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3篇文章
< 1 2 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as Chromatography Analysis of Resin and Fatty Acids from Laboratory Generated Bleach Plant Effluents 被引量:1
1
作者 Chhaya Sharma S. Mohanty +1 位作者 S. Kumar N.J. Rao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9-33,共5页
Laboratory generated spent bleached liquor from the chlorination, caustic extraction stage of mixed wood kraft pulp processing has been analyzed both qualitatively and quantitatively for various resin & fatty acid... Laboratory generated spent bleached liquor from the chlorination, caustic extraction stage of mixed wood kraft pulp processing has been analyzed both qualitatively and quantitatively for various resin & fatty acids by using GC. A number of resin acids, saturated and unsaturated fatty acids, chloro fatty and resin acid have been detected and their concentrations are estimated. The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results on different agriculture residue/hardwood pulps, which were reported earlier. The concentrations of various compounds detected have also been compared with their reported LC50 valu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分析 脂肪酸 树脂酸 漂白废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sorption Behavior and Mechanism of Macroporous Phosphonic Acid Resin for Lu^(3+) 被引量:5
2
作者 王惠君 熊春华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2006年第2期112-116,共5页
The article is based on a research on the adsorption behavior and adsorption mechanism of macroporous phosphonic acid resin (PAR) for Lu 3+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medium’s pH, adsorption temperature, adsorption tim... The article is based on a research on the adsorption behavior and adsorption mechanism of macroporous phosphonic acid resin (PAR) for Lu 3+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medium’s pH, adsorption temperature, adsorption time, etc on adsorbing Lu 3+ . The best value of medium’s pH to the adsorption of PAR for Lu 3+ was found to be 4.92. The static adsorption maximum capacity of PAR for Lu 3+ is 220?mg·g -1 . The thermodynamic adsorption parameters are respectively ΔH=11.3?kJ·mol -1 , ΔS=46.3?J·mol -1 ·K -1 , ΔG=-2.50?kJ·mol -1 and the apparent activity energy is E_a=31.4?kJ·mol -1 . The adsorption behavior of PAR for Lu 3+ obeys the Freundlich isotherm. The apparent adsorption rate constant is k_ 298 =4.68 ×10 -5 ?s -1 . The coordinate ratio of the functional radical to Lu 3+ is approximately 4∶1. The best eluant is 1.0?mol·L -1 HCl. The adsorption mechanism of PAR for Lu 3+ was separately confirmed by chemical analysis and IR spectr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装置 聚磷酸树脂 大孔性 功能材料 稀土元素 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粉煤灰基高吸水树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3
作者 刘雅娜 俄胜哲 +3 位作者 韩国君 袁金华 张鹏 贾战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1-246,共6页
高吸水树脂是一种良好的吸水保水材料。工业固体废弃物粉煤灰(FA)通过碱改性后与丙烯酸(AA)作为主要原料,并以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单体,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 高吸水树脂是一种良好的吸水保水材料。工业固体废弃物粉煤灰(FA)通过碱改性后与丙烯酸(AA)作为主要原料,并以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单体,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性能优异的改性FA基高吸水树脂,聚合过程中不通氮气。探讨了反应温度、AA与AMPS的质量比、AA的中和度、MBA的用量、APS的用量、改性FA的添加量对树脂吸水性能的影响,并采用吸水倍率测试、扫描电镜等研究了FA的改性条件和吸水树脂的性质。结果表明,FA改性的最优方法为NH_(3)·H_(2)O∶KOH∶CaO∶FA=2∶1∶1∶3加水混合反应。添加最优改性FA的吸水树脂的制备条件为:合成温度40℃,AA与AMPS质量比为2.12∶4,APS、MBA和改性FA用量分别为单体AA质量的2.45%、3.1%和7%。制备的添加最优改性FA的吸水树脂吸水倍率最大为502g/g,吸盐水倍率为58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改性 水溶液聚合 高吸水树脂 丙烯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乙基己基胺基)甲基膦酸单-2-乙基己基酯浸渍树脂对钪的选择性吸附及应用
4
作者 杨剑峰 李艳玲 +2 位作者 韩经露 李松松 廖伍平 《应用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5-106,共12页
将(2-乙基己基胺基)甲基膦酸单-2-乙基己基酯(HEHAMP,H_(2)L_(2))浸渍到大孔树脂Pre-XAD-16上制得了浸渍树脂(SIRs-HEHAMP),研究了在硫酸介质中SIRs-HEHAMP对钪的吸附性能,考察了反应时间、溶液酸度、硫酸氢根离子浓度、树脂用量以及温... 将(2-乙基己基胺基)甲基膦酸单-2-乙基己基酯(HEHAMP,H_(2)L_(2))浸渍到大孔树脂Pre-XAD-16上制得了浸渍树脂(SIRs-HEHAMP),研究了在硫酸介质中SIRs-HEHAMP对钪的吸附性能,考察了反应时间、溶液酸度、硫酸氢根离子浓度、树脂用量以及温度等因素对钪吸附的影响,发现SIRs-HEHAMP浸渍树脂对Sc^(3+)的吸附量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在高酸度范围下,SIRs-HEHAMP浸渍树脂对Sc^(3+)的吸附率随着酸度的增大而略有降低,而在p H值范围内对Sc^(3+)的吸附率几乎没有影响;在吸附过程中硫酸氢根没有参与配位;温度对Sc^(3+)的吸附几乎没有影响;SIRs-HEHAMP吸附Sc^(3+)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测定了浸渍树脂对钪的饱和负载量(以Sc_(2)O_(3)计)为36.29 mg/g,并对SIRs-HEHAMP浸渍树脂、HEHAMP萃取剂以及支撑基质Pre-XAD-16进行了红外光谱与TG-DSC表征,结果表明,HEHAMP成功浸渍到支撑基质Pre-XAD-16上。将SIRs-HEHAMP浸渍树脂用于从模拟赤泥浸出液中吸附和分离钪。Sc^(3+)的吸附率为51.71%,TiO^(2+)吸附率为42.50%,几乎不吸附Al^(3+),Fe^(3+)和稀土离子吸附率均在20%以下,Sc/Ti分离系数为1.45;加入质量分数为6%的H_(2)O_(2)时,SIRs-HEHAMP浸渍树脂对Sc^(3+)吸附率提升到63.17%,TiO^(2+)和Fe^(3+)的吸附率下降,其余金属离子基本不吸附,Sc/Ti分离系数提高至6.94,表明该浸渍树脂可以应用于从赤泥浸出液中分离回收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乙基己基胺基)甲基膦酸单-2-乙基己基酯 浸渍树脂 吸附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sorption Capability Comparison of Two Kinds of Super Absorbent Resins from Carboxymethyl Cellulose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杰 丁彩霞 +2 位作者 栾昌 曲鹏飞 马骊芳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I CAS 2007年第1期98-102,共5页
The two kinds of super absorbent resins from carboxymethyl cellulose were synthesized with the potassium persulphate and methylenebisacrylamide as initiator and cross linker respectively by radical polymerization in a... The two kinds of super absorbent resins from carboxymethyl cellulose were synthesized with the potassium persulphate and methylenebisacrylamide as initiator and cross linker respectively by radical polymerization in aqueous solution. Thestructures of the two resins were characterized with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 scanning electron miscroscopy (SEM), and environment scanning electron miscroscopy (ESEM),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fibriform of the carboxymethyl cellulose (CMC) is disappeared and the crusslink networks in eopolymer of carboxymethyl cellulose-graft-polyacrylic acid(CMC-g-PAA) are denser than that of eopolymer of carboxymethyl cellulose-graft-poly (acrylic acid-co-N-vinyl Pyrrolidone) (CMC-g- PAA-co-PVP).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wo resins in absorption capacities is that CMC-g-PAA is better in the water-keep capability being heated, while CMC-g-PAA-co-PVP is better in the water absorbency and salt resist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per absorbent resin carboxymethyl cellulose acrylic acid N-vinyl pyrrolidone absorption capabil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杨酸螯合树脂对铀的吸附性能
6
作者 王凤菊 陈树森 +4 位作者 宋艳 李子明 吴浩天 李昊 李壑 《铀矿冶》 CAS 2024年第3期40-44,共5页
利用低温氮气吸附—脱附法测定水杨酸螯合树脂的比表面积、孔径;考察了水杨酸螯合树脂的热力学稳定性;研究了溶液pH、ρ(Cl^(-))对水杨酸螯合树脂铀吸附性能的影响,以及树脂的吸附等温线、吸附动力学及解吸性能。结果表明:水杨酸螯合树... 利用低温氮气吸附—脱附法测定水杨酸螯合树脂的比表面积、孔径;考察了水杨酸螯合树脂的热力学稳定性;研究了溶液pH、ρ(Cl^(-))对水杨酸螯合树脂铀吸附性能的影响,以及树脂的吸附等温线、吸附动力学及解吸性能。结果表明:水杨酸螯合树脂的比表面积为32.34 m^(2)/g,孔径为32.08 nm,当温度低于180℃时,水杨酸螯合树脂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在pH为7~9时,树脂吸附性能较好,铀吸附量达14.1 mg/g(以干树脂计,下同);Cl^(-)的存在会降低树脂对铀的吸附量,当ρ(Cl^(-))为3.0 g/L时,铀吸附量降低约9.9%;当铀溶液的平衡浓度为400 mg/L时,树脂的铀吸附量达到最大,为153 mg/g;吸附20 h,吸附过程达到平衡。酸性解吸剂与碱性解吸剂对树脂均具有良好的解吸性能,解吸率均在94%以上。在ρ(U)=21.2 mg/L、ρ(Cl^(-))=3.36 g/L的真实铀浸出液中吸附24 h,水杨酸螯合树脂的铀吸附量达14.7 mg/g,具有较好的铀吸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酸 螯合 树脂 吸附 浸出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苯基磷酸改性酚醛树脂的制备及耐热阻燃性能研究
7
作者 葛铁军 孙雨 +1 位作者 唐恺鸿 灵芝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5-79,共5页
以苯酚、甲醛水溶液、二苯基磷酸为原料,制备了二苯基磷酸改性酚醛树脂(PPR)。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表征了PPR的结构。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PPR的固化过程进行了研究,得到PPR的最佳固化工艺为100... 以苯酚、甲醛水溶液、二苯基磷酸为原料,制备了二苯基磷酸改性酚醛树脂(PPR)。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表征了PPR的结构。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PPR的固化过程进行了研究,得到PPR的最佳固化工艺为100℃固化2h,130℃固化2h,150℃固化1h。通过热重分析(TG)、维卡软化点测试了PPR的耐热性能,通过极限氧指数、UL94垂直燃烧测试了PPR的阻燃性能。测试了PPR的拉伸剪切强度和冲击强度。结果表明:当二苯基磷酸用量为苯酚质量的14%时,PPR的综合性能最优,残炭率、极限氧指数、维卡软化点、拉伸剪切强度相比于普通酚醛树脂(PR)分别提高了17.4%、5%、29.5%、54.7%,UL94垂直燃烧达到V-0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醛树脂 二苯基磷酸 耐热性 阻燃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萘硼酸结构修饰酚醛树脂的合成及其热性能研究
8
作者 葛铁军 灵芝 +2 位作者 唐恺鸿 潘天奇 孙雨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7-131,共5页
以萘硼酸、苯酚和甲醛水溶液为原料,盐酸和二水合草酸为催化剂,制备了萘硼酸酚醛树脂(BPF)。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分析仪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考察了升温速率对BPF特征温度的影响,通过热重分析仪、热变形... 以萘硼酸、苯酚和甲醛水溶液为原料,盐酸和二水合草酸为催化剂,制备了萘硼酸酚醛树脂(BPF)。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分析仪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考察了升温速率对BPF特征温度的影响,通过热重分析仪、热变形维卡软化点测定仪、电子万能试验机测试了BPF的热性能、软化点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硼元素以化学键的形式接入到酚醛树脂结构当中;BPF凝胶化温度T_(gel)为113.3℃、固化温度T_(cure)为142.2℃、后处理温度T_(treat)为157.6℃;当萘硼酸含量为10%(wt,质量分数,下同)时,BPF的热分解峰值温度、800℃残炭率比未改性酚醛树脂分别提高了17.39%和28.79%,软化温度提高了16.79%;萘硼酸含量为10%时,BPF拉伸剪切强度、弯曲强度比未改性酚醛树脂分别提高了262.5%和128.3%;萘硼酸含量为6%时,BPF冲击强度提升最大,为2.5kJ/m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醛树脂 萘硼酸 改性 耐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交换树脂法规模化生产乳源酪蛋白糖巨肽及其对流感病毒的血凝抑制活性
9
作者 汪清美 刘小雨 +2 位作者 陈庆森 赵培 闫亚丽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4-202,共9页
目的:优化规模化生产乳源酪蛋白糖巨肽(CGMP)的工艺条件,并探讨其对流感病毒的血凝抑制能力。方法:以阴离子交换树脂为分离介质,唾液酸含量为产品的活性检测指标,分别从上样体积、上样流量、洗脱液浓度、洗脱液体积和树脂使用周期5个工... 目的:优化规模化生产乳源酪蛋白糖巨肽(CGMP)的工艺条件,并探讨其对流感病毒的血凝抑制能力。方法:以阴离子交换树脂为分离介质,唾液酸含量为产品的活性检测指标,分别从上样体积、上样流量、洗脱液浓度、洗脱液体积和树脂使用周期5个工艺条件,在前期小试和中试的基础上,考察从乳清粉中规模化生产CGMP;同时利用血球凝集抑制试验验证产品CGMP对流感病毒的抑制活性。结果:优化的CGMP产品技术路线为上样体积3BV、上样流量0.8 L/min、洗脱体积1BV、洗脱液浓度0.6 mol/L、树脂适宜使用周期4次。该工艺条件下处理乳清粉溶液体积为108 L(2160 g)、树脂36 L,得到CGMP产品21.183 g,得率为0.981 g/100 g,产品纯度为89.032%,回收率为51.972%,唾液酸含量为21.503 g/100 g,蛋白CGMP产品对流感病毒A(H1N1)和流感病毒B的最低抑制质量浓度分别为1.0000,1.2500 mg/mL。结论:利用优化的技术路线生产获得CGMP产品的纯度和唾液酸含量均优于市售商品CGMP,且对流感病毒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蛋白糖巨肽 规模化生产 阴离子交换树脂 工艺优化 唾液酸 流感病毒 血球凝集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AMPS共聚吸水树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10
作者 尚成新 武荣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7-281,共5页
用丙烯酰胺(AM)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两种单体采用溶液共聚方法,用过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钠作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作交联剂,制备了AM-AMPS共聚物吸水树脂。考察了AM/AMPS比例、引发剂用量、交联剂、pH、反应温度、反... 用丙烯酰胺(AM)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两种单体采用溶液共聚方法,用过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钠作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作交联剂,制备了AM-AMPS共聚物吸水树脂。考察了AM/AMPS比例、引发剂用量、交联剂、pH、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工艺条件对吸水倍率的影响。结果表明,AM/AMPS质量比为1/2~1/1,引发剂用量为0.3%,交联剂为0.06%~0.1%,pH值为7,反应温度在35~40℃,反应时间在2~4h时,制备的树脂有良好的吸水性。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热重分析仪和凝胶渗透色谱仪对产物进行了测试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酰胺 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 吸水树脂 引发剂 交联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固化聚酯粉末涂料的研究与应用
11
作者 王正祥 卓远航 +2 位作者 范淑红 代文斗 刘思敏 《包装学报》 2024年第5期83-92,共10页
以热固性聚酯粉末涂料为研究对象,介绍了成膜物质中聚酯树脂和固化剂的特性及其在粉末涂料中的作用,并从制备、固化机理、改性、应用4个方面综述低温固化聚酯粉末涂料的研究进展。为改善聚酯粉末涂料出现缩孔的问题,将活性官能团丙烯酸... 以热固性聚酯粉末涂料为研究对象,介绍了成膜物质中聚酯树脂和固化剂的特性及其在粉末涂料中的作用,并从制备、固化机理、改性、应用4个方面综述低温固化聚酯粉末涂料的研究进展。为改善聚酯粉末涂料出现缩孔的问题,将活性官能团丙烯酸酯引入聚酯树脂中进行表面改性,得到聚酯/丙烯酸混合型粉末涂料,并对耐候性聚酯/丙烯酸粉末涂料的耐候性及固化反应原理进行概述。为降低粉末涂料的固化温度,使其符合低温固化的发展要求,针对合成聚酯粉末涂料成膜物质的相对特性,在树脂合成过程中引入环氧型官能团作为功能单体或直接与环氧树脂混合。聚酯粉末涂料已在家具、汽车及家用电器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未来,聚酯粉末涂料朝着节能环保、多样性和更广泛的适用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固化 聚酯树脂 粉末涂料 环氧 丙烯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引发聚合制备P(AA-MA)高吸水性树脂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马慧婷 杨莹 +2 位作者 李丽华 吴限 马诚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1-185,共5页
以丙烯酸(AA)、马来酸酐(MA)为聚合单体,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安息香异丙醚为光引发剂,采用紫外光辐射聚合法合成了P(AA-MA)高吸水树脂。讨论了AA中和度、MA氨化度、单体质量比、交联剂的使用量等因素对吸水树脂吸水性能的影... 以丙烯酸(AA)、马来酸酐(MA)为聚合单体,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安息香异丙醚为光引发剂,采用紫外光辐射聚合法合成了P(AA-MA)高吸水树脂。讨论了AA中和度、MA氨化度、单体质量比、交联剂的使用量等因素对吸水树脂吸水性能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热重分析(TG)对树脂的分子结构、微观形貌和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优化实验条件下所制备的高吸水树脂在蒸馏水中的最大吸水倍率为1112.5g/g,在0.9%盐水中的最大吸水倍率为100.8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吸水树脂 紫外光引发 丙烯酸 马来酸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磷酸酯基功能材料的制备及提铀性能研究
13
作者 常华 勾阳飞 +2 位作者 宿延涛 杨吴馨晨 李默 《铀矿冶》 CAS 2024年第2期112-118,共7页
针对硝酸体系低浓度铀的吸附问题,以氯甲基化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为骨架,以三氯化磷为功能化试剂,通过傅克烷基化反应及淬灭-水解/醇解反应,将长链羟基及烷基接枝到树脂上,从而得到分别含有磷酸和磷酸酯基功能基团的提铀树脂。通过红... 针对硝酸体系低浓度铀的吸附问题,以氯甲基化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为骨架,以三氯化磷为功能化试剂,通过傅克烷基化反应及淬灭-水解/醇解反应,将长链羟基及烷基接枝到树脂上,从而得到分别含有磷酸和磷酸酯基功能基团的提铀树脂。通过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热重分析,对树脂进行了结构表征;在树脂制备过程中,考察了不同工艺参数对树脂含磷量及铀吸附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树脂合成的最优工艺参数。通过静态试验考察了pH、平衡铀浓度、吸附时间对树脂材料吸铀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解吸剂的筛选和树脂重复使用性能的验证。结果表明:制备的磷酸酯基提铀树脂对于模拟溶液(1 mol/L HNO_(3)+1 mol/L NaNO_(3))中的低浓度铀(<20 mg/L)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该树脂对铀的饱和吸附容量为21.9 mg/g干树脂,吸附后残余尾液中的铀质量浓度<0.05 mg/L;以0.4 mol/L NaHCO_(3)与0.1 mol/L Na_(2)CO_(3)作为复合解吸剂,铀的解吸率为98.3%。制备的磷酸酯基提铀树脂可用于酸性硝酸体系中低浓度铀的吸附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体系 磷酸树脂 磷酸酯树脂 平衡吸附量 吸附 解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丙烯酸树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14
作者 李帅霖 里光 +3 位作者 施岩 肖定书 唐子伦 孙尚琪 《精细石油化工》 CAS 2024年第5期31-35,共5页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丙烯酸正丁酯(BA)和丙烯酸(AA)为油相,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与OP-10为乳化剂制备了水性丙烯酸树脂乳液,考察了AA和BA的加入方式和添加顺序对水性丙烯酸树脂的吸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的制备条件为:油水质...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丙烯酸正丁酯(BA)和丙烯酸(AA)为油相,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与OP-10为乳化剂制备了水性丙烯酸树脂乳液,考察了AA和BA的加入方式和添加顺序对水性丙烯酸树脂的吸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的制备条件为:油水质量比10∶4,SDS与OP-10溶解和分散阶段的搅拌转速180~230 r/min,乳化剂用量为单体质量的3%,SDS/OP-10(质量比)为1∶2,丙烯酸加入量为单体质量的4%,滴加顺序为丙烯酸在先、BA功能性单体在后,并逐步增加搅拌速率,转速控制在280~320 r/min;引发剂添加量为单体质量的0.5%。在此条件下,乳液凝胶率为0.89%,成膜后吸水率为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丙烯酸树脂 丙烯酸 引发剂 单体 乳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倍率冷却液吸收树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15
作者 赵炳安 刘杰 +2 位作者 丁孝杰 韩兴轲 孟祥福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22-325,共4页
动力电池包冷却液泄露引发电路短路是导致新能源汽车自燃的主要原因,冷却液快速吸收材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采用自由基聚合法合成了丙烯酸-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共聚物P(AA/AMPS)冷却液吸收树脂,通过控制变量法确定了合成树... 动力电池包冷却液泄露引发电路短路是导致新能源汽车自燃的主要原因,冷却液快速吸收材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采用自由基聚合法合成了丙烯酸-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共聚物P(AA/AMPS)冷却液吸收树脂,通过控制变量法确定了合成树脂的最佳工艺条件,并系统研究了单体配比、丙烯酸(AA)中和度和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用量对树脂吸收冷却液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单体AA与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的比例为4∶1,AA中和度为80%,交联剂MBA用量为0.10%时,P(AA/AMPS)树脂对冷却液的吸收倍率最高,达到120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却液 吸收树脂 丙烯酸 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 吸收倍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丙烯酸苹果酸酯光固化树脂的制备及性能
16
作者 王泉 胡振东 +3 位作者 吴韦菲 车俊伯 张建明 陈玉伟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101-106,共6页
相比于传统的热固性树脂,光固化树脂是一种分子量较低的感光树脂,可在紫外光照射下迅速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具有能源利用率高、固化放热低的特点。因此提出了一种甲基丙烯酸苹果酸酯光固化树脂的制备方法,利用DL-苹果酸多官能团的优点... 相比于传统的热固性树脂,光固化树脂是一种分子量较低的感光树脂,可在紫外光照射下迅速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具有能源利用率高、固化放热低的特点。因此提出了一种甲基丙烯酸苹果酸酯光固化树脂的制备方法,利用DL-苹果酸多官能团的优点将甲基丙烯酸接枝在树脂的侧链,并研究了DL-苹果酸不同含量对树脂性能的影响。合成的树脂在侧链含有不饱和双键,树脂添加光引发剂后在光照下可以短时间内固化。由于苹果酸在架构上与丁二酸相接近,所以合成的树脂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断裂伸长率可达38.52%,断裂强度可达19.25 MPa,是一种性能优异的光固化树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固化树脂 DL-苹果酸 甲基丙烯酸 不饱和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胶树脂的胺基化改性及其水性复合涂膜的性能
17
作者 张雯雯 彭霄逍 +3 位作者 李坤 张弘 马金菊 张加研 《林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5-62,共8页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碳核磁共振(13C-NMR)及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改性紫胶树脂进行性能表征测试。结果表明,对氨基苯甲酸主要以酯化接枝至紫胶树脂中,改性紫胶树脂氨基物质的量浓度可达1.90 mmol/g,热寿命可由3.9 min延长...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碳核磁共振(13C-NMR)及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改性紫胶树脂进行性能表征测试。结果表明,对氨基苯甲酸主要以酯化接枝至紫胶树脂中,改性紫胶树脂氨基物质的量浓度可达1.90 mmol/g,热寿命可由3.9 min延长至11.1 min。对改性紫胶树脂与不同类型聚合物(聚乙二醇、聚乙烯醇、聚丙烯酰胺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复配后的水性涂膜进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改性紫胶树脂可通过乙二醛的羰氨反应提高涂膜的固化交联度,从而提升紫胶树脂在不同基材表面的附着力,其中金属基材的附着力可达5.61 MPa,附着力提升92.12%。乙二醛交联可将紫胶树脂的耐冲击、耐盐雾、耐水浸等性能分别提升至120 cm、72 h和720 h;聚乙二醇聚合物的引入还可以在保持涂膜耐水性能、耐盐雾性能的同时,使漆膜弯曲柔韧性得到提升。综上可知,本研究探索了以羰氨反应为基础的紫胶树脂改性新路径,为紫胶树脂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了新的原料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胶树脂 对氨基苯甲酸 水性化 涂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羟甲基丙烷棕榈油酸酯的合成及其润滑性能研究
18
作者 张嘉锐 叶俊 +5 位作者 陈羽欢 孙明 徐贺 李茂生 徐立庶 余林 《材料保护》 CAS CSCD 2024年第6期154-164,共11页
为替代矿物基润滑油,制备出稳定性好、易降解、环境友好的植物油基润滑油,采用天然产物棕榈油酸,以三羟甲基丙烷为原料,酸性阳离子树脂Amberlyst为多相催化剂制备润滑剂三羟甲基丙烷棕榈油酸酯(TMPTO),研究了制备条件对TMPTO酯化率的影... 为替代矿物基润滑油,制备出稳定性好、易降解、环境友好的植物油基润滑油,采用天然产物棕榈油酸,以三羟甲基丙烷为原料,酸性阳离子树脂Amberlyst为多相催化剂制备润滑剂三羟甲基丙烷棕榈油酸酯(TMPTO),研究了制备条件对TMPTO酯化率的影响,并筛选出最佳合成参数。测试了TMPTO的运动黏度、黏度指数、闪点等物理性质,采用NMR、FTIR、DSC、TG对TMPTO的结构和热氧化稳定性进行了表征;采用四球试验机、接触角测量仪、XRF对TMPTO的抗磨损性能、润湿性和防铝腐蚀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180℃,真空度0.09 MPa,醇酸摩尔比1.0∶3.1,反应时间5 h,催化剂用量0.2%(质量分数)的条件下,棕榈油酸的酯化率达到81.53%,催化剂重复使用4次后的酯化率仍保持在81.15%。制备的三羟甲基丙烷棕榈油酸酯的酸值仅为1.87 mg KOH/g,具有较高的闪点(238℃),具有优异的防铝腐蚀性能、润湿性、热氧化稳定性和极压抗磨性能:最大无卡咬负荷P_B为88 kg,最大烧结负荷P_D为620 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榈油酸 三羟甲基丙烷棕榈油酸酯 酸性阳离子树脂 热氧化稳定性 润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方法对玉米秸秆纤维素-腐植酸基吸水树脂性能的影响
19
作者 张佳慧 郭雅妮 +3 位作者 魏立杰 宫晨 廖孜 于翔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2-186,194,共6页
分别采用等离子体和紫外固化法对玉米秸秆纤维素-腐植酸基吸水树脂(CS-HA-PAA)进行改性,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改性吸水树脂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考察了改性吸水树脂的耐盐性、耐酸碱性、保水性、反复吸液性等性... 分别采用等离子体和紫外固化法对玉米秸秆纤维素-腐植酸基吸水树脂(CS-HA-PAA)进行改性,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改性吸水树脂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考察了改性吸水树脂的耐盐性、耐酸碱性、保水性、反复吸液性等性能。结果表明:改性后CS-HA-PAA亲水基团增多,表面粗糙且产生孔洞结构,有利于提高吸水性能;采用最佳工艺条件制备的等离子体改性CS-HA-PAA和紫外固化改性CS-HA-PAA的吸水率分别可达1053.2g/g、869.44g/g,NaCl质量浓度为9g/L时最高吸盐水率分别为181.03g/g、151.49g/g,等离子体改性CS-HA-PAA的吸水、耐盐性能优于紫外固化法改性CS-HA-PA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 紫外固化法 玉米秸秆 腐植酸 吸水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酒中乙醛和糠醛的吸附效果对比
20
作者 王寿峰 丁秀国 +2 位作者 林嘉荣 兰茜 霍明官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89-197,共9页
本研究利用功能化聚苯乙烯树脂吸附白酒中的乙醛和糠醛,并与活性炭、硅藻土、AB-8大孔树脂等吸附剂进行吸附效果的对比,结果发现,在240 min、323 K时改性树脂对乙醛的吸附量能达到60.19 mg/g,对糠醛的吸附量能达到47.37 mg/g,远高于其... 本研究利用功能化聚苯乙烯树脂吸附白酒中的乙醛和糠醛,并与活性炭、硅藻土、AB-8大孔树脂等吸附剂进行吸附效果的对比,结果发现,在240 min、323 K时改性树脂对乙醛的吸附量能达到60.19 mg/g,对糠醛的吸附量能达到47.37 mg/g,远高于其他吸附剂。对市售3类主要香型的白酒样品进行了吸附实验,结果发现,吸附前后白酒中的总酯变化小于1%,达到了选择性吸附的目的。运用元素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比表面积与孔结构分析、热重分析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改性树脂进行表征。通过吸附动力学、吸附等温线和吸附热力学探究改性树脂对乙醛和糠醛的吸附机理,结果显示,吸附过程与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和Freundlich模型吻合较好,ΔG^(0)>0、ΔH^(0)>0、ΔS>0,表明吸附过程是一个非自发的吸热过程,随着吸附的进行,溶液的有序性减小,其吸附过程主要受化学吸附调控。该研究为中国白酒品质化、健康化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酒 改性树脂 总酸 总酯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