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磁脉冲攻击下片上配电网络IR Drop分析方法
1
作者 刘强 张培然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82-590,共9页
电磁脉冲攻击对集成电路的安全具有很强的威胁性.为了有效地抵御电磁脉冲攻击,针对片上配电网络易受电磁脉冲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电磁脉冲攻击下片上配电网络IRdrop分布的分析方法.首先,在集成电路布局规划阶段,基于有限元仿真构建片... 电磁脉冲攻击对集成电路的安全具有很强的威胁性.为了有效地抵御电磁脉冲攻击,针对片上配电网络易受电磁脉冲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电磁脉冲攻击下片上配电网络IRdrop分布的分析方法.首先,在集成电路布局规划阶段,基于有限元仿真构建片上配电网络模型和电磁脉冲攻击模型,仿真获得电磁脉冲下配电网络上感应电流密度的分布并计算感应电流,然后将感应电流加载到配电网络模型上,使用IR分析工具分析IRdrop分布.基于TSMC180 nm工艺版图的IR drop分析结果显示,电磁脉冲攻击能够在电源和地网络中引入2.3 V以上的IR drop.与现有基于电流分布理论值的分析方法相比,该分析方法能够更准确地获取电磁脉冲下配电网络中的IR drop分布.该分析方法可用于指导改进配电网络的设计,提升抗电磁脉冲攻击能力.实验结果显示,增加一组供电端口后,电源和地网络中的最大IR drop分别降低了28%和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电路 片上配电网络 电磁脉冲攻击 电压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邻域灰度分布的IR弱小目标检测 被引量:10
2
作者 徐英 周金鹏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84-87,共4页
图像中邻域内灰度起伏程度越大 ,各点灰度值占邻域内总灰度值的比率的平方和越大 ,由此提出了一种基于邻域灰度分布的弱小目标检测方法。同时考虑到复杂自然背景 ,特别是背景中含有大量边缘和高频点的情况 ,提出了目标检测的改进方法。... 图像中邻域内灰度起伏程度越大 ,各点灰度值占邻域内总灰度值的比率的平方和越大 ,由此提出了一种基于邻域灰度分布的弱小目标检测方法。同时考虑到复杂自然背景 ,特别是背景中含有大量边缘和高频点的情况 ,提出了目标检测的改进方法。最后 ,利用邻域判决法实现运动目标的进一步分离。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极大地减少候选目标点数 ,准确有效地检测复杂自然背景中的红外运动弱小目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弱小目标检测 图像预处理 邻域灰度分布 红外图像序列 红外监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春风油田油气输导体系 被引量:9
3
作者 袁玲 任新成 +3 位作者 穆玉庆 程长领 商丰凯 关昌田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88-289,共2页
春风油田具有远源油气成藏特征,输导体系是油气成藏的关键因素。根据油气藏分布特征、烃源岩特征和对输导体系要素的综合分析,将车排子输导体系分为上部输导体系和下部输导体系2种类型。通过分析这2套输导体系对油气的控藏作用,进一步... 春风油田具有远源油气成藏特征,输导体系是油气成藏的关键因素。根据油气藏分布特征、烃源岩特征和对输导体系要素的综合分析,将车排子输导体系分为上部输导体系和下部输导体系2种类型。通过分析这2套输导体系对油气的控藏作用,进一步明确了车排子地区春风油田油气空间分布规律和成藏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春风油田 输导体系 成藏模式 油气藏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XDR:一种基于关键字的XML多文档分布式检索方法 被引量:3
4
作者 李霞 李战怀 +2 位作者 张利军 陈群 李宁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52-156,共5页
基于关键字的XML检索技术是近几年信息检索领域的研究热点。但是由于关键字缺少XML结构语义信息,检索结果和用户需求偏差较大,检索质量难以提高;而XML结构检索由于用户难以提出准确描述查询意图的查询表达式而难以普及。另一个更突出的... 基于关键字的XML检索技术是近几年信息检索领域的研究热点。但是由于关键字缺少XML结构语义信息,检索结果和用户需求偏差较大,检索质量难以提高;而XML结构检索由于用户难以提出准确描述查询意图的查询表达式而难以普及。另一个更突出的问题是现有的XML检索研究绝大多数都集中在单文档上,缺乏实用性。因此提出一种基于关键字的结构检索方法,即用分布式方式实现对多XML文档的检索,简称为MXDR(Multi-XMLDistributed Retrieval)。MXDR首先用一种兼顾结构和内容的聚类方法对多文档进行分类,通过分析查询关键字和类别结构信息,确定分布查找策略,再结合查询关键字和XML的结构信息,构建结构查询语句,最后通过结构查询系统实现关键字检索。在多组真实数据Sigmod数据集上的验证结果表明,与经典的SLCA方法比较,MXDR方法具有较高的查全率和查准率,尤其在检索效率上MXDR方法有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ML多文档 关键字检索 结构检索 分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变特征的CCD影像与红外影像的自动配准 被引量:6
5
作者 丁琳 倪希亮 +1 位作者 江涛 胡顺石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50-354,共5页
根据环境星可见光影像和红外影像的成像特点,针对大幅影像配准时计算量大、配准点分布严重不均匀以及错配率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尺度不变特征变换(SIFT)的改进配准算法。首先,通过对影像进行分块提取SIFT特征关键点,实现了影像特征... 根据环境星可见光影像和红外影像的成像特点,针对大幅影像配准时计算量大、配准点分布严重不均匀以及错配率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尺度不变特征变换(SIFT)的改进配准算法。首先,通过对影像进行分块提取SIFT特征关键点,实现了影像特征点的均匀化,同时加快了特征点的提取速度;然后,局部自适应地对特征点进行几何约束,从局部选取最优匹配点以达到提高图像匹配准确率的目的;最后,通过一致性检测原理剔除错配,实现最终的精确配准。利用所提出的算法,通过对环境星可见光影像与红外不同分辨率影像进行大量配准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快速、准确地实现环境星可见光影像与红外影像之间的配准,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配准 SIFT 红外影像 均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前向近红外散射光谱测量雾和雨天大气消光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王缅 刘文清 +9 位作者 陆亦怀 赵雪松 宋炳超 张玉钧 王亚萍 连翠华 陈军 程寅 刘建国 魏庆农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776-1780,共5页
在可见和近红外区,由于大气的吸收作用忽略不计,大气消光由散射决定,主要贡献来自于雾滴、雨滴、其他形式降水和小粒子。基于前向近红外散射光谱的前向散射式能见度仪(FVM)采用近红外的LED光源照射到约100mL的空气体积上,并测量前向30... 在可见和近红外区,由于大气的吸收作用忽略不计,大气消光由散射决定,主要贡献来自于雾滴、雨滴、其他形式降水和小粒子。基于前向近红外散射光谱的前向散射式能见度仪(FVM)采用近红外的LED光源照射到约100mL的空气体积上,并测量前向30°~36°范围内的粒子的散射光强。由于该前向角范围内,雾滴和霾粒子的散射相函数不受粒子尺寸分布的影响,经过波长校正后,散射强度与大气消光系数成正比,该散射消光比通过对比标准人工观测值获得。然而,在把雾和霾的散射消光比应用到雨天测量时,会产生难以接受的误差。要得到雨天消光的准确测量,就需要找到适合雨滴的散射消光比。基于Mie散射理论计算了不同尺寸分布下的雾滴和雨滴的散射相函数,并对雾天和雨天下FVM的测量值与人工实际观测值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FVM在雨天的消光要比人工观测值高出约20%~60%。根据测量结果,可以定出FVM在雨天测量的校准系数,因此,基于前向近红外散射光谱的FVM不仅能够测量雾天的大气消光,还能对雨天的消光进行较准确的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向散射 近红外 大气消光 相函数 尺寸分布 消光系数 能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penGL的舰船目标红外图像生成 被引量:9
7
作者 娄树理 董言治 周晓东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1-74,共4页
文中基于OpenGL对舰船目标进行红外热像模拟,根据红外物理和传热学知识,综合考虑面元之间辐射、传导、对流以及面元与周围大气、海面、太阳之间的辐射、对流,建立较为完善的舰船目标红外物理模型,计算出舰船各部分的温度分布及辐射亮度... 文中基于OpenGL对舰船目标进行红外热像模拟,根据红外物理和传热学知识,综合考虑面元之间辐射、传导、对流以及面元与周围大气、海面、太阳之间的辐射、对流,建立较为完善的舰船目标红外物理模型,计算出舰船各部分的温度分布及辐射亮度分布。根据辐射亮度量化为灰度信息,经过建模、视点变换、环境设置等一系列处理并渲染输出红外图像,并利用双缓存技术实现动态红外图像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船 红外图像 计算机图像生成 温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目标表面材料反射率的测量 被引量:6
8
作者 路大举 万敏 +3 位作者 杨锐 冷杰 郑捷 邹凯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383-1386,共4页
介绍了双向反射分布函数测量空间目标表面材料热特参数的原理和方法,搭建了双向反射分布函数光谱特性和激光散射特性测量平台,对空间目标的几种典型热控涂层反射率进行了测量。测量结果表明,在入射角为0°时,SR107白漆涂层的反射率... 介绍了双向反射分布函数测量空间目标表面材料热特参数的原理和方法,搭建了双向反射分布函数光谱特性和激光散射特性测量平台,对空间目标的几种典型热控涂层反射率进行了测量。测量结果表明,在入射角为0°时,SR107白漆涂层的反射率为0.785;OSR,F46和聚酰亚胺薄膜对532 nm激光的反射率均大于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目标探测 红外仿真 双向反射分布函数 反射率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椒生物碱提取、几何结构以及红外光谱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李鑫 史金儒 +3 位作者 羊梦诗 鲁燚 陈亮 曹华茹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082-2088,共7页
以海南胡椒果为原料,95%乙醇溶液为溶剂,采用回流法提取胡椒生物碱。通过调节pH值除去胡椒酸,乙醚除去脂溶物,用丙酮为溶剂重结晶纯化胡椒生物碱,并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其纯度,以及对胡椒生物碱进行了红外光谱表征。同时运用密度泛函B3... 以海南胡椒果为原料,95%乙醇溶液为溶剂,采用回流法提取胡椒生物碱。通过调节pH值除去胡椒酸,乙醚除去脂溶物,用丙酮为溶剂重结晶纯化胡椒生物碱,并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其纯度,以及对胡椒生物碱进行了红外光谱表征。同时运用密度泛函B3LYP/6—31G(d,p)方法,对胡椒生物碱的结构进行优化、频率和能量的计算,得到四种构型(构型Ⅰ胡椒碱、构型Ⅱ异胡椒碱、构型Ⅲ异胡椒脂碱和构型Ⅳ胡椒脂碱)的64种构象的稳定结构,并利用吉布斯自由能计算常温(298.15 K)下四种构型分子体系稳定构象的热力学平衡分布。并对实验红外光谱与理论红外光谱的特征峰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所提取的胡椒生物碱主要以构型Ⅰ中的构象1结构存在,即胡椒碱结构;经纯化后得到胡椒碱含量为7%,纯度达99%。经分析建立的胡椒生物碱提取、分离和纯化方法效果良好,建立的胡椒生物碱模型能与实验结果相吻合。该研究对指导胡椒生物碱的提取、结构模型的建立、表征和应用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椒生物碱 分离纯化 结构模型 热力学分布 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超微三七粉质量特征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琳 崔秀明 +3 位作者 王承潇 赵爱 赵娅丽 张秀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32-238,共7页
对不同批次活性超微三七粉进行分析研究,采用显微镜确定活性超微三七粉的显微结构,用薄层色谱法及红外分光光度法进行定性鉴别,用HPLC法测定活性超微三七粉中的皂苷含量及有效成分溶出量;同时对活性超微三七粉进行水分、灰分、醇浸出物... 对不同批次活性超微三七粉进行分析研究,采用显微镜确定活性超微三七粉的显微结构,用薄层色谱法及红外分光光度法进行定性鉴别,用HPLC法测定活性超微三七粉中的皂苷含量及有效成分溶出量;同时对活性超微三七粉进行水分、灰分、醇浸出物、重金属等指标检测。结果表明,活性超微三七粉水分含量平均值为6.67%,总灰分平均值为3.29%,HPLC测定三七皂苷R1为5.3 mg/g,人参皂苷Rg_1为30.1 mg/g,人参皂苷Re为1.5 mg/g,人参皂苷Rb_1为27.9 mg/g以及人参皂苷Rd为4.7 mg/g,重金属检测中铅为0.16mg/kg、镉为0.23 mg/kg、砷为0.78 mg/kg、汞为0.03 mg/kg、铜为8.78 mg/kg。本研究为活性三七超微粉的质量标准和控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三七 超细粉 显微结构 红外光谱 含量测定 粒径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Z39.50的分布式WWW信息检索 被引量:9
11
作者 丁峰 马范援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47-49,共3页
提出的Zephyr系统,是基于Z39.50协议的分布式信息检索服务的模型。详细讨论了系统的体系结构和实现技术。
关键词 分布式信息检索系统 WWW Z39.50协议 INTERN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gCdTe薄膜材料组分分布对器件响应光谱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崔宝双 魏彦锋 +1 位作者 孙权志 杨建荣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25-230,共6页
研究了HgCdTe液相外延薄膜的纵向组分分布对探测器响应光谱的影响.提出了一种计算HgCdTe红外探测器响应光谱的模型,模型中综合考虑了薄膜的实际组分分布以及光在器件各层结构中的相干、非相干传输.计算结果表明,在探测器的光吸收区,HgC... 研究了HgCdTe液相外延薄膜的纵向组分分布对探测器响应光谱的影响.提出了一种计算HgCdTe红外探测器响应光谱的模型,模型中综合考虑了薄膜的实际组分分布以及光在器件各层结构中的相干、非相干传输.计算结果表明,在探测器的光吸收区,HgCdTe液相外延薄膜的组分梯度及其产生的内建电场可以显著地提高器件的响应率.通过与实验数据进行比较,验证了模型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GCDTE红外探测器 纵向组分分布 响应光谱 光传输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GeP_2单晶生长温场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孙永强 赵北君 +6 位作者 朱世富 赵欣 杨慧光 程江 张羽 陈宝军 何知宇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52-555,共4页
根据ZnGeP2(ZGP)晶体的生长特性,自行设计组装了三段式独立控温生长炉,优化了温场分布。采用改进的垂直布里奇曼法成功生长出外观完整、无裂纹的ZGP单晶体,尺寸达φ15 mm×35 mm。对晶体进行解理实验和X射线衍射分析,发现ZGP晶体... 根据ZnGeP2(ZGP)晶体的生长特性,自行设计组装了三段式独立控温生长炉,优化了温场分布。采用改进的垂直布里奇曼法成功生长出外观完整、无裂纹的ZGP单晶体,尺寸达φ15 mm×35 mm。对晶体进行解理实验和X射线衍射分析,发现ZGP晶体易沿(101)面解理,其回摆峰尖锐无劈裂。对未经退火处理的晶片进行红外透过率测试,在2-12μm波段内红外透过率达45%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温场适合于ZGP单晶生长,生长出的ZGP晶体完整性好、质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锗锌 晶体生长 温场分布 红外透过率 X射线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觉假体铂铱合金微电极阵列的电场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隋晓红 韩兆龙 +2 位作者 邵轶彬 周岱 任秋实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282-1286,共5页
采用有限元法研究用于视神经视觉假体铂铱合金微电极阵列的电场分布情况,在单极和双极电流刺激条件下,分析不同长度微电极的空间电场分布,通过在体动物实验验证了铂铱合金微电极阵列在体工作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经过100μA的单极和双极... 采用有限元法研究用于视神经视觉假体铂铱合金微电极阵列的电场分布情况,在单极和双极电流刺激条件下,分析不同长度微电极的空间电场分布,通过在体动物实验验证了铂铱合金微电极阵列在体工作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经过100μA的单极和双极电流刺激后,铂铱合金电极的最大电场强度均发生在电极材料和绝缘材料的交界处.以电场强度最大点为原点,单极和双极电流刺激的有效半径分别约为21和24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铂铱合金(Pt/ir)微电极 有限元法 视神经 视觉假体 电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Y-2双星亮温归一化及其在台风个例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覃丹宇 李博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449-1455,共7页
针对台风业务应用中发现FY-2D和FY-2E双星观测存在亮温差过大的问题,本文以2010年台风鲇鱼(Megi)为例,利用2010年10月17日1030—1230 UTC的FY-2D/E红外1通道数据,提出了双星亮温归一化的解决方法,结果如下:(1)采用CDF(Cumulative Distri... 针对台风业务应用中发现FY-2D和FY-2E双星观测存在亮温差过大的问题,本文以2010年台风鲇鱼(Megi)为例,利用2010年10月17日1030—1230 UTC的FY-2D/E红外1通道数据,提出了双星亮温归一化的解决方法,结果如下:(1)采用CDF(Cumulative Distribution Function)匹配法对双星亮温进行归一化处理,可有效利用FY-2D和FY-2E双星观测结果。个例分析表明,经归一化处理以后,双星的PDF(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Function)分布更趋一致,甚至在很多地方出现重合,归一化效果良好。在台风定强分析,如ADT(Advanced Dvorak Technique)算法中,归一化处理可作为数据预处理的一部分内容,不影响后面的算法和流程。(2)以MTSAT为基准,经CDF匹配法对FY-2D和2E的TBB分别进行归一化处理,将使得FY-2的亮温与MTSAT具有可比性,便于比较国内外的台风定强分析结果和算法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 CDF匹配法 红外云顶亮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优分布变换与微弱点状动目标检测技术 被引量:13
16
作者 艾斯卡尔 李在铭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03-106,共4页
研究了微弱点状动目标序列图像观测模型、目标检测模型和最优分布以及最优分布变换。提出了一种基于准优分布变换的微弱点状动目标检测技术。经过变换 ,未知统计分布变为准高斯分布 ,提高了信噪比 ,改造了分布形状 ,获得了有利分布。并... 研究了微弱点状动目标序列图像观测模型、目标检测模型和最优分布以及最优分布变换。提出了一种基于准优分布变换的微弱点状动目标检测技术。经过变换 ,未知统计分布变为准高斯分布 ,提高了信噪比 ,改造了分布形状 ,获得了有利分布。并将时空三维搜索简化为沿时间轴投影与二维空域搜索 ,实现了一种快速算法。PC仿真结果与国内外相应文献比较 ,在信噪比、检测概率与虚警概率方面具有更好的性能 ,且算法的实时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弱点目标 运动目标 红外图像序列 目标检测 分布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北部深层断陷类型及风险勘探领域优选 被引量:8
17
作者 孙立东 《断块油气田》 CAS 2012年第6期681-685,共5页
松辽盆地北部深层断陷构造复杂,制约了断陷优选评价工作。依据沙河子组残留特征与演化规律,将深层断陷划分为"持续沉降型、改造叠合型、继承反转型、改造叠合反转型"4种类型。研究表明:复杂改造叠合型盆地经早期改造并残留下... 松辽盆地北部深层断陷构造复杂,制约了断陷优选评价工作。依据沙河子组残留特征与演化规律,将深层断陷划分为"持续沉降型、改造叠合型、继承反转型、改造叠合反转型"4种类型。研究表明:复杂改造叠合型盆地经早期改造并残留下来,往往成为断陷主体或沉积中心,其烃源岩条件较好,同时早期构造活动产生了大量气源断裂,并使地层上倾或者削截方向直接与储集体接触,有利于天然气聚集;持续沉降型断陷盆地沉积环境稳定,有利于暗色泥岩发育,具有较好的源岩条件,后期改造作用弱,有利于天然气保存;将深层断陷划分为Ⅰ,Ⅱ,Ⅲ类勘探区,明确了近期风险勘探的有利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 断陷类型 成藏条件 勘探潜力 松辽盆地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7年夏季我国深对流活动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42
18
作者 祁秀香 郑永光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86-294,共9页
利用逐时FY-2C卫星红外亮温(T_(BB))资料讨论了2007年夏季(6—8月)我国深对流活动的时空演变特征,并同10年的深对流活动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从Y_(BB)≤-52℃统计特征来看,2007年夏季我国大陆深对流活动主要集中在4个区域:华南沿海地区... 利用逐时FY-2C卫星红外亮温(T_(BB))资料讨论了2007年夏季(6—8月)我国深对流活动的时空演变特征,并同10年的深对流活动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从Y_(BB)≤-52℃统计特征来看,2007年夏季我国大陆深对流活动主要集中在4个区域:华南沿海地区,青藏高原,云贵高原东部及四川、重庆,江淮流域。我国中东部地区深对流日际变化特征表明:不同月份深对流分布特征不同,深对流活动具有明显的间歇性、波动性特征。对比10年T_(BB)≤-52℃统计结果来看,2007年夏季深对流日变化具有如下异常特征:华南地区深对流具有午后发展特征;青藏高原深对流活动持续时间明显短于10年统计结果,并且东传特征不明显;贵州东部、四川东北部山区、湖北西部山区、山东丘陵地带、江淮流域与华北平原深对流日变化表现出明显的多峰特征;江淮流域深对流日变化具有明显的向东传播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对流 红外亮温 时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龙南地区葡萄花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王鸿军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8-44,共7页
古龙南地区葡萄花油层为松辽盆地大庆长垣以西岩性类油藏富集区,但受多物源体系和地层厚度变化快等因素影响,地层单元划分界限不统一,储层砂体展布规律不清楚。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为基础,利用岩心和测井曲线等资料,以不同级次湖... 古龙南地区葡萄花油层为松辽盆地大庆长垣以西岩性类油藏富集区,但受多物源体系和地层厚度变化快等因素影响,地层单元划分界限不统一,储层砂体展布规律不清楚。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为基础,利用岩心和测井曲线等资料,以不同级次湖泛面为等时界面,将葡萄花油层划分为1个长期、2个中期、13个短期基准面旋回,同时绘制了时间单元的沉积微相图。研究表明:葡萄花油层发育西部和北部两个物源影响下的河控浅水三角洲前缘亚相,微相类型主要为低水位期的连续型水下分流河道、高水位期的断续型水下分流河道和连片一坨状席状砂;葡萄花油层平面上受双物源和湖岸线距离影响,具有"东西分块、南北分带"特征,垂向上受高频基准面升降影响,发育早期快速水退、中期振荡式升降、晚期缓慢水进、末期快速水进的沉积演化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古龙南地区 葡萄花油层 基准面旋回 沉积微相 沉积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智能反射面的物理层安全通信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冯友宏 张彦峨 董国青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081-2088,共8页
智能反射面(IRS)能够实时调整无线传输环境提高通信效率,在后5G和6G研究中得到广泛关注。该文研究分布式IRSs安全速率最大化问题:考虑功率和恒模约束以及IRS链路之间的相关性,以最大化安全传输速率为目标,构建基站波束成形和IRSs相移参... 智能反射面(IRS)能够实时调整无线传输环境提高通信效率,在后5G和6G研究中得到广泛关注。该文研究分布式IRSs安全速率最大化问题:考虑功率和恒模约束以及IRS链路之间的相关性,以最大化安全传输速率为目标,构建基站波束成形和IRSs相移参数联合优化问题。采用分式规划和流形优化算法求解构建的非凸优化方程。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算法,该文算法具有较高处理效率有效提高系统安全性,也进一步表明分布式部署IRS比集中部署安全性能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层安全通信 智能反射面 分布式 相关性 非凸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