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学科-专业”互动教育模式探讨
1
作者 王家强 夏文豪 +2 位作者 罗德芳 柳维扬 杨莉莉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1期149-153,共5页
“学科-专业”互动教育模式对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文分析新农科背景下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人才培养现状,学科与专业的关系、学科与专业的建设任务及学科专业的互动模式等方面,探索农... “学科-专业”互动教育模式对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文分析新农科背景下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人才培养现状,学科与专业的关系、学科与专业的建设任务及学科专业的互动模式等方面,探索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学科专业互动的可行性及方法,旨在进一步提高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满足新农科背景下社会对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人才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 专业 教育模式 农业资源与环境 新农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土空间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方法和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冯翰林 林宇渊 +4 位作者 杨厚邦 李银金 孙希宁 任小玉 王立成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1-80,共10页
国土空间规划作为新时期开展国土空间治理的新型空间类规划,在开展规划环评时需要在基础理论和技术方面创新应用。在现有规划环评理论方法基础上,对国土空间规划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理论、国土空间规划空间关系理论进行了优化和补充,明... 国土空间规划作为新时期开展国土空间治理的新型空间类规划,在开展规划环评时需要在基础理论和技术方面创新应用。在现有规划环评理论方法基础上,对国土空间规划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理论、国土空间规划空间关系理论进行了优化和补充,明确了开展国土空间规划环评的必要性。提出了国土空间规划环评的技术框架,在构建国土空间规划环评指标体系方面应用“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用于衔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和生态环境源头防控体系;在不同空间尺度上建立了空间适应性评价方法,用于解决空间单元和生态环境管控分区冲突问题;给出生态环境源头防控、跟踪监测、执法督察等管理制度衔接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施、评估全过程的主要路径。结合海南省部分市县国土空间规划环评案例,阐述了国土空间规划环评技术框架在不同类型城市国土空间规划环评过程中的应用特点,强调了建立部门间互动交流的工作机制和规范评价技术方法是做好国土空间规划环评的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规划环评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 资源环境承载力 技术框架 PS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原城市群水-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3
作者 刘忠哲 魏慧贤 +4 位作者 王富强 刘沛衡 杨欢 吕铖 胡嘉庚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9-109,141,共12页
【目的】综合评价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缓解水资源、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之间日益加剧的供需矛盾,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方法】构建了基于水资源、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3个维度共25项指标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结合EFAST方法和云... 【目的】综合评价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缓解水资源、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之间日益加剧的供需矛盾,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方法】构建了基于水资源、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3个维度共25项指标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结合EFAST方法和云模型理论对2011—2020年中原城市群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评价。【结果】中原城市群水资源子系统受自然条件制约,可持续发展能力最不稳定;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子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呈现显著增长态势,可持续发展指数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75%和3.15%;水-经济-生态复合系统整体可持续发展指数的年均增长率为1.71%,核心发展区的年均可持续发展指数(0.603)略优于非核心发展区的年均可持续发展指数(0.586);济源、淮北、郑州是可持续发展指数排名最靠前的三座城市,南阳、驻马店、商丘的可持续发展指数增长幅度最为显著。【结论】中原城市群水-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提升,并呈现区域差异和类型分化特征,研究结果为探索区域可持续发展路径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 可持续发展 EFAST方法 云模型理论 中原城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治理、营商环境与国内统一大市场 被引量:4
4
作者 李雪松 崔浩宇 谭鸠云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5-123,共9页
建设国内统一大市场对搭建稳定健康的双循环体系至关重要,而打破省际贸易壁垒,破除地方保护主义,赋能产品要素流通是建设国内统一大市场重要举措。本文分析了地方政府数字治理发展水平对营商环境的影响,进而对统一大市场建立的作用机制... 建设国内统一大市场对搭建稳定健康的双循环体系至关重要,而打破省际贸易壁垒,破除地方保护主义,赋能产品要素流通是建设国内统一大市场重要举措。本文分析了地方政府数字治理发展水平对营商环境的影响,进而对统一大市场建立的作用机制,构建指标体系衡量评价各省域数字治理发展能力和营商环境水平,并通过面板数据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地方政府的数字治理水平能显著提升营商环境并降低省际贸易壁垒,促进资源要素的省际流动,实现产品要素的合理配置。因此,各地政府应当加强数字治理建设,助推政务公开透明化,实现跨部门与跨省协同办公,降低创业与贸易成本,进而降低贸易壁垒,减少资源错配,促进国内统一大市场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治理 营商环境 省际贸易流 国内统一大市场 面板数据模型 中介效应模型 资源要素 产品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服务动机的副作用:文献评述与机制探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张书维 张晓会 +1 位作者 秦枭童 尚哲 《公共行政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5-194,200,共21页
公共服务动机是公共管理领域长久不衰的重要议题,也是公共部门组织行为研究的持续焦点。公共服务动机常与积极的工作态度和行为相关联,但近年来一些研究发现公共服务动机会正向影响消极满意度、职业倦怠、缺勤等一系列消极的工作态度、... 公共服务动机是公共管理领域长久不衰的重要议题,也是公共部门组织行为研究的持续焦点。公共服务动机常与积极的工作态度和行为相关联,但近年来一些研究发现公共服务动机会正向影响消极满意度、职业倦怠、缺勤等一系列消极的工作态度、心理健康和工作行为。论文利用PRISMA方法对现有讨论公共服务动机负面影响的文献进行全面梳理与总结,并借鉴个体-环境(不)匹配理论和工作需求-资源模型,揭示公共服务动机在作为自变量与调节变量时产生负面结果的机制差异,具体为:“物极必反”效应——个体-环境匹配在公共服务动机与工作投入的关系间发生催化作用;“负正得负”效应——公共服务动机增强个体-环境不匹配与资源损耗间的关系。未来研究可关注上述负面结果的可复制性,挖掘组织层面的负面影响,以及开发缓解公共服务动机负面结果的工具,从理论与实践层面重视公共服务动机的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服务动机 负面结果 个体-环境(不)匹配 工作需求-资源模型 系统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安全的毛乌素沙地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被引量:3
6
作者 唐古藞山 陈皓锐 +4 位作者 鹿海员 郑和祥 田小强 敖畅 曾文治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8-37,共10页
毛乌素沙地地区作为我国生态治理成功有效的典型区域,相较于其他主要沙漠、沙地而言,具有资源丰富、水热配合好等优点,同时也是受到人类活动及气候变化威胁较大的生态脆弱区,如何保障生态安全的同时协调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了当地... 毛乌素沙地地区作为我国生态治理成功有效的典型区域,相较于其他主要沙漠、沙地而言,具有资源丰富、水热配合好等优点,同时也是受到人类活动及气候变化威胁较大的生态脆弱区,如何保障生态安全的同时协调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了当地所需解决的首要难题。以内蒙古鄂尔多斯毛乌素沙地地区为研究对象,构建基于生态安全的综合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体系,运用投影寻踪法计算综合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值,引入障碍度模型遴选地区承载力优势指标与劣势指标,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资源-生态-社会系统耦合发展现状。结果表明:2000年至今毛乌素沙地地区的水资源承载力总体时间上呈现曲折上升趋势,但仍有提升空间,在空间上形成了“南北高,中心低”的空间分布特点,期间地下水供水能力、灌溉水利用系数和三产用水定额等是水资源承载力系统的主要“优势指标”,而人口、灌溉面积以及城镇化率则是阻碍水资源承载力提升的关键“劣势指标”,地区内各旗县耦合协调度从“十五”规划至今一直在中等水平范围内浮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乌素沙地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投影寻踪法 生态安全 障碍度模型 耦合协调度模型 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体功能区视角下的滇中城市群人口-经济-资源环境时空耦合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龙晓惠 陈国平 +3 位作者 林伊琳 赵俊三 王荣耀 冯怡翔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67-378,共12页
[目的]探析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三者之间协调及发展水平状况,阐明各县耦合协调关系及影响因素,为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提供有力支撑。[方法]基于2010年、2015年、2020年滇中城市群的自然、经济及人文数据,从主体功能区视角建立人口-经济... [目的]探析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三者之间协调及发展水平状况,阐明各县耦合协调关系及影响因素,为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提供有力支撑。[方法]基于2010年、2015年、2020年滇中城市群的自然、经济及人文数据,从主体功能区视角建立人口-经济-资源环境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序关系分析法(G1)与熵权法(EW)确定综合权重,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度量各县耦合协调关系,定量分析了2010年、2015年、2020年滇中城市群人口-经济-资源环境耦合协调演变状况,探析其发展规律。[结果](1)3个时段内,研究区人口在县域尺度呈空间正相关关系,且空间聚集性逐渐增强,呈现西部低人口密度聚集和中部高人口密度聚集态势且常年稳定;(2)2010—2020年,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三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度综合发展水平有微弱提升,严重失调的协调类型逐渐消除,濒临失调占比46.94%成为最主要的协调类型;(3)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两两耦合协调分布不均,其中2020年人口-经济综合耦合协调指数最低为0.4543,协调度水平时空分布与三系统协调评价结果吻合度是两两耦合协调评价中最高的,对人口-经济-资源环境耦合协调评价结果影响最大;(4)在主体功能区划实施前后,国家重点开发区两两耦合协调水平变化显著,人口-经济-资源环境整体耦合协调水平较低且有倒退趋势,省级重点开发区长期稳定可控;(5)研究区的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三者之间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关系,但协调性在一定程度上处于制约状况。[结论]高耦合协调性主要依赖于人口对市县区经济的带动作用。重点开发区的有效实施必须抓好人口与经济协同发展,人口和经济协调是未来优化主体功能区的重点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划 重点开发区 人口-经济-资源环境耦合协调模型 滇中城市群 人口时空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融合的岷江流域国土空间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格 周子祺 +4 位作者 夏建国 欧定华 费建波 龚顺娅 向玉潇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2-161,233,共11页
[目的]进行基于多尺度融合的流域国土空间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为后续有针对性地开展国土空间格局优化打下基础,也为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促进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方法]以岷江流域为例,从国土空间的多功能性特征... [目的]进行基于多尺度融合的流域国土空间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为后续有针对性地开展国土空间格局优化打下基础,也为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促进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方法]以岷江流域为例,从国土空间的多功能性特征与内涵出发,构建多尺度的国土空间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体系,并通过应用改进后的多尺度融合模型,对2000,2010和2020年3期研究断面的评价结果进行微观细部分析。[结果]①长期以来,流域整体生态承载力(CC_(E))多数在中等水平,生活承载力(CC_(L))多数在中等及以下,生产承载力(CC_(P))以低等级为主,造成综合承载力(CC_(C))以较低等级为主且无高等级;②研究期内,所有承载力的较低等级区域均有所扩张:CC_(E)多发生在流域中部与东南部,CC_(L)在流域上、中、下游均有发生,CC_(P)多发生在双流西部、南部与仁寿县,CC_(C)多发生在汶川县、蒲江县、井研县等地;③岷江上游具有高CC_(E)、低CC_(L)和CC_(P)的原因应归结于受到了地势地貌条件与社会经济水平所带来的双重影响,而成都主城区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下取得了突出水平的CC_(L),CC_(P)和CC_(C)并得以长期稳定保持。[结论]岷江流域在自然本底条件和社会经济水平方面存在巨大的区域差异,造成各地区承载力水平不一,阻碍实现地区间协调均衡发展。坚持推进高质量发展,调动省会成都的溢出效应与辐射作用,有利于提升承载力等级,缩小地区差距,带动流域整体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 资源环境承载力 多尺度融合模型 岷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镇发展与水资源环境的耦合协调机理与测度方法研究——以大清河流域51个县(区)为例
9
作者 贾梦圆 张子琦 +1 位作者 张新然 田亦格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3-41,共9页
为探究城镇发展与水资源环境系统的相互作用关系,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框架与耦合协调度模型,解析城镇发展与水资源环境的耦合协调机理,并建立了城水关系耦合协调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测度大清河流域的51个县(区)... 为探究城镇发展与水资源环境系统的相互作用关系,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框架与耦合协调度模型,解析城镇发展与水资源环境的耦合协调机理,并建立了城水关系耦合协调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测度大清河流域的51个县(区)级行政单元在2015和2021年的城水关系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总体上,大清河流域各县(区)城水关系的正向作用大于负面作用;城水关系处于低耦合水平阶段,2015和2021年各县(区)的平均耦合协调度(C)为0.40,多数县(区)处于城市主导发展、水资源环境承载压力较大的状态;大清河流域呈现下游区域城水关系耦合协调水平高于上游的空间差异特征。研究成果可以为优化大清河流域水资源管理政策、促进流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协调度模型 城镇发展 水资源环境 大清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化环境下城市水文学的发展与挑战——I.城市水文效应 被引量:321
10
作者 张建云 宋晓猛 +2 位作者 王国庆 贺瑞敏 王小军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94-605,共12页
全球气候变化和快速城市化导致的城市水循环过程变化是当前城市水文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为综合理解城市水循环演变过程,结合城市水文学的发展历程,剖析水循环过程对快速城市化进程的响应机制。总结了国内外城市化水文效应的主要成果,包... 全球气候变化和快速城市化导致的城市水循环过程变化是当前城市水文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为综合理解城市水循环演变过程,结合城市水文学的发展历程,剖析水循环过程对快速城市化进程的响应机制。总结了国内外城市化水文效应的主要成果,包括城市化对水循环过程、洪涝灾害、水生态系统以及水资源的影响。系统归纳了城市化水文效应的评估方法和技术手段。针对现有研究中的不足,指出变化环境下城市化水文效应研究面临的主要挑战及关键技术难题,提出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如城市化降水效应的机理、不透水面的分布及有效性评估、城市化与水生态系统的响应关系与综合城市水资源管理及需水预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水文学 水循环 水环境 水生态 水资源 水文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云格环境下可计算资源与服务高效调配机制 被引量:42
11
作者 曾志 王晋 +2 位作者 杜震洪 刘仁义 曹洋洋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2014年第3期353-357,共5页
为实现海量大数据的高效访问与处理,在资源与服务发现的基础上,探讨了一种云格环境下使用网络距离预测的方法来完成计算资源服务节点的选择机制.并从提高系统性能的角度,针对用户偏好,提出了一种可计算资源与服务的高效调配模型,来实现... 为实现海量大数据的高效访问与处理,在资源与服务发现的基础上,探讨了一种云格环境下使用网络距离预测的方法来完成计算资源服务节点的选择机制.并从提高系统性能的角度,针对用户偏好,提出了一种可计算资源与服务的高效调配模型,来实现密集型数据的高性能计算;最后实验验证了本调配模型具有的可行性与针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格环境 网络距离预测 资源与服务 调配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水环境承载能力研究 被引量:60
12
作者 左其亭 马军霞 高传昌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3-108,共6页
针对人类高强度活动区———城市水资源系统特点和存在的水环境问题,探讨城市水环境承载能力和水资源承载能力的概念及内涵;提出了计算城市水环境承载能力的"控制目标反推模型"(COIM模型),该模型主要包括:城市污染物排放量计... 针对人类高强度活动区———城市水资源系统特点和存在的水环境问题,探讨城市水环境承载能力和水资源承载能力的概念及内涵;提出了计算城市水环境承载能力的"控制目标反推模型"(COIM模型),该模型主要包括:城市污染物排放量计算、控制断面径流量计算、控制断面水质指标计算、控制目标方程和城市水环境承载能力计算;以郑州市为应用范例,介绍城市水环境承载能力计算模型应用及水环境调控对策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承载能力 水资源承载能力 城市水环境 计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政策调整对减排和环境福利影响——以煤炭资源税改革为例 被引量:21
13
作者 徐晓亮 程倩 +1 位作者 车莹 许学芬 《管理科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31,共14页
随着环境污染加剧,我国减排形势日益严峻,但目前资源政策设计过度关注社会经济影响,较少涉及减排和环境福利,不利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本文构建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dynamic 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简称动态CGE... 随着环境污染加剧,我国减排形势日益严峻,但目前资源政策设计过度关注社会经济影响,较少涉及减排和环境福利,不利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本文构建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dynamic 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简称动态CGE模型),以煤炭资源税改革为研究对象模拟资源政策调整的长期影响,分别采用煤炭资源税率调整和资源价值补偿政策场景,探索资源政策调整对促进减排和改善环境福利的作用.研究表明:总体而言,资源政策调整有利于促进减排和环境福利,但不同政策方案设计产生的影响差异性较大;煤炭资源税率提高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资源消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人均资源盈余,降低环境损失;而资源价值补偿政策实施将对我国环境质量改善产生积极作用,可以有效提高环境福利;因此,在减排和环境福利综合视角下,煤炭资源税改革必须注重资源政策方案设计的协调性和完整性,才能有效发挥资源政策对环境系统的有效引导和激励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政策 煤炭资源税改革 动态CGE模型 减排 环境福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资源与生态环境数据库的建立及应用——以三峡库区秭归县为例 被引量:16
14
作者 周勇 张海涛 +3 位作者 R.V.Birnin Alan Sibbald 汪善勤 任意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53-663,共11页
运用计算机和GIS技术 ,以三峡库区秭归县为例 ,建立了区域土壤资源与生态环境数据库 (RSEDBS)。该系统采用ARC/INFOGIS管理空间数据 ,VisualFoxPro管理属性数据库 ,二者通过公共标识码 (ID)共享数据 ;并运用计算机程序语言 (C + + )开发... 运用计算机和GIS技术 ,以三峡库区秭归县为例 ,建立了区域土壤资源与生态环境数据库 (RSEDBS)。该系统采用ARC/INFOGIS管理空间数据 ,VisualFoxPro管理属性数据库 ,二者通过公共标识码 (ID)共享数据 ;并运用计算机程序语言 (C + + )开发了DEM、层次分析、模糊数学和综合环境指数等应用模型建立模型子库 ;将空间数据库、属性数据库和应用模型库通过内部和外部接口集成一起 ,对秭归县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 :秭归县生态环境质量较好的乡镇分布在西部和南部的山区 ,且具有覆盖度高、人口密度低、降雨量充沛等特点 ;生态环境质量较差的乡镇分布在沿江地区 ,主要存在人口密度大、覆盖率较低、降雨相对不足、水土流失严重等问题。因此 ,为了实现秭归县土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必须根据区域生态特征 ,优化配置人口、资源与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资源 生态环境数据库 三峡库区 秭归县 GIS 空间数据库 属性数据库 模型库 生态环境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因素的分析评价 被引量:20
15
作者 吴文博 曹亮 +3 位作者 刘健 李晓昭 赵晓豹 彭寿龙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1-139,共9页
城市地质环境的诸多脆弱敏感因素成为地下空间开发的关键制约条件。对苏州地下空间开发的关键地质环境要素进行评价,对于指导城市地质调查及地下工程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以地形地貌、建筑场地类别、不良岩土体条件、水文地质特征... 城市地质环境的诸多脆弱敏感因素成为地下空间开发的关键制约条件。对苏州地下空间开发的关键地质环境要素进行评价,对于指导城市地质调查及地下工程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以地形地貌、建筑场地类别、不良岩土体条件、水文地质特征、地震地质灾害等5个方面为评价的主题层,运用层次分析法(AHP)、专家调查法确定各指标因素的权重,基于目标线性加权函数建立评估模型,并对评估结果进行分级统计。由于地质环境要素具有空间变异性,故本研究对苏州地下空间开发深度的浅层(0~15m)、次浅层(15~30m)分别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西部基岩山区(除去地质灾害发育区)地下空间开发的地质环境状况最好;东部平原区湖泊水系发育,软土层分布较厚,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地下空间开发的地质环境状况相对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 地下空间资源 地质环境 层次分析法(AHP) 评估模型 权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多目标分析评价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38
16
作者 方国华 胡玉贵 徐瑶 《水资源保护》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13,共5页
明确水资源承载能力具有时空、可持续、社会经济和生态4个方面的内涵,指出水资源承载能力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涉及水资源系统、社会经济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关系,建立了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合... 明确水资源承载能力具有时空、可持续、社会经济和生态4个方面的内涵,指出水资源承载能力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涉及水资源系统、社会经济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关系,建立了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合理利用的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多目标分析评价模型;利用所建立的模型,分析评价了江苏省张家港市的水资源承载能力,包括现状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和未来2010年水资源承载能力预测,给出了合理的评价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承载能力 社会经济 生态环境 多目标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环境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 被引量:18
17
作者 王华东 鲍全盛 +1 位作者 王慧钧 段红霞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1995年第2期18-21,共4页
本文为探讨中国未来区域发展模式,分析了当今世界区域发展中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关系,分别从资源和环境的角度归纳出数种区域发展模式,并在简要分析各种发展模式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区域发展模式。
关键词 资源 环境 区域 发展模式 可持续发展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视角的水资源经济环境效率评价 被引量:23
18
作者 陈磊 吴继贵 王应明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568-1574,共7页
基于2008~2012年中国水资源-经济-环境(WEE)系统的省际面板数据,运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测算WEE系统的整体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规模收益情况;构建基于万有引力定律的空间权重矩阵,着重分析整体技... 基于2008~2012年中国水资源-经济-环境(WEE)系统的省际面板数据,运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测算WEE系统的整体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规模收益情况;构建基于万有引力定律的空间权重矩阵,着重分析整体技术效率的空间分异规律。探讨3种WEE效率之间的空间相关性;并运用空间误差模型(SEM)分别对这些效率间的空间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提升WEE整体技术效率的瓶颈在于纯技术效率;2区域间的3种WEE效率都存在显著的空间误差相关;3技术创新性、外资依存度、产业结构、产权结构通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以不同的作用形式对WEE整体技术效率产生正向影响;4水资源禀赋和政府重视度对WEE整体技术效率产生负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经济-环境(WEE) SBM模型 空间相关性 空间误差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对经济与环境的潜在影响 被引量:33
19
作者 张伟 王金南 +2 位作者 蒋洪强 雷宇 毕军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7,共7页
基于全产业链视角,采用资源环境投入产出模型,定量化模拟了在现有产业技术条件下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下称《计划》项目)实施对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的潜在影响.结果表明,《计划》项目实施:1将拉动我国GDP累计增加20 570×10... 基于全产业链视角,采用资源环境投入产出模型,定量化模拟了在现有产业技术条件下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下称《计划》项目)实施对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的潜在影响.结果表明,《计划》项目实施:1将拉动我国GDP累计增加20 570×108元,非农就业岗位累计增加260×104个,起到刺激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就业等作用;2将直接带动环保装备制造、建筑安装、综合技术服务、锅炉技术改造以及新能源汽车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同时通过产业链关联间接带动金属冶炼压延加工业,化学工业(不含塑料和橡胶,下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等传统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发展;3将累计新增SO2、NOx、烟粉尘排放量分别为121.3×104、96.0×104和60.7×104t,年均新增排放量相当于预期减排能力的3.8%、2.2%、2.2%,主要集中于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金属冶炼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工业以及石油加工炼焦核燃料加工业等5个行业;4将累计新增煤炭、水资源消耗量分别为1.6×108和108.2×108t,二者的年均新增消耗量相当于2010年消耗量的1.05%和0.36%,主要集中于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及金属冶炼压延加工业.未来应加快环保产业发展,不断优化产业结构,进一步提高火电、钢铁等国民经济基础性行业污染治理效率和资源使用效率,从产品供给角度减少大气治理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潜在影响 资源环境投入产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资源对商业模式转型的影响——来自我国中小企业的证据 被引量:17
20
作者 李黎 莫长炜 蓝海林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8-41,共14页
本文选择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151家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基于资源依赖理论、公司治理理论和制度理论,深入探讨了政治资源与我国中小企业商业模式转型的关系,以及CEO权力和制度环境对这一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无政治资源... 本文选择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151家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基于资源依赖理论、公司治理理论和制度理论,深入探讨了政治资源与我国中小企业商业模式转型的关系,以及CEO权力和制度环境对这一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无政治资源的企业,拥有政治资源的企业在商业模式转型决策上更为保守,它们倾向于选择程度更低的转型;CEO权力的大小对政治资源与企业商业模式转型之间的关系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即政治资源与商业模式转型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在CEO权力较大的情况下要比在CEO权力较小的情况下更为明显;但是,制度环境对政治资源与企业商业模式转型之间的关系没有显著调节作用,这可能与本文偏重于正式制度及样本企业的区域分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模式转型 政治资源 CEO权力 制度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