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bin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reservoir space in complex carbonate rocks 被引量:2
1
作者 Lun Zhao Shu-Qin Wang +4 位作者 Wen-Qi Zhao Man Luo Cheng-Gang Wang Hai-Li Cao Ling He 《Petroleum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3期450-462,共13页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servoir space in carbonate rocks in terms of types,combination features,distribution regularity,and controlling factors,based on core observations and tests of the North Truva Oilfield,Caspi...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servoir space in carbonate rocks in terms of types,combination features,distribution regularity,and controlling factors,based on core observations and tests of the North Truva Oilfield,Caspian Basin.According to the reservoir space combinations,carbonate reservoirs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types,i.e.,pore,fracture-pore,pore-cavity-fracture,and pore-cavity.Form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these reservoirs is strongly controlled by deposition,diagenesis,and tectonism.In evaporated platform and restricted platform facies,the reservoirs are predominately affected by meteoric fresh water leaching in the supergene-para-syngenetic period and by uplifting and erosion in the late stage,making both platform facies contain all the above-mentioned four types of reservoirs,with various pores,such as dissolved cavities and dissolved fractures,or structural fractures occasionally in favorable structural locations.In open platform facies,the reservoirs deposited continuously in deeper water,in an environment of alternative high-energy shoals(where pore-fracture-type reservoirs are dominant) and low-energy shoals(where pore reservoirs are domina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pian Basin Carbonate rock of platform facies reservoir space type reservoir type Controlling factor distribution regular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南—川东地区龙马溪组优质页岩分布及主控因素 被引量:3
2
作者 陈渝川 林伟 +2 位作者 李明涛 韩登林 郭伟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4-63,共10页
四川盆地海相页岩气资源丰富,自古生代至新生代,盆地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形成了复杂的构造样式和多变的沉积环境,导致页岩气资源分布不均。为厘清优质页岩的分布规律,以川南—川东地区龙马溪组页岩为例,开展了全岩X衍射、地球化学测试... 四川盆地海相页岩气资源丰富,自古生代至新生代,盆地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形成了复杂的构造样式和多变的沉积环境,导致页岩气资源分布不均。为厘清优质页岩的分布规律,以川南—川东地区龙马溪组页岩为例,开展了全岩X衍射、地球化学测试、盆地模拟、钻录井资料分析,从沉积、成藏、构造等角度对优质页岩的分布规律及主控因素进行了讨论并划分页岩气勘探开发有利区。研究表明:川南—川东地区优质页岩主要分布在半深水—深水陆棚相;R_(o)值为2.5%~3.5%时有利于发育优质页岩;褶皱构造对页岩气的富集和分布起到较为明显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可为川南—川东地区的页岩探勘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主控因素 沉积环境 储层分布 龙马溪组 川南—川东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皮地区石盒子组沉积微相特征与有利储集相研究
3
作者 李国华 佘晓宇 +1 位作者 何丽 彭代诚 《能源与环保》 2024年第2期126-131,共6页
大港南皮地区目的层石盒子组碎屑岩砂体分布广泛、厚度大,但沉积展布及有利储集相分析并不完善。为此,以沉积环境研究为基础,依据测井沉积学理论,利用测井曲线形态特征与岩性剖面的对应关系,对研究区单井沉积微相精细解释与划分。运用... 大港南皮地区目的层石盒子组碎屑岩砂体分布广泛、厚度大,但沉积展布及有利储集相分析并不完善。为此,以沉积环境研究为基础,依据测井沉积学理论,利用测井曲线形态特征与岩性剖面的对应关系,对研究区单井沉积微相精细解释与划分。运用均方根振幅属性切片技术,分析了沉积相空间展布规律。研究表明,石盒子组曲流河相沉积体系主要有3种亚相7种微相,砂体由北东向南西展布。其中,河床滞留沉积相与边滩相主要以陆源砾石为主且粒度较粗,孔隙连通性好,在研究区是砂岩和储油物性最发育的层段。泛滥平原泥质含量高,孔隙喉道较窄,沉积颗粒细,储油性差。该区研究能为油气藏的合理高效开发和其他地区沉积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盒子组 沉积环境 沉积微相特征 沉积展布 有利储集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LD油田砂砾岩沉积特征及储层展布规律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洪洲 黄琴 +2 位作者 李俊飞 李振鹏 张振杰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24年第2期40-45,52,共7页
渤海LD油田砂砾岩油藏开发方案实施后证实,南侧井区未成藏,北侧井区成藏,地质油藏模式发生较大变化。为探究其原因,利用岩心、薄片、钻测井、三维地震及开发动态等资料开展沉积储层研究,结果表明:沙二段为陡坡扇三角洲前缘沉积,物源供... 渤海LD油田砂砾岩油藏开发方案实施后证实,南侧井区未成藏,北侧井区成藏,地质油藏模式发生较大变化。为探究其原因,利用岩心、薄片、钻测井、三维地震及开发动态等资料开展沉积储层研究,结果表明:沙二段为陡坡扇三角洲前缘沉积,物源供给受控于南北两侧沟谷,平面上发育两套沉积体;利用测井相识别出辫流坝、分支河道、河口坝、席状砂体等4类微相砂体,其中,辫流坝和分支河道沉积水动力强、砾石含量高,孔隙、微裂缝发育,储层物性好,为优势储层相;优势储层受控于沉积水流方向和古地貌,北侧砂体的展布与油气充注方向匹配较好,油气充满度高,是油田调整挖潜的主要目标,而南侧砂体未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油田 扇三角洲前缘 砂砾岩 沉积相 储层展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大川中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二、四、六段砂岩沉积相的再认识 被引量:39
5
作者 蒋裕强 陶艳忠 +5 位作者 沈妍斐 蒋婵 王占磊 张本健 李顺 张国常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39-50,134-135,共12页
学界对四川盆地晚三叠世须家河期沉积相的认识一直存在较大分歧,观点颇多。为此,基于露头剖面观察、取心井精细描述、单井剖面分析、实验室薄片鉴定,结合大量测井资料的研究应用成果,综合研究后认为:四川盆地大川中地区须二段砂体为滨... 学界对四川盆地晚三叠世须家河期沉积相的认识一直存在较大分歧,观点颇多。为此,基于露头剖面观察、取心井精细描述、单井剖面分析、实验室薄片鉴定,结合大量测井资料的研究应用成果,综合研究后认为:四川盆地大川中地区须二段砂体为滨浅湖砂体,河流相砂体分布在龙岗—旺苍以北、广安以东的区域,川中西部—川西北部地区有海侵影响,形成质纯的石英砂岩;须四段、须六段沉积期,除营山—八角场、广安—河包场地区须四段及须六段下部发育三角洲分支河道外,其余大部分地区为河流入湖砂体在湖岸线不断进退、湖面总体扩张的背景下经湖流、波浪再改造、再分配形成的滨浅湖滩坝砂体。结论表明:①在川中南部地区由于受雷口坡期古凸起的影响,在该凸起区缺失须一—须二段下部地层;②受湖流运动方向影响,湖盆中的砂体在川中南部地区呈北东向展布,而在川中北部地区则呈近东西向展布;③滩坝砂体主体分布区是优质孔隙性储层的发育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中部 晚三叠世 沉积相 新认识 河道砂体 滨浅湖滩坝砂体 海侵 优质储集层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控随机建模技术在非均质性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6
作者 吴星宝 李少华 +3 位作者 尹艳树 朱永进 徐中波 熊冉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8-60,共3页
油田开发中后期的精细油藏描述关键在于如何详细描述储层的非均质性。采用相控储层建模的方法,建立了大庆油田古龙北地区扶余油层的构造模型、沉积相模型以及物性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区的非均质性进行了描述,认为:研究区平面上由北... 油田开发中后期的精细油藏描述关键在于如何详细描述储层的非均质性。采用相控储层建模的方法,建立了大庆油田古龙北地区扶余油层的构造模型、沉积相模型以及物性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区的非均质性进行了描述,认为:研究区平面上由北向南非均质性逐渐增强、层间隔层比较多、层内非均质性严重。对比其沉积相模型,储层非均质性主要受沉积相的展布控制;河道储层的物性较好,非均质性弱;决口扇砂体厚度虽然较大,但因泥质夹层的存在,使其物性相对较差,非均质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模型 相控储层建模 沉积微相 非均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数值模拟技术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 被引量:42
7
作者 周炜 唐仲华 +1 位作者 温静 龚姚进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25-329,共5页
沈95区块储层具有砂体结构复杂,非均质性强,注水开发效果差及剩余油分布规律认识不清等特点。采用地质建模和油藏数值模拟一体化技术研究思路,在构造特征研究、精细地层对比、沉积相研究的基础上,建立精细的三维地质模型。利用油藏数值... 沈95区块储层具有砂体结构复杂,非均质性强,注水开发效果差及剩余油分布规律认识不清等特点。采用地质建模和油藏数值模拟一体化技术研究思路,在构造特征研究、精细地层对比、沉积相研究的基础上,建立精细的三维地质模型。利用油藏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了该区块油藏数值模型,并对区块地质储量、压力、含水率及单井生产历史进行了拟合,地质储量拟合误差为4.2%,87%的单井历史拟合误差小于6%。研究结果表明,沈95区块剩余油主要受沉积微相、储层非均质性、断层的封闭性、井网不完善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从纵向上来看,剩余油主要集中在主力油层的Ⅱ4—Ⅲ2小层;平面上主要分布在现井网未波及区、断层封闭性较强地区及微构造高部位,多呈孤立状和条带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油分布 三维地质建模 油藏数值模拟 沉积相 辽河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木气田太原组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被引量:15
8
作者 兰朝利 张永忠 +2 位作者 张君峰 杨明慧 王金秀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11,共5页
鄂尔多斯盆地神木气田上石炭统太原组具有不同于二叠系山西组、石盒子组和石千峰组的储层特征.为指导该气田储层预测与井位部署,根据常规薄片、铸体薄片、常规物性和粒度分析,研究了太原组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认识到太原组储层主要发... 鄂尔多斯盆地神木气田上石炭统太原组具有不同于二叠系山西组、石盒子组和石千峰组的储层特征.为指导该气田储层预测与井位部署,根据常规薄片、铸体薄片、常规物性和粒度分析,研究了太原组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认识到太原组储层主要发育在太2段,砂体分布受潮控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控制,具有砂岩粒度较粗、成分成熟度好—中等、结构成熟度中等的特征;储层孔隙类型以岩屑溶孔为主,成岩相以黏土+硅质胶结岩屑溶孔与晶间孔相及黏土+硅质+碳酸盐胶结岩屑溶孔与晶间孔相为主,物性较低,属于特低孔、低渗储层.神木气田太原组储层发育程度与粒度、岩屑含量和溶蚀作用息息相关,粒度越粗,岩屑含量相对越高,溶蚀作用越强,储层越发育.相反,石英含量升高不利于储层发育,压实、交代和胶结作用也不利于储层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木气田 太原组 储层控制因素 沉积相 成岩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坝气田须三段气藏层序沉积与储层特征 被引量:14
9
作者 李宏涛 史云清 +4 位作者 肖开华 胡向阳 贾爽 郑文波 魏修平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0-34,共15页
四川盆地川东北元坝气田的多口井于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三段获得中—高产工业气流,表明该层段具有良好的天然气勘探开发潜力。为进一步做好该气田须三段气藏的开发前期评价工作,综合利用岩心观察、岩心样品薄片及岩心物性分析等资料,结合... 四川盆地川东北元坝气田的多口井于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三段获得中—高产工业气流,表明该层段具有良好的天然气勘探开发潜力。为进一步做好该气田须三段气藏的开发前期评价工作,综合利用岩心观察、岩心样品薄片及岩心物性分析等资料,结合测井解释与地震储层预测成果,对该气藏的地层层序、沉积相、储层特征等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控制储层发育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1)元坝地区须三段地层可划分为一个三级层序和五个四级层序,并进一步细分为五个砂组;(2)平行于物源方向的须三段地层厚度变化较大,呈"西北厚、东南薄"展布,前积特征明显,属于进积式辫状河三角洲沉积;(3)须三段气藏储集岩以钙屑砂岩为主,主要储集空间是溶孔—微溶孔,物性表现为特低孔—特低渗且非均质性强;(4)储层发育的最有利岩相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前缘(即三角洲平原与三角洲前缘过渡位置)的分流河道钙屑砂岩,该沉积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该区须三段气藏储层溶蚀成岩作用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元坝气田 晚三叠世 地层层序 沉积相 储集层特征 储集层评价 控制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东坪地区下第三系储层特征与控制因素 被引量:8
10
作者 黄建红 张冲 +2 位作者 吴颜雄 谭靖儇 李波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5-29,142,共5页
受阿尔金断裂及古地形的影响,东坪地区储层预测困难。利用岩心、薄片、分析化验资料和盆缘环境分析,对该区沉积物源、有利相带分布及储层特征、控制因素开展细致研究。结果表明:东坪地区路乐河组有利相带是冲积扇扇中辫状水道、辫状河... 受阿尔金断裂及古地形的影响,东坪地区储层预测困难。利用岩心、薄片、分析化验资料和盆缘环境分析,对该区沉积物源、有利相带分布及储层特征、控制因素开展细致研究。结果表明:东坪地区路乐河组有利相带是冲积扇扇中辫状水道、辫状河道、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下干柴沟组下段有利相带是辫状三角洲平原;下干柴沟组上段有利相带是三角洲前缘和滨浅湖滩坝;路乐河组储层岩性粒度粗,发育次生孔隙,为特低孔、特低渗储层;下干柴沟组储层岩性较细,发育原生孔隙,为中孔、中低渗储层;路乐河组储层物性受杂基含量影响较大,下干柴沟组储层物性受碎屑颗粒的粒径控制较大;压实作用是本区储层物性变差的主要原因,路乐河组比下干柴沟组压实作用强,溶蚀作用对本区储层改善作用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东坪地区 沉积相 储层特征 控制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梨树断陷深部层系沉积特征及演化分析 被引量:13
11
作者 王黎 王果寿 +2 位作者 邱岐 王东燕 杨昊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16-324,390,共10页
通过对松辽盆地梨树断陷大量钻井岩心、测井资料及地震相的综合研究,对梨树断陷的沉积相特征及其演化研究表明,梨树断陷形成初期,基底被一组同生断裂切割,发育多个小型断陷,随着沙河子组沉积早期湖平面的上升,逐渐形成由桑树台断裂控制... 通过对松辽盆地梨树断陷大量钻井岩心、测井资料及地震相的综合研究,对梨树断陷的沉积相特征及其演化研究表明,梨树断陷形成初期,基底被一组同生断裂切割,发育多个小型断陷,随着沙河子组沉积早期湖平面的上升,逐渐形成由桑树台断裂控制的箕状断陷,"西断东超、北超"的构造格局控制着统一水体的广盆沉积。具有深湖—半深湖相、滨浅湖、扇三角洲、三角洲及水下扇、浊积扇为主的沉积组合特征。断陷盆地的沉积演化经历了从裂陷初期的浅水湖盆—沼泽到半深湖—深湖,再到半深湖—浅湖,最后为滨浅湖—河流—三角洲的充填过程。据梨树断陷油气勘探开发成果及沉积相分析,梨树断陷深层有利的含油气储层在断陷时期各个层段均有发育,主要以扇三角洲前缘及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微相和重力流水道砂体为主,有利储层主要分布于断陷北部杨大城子地区、东部斜坡的双龙—大榆树—小城子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陷深层 沉积相类型 沉积相发育展布 有利储层 梨树断陷 松辽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口构造沙三段气藏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生朗 任来义 +2 位作者 王洪斌 黄国平 张虹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86-187,共2页
桥口构造沙三段气藏具有埋深大、含气井段长、储层物性差且纵横向变化大、气层产能低、压力不稳的特点。通过对岩性成分、结构、沉积相带、物性、盖层、构造、烃源岩演化等多方面控制因素的分析认为 ,在诸多的控制因素中 ,沉积相带是主... 桥口构造沙三段气藏具有埋深大、含气井段长、储层物性差且纵横向变化大、气层产能低、压力不稳的特点。通过对岩性成分、结构、沉积相带、物性、盖层、构造、烃源岩演化等多方面控制因素的分析认为 ,在诸多的控制因素中 ,沉积相带是主控因素 ,重力流水道砂体及湖底扇中扇辫状水道不仅物性好 ,而且埋藏在生烃洼陷泥岩之中 ,利于捕获油气而富集成藏。因此 ,加强沉积相的精细研究 ,将地震资料与测井资料结合起来分析有利的沉积相带 ,进行储层预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口构造 沙三段 气藏特征 沉积特征 沉积相 控制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马岭地区长8油层组物源及沉积展布特征 被引量:14
13
作者 雷启鸿 高琼瑶 +3 位作者 成良丙 李继红 杨永兴 高军锋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0-76,91,共8页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马岭地区长8油层组15口钻井岩心的岩石学特征、沉积构造、生物化石及粒度特征等的综合研究,结合轻、重矿物组合平面展布特征、数据结构变差函数分析及砂岩百分含量平面分布规律等,对该区物源及古水流方向进行了分析...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马岭地区长8油层组15口钻井岩心的岩石学特征、沉积构造、生物化石及粒度特征等的综合研究,结合轻、重矿物组合平面展布特征、数据结构变差函数分析及砂岩百分含量平面分布规律等,对该区物源及古水流方向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物源与古水流方向为北东向和南西向,发育浅水三角洲前缘沉积,各小层沉积微相的展布随双向水流强弱的不同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源分析 沉积相展布特征 长8油层组 马岭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建模中相模型的优选验证原则 被引量:40
14
作者 周丽清 熊琦华 吴胜和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0-71,共2页
在储集层随机建模中 ,相建模 (建立储集层结构模型的过程 )是参数建模的基础 ,二步建模法 (two stagesimulation)已被普遍采用。要为参数建模输送合理的相模型 ,使所建相模型忠实于密井网区的井资料 ,除选择相建模方法外 ,优选和验证相... 在储集层随机建模中 ,相建模 (建立储集层结构模型的过程 )是参数建模的基础 ,二步建模法 (two stagesimulation)已被普遍采用。要为参数建模输送合理的相模型 ,使所建相模型忠实于密井网区的井资料 ,除选择相建模方法外 ,优选和验证相模型是关键之一。归纳出相模型验证和实现优选的原则有 :与实际地质体符合 ,抽稀井后的实现接近密井网实现 (或原模型 ) ,相控的参数建模合理 ,与动态资料符合。在ST油田ST2区沙二段S砂层组S4小层 (主要是分支河道和河道间微相沉积 )相模型建立过程中 ,通过地质分析、抽稀井分析、生产动态资料分析 ,按以上原则优选出最佳的模拟实现 ,取心资料、测井资料或地震资料、生产动态资料验证了所选择的相模型是合理的。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开发 储集层结构模型 随机建模 相模型 优选验证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靖边气田北部下奥陶统马五_4~1层孔隙特征 被引量:8
15
作者 庞林 万梨 +1 位作者 陈洪德 赵俊兴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3-77,149-150,共5页
下奥陶统马家沟组马五41层是鄂尔多斯盆地靖边气田北部的主要产气层之一,确定其主要孔隙类型及孔隙组合类型、分析储层影响因素对储层预测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岩心观察以及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分析鉴定,将其储集空间划分为孔隙和裂缝两... 下奥陶统马家沟组马五41层是鄂尔多斯盆地靖边气田北部的主要产气层之一,确定其主要孔隙类型及孔隙组合类型、分析储层影响因素对储层预测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岩心观察以及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分析鉴定,将其储集空间划分为孔隙和裂缝两大类,以及晶间孔、晶间溶孔、溶蚀孔洞、铸模孔、溶蚀裂缝、角砾间微孔(缝)、构造缝、缝合线、收缩缝等9小类,并结合压汞分析资料进一步细分为溶蚀孔(洞)—裂缝复合型、孔隙—裂缝复合型、孔隙型、微孔—裂缝复合型、致密微孔型这5种组合类型。该区孔隙发育主要受沉积微相和成岩作用的双重影响:沉积微相为孔隙形成的基础,潮上云坪为最有利的孔隙发育相带,潮上膏云坪、灰云坪次之;成岩作用决定其储集能力,白云石化、溶蚀作用、去膏化、构造应力使储层物性得到改善,而去白云化作用、充填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则对储层具有破坏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靖边北部 早奥陶世 气藏 储集层 孔隙类型 裂缝(地质) 沉积相带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控建模技术在河流相复杂断块的应用 被引量:20
16
作者 左毅 芦凤明 刘天鹤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6年第1期36-39,共4页
港东油田二区一二断块为河流相复杂断块油田,为提高油气资源开发水平,挖掘剩余油潜力,通过构造、沉积微相、属性三步建模的方法,在二区一二断块建立了定量三维可视化地质模型,并将其结果应用于数值模拟和地质综合研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港东油田二区一二断块为河流相复杂断块油田,为提高油气资源开发水平,挖掘剩余油潜力,通过构造、沉积微相、属性三步建模的方法,在二区一二断块建立了定量三维可视化地质模型,并将其结果应用于数值模拟和地质综合研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为河流相复杂断块油藏相控地质建模提供了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控建模 构造模型 沉积微相模型 属性模型 模型应用 复杂断快油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濮城油田沙一段储层非均质性模型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徐德英 胡望水 +2 位作者 熊平 吕新华 张振顺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7-50,共4页
结合精细沉积微相研究成果,按照储层相控随机建模的思路和方法,建立了濮城油田沙一段储层非均质性模型。模型预测结果表征了储层的空间非均质性特征,表明了不同的沉积相区其储层性质和特征有明显差别。与非相控随机建模方法预测模型对... 结合精细沉积微相研究成果,按照储层相控随机建模的思路和方法,建立了濮城油田沙一段储层非均质性模型。模型预测结果表征了储层的空间非均质性特征,表明了不同的沉积相区其储层性质和特征有明显差别。与非相控随机建模方法预测模型对比分析表明:相控下的随机储层非均质性模型比较符合储层发育规律和非均质性的变化规律,可信度高,为该区制定和调整开发方案提供了重要的地质信息。通过研究发现,相控非均质性为油藏储层非均质性研究提供了非常有用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质 非均质油气藏 地层评价 沉积微相 相控随机建模 储集层模型 濮城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东地区黄草峡构造飞仙关组沉积相与储层特征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为 徐国盛 +4 位作者 黄小琼 王德斌 龚德瑜 朱建敏 段亮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3-177,共5页
通过岩心、薄片、测井资料的综合分析,认为川东地区黄草峡构造飞仙关组总体为碳酸盐台地相沉积,可进一步划为台地边缘滩、台内点滩、开阔台地和潮坪中4个亚相。储集空间主要发育鲕内溶孔、晶间孔、晶间溶孔和构造缝、压溶缝;储集类型属... 通过岩心、薄片、测井资料的综合分析,认为川东地区黄草峡构造飞仙关组总体为碳酸盐台地相沉积,可进一步划为台地边缘滩、台内点滩、开阔台地和潮坪中4个亚相。储集空间主要发育鲕内溶孔、晶间孔、晶间溶孔和构造缝、压溶缝;储集类型属裂缝-孔隙型。该区成岩作用与川东北广大地区存在较大的差异。通过沉积、成岩以及构造因素对储层的控制作用分析,建设性的成岩作用主要有同生期溶蚀作用、埋藏溶蚀作用及后期的构造破裂作用,但由于大气水溶蚀作用较弱,且缺乏关键性的与海水蒸发浓缩有关的白云石化作用,同时由于胶结作用、压实作用等破坏性成岩作用的影响,致使该区的优质海相碳酸盐岩储层欠发育且储层非均质性强,因此天然气勘探具有一定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草峡构造 飞仙关组 沉积相 储层特征 控制因素 川东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甘宁盆地乌审旗气田上古生界高产控制因素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铭 邓宏文 +2 位作者 崔宝琛 穆福元 樊孝峰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15-118,共4页
储层裂缝分布规律和单砂体时空展布特征是孔隙-裂缝型储层研究的重点,也是陕甘宁盆地上古生界中部气田获得高产的主要控制因素。通过研究作者认为,储层构造裂缝的发育与单砂体的岩性、厚度及储层所处的构造位置均有明显关系,鼻状构造高... 储层裂缝分布规律和单砂体时空展布特征是孔隙-裂缝型储层研究的重点,也是陕甘宁盆地上古生界中部气田获得高产的主要控制因素。通过研究作者认为,储层构造裂缝的发育与单砂体的岩性、厚度及储层所处的构造位置均有明显关系,鼻状构造高部位且岩性较粗的储层,裂缝最为发育。根据这一认识,作者对裂缝平面的分布规律进行了预测。同时文中在高精度、等时地层格架建立的基础上,从储层沉积相和沉积微相入手,研究了单砂体的展布规律和储集性能的时空变化,并对有效储层的分布进行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甘宁盆地 乌审旗气田 上古生界 鼻状构造 构造裂缝 沉积相 沉积微机 砂体分布 储层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集层随机建模的改进河道模型条件算法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春雷 段林娣 王志章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76-78,共3页
在进行储集层沉积相建模中,提出改进的河道模型,扩展了对河流分叉、交汇等现象的描述和模拟,并根据该模型的特点和河道的地质特征,尝试了一种新的河道模型条件化算法。实例应用表明:改进的河道模型包含了更为全面的地质信息,相应的条件... 在进行储集层沉积相建模中,提出改进的河道模型,扩展了对河流分叉、交汇等现象的描述和模拟,并根据该模型的特点和河道的地质特征,尝试了一种新的河道模型条件化算法。实例应用表明:改进的河道模型包含了更为全面的地质信息,相应的条件化方法从河道的上游、下游和支流3个方面进行,对河流沉积的描述更为准确,算法简洁,运算速度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模型 改进与扩展 相控建模 储集层沉积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