Box-Behnken设计对其浓... 为探讨金属离子对法夫酵母生物合成虾青素的影响,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从八种金属离子中筛选出了对虾青素合成有显著影响的四种金属离子,即Zn2+、Cu2+、Mn2+、Fe3+。在此基础上采用最陡爬坡实验逼近最优区域,Box-Behnken设计对其浓度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离子浓度分别为1.45、1.94、1.3、0.89μmol/L,虾青素产量达6.89mg/L,较优化前提高了51%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青素 法夫酵母 金属离子 rs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M的地铁车站集散能力仿真计算 被引量:7
18
作者 许心越 刘军 +1 位作者 李海鹰 蒋熙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18,共11页
结合地铁车站乘客集散过程的特性,分析车站集散能力及影响因素;以单位时间内车站最大集散乘客数量和最小平均集散时间为目标函数,建立地铁车站集散能力优化模型;针对模型中目标函数难于使用解析方法求解的情况,构建基于排队理论的乘客... 结合地铁车站乘客集散过程的特性,分析车站集散能力及影响因素;以单位时间内车站最大集散乘客数量和最小平均集散时间为目标函数,建立地铁车站集散能力优化模型;针对模型中目标函数难于使用解析方法求解的情况,构建基于排队理论的乘客车站集散过程仿真模型,并在原优化模型基础上提出车站集散能力仿真计算模型;考虑到仿真模型的效率,提出基于响应曲面法(RSM)的车站集散能力求解算法。以北京地铁2号线某站为例开展研究,计算分析不同仿真方案下车站集散能力和平均集散时间,验证模型及算法的有效性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sm 地铁 车站 集散能力 仿真 排队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合金叶片精锻工艺的RSM优化方法 被引量:4
19
作者 贺子延 刘东 +2 位作者 杨艳慧 王凯 耿剑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80-84,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有限元数值模拟和响应面法对叶片精锻工艺的优化方法,给出了表征叶片锻模型腔填充特性的新型目标函数,讨论了叶片平衡角及毛坯尺寸对叶片锻模填充过程的影响,构造了目标函数对设计变量的响应面函数。以钛合金叶片精锻过... 提出了一种基于有限元数值模拟和响应面法对叶片精锻工艺的优化方法,给出了表征叶片锻模型腔填充特性的新型目标函数,讨论了叶片平衡角及毛坯尺寸对叶片锻模填充过程的影响,构造了目标函数对设计变量的响应面函数。以钛合金叶片精锻过程为例,应用所提出的方法对现行工艺条件下的叶片平衡角和毛坯宽厚比进行了组合优化,所得结果有助于钛合金叶片精锻工艺设计和钛合金叶片锻件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精锻 响应面法 最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M模型对厌氧消化污泥脱水性能改善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台明青 付赛赛 +1 位作者 胡炜 黄雪征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61-65,73,共6页
文章研究了超声波、芬顿试剂耦合叶腊石对生物乙醇厌氧消化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以离心沉降比和滤饼含水率为评价指标进行单因素实验,得出单因素影响脱水性能的最佳范围,然后以响应曲面优化法(RSM)为依据的Box-Behnken多因素实验,建立... 文章研究了超声波、芬顿试剂耦合叶腊石对生物乙醇厌氧消化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以离心沉降比和滤饼含水率为评价指标进行单因素实验,得出单因素影响脱水性能的最佳范围,然后以响应曲面优化法(RSM)为依据的Box-Behnken多因素实验,建立了离心沉降比和滤饼含水率二次多项预测模型,得到耦合处理的最佳处理参数。结果表明,耦合处理能明显提高污泥脱水性能,超声波、芬顿试剂和叶腊石的最佳处理值分别为30 s、2 mg/g和0.3 g/m L,此时污泥离心沉降比和滤饼含水率的减少率分别取得最大值53%和74%,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离心沉降比减少率为(54.32±0.45)%,滤饼含水率为(74.23±0.32)%,与模型预测值基本吻合。电镜图片和热重分析也证实污泥脱水性能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曲面优化法 厌氧消化污泥 叶腊石 芬顿试剂 脱水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